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历史文化
- 格式:ppt
- 大小:6.37 MB
- 文档页数:101
泉州22个遗产点介绍泉州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众多的遗产点。
本文将介绍泉州22个具有代表性的遗产点。
1、清源山石窟:位于泉州南郊清源山一带,为宋代早期的佛教石窟,是福建南方地区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特点最鲜明、最具代表性的一组石窟。
2、开元寺:位于泉州市区中心区域,东起文化路,西至虎邱路,占地面积26.6万平方米,为福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中国佛教文化博物馆的重要组成部分。
3、灵秀山:位于泉州市区的东北部,是一座自然风景区,也是泉州的历史文化名胜区之一,山上有多个景点,如灵秀寺、千佛塔、南安岩画等。
4、开元洞:位于泉州市螺洲中心岛上,是一座岩溶地貌的天然洞穴。
开元洞内有大量的石柱、石笋、石帘等溶蚀岩石奇观,是泉州著名的旅游景点之一。
6、南安岩画:位于泉州市灵秀山南部的南安河畔,是一处古代石刻艺术珍品。
岩画对象多为佛教题材,内容相当丰富,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7、永春四川驿:位于泉州市南部永春县西南乡四川村,为明代嘉靖年间的驿站,是永春著名的历史文化遗迹。
8、以马内利教堂:位于泉州市区东南部的丰泽区草铺,是东南亚最大的天主教堂,在福建省内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意义。
9、汉文化博物馆:位于泉州市区中心区域文化路右侧,是一座集收藏、研究、展示于一体的博物馆,展示的文物以汉代文化为主。
10、泉州海丝博物馆:位于泉州市区体育路上,是一座以海丝为主题的综合性博物馆,展示泉州在海丝时代的商业文化和交通技术。
11、埕口古城:位于泉州市安海镇,是一座明清时期的古城遗址,现存城墙、门楼、碉楼、街巷等建筑,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
12、浮桥遗址公园:位于泉州市区西南部的龙港区,是泉州市自然公园之一,也是中国唯一保存完整的古代木制浮桥,是泉州市的标志性景点之一。
13、安海古田会馆:位于泉州市安海镇,是一座保存较完好的僑乡会馆,建于清代中统年间,是泉州市著名的历史文化遗迹。
14、安海曾厝垵:位于泉州市安海镇,是一座保存完整的明清时期传统民居聚落,具有明清时期建筑风格和南派建筑特色,是泉州市的重要历史文化街区。
我的家乡——泉州风土民俗:1. 茶文化:闽南人好饮茶。
泉州也不例外。
以茶会友是生活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基本上家家户户都备有茶具。
2. 元宵节:每年的元宵节,泉州会举办游街。
基本上是从涂门街到文庙,开始游街仪式。
晚上的文庙人最多,以社会活动过节,俗称“闹元宵”,出门游上元,看花灯、焰火、猜谜语、攻炮城,举办文艺踩节:化装游行有宋江阵、踩高跷、迎阁、骑马队,乐队有南音、十音、车鼓阵、笼吹,舞蹈有舞龙、舞狮、火鼎公火鼎婆、踢球舞、拍胸舞、剑舞、扇舞等。
据说元宵晚吃甘蔗对牙齿好。
3.春节:春节的时候泉州人会互赠柑橘,其中以安西蜜桔,永春金桔最佳。
关于压岁钱的给法,只要没成家的人都可以再拿压岁钱。
4. 贺正:清晨,无论男女老少,纷纷起床盥洗,穿上早已准备好的新衣服。
早餐合家吃面线加鸡蛋,吃蛋去壳,意在除霉气,迎吉祥,面线则象征福寿绵长。
早餐后即出门走访邻居亲友,笑脸相迎,首次见面皆要互道“恭喜”,俗称“贺正”,亦拜年之意,一直到元宵。
有客上门,要奉上糖果、蜜饯,或喝甜茶、咖啡,让客人“甜一下”,以示有个甜蜜的开端。
女儿回娘家“贺正”,是在正月初二。
出嫁的女儿要偕同女婿、儿女携礼回娘家,娘家备丰盛午餐接待。
5. 十六岁生日:泉州人注重过16岁生日。
男孩十六岁叫“成丁”,表示孩子已经长大成人了,因此十六岁的生日仪式特别隆重。
家里要备办“三牲”、寿面最后一次答谢床母、檐口妈和夫人妈诸神的庇佑之恩,以糕、粿、粽、面线等物分送亲友邻居,并设宴招待。
这时外祖母家要送成年衣帽鞋袜或布匹等表示祝贺。
名胜古迹:1.涂门街:又叫“土门街”,因传储存、输送建造东西塔土石方而得名。
涂门街位于泉州市区中心地带,东起温陵路,西至中山路,全长1005米,是集商贸、旅游、文化等为一体的繁荣地段。
涂门街的建筑风格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泉州宋元时期的繁荣景象。
改造后的涂门街秉承泉州闽南古建筑的风格,又与现代建筑有机结合。
涂门街是泉州最有商机、最繁华的街道之一,入选全国第一批“购物放心一条街”。
