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教育模块式教学模式研究
- 格式:docx
- 大小:11.61 KB
- 文档页数:2
高等职业教育模块式教学模式的构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劳动力市场的变化,高等职业教育模块化教学模式逐渐成为一种现代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
这种教学模式具有一定的特点和优势,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我管理能力。
在高等职业教育中,如何构建有效的模块化教学模式,是一项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高等职业教育模块化教学模式的基本特点是以职业能力为核心,强调任务、项目和问题导向,强调学习者的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
在这种教学模式中,课程内容和教学计划基于职业实践需要,以任务、项目和问题为主线,通过多元化教学手段和资源整合,实现知识的整合和能力的培养,同时强调学习者的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
1、学生为中心教学活动应该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需求和动机,注重学生的学习动态和发展过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2、任务为导向教学活动要以任务为导向,贴近职业实践需要,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习,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项目为基础教学活动要以项目为基础,关注学生在项目中的实践经验和实践效果,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技能。
4、问题为主线教学活动要以问题为主线,关注学生在问题解决中所涉及的知识和技能,强调知识的整合和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能力。
1、课程设计应该从职业领域出发,以职业能力为基础,设计和规划课程设置和教学活动,确保课程内容和教学计划符合职业实践需要。
2、学习者分析对学习者进行全面的分析,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特点,掌握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动机,为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3、教学资源整合综合利用各类教学资源,建立多元化、开放式的教学环境,为学生提供导入学习、拓展学习和自主学习的机会,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4、教学手段创新通过情境教学、案例教学、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能力。
2012年第02期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No.02,2012第28卷JOURNAL OF EDUCATIONAL INSTITUTE OF JILIN PROVINCEVol .28(总302期)Total No .302收稿日期:2011—10—14作者简介:陈洁(1973—),女,浙江温州人,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中级,硕士,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政工作。
高职院校职业指导模块化教学模式探索研究———以旅游英语专业为例陈洁(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浙江杭州310053)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科技、教育思想的进步,职业指导的涵义和内容也在发生着与时俱进的变化。
如何更好地引导高职学生自觉提高自身全面素质,提升综合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笔者认为关键在于能否给予高职生一个好的职业指导,而其中最重要的是理想设置职业指导课程。
本文就如何在高职院校学生中积极开展以模块化教学模式为指导思想的职业指导课做了深刻的阐释和说明。
关键词:高职院校;职业指导;模块化;教学模式中图分类号:G473.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2)02—0151—02当前,大多数的高职院校都在积极开展各种大学生职业指导活动,并相应开设若干课程,从实践效果分析,依托系统地开设职业指导课程体系来完成这一目标和任务是最科学、最合理的选择。
具体内容包括生涯与职业意识、职业发展规划、提高就业能力、求职过程指导、职业的适应与发展、创业教育等六大方面,这六大方面可同时纳入理论教学、自主创业教育、实践教学三大模块。
实现模块化教学,将十分有效地提升职业指导课程的教学效果和大学生的就业能力。
