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纲要第四章第四节
- 格式:ppt
- 大小:338.50 KB
- 文档页数:2
第四章语法一、语法的内涵和研究范围1、语言结构和使用的规则性2、客观的规则和对客观规则的抽象3、对“语法”的多层次理智(1)语法的词的构成、变化和用词造句的规则。
(客观的,一种语言只有一套)。
(2)对客观语言结构规则的描写、说明和解释。
实际指语法学。
(有主观性。
不同专家可能有不同的系统)。
陆俭明《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教程》P12-13:语法是一种语言中由小的音义结合体组合成大的音义结合体所依据的一套规则。
4、大语法和小语法(1)凡是能够体现为语言结构的规则性的部分都是语法。
(大语法)包括语音学、语义学、词法学(形态学)、句活学所研究的对象。
(2)只限于词和句子的构造规则。
(小语法,本书的理解)(3)有的甚至只指句子的构造规则(句法学)。
二、语法规则1、语言结构(1)结构成分:音义结合体,如语素、词、短语、句子。
(2)结构方式:成分与成分的组合,如:成绩好——好成绩。
虚素“们、看、了、呢”与别的成分组合时,永远不会出现在句道:“第、初、问”与别的成分组合时,永远不会出现在句末。
[分布]2、语法单位的内涵即语法系统的组成部分,凡是能在组合的是位置上被替换下来的组合成分单位,如短语、句子,都是合义结合的。
3、组合规则和聚合规则(1)组合规则:语法单位的组合起来的规则,链条,现实的,存在于话语中。
(2)聚合规则:语法单位的归类的规则,仓库,潜在地,存在于人脑中。
例如:小学生的句型练习:游戏中的语词龙(组合规则)及其后接的多种可能性(聚合规则)。
三、语法单位的层级性教材中从大单位到小单位,是解构式[分解]:应该从小单位到达单位讲,建构式[组合]。
(一)句子1、概念:语言交际的基本表述单位。
陆俭明《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教程》P21:是语言中前后有较大停顿、伴有一定句谓、表示相对完整意义有音义结合体,是最大的语法单位。
2、句型:按语气分: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
张涤华等《汉语语法修辞词典》:[补充,不讲]句类:(1)句子的类型。
Chapter FourGrammar—From Word to TextContents1.Grammatical Introduction2.Syntagmatic rules3.Paradigmatic rules4.Transformation5.Linguistic Type in Structurerules•The use of language,like games,has its own rules.To play the games well,you should know the rules.•Words,word groups and phrases,and clauses cannot occur at random,they have to follow certain rules of ordering.1.Grammatical Introduction1.1Syntax•Syntax is the study of the rules governing the ways different constituents are combined to form sentences in a language,or the study of the interrelationships between elements in sentence structures.•On the level of syntax,we distinguish for any construction in a language its external and its internal properties.-The external syntax of a construction refers to anything speakers know about the construction that is relevant to the larger syntactic contexts.-The internal syntax of a construction is really a description of the construction's"make-up",with the terms such as"subject,predicate,object,determiner,noun".语法概说根据研究的需要,从不同角度对语法现象进行切分1.词法和句法(morphology&syntax)这是传统语法学提出的一种切分方法。
