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感染控制与预防word版本
- 格式:ppt
- 大小:1.23 MB
- 文档页数:54
医院感染管理科文件名称: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SOP 文件编号:持有部门:医院感染管理科、护理部、医务科,重点部门、临床科室制订者:制定日期:2012年05月20日文件性质:限制(仅限本院范围使用,不得复制)一、常见多重耐药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革兰氏阴性杆菌(ESBLs);多重耐药(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MDR(PDR)-AB];多重耐药(泛耐药)铜绿假单孢菌[MDR(PDR)-AB]。
二、建立多重耐药菌感染(定植)病例监测及报告制度。
1、微生物实验室监测到多重耐药菌时,电话告知临床科室及医院感染管理科。
2、医院感染管理科对感染及定植患者建立目标监测登记,跟踪监测。
3、每季度通过简报向临床科室反馈多重耐药菌感染情况,公示前五位细菌耐药率,为临床提供合理用药参考。
三、预防控制多重耐药菌传播1、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一般情况下应住单人房间,或同类感染病人住同一房间。
2、设立隔离标识,通报全科人员,预防交叉传播。
3、重症医学科多重耐药菌感染或泛耐药菌感染患者应住隔离间,不能与气管插管、深静脉置管等有侵入性操作或免疫力低下患者安置在一房间,实施分组护理。
4、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需换药治疗时,应在病室内完成,防止对换药室环境造成污染。
加强对诊疗环境卫生管理,诊疗物品固定使用,每日使用500mg/L含氯消毒液擦拭物体表面及地面,有疑似暴发时,应增加消毒频次,对血液、体液污染之处立即消毒处置。
患者出院或转出病房,应实施终末消毒。
患者产生的医疗垃圾使用双层医疗废物袋装放,利器放入专用利器盒内,按废物处理要求封闭,交垃圾站统一处理。
各类标本应密闭运送。
隔离至患者标本连续2次送检培养耐药菌阴性或临床症状好转无标本可送,方可解除隔离。
如果采取控制措施后,但传播仍然继续时,该病区应暂停收治患者,对环境彻底消毒和评估。
加强培训,通过考核,要求医务人员掌握多重耐药菌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
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制度模板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提高医院感染防控水平,保障患者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遵循法律法规、国家和地方有关规定、卫生行业标准和其他规范性文件,并按照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要求,结合医院实际情况进行具体操作。
第三条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由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科负责组织实施,各科室、医务人员及相关管理人员要积极配合,共同推进医院感染防控工作。
第四条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实行科学管理、分级负责、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
第五条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实行全员参与,责任明确、监督有力,宣传教育、培训交流,技术监测和科学研究相结合的综合管理模式。
第六条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要不断探索创新,大力推行现代化感染防控技术和设备,提高医院感染防控水平。
第二章感染预防与控制组织与职责第七条医院设立感染预防与控制科,负责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的组织、协调和指导,并负责相关数据的收集和分析。
第八条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科的主要职责包括:(一)制定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制度和操作规程,并组织实施。
(二)负责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的监测和评估,并提出相关改进建议。
(三)负责对重点病区、科室和手术室的感染监测和管理。
(四)配合有关部门做好疫情报告及疫情防控工作。
(五)协调医疗设备的清洁和消毒工作。
(六)组织开展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培训和教育工作。
