第一章 农业机械化工程与现代农业装备 农业工程概论 教学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2.88 MB
- 文档页数:64
农业工程概论第一章农业机械化工程与现代农业装备1. 农业机械化定义:农业机械化——用机器逐步代替人、畜力进行农业生产的技术改造和经济发展的过程。
2. 试述农业机械化在发展农业生产和推动社会进步中的作用。
1)对从事农业劳动力的解放与替代;2)农业机械化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增加了农业生产效益,同时也是保证我国粮食安全的必需途径;3)农业机械化可以有效提高土地的产出率;4)农业机械化是提高资源利用率,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措施;5)农业机械化不仅是农业的技术改造过程,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因此说,农业机械化在推动社会进步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3.农业机械分类:动力机械、作业机械作业机械中讲了耕、种、收等机械,动力机械主要是拖拉机、内燃机、农用汽车等等。
4.现代农艺的定义:规范相关农业技术以及其在时间和空间上结合的技术与要求。
5.简述我国农机与农艺之间矛盾的主要表现方面。
农机与作物品种之间的矛盾;农机与作物耕作制度之间的矛盾,农机与作物栽培技术之间的矛盾;农机适用范围的有限性与农艺条件的多样性之间的矛盾;农机功能的固定性与农艺规范的多变性之间的矛盾;农机作业效率的有限性与农事作业的适时性之间的矛盾;农机技术的时代性与农艺技术的传统性之间的矛盾等。
6.保护性耕作定义:在前茬作物收割后,不经土壤耕作或耕作减少到只要能保证种子发芽即可的耕作技术。
7.保护性耕作的基本要点:秸秆覆盖、免耕播种、以松带翻、化学除草1.保护性耕作的增产机理:土壤水分的增加、土壤肥力的提高2.农业信息化定义:将各种信息化技术普遍应用于整个农业领域的生产、管理及服务的全过程,使农业生产高度信息化、智能化,从而极大地节约劳动成本、提高农业效率和农业生产力水平的过程。
3.数字农业定义:指在地学空间和信息技术支撑下的集约化和信息化的农业技术。
它是数字信息与智能农机技术相结合产生的农业生产和管理技术。
4.GIS(农田地理信息系统)三个组成部分:数据库系统、空间分析系统和接口部分第二章农业生物环境工程与设施农业1.设施农业的定义:利用现代农业工程技术手段,通过现代设施,能在局部范围改善或创造环境气象因素,为动植物生长发育提供良好的环境条件而进行有限生产的农业。
农业机械培训课件xx年xx月xx日contents •农业机械概述•农业机械基础知识•农业机械应用技能•农业机械相关政策与法规•农业机械培训课程设计•农业机械前景展望目录01农业机械概述农业机械是指用于农业生产全过程的各类机械设备的总称,包括耕整地机械、种植施肥机械、田间管理机械、收获机械、农用运输机械等。
根据不同的用途和功能,农业机械可分为多种类别,如耕整地机械、种植机械、施肥机械、植保机械、收获机械、粮油加工机械、农用运输机械等。
农业机械的定义与分类农业机械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农业机械的使用可以大幅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减少人力劳动,缩短农业生产周期。
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提高农作物品质增强农业抗灾能力提高农民收入农业机械化的生产方式可以更加精确地控制农作物的生长环境,提高农作物的品质和产量。
农业机械化的生产方式可以更加有效地进行土地整理、植保除草等作业,提高农作物抗灾能力。
农业机械化的生产方式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农民收入。
向精准化发展未来的农业机械将更加精准地控制农作物的生长环境,提高农作物的品质和产量。
向智能化发展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未来的农业机械将更加智能化,自动化程度更高,减少人力劳动。
向环保化发展未来的农业机械将更加注重环保,减少污染和对环境的破坏。
同时,也将更加注重资源的高效利用,如利用有机废弃物制作有机肥料等。
农业机械的发展趋势与前景02农业机械基础知识农业机械一般由发动机、底盘、工作装置和液压系统等组成。
农业机械的组成农业机械利用发动机产生的动力,通过传动系统将动力传递到工作装置,再由液压系统进行操纵,完成各种作业。
农业机械的工作原理农业机械的基本构造与原理选购农业机械的要点根据实际需要,选购适合的农业机械,了解其技术参数、性能、价格及售后服务等。
