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柱配筋率计算(修改)
- 格式:xlsx
- 大小:19.25 KB
- 文档页数:1
剪力墙如何根据SATWE计算结果配筋(你是怎么配的?)2013.12.11|假设此楼层为构造边缘构件,剪力墙厚度为200,剪力墙显示“0”是指边缘构件不需要配筋且不考虑构造配筋(此时按照高规表7.2.16来配),当墙柱长小于3倍的墙厚或一字型墙截面高度不大于800mm 时,按柱配筋,此时表示柱对称配筋计算的单边的钢筋面积。
水平钢筋:H0.8是指Swh范围内的水平分布筋面积(cm2),Swh范围指的就是Satwe参数中的墙水平分布筋间距,是指的双侧的,先换算成1米内的配筋值,再来配,比如你输入的间距是200 mm ,计算结果是H0.8,那就用0.8*100(乘以100是为了把cm2转换为mm2)*1000/200=400mm2 再除以2 就是200mm2 再查板配筋表就可以了所以配8@200面积250>200 满足要求了!(剪力墙厚度为200,直径8间距200 配筋率=2*50.24/(200*200)=0.25%,最小配筋率为排数*钢筋面积/墙厚度*钢筋间距)。
竖向钢筋:计算过程1000X200X0.25%=500mm2,同样是指双侧,除以2就是250mm2,Φ8@200(面积251mm2)足够。
Satwe参数中的竖向配筋率是可根据工程需要调整的,当边缘构件配筋过大时,可提高竖向配筋率。
剪力墙边缘构件中的纵向钢筋间距应该和箍筋(拉筋)的选用综合考虑一般情况下,墙的钢筋为构造钢筋,不过在屋面层短墙在大偏心受压下有时配筋很大墙竖向分布筋配筋率0.3%进行计算是不对的。
应该填0.25%(或者0.20%)。
如果填了0.3%,实际配了0.25%,则造成边缘构件主筋配筋偏小。
墙竖向分布筋按你输入配筋率,水平配筋按你输入的钢筋间距根据计算结果选筋。
规范规定的:剪力墙竖向和水平分布钢筋的配筋率,一、二、三级时均不应小于0.25%,四级和非抗震设计时均不应小于0.20%,此处的“配筋率”为水平截面全截面的配筋率,以200mm厚剪力墙为例,每米的配筋面积为:0.25% x 200 x 1000 = 500mm2,双排筋,再除以2,每侧配筋面积为250mm2,查配筋表,φ8@200配筋面积为251mm2,刚好满足配筋率要求。
4.5.7 超筋超限信息(WGCPJ*.OUT)超筋超限信息随着配筋一起输出,既在WPJ*.OUT中输出,也在WGCPJ*.OUT中输出,计算几层配筋,WPJ*.OUT中就有几层超筋超限信息,并且下一次计算会覆盖前次计算的超筋超限内容,因此要想得到整个结构的超筋信息,必须从首层到顶层一起计算配筋,超筋超限信息亦写在了每层配筋文件中。
程序认为不满足规范规定,均属于超筋超限,在配筋简图中以红色字符显示。
第一部份:混凝土、型钢混凝土柱、支撑的超限验算。
(1)轴压比超限验算(仅对柱):**(Lcasc)N、Uc=N/(Ac*fc)>Ucf其中:(Lcasc)-----控制轴力的内力组合号。
N-----控制轴压比的轴力。
()Uc-----计算轴压比。
Ac-----截面面积。
Fc-----混凝土抗压强度。
Ucf----允许轴压比。
(2)最大配筋率超限验算:**Rs> 表示全截面配筋率超限。
**Rsx>1.2% 表示矩形截面单边配筋率超限。
**Rsy>1.2% 表示矩形截面单边配筋率超限。
其中:Rs-----柱全截面配筋率Rsmax-----柱全截面允许的最大配筋率Rsx、Rsy-----B、H边的配筋率。
(3)斜截面抗剪超限验算:**(Lcasc)Vx、Vx>Fvx=Ax*fc*B*Ho**(Lcasc)Vy、Vy>Fvy=Ay*fc*Bo*H其中:(Lcasc)-----控制轴力的内力组合号。
Vx、Vy-----X、Y向剪力。
Fvx、Fvy-----X、Y向的抗剪承载力。
Ax、Ay-----X、Y向的计算系数。
fc-----混凝土抗压强度。
B、Bo-----截面宽、截面有效宽。
H、Ho-----截面高、截面有效高。
第二部份:墙-柱超限验算。
(1)最大配筋率超限验算:Rs>Rsmax其中:Rs-----墙--柱端暗柱的配筋率或按柱配筋时全截面的配筋率。
