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电子商务研究文献综述
- 格式:pdf
- 大小:154.36 KB
- 文档页数:2
农产品电子商务发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1.1.1国外研究现状在互联网背景下的今天,人们的生活越来越离不开互联网,无论从工作休闲,还是社会经济,都与互联网息息相关。
外国的一些专家和学者对农产品电子商务的研究起步较早,有深入的理论基础。
20 世纪70年代,北美地区就已经形成了农产品电子商务的一些基本框架,近些年来已达到了一定的应用规模。
相较于传统农产品的贸易,农产品电子商务显得优势重重,很快便成为了其他一些发达国家,甚至是发展中国家争相进行模仿学习的对象,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农产品电子商务的整体发展。
电子商务这个概念的最早1997年11月6日至7日在法国首都巴黎,国际商会举行了世界电子商务会议关于电子商务最权威的概念阐述:电子商务,是指对整个贸易活动实现电子化。
从涵盖范围方面可以定义为:交易各方以电子交易方式而不是通过当面交换或直接面谈方式进行的任何形式的商业交易;从技术方面可以定义为:电子商务是一种多技术的集合体,包括交换数据(如电子数据交换、电子邮件)、获得数据(共享数据库、电子公告牌)以及自动捕获数据(条形码)等。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Anthony(2003)研究了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基础理论,并指出,买方卖方信息交互的同时,能自觉调整产业结构,提高整个交易市场的透明度。
[4]Martin Hingley(2008)研究了电子商务广告和品牌推广对人们购买意愿的影响,以女性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发现女性容易受到感官的影响,在网上的消费习惯与她们的感性认识是分不开。
[5]Bobby Charlton(2010)利用宏观角度和微观角度,介绍了如何把电子商务的供给方和电子商务需求方可以更好的结合在一起,从而构建一种和谐的,互利共赢的形式,不仅阐述了供给方如何为商品把关,更强调了电子商务经营企业要树立自己企业的威信,打造品牌意识,对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6]Ruiz-Garcia(2011)研究出综合进行网络大数据的运营整理,不仅仅能提高农产品电子商务的本身的销量,追踪物流信息,更对市场能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引导市场导向,在得到反馈的同时,也可以起到调节作用。
农产品电子商务国内研究综述【摘要】农产品电子商务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领域,其在提高农产品销售效率、拓展市场渠道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通过对农产品电子商务国内研究的综述,分析了其研究现状、发展趋势、影响因素、发展模式和应用场景。
研究发现,农产品电子商务受多方面因素影响,但其发展前景广阔,未来研究可以重点关注在提升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的用户体验、优化供应链等方面。
这些研究成果有助于指导相关部门和企业在农产品电子商务领域的发展,促进农产品市场的进一步创新和扩张。
通过深入研究和探讨,相信农产品电子商务将在未来取得更大的发展和应用。
【关键词】农产品、电子商务、研究综述、发展趋势、影响因素、发展模式、应用场景、展望、未来研究方向、结论总结。
1. 引言1.1 研究背景农产品电子商务是指利用互联网和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进行农产品销售、交易和供应链管理的商务活动。
随着我国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农业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农产品电子商务在近年来得到了迅猛发展。
在传统农产品营销模式面临种种挑战的情况下,农产品电子商务以其便捷、高效、透明的特点,成为农产品产销对接的重要平台。
研究背景部分将概述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历程,勾勒出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将对国内外关于农产品电子商务的研究现状进行概括,指出目前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和待解决的问题。
通过分析相关文献和资料,可以更好地了解农产品电子商务研究的脉络和发展趋势,为本文后续内容的探讨提供理论基础和研究支撑。
在这一背景下,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现状、趋势和影响因素,为农产品电子商务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1.2 研究意义农产品电子商务在当前社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其研究意义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可以促进农产品产销对接,解决农产品销售难题,提高农产品的流通效率。
通过电子商务平台,农民可以更便捷地将自己的农产品推向市场,实现农产品的快速销售,从而增加农民的收入,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
