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层次开放实验室,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 格式:pdf
- 大小:157.18 KB
- 文档页数:4
杨柳小学实验教学“三开”“三开放”实施方案为了认真贯彻落实泸州市教育局在全市中小学中开展实验教学“三开”“三开放”工作的要求,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进一步推动我校实验教学工作,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强化对实验教学的管理,开足开齐开好实验课程,结合我校实际,特制订实验教学“三开”“三开放”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坚持“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根据《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精神和省教育厅《关于加强中小学教育装备工作的意见》进一步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要求,规范有序、扎实有效地推进我校实验教学和功能室的开放工作。
二、目标任务通过开展实验教学“三开”和“三开放”,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创新精神、实践能力、探究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力推进我校实验教学工作,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搞好实验教学,开齐开足开好实验课程,使我校实验课教学工作更好地适应教育发展需要。
三、建立机构,明确职责,完善管理制度1、建立学校实验教学“三开”和“三开放”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梅松杰副组长:李德齐(具体分管)成员:梅松静、李艳英、李登强、曾曙光、许观德、刘能伟、张廷坤及所有班主任。
2、责任分工组长:指导全校实验教学“三开”和“三开放”工作。
副组长;具体负责实验教学“三开”“三开放”工作的开展及日常检查。
梅松静:指导实验教学“三开”和“三开放”工作的开展及实施。
李艳英:负责实验仪器、各类教具、挂图等资料的保管、登记、使用、维护等工作以及科学实验室的清洁卫生打扫、学生实验的准备、安全工作;对危化药品的管理工作以及科学实验室的管理及相关资料的完善工作。
张廷坤:具体负责信息技术、远程教育、电化教学以及微机设备设施等工作;负责以上相关资料的完善工作。
许观德:负责体育室的对学生开放工作;体育室清洁卫生打扫等工作;负责体育器材的借还及保管工作;负责体育室的管理及相关资料的完善工作。
计算机实验教学的“四个三”教学模式摘要:计算机课程实验是大学本科计算机教学的核心内容之一,根据我校计算机实验教学的基本情况,我们将改革的重点放在打通计算机专业的所有计算机课程,构建上下统一、先后呼应、互为服务、前后铺垫的实验课程平台体系,实施实验教学的“三段式”、实验内容的“三层次”、实验体系的“三技术”、实验教学的“三结合”实验教学模式。
本文介绍了这一教学模式。
关键词:实践教学;三段式;三层次;三技术;三结合1引言计算机课程实验是大学本科计算机教学的核心内容之一,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是计算机实验教学的主要教学目标。
根据我校基础计算机实验教学的基本情况,我们将改革的重点放在打通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所有计算机课程,构建上下统一、先后呼应、互为铺垫、前服务后的实验课程平台体系,实施实验教学的“三段式”、实验内容的“三层次”、实验体系的“三技术”、实验教学的“三结合”实验教学模式的探索。
我校实验改革的指导思想为:加强基础训练,强化专业技能,注重实验基本技能和综合设计能力的培养,在明确实验教学内容和确定实验教学学时数的前提下,整体考虑计算机应用技术课程实验体系的构建。
避免实验内容重复,强化内涵,提高水平,将课程实验体系的构建形成一个有机的、互动的、充满活力的、贯穿始终的整体,以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专业知识的相互呼应,通过实验努力满足与充实学生的专业知识结构和应用能力。
2 “四个三” 实验教学模式的构建2.1实验教学过程的“三段式”第一阶段(计算机基础素质实验教学):通过计算机基础课程实验对学生进行计算机专业要求比备专业基础素质和技能的训练。
使学生掌握计算机实验的基本知识、基本方法与基本技能,熟悉常用计算机设备及其仪器仪表的操作使用方法,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技能、应用技能和编程技能,以及理工科专业必备的观察、记录实验结果及整理、分析实验数据的能力。
第二阶段(多门专业课程融合的实验教学):按照实验内容归类梯次训练逐步深化的要求,从计算机应用技术教学的系统性、完整性、时代性方面总体设计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把实验内容要求相近或相同类别(例如C语言程序设计与C++,平面设计、静态网页设计、动态网页设计与数据库技术等)的实验内容,采取由浅入深、循环渐进、逐步推进、融合重组等方式进行深化。
化学类专业“一体化,三层次”实验教学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化学类专业已经成为了高校中一个备受青睐的专业方向。
在化学类专业中,实验教学一直被视为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它不仅是提高学生实际操作技能的重要途径,更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有效手段。
为了更好地满足当前化学类专业学生的实验教学需求,许多高校在实验教学改革上做出了一系列的努力,其中“一体化,三层次”实验教学模式备受青睐。
一、“一体化,三层次”实验教学模式的内涵“一体化,三层次”实验教学模式是指将实验教学作为化学类专业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其融入到各门专业课程之中,形成一个“一体化”的教学体系。
通过实验教学将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培养起来,形成了一个“三层次”的实验教学模式。
具体来说,一体化实验教学模式是将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相结合,使得学生在实验中能够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操作中,从而更加深刻地理解知识。
实验教学和实习、毕业设计等实践环节相结合,使得学生在实验教学中能够培养出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而“三层次”实验教学模式则是指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阶段设置不同的实验内容和实验要求,从而达到循序渐进,循循善诱的教学目的。
在实施“一体化,三层次”实验教学模式时,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展开。
首先是优化实验室建设。
要想实施好“一体化,三层次”实验教学模式,必须要有良好的实验条件和设备。
高校可以适当增加实验室的投入,更新实验设备,提高实验室的安全性和舒适度,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实验条件。
其次是改革实验教学内容。
实验内容是实验教学的核心,必须要根据学生的学习进程和本科阶段的实际需求进行合理安排。
可以根据教学大纲和专业课程设置,安排合理、有序、系统的实验课程,着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再次是优化实验教学方法。
传统的实验教学方法大多是以教师为中心的,学生的参与度不高。
