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大MBA课程——战略管理
- 格式:ppt
- 大小:941.00 KB
- 文档页数:246
战略管理---战略发展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同济大学经济与管学院雷星晖2017-6-14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雷星晖1§1-2 战略发展【战略发展的模式】•即组织战略随时间发展变化的方式——战略变革的方式可能不同,但并不是方向上产生重大的一步式的变革,而是渐进式(incrementally)变革,偶尔才进行转型式(transformational)变革。
)变革2017-6-14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雷星晖2•战略行动可能会偏离已有的主要战略;主要战略自身也在逐渐地发生变化;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行动会逐渐形成个公司的总体战略意图。
这些行动会逐渐形成一个公司的总体战略意图•如果一个组织经常改变其战略,就很难有效地完成任务;但如果渐进的战略变革落后于环境完成任务但如果渐进的战略变革落后于环境变化,组织就可能会与环境不协调,这时就可能需要重大的战略变革。
2017-6-14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雷星晖3•说明:①经过规划的战略得以实现(realised);经过规划的战略得以实现)②未能进入实施的战略——未实现的战略;③自然发生的(emergent)战略——战略的发展具有自然发生的属性;④退化;⑤机会性的战略——由于具有机会上的优势;⑥强加的(imposed)战略——往往是被迫实施的。
2017-6-14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雷星晖6【关于战略发展的观点】1.“自然选择”的观点•很多人认为:—提供给一个组织的战略选择方案是非常有限的大多数企业不能影响它们的经营环境只限的,大多数企业不能影响它们的经营环境,只能受制于它或对其变化作出相应的对策——自然选择过程。
选择过程•本书观点:—针对某些组织,环境对它们的影响确实很针对某些组织环境对它们的影响确实很大,管理的自由度大大降低。
但是,情况并不都是这样发展制定战略的技能以适应环境的变是这样,发展制定战略的技能,以适应环境的变化正是管理者的工作。
2017-6-14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雷星晖72.“战略计划”(Strategic planning)观点——最传统观点•60~70年代认为:—战略仅仅能够而且应该通过高度系统化的计划方式来产生(建议建立公司计划部门,并指定相应的工具和技术和技术)。
MBA名校的10堂课第一篇 MBA概述第一章谁应该读这本书?第二章 MBA课程综述2.1 “概念框架”的运用2.2 案例学习法的应用第二篇战略及策略类MBA课程第三章战略管理3.1 步骤一:设定公司目标3.2 步骤二:进行外部及内部分析3.3 步骤三:培养竞争优势3.4 步骤四:选择竞争战略3.5 步骤五:设计组织架构3.6 本章总结第四章宏观经济学与适时的商业战略4.1 真实商业环境中的宏观经济学4.2 宏观经济学的学派之争4.3 小布什和格林斯潘的过度刺激4.4 商业周期的定义4.5 从理论上来管理商业周期4.6 商业周期管理实践4.7 本章总结第三篇 MBA的职能类课程第五章战略营销5.1 市场导向5.2 识别并满足顾客需求5.3 发展营销战略——目标设定及市场细分5.4 发展营销战略——建立可持续的竞争优势5.5 设计营销规划(4P)5.6 关系的建立与经营5.7 本章总结第六章运营管理与供应链管理6.1 总体规划6.2 库存管理6.3 生产管理6.4 供应链管理6.5 作业排程6.6 项目排程6.7 设备布局及地点6.8 质量及可靠性作业规划第七章财务会计7.1 导言7.2 主要的财务报表7.3 会计问题7.4 财务报表分析第八章管理会计8.1 内部会计系统的目的与应用8.2 预算在战略及利润规划过程中的角色8.3 为不同的目的支付不同的成本8.4 分权化及责任会计制度8.5 本章总结第九章公司理财9.1 导言9.2 长期的资本预算9.3 个别投资者的最佳投资组合9.4 资本融资及资本结构9.5 短期现金流管理9.6 本章总结第四篇 MBA的组织与领导力类课程第十章组织行为学10.1 个人行为及过程10.2 团队过程及领导力10.3 组织过程10.4 本章总结第五篇 MBA的工具箱第十一章统计、决策分析及建模11.1 统计分析及数据评估11.2 决策和风险分析11.3 建模及分析11.4 本章总结第十二章管理经济学12.1 需求、定价和营销12.2 供给和生产理论12.3 市场进入、退出与市场战略第十三章结束语。
