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气密性检查汇总(重要)
- 格式:ppt
- 大小:1.81 MB
- 文档页数:16
检查装置气密性一般方法是:通过气体发生器与附设的液体构成封闭体系,依据改变体系内压强时产生的现象(如气泡的生成,水柱的形成,液面的升降等)来判断装置气密性的好坏。
在实际检验过程中,由于气体发生器结构不同,因此检验方法也有一定的差异.1、微热法方法:如图将导管口浸入水中,用手掌或热毛巾捂容积大的部位,若导管口有气泡产生,过一会儿移开捂的手掌或毛巾,导管末端形成一段水柱,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方法:关闭分液漏斗活塞,往烧杯中加水至没过导管口,用酒精灯微热圆底烧瓶,若导管末端产生气泡,停止微热,有水柱形成,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2、启普发生器的气密性检查方法:关闭导气管活塞,从球形漏斗上口注入水,待球形漏斗下口完全浸没于水中后,继续加入适量水到球形漏斗球体高度约1/2处,做好水位记号,静置几分钟,水位下降的说明漏气,不下降的说明不漏气。
3、液封法方法:关闭橡皮管夹,从长颈漏斗上口注入水至下口完全浸没于水中,若颈中形成水柱,静置数分钟颈中液柱不下降,说明气密性良好,否则说明有漏气现象。
方法:向导管口吹气,漏斗颈端是否有水柱上升,夹紧橡皮管,静置片刻,观察长颈漏斗颈端的水柱是否下落若吹气时有水柱上升,夹紧橡皮管后水柱不下落,说明气密性良好。
4、液差法方法:关闭K,把干燥管下端浸入水中,使干燥管内液体面低于烧杯中水的液面,静置一段时间,若液面差不变,表明气密性良好。
方法:关闭K,从U型管的一侧注入水,待U型管两侧出现较大的液面差为止,静置几分钟,液面差不变说明不漏气.5、压强差法方法:先关闭活塞K1,打开分液漏斗的盖,向分液漏斗中注入适量水,关闭K2,打开K1(分液漏斗不加盖),如果水很快就不能流出,则气密性良好。
如上图所示,关闭装置中的弹簧夹后,开启分液漏斗的活塞,水不断往下滴,直至全部流入烧瓶,能否说明该装置是否漏气?如果不能,该如何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分析:不能说明装置是否漏气.由于分液漏斗和烧瓶间用橡皮管相连,使分液漏斗中液面上方和烧瓶中液面上方的压强相同,无论装置是否漏气,都不影响分液漏中的水滴入烧瓶。
2016 高考理综化学科--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的方法归纳一、基本方法:①受热法;②压水法;③吹气法。
二、操作要求:①形成关闭出口;②采用加热法、水压法、吹气法等进行检查;③观察气泡、水柱等现象得出结论;④若连接的仪器很多,应分段检查。
三、实例:【例 1】检查图 A 装置的气密性图 A图 B方法:将导管出口埋入水中,用手掌或热毛巾焐容积大的部位,看水中的管口可否有气泡逸出,过一会儿移开焐的手掌或毛巾,观察浸入水中的导管尾端有无水上升形成水柱。
若焐时有气泡溢出,移开焐的手掌或毛巾,有水柱形成,说明装置不漏气。
【例 2】检查以下图装置的气密性方法:关闭分液漏斗活塞,将将导气管插入烧杯中水中,用酒精灯微热圆底烧瓶,若导管尾端产生气泡,停止微热,有水柱形成,说明装置不漏气。
【例 3】检查以下图装置的气密性方法:用止水夹夹住橡皮管,打开 a,用酒精灯微热 B,若导气管口有气泡产生,移开酒精灯导管内形成一段水柱,则装置气密性优异。
【例 4】如图( 1)怎样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2)若用手捂热现象不明显,该怎样检验该装置的气密性?解答:( 1)关闭分液漏斗的活塞,将干燥管尾端的管口放入水中,用手紧捂烧瓶, c 中有气泡产生,松开手冷却,有少量水进入干燥管并形成一段牢固的水柱,表示装置不漏气。
(2)方法1:关闭分液漏斗的活塞,将干燥管尾端的管口放入水中,用酒精灯小心加热烧瓶 B ,c 有气泡产生,移开酒精灯冷却,有少量水进入干燥管并形成一段牢固的水柱,表示装置不漏气。
方法2:在干燥管尾端接一小段橡皮管,用止水夹夹紧橡皮管,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经过分液漏斗向烧瓶加水,若加水必然量此后,分液漏斗中水不再滴下,证明装置气密性优异。
【例 5】检查启普发生器的气密性图 A图B图 C表达 1:关闭导气管活塞,从球形漏斗上口注入水,待球形漏斗下口完满吞没于水中后,继续加入适合水到球形漏斗球体高度约 1/2 处,做好水位记号。
