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与普通X线摄影术在静脉肾盂造影中的对比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121.17 KB
- 文档页数:2
吉林临床病理科模拟题2021年(42)(总分100,考试时间120分钟)A1/A2题型1. 胸片上所示的密度减低阴影是指病变密度低于A. 肺组织B. 胸大肌C. 胸壁软组织D. 肋骨E. 心脏2. 关于纵隔神经源性肿瘤的诊断要点,错误的是A. 好发于后上纵隔脊柱旁B. 多为恶性肿瘤C. 多为均匀强化D. 平扫CT值30~50HUE. 形态规则,边缘光滑3. 下列有关眼Graves病的描述,错误的是A. 多双侧发病B. 中年女性多见C. 眼外肌增粗,以肌腹增粗为主,肌腱正常D. 可有眼球突出E. 眼外肌增粗,以肌腹、肌腱同时增粗为主4. 关于肺泡性肺水肿的描述,正确的是A. 上肺静脉扩张、下肺静脉正常或缩窄B. 胸膜下或(和)胸腔少量积液C. 肺门影增大,边缘模糊D. 一侧或两侧肺广泛分布的斑片状阴影,边缘模糊,在短期内变化较大E. 肺野透明度增加5. 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时,心影呈A. 梨形心B. 横位心C. 靴形心D. 悬滴状心E. 球形心6. CR与普通X线成像比较其优点,叙述错误的是A. 提高了图像密度分辨率B. 提高了图像显示能力C. 降低X线曝光量D. 提高了图像空间分辨率E. 曝光宽容度增加7. 左、右倾后斜位支气管体层摄影的目的是为了显示()A. 气管分叉部B. 左、右主支气管C. 中叶或舌段支气管D. 上叶支气管E. 下叶支气管8. 胶质瘤的CT表现为A. 可为不规则低密度B. 可呈囊样低密度C. 可强化D. 可不强化E. 以上都是9. 脑血管畸形最常见的是A. 静脉畸形B. 烟雾病C. 动静脉畸形D. 海绵状血管瘤E. 毛细血管扩张症10. 下述胃X线解剖知识,错误的是A. 角切迹至幽门间为胃窦B. 仰卧位检查,胃窦靠右侧,胃底靠左侧C. 胃大弯黏膜皱襞比胃小弯黏膜皱襞粗D. 胃底黏膜皱襞走向比胃窦部黏膜皱襞规则E. 胃窦部胃小区显示率最高11. 关于食管静脉曲张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是门静脉高压的主要并发症,常见于肝硬化患者B. 轻度患者,病变主要局限于食管下段,黏膜皱襞稍增宽,管腔边缘稍不平整C. 中度患者,病变累及食管中下段,黏膜皱襞增粗呈结节状或串珠状充盈缺损D. 重度患者,可累及食管全长,黏膜皱襞增粗呈结节状或串珠状充盈缺损,排空延迟E. 只有中度或重度患者才能在吞钡造影时发现12. 下列关于肾癌的MRI表现,叙述错误的是A. 肿块在T1WI上,其信号要稍低于正常肾皮质B. 小的肿块信号可以均匀C. 较大的肿块因出血、坏死和囊变,信号可以不均匀D. MRI增强扫描一般不强化E. 有时可以有假包膜征13. 下列X线征象中,提示为恶性的是A. 放射状黏膜纠集B. 腔外龛影C. 环堤D. 项圈征14. 减少和排除散射线的方法中,错误的是A. 缩小照射野减少散射线B. 用金属后背盖的暗盒减少散射线C. 用遮线筒或缩光器来减少散射线D. 选择高电压摄影的方法E. 使用滤线栅法排除散射线15. DSA常用的减影方法是A. 时间减影法B. 能量减影法C. 混合减影法D. 电视减影法E. 以上都不是16. 与普通CT相比,螺旋CT的缺点不包括A. 纵向分辨率下降B. X线管损耗大C. X线剂量大D. 价格贵E. 可回顾性地重建17. CT与常规X线体层摄影比较,最主要的不同是A. 采用激光机拍照B. 无层面外组织结构干扰重叠C. X线辐射剂量较小D. 可使用对比剂增加E. 病人摆位置较简便18. CT机空间分辨率的测量,常用的方法是A. 目测B. 