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石油发展史题库
- 格式:doc
- 大小:32.50 KB
- 文档页数:3
一、选择题1.有关海洋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的叙述,正确的是()①石油开采已具有相当规模②局限于浅海地区③建有海上钻井平台④技术难度大,适合国际招标⑤常利用卫星探矿A.①②④B.①③④C.②④⑤D。
③④⑤解析:对于海底油气的开发,开始于20世纪初,现已有相当规模,已从浅海到深海勘探,通常利用地震波的方法寻找海底油气矿藏,因此此题的叙述中②⑤是错误的.答案:B2。
我国的四个邻海中,全部属于大陆架且拥有丰富的海洋水产和油、气资源的海域是()A.渤海B。
黄海C。
东海D.南海解析:我国四个临海,全部属于大陆架的海域只有渤海和黄海.渤海和黄海南部的油气资源丰富。
我国近海渔场以东海渔场和渤海湾渔场最著名.答案:A3.海水淡化厂主要分布地区是()①沿海湿润、半湿润地区②沿海干旱、半干旱地区③淡水供应困难的岛屿④沿海缺水城市A。
①②B.②③④C.①③D.②④解析:海水淡化是海洋水资源利用的主要方式.目前海水淡化因成本较高,尚未普及,但由于技术在不断成熟,不受降水季节变化,所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滨海地区淡水资源短缺的现状。
答案:B4.如果一艘油轮在美国阿拉斯加海域触礁,油轮泄漏,哪里可能受到污染()①夏威夷群岛附近②阿留申群岛附近③美国西部沿海④俄罗斯东北沿海A。
①②B。
③④C。
①③D.②④解析:由于受阿拉斯加暖流的影响,油轮泄露的污染物可影响到阿留申群岛附近和俄罗斯东北沿海,之后随着污染物的净化速度加快,影响程度减小。
答案:D5.海洋渔业资源主要集中在()A。
大洋底部B.热带洋面C。
沿海大陆架海域D.高纬度大洋中部解析:海洋渔业资源主要集中在沿海大陆架海域,也就是从海岸延伸到水下大约200米深的海域部分。
尽管大陆架水域只占海洋总面积的7.5%,渔获量却占世界海洋总渔获量的90%以上.这是因为这里阳光集中,生物光合作用强,入海河流带来丰富的营养盐类,因而浮游生物茂盛,这些浮游生物是鱼的饵料。
答案:C6.自1996年6月1日起,我国在南海海域实施为期60天的伏季休渔制度,休渔期间在南海海域不得有任何渔船作业.选择在6、7月两个月休渔的原因是()A.这一时段多发台风,确保渔民安全B.这一时段海水温度高,蒸发强,海水盐度大,鱼类少C。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海洋学试题试题一一、填空题(2某10=20分)(评分标准:正确表述给2分,大意相近给1分)1、理论上初一、十五为(溯望大/大)潮。
2、风海流的副效应是指(上升流)和下降流。
3、海水运动方程,实际上就是(牛二方程)在海洋中的具体应用。
4、海水混合过程就是海水各种特性逐渐趋于(均匀)的过程。
5、海面海压为0,每下降10米,压力增加(一个大气压/1013.25hpa)。
6、我们平日所见的“蔚蓝的大海”,蔚蓝指的是大海的(海)色。
7、引起洋流西向强化的原因是(科氏力随纬度的变化)。
8、开尔文波的恢复力为重力和(科氏力/地转偏向力)。
9、风浪的成长与消衰主要取决于海面对(能量)摄取消耗的平衡关系。
10、根据潮汐涨落的周期和潮差情况,舟山属于(半日)潮。
二、名词解释(2某10=20分)(评分标准:正确表述给2分,大意相近给1分)1、月球引潮力地球绕地月公共质心运动,单位质量物体所产生的惯性力与地球引力的合力。
2、波形传播的麦浪效应波浪传播过程中水质点并不传播,而是围绕平衡位置做周期运动。
3、黄道太阳的周年视运动。
4、浅水波水深相对波长很小时(一般取h20)的波动。
5、最小风时风浪成长至理论上最大尺度所经历的最短时间。
6、回归潮月球赤纬最大时,潮汐日不等现象最显著,半日周期部分最小的潮汐。
7、南极辐聚带南极海区的低温、低盐、高溶解氧的表层水再极锋向极一侧辐聚下沉。