静置几分钟,水位下降的说明漏气,不下降的说明不漏气。
化学气密性检测方法
气密性是指物体或装置对气体的阻挡能力。
在化学生产、储存、运输领域,常常需要确保容器或管道的气密性,以避免发生泄漏或其他安全隐患。
因此,化学气密性检测方法显得至关重要。
常见的化学气密性检测方法
1.水浴法:将被检测的容器或管道浸入水中,观察是否有气泡产生。
若有气泡冒出,则表示存在漏气现象。
2.压力法:通过给容器施加一定的压力,然后观察压力是否能够保持
稳定。
若压力持续下降,则说明存在泄漏。
3.氦气检漏法:使用氦气进行检测,因为氦气分子极小且不容易被吸
收。
将被测物件充满氦气,然后使用氦气探测器寻找漏气点。
4.测漏仪法:专门的化学气密性检测设备,能够通过测量被检测物体
的微小漏洞来判断是否存在泄漏。
检测过程及注意事项
1.在进行气密性检测前,应先检查设备和工具的完好性,确保准备工作
无误。
2.不同的化学气密性检测方法适用于不同的场景,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
合适的检测方法。
3.定期对化学容器或管道进行气密性检测,以确保安全生产和使用。
4.在使用氦气检漏法时,需注意氦气的特殊性质,严禁在有可能产生火
花或高温的环境下进行检测。
综上所述,化学气密性检测方法在现代化学工业中具有重要意义,通过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和正确操作步骤,可以有效确保化学生产设备的安全运行,减少泄漏事故的发生。
高考化学实验复习三--各种装置的气密性检查方法归纳三高二化学备考组郑明编辑黄来林郭存良校对专题复习三各种装置的气密性检查方法归纳一般说来,无论采用那种装置制取气体,在成套装置组装完毕装入反应物之前,必须检查装置的气密性,以确保实验的顺利进行。
装置气密性的检查这类题目变化很多,很多同学经常出错,因此,无论是从实验还是从理论、应试诸方面,都需要我们掌握好装置气密性检查的原理、方法及解题思路气密性检查思路:使要检查气密性装置(及附加的装置)构成一个封闭体系,其系统内有一部分气体,设法改变体系内气体压强(改变温度、鼓气),观察产生的现象(水柱、水面升降、气泡等),以判断装置气密性的好坏。
写方案时既要说明操作方法,又要说明观察到的现象,还要说明判断气密性是否良好的标准,三者缺一不可。
考核的问题有二:一是怎样增大体系内气体的压强;二是能否正确地描述实验现象。
通过对问题的回答,考核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
具体步骤:观察装置出口数目,若有多个出口,则通过关闭止水夹、分液漏斗活塞或用水封等方法,使装置构成封闭体系。
采用改变温度、加水增压法、鼓气法等改变封闭体系内气体压强。
观察水柱、水面升降、气泡等现象得出结论。
注:若连接的仪器很多,应分段检查。
气密性检查的三种基本方法.改变气体温度法,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加水加压法检查装置气密性.鼓气法检查装置的气密性.鼓气法检查装置的气密性例如:方操作现象结论案在试管中加入适量的水淹没长颈试管中的水沿实验装1漏斗下端管口;用嘴对着导管口长颈漏斗向上置不漏吹气。
移动气在试管中加入适量的水淹没长颈长颈漏斗下端实验装2漏斗下端管口;用嘴对着导管口口有大量气泡置不漏吸气。
冒出气装置气密性的检验,原理通常是想办法造成装置不同部位气体有压强差,并产生某种明显的现象。
使气压增大的常见方法有:①对容积较大的容器加热(用手、热毛巾、或微火)容器内受热气体膨胀,压强变大,现象是从导管出口(应浸没在水下)排出气泡,冷却时气体收缩,液体回流填补被排出的气体原来的位置,从而形成一段液柱;②通过漏斗向密闭容器内加水,水占领一定空间使容器内气体压强变大。
高中化学气密性检查及原理高中化学气密性检查及原理是什么?答:高中化学气密性检查及原理如下:化学实验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在实验前,确保实验装置气密性良好,是实验成功的基础。
气密性检查主要分为:微热法(热胀冷缩法)、注水法(液差法)、打气与抽气法(针筒+长颈漏斗)等,检查原理为:改变内部压强大小,形成内外压强差,产生水柱。
具体方法如下:一、微热法(热胀冷缩法)原理:通过微热使装置内部的气体受热膨胀,溢出一部分气体,冷却后,装置内的气体冷缩后压强减小,外界气压大,将水压入导管内,形成水柱。