本文以某一职业院校旅游英语专业为例进行该课程模块化教学模式的探索研究。
一、具体实施和内容安排该专业(学制三年,第六个学期为实习教学)新生入学即开始实行全程化、分类别、分层次的职业指导课教学.以2006级学生为例。
教学课程结构是以职业生涯规划、创业指导、就业指导三门课程为主体课程,辅之以结合旅游专业内容特点开展的选修课程。
2020年第03期学术专业人文茶趣基金项目:2018年江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省级课题(工作室教学模式在移动互联应用技术专业中的应用研究),编号:JXJG-18-49-4。
作者简介:徐鲁宁(1981-),男,汉族,副教授,硕士。
郭晓功(1981-),女,副教授,硕士。
收稿日期:2020年2月18日。
国务院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要求“教师分工协作进行模块化教学”,在教育部印发的《全国职业院校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方案》中,关于“模块化教学”和“模块化课程”共提到了6次,可见模块化教学改革对提高职业教育的质量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我校的电子信息类专业,多年来一直实施“分段实施、项目驱动”人才培养模式,随着电子信息产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以及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区块链等新兴技术的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我校在模块化教学上积极探索实践,校企联合实施基于工作室教学模式的模块化教学,具有针对性强、灵活性高、时效性好等优点,提高了课程教学质量。
通过麦克思等第三方调查显示,毕业生薪资远高于同类院校的平均水平。
1模块化教学体系模块化教学体系来自模块式技能培训(Modules of Employable Skills ,简称MES ),MES 是国际劳工组织在收集和研究全球经济发达国家的各类教育培训方法,基于信息论、系统论和控制论,总结制定的的技能培训模式。
1987年劳动部聘请国际劳工组织专家,引入这种培训模式。
目前,在我国职业学校和企业把这一培训模式作为课程教学和技能实训的一种教学模式。
MES 的本质是为了在最短的时间内使用最有效的方法使人掌握一项技能。
随着职业院校对MES 的本土化改造,逐渐形成中国特色的模块化教学体系,显现出有利于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有利于职业培训和终身教育、有利于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等优势。
传统职业教育的教学体系中,是由课程作为基本的教学单位组成的,大部分专业课程是以系统性的理论知识讲授和操作实验构成的,授课地点是教室和实验室,这种教学体系存在以教师的知识的灌输、学生的被动学习、授课和实训两张皮的等缺点,难以让学生将理论和技术融会贯通到职业岗位中,容易造成学生学完后不知道能做什么的困惑。
模块化教学模式下的教学实践思考模块化教学模式下的教学实践思考**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人们关于教育的认知发生了极大的变化。
用模块化的形式组织教学,细分教学内容,将课堂内的模块教学、专题教学与课堂外的实训演练教学相结合,将实战化标准和要求贯穿教学全过程,这样的教学方式显然更符合当前教育改革的需要。
基于此,本文从模块化教学的角度出发,以中职生就业指导课为例,就其教学特点和教学作用展开讨论,进行思考并总结建议,旨在促进就业指导课程更好展开的同时,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使得职业教育回归教育本质。
一、有关概念的界定(一)模块与模块化模块通常指具有特殊功能的计算机系统或程序的一个单元,或者指一组独立的部件或单元中的一个,可以连接在一起制成机器、家具、建筑物等。
模块化是指具有模块结构的本体,是一种处理复杂系统时自上而下逐层把系统划分成若干模块的过程,以达到事半功倍的处理效果。
(二)模块化教学模块化教学模式指的是根据程序模块化的原则和构想,对教学内容进行设计,以形成一个完整的教学体系。
这种教学模式是结合既定的培养目标,将所有的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分解。
并根据一定的规则或标准,有选择性地将这些分散又独立的教学模块进行重新组合。
为了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教育工作者在把握课程需要和教学要求的基础上,将整个教学内容进行模块化地划分。
被模块化的各个教学部分之间存在一定的逻辑关系,通过模块化教学使得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复杂难懂的问题。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利用已经学过的模块化知识,根据一定的规范或者目标去解决新的问题,最终实现融会贯通。
这样的教学模式,既提升了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又能够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和创造性思维。