(七)与相关科室协作,开展感染病例研究和防控方法研究。
第九条各科室负责本科室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要落实到具体岗位、具体人员,确保工作的有效开展。
第十条医务人员应根据自身岗位和职责,密切配合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如做好手卫生、穿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设备、对感染患者坚持隔离措施等。
第三章感染预防与控制的基本原则第十一条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的基本原则为预防为主、标本鉴别、细致检查、无偏无倚、无情无私。
第十二条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要坚决贯彻中央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的各项规定,加强院感管理,预防院内感染的发生。
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制度范本基本措施一、消毒、灭菌原则1重复作用的诊疗器械,使用后应先清洁,在消毒或灭菌2耐热、耐湿的手术器械,应首选压力蒸汽灭菌,不应采用化学消毒剂浸泡灭菌3环境与物体表面,一般情况下先清洁,在消毒;当受到患者的血液、体液等污染时,先去除污染物,再清洁与消毒4实用的消毒产品应经卫生行政部门批准或符合相应标准技术规范,并应遵循批准使用的范围、方法和注意事项二、对使用的诊疗器械、器具与物品的要求·进入人体____的、无菌器官、腔隙,或接触人体破损皮肤、破损粘膜的诊断器械以及各种用于注射、穿刺、采血等有创操作的医疗器具和物品必须“一人一用一灭菌”·接触完整皮肤、完整黏膜的诊疗器械应进行消毒·审核实用的消毒产品相关证明,以符合国家有关证明审核证件一次性无菌医疗用品:《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许可证》《医疗器械产品经营企业许可证》《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许可证》消毒剂:《消毒产品生产企业卫生许可证》《消毒产品卫生安全评价报告》1、低度危险性物品的消毒·诊疗用品如血压计袖带、听诊器等,保持清洁,遇有污染应及时先清洁,后采用中、低效的消毒剂进行消毒·治疗车、诊疗工作台、仪器设备台面等物体表面使用清洁布巾或消毒布巾擦拭2、中度危险性物品的消毒1、口腔护理用具等耐热、耐湿物品,应首选压力蒸汽灭菌,不耐热的物品如体温计采用高水平消毒或中水平消毒2、通过管道间接与浅表体腔黏膜接触的器具如氧气湿化瓶、胃肠减压器、吸引器、引流瓶等·耐高温、耐湿的首选湿热消毒·呼吸机和麻醉剂的螺纹管采用清洗消毒剂进行清洗与消毒,无条件的医院,可采用高效消毒剂浸泡消毒三、穿刺部位的皮肤消毒1、碘伏消毒液原液:局部擦拭2遍2、碘酊原液:直接涂擦2遍以上,作用时间~____min,待干后用70﹪~____%乙醇3、有效含量≥2g/l氯己定-乙醇溶液:局部擦拭2~3遍4、____%~____%乙醇溶液:擦拭消毒2遍,作用____min5、复方季铵盐消毒剂原液:擦拭消毒,作用时间3~____min6、其他合法、有效的皮肤消毒产品,按照产品的使用说明书操作·消毒范围肌肉、皮下及静脉注射、针灸部位、各种诊疗性穿刺:以注射或穿刺部位为中心,由内向外缓慢旋转,逐步涂擦,共____次,消毒皮肤面积应≥5㎝____5㎝中心静脉导管:消毒范围直径≥15㎝四、地面与物体表面的清洁与消毒·地面。
控制医院感染最简单最有效最方便最经济方法精编WORD版1.手卫生:正确的手卫生是预防医院感染的基本措施。
医务人员应经常进行手卫生,包括用肥皂和水洗手,或使用含酒精的手消毒剂。
患者及访客也应被告知正确的手卫生方法,并鼓励经常进行手卫生。
2.医疗器械的消毒与无菌操作:医院应设立专门的感染控制部门,负责医疗器械的消毒与无菌操作。
医疗器械使用后应进行彻底的清洁和消毒,以杀灭潜在的病原体。
医务人员在操作中应穿戴适当的防护用品,如手套、口罩和防护服。
3.病房卫生:病房的卫生状况关系到医院感染的传播。
定期对病房进行消毒,特别是经常接触的表面,如床铺、桌子和门把手等。
注意保持病房的通风和日光照射,以减少细菌和病毒的存活。
4.监测感染:医院应建立感染监测机制,定期对感染指标进行监测和分析,及时发现和处理感染疫情。
监测结果可以帮助医院改善控制措施,减少感染发生的可能性。
5.患者隔离:对病原性强的感染需及时实施隔离措施,以防止病原体的传播。
根据不同类型的感染,可以采用单间隔离、呼吸道隔离、密切接触隔离等措施,避免病原体在患者之间传播。
6.教育与培训:医务人员应定期接受感染控制的教育与培训,提高其对感染控制知识的了解和应用能力。
同时,医院应加强对患者和访客的宣传教育,以增强其对手卫生和感染控制的重要性的认知。
7.抗生素的合理使用:抗生素的滥用是导致医院感染增加的主要原因之一、医院应加强对抗生素的管理和使用,遵循合理使用原则,避免滥用或误用导致耐药性的出现。
8.医疗废物处理:医院应建立规范的医疗废物处理制度,确保废物的正确分装、存储和处置。
医疗废物包括有感染性的垃圾和污染的医疗器械,正确处理是切断感染传播链的重要环节。
9.环境清洁与消毒:医院的环境清洁和消毒对控制感染至关重要。