Rsmax-----规范允许最大配筋率。
新版TSPT剪力墙模块新增内容2。
1在暗柱设定中新增按照轴压比确定构件类型的按钮2.2暗柱设定中柱子填充样式,下拉菜单就后面的按钮可以进行选择了,点后不会再发生死机现象。
2.3在配筋表中新增了构造和约束分开绘制选项2。
4增加了墙梁选项卡2.5增加了【工程设置】的工具,可以对整个工程进行系统设置。
2。
6增加【自动画构件】命令,可以在由工程师设置好各参数后,完全由程序实现整个工程中各种构件的一次性绘制。
2。
7埋入轴压比后,轴压比颜色会根据构件类型自动区分颜色。
轴压比满足规范要求的构造边缘构件要求时,显示为紫色.2.8增加【手工指定轴压比】的功能,可以对轴压比进行修改。
3 剪力墙暗柱表的快捷生成—-史上最快最方便的暗柱表绘制方式您在绘制剪力墙暗柱表的过程中是否曾遇到1、绘制的暗柱表和图面上不能联动修改,改了表中的,还要再改图面上的,反之亦然。
2、暗柱修改后配筋率、配箍率需要重新进行计算,修改后还要数改后钢筋的根数。
3、如果某个暗柱用软件自动搜索搜错了,我们只能将其删掉重新进行手画,或者自己将暗柱进行拉伸修改,比较麻烦。
4、……遇到这些问题时,我们怎么办?探索者软件tspt模块中【墙柱平法】菜单下的【快捷生成】可以很好的给咱们工程师解决以上所说的问题。
第一个问题。
用【快捷生成】进行绘制的暗柱表可以实现与图面的联动修改,修改任何一方,另一方也会自动修改。
比如尺寸在图面上通过【墙柱特性】修改了,暗柱表中会自动跟着一起联动修改.比如将GBZ1的尺寸由【500】改成【800】,选择是否关联修改选项为【是】,这样本层所有的GBZ1都将进行修改。
选择是全部修改选择否重新生成新的暗柱表如果选择是否关联修改为否,则会重新生成一个。
并且自动顺延编号。
第二个问题。
使用【快捷生成】绘制的暗柱表,在进行钢筋的修改时,可以自动计算配筋率和配箍率,并且自动调整为修改后的钢筋数量。
生成的暗柱表支持CAD操作命令进行编辑修改,比如钢筋的添加、删除、移动、复制等.只要执行下【构件编辑】中的【暗柱钢筋识别】即可自动识别修改后的钢筋,钢筋的根数统计自动修改,配筋率与配箍率也会重新计算。
剪力墙如何根据S A T W E 计算结果正确配筋IMB standardization office【IMB 5AB- IMBK 08- IMB 2C】剪力墙如何根据SATWE计算结果配筋假设此楼层为构造边缘构件,剪力墙厚度为200,剪力墙显示“0”水平钢筋:是指Swh范围内的水平分布筋面积(cm2),Swh范围指的就是Satwe参数中的墙水平分布筋间距,是指的双侧的,先换算成1米内的配筋值,再来配,比如你输入的间距是200mm,计算结果是,那就用*100(乘以100是为了把cm2转换为mm2)*1000/200=400mm2再除以2就是200mm2再查板配筋表就可以了所以配8@200面积250>200满足要求了!(剪力墙厚度为200,直径8间距200配筋率=2*(200*200)=%,最小配筋率为排数*钢筋面积/墙厚度*钢筋间距)。
竖向钢筋:计算过程%=500mm2,同样是指双侧,除以2就是250mm2,Φ8@200(面积251mm2)足够。
Satwe参数中的竖向配筋率是可根据工程需要调整的,当边缘构件配筋过大时,可提高竖向配筋率。
剪力墙边缘构件中的纵向钢筋间距应该和箍筋(拉筋)的选用综合考虑一般情况下,墙的钢筋为构造钢筋,不过在屋面层短墙在大偏心受压下有时配筋很大墙竖向分布筋配筋率%进行计算是不对的。
应该填%(或者%)。
如果填了%,实际配了%,则造成边缘构件主筋配筋偏小。
墙竖向分布筋按你输入配筋率,水平配筋按你输入的钢筋间距根据计算结果选筋。
规范规定的:剪力墙竖向和水平分布钢筋的配筋率,一、二、三级时均不应小于%,四级和非抗震设计时均不应小于%,此处的“配筋率”为水平截面全截面的配筋率,以200mm厚剪力墙为例,每米的配筋面积为:%x200x1000=500mm2,双排筋,再除以2,每侧配筋面积为250mm2,查配筋表,φ8@200配筋面积为251mm2,刚好满足配筋率要求。