二、模块化教学的特点根据教育学的规律,我们不难发现学生对理论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需要经过一个“认识—认知—认同—外行”的螺旋式上升的发展过程,因此,教师在专题内容的讲授中要遵循学生思维的发展规律。
大致需要经历四个层次:一是事实层面,即发生了什么,这是知识层面的了解,这类知识点学生基本通过视觉感知、识别文字就能获取。
理工类高职院校英语课程模块式教学策略研究作者:李芳郑映雪来源:《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科版》2024年第01期摘要:在中国的制造业已建成了门类齐全、独立完整的产业体系的今天,制造业的重要性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
作为制造业后备军培养基地的理工类高职院校,其自身有着与普通高校不同的特点。
在理工类院校高职英语课程中实施模块式教学模式,不仅着重语言学习的实用性,也能引起学生跨学科、将文理相结合的学习兴趣,能很好地完成英语教学。
目前对模块式教学的相关研究已很多,但如何在理工类高职院校开展主题英语课程的模块式教学研究并不多。
本文从分析目前高职院校教学现状开始,分析了工学背景下理工类高职院校英语教学中实施模块化教学的意义,并以“Made in China”产业发展主题为例,详细阐述了课程实施的过程、内容、教学实例、教学策略与实施效果。
关键词:理工类高职院校;中国制造;模块式教学;英语课程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肖亚庆介绍,2021年,工业经济持续恢复发展。
其中,制造业增加值增长了9.8%。
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了27.4%,总量达到了31.4万亿元,连续12年位居世界首位[1]。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
“Made in China”,是中国制造业的代名词。
随着中国制造业的日益强大,中国制造正逐步摘下“价廉质低”的标签,被世界重新定義和认知。
制造业的发展,尤其是智能制造装备、高档数控机床与机器人等现代制造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专业化技术技能型人才。
2005年10月28日,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要求实施国家技能型人才培养培训工程,加快生产、服务一线急需的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特别是现代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紧缺的高素质高技能专门人才的培养[2]。
我国高职类院校作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基地,在“新工科”背景下,人们对高等职业教育(以下简称“高职”)服务于社会经济能力的期待越来越高。
现代商贸工业Modern Business Trade Industry2024年第9期基金项目:本论文系吉林省高等教育学会高教科研项目2022年度常规课题 模块化教学模式(MES )在高职外科护理实训课中应用的研究 (JGJX2022D777)研究成果㊂作者简介:金亮(1985-),女,讲师,研究方向:护理教育㊂模块化教学模式(MES)在高职实训课中应用的研究金㊀亮(长春科技学院,吉林长春130000)摘㊀要:随着高职护理教育的不断发展,教学模式也在不断创新和完善㊂本文以模块化教学模式(Modules ofEmployable Skills ,模块式技能培训)为手段,旨在探讨其在高职外科护理实训教学中的应用效果,通过相关文献的分析和实证研究,得出模块化教学模式在高职外科护理实训中的应用优势及未来发展方向等结论,为进一步完善高职护理教学模式提供参考㊂关键词:模块化教学;护理;高职护理教育中图分类号:G4㊀㊀㊀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㊀㊀㊀㊀doi:10.19311/ki.1672-3198.2024.09.0830㊀引言‘2020年职业教育发展规划纲要“明确了加强职业教育实训教学的重要性,提出了各个方面的发展目标㊁策略㊁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旨在推动职业教育发展的质量提升㊁结构优化和效果改善㊂职业教育已经步入发展的快车道,职业院校护理专业教师如何高效利用护理实训课堂,培养综合素质高㊁专业技能强的临床一线护理人才依然是我们在教学改革中不断探索的重点㊂在目前教育环境下,由于种种原因,高职外科护理的实训课堂往往停留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缺乏突破和创新㊂加之学生基础薄弱,久而久之逐渐丧失了学习兴趣,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仍停留在初级基础阶段,学生操作程序模糊不清,考核标准模棱两可,实践技能不规范,人文关怀能力差等问题依然广泛存在㊂所以,外科护理实训课程开展模块化教学,就是以就业为导向,以临床护理岗位应具备的综合能力为核心,对学生外科护理的课程进行重构,并将外科护理实训具体项目进行模块式划分㊂教师从学生角度入手,精准掌握教学