8、倾斜流由外压场引起的地转流,有表层至海底,流速流向相同。
9、波群传播方向、振幅相同,波长与周期近似的两列正弦波相叠加形成。
10、海水透明度直径30厘米白色圆盘垂直放入海里直到刚刚看不见为止,此时圆盘位置的深度。
三、判断题(对——T,错——F)(1某10=10分)(判断正确给1分,不用改错)1、大洋深层水因为发源地影响而具有贫氧性质。
T2、无限深海漂流的体积运输方向与风矢量垂直,在南半球指向风矢量的左方。
T3、浅水波水质点运动轨迹随着深度增加,长轴保持不变。
1.在海洋石油勘探阶段,最重要的风险控制措施之一是:A.确保钻井平台符合国际安全标准B.提前预测并规避所有海底地质灾害C.依赖传统经验而非现代科技手段D.忽视环境影响评估,加速勘探进程2.海洋石油生产平台的设计中,关于防腐蚀处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无需特别处理,因为海水本身具有防腐作用B.只需在平台外部涂刷一层普通防锈漆C.应采用先进的防腐材料和涂层技术,结合定期维护D.只需在发现腐蚀迹象后再进行补救3.下列哪项不属于海洋石油开采过程中的环境监测内容?A.海水水质监测B.海洋生物多样性评估C.周边海域地震活动预测D.溢油风险预警系统4.在海洋石油管道铺设过程中,为避免对海底生态造成破坏,应采取的措施不包括:A.精确规划管道路线,避开敏感生态区B.使用挖掘式铺设方法,减少对海底的扰动C.实施环境影响评估,采取生态补偿措施D.优先考虑成本效益,灵活调整铺设方案5.海洋石油应急响应计划中,关于溢油事故的处理,首要步骤是:A.立即启动溢油回收装置,减少环境污染B.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开事故信息C.评估事故等级,启动相应应急预案D.追究事故责任,进行内部调查6.下列哪项技术不是用于提高海洋石油开采效率的关键技术?A.水平井钻井技术B.水下机器人作业技术C.陆地管道输送技术(非海洋专用)D.多相流计量与处理技术7.海洋石油平台的日常运营管理中,关于安全培训的要求是:A.每年进行一次集中培训即可B.无需特殊培训,员工可自行学习安全规程C.定期(如每季度)进行全员安全培训,并进行实操演练D.仅在发生事故后进行针对性培训8.在海洋石油勘探和生产过程中,关于废弃物处理的说法错误的是:A.废弃物应分类收集,减少海洋污染B.危险废弃物应严格按照国家法规处理C.可将非危险废弃物直接排放入海D.鼓励采用循环利用和减量化技术9.海洋石油平台的安全管理体系中,关于应急预案的制定,以下哪项表述不准确?A.应针对可能发生的各类事故制定详细预案B.预案需定期更新,以适应实际情况变化C.预案制定后无需演练,直接用于实际应对D.预案应明确各级人员的职责和应急流程10.在选择海洋石油开采区域时,以下哪个因素通常不是首要考虑的因素?A.地质条件是否适合油气储存B.周边海域的航运交通状况C.环境保护与生态平衡的需求D.经济效益与资源储量评估。
海洋石油安全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石油和天然气是海洋上的重要资源之一,为了确保海洋石油开采的安全,应该遵循的原则是()。
A. 以追求高产量为主要目标B. 实行集约化开发C. 预防为主,综合治理D. 忽视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答案:C2. 关于海洋石油开采中的环境管理,以下哪项是错误的?A. 注重环境保护,减少对海洋生态的损害B. 发现污染及时采取纠正措施C. 尽量减少原油泄漏事故D. 强制性规定企业必须隐瞒事故答案:D3. 对于海洋石油开采装备的安全要求,以下哪项不符合要求?A. 采用符合国家或行业标准的设备B. 定期检查设备,并进行维护保养C. 严禁使用不合格、老化和损坏的设备D. 降低设备质量以节省成本答案:D二、填空题1. 海洋石油开采中,由于实施了先进的(1)技术,缩短了施工的(2)。
答案:(1)钻井 (2)周期2. 海洋石油开采中,为了降低事故发生的(3),需加强对人员的(4)。