定期对走廊、大厅和公共区域进行清洁和消毒,确保环境的清洁,并防止病原体的传播。
10.病例报告和信息交流:医院应及时向相关部门报告感染病例,并与其他医疗机构进行信息交流,共同控制和预防感染的扩散。
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制度模板一、目的和范围1. 目的:为了提高医院服务质量,确保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健康安全,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和传播。
2. 范围:该制度适用于医院内所有科室、病区和人员。
二、组织和责任1. 医院领导应高度重视感染控制工作,设立感染控制委员会,并指定专人负责。
2. 感染控制委员会的成员包括医院领导、医务部门主管、感染科专家等。
3. 感染控制委员会负责制定感染控制政策和指南,监督和评估各科室的感染控制工作。
三、接诊和隔离措施1. 对于有传染病症状的患者,应立即采取接诊措施,迅速隔离并进行相应的检查。
2. 根据不同的传染病分类,执行相应的隔离措施和防护措施,并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
四、医疗环境卫生1. 定期进行医疗环境的清洁和消毒。
2. 使用合适的消毒剂和设备,保证医疗器械、洗手间、病房等的清洁和消毒。
3. 对于感染病人的病房和器械,应进行单独的清洁和消毒处理。
五、医务人员和患者防护1. 定期对医务人员进行洗手和消毒操作的培训,强调洗手的重要性。
2. 医务人员在接触患者前后、进行操作前必须洗手或消毒手部。
3. 患者和家属应遵守医院的就诊规定,戴口罩并按照医生的嘱咐进行治疗。
六、医院感染监测和报告1. 医院应建立感染监测系统,定期收集和分析感染数据。
2. 感染病例的报告和统计工作应及时进行,确保感染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七、培训和宣传1. 医院应定期组织医务人员的培训,提高其感染控制的意识和能力。
2. 在医院的显眼位置张贴相关的感染控制宣传资料,提高患者和家属的防护意识。
八、制度执行和评估1. 各科室和病区应制定相应的感染控制工作计划和操作规范,并进行定期的检查和评估。
2. 感染控制委员会对医院的感染控制工作进行定期的评估,并提出改进意见。
以上制度模板仅供参考,具体制定和执行需要根据医院的实际情况进行。
同时,制度的建立需要参考相关法规和政策,确保制度的严谨性和可行性。
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制度模板范文第一章引言1.1 背景感染性疾病是医疗机构内常见的病例,并且容易在医院内传播扩散。
为了确保医院内的患者、员工及访客的安全与健康,科学而有效的感染预防与控制制度非常重要。
1.2 目的本制度的目的是为了严格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内的感染传播,确保医院内的患者、员工及访客的安全与健康。
1.3 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医院的所有部门、科室和岗位,包括医生、护士、后勤人员等。
第二章医院感染控制机构2.1 医院感染控制委员会医院感染控制委员会是医院的最高决策机构,负责监督和指导医院感染控制工作。
2.2 医院感染控制专家组医院感染控制专家组由医院感染控制委员会成员组成,负责制定医院感染防控策略和指导相关工作。
2.3 医院感染控制科室医院感染控制科室是医院内的专业部门,负责医院感染控制工作的具体实施和监督。
第三章医院感染防控策略3.1 医院消毒与消毒制度本医院将建立健全消毒与消毒制度,包括消毒物品的选择和使用、消毒设备的检验和维护等。
3.2 医院手卫生制度本医院将建立健全医院手卫生制度,包括医务人员的手卫生要求、手卫生设施的建设和管理等。
3.3 医院环境卫生制度本医院将建立健全医院环境卫生制度,包括医院内的清洁与消毒、废物处理等。
3.4 医院感染风险评估与控制本医院将建立健全医院感染风险评估与控制制度,包括对高风险科室、高风险操作及高风险人员的评估与控制。
3.5 医院机器设备的感染控制本医院将建立健全医院机器设备的感染控制制度,包括对医疗设备的清洁与消毒、维护与保养等。
第四章医院感染监测与报告4.1 医院感染监测本医院将建立健全医院感染监测制度,包括对感染病例的监测与报告、感染率的统计与分析等。
4.2 感染事件的报告本医院将建立健全感染事件的报告制度,包括对感染事件的及时报告和调查、相关人员的追责等。
第五章医院感染培训与教育5.1 医务人员感染控制培训本医院将开展医务人员感染控制培训,包括医院感染控制的基本知识与技能的培训、感染控制的学习资料和培训设施的提供等。
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制度范例一、概述本制度旨在规范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安全,防止医院感染的发生和传播。
所有医院工作人员都应遵守本制度的规定。
二、责任分工1. 医院管理层负责制定和完善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制度,明确各个岗位的责任和义务。