仿真人体体模C. 分辨率体模D. 分辨率测试线对板E. 星模卡19. 肺部X线表现为锁骨下区纤维条索状阴影,应属于A. 原发性肺结核B. 血行播散型肺结核C. 浸润性肺结核D. 结核性胸膜炎E. 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20. 由3~5支终末细支气管组成的肺结构称为A. 肺小叶B. 初级小叶C. 次级小叶D. 肺段E. 肺腺泡21. 下列检查中,最有助于支气管扩张诊断的是B. 超声C. 高分辨率CT扫描D. MRIE. DSA22. 诊断视神经胶质瘤,下列检查方法中最佳的是A. 平片B. CT平扫C. CT增强扫描D. MRIE. B超23. 左心衰竭的X线表现,应除外A. 较重的肺淤血+肋膈角或(和)叶间少量积液B. 间质性肺水肿C. 上腔静脉扩张D. 肺泡性肺水肿E. 左室房的增大24. 风湿性心脏病最常见的瓣膜病变是A. 二尖瓣狭窄B. 二尖瓣关闭不全C. 三尖瓣狭窄D. 主动脉瓣狭窄E.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25. 关于DR成像优点的叙述,错误的是A. 成像慢B. 噪声小C. 图像质量好D. 可转入PACS中E. X线信息损失小26. 确诊早期听神经瘤的理想方法是A. X线平片B. 桥小脑池空气造影C. 脑池造影CT检查D. 超声检查E. MRI检查27. 急性硬膜外出血典型的CT表现是A. 颅骨内板下方双凸形低密度区B. 颅骨内板下方双凸形高密度区C. 颅骨内板下方新月形高密度区D. 颅骨内板下方新月形低密度区E. 颅骨内板下方双凹形高密度区28. 颅咽管瘤和髓母细胞瘤都好发于A. 儿童B. 青壮年D. 中老年E. 老年29. 正常胃体部黏膜皱襞宽度一般不超过A. 3mmB. 4mmC. 5mmD. 6mmE. 8mm30. 疑有食管异物,在X线检查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食管异物最易停留在食管的生理狭窄处B. 透视可清晰显示如金属或骨类的不透X线异物影C. 透X线的异物需要用钡棉检查,无挂棉现象即可排除异物D. 食管异物可引起食管周围脓肿E. 食管异物可引起大血管破裂导致大出血31. 关于肾盂癌的描述,不恰当的是A. T1加权,肾盂内可见肿块影B. T1加权,肿块信号比尿液信号高C. T2加权,肿块信号比尿液信号低D. 可以伴有肾盂积水E. 造影时肾盂内充盈缺损就可诊断为肾盂肿瘤32. 正确选择乳突梅氏位的摄影角度,应是A. 双25°B. 35°C. 45°D. 双55°E. 双65°33. 造影前不需做肠道清洁准备的是A. 静脉肾盂造影B. 膀胱造影C. 肝动脉造影D. 输卵管造影E. 四肢静脉造影34. CT扫描成像基本步骤中不包括A. X线产生B. 采集数据C. 重建图像D. 显示图像E. 图像后处理35. 前列腺常用的扫描模式和层厚、层距是A. 高分辨率扫描模式,层厚层距各5mmB. 软组织扫描模式,层厚层距各5mmC. 标准扫描模式,层厚层距各5mmD. 软组织扫描模式,层厚层距各10mmE. 标准扫描模式,层厚层距各10mm36. 关于部分容积效应的叙述,错误的是A. 高密度组织中的低密度病灶,测出的CT值偏高B. 低密度组织中的高密度病灶,测出的CT值偏低C. CT扫描中的部分容积效应是不可避免的D. 是同一层面中,不同密度的组织CT值均化现象E. 高档CT机,不存在部分容积效应37. 与CT扫描伪影无关的是A. 扫描中病人的移动B. 显示器故障C. 探测器故障D. 体内有金属异物E. 扫描层面中有高密度骨出现38. 肺癌性淋巴管炎之微结节常位于A. 肺门周围B. 肺底部C. 支气管血管束周围D. 肺尖部E. 纵隔旁39. 胸片上双侧肺门影增大可见于A. 大叶性肺炎B.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C. 