答案:(3)风险 (4)培训三、简答题1. 请简要介绍海洋石油开采的主要安全风险,并提出防范措施。
答:海洋石油开采的主要安全风险包括油井爆炸、溢油、设备故障等。
为了防范这些风险,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严格遵循作业规范和安全操作程序;(2)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3)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进行必要的安全培训;(4)加强油井监测和预警机制,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应对。
四、论述题请结合实际案例,论述海洋石油开采的环境保护措施。
答:海洋石油开采过程中,环境保护措施至关重要。
以墨西哥湾油井泄漏事故为例,该事故对海洋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影响。
因此,为了实施有效的环境保护,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使用环保型设备,减少对海洋生态的破坏;(2)建立健全的排放监测和处理机制,确保废水、废气等排放物的安全处理;(3)建立应急响应机制,及时应对可能发生的事故;(4)加强对海洋生态环境的监测和研究,及时了解生态系统的演变和石油开采对其的影响。
中国海洋石油是中国改革开放后第一个全方位对外开放的工业行业。
1982年1月30日,国务院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合作开采海洋石油资源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决定成立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以立法形式授予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在中国对外合作海区内进行石油勘探、开发、生产和销售的专营权,全面负责对外合作开采海洋石油资源业务。
2月15日,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以下简称中国海油)在北京正式成立。
中国海洋石油工业于20世纪50年代末开始起步,海洋石油勘探始于南海。
1965年后,重点转移到了中国北方的渤海海域。
在海洋石油工业开拓的初期,使用自制的简易设备,经过艰苦的努力,在上述两个海均打出了油气发现井。
从1966年到1972年,在渤海海域共建造了4座固定式钻井平台,钻探井14口,发现了3个含油构造,为海上石油勘探积累了经验。
1973年以后开始更新设备,在国内建造和从国外购进了一批自升式钻井船、三用(拖航、起抛锚、供应)工作船和地球物理勘探船等,在渤海进行勘探、开发试验。
1973年2月,燃料化学工业部决定成立南海石油勘探筹备处,恢复南海石油勘探。
1978年8月,石油工业部将渤海石油勘探业务从大港油田划出,在塘沽设立了海洋石油勘探局。
从1957年到对外合作勘探开发海洋石油以前,在中国海洋石油发展20多年的艰苦创业期间,石油、地质单位陆续在南海、渤海、黄海等海区进行重力、磁力普查和部分地震普查。
石油工业部所属单位在渤海和南海的北部湾、海南岛附近海域钻探井111口,有30口井获得工业油气流;在渤海开发了3个小型油气田,累计生产原油100万吨。
中国海洋石油工业初期的艰苦创业留下了可观的精神财富和物质基础,但海洋石油工业仍面临着发展瓶颈。
高投入、高科技、高风险的行业特点,要求海洋石油工业必须对外开放,实行全方位对外合作,吸收资金、引进技术、分散风险。
1982年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的成立,标志着中国海洋石油工业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