至于边缘构件配筋,一般是看SATWE计算结果里面的第三项:“梁弹性挠度、柱轴压比、墙边缘构件简图”一项里面的“边缘构件”,按此配筋,如果出现异常配筋,比如配筋率过大的情况,就用第十五项:“剪力墙组合配筋修改及验算”一项进行组合墙配筋计算,(As=2440,1440可能不正常,As=939,452正常)第十五项:一般可采用SATWE计算结果里面的第二项的配筋文件(但要复核SATWE计算结果里面的第三项里的边缘构件计算面积),将构造配筋部分删除,剩下很少的计算配筋,对应墙体编号配筋即可。
3014.3λv=0.2箍筋f yv =210N/mm 2λv范围内1.59%λv/2范围内0.80%设防烈度:7度抗震等级:轴压比暗柱类型截面B1B2(㎜)B3(㎜)H1(㎜)H2(㎜)a 200300100200300B2a(㎜)B3a(㎜)77501600㎝2实配钢筋112 Φ20实配钢筋28 Φ18As=5806mm 2满足要求直径竖向间距水平根数12100不填1210021210021210022.46%λv/2范围内拉筋:直径竖向间距水平根数λv/2范围面积(mm2):10100不填1010011010001010002.01%最小直径(mm)沿竖向最大间距(mm)最小直径(mm)一0.010A c ,6φ1681000.008A c ,6φ148二0.008A c ,6φ1481500.006A c ,6φ128三0.006A c ,6φ1261500.005A c ,4φ126四0.005A c ,4φ1262000.004A c ,4φ126纵向钢筋最小量(取较大值)箍注1:A c 为边缘构件的截面面积;注2:其他部位的拉筋,水平间距不应大于纵筋间距的2倍;转角处宜采用箍筋;λv区域面积S1: 暗柱纵筋配筋率ρ=抗震等级底部加强部位其它部位纵向钢筋最小量(取较大值)箍筋d内部小箍筋H向根数:d-H向箍筋总d内部小箍筋Ba向根数:体积配箍率ρv 2=>0.8%满足要求表6.4.5-2 抗震墙构造边缘构件的配筋要求体积配箍率ρv 1=>1.59%满足要求c外围箍筋:c箍筋总长度d内部小箍筋B向根数:d-B向箍筋总b内部小箍筋B向根数:b-B向箍筋总b内部小箍筋H向根数:b-H向箍筋总b内部小箍筋Ba向根数:二、箍筋λv范围内箍筋:λv范围面积(mm2):a外围箍筋:a箍筋总长度一、纵筋规范规定暗柱纵筋最小配最小纵筋计算值:规范规定的暗柱纵 ρv 1=λv*f c /f yv = ρv 2=λv/2*f c /f yv =三级剪力墙边缘构件的体积配箍率计算 混凝土强度等级C 混凝土强度fc=λ≤0.2λ>0.2λ≤0.2λ>0.2λ≤0.30.20h W 0.25h W 0.20h W 0.25h W 0.15h W0.15h W 0.20h W 0.15h W 0.20h W 0.10h Wλv 0.1440.240.120.20.12纵向钢筋(取较大值)箍筋或拉筋沿竖向间距l c (翼墙或端柱)不应小于翼墙厚度或端柱沿墙肢方向截面高度图6.4.5-1抗震墙的构造边缘构件范围表6.4.5-3 约束边缘构件范围lc及其配箍特征值不小于墙厚和400mml c (暗柱)注5,λ为墙肢轴压比;注6,A c 为右图中约束边缘构件阴影部分的截面面积。
新版TSPT剪力墙模块新增内容2.1在暗柱设定中新增按照轴压比确定构件类型的按钮2.2暗柱设定中柱子填充样式,下拉菜单就后面的按钮可以进行选择了,点后不会再发生死机现象。
2.3在配筋表中新增了构造和约束分开绘制选项2.4增加了墙梁选项卡2.5增加了【工程设置】的工具,可以对整个工程进行系统设置。
2.6增加【自动画构件】命令,可以在由工程师设置好各参数后,完全由程序实现整个工程中各种构件的一次性绘制。
2.7埋入轴压比后,轴压比颜色会根据构件类型自动区分颜色。
轴压比满足规范要求的构造边缘构件要求时,显示为紫色。
2.8增加【手工指定轴压比】的功能,可以对轴压比进行修改。
3 剪力墙暗柱表的快捷生成——史上最快最方便的暗柱表绘制方式您在绘制剪力墙暗柱表的过程中是否曾遇到1、绘制的暗柱表和图面上不能联动修改,改了表中的,还要再改图面上的,反之亦然。
2、暗柱修改后配筋率、配箍率需要重新进行计算,修改后还要数改后钢筋的根数。
3、如果某个暗柱用软件自动搜索搜错了,我们只能将其删掉重新进行手画,或者自己将暗柱进行拉伸修改,比较麻烦。