实例1、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装置(试管+导管)的气密性检查组装好设备,导管一端放入水中,构成密闭系统,用双手捂住试管,观察到水中的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松手后,导管中进入一段水柱,说明气密性良好。
实例2、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实验装置(分液漏斗+锥形瓶)的气密性检查组装好设备,导管一端放入水中,关闭分液漏斗中的旋塞,构成密闭系统,用双手捂住锥形瓶(或用酒精灯隔着石棉网加热锥形瓶,加热片刻即可),观察到水中的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松手后,导管中进入一段水柱,说明气密性良好。
二、注水法(液差法)原理:用分液漏斗向密封的装置中注水,水压缩装置内的气体使内部气压上升,大于外部气压,再注水时,水会留在长颈漏斗中,与装置内的液面形成液面差。
实例1、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实验装置(长颈漏斗+锥形瓶)的气密性检查组装好设备,夹紧弹簧夹,向长颈漏斗中不断注入水,使长颈漏斗中的水高出装置内部水面一段距离,形成液面差,观察液面差稳定无下降,说明气密性良好。
实例2、启普发生器的气密性检查关闭启普发生器下面活塞,从球形漏斗上口不断注入水,直至球形漏斗的底端浸没在水面以下。
再关闭启普发生器上面活塞后,继续注入水,使球形漏斗中的液面高于反应器中的液面,停止注入后,观察一段时间,如果液面差不变,说明气密性良好。
实例3、U型管的气密性检查将U型管的一端的弹簧夹关紧,在另一端注入水,直至左右形成液面差,静置一段时间,液面差无变化,说明气密性良好。
几种装置气密性的检查(不带解析)在实验室里制取氧气、氢气、二氧化碳等气体时都必须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是否完好,只有装置不漏气时才能使用。
实验装置的不同,所采取的方法可能不同,现列举出一些不同装置,谈谈它们气密性检查的方法。
一、空气热胀冷缩法:如图1所示装置,要检查装置是否漏气,应先把导气管的一端浸入烧杯或水槽的水中,用手紧握试管或用手掌紧贴烧瓶的外壁。
若导管口就有气泡冒出。
把手移开,冷却后,导管内有一段水柱流入,则表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图3装置的气密性检查,在右侧橡胶管上夹紧弹簧夹,向长颈漏斗内注水,水会在漏斗颈内形成一段稳定的水柱,长时间不下降,(即长左面漏斗颈内水面和锥形瓶内的水面会有高度差一段时间内不变)表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检查图4、图5中装置的气密性:当缓慢拉活塞时,长颈漏斗下端口产生气泡,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当缓慢推活塞时,可观察到长颈漏斗内有液面上升,形成一段水柱,说明该装置气密性良好。
图6装置中,如图7---叫做U 型管气密性检查:检查左图中装置的气密性时,首先,在左侧橡胶管上夹上弹簧夹,向右侧管内注水,若右侧液面高于左侧,再上下调节右侧的管,左右液面总有高度差,且一段时间内高度差不变,说明该装置气密性良好注:如果左右液面总相平,右侧开口连于大气,就说明左侧也与大气相通,即漏气。
图书馆10装置气密性的检查方法(用分液漏斗制过氧化氢制氧装置):在右侧橡胶管上夹上弹簧夹,打开分液漏斗上端磨口塞图10装置气密性的检查:打开分液漏斗上端的磨口塞(这个塞一定要打开)向分液漏斗内注水,再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分液漏斗内液面几乎不下降或分液漏斗内液面下降很少后不再下降,说明该装置气密性良好图12气密性检查方法:在橡胶管上夹上弹簧夹,将干燥管压入烧杯的水中,水进入干燥管很少,一段时间后,干燥管内液面仍低于烧杯中的液面,高度差不变,说明该装置气密性良好。
二、启普发生器气密性的检查-----液差法(也就是注水法) 如图状况,就是装置气密性良好先在右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然后向球形漏斗内注水,水会在球形漏斗颈内形成一段稳定的水柱长时间不下落,(水面能停留在某一位置不再下降)此时球形漏斗中的水面高度于与容器下部半球体内的水面高度保持比较大的液面差,说明不漏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