海洋石油发展史题库1、目前世界石油产量约为 39 亿吨,海洋石油产量占总产量的35 %;世界天然气产量约为万亿方,海洋天然气产量占总产量的 30 %;2、世界四大油气富集区为中东、西西伯利亚、里海和玻利瓦尔;3、海洋石油金三角是指的墨西哥湾、西非和巴西三个地区构成的几何形状,三者的共有特点是具有丰富的深海油气资源,目前海洋勘探开发投资最多的地区是西非 ;4、世界上第一口陆上商业井是1859 年钻成,第一口海上商业井是1947 年钻成;5、深海油气勘探开始于 20世纪70 年代;6、目前世界上七大海洋石油产区为波斯湾、马拉开波湖、北海、里海、西非、巴西和墨西哥湾;7、1891年英国石油公司在波斯湾的伊朗国家钻了第一口井,而波斯湾最大的海上油田是 1951 年在沙特阿拉伯国家发现的; 8、 1964 年英国开始开发北海油田,1975年正式开采投产,1978年首次达到5000万吨产量,1982年产量达亿吨,次于苏联、美国、沙特阿拉伯和墨西哥,成为世界第五产油大国,1992年挪威产量也超过1亿吨,超过英国居欧洲第二石油生产国;9、20世纪70年代巴西首次在海洋发现石油资源;10、1917 年在马拉开波湖打出第一口生产井,1922 年起在马拉开波湖大规模开采石油,由此,在20世纪60年代委内瑞拉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石油输出国,到1971年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海洋石油生产地区,目前马拉开波湖原油产量占委内瑞拉总产量的约75 %;11、1960年伊拉克、伊朗、沙特阿拉伯、科威特和委内瑞拉5国成立石油输出国组织,简称欧佩克,总部设在日内瓦,1965年迁到维也纳;12、中东地区探明原油储量约占世界总量的61%、探明天然气储量约占40%、原油产量约占40%、原油出口量约占2/3;13、西非海上油气开发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西非深海油气勘探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14、非洲海上油气主要集中在几内亚湾和苏伊士湾;15、西非海上油气产量主要集中在两个国家,即尼日利亚和安哥拉;16、埃及海洋油气构成中,主要产油海域在苏伊士湾,主要产气海域在地中海;17、美国曾一度控制着世界石油工业的生产与销售,最强盛时期被称为墨西哥湾时代,具体指的是从1859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一段时间;18、2004年深水石油产量占全球石油产量的5%,2010预计可达到9%,其中57%是来自于巴西海域;19、美国国会1981年通过近海石油禁采法律,1990年老布什总统又签署了行政禁采令,使美国近海石油开采被完全冻结,2008年7月美国总统布什解除在美国近海开采石油的行政禁令,同年9月美国国会解除近海石油禁采令;近海石油禁采令主要是应对环境问题;20、有些地区由于油气资源丰富,被称为“第二个中东”或者“第二在波斯湾”,这样的地区有四个,分别是里海、北极、中国南海南部和中国东海;21、1922年,苏联在里海巴库油田附近用栈桥进行海上钻探成功,现在为阿塞拜疆首都,巴库的俄文含义是石油城;22、里海周边国家以1991年为界,之前是两个国家,但之后变为五个国家,五个国家中哈萨克斯坦石油产量最高,土库曼斯坦天然气产量最高,一直未在里海进行开发的国家是伊朗;23、里海地区第一条避开了俄罗斯的能源输出管线是2006年投产,输量为6000万吨;唯一一条从里海通往亚洲的运油通道为中哈石油管道,2006年投产,输量为2000万吨;于2008年开始建设的通往亚洲的天然气管线为中哈天然气管道,建成后,中国可从土库曼斯坦获得年输量300亿方的供给;24、据估计,北极石油储量约是世界总储量的25%、天然气储量约是45%;25、从1979年起,俄罗斯就已经在北极海域进行钻探和采油,并在2007年俄罗斯在4300米深的北极海域插旗,以此证明该地