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最新西师大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这条小鱼在乎》教学设计-评奖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64.50 KB
- 文档页数:17
《这条小鱼在乎》综合资料教案教学设计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故事《这条小鱼在乎》的主要内容和寓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培养学生关爱生命、珍惜资源的意识,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1.2 教学内容《这条小鱼在乎》故事文本阅读与分析。
第二章:教学资源与准备2.1 教学资源《这条小鱼在乎》故事文本。
多媒体教学设备。
教学卡片。
2.2 教学准备提前为学生准备故事文本,确保每个学生都有副本。
准备好相关教学卡片,用于辅助教学。
第三章:教学过程与方法3.1 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展示与故事相关的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简要介绍故事背景,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3.2 故事阅读与分析学生自主阅读故事文本,理解故事内容。
教师引导学生分角色朗读,增强故事的感染力。
学生分享阅读感悟,教师点评并引导深入思考。
3.3 小组讨论学生分成小组,讨论故事中的主题寓意。
每组派代表进行分享,教师点评并总结。
3.4 口语表达训练学生围绕故事主题,进行口语表达练习。
教师点评并给予指导,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学生自评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总结,评价自己在阅读、讨论和口语表达等方面的表现。
4.2 同伴评价学生之间互相评价,给出意见和建议,促进共同进步。
4.3 教师评价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评价,给予肯定和鼓励,并提出改进建议。
第五章:教学拓展与作业5.1 教学拓展引导学生进行相关主题的阅读,如其他关于关爱生命、珍惜资源的故事。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创作关于关爱生命、珍惜资源的宣传海报。
5.2 作业布置鼓励学生在家中与家人分享故事内容,培养家庭阅读氛围。
第六章:教学设计与实施6.1 教学设计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分配教学时间,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
结合教学资源,设计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6.2 教学实施按照教学设计进行课堂教学,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这条小鱼在乎》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自主学会本课生字词语。
2、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小男孩的善良和对生命的关爱。
教学重难点:1、感受小男孩对小鱼的怜惜之情,培养学生的爱心、善心。
2、体会文章内涵,培养学生关爱生命,协助他人的美好品质。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质疑问题1、同学们,我们先来看几张图片,这些可爱的小鱼在大海里快乐地游来游去,大海是鱼儿的家。
不过,经历昨夜的一场暴风雨后,有一位先生看见有很多鱼儿,离开了大海被困在浅水洼里回不去了。
那么这些小鱼的命运究竟如何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课文《这条小鱼在乎》。
2、齐读课题,理解“在乎”。
小鱼会在乎什么呢?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下面我们先来了解这节课的学习目标。
2、出示学习目标:(1)自主学会本课生字词语。
(2)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小男孩的善良和对生命的关爱。
3、我们明确了学习目标,就向着目标出发吧!出示自主学习:(1)自主学习本课生字词语。