2. 医务人员需积极配合和执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如发现感染病例或感染风险,及时上报相关部门。
3. 护士长或护士长助理负责组织和协调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培训和教育医务人员,监督和检查相关工作的执行情况。
三、感染防控措施1. 手卫生措施a. 医务人员及患者应定期进行手卫生,特别是在接触患者之前和之后。
b. 配备充足的洗手设施和无水洗手液,并设置明显的手卫生提示标志。
c. 开展手卫生培训,提高医务人员的手卫生意识和技能。
2. 隔离措施a. 根据感染类型和传播途径,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
例如,病原体通过空气传播的感染,应进行空气隔离。
b. 设置专门的隔离病房,定期进行消毒和清洁。
3. 个人防护措施a. 医务人员应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用品,例如口罩、手套、护目镜等。
b. 医务人员应定期接受个人防护用品的培训和演练,确保正确使用和处理。
4. 医疗设备和器械的消毒与灭菌a. 对于需要消毒和灭菌的器械和设备,要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处理。
b. 定期检查和维护灭菌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行。
5. 食品安全与管理措施a. 严格控制食品原材料的购买和入库,确保其安全性。
b. 定期对食品加工区域进行清洁和消毒,避免交叉污染的发生。
6. 医疗废物的管理a. 对于感染性废物,应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分类、包装和处理。
b. 定期清理和消毒垃圾箱,避免细菌滋生和传播。
四、感染事件报告和调查1. 医院应建立感染事件报告和调查制度,对发生的感染事件进行及时上报和调查。
2. 对于感染事件的调查,需要明确原因和责任,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纠正和改进。
五、培训与教育1. 医院应定期组织感染预防与控制的培训和教育活动,提高医务人员的专业素质和责任意识。
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工作,保护患者、医务人员和公共健康安全,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医院感染是指患者在医院住院期间,因感染致病菌或其他病原微生物引起的疾病或并发症。
包括社区获得性感染、医院内获得性感染、院内感染等。
第三条医院感染的重要性:医院感染不仅威胁患者的生命和健康,也给医院的声誉和形象带来负面影响。
同时,医务人员也容易成为感染源,增加了感染传播的风险。
因此,加强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工作,对于提高医院质量和安全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章医院感染防控管理机构第四条医院感染防控工作由医院建立专门的感染预防与控制科,设立感染预防与控制主任,负责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工作。
第五条感染预防与控制主任的职责包括:组织制定和完善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制度;制定和组织实施医院感染的监测、报告和分析工作;组织开展医院感染的培训和教育工作;协调相关部门开展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等。
第三章医院感染监测与报告第六条医院感染的监测工作应当覆盖全院各科室和病区。
监测内容包括感染的发病率、死亡率、致病菌的分布情况等。
第七条感染监测工作可以采用定期巡查和定向抽样的方式进行。
并且应当将监测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并及时向上级卫生主管部门报告。
第四章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第八条医院应当建立规范的感染控制操作程序,包括手卫生、患者隔离、医疗器械的消毒与灭菌、床单、被套的洗涤与消毒等。
第九条医院应当加强患者的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对感染预防的认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第十条医院应当加强医务人员的感染防控培训,提高医务人员的感染预防意识和操作技能。
第五章感染预防与控制的责任与义务第十一条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由医院全体人员共同承担。
每个科室和病区的负责人应当负责本单位的感染防控工作。
第十二条医院应当建立健全感染预防与控制考核机制,对感染防控工作进行定期考核,对工作优秀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奖励。