区为俄罗斯大陆架,由此引发了对北极的激烈争夺;26、2003年水深超过3000米的记录是由雪佛隆-德士古公司在墨西哥湾海域完成;27、1907年,在延长油田钻出中国陆地第一口现代油井,1967年,中国钻成第一口海洋井------海1井;28、目前,中国海洋石油年产量约为3360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18%;海洋天然气年产量约为73亿方,占全国总产量的8%;29、目前,中国最大的海洋油田是1999年由中国海洋石油公司与康菲石油公司合作发现的蓬莱19-3油田;30、我国海洋石油探明率约为%,海洋天然气探明率约%,远低于世界石油73%和天然气%的平均水平;31、中国海洋第一个商业性油田是埕北油田,是在1972年通过海7井获得高产油流被发现,于1985年与日本国的某石油公司进行合作正式投产;32、1959年,石油部联合组建第一支海上地震队;1964年,石油部组建了渤海第一支浅海地震队;1965年,由第一批海军战士复员队伍组成了我国海上第一支钻井队伍----3206钻井队;1966年完成了我国第一座桩基式钻井平台;1973年,中国设计建造了第一条自升式钻井船---名称为渤海1号,而世界上第一条自升式钻井船是在1954年建造的“迪龙一号”;1997年,中国第一口大位移井南海西江24-3-A14井于1997年成功完井,创新了世界纪录;33、胜利油田第一个海上油田是1988年发现的埕岛油田;辽河油田发现了第一个海上油田是1991年发现的葵花岛油田;中石油第一个百万吨海上油田是2003年投产的大港滩海油田的赵东油田;冀东油田于2005年在滩海发现储量达10亿吨的南堡油田,为中国海洋石油的发展增强了信心;34、1966年,地质部第五物探大队最早涉及北黄海盆地,但经过一系列勘探没有商业发现,至今仍没有大的突破;南黄海虽然在几口探井上发现了油气显示,但商业价值很不小,至今也是没有大的突破;35、据估算,东海海域的石油储量约为250亿吨,天然气约为8万亿方,被一些石油人员称为“第二个中东”;36、1980年中国东海海域第一口探井即龙井一号井;中国东海海域第一个中型油气田为平湖油气田,它于1999投产,年产达到亿方;2003年,东海域春晓油气田投产,产量为19亿方;37、1974年,南海东部开始海洋石油物探作业;1976年,西沙群岛永兴岛钻探了南海第一口深探井西永1井;1996年,南海东部油田产量超过1000万吨,成为中国第四大油田;2005年发现的陆丰13-1油田成为南海东部第一个自营油田;38、1999年,在西沙海槽还发现了海洋天然气水合物,亦称为可燃冰,总资源量约达700多亿吨油当量,约相当于我国近海石油天然气总资源量的一半;39、南海南部海域水深在1000米-3000米,石油地质储量大致在230-300亿吨,约占我国总资源量的1/3,有“第二个波斯湾”之称,目前,海域沿岸其它国家年产原油达6000万吨,我国反而未曾开发,因此,从多个角度出发,同海南部海域对中国的意义在于四个方面:聚宝盘、生命线、导火索、突破口;40、1982年成立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之后开创了中国海域的大规模对外合作的盛大局面;41、1983年成立了南黄海石油公司,也是东海石油公司的前身;42、世界石油工业面临的困难越来越大,未来的石油发展方向将有三个面向:面向深层、面向隐蔽、面向海洋;43、中东海洋石油产量在1971年超过马拉开波湖地区,然后一直位居海洋石油产量第一;44、1996年,在安哥拉海域发现了西非第一个大型深水油田——吉拉索尔油田;45、1982年通过的联合国海洋公约规定,任何国家均可把其海岸线200英里以内的水域当作专属经济区,而海岸线350英里以外的大陆架主权也归该国所有;大陆架交错的国家应该经过协商解决划界问题,如果不能达成协议,则依照中线原则划分;46、印尼国家是全球最大的液化天然气LNG出口国,澳大利亚国家是第一个向中国提供液化天然气的国家;47、中国最大的海上自营油田,也是第二大海上油田是1993年投产的绥中36--1油田,也是被认为是目前世界上开发难度最大的稠油油田;48、中国自营的南海东部最大海上油田是2005年投产的陆丰13-1油田;49、中国最大的海上气田是1983年投产的崖13-1气田,称为“东方气龙”;中国自营的第一个海上气田是2003年投产的东方1-1气田;50、2006年中国海上第一口水深超千米的探井——荔湾3-1-1井获得成功,填补了中国深水海域油气发现的空白;。