开题报告国国内学者的研究成果对于我国农产品网络营销有贴合实际、来源实践的特点,对于“互联网+”前提下的农产品营销的发展更有预见性和先导性,也为安徽地区农产品营销提供了更加精准的参考和借鉴。
2.国外研究现状相对比我国的农业发展来说,国外的农业发展已经有了丰富的经验。
追溯到他们的发展起源,首先是发展生产,其次是搞活流通,再经过买方市场的形成,农业必将会进入市场营销阶段。
美国学者麦卡锡提出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来对营销问题进行研究:宏观是从政府的角度去分析农产品营销的主要目的,其为了满足社会需要,将农产品从生产者转移到消费者手中;而在微观角度来解释,是从企业的角度去分析农产品经营的组织和个人,通过各种途径有计划地引导农产品从生产者流向消费者的全部过程。
日本教授宫责健一在《中日农产品优势对比分析》一文中提出“中国农村产业化是个历史性的大问题”,在这本书中,他详细讲述了影响农产品销售的多方因素,如物流体系的优化与完善可以影响农产品的营销方式,电子商务所衍生的农产品网络营销必定会成为更为优化的营销模式,进而解决农村产业化己经出现或即将出现的诸多问题。
美国A. J.Slywptzky教授在《发现利润区》一书中提出,中国某地农民通过网络通道销售鲜花获得成功,从而拉开了中国网络营销的帷幕。
本书所研究的焦点集中在互联网普及利用率不高、网络支付安全无法切实保障、物流配送速度等各个影响农产品销售的问题。
国际互联网发展已经深深影响了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其带来的变革也己在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产生巨大影响。
不论是于个体的生活联系,还是国际经济与贸易领域,拥有这一科技要素都显得尤为重要。
通过以上分析可看出,国内外有关特色农产品营销及网络营销的研究,大多是基于特色农产品营销策略的研究。
其特点有两个方面:第一, 着眼点多在于宏观层面,而微观方面的分析研究相对较少。
第二,关于互联网如何影响特色农产品营销及如何有效开展“互联网+ ”背景下特色农产品营销的研究非常少。
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策略研究【文献综述】一、绪论(一)研究背景网络的迅速发展使其成为社会生活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各种信息的传播速度不断提高,如今,越来越多的人使用网络平台来完成现金交易。
随着淘宝的出现,网络购物平台也日益增多,它对人们的生产、消费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由于快节奏的现代生活,越来越多的人更注重时间价值,这使得农产品的电子商务化成为农产品消费的社会趋势。
然而在某种程度上,农产品配送体系的落后制约着农产品消费的胜利开展。
所以,为了营造良好的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环境,推动农产品经济的发展,有必要在农产品的配送物流上作出发展研究,使其顺应电子商务发展的要求。
(二)研究意义农村物流研究的重点是农产品物流配送,它是实现农产品产销对接,减少农产品流通的中间环节,是提高流通效率、支持农产品连锁经营的基础。
可是,落后的农村物流严重阻碍了电子商务发展的脚步。
所以,对于构建良好的农村物流网络体系对与农产品物流的开拓农业市场、发展农村经济具有重大的意义。
二、我国农产品电子商务的物流理论基础(一)相关概念界定1、农产品电子商务农产品的电子商务包括:(1)食品电子商务,主要包括农副产品和工业化食品。
农副产品指的是动植物的初级产品;工业化食品指的是通过半加工或深加工后方便储存和运输的食品;(2)生鲜电子商务,主要来自于农副产品,主要是地里中出来的一级产品;(3)特产电子商务,特产是各地的专有农业产品。
2、农产品物流农产品物流指的是农产品从储藏、流通加工到销售的多种活动,他不同于农村物流、农业物流。
单是指为农产品提供运输、搬运、装卸、包装、加工、仓储及其相关的一切活动的总称。
(二)农产品物流配送模式农产品物流配送是指对一定范围内的客户进行多品种、多客户的联合送货活动,是“配”和“送”的有机结合形式,也是商流、物流和信息流的紧密结合。
1、国内外农产品配送模式的差异(1)国内农产品物流配送模式我国农产品物流配送无论是在理论基础上还是在实践中均处于起步阶段,不同的人都从不同的方面来研究农产品物流配送。
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策略研究文献综述文献综述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策略研究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中国作为农业大国,物产丰富,分布广泛。
农产品产值在生产总值中一直占有很大的比重,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农业生产中的问题也不断凸显。
例如产品营销中地域和时间的限制,农产品流通能力差,农产品季节性强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农产品的发展。
加入WTO后,外国农产品的不断流入,强烈动摇了本国农产品的市场地位。
从长远的角度看,农产品不能只着眼于本国市场,要放眼看世界,在不断巩固国内市场的基础上积极开拓国外市场,这才是农产品的生存之路。
互联网技术和电子商务新型商务模式的应用,给中国农产品的发展带来了新契机,农产品从传统的交易模式中得到解放,利用网络技术为农产品交易搭建了新平台,在网上进行农产品交易,实现农产品电子商务,对改善中国现有的农产品生产经营状态,提高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有强大的推进作用,加快新农村建设的步伐有重大作用。