第十三条对于违反本制度规定,导致感染扩散或传播的,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制度范文如下:1. 目的为了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和传播,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安全,制定本制度。
2. 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医院内的所有科室、部门和人员。
3. 职责3.1 医务人员负责遵守感染预防和控制的相关规定,并积极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3.2 患者和家属负责配合医务人员的工作,主动接受感染预防和控制的措施。
4. 感染预防措施4.1 严格执行手卫生操作规程,包括洗手和使用手消毒剂。
4.2 使用个人防护装备,如手套、口罩、护目镜等。
4.3 定期消毒和清洁医院设施和器材,保持环境的清洁和卫生。
4.4 建立医院感染监控体系,及时发现和报告感染事件。
5. 感染控制措施5.1 对于已经感染的患者,采取隔离和治疗措施,以防止疾病的传播。
5.2 对于疑似感染的患者,立即进行检测和诊断,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5.3 对于医务人员,建立健全的职业暴露控制措施,包括接种相应的疫苗和采取个人防护措施。
6. 培训和宣传6.1 定期组织感染预防和控制培训,提高医务人员的专业水平。
6.2 加强医疗知识的宣传,提高患者和家属的感染预防意识。
7. 监督和评估7.1 建立感染预防和控制的监督机制,确保制度的执行和效果。
7.2 定期对感染预防和控制工作进行评估,总结经验和不足,提出改进措施。
8. 处罚和奖励对于不遵守感染预防和控制制度的人员,根据情况给予相应的处罚。
对于积极推进感染预防和控制工作的人员,予以表彰和奖励。
9. 审查和修订本制度定期进行审查和修订,确保与时俱进,保证预防和控制工作的有效性。
以上是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制度的范文,具体制度的内容可以根据医院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制度范文(2)1. 引言本制度旨在规范医院内感染预防与控制的工作,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健康安全。
所有医院内部成员都应严格遵守本制度的要求。
2. 责任与义务2.1 医院负责人- 落实感染预防与控制的工作,并根据需要制定相应策略和措施。
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制度模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工作,保证医务人员和患者的生命安全和健康,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结合本医院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医院所有医务人员和患者,包括住院患者、门诊患者、急诊患者等。
第三条本制度包括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的各项措施和要求,所有医务人员和患者必须严格遵守。
第四条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由医院感染控制委员会负责组织实施,委员会成员包括感染科主任、临床科室负责人、药剂科主任等相关人员。
第五条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目标是降低医院感染率,提高患者的安全和满意度。
第二章医院感染的预防工作第六条医院感染的预防工作应采取综合措施,包括环境管理、手卫生、消毒灭菌、医疗废物管理、医疗器械使用、患者隔离等方面。
第七条医院感染的预防工作首要任务是做好手卫生。
所有医务人员在接触患者前、接触患者后、接触患者分泌物后、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后都必须进行手卫生。
第八条医务人员应按照规定的操作程序使用洗手液或者酒精消毒剂进行手卫生,确保手的彻底清洁。
第九条医务人员应注意个人卫生和穿戴规范,佩戴良好的口罩、帽子、手套等,避免交叉感染。
第十条医院应加强环境的管理,定期清洁和消毒各个区域,确保环境的清洁和整洁。
第十一条医疗废物必须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分类、分类储存、集中处理和交付专门单位处理,严禁乱丢乱倒。
第十二条医疗器械应按照使用规范进行消毒和灭菌,严禁多次使用一次性器械。
第三章医院感染的控制工作第十三条医院感染的控制工作主要通过早期发现、迅速处理和系统整改来实现。
第十四条医务人员应加强对患者的观察和监测,发现感染征象要及时报告上级。
第十五条发生感染的科室要及时采取隔离措施,确保感染不能传播给其他患者。
