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卫生干预在控制医院感染中的效果
- 格式:pdf
- 大小:141.06 KB
- 文档页数:2
手卫生在预防医院感染中的重要作用【关键词】手卫生;预防;医院感染在诊疗过程中医务人员的手带有大量细菌,容易传播微生物而引起感染的情况发生。
故注重手部的卫生非常重要,其可有效预防感染,避免成为传播疾病的途径。
国家对医务人员的手部卫生情况也有明确的要求。
不良的手卫生是引起卫生保健相关性感染、促使耐药微生物的传播、导致传染疾病出现爆发的因素之一。
院内感染是一个众多学者比较重视的课题,而如何控制也是众多研究人员非常关注的课题。
有文献显示,美国各医院中有5%的患者出现院内感染的情况发生。
我国此项数据的比例明显高于其他发展国家,其给患者带来很大影响和伤害,甚至致使300多万人出现死亡的严重后果。
相关数据显示控制医疗人员的手卫生情况可明显降低医院内的感染发生,其也比较直接,有效。
文献研究表面控制手卫生可降低25%-50%的患者发生感染。
故控制此举措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散发和流行暴发的重要措施,是具有很高成本效益与成本效果的医院感染控制措施[1]。
因此美国在1997年制定了《手卫生指南》,我国也于2009年4月1日颁布了《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来具体指导手卫生的实施。
笔者现对手卫生在预防医院感染中的重要作用进行阐述,以全面提高所有医务工作人员的手卫生意识,从而有效预防院内感染的发生率。
1 手卫生定义1.1 手卫生为医务人员洗手、卫生手消毒和外科手消毒的总称。
1.1.1 洗手医务人员用肥皂(皂液)和流动水洗手,去除手部皮肤污垢、碎屑和部分致病菌的过程。
1.1.2 卫生手消毒医务人员用速干手消毒剂揉搓双手,以减少手部暂居菌的过程。
1.1.3 外科手消毒外科手术前医务人员用肥皂(皂液)和流动水洗手,再用手消毒剂清除或者杀灭手部暂居菌和减少常居菌的过程。
使用的手消毒剂可具有持续抗菌活性[2]。
1.2 洗手的依从性控制医院感染最简单、最方便、最有效、最积极的方法是洗手,但非手姿式开关,洗手剂、速干手消毒剂等,实现这些都有不同程度的困难。
手卫生预防医院感染的重要措施医院感染是在医疗机构内发生的一种可预防的感染。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每年全球约有8,759,000例的医院感染发生,导致143,000人死亡。
而手是传播医院感染最常见的途径之一。
因此,保持良好的手卫生对于预防医院感染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手卫生的重要性以及实施手卫生的几个重要措施。
一、手卫生的重要性手卫生是指清洁双手以减少病原体传播的一系列措施。
正确实施手卫生能够有效地阻止病原体在医疗机构中的传播,减少感染的风险。
手卫生的重要性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预防交叉感染:医院感染的主要传播途径之一就是通过患者、医护人员及器械之间的接触。
正确洗手可以有效减少病原体在医疗环境中的传播,从而预防交叉感染的发生。
2. 保护病人安全:医疗机构中往往有大量的病人,其中包括免疫力低下的人群。
正确实施手卫生可以降低医护人员传染病原体给病人的风险,保护病人的健康和安全。
3. 提高医护人员素质:医护人员是医院感染的重要传播源之一。
通过教育和培训,加强医护人员的手卫生意识和技能,有助于提高他们的工作素质和责任意识。
二、实施手卫生的重要措施实施有效的手卫生需要采取一系列正确的步骤和措施,下面介绍几个重要的手卫生措施:1. 充分清洗双手:充分清洗双手是正确实施手卫生的基础。
首先,将双手蘸湿,取适量的肥皂或洗手液搓揉至起泡沫,将泡沫涂抹全程伸展至手背、指间、指甲缝及手腕等部位,揉搓至少20秒。
最后,用流水冲洗干净,用纸巾或干净的棉毛巾擦干双手。
2. 使用免洗洗手液:在无法使用水和肥皂的情况下,可以选择使用含酒精的免洗洗手液进行手卫生。
取适量的免洗洗手液涂抹全程伸展至手背、指间、指甲缝及手腕等部位,揉搓至少20秒,直至干燥即可。
3. 注意洗手的时机:医护人员在特定的时刻需要注意洗手,包括接触患者前后、进行无菌操作前后、接触体液后、接触病区环境后等。
同时,也应当遵循医院的相关规定,在规定的时刻进行洗手。
医院感染防控措施在手卫生中的应用医院感染是指患者在接受医疗服务期间,在医疗机构内因各种原因感染。
医院感染不仅会给患者造成健康威胁,还会增加医疗机构的医疗负担。
在医院感染的防控措施中,手卫生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下面将介绍医院感染防控措施在手卫生中的应用。
手是人体最常接触外界的部位之一,也是促进疾病传播的主要途径。
因此,在医院感染的防控中,手卫生被认为是最重要的措施之一。
通过正确执行手卫生程序,可以显著减少医护人员和患者之间的感染传播风险。
下面将介绍医院感染防控措施在手卫生中的应用。
1. 手卫生的概述手卫生包括手部清洁和手部消毒两个方面。
手部清洁是指用流水和肥皂清洗双手,以去除污物和可见物质。
手部消毒是指使用酒精类消毒剂或含氯消毒剂进行手部的抹洗,以杀灭细菌和病毒。
手卫生的目的是减少手部传播的病原体,确保医护人员和患者的安全。
2. 手部清洁的步骤手部清洁分为标准清洁和手术清洁两种情况。
标准清洁的步骤如下:(1)在流水下湿润双手,并涂抹适量肥皂。
(2)搓手至少20秒,包括手背、手掌、手指缝和指尖,以及手腕部位。
(3)用流水冲洗双手,确保将所有肥皂残留物冲洗干净。
(4)用纸巾或干净毛巾擦干双手。
手术清洁的步骤如下:(1)在流水下湿润双手,并使用含氯的抗菌皂。
(2)搓手至少2分钟,包括前臂部位。
(3)用流水冲洗双手,确保将所有皂液冲洗干净。
(4)用无菌手巾擦干双手。
3. 手部消毒的步骤手部消毒是指使用酒精类消毒剂或含氯消毒剂对双手进行抹洗,以杀灭细菌和病毒。
手部消毒的步骤如下:(1)取适量消毒剂于掌心。
(2)搓手至少20秒,包括手背、手掌、手指缝和指尖,以及手腕部位。
(3)待双手干燥。
4. 手卫生注意事项为了确保手卫生的效果,医护人员应注意以下事项:(1)在进入病房之前和离开病房之后必须进行手卫生。
(2)在清洁污物之后、排泄物之后、接触患者之后,以及触摸病人周围环境之前都必须进行手卫生。
(3)若手部有可见污物或分泌物,应先进行手部清洁,并进行手部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