海丝古城泉州简介海丝古城泉州,位于福建省泉州市,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它是世界上唯一以海上丝绸之路为主题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
泉州作为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起点,曾是中国与世界各国进行贸易往来的重要港口城市,也是中国最早对外开放的城市之一。
泉州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世纪,当时它是闽越文化的发源地。
随着海上丝绸之路的兴盛,泉州成为了中国与东南亚、南亚以及中东地区进行贸易的重要枢纽。
在宋、元、明、清等朝代,泉州都是中国最繁荣的港口城市之一。
海丝古城泉州的建筑、文化、风俗等方面都受到了海上贸易的影响,形成了独特而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
海丝古城泉州有许多著名的历史古迹,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泉州古城墙。
泉州古城墙始建于14世纪,是中国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城墙之一。
城墙周长约为6公里,高约为10米,上有城楼、角楼和箭楼等防御设施。
登上城墙,可以俯瞰整个古城的壮丽景色,并且感受到历史的沧桑与厚重。
除了古城墙,海丝古城泉州还有许多古建筑群,其中最著名的是开元寺、清源山庙宇群和西洋楼群。
开元寺是泉州最古老的佛教寺院,建于公元686年,是福建省现存最早的木构建筑之一。
清源山庙宇群包括清源寺、惠安土楼等,是泉州地区最具规模和影响力的庙宇群。
而西洋楼群则是泉州市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这些建筑是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泉州富商为展示财富和追求现代化而兴建的,融合了中西建筑风格的建筑物。
海丝古城泉州还有许多传统的手工艺品和特色小吃。
例如,泉州木雕是中国传统工艺的代表之一,以其精细的雕刻工艺和独特的造型而闻名。
泉州的传统小吃也非常丰富多样,有鱼丸、肉粽、海蛎煎等美食,让人们在品尝美食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泉州的浓厚文化氛围。
海丝古城泉州不仅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的城市,也是一座充满活力和魅力的现代城市。
如今,泉州已经发展成为中国东南沿海地区重要的经济中心和现代化城市,但它始终保留着历史遗迹和传统文化,让人们能够感受到海上丝绸之路的繁荣和辉煌。
泉州历史文化简介我国在历史上有三个泉州:一个在河北通县,《汉书・地理志》说汉代置雍奴、泉州二县。
至北魏太平真君七年(446年)并泉州入雍奴,这个北方的泉州就被历史遗忘了。
一个是今福建福州,《隋书》载:“陈置闽州,仍废,后又置丰州。
平陈,改曰泉州。
”及后改名福州。
一个就是我们现在的故乡泉州。
《福建通志》说,“唐景云二年(711年)以武荣州为泉州,州治今泉州也。
”从此今泉州地域就在闽南确定下来。
但当时武荣州的州治设在今南安县丰州镇,唐开元六年(718年)才移到清源紫帽之间、晋江北岸的今泉州的地址,所以泉州古城已有1266年的历史。
随着唐代以后闽南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海外贸易的繁荣,泉州的辖区屡有变化。
唐代北起莆田,南至龙溪,几乎包括闽中和闽南。
不久和漳州分治,北宋初又与兴化分治,据《岛夷志略》载,澎湖“地隶泉州晋江,至元间立巡检司”,所以宋元以后台湾又属于泉州辖区,泉州管了晋、南、惠、同、安、永、德七县。
清康熙间升台湾为府,雍正十二年(1734年)划出永春、德化置永春州,所辖只余五县,而同安县还包括今厦门市和金门县。
辛亥革命后厦门从同安分治,地位上升,但历史上仍和泉州关系很大。
我今天所讲的泉州,并不仅指今泉州市境,而是指古泉州,也即是约等于今晋江地区(按:1985年晋江地区改为泉州市)的辖地的古泉州。
从千年来泉州的迁治和城市建设来看,州治呈现出由西而东,由北而南, 向海发展的特点。
北宋谢履有诗:“州南有海浩无穷”,海是泉州的生命线。
从物产来看,泉州虽山海并论,但有个主次,主是海。
历史上泉州曾是国际上最大的商港之一,今天依然是我国重要侨乡,离开海就谈不上这些特点了。
为叙述方便,我试解释几个泉州的别名来说明泉州的自然概况与历史沿革。
温陵,这是一个形象概括泉州地形气候的地名:《晋江县志》说:“地处高阜,其气独温。
”《南安县志》说:“泉州气候燠多寒少,故古有温陵之称。
”唐诗人韩偓称泉州气候,“四序有花长见雨,一冬无雪却闻雷。