第十六条感染控制组要对感染科室进行定期巡查和监督,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第十七条医院要建立感染信息收集和报告制度,对每个感染病例进行详细记录和报告。
第十八条医院要组织开展感染性疾病的监测工作,及时了解疫情和流行病变。
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制度模板模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医院的医疗质量及员工和患者的生命安全,建立科学的感染预防与控制制度,规范医院的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提高医院的感染预防水平,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院所有科室、病区和临床医疗技术科室的医护人员、病区护理员、医技人员等。
第三条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要与院内其他管理制度相衔接,相互协作。
第四条医院应当加强对医务人员的感染预防与控制培训,提高医务人员的专业能力,确保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的落地和实施。
第二章感染监测与报告第五条医院应当建立健全感染监测系统,及时了解感染疾病的流行趋势和医院内感染的发生情况。
第六条处于感染控制的各科室、病区和临床医疗技术科室应当建立感染监测及报告制度,每周向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科报告感染病例的情况。
重大疫情的感染报告,需立即上报至医院相关部门和卫生监督机构。
第七条医院应当对医务人员提供感染监测与报告相关培训,提高其感染病例识别和报告的能力。
第三章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第八条医院应当建立完善的感染预防与控制管理机构,负责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的组织与协调。
第九条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科应当制定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管理方案,并定期开展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指导和培训。
第十条医院应当制定感染预防与控制的标准操作程序,并定期进行复核和更新。
第十一条医院应当建立健全的感染预防与控制档案,保留感染防控工作的相关资料,进行备查。
第四章感染风险评估与防护措施第十二条医院应当按照相关规定,对感染源进行合理分类,根据感染风险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防护措施。
第十三条医院应当为医务人员提供必要的个人防护用品,包括口罩、手套、护目镜、隔离衣等。
第十四条医院应当制定应急处置预案,对感染病例的处理、传染源的隔离和具体防护要求进行明确指导。
第五章患者感染预防与管理第十五条医院应当对患者进行感染风险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制定个体化的感染预防措施。
第十六条医院应当建立完善的患者感染登记和管理制度,对感染病例进行追踪和管理。
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制度模板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制度一、制度目的:为了加强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保障医疗安全和医护人员健康,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医院各临床科室和医务人员,包括医生、护士、实习人员等。
三、责任分工:1、医院管理部门负责制定和修订感染预防与控制制度,并监督执行情况。
2、临床科室负责制定本科室感染预防与控制操作规程,并负责执行和监督。
3、医护人员要严格按照本制度和科室规程执行工作,发现感染疑点及时报告,并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四、感染预防与控制的原则:1、预防为主:采取综合措施,防止感染源产生、传播和侵入。
2、科学性:根据不同的感染病原体和感染方式,制定科学合理的防控措施。
3、全员参与:医护人员要积极参与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做好个人防护和环境卫生。
4、连续改进:及时总结和反馈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的经验,不断完善相关制度和操作规程。
五、感染预防与控制的具体要求:1、医护人员要经常洗手,特别是在接触患者前后、进食前、上厕所后等必要的时刻要洗手。
2、穿戴防护用品:按照规定穿戴洗手衣、口罩、手套等防护用品,保护自己和患者。
3、患者隔离:按照不同的感染病原体和传播方式,对患者进行适当的隔离和防护。
4、环境清洁消毒:定期清理、清洁和消毒临床科室和设备、器械等,保持良好的环境卫生。