(2)朗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4、学生根据自主学习要求学习。
5、展学一:(1)全班齐读生字词语。
(2)先小组读,再评价。
(3)开火车读。
6、展学二:(1)抽生回答。
(2)全班齐读。
三、细读课文,品词悟情1、下面我们来深入学习课文,出示小组合作学习:(1)朗读课文第1自然段,用“——”画出描写小鱼处境的句子,在小组内读一读。
(2)朗读课文第2自然段,用“——”画出描写小男孩救小鱼的句子,在小组内读一读。
(3)小组内分角色朗读3—6自然段。
讨论:小男孩明明知道水洼里的小鱼救不过来,为什么还要把小鱼一条条地扔进大海?3、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各小组展开学习。
4、展学一:朗读课文第1自然段,用“——”画出描写小鱼处境的句子,在小组内读一读。
(1)抽小组汇报,出示句子。
(2)抽小组评价。
(3)理解:近在咫尺(4)引导学生回答:这是一些()的小鱼。
16.这条小鱼在乎一、教材分析课文以“男人”的散步为线索,紧扣小鱼的处境和命运,自然展开场景叙写,最终使我们看到了他那迥异于成人的童心世界,唤起我们对人与自然关系的重新审视,小中见大,意蕴深广。
二、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认识到:人和自然界的其他生灵有着相互平等、相互依存的关系,应该相互尊重、和谐共处。
3.了解比较男人和男孩的不同做法。
三、教学重点、难点通过理解课文内容,认识人和自然界的关系。
四.教具准备:录音,生字卡五.教学方法:三疑三探六、教学时间两课时七、教学过程第二课时教案一、复习导入:(五分钟)上节课我们已经初步学习了《这条小鱼在乎》这篇课文(板题16、这条小鱼在乎),下面我们来检查一下同学们的学习情况1、指名读词语暴风雨潜水洼蒸干捡起2、请同学们再看看课文内容,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时间、谁在什么地方、做了一件什么事?学生自主回答。
师相机指导:是的,只要说清什么时间谁在什么地方做了什么事,就抓住了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
谁再来说说。
师小结:是的,本文主要讲了暴风雨后的一个早晨,一个小男孩在沙滩上把一些困在浅水洼的小鱼扔回大海的事。
这就是课文的主要内容。
二、自读课文,自主质疑(三分钟)上节课我们还有两个问题没有解决,大家回忆一下,是哪两个问题?(预设:这条小鱼在乎什么?板、小鱼在乎什么?小男孩明知道救不过来,为什么还要救?板:救不过来还要救?)三、解疑合探:(二十八分钟)(一)那么课题中“这条小鱼”(板书小鱼)你认为指的是哪儿的小鱼?(一场暴风雨过后,现在小鱼又在哪呢?)浅水洼里的小鱼现在情况怎样呢?文中是怎么写的?请大家自由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找出描写小鱼的句子.用“——”画出:它们被困在浅水洼里,尽管大海近在咫尺,却回不去了。
用不了多久,浅水洼里的水就会被沙粒吸干,被太阳蒸干,这些小鱼就会干死。
(教师巡视)交流反馈:1、提问学生,找到了吗?(手势示意)请读一读。
西师大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这条小鱼在乎一、教材分析西师大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材包括《小学语文》和《儿童文学》两部分。
《小学语文》包括语文知识、阅读、写作等方面的内容;《儿童文学》则介绍了一些经典儿童文学作品,让学生感受经典文学的魅力。
教学中,要根据教材的要求,观察学生的实际情况,来掌握具体的教学方向。
二、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理解、朗读教材中的课文。
2.能够通过教材中的演练,掌握写作技巧和方法,能够撰写一篇简单的文章。
3.培养学生对经典儿童文学作品的兴趣和理解力,通过阅读和欣赏,感受到经典文学的魅力。
4.通过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培养他们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并形成正确的语言习惯。
三、教学内容1.教材内容本次教学主要授课内容为《小学语文》中的《这条小鱼在乎》。
2.教学重点通过阅读理解教材中的课文,掌握故事情节和主要人物,理解中心思想,并能够用简短的语言准确描述故事情节和主题思想。
3.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在理解故事情节和中心思想的基础上能够进行其他方面的思考和拓展。
四、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法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激发学习兴趣。