目标,科学合理设计教学方案,可以吸引更多学生融入外科护理实训课堂,从而构建高效的外科护理实训课堂教学模式㊂1㊀目前高职护理外科实训教学模式现状1.1㊀护理外科实训课程课堂参与度现状分析对长春市3所高职护理专业学生300人进行问卷调查,明确目前高职外科护理实训课堂教学现状,并经过综合分析㊂见表1㊂表1㊀高职学生外科护理实训课堂参与度调查情况全程参与大部分参与个别参与不参与人数558811443百分比18.3%29.3%38%14.4%㊀㊀从长春市3所高职护理专业学生的课堂参与状况的评价看出,有67.3%学生基本可以参与到课堂活动中,但是全程参与的同学仅有18.3%,还有14.4%的同学没有参与到护理实训教学中㊂说明高职外科护理实训的课堂还不能使学生保持较高的学习热情,学生还不能全程沉浸到实训教学中,学习效果仍不理想㊂1.2㊀护理外科实训课程课堂教学方式分析对长春市3所高职护理专业外科护理学课程实训授课教师15人进行问卷调查,明确目前高职外科护理实训课堂教学现状,并经过综合分析㊂见表2㊂表2㊀高职护理外科实训课堂的教学方式调查情况教师讲解学生练习式为主播放视频学生自学式为主教师讲解集中考核式为主案例引入任务驱动式为主虚拟仿真实践式为主分段式任务驱动式为主教学模式(传统式)(创新式)人数114百分比73.3%26.7%㊀㊀从高职护理外科实训课堂的教学方式调查情况可以看出,外科护理实训课堂中采用传统式教学模式的教师占73.3%,采用创新式教学模式的教师占26.7%,说明在高职外科护理实训课堂新型的教学方式的采用并不理想㊂2㊀外科护理实训教学中应用模块化(MES )教学模式的策略2.1㊀研究对象将21级高职护理专业8个班240名同学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㊂实验组(n =120),采用模块化教㊃642㊃2024年第9期现代商贸工业Modern Business Trade Industry学模式进行外科护理实训授课㊂对照组(n =120),采用讲授㊁练习㊁答疑等传统实训教学模式授课㊂两组学生的授课教师和学时数相同,年龄㊁性别和前期各科成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㊂2.2㊀研究方法2.2.1㊀课程模块设置整合并优化设置外科护理学实训内容,将其提炼成基础模块㊁临床技能模块㊁急危重症模块㊁护患沟通模块㊁职业防护模块共5个模块,每个模块分别对应外科护理学实训教学目标,同时合理设置每个模块的护理实训内容㊂每个模块下的实训内容设置具体子模块,使整个实训课程中学生是以完成模块任务并逐级递进的形式开展,采用这样的 模块化 护理学实训教学内容设置方式,教师可以对外科护理实训教学内容进行凝练,还有利于加强学生护理技能训练,学生课前㊁课中㊁课后目标明确㊂例如在外科护理实训项目中,根据学生特点和教学大纲进行项目重构,将其提炼成基础技能模块㊁临床技能模块㊁急危重症模块㊁护患沟通模块㊁职业防护模块共五个模块,以职业防护模块为例,下设外科手消毒方法㊁穿无菌手术衣㊁戴无菌手套等模块㊂在戴手套操作模块中继续分设子模块,将戴手套分解为物品准备㊁(复习洗手操作)㊁戴右手㊁戴左手㊁戴手套后处理㊁脱手套㊁(复习洗手操作)等7个子环节㊂将整体的项目进行模块化拆分,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将简单的操作细致化,每一个子模块有着相应的教学目标㊁评价标准㊂如图1㊂图1㊀外科护理实训课程模块化教学课程重构示意图2.2.2㊀教学准备(1)对照组㊂按照以往传统教学模式对学生进行授课准备,如教材㊁教案㊁视频等㊂(2)实验组㊂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课前外科护理实训指导教师通过微信㊁超星学习通等学习平台将学习资料分发给学生,发布课前预习任务,学生课前拿到学习资料并进行自主学习,对模块化教学有初步了解㊂同时教师为模块化教学制订每一子模块详细的教学目标㊁教学要求㊂2.2.3㊀教学流程(1)对照组㊂按照以往传统教学模式,即告知学生本节实训内容㊁目的㊁要求,教师展示操作程序,学生观看㊂教师介绍操作要点和注意事项,学生进行分组练习,练习后教师指导监督并进行考核㊂(2)实验组㊂根据学生的特点对学生进行分组,小组组长展示各组同学预习任务,同学自主讨论说出本节实训的内容㊁目的㊁要求㊂教师展示操作程序,介绍操作要点和注意事项(结合护考理论知识考点),并在学习通平台对本节实训模块进行分段处理㊁视频发布㊂学生接受任务逐级闯关,先完成第一子模块,并进行组员互评㊁组长评价㊁教师评价,该组成员综合评价合格后即可进入第二子任务学习,依此类推,直至完成整个操作模块㊂最后各小组将整个操作贯穿展示,形成完整的护理操作程序并评价赋分㊂2.2.4㊀教学评价表3㊀实验组对照组学生训练效果评价比较㊀㊀[N (%)]组别人数理论成绩合格率操作程序熟练度沟通顺畅自然对照组12055(45.83)80(66.66)73(60.83)实验组120106(88.33)111(92.5)98(81.66)P<0.001<0.001<0.001㊀㊀根据两组学生课后评价效果比较,可以看出实验组的理论成绩合格率㊁操作熟练程度㊁沟通能力均较对照组高(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㊂3㊀模块化教学模式(MES )在高职外科护理实训中的效果3.1㊀知识模块化模块化教学模式(MES)是将外科护理实训课程根据高职护理学生特点及人才培养方案的需求,将课程拆分为独立的模块,每个模块专注于一个特定的主题或概念㊂每个模块都有相应的学习目标㊁教学资源和评估方式,并且可以按照特定的顺序学习㊂这样的模块化教学方法的应用可以更好的组织和管理教学内容,使学习过程更具体,更有针对性㊂3.2㊀积极学习策略模块化教学模式(MES)在外科护理实训课程的应用中,在充分利用网络信息平台的基础上,提供更多灵活性和选择性,使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自由选择学习模块,并可以在短时间内达到较好的学习效果,学生实际学习时间有效延长㊂实训项目子模块的构建可以促进学生对实训操作的深入理解,将复杂冗长的操作步骤简单化㊁清晰化,可以更好的帮助学生消化和理解知识㊂模块化教学更加灵活㊁个性化和有效,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参与和自主学习,外科护理实训课程中也倡导学生积极参与课程设计和评估,鼓励他们通过小组合作㊁问题解决和反思等方式进行学习,有助于培养护理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实践技能㊂㊃742㊃现代商贸工业Modern Business Trade Industry2024年第9期3.3㊀教学相长在模块化教学过程中,护理实训教师扮演着多重角色㊂既是教学设计者,又是教学执行者㊁学习引导者㊁学习资源提供者,还是学习评价者等㊂在不同的角色中教师根据课程的要求和学生的特点制订计划,设计模块化教学目标,保证目标达成㊂教师在完成这些角色任务的同时也是一个教学相长㊁不断自我提升的过程㊂3.3.1㊀教学设计能力提升模块化教学要求教师将课程进行分解和组合,需要教师有较强的教学设计和组织能力,通过模块化教学的实践,教师可以提升自己的教学设计能力,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㊂3.3.2㊀教学方法和策略的创新模块化教学要求教师采用适合学生学习的方法和策略,护理专业教师根据临床工作设置不同模块的特点和要求,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并通过实践不断反思㊂3.3.3㊀学科知识的深入理解教师在模块化教学中需要理解和掌握各个模块的知识和技能,以便能够有效地进行教学指导㊂从而加深对护理学科知识的深入理解,提升自身的学科素养㊂3.3.4㊀教学评价的科学性和客观性提升模块化教学中要求教师对学生每个模块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评价包括学习目标的达成,学习过程的主动性㊁课堂参与度㊁小组合作能力等㊂对于学生的评价更加科学㊁准确㊁全面㊁客观㊂4㊀结语总之,高职外科护理实训课程应用模块化教学模式(MES),有助于激发护理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和目标导向性;有助于护理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不同病情下的护理技能;有助于教师深入剖析课程内容,提升教学设计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使学生乐于表达,突破学习瓶颈,开辟了一条有效的实训教学新路径㊂参考文献[1]赵有生.高职教育模块式教学模式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03,(4):2.[2]王洪生.高等职业教育模块式教学模式研究.Doctoral dis-sertation,南昌大学,2009.[3]周庆,刘佳,and艺贤.模块化教学在基础护理学实训中的应用[J].2020.[4]田芳曦,杨艳花.模块化结合学分制教学模式在护理本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23,(8). [5]杨凌.MES视角下护理口语模块化教学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7,(07).[6]乔桂圆,王云翠.实习前基础护理技术培训模块化教学模式的构建研究[J].中华护理教育,2014,(02).催化法炭基脱硫协同低温脱硝工艺在焦炉烟气的应用王春海㊀刘㊀川(芜湖新兴铸管有限责任公司焦化部,安徽芜湖241000)摘㊀要:随着国内环境形势的日益严峻,环保要求日益加强,焦炉烟气中污染物排放控制越来越受到重视㊂采用催化法炭基脱硫协同低温SCR脱硝工艺对芜湖新兴铸管有限责任公司2ˑ58孔6M顶装焦炉烟气进行处理,并针对脱硫脱硝系统运行以来出现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㊂关键词:焦炉烟气;炭基脱硫;低温脱硝中图分类号:TB㊀㊀㊀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㊀㊀㊀㊀doi:10.19311/ki.1672-3198.2024.09.0840㊀引言截至2023年2月,中国煤焦化行业注册企业共有2077家,据有关数据统计焦炭的产能高达4.65亿T/A㊂焦炉烟囱排出的废烟气中含有的大量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这些污染物因子在大气中会形成酸雾或酸雨,造成环境污染㊂目前焦炉烟囱排放的废烟气已成为焦化行业主要的大气污染源之一㊂2019年4月28日国家五部委联合发布了环大气 2019 35号‘关于推进实施钢铁行业超低排放的意见“,意见规定炼焦焦炉烟气超低排放标准:SO2排放浓度ɤ30MG/NM3,NOx排放浓度ɤ150MG/NM3,颗粒物排放浓度ɤ10MG/NM3㊂焦炉通过增设焦炉烟气脱硫脱硝系统,可以大幅降低污染因子排放量,达到环保超低排放标准㊂本文通过介绍炭基脱硫协同低温脱硝工艺在芜湖新兴铸管有限责任公司铁前部焦炉上的实践应用情况,为我国钢铁联合焦化企业的焦炉烟气净化技术选择提供借鉴经验㊂㊃842㊃。