2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内涵电子商务正迅速地融入并影响着农业经济的各个领域,由于电子商务使农业这个传统产业迸发出新的生命力。
徐稳(2009)[1]在《湖北省农业电子商务现状与发展战略研究》一文中诠释了农业电子商务,它是指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与通信技术来进行农业商务活动的一种经济运行方式,包括农业的信息化生产、农产品的网络销售与物流配送、资金的电子支付等全过程。
但是,农产品电子商务并不就是农业电子商务,冯稚进(2007)[2]在《云南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研究》一文中确切阐释了农产品电子商务指的是利用简单、快捷、低成本的电子通讯方式,买卖双方不谋面地进行农产品交易活动。
3 阻碍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的因素近年来,中国学者在金融、贸易、物流等领域对电子商务进行了不同程度的研究,他们大都认为信息技术、网络技术以及电子商务的普及给农产品的发展注入了活力。
但是毕竟存在时间并不久远,发展中仍存在有不少的问题。
农村电子商务论文参考文献篇一:农业电子商务论文毕业论文题目:《浅谈电子商务在我国农业领域的发展》系部信息技术系专业名称电子商务班级5 班姓名陶张谊学号2 0 1 1 0 6 0 5 2 5指导教师张华2021年 4 月 29 日电子商务在我国在农业领域发展分析摘要伴随着如今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我国电子商务面临着各种机遇和挑战。
我国的电子商务正处于初步发展阶段,而且各地,各行业之间发展程度差异性也相对较大,所以我们有必要从各个领域探索电子商务在各行各业地有效利用。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同时又是一个农业相对落后的国家,所以我们更加应该借助网络科技这一平台,寻找一条更加先进的道路,让我国的农业有一个质的飞跃,真正展现出我国农业大国的优越性!本文就根据我国电子商务在农业方面的应用远远落后于其他领域这一现状,通过分析与探索,希望能找到一条符合实际,可行的道路,促进我国农业和电子商务双方面的发展!关键词:电子商务;农业;网络营销;网络平台Analysis of China s e-commerce in agriculture developmentIn this paperAlong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electronic commerce now, our countryelectronic commerce is faced with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Electronic commerce in our country is in the preliminary stage of development, and country, between industry development level difference is relatively large, so it is necessary for us from all fields to explore to effective use of e-commerce in all walks of life.Our country is an agricultural big country, but it is also a relatively backwardagricultural country, so we should be more with the help of the platform of the network technology, and looking for a more advanced way, make our country agriculture have a qualitative leap, really show the superiority of our country agricultural country!In this paper, according to our country electronic commerce in agriculture lags farbehind other areas of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tatus quo, through the analysis and exploration, hoping to find a practical and feasible way,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 s agriculture and e-commerce two-sided! Key words: electronic commerce; Agriculture; The network marketing; Network platform目录1、农业电子商务的概念 .................................................................. .. (5)2、研究背景及其意义 .................................................................. (5)2.1 农业电子商务的研究背景 .................................................................. (5)2.2 农业电子商务的研究意义 .................................................................. (6)3、我国农业电子商务现状分析 .................................................................. .. (8)3.1 现状分析 .................................................................. . (8)3.2 导致现状的原因 .................................................................. . (9)4、如何促进我国农业电子商务的发展 .................................................................. (10)4.1 认清发展趋势 .................................................................. (10)4.2 具体措施 .................................................................. .. (11)5、中国三农网分析 .................................................................. .. (12)5.1 中国三农网板块分析 .................................................................. (13)5.2 中国三农网的优势与不足 .................................................................. . (14)5.3 建议 .................................................................. . (15)6、总结 .................................................................. . (16)致谢: ................................................................ .. (16)参考文献: ................................................................ (16)1、农业电子商务的概念农业电子商务,就是通过网络进行农业物资的采购并营销销售自己的农产品,实现农业各个环节中采购和销售的电子商务化。
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问题与对策—以西华县桃产业为例开题报告文献综述一、选题背景和意义:2019年2月19日,中央一号文件再次集中在“三农问题”上。
与去年相比,中央一号文件集中在“乡村振兴”上。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优先发展农业和农村发展,优先发展农村和农产品。
早在2017年2月5日,新华社授权发布2017年第1号中央文件,这是连续第十四次以“三农”为主题的中央政府文件[1]。
该文件利用广泛而突出的工作来进一步推动农业供给方面的结构改革,并加速培育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新动力,包括积极推进现代农业的“互联网+”在内,使用互联网上的现代信息技术是促进农业产业链整体变革和现代化的最重要的一环。
第一次,农村电子商务被分别列出了。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互联网触及了社会的各个方面,在原本落后的农村地区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互联网改变了农村传统商务模式,农产品电子商务应运而生,其规模发展迅速。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中央连续14年发布以“三农”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足以表明“三农”问题的重要性。
农产品在“农业、农村、农民”中具有特殊重要位置,农业的产出品是农产品,农民只有把农产品卖出去,才能更好的生活,才能更好的建设农村。
因此研究农产品电子商务能够更好的服务农民,发展农业,建设农村。
电了商务作为一种新型的商务模式,经过10多年的发展,特别是2009 -- 2010年新一轮电了商务浪潮的涌现,再次彰显了这种新型商务方式的巨大潜力。
发挥电了商务的优势,解决特色农产品产业发展中的问题,对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推动特色农产品产业升级和发展、提高特色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实现农民增收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河南省周口市的西华县在社会经济效益的带动下,桃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生产力不断提高,销售渠道越来越多元化。
但是随着西华县桃产业规模不断的扩大,“三农”问题也逐渐显露出来,需要及时的解决,而通过电商平台销售可以改善传统农业的经营模式,提高生产销售的效率,降低成本,成为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办法。
农业电子商务发展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1 国外研究综述自电子商务产生在美国以来,它就以惊人的速度在世界范围内发展。
美国联邦政府于1997年就颁布了全球电子商务框架的重要文件来促进和支持农业电子商务的发展[1]。