2.情境教学法借助实际情境,创设语言交际场景,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
3.多媒体教学法通过多媒体教学,结合影音资源,生动形象地展示故事情节,增强学生的记忆力和理解力。
五、教学流程第一步:导入1.通过多媒体展示一张海底世界的图片,引导学生想象生活在海底的各种生物,唤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一条小鱼会担心什么,并简要介绍故事大意。
第二步:学习1.听读课文。
2.对课文进行提问辨析,帮助学生掌握故事情节和中心思想。
3.音像辅助,展现故事情节。
第三步:模仿1.让学生多次朗读课文,帮助学生掌握故事情节和语言表达方法。
2.让学生模仿小说中人物的语言表达方式,增强语言表达能力。
第四步:运用1.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故事情节和中心思想,以检验他们是否真正理解和掌握了故事情节和中心思想。
2019-2020年西师大版三年级上册《这条小鱼在乎》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本课4个生字,正确书写10个生字,掌握多音字“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复述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过程与方法:1.通过情感朗读、分角色朗读,体会小男孩儿的善良。
2.用复述课文的方法,培养学生说话的能力,并帮助理解课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课文的学习让学生感受到小男孩儿的天真善良,并唤起孩子们内心的善良和关爱保护动物的欲望,感受到动物和人类是平等的,生命同样可贵。
教学过程与设计说明:附送:2019-2020年西师大版三年级上册《这条小鱼在乎》教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学习本课生字情感目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小男孩的善良和对生命的关爱。
能力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难点: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小男孩的善良和生命的关爱教学准备:本课生字卡片和教学课件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
1.孩子们,看![出示课件]在蔚蓝的大海里,鱼儿们三五成群地游来游去。
是多么的快乐,幸福啊!可是,一天夜里,海面上。
忽然刮起了狂风,卷起了巨浪。
一个可怕的浪头打来,击中了一群来不及躲避的小鱼。
小鱼们挣扎着被抛到海滩上。
这些小鱼还能不能回到大海妈妈的怀抱呢?2.出示课题,齐读课题。
3.读了课题,你脑袋里有什么问号?二、复习生字。
抽读生字卡片三、学习第一自然段。
1.学生自由读第一自然段2.交流:你读懂了什么?3.你从那里看出小鱼被困住了?4.假如,你是浅水洼里的小鱼,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5.齐读第一自然段。
四、学习第2——6自然段。
1.学生自由读第2——6自然段,并找出小男孩读懂小鱼心里话的句子。
2.集体交流。
师:你从那些地方可以看出小男孩读懂了小鱼的心里话,谁来读一读?读了这句话,你知道了什么?再读这句话,说一说你感受最深的词。
再有感情地读这句话。
3.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小男孩与先生的对话。
五、拓展。
猜想一下,那位先生听了小男孩的回答,他会怎么做?六、总结。
2019-2020年三年级语文上册这条小鱼在乎教案西师大版教学目标:1、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生字“暴、卷、困、且、停、捡、并、视””正确描写和记忆“卷、困、捡、并、视”。
2、在阅读过程中积累“虽然……但是……”“一边……一边……”句式的句子;能在阅读的过程中,初步认识对话的几种不同的表达形式。
3、能读懂课文内容,从中体会到小男孩对小鱼生命的关爱,感受他的善良,受到爱的感染。
教学重点:认识本课8个生字,正确描写5个生字。
教学难点:积累句式,初步认识对话的几种不同的表达形式。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1、出示课文插图,引导学生观察: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小男孩在做什么?2、认识:浅水洼这些鱼儿为什么会到了岸上的浅水洼里呢?3、揭示课题:这条小鱼在乎在乎什么意思?【设计意图:借助图片的观察,帮助学生准确认识“浅水洼”,同时通过设疑“这些鱼儿为什么会到了岸上的浅水洼里呢?”,激发学生探究学习的兴趣。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1、自由读课文,圈出生字自学。
