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mTcMDP全身讲义骨显像骨显像核医学四川大学
- 格式:ppt
- 大小:15.37 MB
- 文档页数:95
短篇报道Cl inical analysis of per icar dial upta ke in99mTc 2MDP bone scan :ca se r epor t99mTc 2MDP 全身骨显像心包显影1例范益军,叶万忠,谢天豪,沈国平,王石红,赵 燕(江苏省原子医学研究所附属江苏省江原医院核医学科,无锡 214063) [K ey w or ds] 99m Tc 2methylene diphosphonic acid ;Radionuclide imaging ;Pe ricar dial eff usion [关键词] 99m Tc 2亚甲基二磷酸盐;放射性核素显像;心包积液 [中图分类号] R542112;R8171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323289(2008)S120239202[作者简介]范益军(),男,江苏靖江人,本科,主治医师。
研究方向核医学诊断与治疗。
2x fyj @y [收稿日期]223 [修回日期]225 患者,男,49岁。
因“咳嗽、咳痰10余天”行胸部X 2C T 提示“右下肺占位”,纤支镜确诊为右肺鳞癌,行右下肺叶切除术及淋巴结清扫术,术中见右下肺10c m ×8c m ×8cm 肿块,术后病理示右肺下叶鳞癌,肺门淋巴结转移。
术后1个月予以NP (长春瑞滨+顺铂)方案化疗,化疗中并发肺部霉菌感染,经积极抗霉菌治疗后缓解。
术后2个月感胸闷气促,全身酸痛行99m Tc 2MDP 全身骨显像。
静脉注射99m Tc 2MDP25mCi315小时后行全身骨显像示:全身骨骼显影清晰,右侧第6后肋手术处骨中断并见点状积聚影,胸部肋骨影中心脏部位见一环形放射性浓聚影,呈靴状,胸部SPEC T 断层显像结果相同,考虑心包积液征象(图1、2)。
复查胸部C T 提示肺癌术后改变,右侧胸腔、心包少量积液;心电图提示窦性心动过速(心率146次/分),T 波:a VF 低平,Ⅲ倒置;心脏B 超示心包积液(右室前深114cm ),左心输出功能降低;心肌酶谱AST 6213IU/l ,LDH 253IU/l ,肌酸激酶同工酶3013IU/l 。
・临床经验・ 多发性骨髓瘤99m Tc-MDP全身骨显像的特征表现与临床价值郑磊谢来平罗朝学厉红民黄定德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是起源于骨髓浆细胞的恶性肿瘤。
骨髓瘤骨病是MM的特征性临床表现之一,患者常伴有不明原因的骨痛。
MM骨显像通常表现为骨骼多灶性放射性浓聚或稀疏,类似于多发性骨转移瘤,两者常常不易鉴别。
本研究欲通过回顾性分析73例MM患者99m Tc-MDP骨显像表现,总结MM骨骼病灶的分布与形态等骨显像影像特征,并初步评价其在MM诊断与骨损害探查中的临床价值,以提高全身骨显像对MM的诊断符合率。
一、资料与方法1. 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我科行全身骨显像的MM患者73例,其中男42例,女31例,年龄26~81岁,平均56.6岁。
所有患者均在血液或尿液中检测到单克隆免疫球蛋白的存在,并经骨髓穿刺或活检、手术病理确诊为MM,临床表现为骨痛或局部肿块。
73例患者共行全身骨显像81次。
2. 检查方法:常规标记制备99m Tc-MDP,静脉注射740~1110 MBq,嘱患者多饮水多排尿。
3~4 h后行采集全身图像。
所用设备为美国GE公司SPECT Miuennium MPR,采用低能高分辨准直器,能峰140 keV,能窗20%,矩阵256×1024,放大系数1.0,床速6~8 min/m。
99Mo-99m Tc 发生器由原子高科股份有限公司提供,放射性配体购自MDP 原子高科股份有限公司或北京师宏药物研制中心。
3. 图像判读方法:由3位中级职称以上的核医学医师共同阅片。
在充分询问病史及查体基础上,排除外伤、穿刺、手术等情况下,以健侧或相邻正常骨组织为对照,骨显像上出现异常放射性浓聚或稀释缺损为异常影像[1]。
通常情况下,脊柱骨、胸骨等以相邻正常骨组织为对照,颅骨、肋骨、骨盆、四肢长骨等则同时以相邻骨组织和健侧骨组织为对照。
二、结果1. 骨显像病灶分布部位:73例MM患者骨显像异常65例(阳性率89.0%),其中62例患者为多发病灶(95.4%),3例患者为单发病灶(4.6%)。