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D. 法洛四联征E. 肺隔离症40. 中央型肺癌的胸片表现,最早出现的通常是A. 阻塞性肺炎B. 局限性肺不张C. 局限性肺气肿D. 肺门肿块影E. 反"S"征41. 下列选项中关于鼻咽癌CT表现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一侧咽隐窝变浅B. 一侧腭肌肥大C. 同侧鼓室含气消失D. 咽旁间隙向内移位E. 两侧咽腔不对称42. 目前首选的无创检查房间隔缺损的方法是A. X线平片B. CTC. MRID. 超声心动图E. 心血管造影43. MRI可显示下列心脏结构,除了A. 房室间隔B. 心肌壁厚度C. 心腔大小D. 人工生物瓣膜E. 金属瓣膜44. 减轻或消除CT图像部分容积效应,可采用A. 提高扫描矩阵B. 缩小扫描层厚C. 骨算法重建D. 提高扫描X线条件E. 加大扫描层距45. 头颅CT所示与肿瘤无关的是A. 中线结构移位B. 脑水肿C. 颅骨吸收或破坏D. 脑积水E. 脑沟增宽46. 下列选项中,不是化脓性脑脓肿CT表现的是A. 可有占位效应B. 强化环完整、均匀、光滑C. 可见气液平D. 强化环厚薄不均E. 周围可有低密度水肿47. 脑转移瘤的常见CT表现不包括A. 多发B. 瘤周水肿显著C. 出血、坏死D. 不同形式的强化并存E. 钙化48. 下列关于胃的钡剂检查的说法,错误的是A. 正常胃一般可同时有3~4个收缩波B. 胃蠕动一般由胃体上部开始C. 胃蠕动为向心性收缩D. 胃排空时间一般为1.5~3hE. 胃排空与胃张力、蠕动和幽门功能等有关49. 关于食管平滑肌瘤,下列描述错误的是A. 患者病史较长,可以有进食梗阻和胸骨后疼痛感B. 肿瘤边界锐利,充盈缺损明显C. 肿瘤表面钡剂涂抹不均匀,可有小的溃疡形成D. 食管壁光滑柔软,食管蠕动正常E. 食管黏膜皱襞无黏膜破坏,典型征象可见"环形征"50. 关于肾错构瘤的MRI表现,错误的是A. 肿块内有脂肪信号即可诊断为错构瘤B. 肿块内脂肪信号T1WI为低信号,T2WI为高信号C. 增强扫描,肿块可以有不均匀性强化D. 肿块可以有出血,为长T1WI、长T2WI信号E. CT扫描也能发现肿块内脂肪组织51. 外伤性颅底骨折,禁止使用的摄影体位是A. 颅底侧位B. 颅底颌顶位C. 头颅汤氏位D. 头颅半轴位E. 高颈椎颅底侧位52. 子宫输卵管造影的禁忌证是A. 子宫输卵管慢性炎症B. 子宫输卵管结核C. 子宫输卵管良性肿瘤D. 子宫输卵管位置、形态异常E. 子宫输卵管出血53. 螺旋CT,螺距为1,床速为10mm/s,层厚为A. 2.5mmB. 5mmC. 10mmD. 15mmE. 20mm54. CT机的扫描方法有A. 低压滑环螺旋扫描B. 高压滑环螺旋扫描C. 球管旋转、探测器不动D. 旋转E. 以上都是55. 关于CT噪声的叙述,正确的是A. 噪声的大小与扫描层厚有关B. CT的图像质量与噪声无关C. 噪声不受X线照射剂量的影响D. 噪声与激光胶片上的曝光量有关E. 噪声是一种外界干扰因素56. 关于CT空间分辨率的解释,正确的是A. 分辨组织之间最小密度差别的能力B. 高对比度时,区分相邻最小物体的能力C. 与CT探测器孔径大小无关D. 与图像重建的滤波函数无关E. 高于X线屏/片摄影57. 影像学表现不是浸润性肺结核常见征象的是A. 肺部病变位于下叶背段B. 虫蚀样空洞C. 球形病灶D. 结核球在CT增强时增强明显E. 胸腔积液58. 最易出现空洞内液平的病变是A. 浸润性肺结核B. 急性肺脓肿C. 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D. 肺癌E. 肺囊肿合并感染59. 内耳道狭窄的诊断依据是内耳道小于A. 1mmB. 3mmC. 5mmD. 7mmE. 9mm60. 一般不用于检查心脏的体位是A. 后前立位片B. 左前斜位C. 右前斜位D. 左侧位E. 右侧位61. 迄今,诊断动脉导管未闭的"金标准"是A. X线平片B. CTC. MRID. 超声心动图E. 心血管造影62. MRI显示主动脉夹层真腔与假腔主要基于两者血流速度不同。