要求: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和同桌交流记字的办法。
2、全班反馈。
暴:下半部分书空。
卷:强调上半部分的写法。
困:交流“大口框”的字。
且、并:用去部首的方法记忆。
停:分析字形并组词。
捡:做一做动作,与“拣”比较。
视:强调部首,并找朋友。
4、交流:这些鱼儿为什么会到了岸上的浅水洼里?等待这些鱼儿的将是怎样的命运呢?出示图片,认识暴风雨过后的景象。
出示句子,读一读:虽然大海近在咫尺,但它们却回不去了。
被困的小鱼,也许有几百条,甚至几千条,用不了多久,它们都会干死的。
(看图认识“近在咫尺”。
)也许什么意思?练习用“虽然……但是……”说话。
【设计意图:在观察图片中,通过与暴风雨的近距离“接触”,从而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刻地感受到一场暴风雨给鱼儿们带来的困境与灾难。
】三、学习课文,理解课文1、继续观察图画:面对困境中的小鱼,小男孩是怎样做的呢?它是怎样拯救小鱼的?2、自由读第2节,圈出小男孩救小鱼时的动作,交流:走弯捡扔借助这些动作词交流小男孩是怎样拯救小鱼的。
西师版三年级上册《这条小鱼在乎》教案教学目标1学习生字词。
2抓住课文中的关键词语感悟、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小男孩的善良和对生命的关爱。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表达出对小鱼的怜惜和对小男孩的敬佩之情。
4进一步树立保护小动物、珍惜生命的意识。
教学重点先生和小男孩的对话,体验情感,领悟内容。
教学难点理解小男孩说的话所包含的意思。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件。
学生:搜集环保方面的资料。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第2课时)一、情境导入在蔚蓝的大海里,三三两两穿着花衣裳的小鱼在美丽的珊瑚丛中游来游去,多么快活,多么幸福!可一场暴风雨之后,巨浪把一条条小鱼卷上岸滩,这些小鱼还能不能回到大海妈妈的怀抱呢?出示课件:海底世界。
今天我们一齐来学习《这条小鱼在乎》,齐读课题。
二、课题质疑读了课题,你的脑袋里有什么问号?谁在乎呢?在乎什么?带着这样的问题我们一齐走进课文去找答案。
三、复习巩固课件出示许多小鱼。
瞧,这么多小鱼,迫不及待地等着大家和它们打招呼呢!想认识它们吗?试着叫一叫它们的名字,好吗?(①自由读②小老师教读③齐读)沙滩、水洼、尽管、蒸干、甚至、继续、吸干、成百上千、忍不住、弯腰、不久、在乎。
四、初步感知默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主要讲了件什么事?相机板书:男孩救小鱼。
五、精读课文(一)学习第1段。
1大海已经风平浪静,太阳已经爬得老高,浅水洼里的鱼儿们觉得很害怕。
请孩子们打开课文,读读第1段,边读边想,你明白了什么?2学生自读第1段。
(1)学生自己说说读后的体会。
(2)学生尝试把自己的体验读出来。
3欣赏课件,渲染气氛。
(出示沙滩上的小鱼图片。
突现它难受的神情,渴求的眼睛)4这时你就是浅水洼的一条小鱼,你会想些什么?你能体会小鱼的感受吗?出示课件:我来说说我多想太阳(),我多想沙滩上(),我多想(),我多想()……妈妈,快救我!我要回家,我要回大海,谁来帮帮我……5多么可怜的小鱼啊!老师也为他们难过,能通过你们的朗读体现出来吗?指导朗读重点句子“它们被困在浅水洼里,尽管大海近在咫尺,(‘近在咫尺’结合书上插图理解)却回不去了。
这条小鱼在乎(西师版三年级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掌握本课的生字词。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认识到:人和自然界的生命有着相互平等、相互依存的关系,应该相互尊重、和谐共处。
教学重点、难点:通过理解课文内容,让学生尊重生命。
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揭题:小鱼大家都很熟悉,小鱼生活在哪里?如果小鱼离开了水又会怎样呢?今天我们来学习16课这条小鱼在乎。
(板书:这条小鱼在乎)齐读课题。
二、自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1请大家打开书,自读课文,一边读一边圈出带生字的词。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住这些词。