99mTc-MDP全身骨显像对骨转移瘤的诊断价值【摘要】目的探讨99 mTc-MDP(99 m锝亚甲基二膦酸盐)全身骨显像对骨转移瘤的诊断价值。
方法常规采用99 mTC-MDP为显像剂,对临床诊断为肺癌、乳腺癌、前列腺癌的230例患者进行核素全身骨显像。
结果230例癌症患者核素骨显像示骨转移者136例,阳性率58.3%,其中肺癌100例,骨转移68例,阳性率68%;乳腺癌100例,骨转移49例,阳性率49%;前列腺癌30例,骨转移19例,阳性率63%。
结论肺、乳腺、前列腺癌患者核素骨显像对病程分期、治疗方案选择及预后评估均有重要的临床参考价值。
【关键词】骨转移瘤;核素;全身骨显像肺癌、乳腺癌、前列腺癌最易发生骨转移,骨转移率可达70%~85%[1]。
转移瘤的早期诊断对指导治疗和降低死亡率有重要的临床价值,放射性核素骨显像是利用亲骨性放射性核素或放射性核素标记的化合物引入体内后聚集于骨骼,在体外用SPECT探测放射性核素所发射的γ射线,从而使骨骼显像。
我们对我院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经病理学确诊的肺癌、乳腺癌、前列腺癌患者共230例的骨显像资料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院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癌症患者病例230例,男120例,女110例,年龄26~78岁,其中肺癌100例,乳腺癌100例,前列腺癌30例。
1.2 方法采用美国GE公司H3000ZK型SPECT仪,配低能通用型平行孔准直器,患者静脉注入99 m Tc MDP740 mBq后2~3 h全身骨显像,应用美国GE公司生产的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摄影仪进行显像,用低能高分辨准直器,矩阵256×1024,前位和后位扫描速度6.6~4.4 mins/m,总计数>10 6,部分全身显像可疑脊柱异常灶患者再行局部断层显像:采集矩阵64×64,放大倍数1.0,360°旋转,每6°采集1帧,计算机重建获得横断、冠状和矢状断层图象。
短篇报道Pulmonar y meta stases f r om osteosar coma detected by99m Tc 2MDP bone scintigra phy :ca se r epor t99m Tc 2MDP 全身骨显像诊断骨肉瘤肺转移1例刘 斌,匡安仁,曾 宇(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核医学科,四川成都 610041) [K ey w or ds] Osteosarcoma ;Pulmonary metasta se s ;Radionuclide imaging [关键词] 骨肉瘤;肺转移;放射性核素显像 [中图分类号] R730.262;R445.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323289(2008)S120244201[作者简介]刘斌(3),男,甘肃白银人,硕士。
研究方向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23@[收稿日期]252 [修回日期]22 患者,男,19岁,2005年因“左股骨下段骨肉瘤”行左下肢截肢术。
2007年7月起无明显诱因出现右胸痛,以活动后为著,不伴有咳嗽、咳痰、低热、盗汗。
门诊以“胸痛原因待诊”收治。
入院查体:右下肺呼吸音略低,语颤正常,叩诊呈清音。
胸部CT示右肺下叶内侧基底段1cm ×3cm 的骨样密度结节影(图1),右肺上叶尖段见015cm 大小的结节影,边界较清,其余肺野内未见异常;肺门、纵隔未见肿大淋巴结,诊断为右肺下叶转移瘤,上叶结节性质待定。
后患者于我科行全身骨显像,以观察有无其他转移。
静脉注射99m Tc 2MDP (成都中核高通同位素股份有限公司提供,放化纯度>95%)740Mbq ,3h 后行全身前、后位骨显像,示:左下肢缺失,全身其余诸骨显影清晰,局部无异常放射性分布;右下肺邻近T 8椎体处可见条索状异常放射性浓聚影(图2)。
全身骨显像提示未见确切骨转移,右肺放射性异常浓聚影,结合胸部C T 考虑为骨肉瘤肺转移。
后患者于胸腔镜下行右肺上叶结节、下叶结节楔形切除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