美国学者O.Folorunso等人研究了将代理技术运用于农业电子商务系统的模型,认为这样更加便于消费者选购,方便消费者比质比价,购买过程也更加的便捷[2]。
Michail Sal ampasis研究了数据库的应用集成,将其划分为接口和数据库两部分[3]。
对于农业电子商务中的B2B模式,NicoleLeroux提出了影响农业电子商务系统B2B模式发展的主要因素包括产业结构、产品的复杂性和人性化的交易方式[4]。
Shapiro和Varian认为:普遍的农业B2B交易诸如买卖、贸易和运输费用的缩减似乎是转化为电子商务运用的理所当然的目标[5]。
XT Fang和XB Dai等人(2018)认为在“互联网+”背景下,目前农村基础设施相对薄弱,相应的专业技术人员不足,商家缺乏电子商务意识,农产品品牌标准化不完善,农业电子商务模式滞后,存在一定的信用问题。
因此,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电子商务服务体系,培养和输送农村电子商务人才,加强农村电子商务的物流基础设施、信用和平台建设[6]。
J Feng(2019)主要探讨电子商务在创新农业发展模式中的作用,如何构建电子商务与农业发展模式的路径[7]。
Xiaoling Li(2019)针对农业电子商务发展中暴露出的法律保护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方法,希望法律能在保护我国农业电子商务发展的实践中起到积极的作用[8]。
C Yang和Z Liu(2021)简单介绍了农村电子商务的9种区域发展模式。
并指出农村电子商务区域发展注重市场创新,发展模式只是一种参考,而不是直接应用,其中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做好农产品上升期工作[9]。
N Wang (2019)认为,目前仍存在冷链物流设施不足、合作社规模和实力不足、地方政府农产品支持政策缺乏系统规划等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于农产品电子商务物流的文献综述1国内研究文献综述从国内来看,随着农产品物流的快速发展,学者对这方面的理论研究也逐渐增多,结合到电子商务上,近年来,也开始出现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出发的研究和探讨。
国内在这方面的研究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1农产品电子商务理论研究焦琳(2004) 19]对中国农产品网络营销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认为我国网络营销出现的比较晚,但发展的很快,但是农产品在网上进行营销还很少,与国外有很大的差距。
在对发达国家农产品网络营销和中国农产品网络营销环境的分析基础上,提出了中国农产品网络营销的模式构想。
夏文汇(2003) [10]研究了电子商务平台下的农产品物流运作模式,认为电子商务平台下农产品物流要实现的目标是:①多功能化;②一流的服务;③信息化;④全球化。
并阐述了电子商务的平台价值,从生产者到供应商以及顾客可以在电子商务这个平台上共同协作,从而使农产品物流的运作更有效率。
胡天石(2005) 人为中国农产品电子商务的理论研究显著落后于实践,并在交易成本和价值链理论的基础上,分析了农产品的贸易特点和对电子商务的适应性,通过大量总结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实践,概括归纳出了中国农产品电子商务的一般模式。
于宏新(2010) 认为传统农产品物流体系中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没能顺畅的搭接好,而是相互分离的,利用电子商务的优势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
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基于电子商务的农产品供应链管理模型,并对如何发展提出了一些对策和建议。
李青,刘冰露(2011) [13]对大连电子商务农产品物流的现状进行了分析,认为大连近年来的农产品物流虽然已经发展的有了一定规模,但是电子商务农产品物流却发展滞后,另外还分析了电子商务下农产品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发展对策。
张京卫(2007) 认为农产品流通不畅成为阻碍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搭建农业信息应用平台,实现农产品电子商务可以极大的提升农产品的竞争力,从而分析了电子商务在农产品物流中应用的可能性和障碍,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经济与管理学院本科生结课作业(一)农村电子商务需求调查研究——文献综述授课教师张晓莉姓名陈新明学号2013516005班级13农经(1)班中国·新疆·石河子二〇一六年目录一、国外研究现状 (3)(一)电子商务理论研究 (3)(二)电子商务技术应用研究 (3)(三)电子商务传递方式的研究 (3)(四)电子商务需求研究 (3)二、国内研究现状 (3)(一)电子商务需求现状研究 (3)(二)电子商务需求主体的研究 (3)(三)电子商务需求内容的研究 (4)(四)电子商务获取渠道的研究 (4)(五)电子商务需求影响因素的研究 (5)(六)农村电子商务需求的研究 (6)三、文献述评 (7)四、参考文献 (8)农村电子商务需求调查研究——文献综述电子商务定义:农村电子商务平台配合密集的乡村连锁网点,以数字化、信息化的手段、通过集约化管理、市场化运作、成体系的跨区域跨行业联合,构筑紧凑而有序的商业联合体,降低农村商业成本、扩大农村商业领域、使农民成为平台的最大获利者,使商家获得新的利润增长。
