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工作第一章 小组工作的定义与专业地位.
- 格式:ppt
- 大小:603.00 KB
- 文档页数:27
小组工作知识点总结一、小组工作的定义和特点小组工作是指一群人在共同的目标下,通过协作和配合,共同完成任务或项目的过程。
小组工作具有以下特点:1. 小组成员之间存在着互相依赖的关系,彼此之间需要进行有效的沟通和配合。
2. 小组的成员通常会分工合作,每个人负责不同的任务,共同完成整体目标。
3. 小组成员具有共同的利益,共同的目标和共同的责任。
4. 小组成员之间可能存在着不同的角色和身份,以及不同的能力和经验。
二、小组工作的重要性小组工作在现代社会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促进团队合作:小组工作能够促进成员之间的合作和协调,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2. 提高工作效率:小组工作可以让成员之间相互分工合作,将工作任务分解,提高工作效率。
3. 融合成员资源:小组成员之间具有不同的能力和经验,能够互相借鉴,从而融合成员资源,提高整体水平。
4. 促进创新:小组成员之间的合作可以促进创新,不同的意见和想法能够互相激荡,产生更好的解决方案。
三、小组工作的一些基本要素在进行小组工作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基本要素:1. 目标明确:小组需要明确自己的工作目标和任务,明确每个成员的职责和任务。
2. 沟通良好:成员之间需要进行良好的沟通,及时交流信息,解决问题和对工作进行评估反馈。
3. 团队精神:团结协作是小组工作必备的要素,成员之间需要相互支持,互相信任,共同追求共同的目标。
4. 领导能力:小组需要有一位领导人,指导和协调小组工作,确保任务顺利完成。
四、小组工作的一些技巧和策略在进行小组工作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技巧和策略:1. 明确分工:小组成员应该根据自己的能力和经验,明确分工合作,合理分配任务。
2. 善于倾听:成员之间需要善于倾听,尊重他人意见,避免个人意识的干扰。
3. 积极反馈:小组成员需要及时对工作进行反馈,提出意见和建议,及时解决问题。
4. 制定计划:小组需要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包括任务分配,时间安排和工作步骤等。
第一节,小组工作的内涵和特征小组工作是社会工作三大方法之一,它对人的成长和发展以及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和影响,作为一个社会工作者需要理解和掌握小组工作的理论知识、技巧和方法,以便更好地为他人和社会提供支持、帮助和服务。
(“以人为本,助人自助”——以生命影响生命)一、什么是小组工作“小组工作”主要指社会工作者通过群体的组织动员和群体活动,发挥服务对象的潜能,解决人们面临的问题和改善其生活质量。
1.是一种小组活动或经验2.是一种过程3.是一种社会工作方法4. 综合性定义(1)中国大百科全书的定义:指以小组或组织为对象、并通过小组或组织的活动为其成员提供社会服务。
(与社会工作中所说的小组工作有所不同)(2)国际社会科学百科全书的定义:有两个以上的人组成,并且他们有如下特征:感到有整体意识,而这个整体将会维持一段时间;互相影响;有控制其成员相互影响的明确规范或规则;有一套角色。
(3)崔克尔整理众多意见之后,做了综合性的总结:小组社会工作是由知识、了解、原则和技巧所组成一种方法,通过个人(包括在小组中的个人以及社区机构中的个人)在各种社区机构的小组中,借着小组工作者的协助(包括接纳、小组个别化、小组目标决策与方案活动、激励与辅导、组织与程序,以及资源的运用),引导成员在小组活动中互助,促使成员彼此建立关系,并以个人能力与需求为基础,获得成长的经验(如:参与,归属感,决策,责任感,成就,自动自发,以及适应能力)。
旨在达成个人、小组、社区发展的目标(即达到个人行为的改变,小组民主化的形成及社区的发展)。
在这个定义中,基本构成要素有六个:●性质:是一种方法●对象:小组和小组机构的组成分子●基本内容:将具有共同愿望、利益、兴趣、爱好、和目标的人们组织起来,确定人们普遍存在的基本需求和面临的主要问题,运用各种服务和项目满足人们需要,解决人们面临的问题,改善人们需要人们的处境,提高社会福利水平。