一、上海交大企业管理各专业课分析众所周知,上海交大企业管理专业的专业课有三个选项,一个是840运筹学,一个是841经济学,第三个是845管理学。
在 10年之前,其实选择840运筹学是大大的有好处的,因为这门专业课基本上可以概括为“题傻,分高,速选”,然后“好花不常开,好景不常在”,出来混迟早要还的,果真从11年开始,由于出此专业课的老师换了,陡然间,专业课的难度大大增加,就12年而言,好多人专业课不及格,或者分数不高,当然不排除大牛的孩子,840依旧可以考得很高。
总结一下,840运筹学相对适合于理工类跨考的孩子选择,而且是那种理工科思维本身就很强的孩子。
相对而言,841和845是挺适合本身就学经管的孩子的,而且容易考高分,但是对于跨考的孩子选择这两门专业课,我不能保证也是高分,因为这个要看个人对经管的理解和感觉的【话说得很玄乎,但是事实上就是这样】。
用事实说话,11年的企业管理最高分是选择845作为专业课的,12年的企业管理最高分是选择 841最为专业课的,并且这两人的总分都是在430左右。
二、845管理学专业课分析845 管理学专业课,虽然指定参考书就只有一本,但这并不意味着就只考指定书目的内容,其实本质上说这么课考试范围比较广,灵活性强。
那是不是就决定了我们分数只能徘徊在90多分呢,情况绝非如此。
就近三年的出题情况看,许多题目虽然不能直接在书上找到答案,但其出题规律及其解答技巧还是比较明显的。
现在我说一下考试题型。
在有提供专业课真题的年份里,即03年~07年,出现过计算题,虽然计算题好好看一下,也不是很难,但是终究会耗费一定时间的。
事实上,经过我个人备考的过程,从08年开始就似乎没有出现过计算题【09年和10年我只是听说没有,其他年份我确认过考过的人,且确实没有计算题】。
至于剩下的题型,基本上也没有出现过名词解释的题目。
也就是说,剩余的题型基本有简答题,辨析题,案例分析题,论述题等等,基本上以主观题为主导,但是每年的题型是不定的。
上海交通大学 《战略管理:研究注记与案例》 教师使用手册本手册专供教师备课使用。
教学注记对教材相关内容背后的理论思想及考虑予以解释,并对各章的教学重点,材料、案例讨论的运用给出建议,供使用教师参考。
本教材主要面对54学时的课程进行编写,但考虑到授课内容的可选择性,材料的全部教授内容要超过54学时,根据案例分析的情况,可延长至60学时左右。
本教材各篇章的逻辑结构体系如下图:第一章? 战略的本质及其基本逻辑 本章概述第一章是本书最重要的部分,也是整个战略管理教学中最为关键的环节。
这一环节需要让学生把握好战略的本质与终极追求,战略管理的基本问题,战略的层次、类型以及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
对这些问题的理解,极大地影响着后续内容的学习以及战略管理实践中的实际应用。
因此,这第一单元是需要下大力气去准备和课程引导的。
建议授课学时? 2单元,6学时。
核心概念上海交通大学《战略管理:研究注记与案例》 教师使用手册 【最新资料,WORD 文档,可编辑修改】战略思想? 价值最大化? 伪战略? 战略基石? 战略风险? 战略协同教学内容注记第一节? 战略是什么本节是从战略管理十大学派开始了全书的叙述的。
教学上可采用教材注记中的“战略管理理论综合框架”来介绍战略管理的十大学派。
教学重点在于各学派的关系,实际上各大学派的观点整合在一起,就形成了战略管理不断改进、不断提高的一个完整的循环。
该节的“阅读材料1”、学习学派中关于蜜峰与苍蝇的实验都可作为极好的教学点,尤其可以在学习学派的介绍上进行展开,让学生了解在高度不确定的环境中如何进行战略管理的基本思想。
这一节最为重要的是本书对战略概念的理解——战略是一种思想。
对于什么是战略,本节的“战略思想的四维模型”是一个创新的概念。
它突出了战略问题有别于战术问题的全局性、长远性、指导性、整合性、系统性、竞争性的特性,在这几个方面要引入精炼有效的案例来强化概念,帮助学生理解。
并通过实例开启学生的战略性思维,在介绍实例时可先根据案例提问具体的决策问题,让学生参与到战略思考中去,然后再总结出相应的战略特性。
M B A战略管理讲义文档编制序号:[KK8UY-LL9IO69-TTO6M3-MTOL89-FTT688]战略管理讲义前言战略决策在管理决策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每项战略决策对企业的长期生存与发展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然而,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化,企业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结构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复杂,企业领导仅凭过去的经验或是他们的胆识,已经难以为企业制定出正确的战略,战略决策也日益演变成为一种严密的科学分析与创造性的构想相结合的过程。