一、国外研究现状(一)电子商务理论研究LefebvreLouis(2005)探讨了制造业B2B电子商务采纳途径,提出了电子商务在制造业渗透的路线;KaeferFrederick(2004)探讨了B2B电子商务工作成功的影响;Zhu Kevin(2004)探讨了IT基础设施与电子商务能力的互补性问题;KumarSameer(2006)探讨了电子商务在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和提高客户满意度方面的影响。
(二)电子商务技术应用研究Morwitz G V(1992)通过对粗糙集算法的分析,探讨了该算法在实现客户保持中的应用,进一步明确了数据挖掘在电子务环境下的客户关系管理中的重要性。
(三)电子商务传递方式的研究Finin Tim(2008)探讨了网络媒体和社交网络的信息生态问题,借助信息生态学构建一个能够识别博客的垃圾邮件、确定社区利益、定位意见领袖及信任关系的模型。
农产品电子商务研究文献综述杨跃辉1,2(1.琼州学院旅游管理学院,海南三亚572022;2.福建农林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福建福州350002)摘要以农产品电子商务研究文献为基础,分析了国内外农产品电子商务研究现状,并对其进行评述。
关键词农产品;电子商务;文献综述中图分类号S12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517-6611(2011)18-10915-02Review about the Domestic Literature of Agricultural Product E-commerce YANG Yue-hui (College of Tourism and Administration ,Qiongzhou University ,Sanya ,Hainan 572022)Abstract The research situation of agricultural product e-commerce at home and abroad based on the literature was analyzed.Then a review a-bout the literature was made.Key words Agricultural product ;E-commerce ;Literature review基金项目海南省热带作物信息技术应用研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rdzwkfjj005);琼州学院青年基金项目(QYQN201115)。
作者简介杨跃辉(1978-),男,福建漳州人,讲师,在读博士,从事农产品流通与电子商务研究,E-mail :yyh0903@163.com 。
收稿日期2011-03-23农产品电子商务是指在农产品生产加工与销售配送过程中全面导入电子商务系统,利用信息技术与网络技术,在网上进行信息的收集、整理、传递与发布,同时依托生产基地与物流配送系统,在网上完成产品或服务的购买、销售和电子支付等业务的过程。
农产品电子商务是对传统交易模式的变革,是一种全新的商务活动模式,也是一种新的农产品交易制度安排。
它充分利用互联网的易用性、实用性、广域性和互通性,实现了快速高效的网络化商务信息交流与业务交易活动。
自2007年中央将“农村商务信息服务”工程列入一号文件以来,在全国各地各级农业部门的引导下和农业企业等主体的积极参与下,关于农产品电子商务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正在全方位地展开。
1国内外学者对农产品电子商务的研究国外学者对农产品电子商务的研究较早,我国关于农产品电子商务的研究与探索始于2000年的有关农业电子商务的研究文献中,起初它只是一个模糊的概念。
随着农业电子商务概念的逐渐清晰并得到普遍关注,农产品电子商务作为农业电子商务的一个组成部分,也逐渐得到普遍关注,并成为农产品流通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特别是2005年以来的研究。
目前,对农产品电子商务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基础性研究、发展对策研究、运作模式及其比较、农产品供应链、农产品物流等方面。
1.1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基础性研究国内外一些学者从农产品特性、效用、交易主体等方面对农产品电子商务做了基础性研究。
Poole 认为,农业电子商务的发展可以促进信息流动、方便产业协调、提高市场透明度及价格发现[1]。
万筱宁等较早地从农产品特性、传统交易模式等方面探讨我国农产品电子商务网上交易产生的动因,并认为农产品电子商务绝不是传统流通方式的简单代替,而是对传统农业经济的革命性变革[2]。
张忠根等从寻找、比较、检查、谈判、购买与支付、运送、购后等环节剖析了农产品电子商务与传统交易模式交易费用的差异[3]。
彭会萍则将农产品电子商务的交易成本总结为交易信息成本、流通成本、交易订约成本、交易监督成本等,从制度经济学角度分析了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应用价值[4]。
朱丽娜分析了国内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农业生产基地、经营户、餐饮企业、农产品超市、农产品加工企业、农产品经纪人、农产品商贩、农协与主管农业的政府组织等交易主体,认为农产品电子商务的交易主体将朝着组织形式多样化、技术现代化与管理规范化方向发展[5]。
1.2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对策研究学者们主要从全国与地区的角度研究了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对策。