3出示卡片:暴风雨水洼昨夜蒸干捡起哦咫尺4开火车读。
(1)下面我们来开火车读,听的孩子要当好小老师。
(不过听的孩子要当好小老师)(2)我们接着开火车,这一次读的孩子可要当好小老师。
5全班齐读。
三、指导学生学习课文。
(一)理清课文主要内容。
1请孩子们想一想,这条小鱼在乎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生:讲了一个男孩拯救小鱼的事。
师:拯救什么样的小鱼儿呢?生:拯救昨夜被暴风雨卷上岸来,即将干死在水洼里的小鱼儿的事。
师:说得很好,没读过课文的听了你的介绍就知道课文讲了什么了,(板书:小男孩小鱼)(二)学生质疑。
(请孩子们打开书,快速的读读课文,看看你有什么地方不理解?)1文中为什么说男人忍不住走过去问小男孩为什么救那些根本就救不过来的小鱼?2小男孩为什么要用力扔?3小男孩头也不抬地回答,为什么?4小鱼在乎,它们在乎什么?师:爱好提问的孩子是聪明的孩子,也是会学习的好孩子,这节课,我们就来解决你们提出的问题。
(三)请孩子们拿出笔,默读课文,边读边把文章中你印象最深的或最能感动你的地方画下来。
你们为什么画这些句子?把你的感受带到小组内交流一下。
(四)现在哪位孩子愿意把你的感受讲出来。
1生:这条小鱼很可怜。
说出你的理由,你从哪一自然段看出来的。
师:出示图,这就是水洼,就在这一个个小小的水洼里,却有成千上万条小鱼,阳光灸烤着它们,沙粒在渐渐变热,水洼里的水在逐渐减少,如果此时此刻,你,你,还有你就是这若干小鱼中的一条,你的心情会怎样?A生不如死(我可以体会到你的心情)B没有一点希望,无助(这条小鱼真可怜)C会想到以前在大海里多自由啊(想到了过去的美好时光)此时此刻,小鱼们和你们的心情一样,它们身心倍受煎熬,读…….面对死神,它们是那样的痛苦,那么的绝望,读…….(它们被困在浅水洼里,尽管大海近在咫只,却回不去了。
《这条小鱼在乎》综合资料教案教学设计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了解和理解《这条小鱼在乎》的故事情节和主题。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故事中的道德和情感问题,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1.2 教学内容故事梗概介绍:《这条小鱼在乎》是一篇描写人与自然关系的故事,讲述了一个小男孩在沙滩上发现了一条被困在浅水中的小鱼,他决定帮助小鱼回到大海的故事。
故事主题探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以及个体对弱势生命的关爱和责任感。
第二章:教学资源与材料2.1 教学资源故事文本:《这条小鱼在乎》原文或改编版本。
图片或插图:与故事情节相关的图片或插图,用于辅助学生理解故事。
教学多媒体:视频或音频材料,用于增加学生对故事的兴趣和理解。
2.2 教学材料学生阅读材料:《这条小鱼在乎》的故事文本或改编版本。
学生笔记本:用于记录学生的思考和讨论。
第三章:教学过程与方法3.1 导入通过展示与故事相关的图片或插图,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简要介绍故事情节,引发学生对故事的期待。
3.2 阅读理解学生独立阅读故事文本,理解故事情节和角色。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故事的理解和感受。
3.3 主题探讨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故事中的主题,如人与自然关系、关爱弱势生命等。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思考。
3.4 批判性思维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故事中的道德和情感问题,如小男孩是否应该救助小鱼等。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第四章:教学评价与反馈4.1 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包括阅读理解、小组讨论和批判性思维等。
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和参与讨论,提供积极的反馈和指导。
4.2 学生理解程度通过提问和小组讨论,检查学生对故事情节和主题的理解程度。
提供解答和解释,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故事和主题。
第五章:教学拓展与延伸5.1 相关活动组织学生进行相关的写作、绘画或表演活动,让学生通过不同方式表达对故事的理解和感受。
《这条小鱼在乎》教学设计【教材分析】《这条小鱼在乎》讲述了一个小男孩尽力拯救那些被暴风雨卷上岸来,困在浅水洼里的小鱼的感人场面。