农业机械的使用与操作熟悉操作规程,掌握正确的驾驶和操作方法,确保安全作业。
农业机械的选购与使用农业机械的保养定期对农业机械进行检查、清理、润滑、调整等,保持机械的良好状态。
《农业机械化概论》教学大纲《农业机械化概论》教学大纲、基本信息课程名称农业机械化概论课程编号1112016英文名称agricultural machine & application课程类型专业选修课总学时36理论学时20实验学时16实践学时学分2预修课程适用对象区域专业课程简介(200字左右)《农业机械化概论》是农村区域发展专业的专业选修课程,是讲解农业生产过程中农用动力、田间和场上作业机械构造、原理、应用、调整知识的一门实践性较强的科学。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主要农业机械的基本理论、知识和使用技能,了解农机新技术、新机具、新理论的发展。
从而为用好农业机械,促进农机和农艺更好的结合和发展,为日后从事农业科研、农技推广、现代农业规划管理打好基础、储备知识。
二、教学目标及任务《农业机械化概论》是农村区域发展专业的专业选修课程,是讲解农业生产过程中农用动力、田间和场上作业机械构应用知识的一门实践性较强的科学。
现代农业科学技术体系包括农业生物科学、农业工程科学和农业经济与管理科学,三者之间相互结合和渗透,共同支撑和推进农业产业体系的现代化。
而农业机械化是农业工程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没有农业装备的现代化与农业生产过程的全面机械化,就不会有农业产业体系的现代化。
因此在本专业开设《农业机械与应用》课程,对于更好的使用农业机械,促进农机和农艺更好的结合和发展,合理规划农业生产,加速推进我国的农业机械化和现代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
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达到的要求:1、了解国内外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历史、现状及展望;2、掌握农用动力,柴油机和汽油机的结构、工作原理,农用拖拉机的基本使用技能;3、了解和掌握农业生产、推广、科研工作过程和日常生活中常用、常见的机械工程设备的基本知识、一般理论和基本应用技能、常规操作程序、操作规范和注意事项等内容;4、了解各种常用农业机械,包括耕整机械、播种机械、栽植机械、植保机械、排灌机械、收获机械、干燥机械、加工机械等的构造原理、性能特点和使用技能;5、掌握机械工程设备的匹配原理、选配和维护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能根据本地区农业作业的要求,经济地、合理地选用、配备农业机械,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农业机械学肥机械、田间管理机械、植保机械、排灌机械、收获机械等。
2、农业机械化发展过程三个阶段初级阶段、中级阶段、高级阶段。
3、精确农业系统组成:GPS、GIS(计算机控制器、传感器及监测系统、专家决策支持系统、永久性地理空间数据等)、RS(remote sensing)、电子化执行设备(电子化拖拉机、可变量投入性农1、狭义的农业机械主要是指田间作业机具,包括部分场上作业机械——耕整机械、播种施机具等)。
4、耕作方法包括常规耕作法,即精耕细作法、少耕、免耕、保水耕、联合耕作法。
5、化学除草剂的类型有广普性除草剂和选择性除草剂。
6、农机具中常用的仿行机构有平行四杆仿行机构、单杆单点仿行机构和多杆多自由度仿行机构。
7、用于植保的化学药剂施用的方法很多,主要有喷雾法、弥雾法、超低量法、喷烟法、喷粉法等。
8、喷雾机一般由药液箱、搅拌器、空气室、药液泵、喷头、安全阀、流量控制阀和各种管路等组成。
其中药液泵、空气室、喷嘴和安全阀等是喷雾机的主要工作部件。
9、谷物收获方法有分段收获法、联合收获法和两段收获法。
10、立式割台和卧式割台的最大区别是立式割台包括扶禾器,卧式割台有拨禾轮。
其中立式割台的纵向尺寸小,所以其纵向操作性好。
11、拾禾器的类型有弹齿式拾禾器、伸缩扒指式拾禾器、齿带式拾禾器。
12、对切割器的技术要求一般包括割茬整齐、不漏割、不堵刀、功率消耗小。
13、谷物茎秆的切割过程与割刀的特性、茎秆的物理机械性质、切割方式、切割速度、割刀与茎秆的相对位置等有关。
14、切割方式是指割刀进入材料的方向,归纳起来主要有正切和滑切两种基本方式;正切中又包括三种方式,因其切入茎秆的方向与茎秆本身的纤维方向存在较大的差异,切割阻力和切割功率消耗也不同。
其中,横切阻力最大,斜切比横切下降30%--40%,削切比横切下降60%。
15、茎杆切割一般可以采用两种方式低速有支撑切割和高速无支撑切割;而有支撑切割又包括单支撑切割和双支撑切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