数字化摄影在静脉肾盂造影中的应用标签:数字化摄影;静脉肾盂造影;泌尿系疾病CR(Computer Radiography,计算机x线摄影)的应用已使普通x线摄影有了很大的提高,它在影像处理、存贮、传输、打印过程中实现了数字化操作,并使影像质量较普通X线摄影有了质的提高。
利用数字化摄影技术,以最合适的谐调和锐化处理参数来调节影像,使各种正常或异常的影像特征都能清晰地显示出来,从而能准确提供诊断信息。
1材料与方法1.1我科现使用的CR系统,由我院2003年引进,系柯达800CR;14X17英寸IP板(Image Plate,影像板),为柯达CR800系统配套影像板;柯达8900干式激光打印机;柯达干式胶片;西南医用设备厂生产的500毫安X光机;一般使用110KV、50mAS左右。
1.2静脉肾盂下行造影常规准备如清肠、禁食、禁水等,摄取腹部平片,将加压带上好拉紧。
经静脉注入非离子型造影剂安其格纳芬50ml,于注入造影剂后7min摄片1张,在CR工作站观察肾盂、肾盏显影效果之后,再决定摄取下1张的时间,使继续下张摄片的时机能很好掌握。
2结果随机选取200例患者,CR摄影与普通x线胶片对比(各100例)。
同是以最佳曝光条件进行摄影,CR系统以最合适的谐和调处理和锐化处理参数来调整影像,使正常及异常的影像都能够清晰地显示出来,其诊断信息率,如肾的形态、肾盂、肾盏、输尿管、膀胱显示可达95%之高,并可全程观察(肾、输尿管、膀胱)。
CR—IVP(CR静脉肾盂下行造影)图像明显优于增感屏/胶片系统下的IVP 影像。
3讨论3.1减轻老年人、体弱患者、幼小儿童因憋气不良等各种原因而影响摄影质量。
3.2造影可根据患者泌尿系统的显影情况,调整摄片时间。
3.3影像后处理,以更好地显示泌尿系统造影征象的细节,改善软组织结构显示的密度层次及锐度.加强软组织的分辨能力,增加结石和微小钙化的显示能力。
如:膀胱的充盈缺损,可用黑白反转对比,从而使影像更加有对比性。
CR静脉肾盂造影与普通X线摄片在肾疾病及功能评价中临床比较随着生活习惯和各种不良因素的刺激,肾脏疾病已成为影响人们正常生活和健康的杀手。
据临床资料统计,我国肾脏疾病发作和肾功能不全患者占各种疾病的3.5%~5.2%。
因此,迅速有效的确诊病变和评定肾功能是促进患者康复,减少并发症发生的重要措施。
随着数字化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计算机X线摄影(CR)以其清晰地图像显示及后处理功能[1],最优化的显示肾脏排泄功能和肾盂、肾盏、输尿管的解剖形态变化而在临床上广泛使用。
为探讨CR在静脉肾盂造影检查中的应用,收集我区中医院自2004年2月~2006年5月对收治的76例患者进行CR静脉肾盂造影,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收集我区中医院自2004年2月~2006年5月收治的76例行CR静脉肾盂造影患者为观察组,男46例,女30例,年龄37~68岁,平均52.3±3.1岁。
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腰部疼痛、尿频、尿急症状,其中有51例伴有肉眼血尿,38例伴面部水肿。
实验室检查:血沉增快59例,镜检血尿(+~+++)62例,肾功能异常25例。
本组76例患者同时行传统X线摄影作为对照组,两组在一般资料中无统计学意义(P>0.05)。