而了解有关的理论知识,就成为参与这类决策的前提条件。
本讲义以MBA学员为授课对象,讲述了与战略决策有关的一些战略管理理论知识。
这些内容被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第一章介绍了战略决策与业务决策的区别,战略决策的内容,以及成功的战略所具有的特征;这一部分还提供了一个非营利组织制定战略规划的实例,为得是说明战略管理的一般理论也可以解决非营利组织的发展问题。
第二章介绍了外部环境分析所涉及的几个层面。
第三章讲述了企业内部分析中产用的方法和一些理论观点。
第四章介绍了竞争战略的主要类型,主要观点取自波特的理论,但个别地方仍有需要讨论的内容。
第五、六两章介绍了多样化和纵向联合两种公司战略。
讲义中仍有不少错字和不成熟的观点,请原谅。
第一章战略决策的内容与特点任何一个企业的运行与发展都离不开一系列决策,无论是开发一种新产品,改造一条生产线,或者仅仅是增设一个新工作岗位,都需要管理人员在各种可行的方案中选择出最适宜的方案,并把选定的方案付诸实现。
在实际工作中,人们总是要不断提出问题,不断寻求解决问题的答案。
然而稍有经验的人就知道,企业中形形色色的决策会由不同层次的人员作出,它们涉及的范围和可能产生的后果也相差甚远。
在这些决策中,有一类占有非常特殊的地位,它们会左右企业的发展方针,改变企业的内部结构,对企业的未来产生深远影响,这就是如今人们所称的战略决策。
在60年代以前,尽管许多西方企业的领导已经明显地感受到一些重大决策正在越来越多地占据着他们的时间和精力,他们却没能清楚地认识到这些决策的特点,也没有找到一个统一的称谓来形容这些决策。
战略管理试卷(A卷)一、简述题:(共50分)1、战略管理最终的目的是什么?(10分)参考答案:战略管理最终的口的是价值最大化,战略必须能为带来价值的提升,否则区样的战略就是一种伪战略°价值由收益性、成长也和风险三个要素构成,也就是说战蜗菅理要处理好企业收益性、成长性和风险三者的关系.以实现价值最大化,2、公司层战略、业务层庄略和职能层成略分别解决企业经营管理中的什么问题?(10 分)参考答案:公司层战略解决做什么的问题.即业务组合问题,具体而言.它耍明确企业的战略发展态势(是进、退还是守的发展态势)、是多元化经营还是单一经营、采取什么洋的多元化、业务间如何进行协同.业务层战略解决怎么做的问题,即通过什么(价格还是差异化)来参加市场竞争,它要确定竞争战略手段、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等问题,职能层战略解决企业各职能如何配合实施企业战略意图(哲学、公司层战略和业务层战略〉的问题。
3、公司层战略中的多元化战略的基本假设、目的是什么?(1。
分)参考答案:多元曲略的基本假设是公司的主业没有足够的发展空间,或者是主业业务波性太大,风险过大’在主业还有足够的成长空间时,集中经营应更有效率。
多元的目的有两个:一是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二是规避业务风险。
4、在战略决策中.如何理解和处理好“避短”与“补短”的关系?参考答案:“避短”与“补短”决策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首先是要分析企业某一“短” 皋否可谢.若可谢.采取谢知的决贺风院较小.若不可谢,则还需要弟诅两个间顾:一号补短的意愿,补短成功的概率2.(补短的心理张力/补短的难度),意愿越强烈,越可采取补短的决策,否则不应盲目补短,避免因无法承受补短过程的困雄而崩溃:二是这一短是禀斌型的、还是IF哩喊型的,即是不是可补的问题.若是禀M型的短.蚓宜果取避短或弁短的决黄,产业增长率5、战略管理几个层次的问题是什么?它们之间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 ( 10分)参考答案:战略管理共分六个层次:企业哲学、公司层战略、业务层战略、战略基石、 战略风险、职能层故略.企业哲学是最深层的问题,它决定了其它战略管理问题,公司层战 略决定了业务层战略的具体形式.公司层战略与业务层战略共同决定了战略基石,战略基石 决定了战略风险,而战略基石与战略风险共同决定了职能层战略,职能活动田绕着充实战略 基石、现避战略风险而展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