文章的后半部分主要写的是一位先生和小男孩的对话,从两人的对话中,我们知道小男孩明知自己这样做无济于事,但仍尽自己的力量奋力拯救小鱼。
文中的这个孩子纯真、善良、感人至深,通过学文,要让学生感受到男孩的善良。
因此,在本课教学中,在本课教学设计中,我十分注重每一步教学设计意图的思考,以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目的。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小男孩的善良和对生命的关爱,使学生认识到:人和自然界的其他生灵有着相互平等、相互依存的关系,应该相互尊重,和谐共处。
3、比较男人和男孩的不同做法。
【教学重、难点】1、通过朗读并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句。
2、通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小男孩对生命的关爱。
【教学准备】1、《丹顶鹤的故事》、《爱的奉献》歌曲。
2、学生搜集关爱生命的小故事。
【教学过程】一、歌曲导入,质疑课题课件:播放歌曲《丹顶鹤的故事》片头,引出课题。
同学们: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今天我们也要走进一个真实的故事。
它就是16.这条小鱼在乎(板书课题)。
学生齐读课题。
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预设:“在乎”是什么意思?“这条小鱼”指的是那条小鱼?小鱼在乎什么?)带着这些问题,我们来学习这篇课文。
学完了课文,这些问题你自然就会弄明白了。
【设计意图】用歌曲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
引导学生对课题进行质疑,逐步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提出问题,并通过读解决问题,为下面的阅读教学作准备。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词1、下面请大家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反馈:(1)同桌交流读书情况。
(2)认读生字词(课件出示):暴风雨、浅水洼、昨夜、困在、蒸干、捡起、哦。
(3)教师示范指导学生正确书写“暴”、“蒸”字。
预设:文中有几个多音字,学生读的时候可能会读不准,比如:“散、挣、干、朝、卷”3、分自然段指名朗读课文。
第16课《这条小鱼在乎》教学设计【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自学生字词,借助字典或联系具体的语言环境理解词语。
2.过程与方法:抓住课文中的关键词语感悟、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小男孩的善良和对生命的关爱。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表达出对小鱼的怜惜和对小男孩的敬佩之情。
3.情感态度价值观:了解比较男人和男孩的不同做法。
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体会小男孩热爱动物,珍视生命的美好感情。
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认识到:人和自然界的其他生灵有着相互平等、相互依存的关系,应该相互尊重、和谐共处。
进一步树立保护小动物、珍惜生命的意识。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了解先生和小男孩的对话,体验情感,领悟内容,体会小男孩的爱心。
教学难点:理解小男孩说的话所包含的意思。
通过理解课文内容,认识人和自然界的关系。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自学生字词,借助字典或联系具体的语言环境理解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表达出对小鱼的怜惜和对小男孩的敬佩之情。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画(大海、沙滩做背景)。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多媒体出示图:在蔚蓝的大海里,成群结队的漂亮的小鱼在五光十色的珊瑚丛中游来游去,是那么的快活,那么的自由!2·1·c·n·j·y2.学生自由交流看图后的感受。
3.多媒体画面出现转折:一场暴风雨之后,巨浪把一条条小鱼卷上岸滩,小鱼被困在岸滩的潜水洼中。
4.学生自由交流看图后的感受,教师小结并导入课题:这些小鱼还能不能回到大海妈妈的怀抱呢?今天我们一齐来学习《这条小鱼在乎》,学生齐读课题。