5、废弃物处理:按照规定分类收集、储存和处理医疗废弃物,防止污染环境。
6、咳嗽礼仪:医护人员要注意咳嗽礼仪,用纸巾或肘部遮住口鼻,以减少病原体的传播。
7、教育培训:医院要定期进行感染预防与控制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医护人员的防控意识和技能。
六、违反制度的处理方式:对于违反感染预防与控制制度的医务人员,将视情节轻重给予相应的纪律处分,直至开除。
七、制度的解释与修订:本制度的解释权和修订权归医院管理部门所有,并经过必要的程序公布实施。
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制度范文如下:1. 目的为了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和传播,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安全,制定本制度。
2. 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医院内的所有科室、部门和人员。
3. 职责3.1 医务人员负责遵守感染预防和控制的相关规定,并积极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3.2 患者和家属负责配合医务人员的工作,主动接受感染预防和控制的措施。
4. 感染预防措施4.1 严格执行手卫生操作规程,包括洗手和使用手消毒剂。
4.2 使用个人防护装备,如手套、口罩、护目镜等。
4.3 定期消毒和清洁医院设施和器材,保持环境的清洁和卫生。
4.4 建立医院感染监控体系,及时发现和报告感染事件。
5. 感染控制措施5.1 对于已经感染的患者,采取隔离和治疗措施,以防止疾病的传播。
5.2 对于疑似感染的患者,立即进行检测和诊断,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5.3 对于医务人员,建立健全的职业暴露控制措施,包括接种相应的疫苗和采取个人防护措施。
6. 培训和宣传6.1 定期组织感染预防和控制培训,提高医务人员的专业水平。
6.2 加强医疗知识的宣传,提高患者和家属的感染预防意识。
7. 监督和评估7.1 建立感染预防和控制的监督机制,确保制度的执行和效果。
7.2 定期对感染预防和控制工作进行评估,总结经验和不足,提出改进措施。
8. 处罚和奖励对于不遵守感染预防和控制制度的人员,根据情况给予相应的处罚。
对于积极推进感染预防和控制工作的人员,予以表彰和奖励。
9. 审查和修订本制度定期进行审查和修订,确保与时俱进,保证预防和控制工作的有效性。
以上是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制度的范文,具体制度的内容可以根据医院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制度例文一、引言医院感染是指在医疗保健环境中,由各种细菌、病毒、真菌和其他微生物引起的感染。
医院感染不仅给患者带来额外的健康风险,还增加了医疗机构的治疗成本和负担。
因此,建立和严格执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制度是非常重要的。
二、背景随着人口老龄化和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医院感染的风险逐渐增加。
为了提高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水平,我院制定了以下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制度,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医疗机构的良好运行。
三、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制度1. 医院感染监测与报告1.1 医院感染监测医院将建立医院感染监测系统,对重点科室和高风险人群进行监测。
监测内容包括感染发生率、细菌耐药性和感染流行病学特征等。
监测结果应及时报告给相关部门和管理人员。
1.2 医院感染报告医院将建立医院感染报告制度,要求所有感染病例必须及时报告。
报告内容应包括患者基本信息、感染部位、感染病原体、感染途径等。
2. 医院环境清洁与消毒2.1 医院环境清洁医院将建立环境清洁管理制度,规定定期对医院内部进行清洁,包括地面、墙壁、天花板、家具、设备等。
清洁过程中应使用合适的清洁剂和消毒剂,并保证清洁工具的洁净。
2.2 医疗设备消毒医院将建立医疗设备消毒制度,对常用设备进行消毒,包括手术器械、检查仪器等。
消毒方法应符合标准,并定期进行维护和检验。
3. 医院感染的手卫生管理3.1 医务人员手卫生医院将建立医务人员手卫生管理制度,要求医务人员在接触患者前后必须进行手卫生,包括洗手、使用洗手液或手消毒剂等。
医务人员应接受手卫生培训,并定期接受手卫生知识的复习和考核。
3.2 患者手卫生医院将建立患者手卫生管理制度,要求患者和家属在进入医院前后进行手卫生。
医院将设置洗手设施,并提供相关宣传教育材料。
4. 医院感染的防护措施4.1 隔离管理医院将建立隔离管理制度,对患有传染病或感染性疾病的患者进行隔离。