语言学概论•绪论•一、语言学的概念•1、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的思维工具。
•2、语言学:以语言为研究对象的科学,研究探索语言的本质、结构和发展规律。
•二、关于语言学课程•本课程是中文专业必修的基础理论课之一,主要内容:语言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语言的结成体系(语音、语汇和语义、语法、文字、修辞);语言的发展变化;语言的应用。
•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比较系统地掌握语言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为提高语言理论水平、进一步学习和深入研究其他语言课程奠定必要的语言理论基础。
•三、语言学的三大发源地•中国、印度、希腊-罗马•1、中国古代的语言学•语文学:主要是为古代经典书面著作作注释,目的是使人们可以读懂古书的一门尚未独立的学科。
也是偏重从文献角度研究语言文字的学科总称,一般包括文字学、训诂学、音韵学、校勘学等。
中国由于古代文献丰富,文字比较特殊,语文学比较发达,广义的语文学也应该包括语言学,也就是语言学和文字学的总称,但现在由于国际学术分科中语言学是一大类,所以目前反而是语文学从属于语言学,成为语言学的一个分支。
•小学•2、印度的语言学成就•特点:不是重于理论,而是基于观察。
所讨论的理论基本上与文学研究与哲学争论有关。
词的性质和句子意义被经常讨论,句子与其所包含的词之间的语义关系,也是经常讨论的问题之一。
•贡献:A、区分了外显即时表达和内含永久主体。
认为语言有两种,一是具体场合说的话,一是抽象的语言原则。
B、语音学和音位学方面有突出成就。
认为语音是连接语言和话语之间的桥梁,语音描写分三部分:发音过程、语音的组成成分(元音,辅音)、语音在音位结构中的结合。
C、语法描写和分析方面有突出成就。
潘尼尼在著作中详细的描述了各种屈折变化、派生现象、组织结构和各种句法的用法。
•印度学者在词法研究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他们在分析词的构成时发现了¡°词根¡±、¡°后缀¡±与¡°词尾¡±三种主要造词单位。
绪论一、语言学的概念以语言为研究对象的科学,研究探索语言的本质、结构和发展规律。
二、有关《语言学概论》这本书是理论语言学的入门书,讲述三方面的问题:语言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语言的结成体系(语音、语汇和语义、语法),语言的发展变化。
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比较系统地掌握语言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为提高语言理论水平、进一步学习和深入研究其他语言课程奠定必要的语言理论基础。
三、什么是理论语言学?是语言学学科的主体,它包括对个别的、具体的语言的研究和综合各种语言的研究,探索人类语言的共同规律。
四、语言学的三大发源地中国、印度、希腊-罗马五、语言学的分类1、理论语言学包括(1)、专语语言学—是以某一种具体的语言为研究对象的语言学。
它又包括从一个静止的时段角度观察和研究语言的共时语言学和从一个较长时段研究语言,研究语言动态的历时语言学;(2)、普通语言学一是以人类一般语言为研究对象,研究人类语言的性质、结构特征、发展规律,是综合众多语言的研究成果而建立起来的语言学的重要理论部分。
2、应用语言学一是将语言学的基本原理同有关学科结合起来研究问题而产生的新的学科。
六、语言学分类示意图普通语言学理论语言学历时语言学语言学专语语言学应用语言学共时语言学七、什么是文言和文言文?文言是我国“五四”以前通行的书面语,文言文是用文言写成的文章或著作。
八、什么是“小学”?是指我国传统的语文学,包括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三方面的内容。
九、古代的语言研究和今天的语言研究有哪些不同?古代的语言研究和今天的语言研究有如下几个方面的区别:第一,研究的对象不同,古代的语言主要以书面语为主要研究材料,不重视口头语言的研究,而今天语言学则十分重视口语的研究。
如制定语言规范,确立共同语的各方面标准等,都要依据口语的研究成果。
第二,研究目的不同,古代语言学研究语言,主要给政治、哲学、宗教、历史、文学方面的经典著作作注解,比如我国古代的语文学主要就是围绕阅读先秦经典著作的需要来研究文言的,而现代语言学的研究目的主要是分析语言的结构,以探索语言发展的共同规律。