我的家乡历史悠久的泉州泉州,古称“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是福建省的一个重要城市,也是我的家乡。
泉州以其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而闻名于世。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向您介绍我家乡泉州的悠久历史和宝贵文化遗产。
泉州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202年的东汉末年。
在这个古老的城市里,可以找到许多古老的建筑和遗址,这些见证了泉州的变迁和发展。
根据历史记载,泉州曾是中国南方的重要港口城市,与海外贸易有着深厚的渊源。
早在唐朝时期,泉州就已经与日本、琉球、印度尼西亚等许多国家建立起贸易联系。
因此,泉州被誉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成为中国对外交流的重要门户。
在泉州古镇的街道巷弄中,可以欣赏到许多保存完好的古建筑。
泉州采取了独特的建筑风格,将中式传统建筑与岭南建筑相结合,形成了独特的“胶南建筑”风格。
这种建筑风格注重与环境的融合,并注重空间布局和装饰艺术的细节。
著名的建筑如开元寺、陈氏书院等,都是泉州悠久历史的见证,也是中华文化遗产的瑰宝。
除了建筑遗产外,泉州还以其丰富多样的传统文化而闻名。
泉州是一个具有较强民俗文化传承的地方,许多传统习俗和庆典活动仍然在当地保留着。
例如,每年农历正月的“泉州开门红”活动,全城的人们会身着传统的锦绣礼服,举行盛大的游行和庆祝活动,以迎接新年的到来。
此外,泉州还有独特的传统手工艺,如漳州剪纸、德化陶瓷等,这些手工艺品以其精湛的工艺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而闻名。
泉州的美食也是其文化的一部分。
作为海滨城市,泉州以其丰富的海鲜资源而著名。
当地的海鲜制作技艺独特,融合了多种烹饪方式,如清蒸、红烧、煎炸等。
特色菜品包括鱼羹、海蛎煎、海蛏干烧等,口感鲜美,让人回味无穷。
此外,泉州还以其特色小吃而闻名,如肉燕、鱼丸、八宝粥等,这些小吃以其独特的制作工艺和口味而受到了广大食客的喜爱。
除了建筑、传统文化和美食之外,泉州还有许多其他的文化景观可以让游客感受到这座城市的魅力。
例如,泉州还有许多美丽的公园和自然景观,如清源山、开元湖等,这些地方不仅提供了休闲娱乐的场所,也是人们了解泉州自然环境和生态保护的窗口。
泉州历史文化研究报告
摘要:
泉州位于中国福建省东南沿海,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
本文通过研究泉州的历史和文化,探讨了其在中国历史中的地位和影响,并重点介绍了泉州的海上丝绸之路、建筑风格、宗教文化等方面的特点。
一、泉州的历史
泉州作为一个古老的港口城市,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大约两千年前的汉代。
在唐宋时期,泉州成为海上贸易中心,是中国最早的对外经济活动之一,也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起点。
在明清时期,泉州的繁荣达到高峰期,是中国最大的外销贸易港口之一。
二、泉州的文化遗产
泉州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包括宗教文化、建筑风格和音乐文化等。
泉州的宗教文化以妈祖文化为代表,妈祖是中国民间信仰中的海神,泉州被称为“妈祖故乡”。
泉州的建筑风格主要以宋元明清时期的建筑为主,具有独特的南洋风格,尤其以鳌江建筑群和开元寺三大殿为代表。
泉州的音乐文化以世袭民间乐团为代表,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音乐风格。
三、泉州在中国历史中的地位和影响
泉州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之一,对中国的经济和文化交流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泉州的繁荣和发展也使得其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成为中国南方各地文化的交融之地。
同时,泉州的建筑风格和文化传统也对周边地区产生了深远影响,成
为中国南方建筑和文化的代表之一。
总结:
泉州作为一个古老而丰富的历史文化城市,其海上丝绸之路、建筑风格和宗教文化等方面的特点使得它在中国历史中具有重要地位和影响。
通过对泉州的历史和文化的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南方地区的历史和文化发展。
