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件调查终结报告范文1
- 格式:doc
- 大小:22.50 KB
- 文档页数:2
案件调查终结报告———————————————————————————关于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淮海分公司采用商业贿赂手段推销保险的调查终结报告市局:2012年5月,我们在市场检查中发现,中国人寿保险公司淮海分公司(现已更名为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淮海分公司)在推销保险的经营活动中,有假借代理手续费的名义向投保单位支付财物的现象,涉嫌给予他人商业贿赂的不正当竞争行为。
为查清事实,保护我市保险业公平竞争,制止不正当竞争行为,我中队于2012年5月20日呈请大队领导批准正式立案,并指定王朝、马汉为本案承办人。
我们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三章对不正当竞争行为监督检查的有关规定,询问、调查了经营者、厉害关系人、证明人,提取了证明材料、资料;查询、复制了与不正当竞争行为有关的协议、帐册、单据、文件等其他材料。
至2012年11月5日本案已全部调查终结,现将案件事实、处罚理由、法律依据和处罚意见等情况报如下:一、当事人基本情况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淮海分公司(以下简称淮海分公司),经营场所:海马区沙鱼路88号;负责人:马大哈;经营范围:人寿保险,健康保险,意外伤害保险等各类人身保险,人身保险的再保险,各类人身保险的咨询、代理,国家保险监督管理部门批准的其他业务。
二、当事人的主要违法事实经查,2011年6月,淮海分公司与第五建股份有限公司经协商,达成口头协议:该公司在淮海分公司购买保险,淮海分公司按照实收保费的8%为其支付“手续费”。
2011年7月,该公司在淮海分公司投保国寿团体人身险,保险费:410000元。
淮海分公司于2011年11月23日以转帐形式支付给其“手续费”32800元。
2011年9月,淮海分公司与中国五建集团有限公司经协商,达成口头协议:该公司在淮海分公司购买保险,淮海分公司按照实收保费的5%为其支付“手续费”。
2011年10月,该公司在淮海分公司投保国寿团体人身险,保险费:100000元。
案件调查终结报告一、案件背景本案件涉及一起发生在某电子科技公司的盗窃案。
根据报案人提供的信息,被盗物品价值高达50万元人民币。
经过初步调查,发现嫌疑人为公司内部员工,进一步展开调查后成功确定了犯罪嫌疑人。
二、案件调查过程1. 资料收集在处理案件之初,我们先从报案人那里收集到了一些基本信息,包括案发时间、被盗物品以及相关目击证人的信息。
接着,我们通过检索公司的监控录像来获取案发现场的实时影像,从而帮助我们迅速推进调查进程。
2. 犯罪嫌疑人的初步确定通过对监控录像的分析,我们发现了一个可疑的员工,他在案发当天有异常行为。
经过深入调查,我们发现这名员工与被盗物品有过接触,并且其生活水平远超过其工资收入。
因此,我们初步确定该员工为犯罪嫌疑人。
3. 走访调查为了进一步确认我们的推测,我们对犯罪嫌疑人进行了走访调查。
我们与他进行了面谈,并试图获取他的行动轨迹和相关证据。
在调查过程中,我们得知了一些他的个人信息和与其他员工的关系状况。
4. 电子证据分析为了确保案件调查的准确性和完整性,我们进行了电子证据的分析工作。
我们从犯罪嫌疑人的电脑和手机中提取出了关键信息,包括与盗窃案件有关的通话记录和邮件往来。
这一步骤进一步确认了嫌疑人的罪行。
5. 口供取证在所有的调查工作基本完成之后,我们决定对犯罪嫌疑人进行口供取证。
我们委派一位经验丰富的调查员进行面对面的询问,目的是获取更多关于案件的细节和犯罪嫌疑人的认罪意愿。
三、案件终结和结论经过上述的调查工作,我们掌握了大量的证据,证明犯罪嫌疑人与盗窃案有关。
在面对面的询问中,他最终承认了自己的罪行,并提供了详细的作案过程和相关财物的去向。
经过清点,货物价值达50万元人民币的绝大部分已被追回。
基于以上调查结果,我们对此案件作出以下结论:1.犯罪嫌疑人确实涉嫌盗窃公司财物,且有足够的证据证明其罪行;2.在调查过程中,我们及时收集到了大量的证据,确保了调查的准确性和完整性;3.我们成功地追回了大部分被盗财物,并准备将其归还给被害公司。
企业案件调查终结报告一、案件背景在此案件调查报告中,我们对某公司涉嫌内部贪污行为展开调查。
该公司是一家中型制造业企业,拥有数百名员工。
起初,我们收到了一份匿名信件,指控该公司的财务部门存在严重的贪污问题。
根据收到的举报信件,我们展开了深入调查。
二、调查过程1. 收集证据:我们首先审查了公司的财务记录、银行对账单和相关支出文件,以寻找不正常的交易和财务异常。
我们还搜集了涉及财务部门员工的口头证言。