4、……遇到这些问题时,我们怎么办?探索者软件tspt模块中【墙柱平法】菜单下的【快捷生成】可以很好的给咱们工程师解决以上所说的问题。
第一个问题。
用【快捷生成】进行绘制的暗柱表可以实现与图面的联动修改,修改任何一方,另一方也会自动修改。
比如尺寸在图面上通过【墙柱特性】修改了,暗柱表中会自动跟着一起联动修改。
比如将GBZ1的尺寸由【500】改成【800】,选择是否关联修改选项为【是】,这样本层所有的GBZ1都将进行修改。
选择是全部修改选择否重新生成新的暗柱表如果选择是否关联修改为否,则会重新生成一个。
并且自动顺延编号。
第二个问题。
使用【快捷生成】绘制的暗柱表,在进行钢筋的修改时,可以自动计算配筋率和配箍率,并且自动调整为修改后的钢筋数量。
生成的暗柱表支持CAD操作命令进行编辑修改,比如钢筋的添加、删除、移动、复制等。
新版TSPT剪力墙模块新增内容2.1在暗柱设定中新增按照轴压比确定构件类型的按钮2.2暗柱设定中柱子填充样式,下拉菜单就后面的按钮可以进行选择了,点后不会再发生死机现象。
2.3在配筋表中新增了构造和约束分开绘制选项2.4增加了墙梁选项卡2.5增加了【工程设置】的工具,可以对整个工程进行系统设置。
2.6增加【自动画构件】命令,可以在由工程师设置好各参数后,完全由程序实现整个工程中各种构件的一次性绘制。
2.7埋入轴压比后,轴压比颜色会根据构件类型自动区分颜色。
轴压比满足规范要求的构造边缘构件要求时,显示为紫色。
2.8增加【手工指定轴压比】的功能,可以对轴压比进行修改。
3 剪力墙暗柱表的快捷生成——史上最快最方便的暗柱表绘制方式您在绘制剪力墙暗柱表的过程中是否曾遇到1、绘制的暗柱表和图面上不能联动修改,改了表中的,还要再改图面上的,反之亦然。
2、暗柱修改后配筋率、配箍率需要重新进行计算,修改后还要数改后钢筋的根数。
3、如果某个暗柱用软件自动搜索搜错了,我们只能将其删掉重新进行手画,或者自己将暗柱进行拉伸修改,比较麻烦。
4、……遇到这些问题时,我们怎么办?探索者软件tspt模块中【墙柱平法】菜单下的【快捷生成】可以很好的给咱们工程师解决以上所说的问题。
第一个问题。
用【快捷生成】进行绘制的暗柱表可以实现与图面的联动修改,修改任何一方,另一方也会自动修改。
比如尺寸在图面上通过【墙柱特性】修改了,暗柱表中会自动跟着一起联动修改。
比如将GBZ1的尺寸由【500】改成【800】,选择是否关联修改选项为【是】,这样本层所有的GBZ1都将进行修改。
选择是全部修改选择否重新生成新的暗柱表如果选择是否关联修改为否,则会重新生成一个。
并且自动顺延编号。
第二个问题。
使用【快捷生成】绘制的暗柱表,在进行钢筋的修改时,可以自动计算配筋率和配箍率,并且自动调整为修改后的钢筋数量。
生成的暗柱表支持CAD操作命令进行编辑修改,比如钢筋的添加、删除、移动、复制等。
柱总配筋率计算公式:
ρ=A(s)/A。
此处括号内实为角标,下同。
式中:A(s)为受拉或受压区纵向钢筋的截面面积;
配筋率是影响构件受力特征的一个参数,控制配筋率可以控制结构构件的破坏形态,不发生超筋破坏和少筋破坏,配筋率又是反映经济效果的主要指标。
控制最小配筋率是防止构件发生少筋破坏,少筋破坏是脆性破坏,设计时应当避免。
剪跨比短柱不好的理由及设计中应该采取的措施:
(1)框架的柱端一般同时存在着弯矩M和剪力V,根据柱的剪跨比λ=M/`Vh_o`来确定柱为长柱、短柱和极短柱`h_o`为与弯矩M平行方向柱截面有效高度。
λ>2(当柱反弯点在柱高度`H_o`中部时即`H_o`/`h_O`>4)称为长柱;1.5<λ≤2称为短柱;λ≤1.5称为极短柱。
(2)高层建筑的框架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外框架内核心筒结构等结构中.由于设置设备层.层高矮而柱截面大等原因,某些工程中短柱难以避免。
双偏心计算:1、按最小面积最大间距布置钢筋。
2、针对所有组合的N,Mx,My验算承载力;3、若有一组不满足,分别按角筋,MX一侧、My一侧增加单根面积;4、单根面积不够,增加钢筋根数。
知道以上原理,那么就有以下结论:
同时出现两个方向弯距较大和大偏心(轴力小,弯距大)则双向配筋结果大;同时出现两个方向弯距一大一小和小偏心则单向配筋结果大;最后说明的是,由于双向偏心布筋由程序自动先布角筋,再布x向,