可以采取小组合作学习、自主探究学习、实践性培养和创新性培养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增加学生的参与度,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深化实验教学改革,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摘要:深化实验教学改革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需要,本文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师队伍建设及实验室管理等方面进行了实验教学改革的探讨,旨在加快实验改革与创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实验教学改革创新能力实践教学作为教学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学素质、文化素质、创新素质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尤其对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具有独特的作用,深化实验教学改革是21世纪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需要,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重视实验教学地位,加大实验教学力度人才培养的质量是衡量整个高校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是学校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
实验教学质量的好坏又是衡量一所高校整体教学质量的重要内容,为此,我们必须摆正实验教学地位,重视实验教学的开展。
我们要纠正重理论轻实践、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现象,不应把实验课简单看成理论课的从属,应制定独立的实验课教学计划,在课程设置上增大实验课的比重,规范实验课的管理,严格实验课的考试考核,通过实验课训练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态度和创新能力。
二、加大经费投入,改善实验条件实验设备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硬件设施,而硬件设施的建立和完善是提高实验教学质量的保证。
学校要积极创造条件,切实解决实验室不足、实验设备差等问题,要加大经费投入,补充实验仪器,更新实验设备,购买高精度、高灵敏度、高质量的实验仪器。
各院系要合理利用仪器,加强仪器管理,提高仪器的利用率和完好率,为多开实验、开设高质量的实验提供条件。
三、改革实验教学内容,重视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实验教学内容的改革应适应高素质人才的培养要求,开设具有应用性、设计性、综合性强的、体现现代先进实验技术的教学实验项目。
要针对实验教学内容和大纲要求,建立一种理论与实践结合更紧密,内容更加自主、灵活的实验体系。
在实际的实验教学中,要重视基础性实验以培养学生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判断能力,加大综合性实验比例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开设设计性实验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创造能力、认识能力以及组织能力,锻炼科学研究的思路、方法和步骤,使之具有严肃的科学态度、严密的科学思想和严谨的工作作风。
第1篇一、引言实践教学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
为了适应新时代社会发展的需求,我国高等教育正逐步构建三层次实践教学体系,即基础实践教学、专业实践教学和综合实践教学。
本文将从这三个层次出发,探讨三层次实践教学体系的具体内容、实施方法和意义。
二、基础实践教学1. 实践教学目标基础实践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基本实践能力,包括实验技能、操作技能、观察分析能力和创新思维。
通过基础实践教学,使学生掌握专业基础知识,为后续专业实践和综合实践打下坚实基础。
2. 实践教学内容(1)实验课程:包括专业基础实验、专业实验和综合性实验。
通过实验课程,使学生掌握实验原理、实验方法、实验技能和实验报告撰写。
(2)实习实训:包括认识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
通过实习实训,使学生了解企业生产过程,提高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课程设计:通过课程设计,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实施方法(1)加强实验教学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实验教学质量。
(2)改革实验教学内容和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3)加强校企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多实习实训机会。
三、专业实践教学1. 实践教学目标专业实践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提高学生专业素养。
通过专业实践教学,使学生掌握专业知识,具备从事本专业工作的基本技能。
2. 实践教学内容(1)专业课程实验:通过专业课程实验,使学生深入理解专业理论知识,提高实验技能。
(2)专业实习:包括企业实习、项目实习和毕业设计。
通过专业实习,使学生了解专业领域的发展动态,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3)专业竞赛:通过参加专业竞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
3. 实施方法(1)加强专业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提高专业实践教学水平。
(2)改革专业实践教学课程体系,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3)加强校企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多专业实践机会。
开放性实验教学与创新人才培养前言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经济的发展,人才需求逐渐多样化和复杂化。
传统的学院式培养模式已经难以满足现代社会的需求。
因此,开放性实验教学已经成为高校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之一。
本文将介绍开放性实验教学的定义和目标,以及实施开放性实验教学的方法和经验。
开放性实验教学的定义和目标开放性实验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贯彻开放、灵活的理念,通过学科竞赛、工程实践、课程设计等方式,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协作能力。
开放性实验教学具备以下特点:•开放性:不仅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实验内容,也可以选择自己的学习方式和评价方式。
•实践性:学生需要在实践中学习,通过自己的实践体验来获得知识。
•团队性:学生需要在团队中协作,共同完成实验或项目。
开放性实验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这需要学生具备一系列的能力,如:•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需要学会在实验或项目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将有助于他们在将来的工作中更好地解决问题。
•创新能力:学生需要具备发掘问题、探索新思路的能力,这是创新的基础。
•团队协作能力:团队协作是开放性实验教学的一个关键部分,学生需要学习如何在团队中协作、沟通和分享。
•自主学习能力:学生需要具备自主学习和学习新知识的能力,这可以使他们在职业生涯中不断成长和发展。
实施开放性实验教学的方法和经验1. 选题设计在实施开放性实验教学前,需要对实验选题进行充分的设计和准备。
实验选题应该与学科紧密相关,可以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学科知识和实践能力。
此外,实验选题应该满足以下要求:•开放性: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实验的研究方向和内容,可以自由探究问题。
•实践性:实验应该具有一定的实践性,学生需要在实践中学习和掌握知识。
•创新性:实验应该有一定的创新性和挑战性,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2. 授课方式开放性实验教学的授课方式与传统的授课方式有所不同。
在开放性实验教学中,教师应该扮演着辅助和指导的角色,而不是单纯的授课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