2. 调查内部人员:我们与公司的财务部门员工进行了面对面的访谈,询问了他们的工作流程、责任分配和其他有关公司运营的细节。
我们发现了一些迹象,暗示了财务部门中的不当行为。
3. 追踪资金流向:我们跟踪了所有涉及公司账户的资金流动,并发现了一些账户之间的不正常转移。
这些转移与财务部门的内部员工有关。
4. 分析财务数据:我们通过对财务记录进行详细分析,发现了大量的不合理交易。
这些交易表明了一种可能存在的内部贪污模式。
三、调查结果通过对大量证据的分析和财务数据的审查,我们得出了以下调查结论:1. 公司财务部门存在严重的内部贪污问题。
2. 财务部门的一些员工参与了贪污行为,并利用职位之便,将公司资金转移至个人账户。
3. 这些贪污行为涉及数百万元的金额,已经对公司的财务健康和声誉造成了严重破坏。
四、建议与对策基于我们的调查结果,我们向公司提出以下建议和对策:1. 提起刑事诉讼:公司应该向相关执法机构报案,将涉嫌贪污的员工移交司法部门处理。
通过法律手段追究贪污者的责任,并维护公司和员工的权益。
2. 改善内部控制:公司应加强内部控制机制,通过制定更加严格的财务审查程序,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要加强对财务部门的监督和管理,确保财务流程的透明性和准确性。
并增加对员工的培训,提高员工的职业道德和法律意识。
3. 修复声誉:公司应积极与公众沟通,积极修复因此次事件而受到的声誉损害。
可以通过公开道歉、加强企业社会责任等方式,重塑企业形象,恢复公众对公司的信任。
第1篇一、案件基本情况案件名称:李某诉张某侵权纠纷案案号:(2023)XX民初XX号原告:李某,男,汉族,XX市XX区人,住XX市XX区XX路XX号。
被告:张某,男,汉族,XX市XX区人,住XX市XX区XX路XX号。
案件类型:侵权纠纷起诉状送达时间:2023年3月10日开庭时间:2023年4月15日审理法院:XX市XX区人民法院二、案件事实原告李某与被告张某系邻居关系。
2022年6月,张某在自用房屋装修过程中,将装修垃圾堆放在原告李某的房屋门前,导致原告李某的房屋门前通道堵塞,给原告李某的生活带来极大不便。
原告李某多次与被告张某协商,要求其清理垃圾,但被告张某置之不理。
原告李某无奈之下,于2023年3月向本院提起诉讼,要求被告张某清理垃圾,并赔偿因其侵权行为给原告造成的损失。
三、证据及查明事实1. 原告提供的证据:- 原告李某的房屋租赁合同及缴费凭证,证明原告李某为房屋的实际使用人。
- 原告李某与被告张某的通话录音,证明被告张某在装修过程中将垃圾堆放在原告李某的房屋门前。
- 原告李某的邻居证言,证明被告张某的垃圾堆放行为给原告李某的生活造成影响。
2. 被告提供的证据:- 被告张某的房屋装修合同,证明被告张某有装修行为。
- 被告张某的邻居证言,证明被告张某在装修过程中并未将垃圾堆放在原告李某的房屋门前。
3. 法院查明的事实:- 经审理,法院认为原告李某提供的证据足以证明被告张某在装修过程中将垃圾堆放在原告李某的房屋门前,且被告张某的行为给原告李某的生活造成了一定影响。
- 被告张某提供的证据不足以证明其未将垃圾堆放在原告李某的房屋门前。
四、法院判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五条、第一千一百七十四条之规定,判决如下:1. 被告张某于本判决生效之日起十日内清理原告李某房屋门前的垃圾;2. 被告张某赔偿原告李某因其侵权行为造成的损失人民币XXX元。
五、判决依据1.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五条:因侵权行为造成损害的,侵权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侦查终结报告书范文侦查终结报告书。
侦查终结报告书。
案件编号,XXXXXX。
侦查单位,XXXXXX。
被侦查人,XXXXXX。
经侦查人员对被侦查人XXXXXX的涉嫌XXXXXX案进行了调查,现将侦查终结报告如下:一、案件概况。
XXXXXX案发生于XXXX年XX月XX日,案发地点为XXXXXX。
被害人XXXXXX于案发当日XX时XX分报案称其遭受XXXXXX。
经过初步调查,警方确定XXXXXX为嫌疑人,立即展开了侦查工作。
二、侦查过程。
1. 调查取证。
侦查人员根据报案人提供的线索,迅速展开了调查取证工作。
通过走访询问、现场勘查、视频监控调取等方式,成功获取了大量与案件相关的证据材料。
2. 嫌疑人讯问。
针对嫌疑人XXXXXX,侦查人员进行了详细的讯问工作。
在讯问过程中,嫌疑人XXXXXX对其涉嫌的XXXXXX案件供认不讳,并主动交代了犯罪事实及其犯罪动机。
3. 证据分析。
侦查人员对获取的证据材料进行了认真分析,对照嫌疑人的供述,确认了案件的犯罪事实及犯罪嫌疑人的罪责。
三、侦查结果。