5.问题交流:“在乎”是什么意思?“这条小鱼”指的是那条小鱼?小鱼在乎什么?题目为什么用感叹号?(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意见。
)6.教师小结,导入学习:带着这些问题,我们来学习学习这篇课文。
学完了课文,这些问题你自然就会弄明白了。
(播放课文录音。
)二、诵读课文,探究初成。
1.初读课文,认读生字词。
(1)学生自由读课文,借助字典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在课文中标出不理解的地方。
(2)检查反馈:①认读生字词(课件出示):散步沙滩困在蒸干继续捡起扔回在乎救起弯下腰暴风雨浅水洼朝前走忍不住近在咫尺成百上千②教师示范指导学生正确书写“暴”字。
③交流文中有几个多音字:干、散、卷。
④提出不懂的词语,全班交流。
(这篇课文比较浅显,学生不懂的词语会比较少。
)(3)指名分节读课文,纠正不正确的读音,读得不流利的语句反复练习。
2.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快速读课文,尝试一下,看谁能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个故事。
(复述)(2)学生自愿复述故事,教师可以根据可以给与相应的帮助,如: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谁?在哪儿?做了一件什么事?后来怎么样?三、教师评议并小结,学生熟读课文:开火车读、赛读、小组读、同桌读。
【课堂作业新设计】1.读拼音,写生字。
sàn bùshātān kùn zài jìn zài zhǐchǐ( ) ( ) ( ) ( )jìxùjiǎn qǐrēnɡhuíchénɡbǎi shànɡqiān ( ) ( ) ( ) ( ) 2.辨字组词语。
赏( ) 困( ) 浅( ) 腰( )尝( ) 捆( ) 线( ) 要( )3.仿照例句,用黑体的词语写一句话:例:小男孩一边回答,一边捡起一条小鱼扔进大海。
一边……一边……【课堂作业新设计】参考答案1.读拼音,写生字。
散步沙滩困在近在咫尺继续捡起扔回成百上千2.辨字组词语。
赏(欣赏) 困(困难) 浅(浅水) 腰(腰部)尝(尝试) 捆(捆住) 线(线条) 要(不要)3.仿照例句,用黑体的词语写一句话:例:小男孩一边回答,一边捡起一条小鱼扔进大海。
一边……一边……我一边走路,一边唱歌。
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抓住课文中的关键词语感悟、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小男孩的善良和对生命的关爱。
2.了解比较男人和男孩的不同做法。
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体会小男孩热爱动物,珍视生命的美好感情。
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认识到:人和自然界的其他生灵有着相互平等、相互依存的关系,应该相互尊重、和谐共处。
进一步树立保护小动物、珍惜生命的意识。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学生自由读课文。
2.创设情境: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在暴风雨后的一个清晨,一位先生迎着海风独自漫步在海边,欣赏着大海美景的时候,他看到了无数被困的小鱼在海滩上的浅水洼里挣扎,虽然大海近在咫尺,却回不去了。
眼看着水就会被沙粒吸干,被太阳蒸干,小鱼儿们是多么无助啊!假如你们就是沙滩上那些小鱼儿,此时此刻,你们的心里会想什么,会说什么?3.学生汇报交流。
二、品读欣赏,深入探究。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课件出示图片:浅水洼里的许多小鱼。
2.引导交流:请看,岸滩上浅水洼里这么多小鱼,它们迫不及待地等着大家和它们打招呼呢!想认识它们吗?试着和它们打声招呼。
(学生自由发言。
)3.激发情感:可是老师发现这些小鱼似乎很害怕,很担心,很不高兴,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它们是被昨夜的暴风雨卷上岸来的,它们被困在浅水洼里,尽管大海近在咫尺,却回不去了。
)4.深入交流:它们将要面临着怎样的命运?(用不了多久,浅水洼里的水就会被沙粒吸干,被太阳蒸干,这些小鱼就会干死。
)(出示沙滩上的小鱼图片。
突现它难受的神情,渴求的眼睛。
)6.鼓励交流:假如你就是浅水洼的一条小鱼,你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妈妈,快救我!我要回家,我要回大海,谁来帮帮我……)7.导入课文:一个先生来到海边散步,他也发现了这些小鱼。
8.多媒体出示:在暴风雨后的一个早晨,一个先生来到海边散步。