语言学纲要讲义笔记导言一、语言的定义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是由音义结合的词汇和语法构成的一种符号系统。
二、语言学的对象和任务语言学是研究语言的科学。
要把语言学跟语文学区分开来中国传统语文学——“小学”小学是我国古代语文学的统称,由训诂学、文字学、音韵学三部分组成。
在古印度,公元前4世纪,著名学者潘尼尼在整理、注释婆罗门教经典《吠陀》时,写了一本《梵语语法》,提出3996条规则,被人们称为最完备的语法书。
在古希腊,伯拉图和亚里斯多德是从哲学的角度来研究语言的,他们讨论了词为什么具有意义等内容。
三、语言学在科学体系中的地位语言学既是一门古老的科学,又是一门年轻的科学。
1、与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的联系语言研究的成果是哲学、历史学、考古学、文学、政治学、经济学、逻辑学、社会学、民族学、计算机科学等学科所必须利用的,可见语言研究在这些社会科学中已占重要地位。
语言学与其他学科相交叉产生社会语言学、心理语言学、计算语言学、生物语言学、模糊语言学、实验语音学等。
如:运用语言传递信息的过程,可分为五个阶段:编码——发送——传递——接收——解码对这一具体过程的解释需要结合物理学、生理学、心理学等其他学科的知识。
三、语言学的基本类别总体上,根据研究对象的不同,语言学可以分为理论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两大类。
(一)理论语言学可分为:1、一般/普通语言学2、个别/具体语言学具体语言学(1)历时语言学(2)共时语言学(二)应用语言学1、社会语言学:研究语言与社会集团的关系。
如地域方言、社会方言、语言的接触、语言规划等。
2、心理语言学:研究儿童语言习得、语言的接收和发生过程,等。
3、神经语言学最近二十年才从心理语言学中分离出来的一门新的学科,主要研究语言和大脑结构的关系,中心是大脑如何生成语言。
此外,还有数理语言学、统计语言学、实验语音学等。
第一章语言的功能第一节语言的社会功能一、语言的信息传递功能信息传递功能是语言的最基本的社会功能。
语言学概论复习纲要第二章语言是符号系统第一节语言符号的性质和特点三、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和线条性p29 [簡答題]任意性——语音和语义的结合是任意的,不具逻辑关系的,同样的语音形式在不同的语言中表示不同的意义,相同的语义内容可以跟不同的语音形式结合,同一语言的音义关系有任意性。
语言符号的音义关系一旦确定,就对使用它的人具有强制性。
线条性——语言符号在交际使用中,只可一个接一个依次出现,在时间的线条上绵延,不可在空间的面上铺开。
第二节语言符号的系统性一、语言的层级体系p31 [選擇或判斷題]音位——语素——词——(词组)——句子二、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p32组合关系——(横向关系)符号和符号组合起来的关系。
(形成语言的结构)聚合关系——(纵向关系)在链条的某一环节上能够互相替换的符号具有某种相同的作用,它们自然地聚集成群。
它们彼此的关系叫做聚合关系。
第三章语音第三节发音二、两类音素:元音和辅音p59[簡答題]元音和輔音的區別--1.发元音时,气流震动声带,发音器官其他部分不形成阻碍。
发辅音时,发音器官某一部位形成阻碍,气流克服阻碍发音。
(是否有阻碍)2.发元音时,发音器官各部分保持均衡的紧张。
发辅音时,只有形成阻碍的该部分器官紧张。
(发音器官紧张情况)3.发元音时,呼出气流因无阻碍,较弱。
发辅音时,气流必须克服阻碍,因而较强。
(气流强弱)4.发元音时,气流震动声带,声音洪亮。
发辅音时,声小。
(声音大小)三、元音p59(特点,从哪些方面说明)元音的不同是共鸣器的不同形状造成的。
(舌位的高低、前后,嘴唇的圆展)【i】前高不圆唇【e】前半高不圆唇【ε】前半低不圆唇【a】前低不圆唇【u】后高圆唇【o】后半高圆唇【ɔ】后半低圆唇【ɑ】后低不圆唇四、辅音p62 (辅音的音色由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决定)[參照筆記P11]辅音的发音特点:1.清和浊——发音时声带颤动的辅音叫浊辅音,不颤动的叫清辅音。
2.送气和不送气——发送气音时,通过喉部的气流比较强。
第四章语法一、举例解释下列名词内部曲折——是通过改变词中语素的部分元音或辅音来表示语法意义的一种方式,又称语音交替或音位交替。
如英语的所谓不规则动词,大多是用语音交替来表示形态变化。
格——表示名词、代词在句中同其他词的关系,它的意义是直接和句法相关的。
性——通过词(名词、代词等)的形态变化表现事物的性别特征。
欧洲的许多语言中都有。
屈折词缀——黏附在词的后面,只改变一个词的形式,不构成新词的词缀。
黏着语素——不能够独立成词的语素叫黏着语素。