经过侦查人员的全面调查取证和深入讯问,确定了XXXXXX在XXXXXX案中的犯罪事实和罪责。
侦查人员认为,XXXXXX的行为已构成了XXXXXX罪,应当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四、侦查建议。
鉴于XXXXXX案的侦查结果,侦查人员建议对XXXXXX依法提起公诉,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五、结案意见。
经侦查人员的侦查工作,XXXXXX案已侦查终结。
侦查人员将侦查终结报告移交给XXXXXX,请XXXXXX依法处理。
特此报告。
侦查单位,XXXXXX。
日期,XXXX年XX月XX日。
案件调查终结报告范例一、案件概述此次案件是针对某公司员工的财务违规行为展开的调查。
调查开始于XX年XX月XX日,经过XX天的调查工作,于XX年XX月XX 日得出结论。
该调查旨在全面了解并核实相关违规行为的事实,为公司提供决策依据。
二、调查目的1.核实员工财务违规行为的事实。
2.分析违规行为的原因和影响。
3.提出相应的处理建议,维护公司的利益和声誉。
三、调查过程1.收集证据我们通过对公司的财务记录进行分析,以及与相关员工进行面谈和归档文件的审阅,收集了大量的证据。
这些证据包括财务报表、收支凭证、银行交易记录、电子邮件通信等。
2.分析数据在收集证据的基础上,我们对数据进行了仔细的分析,并进行交叉验证。
通过对数据的对比和核查,我们发现了一些异常情况和疑点。
3.面谈相关人员为了深入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我们与相关员工进行了面谈。
面谈的内容主要包括他们对公司财务违规行为的认识、参与程度、动机等方面的问题。
4.综合分析在收集证据、分析数据和面谈相关人员的基础上,我们进行了综合分析。
通过对各个环节的还原和连带分析,我们逐渐明确了该员工的违规行为和其可能对公司造成的影响。
四、调查结果经过调查,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员工A在XX年XX月至XX年XX月期间,利用职务之便,通过虚构公司业务来套取公司款项,并进行私人挪用。
2.员工A的违规行为共涉及XX万元,其中XX万元已查明挪用为个人消费,剩余部分正在进一步核实。
3.员工A以个人利益为驱动,对公司的财务造成了重大损失。
4.公司内部的财务管控存在漏洞,未能及时发现和防范此类行为。
五、影响分析该员工的财务违规行为对公司产生了以下影响:1.经济损失:员工A的挪用款项造成公司经济损失,并对公司的财务稳定性和运营产生不良影响。
2.声誉损害:此次事件对公司的声誉造成了负面影响,削弱了客户和合作伙伴的信任。
3.员工士气下降:公司员工对该事件的揭露和处理可能引发员工士气下降,对公司的整体工作氛围产生不良影响。
第1篇一、案件概述1. 案件名称:[具体案件名称]2. 案件发生时间:[具体日期]3. 案件发生地点:[具体地点]4. 案件基本情况:[简要描述案件发生的原因、经过及造成的后果]二、调查背景1. 背景介绍:[详细描述案件发生的背景,包括相关法律法规、社会环境、当事人关系等]2. 调查目的:[明确指出进行调查的目的,例如查明案件真相、追究相关人员责任、维护社会稳定等]三、调查过程1. 初步调查阶段:[描述调查初期的工作,包括收集资料、询问相关人员、初步分析案件情况等](1)资料收集:[列出收集到的资料类型及来源](2)询问相关人员:[描述询问的对象、内容、方式和结果](3)初步分析:[简要分析案件的主要疑点和难点]2. 深入调查阶段:[详细描述调查过程中采取的措施和取得的进展](1)实地勘查:[描述勘查的具体地点、方法和发现的重要线索](2)技术侦查:[描述采用的技术手段、过程和结果](3)走访调查:[描述走访的对象、内容和结果](4)证据收集:[列出收集到的证据类型、来源和证明力]3. 终结调查阶段:[描述调查终结前的工作,包括整理证据、撰写调查报告、提交调查结果等](1)证据整理:[描述证据整理的方法、过程和结果](2)撰写调查报告:[简要介绍调查报告的结构和内容](3)提交调查结果:[描述提交调查结果的方式、对象和反馈]四、调查结果1. 案件真相:[详细阐述案件发生的原因、经过和后果,包括各相关方的责任]2. 相关责任人:[明确指出案件涉及的相关责任人及其责任认定]3. 处理建议:[提出对案件处理的具体建议,包括行政处罚、司法追究、恢复名誉等]五、调查结论1. 案件定性:[根据调查结果,对案件进行定性]2. 责任认定:[对案件涉及的相关责任人的责任进行认定]3. 教训总结:[总结案件暴露出的问题,提出预防类似案件发生的建议]六、附件[列出调查过程中形成的附件,如调查报告、证据材料、照片、录音等]七、报告人[报告人姓名、职务、单位]八、报告日期[报告日期]---报告正文一、案件概述[此处应详细描述案件的具体情况,包括案件名称、发生时间、地点、基本情况等。