他沿着海边走着,发现在沙滩的浅水洼里,有许多被昨夜的暴风雨卷上岸来的小鱼。
它们被困在浅水洼里,尽管大海近在咫尺,却回不去了。
用不了多久,浅水洼里的水就会被沙粒吸干,被太阳蒸干,这些小鱼就会干死。
(学生自由朗读,指导朗读重点句子“它们被困在浅水洼里,尽管大海近在咫尺,却回不去了。
用不了多久,浅水洼里的水就会被沙粒吸干,被太阳蒸干。
这些小鱼都会干死”。
读出小鱼被困无助后的无奈。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1.谈话过渡:那位先生继续向前走着,忽然他停下了,他看到了什么?(前面有一个小男孩,他边走边看,不停地在每个水洼旁弯下腰去,捡起里面的小鱼,用力地把它们扔回大海。
)2.学生自由朗读。
(引导学生从“边走边看”“弯下腰”“捡起”“扔回”等动作描写体会小男孩全神贯注和不遗余力的情状。
通过充分的品读表达出对小鱼的怜惜和对小男孩的敬佩之情。
)(三)学习那位先生和小男孩的对话。
1.谈话过渡:看到这个情景,那位先生的心里产生了什么样的疑问?(这么多鱼救得过来吗?)2.小男孩明知道救不过来,为什么还要捡?文中哪些地方打动了你?(课件出示文中的对话。
)这位先生忍不住走过去对小男孩说:“孩子,水洼里有成百上千条小鱼,你是救不过来的。
”“我知道。
”小男孩头也不抬地回答。
“哦?那你为什么还在扔?谁在乎呢?”“这条小鱼在乎!”小男孩一边回答,一边捡起一条小鱼扔进大海,“这条在乎,这条也在乎!还有这一条、这一条、这一条……”3.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边读边勾画你最喜欢或感受最深的句子,认真体会。
4.互相交流度后的感受。
(理解小男孩的善良,有爱心,关爱生命,热爱生命。
)5.教师小结:在小男孩的心目中,每一条小鱼都是独立、完整的生命个体,都和人一样有生存的权利,有获得同情、关爱和帮助、呵护的需要。
救活一条小鱼就是救活一条生命。
尽管这么多小鱼他救不过来,可是对于被救的小鱼来说,他的新生就意味着重新获得了生命。
别人在乎不在乎有什么重要呢?6.多媒体出示被救回大海的鱼儿在大海中自由自在地游动的图片,学生欣赏。
指导感情朗读。
(四)角色朗读,升华情感:1.分角色朗读课文,在朗读中达到学生与小男孩的心灵沟通。
2.改编故事:鼓励学生用小男孩、小鱼的口吻讲讲课文中的故事。
三、总结课文。
课文以“一位先生”的散步为线索,紧扣小鱼的处境和命运,自然展开场景叙写,最终使我们看到了不同于成人的童心世界,唤起我们对人与自然关系的重新审视,小中见大,意蕴深广。
在这个美丽的地球上,生活着千千万万个不同的生命,生命无论大小都有生活的价值,都是可贵的,都值得我们去珍惜。
我们人类只有关爱每个生命,善待生命、珍爱生命,和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和谐相处,我们的生命才会有真正的快乐和幸福!四、拓展延伸,积累实践。
1.生活中还有许许多多需要我们去关注的生命。
每年10月4日是“世界动物日”。
请搜集有关资料,了解更多动物与人和谐相处的故事。
2.在这个庞大的地球村里,大自然是我们人类的家,动物是我们的芳邻,所以请爱护动物,哪怕一只蚂蚁,一条金鱼都有他们存在的价值,让我们都来做“珍爱生命,爱护动物”的好孩子。
为了号召人们都这样去做,请设计几条关爱动物、保护动物的公益广告。
五、作业设计。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把这个故事讲给更多的人听,让大家都能主动保护小动物。
3.我想搜集一些人与动物友好相处的故事,和小伙伴们一起分享。
【课堂作业新设计】1.给下面的多音字组词。
干ɡān()ɡàn()卷juǎn()juàn()散sǎn()sàn()还hái()huán()2.照样子写几个自己积累的带有数词的成语。
例如:成百上千3.给下面的对话加上标点。
这位先生忍不住走过去对小男孩说:“孩子,水洼里有成百上千条小鱼,你是救不过来的。
”“我知道。
”小男孩头也不抬地回答。
“哦?那你为什么还在扔?谁在乎呢?”“这条小鱼在乎!”小男孩一边回答,一边捡起一条小鱼扔进大海,“这条在乎,这条也在乎!还有这一条、这一条、这一条……”4.用自己喜欢的符号标出下面句子中描写小男孩动作的词语。
先生继续走着,忽然看见前面有一个小男孩,他边走边看,不停地在每个水洼旁弯下腰去,捡起里面的小鱼,用力地把它们扔回大海。
【课堂作业新设计】参考答案1.给下面的多音字组词。
干ɡān(干净)ɡàn(干活)卷juǎn(卷起)juàn(试卷)散sǎn(散乱)sàn(散开)还hái(还有)huán(归还)2.照样子写几个自己积累的带有数词的成语。
例如:成百上千一目十行一本正经一帆风顺一干二净一哄而散一呼百应一举两得两面三刀三长两短三番五次三头六臂三心二意四面八方四面楚歌四分五裂七零八落七拼八凑九牛二虎九死一生千山万水千辛万苦3.给下面的对话加上标点。
这位先生忍不住走过去对小男孩说:“孩子,水洼里有成百上千条小鱼,你是救不过来的。
”“我知道。
”小男孩头也不抬地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