顾文等、彭剑、尹洁都分析了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状况,探讨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对策[6-8]。
总体来说,就是要坚持“政府引导、企业为主、改善环境”的指导方针,循序渐进。
首先,政府的引导与推动。
强调政府利用财税、政策、法律法规等措施大力推动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通过政府涉农部门的信息化来起示范作用。
其次,农业企业为主体。
强调农业企业应该准确分析自己,制定总体规划,加速推进企业信息化进程,建立不同层次的电子商务应用系统,重新整合业务与资源。
第三,改善软硬件环境。
强调转变观念,加强对农户、农村经纪人、商贩、农民合作组织等市场主体的培育与农产品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和培训,改善农产品电子商务的标准化、品牌化、支付、物流配送、信用等方面的支撑性服务环境;同时要加强农产品电子商务信息平台建设,引进移动通信运营商参与农业信息化建设。
此外,高国栋等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电子商务与第一产业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并在该基础上提出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对策建议[9]。
1.3对农产品电子商务的模式进行比较分析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农产品电子商务模式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
Wen 构建了一个基于知识的农产品销售智能电子系统,提出了一个基于知识管理的农产品电子商务模式[10]。
彭壁玉从农业电子商务模式的角度将其分为M2M 模式、战略联盟模式、中介模式与会员模式[11]。
孙百鸣等将农产品电子商务模式分为G2B 与G2C 模式、B2B 模式、B2C 模式、B2B +C 模式及第三方交易市场模式等[12]。
张冬青等则将农产品电子商务应用模式分为目录模式、农产品信息中介模式、农产品虚拟社区模式、农产品电子商店模式、农产品电子商务的电子采购模式、价值链整合形式的电子商务模式6种一般应用模式以安徽农业科学,Journal of Anhui Agri.Sci.2011,39(18):10915-10916责任编辑熊章琴责任校对傅真治DOI:10.13989/ki.0517-6611.2011.18.128及农产品电子商务的电子拍卖模式[13]。
郭娜等对农产品网上交易的B2B模式(包括买方集中模式、卖方集中模式与中立的网上交易模式)、B2C模式、C2C 模式以及C2B模式等分别进行比较分析,明确指出了各种模式的特点与作用,界定了其能够发挥最大效能的范围,并对各种农产品网上交易模式的发展前景做出了初步预测[14]。
关海玲等从目标顾客和市场、定价、收益来源、优势及农产品的经营特色等角度比较了农产品网上交易的B2B模式、B2C 模式与C2C模式,并根据我国农产品贸易主要特点对农产品电子商务模式的适应性与匹配性做出判断[15]。
1.4对农产品电子商务下物流供应链管理进行分析近年来,随着基于网络技术的新型供应链———电子化供应链的兴起,农业管理领域引进了电子化供应链管理思想与技术,出现了农产品电子化供应链管理,即通过网络把农产品供应链上的供应商、生产商、分销商、零售商等所有节点企业整合在一起,使得其中的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得到有机集成,从而使农产品以最快的速度、最低的成本、最优的服务送达到消费者手中。
该领域正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之一。
Rajiv等以印度咖啡在线拍卖为案例研究,提出了农业供应链采购模型[16]。
Norbert等研究了农产品电子化供应链上的一个基于互联网的咖啡信息系统在咖啡生产与销售管理中的应用,并认为这将是获得差异性增值的关键因素[17]。
Ruiz-Garcia等研究了农产品供应链中货物的查询与跟踪问题,提出了基于网络的数据处理、储存与传输的管理系统将大大提高农产品物流的查询与跟踪[18]。
黄宇红分析了我国农产品物流模式存在的问题,提出构建电子商务下的农产品体制模式与新型的农产品物流模式[19]。
易法敏提出了网络集成式的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并认为网络集成化的供应链作为价值链集合体,使资源和信息实行共享,整体资源得到优化,促使各成员共同创建新的利润空间[20]。
刘辉等分析了电子商务环境下农产品供应链整合模型的优点,提出了发展基于电子商务的农产品供应链对策[21]。
何飞等针对我国农产品物流的现状,提出了农产品物流运作的新模式,探讨了如何实现农产品物流的优化运作,促进其向系统化、集成化与精益化方向发展[22]。
2农产品电子商务研究评述从以上研究动态可以看出,尽管目前国内外对农产品电子商务的研究逐渐多起来,但由于对农产品电子商务的认识程度不足,以及研究时间较短,同时农产品电子商务涉及面广、关系复杂、不确定性因素越来越多,使得目前的研究存在诸多不足。
2.1绝大部分为定性分析,定量研究很少现有文献绝大部分是对农产品电子商务进行定性分析,尤其是对我国农产品电子商务的研究更是如此,而对农产品电子商务参与主体的意愿、动机、激励机制,对农产品网上交易费用、交易效率,对有效的农产品网上交易运行模式、运行机制以及对农产品电子商务风险的识别、评估和调控管理等的系统性与实证性研究都非常欠缺。
2.2整体性研究还很少,深度不够对农产品电子商务供应链物流管理的整体性研究还很少,深度不够。
虽然现有文献已研究了农产品电子商务与供应链的集成问题、农产品电子商务物流模式,但是对农产品电子商务与供应链物流的有效协同、一体化运作模式及其效率评价、风险的识别、评估和调控管理等缺乏深入研究。