案件调查终结报告范文XXX工商行政管理局案件调查终结报告一、当事人及案由当事人:住所:法定代表人:注册资本:经营范围:XX年XX月XX日,XXX工商局在进行市场巡查时发现,XXX 销售到我市的XXX牌保健食品的外包装上印有“软化血管、提高免疫力”字样。
检查人员认为软化血管、提高免疫力是两种不同性质的功能,不可能同时出现在一种产品上,当事人的行为涉嫌夸大宣传,检查人员随即对上述情况制作了现场检查笔录,然后填写《立案审批表》并附上述现场检查笔录报局领导批准立案。
局领导XX年XX月XX日批准立案(立案号XXX)。
本案由XXX(执法证号∶XXXXX),XXX(执法证号∶XXXXX)两名调查人员负责调查处理。
二、调查经过及证据XX年XX月XX日,调查人员对当事人在我市的经销商的法定代表人XXX进行了询问,调查当事人在我市的销售情况,并获取了调查笔录一份、经销商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一份、经销商法定代表人身份证复印件一份、XXX牌保健食品进货发票复印件两份、经销合同复印件一份。
XX年XX月XX日,调查人员在XXX超市对XXX牌保健食品进行抽样取证,获取了XXX牌保健食品的外包装两份。
XX年XX月XX日,调查人员通过特快专递向XXX邮寄送达了XXX号《询问通知书》,要求其提供营业执照副本、XXX牌保健食品批准证书、销售到我市的XXX牌保健食品销货发票、经销合同,并于XX年XX月日前到我局接受调查。
XX年XX月XX日当事人法定代表人委托XXX到我局接受调查,向我局提供了当事人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一份,XXX牌保健食品批准证书复印件一份,法定代表人委托书一份,委托人身份证复印件一份,调查人员对当事人委托代理人进行了询问并制作了询问笔录。
XX年XX月XX日,当事人通过特快专递给我局提供了情况说明一份,整改后的包装一份。
调查人员调取的主要证据(证据目录)有:1、XXX进行现场检查的现场检查笔录1份;2、对经销商法定代表人的询问笔录1份;3、XXX牌保健食品进货发票复印件四份4、经销合同复印件二份。
第1篇案件名称:张某与李某离婚纠纷案案号:(2023)XX法民初字第XX号当事人信息:原告:张某,男,汉族,XX省XX市人,身份证号码:XXX,住址:XX省XX市XX区XX路XX号。
被告:李某,女,汉族,XX省XX市人,身份证号码:XXX,住址:XX省XX市XX区XX路XX号。
案件基本情况:原告张某与被告李某于2010年5月登记结婚,婚后育有一子。
婚后初期,双方感情尚可,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双方性格差异、生活习惯等因素逐渐显现,导致夫妻感情出现裂痕。
2023年3月,原告张某以夫妻感情确已破裂为由,向本院提起离婚诉讼。
审理过程:本案于2023年4月10日立案,依法适用普通程序进行审理。
在审理过程中,本院依法向双方当事人送达了起诉状副本、应诉通知书等相关法律文书,并依法进行了证据交换。
双方当事人对案件事实无异议,但就财产分割及子女抚养问题存在争议。
审理结果:一、关于离婚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三十二条规定,夫妻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的,应准予离婚。
本案中,原告张某与被告李某婚后感情出现裂痕,经过法院调解无效,故本院认为夫妻感情确已破裂,依法判决准予离婚。
二、关于财产分割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三十九条规定,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按照照顾子女和女方权益的原则判决。
本案中,双方婚后共同财产包括房产、车辆、存款等,经依法评估,共计人民币XX万元。
根据双方的经济状况及对子女抚养的影响,本院判决如下:1. 房产归原告张某所有,被告李某享有该房产相应份额的折价款;2. 车辆归被告李某所有;3. 存款及其他财产按照法定继承原则分割。
三、关于子女抚养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三十六条规定,离婚后,哺乳期内的子女,以随哺乳的母亲抚养为原则。
哺乳期后的子女,如双方因抚养问题发生纠纷,由人民法院根据子女的权益和双方的具体情况判决。
本案中,双方婚生子现年6岁,尚在哺乳期内,故判决如下:1. 婚生子由原告张某抚养;2. 被告李某每月支付婚生子抚养费人民币XX元,直至婚生子年满18周岁止;3. 双方共同承担婚生子的教育、医疗等费用。