隔离区域应具备相应的设施和装备,医务人员应佩戴防护用品。
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制度一、呼吸系统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制度(一) 将感染与非感染病人分室安置,病房按时开窗通风;特殊呼呼道感染病人,执行标准预防;对于器官移植、粒细胞减少症等严重免疫功能抑制患者,应进行保护性隔离,医务人员进入病室时须戴口罩、帽子,穿无菌隔离衣等。
(二)病情许可的情况下,鼓励患者半卧位,并及早下床活动。
(三) 训练手术后患者(特别是胸部和上腹部手术患者)正确咳嗽排痰方式,必要时予以翻身、拍背,以利于痰液引流。
(四) 昏迷患者取平卧位时,头偏向一侧。
(五) 绝对卧床患者每 2 小时翻身、拍背一次。
(六) 吞咽异常的病人经口喂食宜量少、缓慢,以防误吸。
(七) 严格掌握气管插管或者切开适应症,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的患者应优先考虑无创通气;如要插管,尽量使用经口的气管插管。
(八)对气管插管或者切开病人,吸痰时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九) 注意患者口腔卫生,使用洗必泰漱口或者口腔冲洗,每2-6 小时 1 次。
(十) 呼吸机罗纹管每周更换 1 次,有明显分泌物污染时及时更换;湿化器内添加灭菌水,每天更换。
(十一) 冷凝器应始终保持在最低位,冷凝水及时倾倒,不可使冷凝水流向患者气道。
(十二) 一次性气管插管、吸痰器、呼吸机罗纹管严禁重复使用。
(十三)呼吸机外表面清洁消毒每日一次,包括界面、键盘、万向臂架、电源线、高压气源管路等。
污染严重和呼吸机用毕终末消毒时,须用 75%医用酒精擦拭触摸屏式操作面板,擦拭时应避免液体进入呼吸机内部。
(十四)人工气道/机械通气患者,每天评估是否可以撤机和拔管,尽量减少机械通气和插管天数。
在拔插管或者解除气囊前,需将插管气囊以上的气管分泌物清除干净。
(十五) 呼吸机各部件消毒后,应干燥后保存备用,保存时间为一周,过期应重新清洗消毒。
(十六) 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及时送检标本做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
(十七)严格按卫生部《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清洗、消毒支气管镜。
(十八) 医务人员必须遵循手卫生规范,减少经手传播造成的交叉感染。
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制度模板以下是一份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制度模板,供参考:1. 目的:a. 为确保患者、访客和医护人员的安全,减少医院感染的风险。
b. 规范医院各部门的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
2. 范围:a. 适用于医院的所有科室和部门。
3. 责任:a. 医院管理层负责制定并全面贯彻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制度。
b. 医院各科室和部门负责具体的实施和监督工作。
4. 基本原则:a. 所有医院员工必须遵守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相关政策和程序。
b. 患者和访客都应接受必要的感染控制指引和培训。
c. 医院将提供所需的设备、材料和培训,以确保感染控制的有效性。
5. 实施措施:a. 患者感染筛查:所有患者入院时应进行感染筛查,以便及时采取必要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b. 手卫生:医院员工和访客应遵循正确的手卫生程序,包括正确使用肥皂和水、或使用合适的酒精消毒剂进行手消毒。
c. 医疗设备的清洁和消毒:所有医疗设备和工具都应遵循正确的清洁和消毒程序,以防止交叉感染的发生。
d. 隔离措施:根据患者的感染类型和传播途径,采取适当的隔离措施,以防止疾病的传播。
e. 废弃物处理:医院应建立正确的废弃物处理程序,包括分类、包装和正确的处置,以减少感染的风险。
f. 教育和培训:医院将定期开展感染控制培训,确保员工掌握正确的感染预防和控制知识。
g. 报告和监测:医院将建立感染监测系统,定期报告感染情况,并根据需要采取必要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6. 惩罚措施:a. 对于违反感染预防与控制制度的员工,医院将按照相关规定给予相应的惩罚,包括口头警告、书面警告、停职或解雇等。
b. 对于违反感染预防与控制制度的访客,医院将采取相应的措施,包括限制其访问某些区域或禁止入院等。
以上是一份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制度模板,医院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和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