高等职业教育模块式教学模式的构建随着职业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模块式教学模式在高等职业教育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模块式教学模式是指以某种特定的知识和技能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采用包括理论教学、实践操作和评估等环节的教学模式。
模块化教学模式的构建需要考虑到许多因素,包括教学资源、教学方法、教学评估等,下面详细介绍高等职业教育模块式教学模式的构建。
一、教学资源的构建教学资源是指课程资源、教学设备、学生资料等一系列资源。
在高等职业教育中,教学资源是构建模块化教学模式的基础。
其中,课程资源主要包括教学大纲、课程设计、教案等,要求教师针对不同的学生群体设置不同的课程资源,以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
教学设备是指教育教学中用于教学实验、操作、示范等的仪器设备和设施,要求与课程内容和学生群体相匹配。
学生资料主要包括课本、参考书、实践手册等,要求教师配合课堂教学,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需求和能力不断地更新其自己的教学资源。
二、教学方法的构建教学方法是指各种教学策略、手段和方式。
在高等职业教育中,教学方法是构建模块化教学模式的核心。
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应根据不同的学生群体和课程目标进行定制化设计。
其中,针对成人学生群体,应采用“问题导向”的教学方法,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对于技能类课程,应采用“演示-仿真”的教学方法,以使学生掌握更具实际意义的技能;针对理论类课程,应采用“案例研究”的教学方法,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综合分析能力。
三、教学评估的构建教学评估是模块化教学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学评估是指通过一定的措施和手段,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进行评估。
在高等职业教育中,教学评估应该是多元化、综合性和贯穿性的。
评估方式包括考试、作业、论文、实习报告等。
其中,作业是评估模块化教学模式的重要方式。
模块化教学模式中,作业应当体现对学生个人实践操作和分析能力的考验,并采取同行互评、学生自评等多种评估方式。
高等职业教育模块化教学模式的构建需要教师和学校的共同努力。
高等职业教育模块式教学模式的构建高等职业教育是为满足当前和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高素质技术人才的重要途径。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技术的不断更新,高等职业教育需要不断地进行改革和创新,以更好地适应现代化经济的需要。
模块化教学是一种新兴的教学模式,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已成为高等职业教育重要的教学方式。
一、模块化教学的概念和特点模块化教学是指将一个完整的课程分成若干个独立的模块,每个模块包含独立的知识体系和技能实践,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个性化需求,按照模块逐步教授,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实际情况,灵活选择模块进行学习。
模块化教学的主要特点有以下几点:1、灵活性强。
模块化教学可以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学习选择,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兴趣选择不同的模块。
2、个性化需求满足。
模块化教学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较大程度地实现学生因材施教。
3、知识体系精细化。
模块化教学将课程划分为小模块,每个模块知识精细化、聚焦性强,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知识的精髓和核心。
4、可重复性高。
模块化教学的每个模块都是独立的,学生可以多次重复学习,达到长期记忆的效果。
高等职业教育中,采用模块化教学是一个良好的选择。
模块化教学的构建,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制定模块化教学计划建立模块化教学开发小组,确定教学目标并制定合理的模块化教学计划,确定每个模块的学习时间和课程内容。
2、模块的设计和建立根据模块化教学计划,设计和建立模块,设计每个模块的教学资源和教学活动,包括教材、多媒体教学资源、课件、教学案例和实践活动等。
3、学习资源的整合将各种学习资源整合到一个系统中,并建立一个系统,以便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实际情况,灵活选择适合自己的模块进行学习。