案件调查终结报告范文3篇案件调查终结报告范文3篇案件调查终结报告范文一:案由:一、当事人概况及项目情况1、当事人:法定代表人:法定代表人身份证号:单位地址:2、被委托人:身份证号:联系方式:受委托3、项目情况:1、2、3、4、5、二、调查经过:案件调查所涉执法人员执法证号:、。
1、 201X年X月X日,经市住房保障和城乡建设管理局局领导批准,准予立案查处,并责成具体承办;2、3、4、5、6、7、5、三、调查结果的行为。
经调查,该项目存在1、;2、四、证据说明:1、2、3、4、5、6、五、法律依据:1、违反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第四十条:在城市、镇规划区内进行建筑物、构筑物、道路、管线和其他工程建设的,建设单位或者个人应当向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确定的镇人民政府申请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申请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应当提交使用土地的有关证明文件、建设工程设计方案等材料。
需要建设单位编制修建性详细规划的建设项目,还应当提交修建性详细规划。
对符合控制性详细规划和规划条件的,由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确定的镇人民政府核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确定的镇人民政府应当依法将经审定的修建性详细规划、建设工程设计方案的总平面图予以公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第四十三条:建设单位应当按照规划条件进行建设;确定变更的,必须向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提出申请。
确需变更的,必须向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提出申请。
变更内容不符合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城乡规划部门上不得批准。
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应当及时将依法变更后的规划条件通报同级土地主管部门并公示。
《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第三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进行下列工程建设项目包括项目的勘察、设计、施工、监理以及工程建设有关的重要设备、材料等的采购,必须进行投标:大型基础设施、公用事业等关系社会公关利益、公众安全的项目《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第十三条:建设单位在领取施工许可证或者开工报告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工程质量监督手续。
案件调查终结报告范文:
关于张XX无照经营一案的调查终结报告
2005年X月X日,我们在市场巡查中发现:襄阳区航空路22号的张XX涉嫌无照擅自从事服装零售经营活动,于X 月X日报经分局局长批准立案(立案号:襄阳城工商立字〔2005〕X号),对此案进行了调查、取证,现已调查终结。
报告如下:
一、当事人的基本情况:张XX,男,现年30岁,身份证号:20623197805170031,住襄阳区航空路11号。
二、主要违法事实:当事人张XX自2005年X月X日以来,未经我局核准登记,擅自在襄阳区航空路XX号从事服装零售经营活动,我局执法人员于2005年X月X日对其下达了《催办营业执照通知书》,限其在X月X日前到城关分局办理个体营业执照,但其未在规定期限内申请办理。
张XX在此期间共获取非法所得2000元。
以上事实,由当事人交待材料、购销凭证、询问笔录、现场检查记录、催办营业执照通知书送达回证和其它证明材料予以证明。
三、处罚建议:鉴于当事人的上述违法事实,我们认为其行为违反了《城乡个体工商户管理暂行条例》第七条第一款之规定,属于无照经营行为。
依据《行政处罚法》第二十三条和《城乡个体工商户管理暂行条例》第二十二条、《城乡
个体工商户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十五条之规定,责令当事人改正无照经营的违法行为,并建议对当事人作出如下处罚:
1、没收非法所得贰仟元;
2、罚款贰仟伍佰元。
根据《行政处罚法》第三十八条规定,报请局领导审批。
调查人:
二○○年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