●方法:工作者的协助;在活动工作员的领导下相互作用。
第一章:小组工作的概述失范/异化:因传统价值和传统社会规范遭到削弱、破坏、乃至瓦解,所导致的社会成员心理上的无序状态。
在失范社会中,曾有的统一信仰遭到怀疑和抛弃,而个人又尚未确立自身的信仰体系,所以社会成员会感到失落,缺乏目的性和方向感。
这种心理上的挫折感会产生一系列后果,比如犯罪和自杀,因而导致社会的不稳定。
失范并不单指个人行为,它也涉及群体行为。
小组工作的定义:是社会工作的方法之一,它在小组工作者的带领下,通过组员间的相互支持、充分互动和分享,激发组员的能力和潜能,改善组员的态度、行为,提升他们的社会功能性,解决个人、群体、社区和社会问题,促进个人、小组和社区的成长和发展,实现社会和谐、公平、公正发展。
计划小组:为实现某种目标而建立的小组,可能由组员建立,也可能由组外人士、团体或机构组建。
因此,此类小组的明显特点是事先策划组建的,目的明确。
偶现小组:是人们发现自己身处同一场所而形成的,或者一群人通过一段时间的谈话或互动了解而形成的小组,这类小组的特点是情境性的、自我组织性的。
形成小组:指在外在因素影响下而组织的小组。
它们通常是出于某些目的,在某些人的影响下人为形成的。
自然小组:指由于自然事件发生、人际吸引或成员处于共同目标而形成的小组。
它们通常没有受到外界的影响而自发成立,如家庭、同伴、朋友网路、街头团伙和帮会。
自愿小组:是基于组员自身动机和主动性而形成的,自愿小组中所有组员都是自愿参与的。
非自愿小组:指组员不是因为自身动机和主动性而形成的小组,组员参与小组是迫于强制压力和指令而参与的。
封闭小组:指的是从小组首次聚会到小组结束,组员的身份不会发生改变,不会随着时间的改变而增加或减少小组组员。
开放小组:指的是在小组过程中允许组员离开或者加入。
第二章:小组工作的价值观和职业伦理价值观:价值观指的是一套信念体系,根据这个体系,我们会确定自己所期望的世界是怎样的,人类行为模式是怎样的、并根据这个信念体系来决定自己的行为举止。
第一章小组工作概述1、小组: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人组成的,具有一定的规范和氛围,为了共同的目标和利益,彼此相互影响具有相应的角色和整体意识的人群。
2、小组工作:在小组工作者的带领下,通过组员之间的相互支持、充分互动和分享,激发组员的能力和潜能,改善组员的态度和行为,提升他们的社会功能性,解决个人、集体、社区和社会问题,促进个人、小组和社区的成长和发展,实现社会和谐、公平、公正发展。
3、小组功能:(综合)对组员,有助于个人学习集体经验;对小组,有助于建设合作的团队精神和和谐的人际关系,使小组成员在健康的团队氛围中获得美好的团队体验;对社会,极大的丰富了社会资本。
(具体):康复---针对有问题的组员,帮助其在情绪、行为、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恢复到原来的过程。
需要运用一些专业的技巧。
能力建设---通过一种教育或技能培训提升自信心和意识,不是一种治疗过程。
矫正---协助违反社会秩序、思想道德或侵犯他人利益的“问题”组员在小组工作中改变的过程。
社会化---协助组员学习社会规范和人际关系技巧的过程。
预防---对可能发生的困难做预测,并提供人们所需要的环境支持。
社会运动---通过鼓励组员参加社会运动,使其学会领导、服从、参与、决策等方法,并承担社会责任。
问题解决---工作人员协助组员发现自己的问题,通过民主决策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
社会价值---鼓励组员实现社会价值。
4、小组类型:小组特征:*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组成*有共同的目标和利益*组员之间相互依赖共同影响*有地位角色的转换*成员有归属感*小组成员有特殊的责任、地位和角色体系*小组要经历不同的发展阶段*有一定的规范、准则等社会控制*有小组文化或氛围第二章小组工作的价值观和职业伦理1、价值观的含义:价值观是一种信念理论体系,根据这个体系,我们可以知道我们所期望大的世界是怎样的,人类行为模式是怎样的,并根据这个信念体系来决定自己的行为举止。