4、教师培训引导教师掌握模块化教学法,教师要学会教学设计和教学资源的使用,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同时,鼓励教师不断地进行反思和调整,逐渐提高教学能力和素养。
高等职业教育模块式教学模式的构建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对于高等职业教育的需求越来越大,教育部门也不断加大了对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视力度。
在高等职业教育中,模块式教学已经成为一种非常重要的教学模式。
模块式教学是以内容为基础,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导向,以问题为引导,以课程为主线,以实践为重点的一种教学模式,它适应了社会对于专业人才的需求,提高了学习效果,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本文将重点探讨高等职业教育模块式教学模式的构建,包括对模块式教学模式的介绍,构建模块式教学模式的必要条件,以及模块式教学模式的实施方法。
一、模块式教学模式的介绍模块式教学是将课程按照学习内容和学习要求划分为若干模块,每个模块都是相对独立的学习单元,模块之间可以相互衔接,组成一个完整的学习体系。
模块式教学的最大特点是适合学生个性化学习,能够根据学生的兴趣和能力进行个性化的选择和安排,使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学习,提高学习效果。
模块式教学还能够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并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使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未来的职业发展。
1. 优质的课程设计构建模块式教学模式首先需要有优质的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根据学生的兴趣和需求确定课程设置,以模块为单位进行设计,确保每个模块都是完整、自洽、有机地组织在一起,能够形成一个完整的学习体系。
2. 合理的教学资源构建模块式教学模式还需要有足够的教学资源支持。
教学资源包括人力资源、教学设备、实践基地等,这些资源能够提供学生进行实践、研究和创新的平台,使学生能够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提高。
3. 先进的教学理念构建模块式教学模式还需要有先进的教学理念。
教师要具备问题导向的教学能力,能够在模块式教学模式中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能够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4. 完善的评价机制对于模块式教学模式,评价是非常重要的。
评价要能够真实地反映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要注重对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评价,要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评价,让学生能够从评价中得到启发和收获。
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模块化设计探讨(一)摘要:模块化课程是实现中高职合理教学衔接的基础,有助于避免教学内容的重复和脱节。
高职课程模块化设计应符合专业设置标准、学生个性选题要求以及市场需求,要易操作、易推广。
根据高职培养目标和行业发展需求,可将课程分成基础理论、行业技能和学科前沿信息三类模块。
关键词:高职教育;课程模块;基础理论;行业技能;学科前沿信息一、国外职教课程模式的探索及启发20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以来,我国引用的国外职教课程模式主要有世界劳工组织的MES 模式、德国“双元制”模式、加拿大CBE模式。
“双元制”以职业实践活动为核心组织必要的知识和技能,“MES”以技能分解为框架构建模块及模块组合,“CBE”以能力分析为依据组建模块,其本质在于教学内容的取舍决定于职业岗位对从业者的要求。
这3种模式统称为“能力本位模式”。
以上3种课程模式各有所长、特点各异,但究其本质,可归纳出以下共性:第一,体现了核心课程的理念。
3种课程模式不以学科为中心来组织教学内容,不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而是从职业活动的实际需要出发来组织教学内容,强调能力本位和知识的“必需、够用”,重视职业分析,反映了发达国家工业化时期出现的课程范型——核心课程的理念。
第二,课程结构模块化。
模块化的课程结构,不但能及时体现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大大增强教学内容的适用性,而且能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不同学习基础、发展需求各异的受教育者的需要。
第三,课程综合化。