海油考试题答案一、选择题1. 海洋石油资源的开发需要考虑哪些因素?A. 资源分布B. 技术可行性C. 环境保护D. 所有以上因素答案:D2. 下列哪个不是海洋石油开采的常用平台?A. 钻井平台B. 生产平台C. 浮动储存装置D. 风力发电平台答案:D3. 海洋石油污染的主要来源是什么?A. 钻井活动B. 运输过程中的泄漏C. 储存设施的泄漏D. 所有以上因素答案:D4. 海洋石油开发的环境保护措施包括以下哪些?A. 严格的环境影响评估B. 应急响应计划C. 污染物排放控制D. 所有以上因素答案:D5. 海洋石油开采中,海底管道的主要作用是什么?A. 传输原油B. 储存原油C. 人员运输D. 物资供应答案:A二、填空题1. 海洋石油开采的主要风险之一是__________,这可能导致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经济损失。
答案:油泄漏2. 为了确保海洋石油开采的安全性,需要对作业人员进行__________,以提高他们对潜在危险的认识和应对能力。
答案:安全培训3. 海洋石油平台的设计和建造需要符合__________标准,以确保其在恶劣海洋环境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答案:国际海事4. 在海洋石油开发过程中,__________是评估项目对海洋生态系统影响的重要工具。
答案:环境影响评估5. 海洋石油开采企业必须制定__________,以便在发生事故时能够迅速有效地采取措施,减少对环境和人员的影响。
答案:应急预案三、简答题1. 简述海洋石油开采过程中的主要环境风险及其预防措施。
答案:海洋石油开采过程中的主要环境风险包括油泄漏、气体泄漏和噪音污染等。
预防措施包括使用先进的钻井技术和设备,实施严格的作业标准,定期进行设备检查和维护,以及建立有效的应急响应机制。
2. 阐述海洋石油开发对经济的贡献及其潜在的环境影响。
答案:海洋石油开发对经济的贡献主要体现在提供能源、创造就业机会和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
然而,其潜在的环境影响包括海洋污染、生物多样性下降和海洋生态平衡的破坏。
海洋石油发展史题库
1、目前世界石油产量约为(45 )亿吨,海洋石油产量占总产量的(35 )%;世界海洋天然气产量
约为( 2.8 )万亿方,海洋天然气产量占总产量的(30 )%。
2、世界三大油气富集区依次为(中东)、(西西伯利亚)和(里海)。
3、海洋石油金三角是指的(墨西哥湾)、(西非)和(巴西)三个地区构成的几何形状,三者的共
有特点是(具有丰富的深海油气资源),目前海洋勘探开发投资最多的地区是(西非)。
4、世界上第一口陆上商业井是(1859 )年钻成,第一口海上商业井是(1947 )年钻成。
5、深海油气勘探开始于(20世纪70 )年代。
6、目前世界上四大海洋石油产区依次为(波斯湾)、(马拉开波湖)、(北海)和(墨西哥湾)。
7、(1891)年英国石油公司在波斯湾的(伊朗)国家钻了第一口井,而波斯湾最大的海上油田是(1951 )
年在(沙特阿拉伯)国家发现的。
8、(1964 )年英国开始开发北海油田,(1975)年正式开采投产,(1978)年首次达到5000万吨产量,(1982)
年产量达1.03亿吨,次于苏联、美国、沙特阿拉伯和墨西哥,成为世界第五产油大国,(1992)年挪威产量也超过1亿吨,超过英国居欧洲第二石油生产国。
9、(20世纪70)年代巴西首次在海洋发现石油资源。
10、(1917 )年在马拉开波湖打出第一口生产井,(1922 )年起在马拉开波湖大规模开采石油,由此,在