体——体(aspect)表示动作行为的各种阶段和状态,是动词特有的语法范畴。
最常见的是完成体和未完成体(或持续体、进行体),此外还有起始体、继续体、中断体、反复体、短时体(或瞬间体)等等。
时——时是动词的语法范畴,时(tense)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
这时间往往以说话的时间为准,分为现在、过去、未来。
词法——语素组合在词的规则和词的变化规则合称词法。
二、填空1、和动词有关的语法范畴有时、体、(态)和(式)。
2、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语素构成的词叫做(合成词)。
3、在workers中,worker这一部分可以称为(词干)。
4、按照词法结构类型,语言可以分为(词根语)、(黏着语)、(屈折语)和(复综语)。
5、句子的最大特点是(有语调)。
6、仅有一个语素构成的词是(单纯词)。
7、最小的语法单位是(语素)。
8、和名词有关的语法范畴有性、格、(数)。
9.词的组合有五种基本类型,例如“研究问题”属于(支配式),“跑的很快”属于(补充式),“马上出发”属于(偏正式),“火山爆发”属于(主谓式)。
10、能够改变词类的是(构词)词缀。
11、表达语法意义的语法形式除了有类的配列之外,还有(形态的一致性配合)和(虚词)。
三、单项选择1、下列各组词中全部属于复合词的一组是(D )A.大学、人民、(英)reader B.劳动、阿姨、(英)railwayC.瓶子、教室、(英)unhappy D.道路、材料、(英)classroom2、与“春光明媚”结构相同的组合是(A )A.阳光充足 B.已经开始C.调查研究 D.工人和农民3、以下关于句法变换陈述正确的一项是( B )A.句法变换反映的是句子之间的关系B.句法变换可以区分句法多义C.容许变换说明一个语言的语序是自由的D.变换从不改变句子的语义4、区分词类最重要的依据是(C)A.意义 B、形态变化 C、句法功能 D、语言的类型特点5、现代汉语普通话中的“花儿”是()A .单纯词B .派生词 C.复合词 D.语素6、分析以下Michoacan Aztec语中的一些词以及英语翻译。
语言学纲要教学大纲《语言学纲要》课程教学大纲教学对象:本课程的教学对象XX班的学生。
课程说明:本课程使用的教材是由叶蜚声、徐通锵编著、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语言学纲要》,参考教材是徐通锵、王洪君等编写、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语言学纲要学习指导书》。
本课程主要阐明语言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为学习各门语言课程提供必要的理论知识,也为以后学习语言理论课程打下基础。
教学内容导言[教学目的和要求]认识语言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基本类别和主要流派,了解语言学在科学体系中的重要地位。
一、语言学的对象和任务二、语言学在科学体系中的地位三、语言学的应用价值第一章语言的功能[教学目的和要求]认识语言的社会功能和思维功能,理解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及其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了解语言与思维的关系。
第一节语言的社会功能一、语言的信息传递功能语言的社会功能中最基本的是信息传递功能,它体现在语言上就是内容的表达。
通过信息的交流,人们才可以在社会中彼此分享各自的经验感知,更好的分工协作。
二、语言的人际互动功能语言是特殊的社会现象,具有全民性,它与社会相互依存,是人们交流思想、进行交际的工具。
没有语言,就无法形成人类社会。
第二节语言的思维功能一、语言和思维的关系思维不同于思想,是指动脑筋去认识现实的一种能动过程。
思维离不开语言。
二、儿童学习语言的过程与思维的发展儿童学会语言的过程与思维能力的发展相辅相成。
三、关于聋哑人的语言和思维聋哑人失去语言能力对他的思维能力的发展产生了严重的消极影响。
四、思维能力是全人类共同的,语言是各民族不同的。
第二章语言是符号系统[教学目的和要求]认识语言的性质;理解语言符号的特点;初步认识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理解语言系统是人类社会特有的这一命题的含义。
第一节语言符号的性质一、语言和说话语言是指由有限的材料和有限的规则组成的系统,而不是具体的话语。
说话具有具体的和个人的特点。
二、语言与符号语言符号是音与义相结合的统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