最后y向的内定布筋顺序,会造成y向弯距较大时,往往由于x向布筋完毕后,承载力已满足要求,y向不再布筋,从而使钢筋布置不合理,造成结果偏大,因此人工调整布筋再验算。
”。
柱子纵筋配筋率的计算方法随着社会的发展,建筑设计也日趋精细化和科学化。
柱子作为建筑物的主要承重构件,其设计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而柱子纵筋配筋率是柱子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指标。
柱子纵筋配筋率的定义柱子纵筋配筋率指的是柱子横截面中钢筋所占的百分比,也就是钢筋截面积与柱子横截面积的比值。
一般情况下,柱子纵向的钢筋主要起到承受拉力的作用,而横向钢筋主要起到抵抗剪力和扭矩的作用。
因此,柱子的纵筋配筋率对于柱子的承载能力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计算方法柱子纵筋配筋率的计算方法一般有两种:按受力状态和按受力等级。
按受力状态来计算,需要先确定柱子的截面积、工作状态下的最大轴心压力和最大弯矩等参数。
按受力等级来计算,需要先确定柱子的截面积、材料强度、活载和静载等参数。
具体的计算公式如下:按受力状态计算:纵筋配筋率 = 纵向钢筋面积/柱子横截面积按受力等级计算:纵筋配筋率 = 材料强度×柱子截面面积×活载系数/(纵向钢筋强度×纵向钢筋面积+横向钢筋强度×横向钢筋面积)其中,活载系数是指柱子承受活载所产生的系数。
这个系数往往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同时,在计算横向钢筋强度时,需要考虑钢筋的屈服强度和拉伸强度。
应用实例以一个具体的柱子为例,柱子高度为12m,截面尺寸为30cm×30cm,混凝土等级为C30,钢筋等级为HPB300,活载和静载系数依次为1.2和1.4。
根据计算公式,我们可以得到该柱子的纵筋配筋率为0.07。
在实际应用中,柱子的纵筋配筋率需要考虑到多方面因素,包括柱子的高度、交通荷载和地震效应等。
当柱子的纵筋配筋率过低时,柱子的承载能力将大大降低。
而当柱子的纵筋配筋率过高时,则会造成钢筋的浪费,增加造价。
总结柱子纵筋配筋率的计算方法和应用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包括柱子的材料、截面积、工作状态和受力等级等。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以确保柱子的承载能力和造价的平衡。
剪力墙配筋SATWE查看总结在参考了网上各位前辈网友的方法后,总结了SATWE中剪力墙配筋的查看方法。
SATWE完成“结构内力、配筋计算”后,点击进入SATWE“分析结果图形和文本显示”。
现以一幢10层框剪结构为例,说明SATWE中剪力墙配筋的三种方法,其中,结构抗震等级二级。
第一种方法:点击“图形文件输出”第2项“混凝土构件配筋及钢构件验算见图”,如图1所示。
图1图2点开后,以一段L形剪力墙为例,如图2所示,现称该墙为L1墙。
此种方法SATWE将每段剪力墙看做单独的直线墙柱,直线墙段的上方(左方)纯数字表示直线段单侧端部暗柱的计算配筋量,比如,12和11,分别表示左侧竖向直线墙段单侧的暗柱计算配筋量,单位cm2,而直线墙段下方的以H开头的数字则表示墙身水平分布筋间距内的水平分布筋配筋值。
比如,此处墙身水平分布筋间距200mm,则此处的表示该墙身间距200mm内水平分布筋的面积为cm2,即为130mm2。
图3图3是此段墙的轴压比,可知,其轴压比>,按照规范要求配置约束边缘构件。
所以,其阴影部分配筋面积为:12*2+11=35 cm2=3500 mm2此处12*2的意思是:竖向的墙段总长为900mm(从轴线交点算起),此处900mm全长设为约束边缘构件,而12 cm2只是暗柱一段的配筋量,所以此竖向墙段的配筋总量为12*2,加上下面横向墙段的坐侧暗柱配筋量11 cm2,共计35 cm2。