同时,保护和传承泉州的历史文化遗产也对于维护中国文化多样性和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泉州22个遗产点介绍1.开元寺:福建省的佛教名刹,建于唐朝开元年间。
2. 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介绍泉州在海上丝绸之路中的重要地位。
3. 晋江古城:保存完整的中国古代城市规划。
4. 洛阳桥:世界上最古老的石拱桥之一。
5. 泉州南安岩雕:以南宋岩雕艺术为代表的中国岩雕艺术重镇。
6. 清源山:福建省著名的道教圣地,是福建道教的发祥地之一。
7. 祖师庙:福建省的道教名刹,是中国道教“武当派”创始人张三丰的祖庭。
8. 吕厝福建土楼:闽南土楼的典型代表之一,是世界文化遗产。
9. 岩头寺:中国南方早期佛教建筑的代表,被称为“南方龙岩石窟”。
10. 台湾连江北竿岛:文化与自然遗产的综合体,有世界上最古老的先民居址。
11. 大崎头:福建省最大的土城遗址之一,是中国古代军事防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12. 清凉寺:始建于唐朝,是福建省最古老的佛教寺庙之一。
13. 成仙台:传说中唐代道士陈抟成仙的地方,是福建省文化名胜。
14. 万祥禅寺:建于金代,是中国禅宗的瑰宝之一。
15. 泉州安海古城:保留了明清时期的街巷、建筑和风貌,是福建省历史文化名城。
16. 西街:泉州最古老的商业街之一,保存了大量的明清建筑和文化遗产。
17. 东湖公园:有着悠久历史的园林,是泉州市最大的城市公园之一。
18. 龙港古城:明清时期的海港城市,是中国古代海上贸易的重要场所之一。
19. 泉州城隍庙:保存完好的明清建筑群,是泉州市的重要历史文化遗产。
20. 南安山:拥有众多的峰峦、瀑布和溪流,是福建省的自然保护区之一。
21. 河滨公园:位于泉州市中心的城市公园,有着美丽的江河风光和众多的文化景点。
22. 泉州丰泽妈祖庙:是中国妈祖信仰的发源地之一,也是福建省的文化名胜。
泉州泉州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是首届“东亚文化之都”,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
古城面积6.41平方公里,文物古迹林立。
一、泉州城市概况及历史沿革泉州市地处东南沿海,是福建省三大中心城市之一,土地总面积11015平方公里,海域面积11360平方公里,海岸线541公里,常住人口850多万人。
泉州古城已具有1300多年历史,依山傍海,形成“山、城、江”一体的城市格局。
全市拥有各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67处,其中国家级20处、省级48处。
其中极负盛名的有中国现有最早的伊斯兰清净寺、世界仅存的摩尼教佛像石刻、中国最大的道教石雕老君岩、千年古刹开元寺和东西塔、“天下无桥长此桥”的安平桥等。
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601个,其中世界级4个、国家级33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全球第一个“世界多元文化展示中心”定址泉州。
泉州的南音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木偶戏后继人才培养计划”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优秀实践名册,实现我国在该项目零的突破。
泉州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被誉为“世界宗教博物馆”,当选首届中日韩“东亚文化之都”。
“海丝”、“闽南红砖建筑”入选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南音、南戏、南建筑、南拳,构成了泉州独具特色的“四南”文化。
泉州历史悠久,经济开发早在周秦时期就已开始。
三国吴永安三年(260年),在今南安市丰州镇置东安县治,南朝梁天监间(502~519年)置南安郡作郡治,为本地设置县、郡治之始。
西晋末年,中原战乱,中原士族大批入泉,多沿江而居,晋江由此得名。
他们带来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文化知识,使晋江两岸得到迅速开发。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政治制度的变革,行政区划建制几度变迁。
唐久视元年(700年)置武荣州,州治设今市区。
唐景云二年(711年)武荣州改名泉州。
此后,先后设有郡、州、路、府。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设行政督察区、专区、地区,1986年1月撤晋江地区设泉州地级市。