(20世纪60)年代委内瑞拉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石油输出国,到(1971)年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海洋石油生产地区,目前马拉开波湖原油产量占委内瑞拉总产量的约(75 )%。
11、(1960)年伊拉克、伊朗、沙特阿拉伯、科威特和委内瑞拉5国成立(石油输出国)组织,简称(欧
佩克),总部设在(日内瓦),1965年迁到维也纳。
12、中东地区探明原油储量约占世界总量的(61)%、探明天然气储量约占(40)%、原油产量约占(40)%、
原油出口量约占(2/3)。
13、西非海上油气开发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西非深海油气勘探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
14、非洲海上油气主要集中在(几内亚)湾和(苏伊士)湾。
15、西非海上油气产量主要集中在两个国家,即(尼日利亚)和(安哥拉)。
16、埃及海洋油气构成中,主要产油海域在(苏伊士湾),主要产气海域在(地中海)。
17、美国曾一度控制着世界石油工业的生产与销售,最强盛时期被称为(墨西哥湾)时代,具体指的是从
(1859)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一段时间。
18、2004年深水石油产量占全球石油产量的(5)%,2010预计可达到(9)%,其中57%是来自于(巴西)
海域。
19、美国国会(1981)年通过近海石油禁采法律,(1990)年老布什总统又签署了行政禁采令,使美国近
海石油开采被完全冻结,(2008)年(7)月美国总统布什解除在美国近海开采石油的行政禁令,同年(9)月美国国会解除近海石油禁采令。
近海石油禁采令主要是应对(环境)问题。
20、有些地区由于油气资源丰富,被称为“第二个中东”或者“第二在波斯湾”,这样的地区有四个,分
别是(里海)、(北极)、(中国南海南部)和(中国东海)。
21、(1922)年,苏联在里海巴库油田附近用栈桥进行海上钻探成功,现在为阿塞拜疆首都,巴库的俄文
含义是(石油城)。
22、里海周边国家以(1991)年为界,之前是两个国家,但之后变为五个国家,五个国家中(哈萨克斯坦)
石油产量最高,(土库曼斯坦)天然气产量最高,一直未在里海进行开发的国家是(伊朗)。
23、里海地区第一条避开了俄罗斯的能源输出管线是(2006)年投产,输量为(6000)万吨;唯一一条
从里海通往亚洲的运油通道为(中哈石油管道),(2006)年投产,输量为(2000)万吨;于2008年开始建设的通往亚洲的天然气管线为(中哈天然气管道),建成后,中国可从土库曼斯坦获得年输量(300)亿方的供给。
24、据估计,北极石油储量约占世界总储量的(25)%、天然气储量约占(45)%。
25、从(1979)年起,俄罗斯就已经在北极海域进行钻探和采油,并在(2007)年俄罗斯在4300米深的
北极海域插旗,以此证明该地区为俄罗斯大陆架,由此引发了对北极的激烈争夺。
26、(2003)年水深超过3000米的记录是由(雪佛隆-德士古)公司在(墨西哥湾)海域完成。
27、(1907)年,在(延长)油田钻出中国陆地第一口现代油井,(1967)年,中国钻成第一口海洋井------
(海1井)。
28、目前,中国海洋石油年产量约为(3360)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18)%;海洋天然气年产量约为(120)
亿方,占全国总产量的(18)%。
29、目前,中国最大的海洋油田是(1999)年由中国海洋石油公司与(康菲)石油公司合作发现的(蓬莱
19-3)油田。
30、我国海洋石油探明率约为(12.3)%,海洋天然气探明率约(10.9)%,远低于世界石油73%和天然气
60.5%的平均水平。
31、中国海洋第一个商业性油田是(埕北)油田,是在(1972)年通过(海7)井获得高产油流被发现,
于(1985)年与(日本)国的某石油公司进行合作正式投产。