本约束边缘构件水平墙段lc=*4500=675mm,ls=300mm,竖向墙段lt=800(全长)规范要求,二级抗震的约束边缘构件的阴影部分配筋率不小于%,且不小于6A16,下面验算:配筋率验算:配筋率验算: =3500/(200*(1000+300))=%>%,且:6A16面积为1206mm2,所以,选配3500mm2合理。
注意:此种方法文本输出文件为WPJ*.OUT,详见PKPM SATWE 版用户手册P119,P126。
暗柱计算####地下三层抗震等级:三级非加强区4三级钢Φ32(As=804.2)Φ28(As=615.8)Φ25(As=490.9)Φ10(As=78.5)Φ8(As=50.3)地下二层抗震等级:三级非加强区三级钢Φ32(As=804.2)Φ28(As=615.8)Φ25(As=490.9)Φ10(As=78.5)Φ8(As=50.3)地下一层抗震等级:特一级加强区三级钢Φ32(As=804.2)Φ28(As=615.8)Φ25(As=490.9)Φ12(As=113.1)Φ14(As=153.9)首层抗震等级:特一级加强区三级钢Φ32(As=804.2)Φ28(As=615.8)Φ25(As=490.9)Φ12(As=113.1)Φ14(As=153.9)二层-四层抗震等级:特一级加强区三级钢Φ32(As=804.2)Φ28(As=615.8)Φ25(As=490.9)Φ12(As=113.1)Φ14(As=153.9)三级钢Φ32(As=804.2)Φ28(As=615.8)Φ25(As=490.9)Φ12(As=113.1)Φ14(As=153.9)八层-十六层抗震等级:特一级非加强区三级钢Φ28(As=615.8)Φ25(As=490.9)Φ22(As=380.1)Φ20(As=314.2)Φ10(As=78.5)Φ8(As=50.3)配箍特征值0.1混凝土C50(fc=23.1)体积配箍率=0.1*23.1/360=0.00642间距S=100十七层-二十六层抗震等级:特一级非加强区三级钢Φ28(As=615.8)Φ25(As=490.9)Φ22(As=380.1)Φ20(As=314.2)Φ10(As=78.5)Φ8(As=50.3)配箍特征值0.1混凝土C50(fc=23.1)体积配箍率=0.1*23.1/360=0.00642间距S=100二十七层-三十六层抗震等级:特一级非加强区三级钢Φ28(As=615.8)Φ25(As=490.9)Φ22(As=380.1)Φ20(As=314.2)Φ10(As=78.5)Φ8(As=50.3)配箍特征值0.1混凝土C60(fc=23.1)体积配箍率=0.1*23.1/360=0.00642间距S=100电梯机房层抗震等级:特一级非加强区三级钢Φ28(As=615.8)Φ25(As=490.9)Φ22(As=380.1)Φ20(As=314.2)Φ10(As=78.5)Φ8(As=50.3)。
公建约束边缘构件纵筋及箍筋选取及计算(抗震等级:二级)一、约束边缘暗柱节点纵筋取值:1:一字型暗柱400x400x0.010 / 8=200mm2取D=18满足高规7.2.16-2 要求;(0.01Ac 及6 16较大值)350x400x0.010 / 8=175mm2取D=18满足高规7.2.16-2 要求;(0.01Ac 及6 16较大值)300x400x0.010 / 6=200mm2取D=18满足高规7.2.16-2 要求;(0.01Ac 及6 16较大值)250x400x0.010 / 6=167mm2取D=16满足高规7.2.16-2 要求;(0.01Ac 及6 16较大值)200x400x0.010 / 6=133mm2 取D=16满足高规7.2.16-2 要求;(0.01Ac 及6 16较大值)2:L字型暗柱1200x400x0.010 /16=300mm2取D=20满足高规7.2.16-2 要求;(0.01Ac 及6 16较大值)1050x350x0.010 / 16=229.7mm2取D=18满足高规7.2.16-2 要求;(0.01Ac 及6 16较大值)900x300x0.010 / 12=225mm2取D=18满足高规7.2.16-2 要求;(0.01Ac 及6 16较大值)850x250x0.010 /12=177mm2取D=16满足高规7.2.16-2 要求;(0.01Ac 及6 16较大值)800x200x0.010 / 12=133mm2 取D=16满足高规7.2.16-2 要求;(0.01Ac 及6 16较大值)3:T字型暗柱1600x400x0.010 /20=320mm2取D=22满足高规7.2.16-2 要求;(0.01Ac 及6 16较大值)1400x350x0.010 / 20=245mm2取D=18满足高规7.2.16-2 要求;(0.01Ac 及6 16较大值)1200x300x0.010 / 16=225mm2取D=18满足高规7.2.16-2 要求;(0.01Ac 及6 16较大值)1150x250x0.010 /16=179.7mm2取D=16满足高规7.2.16-2 要求;(0.01Ac 及6 16较大值)1100x200x0.010 / 16=137.5mm2 取D=16满足高规7.2.16-2 要求;(0.01Ac 及6 16较大值)二、约束边缘暗柱节点箍筋取值修改:400,厚墙体:暗柱箍筋为12@150,拉筋为12@150 ;350,厚墙体:暗柱箍筋为12@150,拉筋为12@150250,300厚墙体:暗柱箍筋为12@150,拉筋为10@150验算如下:二级抗震混凝土标号C30 轴压比大于0.4,根据抗震规范表6.4.5-3,可知λv=0.20ρv,min=λv *(fc / fyv)= 0.20 * (16.7 / 360 ) = 0.928%1. 一字型暗柱:1) 400厚墙体(保护层为15)Asv=[(400-15*2)*2+(400-15)*2]*113+ (400-15*2)*113*2= 1510*113+370*113*2=212440 mm2Acor = 370*385 =142450 mm2ρv= Asv/( Ac or*s)= 212440/ (142450 *150)=0.994 % > ρv,min=0.928% 满足抗震规范规表6.4.5-3 要求。
剪力墙配筋SATWE查看总结在参考了网上各位前辈网友的方法后,总结了SATWE中剪力墙配筋的查看方法。
SATWE完成“结构内力、配筋计算”后,点击进入SATWE“分析结果图形和文本显示”。
现以一幢10层框剪结构为例,说明SATWE中剪力墙配筋的三种方法,其中,结构抗震等级二级。
第一种方法:点击“图形文件输出”第2项“混凝土构件配筋及钢构件验算见图”,如图1所示。
图 1图2点开后,以一段L形剪力墙为例,如图2所示,现称该墙为L1墙。
此种方法SATWE将每段剪力墙看做单独的直线墙柱,直线墙段的上方(左方)纯数字表示直线段单侧端部暗柱的计算配筋量,比如,12和11,分别表示左侧竖向直线墙段单侧的暗柱计算配筋量,单位cm2,而直线墙段下方的以H开头的数字则表示墙身水平分布筋间距内的水平分布筋配筋值。
比如,此处墙身水平分布筋间距200mm,则此处的H1.3表示该墙身间距200mm内水平分布筋的面积为1.3 cm2,即为130mm2。
图3图3是此段墙的轴压比,可知,其轴压比>0.3,按照规范要求配置约束边缘构件。
所以,其阴影部分配筋面积为:12*2+11=35 cm2=3500 mm2此处12*2的意思是:竖向的墙段总长为900mm(从轴线交点算起),此处900mm全长设为约束边缘构件,而12 cm2只是暗柱一段的配筋量,所以此竖向墙段的配筋总量为12*2,加上下面横向墙段的坐侧暗柱配筋量11 cm2,共计35 cm2。
本约束边缘构件水平墙段lc=0.15*4500=675mm,ls=300mm,竖向墙段lt=800(全长)规范要求,二级抗震的约束边缘构件的阴影部分配筋率不小于 1.0%,且不小于6A16,下面验算:配筋率验算:配筋率验算:?=3500/(200*(1000+300))=1.35%>1.0%,且:6A16面积为1206mm2,所以,选配3500mm2合理。
注意:此种方法文本输出文件为WPJ*.OUT,详见PKPM SATWE V2.1版用户手册P119,P126。
1、安装TSSD2012-8-6。
可以与老版本同时使用,不需要卸载TSSD2011。
2、在运行里打开“45天试用.exe”,其后输入空格-i。
3、稍等片刻:4、安装成功:★★Tssd 2012 版更新说明(2012.8.1)一、系统1.锁全部更新,安装文件不再区分单机和网络。