泉州历史文化历史研究报告泉州是中国福建省的一个历史文化名城,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
以下是关于泉州历史文化的研究报告。
一、泉州的历史沿革泉州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06年秦朝时期,当时泉州是琅琊郡的一部分。
随着历史的发展,泉州成为了东南沿海的重要港口城市,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
泉州在唐朝时期达到了鼎盛时期,是当时一个繁华的城市。
二、泉州的历史遗迹泉州拥有众多的历史遗迹,包括福建土楼、开元寺、国际码头等。
其中福建土楼是泉州最具代表性的建筑,被誉为中国传统民居的瑰宝。
开元寺是泉州最大的寺庙,始建于唐朝,是泉州佛教的中心。
国际码头是泉州最具代表性的近代建筑,建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泉州与外部世界联系的重要枢纽。
三、泉州的文化传承泉州有着丰富的文化传承,包括语言、戏曲、音乐等。
泉州方言是福建方言的一个分支,有着独特的语音、词汇和语法。
泉州的戏曲有闽南戏、闽南柳子戏等,是泉州地区的传统艺术形式。
泉州音乐则以泉州潮音为代表,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部分。
四、泉州的历史人物泉州有着众多的历史人物,其中最有名的是文天祥。
文天祥是南宋时期的一位杰出政治家和文学家,他倡导忠义之风,以其忠贞不屈的精神和文学才华被后人所称颂。
泉州还出产了许多其他杰出的历史人物,如宋代文学家陆游、明代文学家归有光等。
五、泉州的文化节庆泉州有着丰富多彩的文化节庆,如元宵节、海神诞、开渔节等。
元宵节是泉州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泉州人民会举办花灯游行和元宵灯会等活动,庆祝节日的到来。
海神诞是泉州特有的庆祝活动,以海洋信仰为主题,表达人们对海洋的敬意和感激之情。
开渔节是泉州渔民们的传统节日,他们会举办渔船游行和渔火晚会等庆祝活动。
六、泉州的旅游资源泉州以其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而闻名,吸引了众多的游客。
泉州拥有众多的旅游景点,如清源山、华侨博物馆、金门等。
清源山是泉州的象征性景点,是泉州最大的风景名胜区之一,有着壮丽的自然风光和悠久的历史背景。
泉州世遗景点介绍泉州是位于中国福建省东南沿海的一座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众多世界文化遗产,这些遗产见证了泉州在古代丝绸之路上的辉煌历史。
本文将逐步介绍泉州的世界遗产景点,带您领略这座古老城市的魅力。
第一步:泉州的世界遗产泉州作为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港口城市,拥有众多世界遗产。
目前,泉州已有11处文化遗产及3处自然遗产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这些遗产包括:1. 清源山及开元寺:是一处佛教道场,建于7世纪,是泉州最古老的佛教寺院。
开元寺保存有大量唐代的建筑和文化遗产,是中国佛教建筑艺术的瑰宝之一。
2. 厦门与鼓浪屿:厦门是泉州的近邻城市,是一座美丽的海滨城市。
鼓浪屿则是厦门的一个小岛,以其独特的欧式建筑风格和浪漫的氛围而闻名。
3. 南普陀寺及福建土楼:南普陀寺位于泉州西北部,是一处佛教圣地。
福建土楼是泉州特有的传统建筑,以其独特的形状和防御功能而闻名于世。
4. 西山及华阳寺:西山是泉州的一座山脉,华阳寺是一座历史悠久的佛教寺院,保存有许多文物和珍贵的佛教文献。
5. 泉州南塔及天后宫:南塔是泉州的地标建筑,是一座古老的佛教塔。
天后宫是中国最早的妈祖庙,是妈祖信仰的发源地。
6. 泉州东湖遗址及其石刻:东湖遗址是泉州的一个古代湖泊遗址,保存有大量的石刻和文物,是研究中国古代历史和文化的重要遗址之一。
7. 潮州古城及环城河:潮州是泉州的一个古老城市,拥有众多文化遗产和历史建筑。
环城河是潮州特有的城市景观,是一道保护和增添城市魅力的水系。
8. 泉州武夷山:武夷山是泉州的一个著名山脉,被誉为“东南第一山”。
山中保存有众多的文物和历史遗迹,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
9. 泉州朱子祠及府学遗址:朱子祠是为纪念明代思想家朱熹而建造的宗祠,是研究朱子文化的重要场所。
府学则是古代贵族子弟学习的地方,保存有许多古代文献和文物。
10. 泉州湄洲岛及福建武岭:湄洲岛是泉州的一个美丽岛屿,以其自然景观和海鲜而闻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