2.3应用性研究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现有文献对国内农产品电子商务应用问题进行了定性分析,并结合典型案例与一定程度的定量分析做了实证研究。
但对不同地区农产品电子商务应用问题、不同农产品电子商务应用主体以及不同农产品应用电子商务的情况,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研究。
3结语主要对国内外有关农产品电子商务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指出了该领域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及今后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的方向,希望能够为以后的研究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参考文献[1]POOLE B.How will agricultural E-Markets evolve?[R].Washington DC:Paper Presented at the USDA Outlook Forum,2001:22-23.[2]万筱宁,孙新宇.中国农产品电子商务网上交易探讨[J].计算机与农业,2002(2):18-20.[3]张忠根,孙红礼.交易费用与农产品BtoC电子商务的发展[J].经济论坛,2005(14):112-114.[4]彭会萍.农产品电子商务的交易成本研究[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4):115-117.[5]朱丽娜.国内农产品电子商务交易主体研究[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05(5):84-85.[6]顾文,黄立平.农产品电子商务蓄势待发[J].电子商务,2005(4):69-71.[7]彭剑.湖南省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面临的挑战和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934-935,938.[8]尹洁.我国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战略分析[J].农村经济,2009(12):93-94.[9]高国栋,翟印礼,孙丽,等.基于主成分分析的中国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对策分析[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0(2):99-101.[10]WEN W.A knowledge-based intelligent electronic commerce system for selling agricultural products[J].Computers and Electronic in Agricul-ture,2007,57:33-46.[11]彭壁玉.我国农业电子商务的模式分析[J].南方农村,2001(6):37-39.[12]孙百鸣,王春平.黑龙江省农产品电子商务模式选择[J].商业研究,2009(8):175-176.[13]张冬青,张冬梅.农产品电子商务应用模式及技术实现研究[J].学术交流,2009(5):94-96.[14]郭娜,刘冬英.农产品网上交易模式的比较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2009(3):75-80.[15]关海玲,陈建成,钱一武.电子商务环境下农产品交易模式及发展研究[J].中国流通经济,2010(1):45-47.[16]BANKER R D,MITRA S.Procurement models in the agricultural supply chain:A case study of online coffee auctions in India[J].Electronic Com-merce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s,2007,6:309-321.[17]NORBERT N,THOMAS Q,SIBYLLE K,et al.Information and its man-agement for differentiation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The example of spe-cialty coffee[J].Computers and Electronics in Agriculture,2008,61:241-253.[18]RUIZ GARCIAL,STEINBERGER G,ROTHMUND M.A model and proto-type implementation for tracking and tracing agricultural batch products along the food chain[J].Food Control,2010,21:112-121.[19]黄宇红.电子商务下我国农产品物流模式的研究[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25-27.[20]易法敏.电子商务平台与农产品供应链的网络集成[J].财贸研究,2006(6):13-18.[21]刘辉,刘瑾.基于电子商务环境的浙江省农产品供应链整合模式研究[J].农业经济,2008(1):79-80.[22]何飞,黄体允,李英艳.电子商务下农产品物流运作模式研究[J].科技经济市场,2009(7):96-97.61901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