检查方法:采用万东生产的500maX线机,常规准备后患者仰卧于检查床上,先进行常规拍摄泌尿系平片,然后腹部加压,经肘静脉注射造影剂76%复方泛影葡胺40~60ml,于5、15、30分钟及解压后分别摄双肾区及全腹片,如肾脏输尿管及病变部位显影不满意或不显影可适当延长摄片时间。
根据病情不同采取局部加压摄片及变换体位摄片,利用后处理软件对其进行窗宽,窗位,边缘锐利度,噪声等参数调节,得到最佳的图像显示。
结果两者检出率比较:本组行CR静脉肾盂造影,尿路无明显异常征像21例,检出泌尿系结石32例(包括肾结石12例,输尿管结石17例,肾盂结石3例),肾结核4例,肾囊肿5例,肾积水5例,肾盂输尿管移行部狭窄7例,肿瘤1例,漏诊1例,检出率为98.7%。
CR与电视透视结合在静脉肾盂造影中的应用价值654300云南建水县人民医院放射科静脉肾盂造影(IVP)是将对比剂注入静脉,经肾脏排泄使尿路显影,以诊断尿路疾病的常规检查方法,操作简单、直观,对器质性病变和功能性病变的诊断是CT、MR等其他方法不能完全替代的。
传统的X线摄影,所获得的图像始终是一种直接模拟信息,未经计算机处理,受个体体型差异的影响,曝光条件变化幅度大,不易掌控,另外,胶片感光范围窄,若曝光量选择不当,会造成影像对比度较差,甚至无法用于诊断,使用传统的X线摄影系统很难得到较高的优质片率。
CR是利用影像板(IP板)采集影像信息,经读取装置读取后,再转换为数字信号输入到计算机中,最终经图像处理系统,在显示屏上显示出灰阶图像。
CR系统通过模数(A/D)转换,由计算机进行图像后处理,实现了图像的数字化。
IP板由表面保护层、荧光物质层、基板、背面保护层组成。
CR独特的内部设计,使得IP板在其内部不会与其它机械传动装置相接触,不会产生划痕与伪影。
CR在IVP中的优势X线剂量:由于CR系统的量子检测率达60%以上,而传统X线摄影仅为20%~30%,故CR系统的X线能量利用率大大高于传统X线摄影。
图像质量:IP板具有较高的动态调节范围,对低对比度物体具有很高的探测能力,采集的影像信息数据量大、分辨率高,提供的信息丰富,对诊断更有价值。
传统X线胶片只能分辨出密度差>1%的组织结构。
而CR系统探测器可分辩密度差<1%的物体,且具有很高的密度分辨力。
而且CR系统的探测器特性曲线的线性好,在很大范围内辐射量和像素密度呈线性关系,可如实反映人体的各种结构。
腹部组织器官的密度差别不大,CR能更好地显示各组织间的对比。
图像后处理:传统X线摄影不能进行图像后处理,对图像的一次性成功率要求比较高。
CR系统是数字化成像,能在计算机上对图像进行各种后处理,以提高图像质量。
传统IVP造影检查,除病理因素外,人为因素影响也很大,由于摄片条件掌握不准,片子质量难以保证,得到的影像信息有限,CR系统及时弥补了这一点,且CR图像可通过激光相机来进行记录。
X 射线给人类带来了巨大裨益的同时,也给被检者的健康带来了一定的危害与影响,各种潜在的危险有可能发生。
因此,如何利用计算机X 射线摄影(computed radiography ,CR )技术的X 射线成像特性与强大的后处理功能[1],合理选择kVp 、mAs 摄影曝光参数,严格控制X 射线的辐射剂量,越来越为人们所关注,特别是胸部相关报道很多[2],但静脉肾盂造影文献报道甚少。
笔者拟从在不影响图像质量的前提下,保护被检者X 射线辐射安全性的角度,探讨静脉肾盂造影在不同厚度体型时kVp 与mAs 优化组合的摄影曝光参数值,为数字化X 射线摄影曝光参数优化组合研究提供指导性的方法。
1资料与方法1.1设备与材料成像设备:新东方2000X 射线成像系统(双90°遥控诊视床、305mm (12")影像增强器、1024×102412bit CCD 摄影机、X 射线管焦点探测器的距离110cm 、12∶1固定滤线栅、固有滤过2.7mm Al 、50kW 高频X 射线发生器),AGFA SOLO CR (阅读器、打号台、后处理工作站),254mm ×305mm (10"×12")与356mm ×432mm (14"×17")影像板(imaging plate ,IP )带暗盒各3个,KODAK DryView8900干式激光打印机,观片灯,等。