32、(1959)年,石油部联合组建第一支海上地震队;(1964)年,石油部组建了渤海第一支浅海地震队;
(1965)年,由第一批海军战士复员队伍组成了我国海上第一支钻井队伍----(3206)钻井队;(1966)年完成了我国第一座桩基式钻井平台;(1973)年,中国设计建造了第一条自升式钻井船---名称为(渤海1号),而世界上第一条自升式钻井船是在(1954)年建造的“迪龙一号”;(1997)年,中国第一口大位移井南海西江24-3-A14井于1997年成功完井,创新了世界纪录。
33、胜利油田第一个海上油田是1988年发现的(埕岛)油田;辽河油田发现了第一个海上油田是1991年
发现的(葵花岛)油田;中石油第一个百万吨海上油田是2003年投产的大港滩海油田的(赵东)油田;冀东油田于2005年在滩海发现储量达10亿吨的(南堡)油田,为中国海洋石油的发展增强了信心。
34、(1966)年,地质部第五物探大队最早涉及北黄海盆地,但经过一系列勘探没有商业发现,至今仍没有
大的突破;南黄海虽然在几口探井上发现了油气显示,但商业价值很不小,至今也是没有大的突破。
35、据估算,东海海域的石油储量约为(250)亿吨,天然气约为(8)万亿方,被一些石油人员称为“第
二个中东”。
36、(1980)年中国东海海域第一口探井(即龙井一号井);中国东海海域第一个中型油气田为(平湖)油
气田,它于(1999)投产,年产达到4.5亿方;(2003)年,东海域春晓油气田投产,产量为19亿方。
37、(1974)年,南海东部开始海洋石油物探作业;(1976)年,西沙群岛永兴岛钻探了南海第一口深探井
(西永1井);(1996)年,南海东部油田产量超过1000万吨,成为中国第四大油田;2005年发现的(陆丰13-1)油田成为南海东部第一个自营油田。
38、1999年,在西沙海槽还发现了海洋(天然气水合物),亦称为(可燃冰),总资源量约达(700多)亿
吨油当量,约相当于我国近海石油天然气总资源量的一半。
39、南海南部海域水深在(1000米-3000米),石油地质储量大致在(230-300)亿吨,约占我国总资源量
的1/3,有“第二个波斯湾”之称,目前,海域沿岸其它国家年产原油达(6000)万吨,我国反而未曾开发,因此,从多个角度出发,同海南部海域对中国的意义在于四个方面:(聚宝盘)、(生命线)、(导火索)、(突破口)。
40、(1982)年成立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之后开创了中国海域的大规模对外合作的盛大局面。
41、(1983)年成立了南黄海石油公司,也是(东海石油)公司的前身。
42、世界石油工业面临的困难越来越大,未来的石油发展方向将有三个面向:(面向深层)、(面向隐弊)、
(面向海洋)。
43、中东海洋石油产量在(1971)年超过(马拉开波湖)地区,然后一直位居海洋石油产量第一。
44、1996年,在安哥拉海域发现了西非第一个大型深水油田——(吉拉索尔)油田。
45、(1982)年通过的《联合国海洋公约》规定,任何国家均可把其海岸线(200)英里以内的水域当作专
属经济区,而海岸线350英里以外的大陆架主权也归该国所有。
大陆架交错的国家应该经过协商解决划界问题,如果不能达成协议,则依照(中线)原则划分。
46、(印尼)国家是全球最大的液化天然气(LNG)出口国,(澳大利亚)国家是第一个向中国提供液化天
然气的国家。
47、中国最大的海上自营油田,也是第二大海上油田是(1993)年投产的(缓中36-1)油田,也是被认为
是目前世界上开发难度最大的(稠油)油田。
48、中国自营的南海东部最大海上油田是(2005)年投产的(陆丰13-1)油田;
49、中国最大的海上气田是(1983)年投产的(崖13-1)气田,称为“东方气龙”;中国自营的第一个海
上气田是(2003)年投产的(东方1-1)气田。
50、2006年中国海上第一口水深超千米的探井——(荔湾3-1-1)井获得成功,填补了中国(深水)海域
油气发现的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