由于教学内容取舍的依据是职业岗位的实际需求,因此绝大多数模块都以某一能力或技能的形成为主线,把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有机地融合为一个整体。
每个模块几乎都是以“问题为中心”进行综合化的典范。
这些模式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影响,主要体现于其课程开发方法已成为改造传统职业教育弊端的有利武器。
二、课程模块化设置的优势模块化思想起源于工业生产,其目的在于简化设计和制造工作,缩短产品和设备研制时间。
高职教育模块式教学模式研究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高职教育也在不断探索和创新教学
模式,以适应社会对于人才需求的变化和对于教育质量的提高。
模块化教学是一种面向学
生的教学方式,通过将课程内容划分为不同的模块,提供更多的学习选择和自主学习的机会,从而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本文将探讨高职教育模块式教学模式的研究现
状和发展趋势,以及对教学实践的启示和挑战。
一、模块化教学的定义
模块化教学是一种以模块为基本单位的教学方式,通过将课程内容按照相关性和难度
划分为不同的模块,使学生可以按照自身的学习情况和兴趣选择课程内容和学习节奏,提
高学习的灵活性和个性化。
在模块化教学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学习需求自主选
择模块,通过完成一定数量的模块来达到学分要求,从而完成学业。
模块化教学的特点包括:灵活性高、个性化强、学习自主性强、学习成果直观、教学
过程可控。
通过模块化教学,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和目标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内
容和学习方式,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动力。
二、高职教育模块化教学的研究现状
对于高职教育模块化教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课程设计和模块设置,即如何将课程内容按照相关性和难度划分为不同的模块,如何设计模块内容和学习目标;二是教学方法和评价体系,即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如何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三是学生学习情况和成效,即学生在模块化教学模式下的学习情况和学习成绩。
从目前的研究情况来看,高职教育模块化教学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例如模块设置不
够科学、教师对于模块教学缺乏经验、学生对于自主学习能力不足等。
但是同时也取得了
一些积极成果,例如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1. 教学内容更加具体和实用
随着模块化教学的深入推进,教学内容将更加符合职业技能要求,注重实用性和实践性。
模块化教学将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职业素养,以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求。
2. 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得到提升
模块化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将更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学
生将在更加自由的学习环境中获得更多的学习选择和发挥空间。
3. 教师角色转变为学习指导者
在模块化教学中,教师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知识传授者,而是转变为学习指导者和学习资源的提供者。
教师将更加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引导和促进,发挥更大的作用。
4. 评价体系更加灵活和全面
模块化教学将更加注重对学生学习成果的评价,将更加突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评价体系将更加灵活和多样化,更加贴近学生的学习实际。
四、对教学实践的启示和挑战
高职教育模块化教学的发展对于教学实践具有一定的启示和挑战。
模块化教学的出现和发展是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求,因此教育工作者应当根据社会需求和学生需求不断调整和完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模块化教学要求教师要更加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引导和促进,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模块化教学要求学生具备更强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因此学生也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