二、构件计算1.基础计算按基础2010新规范进行了修改,增加了抗剪验算。
2.基底板最小配筋率由“0.1%”,改为“0.15%”,所有的位置,包括承台的最小配筋率。
3.锥形基础计算时,在数据检中增加坡度要满足1:3的限制。
4.在基础构件的绘制上增加参数La长度,当底板厚度小于此值时,原100改为150.5.独基的底板配筋绘制修改,当长宽比为2到3时,底板钢筋的短向应该按8.2.13条,标注真实根数和直径。
6.阶梯基础计算第二阶的Asy计算公式里面的H3值显示错误。
三、文字工具1.修改了TSSD的填充不能用格式刷的BUG。
2.修改了多行编辑在文字有方向时,点确定或换行全部位置不正确。
3.修改了查找替换时,输入“%%”钢筋符号不正确。
4.修改了2004至2006的用户工具条的位置出错及添加工具条不成功的问题.5.修改了低版TSSD的图库不能导入到高版的TSSD的问题.6.增加了房间镜像功能里,梁平法图的镜像是否可以集中标向左的选项。
四、平面1.重新写柱交线处理功能,增加对于“CIRCLE”实体的识别。
增加对于柱是“BLOCK”实体的识别。
2.增加了梁交线处理功能,可以按需连接主梁线,断开次梁线。
3.增加了柱编辑功能,可以处理柱线与梁线的交线。
4.增加了编辑独立基础的功能。
5.重新编写了布独立柱基、独立基础裁剪、布置桩基承台。
★★接口2012 版更新说明(2012.8.1)一、数据1.增加了可以读取盈建科数据2.增加了PKPM次梁数据和板计算结果数据二、模板图1.增加一个选项,是否需要把主梁的梁线打断。
三、梁平法1.增加一个梁种类:墙梁,读取原墙梁配筋数据,在梁平法图中绘制墙梁.2.增加一个设置,是否墙梁绘制梁平法图里面.3.梁设置里面增加一个墙梁页.4.根据框梁和墙梁的跨高比来修正梁种类,跨高比小于等于5的单跨梁划分为墙梁,按墙梁构造进行配筋,否则按框梁处理.5.判断墙端与梁的方向,增加一个是否是框梁的选项,当梁线方向与两端墙支座的方向角度超过15度时,不再是框梁,判断为次梁.6.短墙两端的梁连接起来,注意只有当梁支座为墙时,才作此修正.短墙的墙长用户在设置中设置。
1.7 配 筋 率1.7.1 纵向受力钢筋的最小配筋率1.7.1.1 不考虑地震的纵向受力钢筋的最小配筋率1)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中纵向受力构件的最小配筋率不应小于表1-75及表1-76规定的数值。
表1-75 混凝土构件中纵向受力钢筋的最小配筋率min ρ(%)注:1.轴心受压构件、偏心受压构件全部纵向钢筋的配筋率以及各类构件一侧受压钢筋的配筋率应按构件的全截面面积计算;轴心受拉构件及小偏心受拉构件一侧受拉钢筋的配筋率应按构件的全截面计算;受弯的梁类构件、大偏心受拉构件一侧受拉钢筋的配筋率应按全截面面积扣除受压边缘面积(b b f -')'f h 后的截面面积计算。
当钢筋沿构件截面周边布置时,“一侧的受压钢筋”或“一侧的受拉钢筋”系指沿受力方向两个对边中的一边布置的纵向钢筋; 2.当温度、收缩等因素对结构有较大影响时,构件的最小配筋率应按上述规定适当增加; 3.受压构件全部纵向钢筋的最小配筋率,当采用HRB400级、RRB400级钢筋时,应按表中规定减少0.1;当混凝土强度为C60及以上时,应按表中规定增大0.1; 4.偏心受拉构件中的受压钢筋,应按受压构件一侧纵向钢筋考虑。
表1-76 受弯构件、偏心受拉构件、轴心受拉构件一侧受拉纵向钢筋最小配筋百分率min ρ(%)2)对于卧置于地基上的混凝土板,板的受拉钢筋的最小配筋率可适当降低,但不应小于0.15%。
1.7.1.2 考虑地震作用组合的框架梁纵向受拉钢筋的最小配筋率考虑地震作用组合的框架梁纵向受拉钢筋的最小配筋百分率min (%)如表1-77及表1-78所示。
表1-78 y f =300N/mm 2 (y f =360N/mm 2)框架梁纵向受拉钢筋最小配筋率注:1.表中不带括号的数据为按HRB335类钢筋y f =300N/mm 2计算;表中带括号的数据为RRB400类钢筋y f =360N/mm 2计算; 2.本表是表1-77的具体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