测量仪器:PMX-Ⅲ型X 射线发生器参数综合测试仪(瑞典RTI Electronics 公司生产),DOSEGUARD 100剂量面积乘积仪(瑞典RTI Electronics 公司生产)。
造影剂100ml ∶30g (I )为欧乃派克(300mgI/ml 碘海醇注摘要:目的探讨计算机X 射线摄影(CR )在静脉肾盂造影应用中以满足图像诊断质量和X 射线曝光参数(kVp 、mAs )的优化组合,使X 射线剂量控制在最低,降低被检者的有害X 射线辐射量。
直接数字化X线摄影在静脉肾盂造影中的应用摘要】目的:观察直接数字化X线摄影在静脉肾盂造影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择2016年3月-2017年4月期间在我院接受静脉肾盂造影的患者5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划入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28例,对照组28例,分别接受直接数字化X线摄影和常规X线静脉肾盂造影,比较两组患者的评片优良率。
结果:观察组甲级16例,乙级6例,丙级4例,废片2例,优良率92.9%;对照组甲级12例,乙级5例,丙级3例,废片8例,优良率71.4%;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直接数字化X线摄影在静脉肾盂造影中的应用效果显著,造影清晰,影响优良率高,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与推广价值。
【关键词】直接数字化X射线造影;静脉肾盂造影为了观察直接数字化X线摄影在静脉肾盂造影中的应用效果,选择2016年3月-2017年4月期间在我院接受静脉肾盂造影的患者56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临床研究,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16年3月-2017年4月期间在我院接受静脉肾盂造影的患者56例作为研究对象。
全部患者均怀疑泌尿系统疾病,适于接受静脉肾盂造影检查[1]。
将全部患者随机划入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28例,年龄20-78岁,平均年龄42.8±20.5岁;男15例,女13例。
对照组28例,年龄18-76岁,平均年龄43.8±21.7岁;男16例,女12例。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观察组患者接受直接数字化X摄影,仰卧位,压迫带压迫输尿管下边缘,泛影葡胺50ml静脉滴注,造影剂滴注结束之后7min,岛津大平板直接数字化X线摄影检测肾盂肾盏充盈情况,15min时观察输尿管中造影剂蠕动情况,30min检测膀胱充盈情况,HQ800洗片机洗片[2]。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X线检测,使用设备TU-130X,检测方法同观察组。
1.3观察指标选择我院两名以上资深放射科医师参照三级甲等医院放射科摄影质量评定标准评片,划分为甲、乙、丙和废片四个等级,其中:甲级:肾盂肾盏充盈上佳,细微结构清晰可以明确诊断;乙级:肾盂肾盏充盈一般,细微结构显示清晰,可以用于确诊;丙级:肾盂肾盏充盈程度不佳,细微结构显示一般,诊断困难;废片:肾盂肾盏不充盈,细微结构显示不清晰,不能用于诊断;优良率=(甲级+乙级+丙级)/nx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