2、社会工作的基本价值观:人拥有各种潜能;人拥有实践潜能的义务;人有生存发展的权利;人有基本的人性需要;人要发挥社会功能;人有自我决定的权利;社会有义务以社会正义的方式使个人自我完成;人人拥有对社会的权利和对社会的义务。
小组工作重点概括第一章小组工作的定义与专业地位1.小组工作的定义P6:一般来说,小组工作是社会工作者与群体中的人们一道工作,基本目的是通过界定人们的基本需要,解决人们面临的各种社会问题,增强人们的社会功能,实现个人、群体、社区希望或预测的目标,以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和提高福利水平。
小组工作的本质与精髓是社会工作专业与群体结构、群体过程、群体生活的有机结合。
2.小组类型P16:1.从年龄阶段角度看,可分为儿童、青少年、成年人和老年人小组。
2.从小组工作实施机构的角度看,分为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机构的小组工作以及卫生、教育、福利、司法机关的小组工作。
3.从群体研究的学科角度看,一是外在的,或是社会学的传统;而是内在的,或是心理学的传统。
4.(网上)分为教育小组、成长小组、支持小组、治疗小组。
3.小组成员的选择P17:影响因素①年龄(青少年比老年人和成年人更容易形成小组)②价值体系(小组成员普遍拥有共同或相似的价值观念)③共同的问题(人们面临共同的问题)④参与模式(人们具有共同的兴趣和利益)⑤是否具有共同或相似的知识背景⑥对小组结构的认同和容忍程度(人们是否接受、认可现存小组结构和权力架构至关重要)4.小组目标P18:小组目标是小组过程和小组工作的核心部分,一般由四部分组成:1.服务机构的目标(反映社会发展趋势和公众社会利益,随时代发展不断调整)2.小组的目标(反映小组的性质与功能作用,增加服务对象的能力)3.小组成员的目标4.社会工作者的目标(包括计划、方法、途径、服务项目)注:四种既相互关联又有所不同的目标体系的一致性是至关重要的,共同目标是建立、发展、维持小组的思想基础。
一般来说,小组目标越清晰明确,认同程度越高,小组生活和小组过程成功的可能性就越高。
5.小组工作的功能:1.小组自身的功能:①小组中的群体是社会结构的重要构成要素,是构成社会生活的基本形态。
②小组工作既为群体化社会生活与群体化行为模式奠定基础,提供社会规范与行为标准,又为履行人们的角色地位提供社会载体、组织媒介,小组生活与小组过程称为重要的社会机制。
2023年中级社工综合能力考点:小组工作在中级社工考试中,小组工作作为一个重要的考点,我们需要深入了解其概念、应用场景以及相关技巧。
本文将围绕小组工作的基本概念、基本环节、应用场景、注意事项以及提升能力的建议展开论述。
一、小组工作的概念和重要性小组工作是社会工作中的一种重要方法,指的是通过组织一群人共同参与活动、互动和讨论,以达到解决特定问题、促进个人成长或实现特定目标的目的。
小组工作既注重个体需求,也强调团队协作,具有很高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在社会工作实践中,小组工作广泛应用于心理健康、教育、社区服务、康复等领域。
二、小组工作的基本环节和技巧1.策划与设计:在开展小组工作前,社工需对活动进行详细的策划和设计,包括确定主题、目标、参与人员、活动流程等。
2.招募与筛选:招募合适的成员是小组工作成功的关键。
社工需充分了解参与者的需求、背景和特点,以确保小组成员间的互动和沟通顺畅。
3.开展活动:在活动过程中,社工需运用恰当的引导技巧,如倾听、同理、提问等,以确保小组成员充分表达观点、分享经验,达到活动目标。
4.总结与反馈:活动结束后,社工需对小组工作的成果进行总结和评估,为后续工作提供参考。
三、小组工作的应用场景和注意事项1.应用场景:小组工作适用于解决人际关系、心理问题、能力提升等方面的问题,如亲子关系培训、团队合作能力提升、心理健康辅导等。
2.注意事项:在开展小组工作时,社工需关注参与者的情感需求,尊重个体差异,确保活动过程中的安全和隐私,同时注重活动成果的实质性。
四、提升小组工作能力的建议1.加强理论学习:深入学习小组工作的理论体系,掌握基本概念、方法和技巧。
2.实践经验积累:多参与实际工作,积累组织、引导、沟通等方面的经验。
3.反思与总结:在实践中不断反思,总结经验教训,提升自身能力。
4.学习优秀案例:学习借鉴成功的小组工作案例,吸收优秀经验。
总之,作为一名社会工作者,掌握小组工作方法至关重要。
第一章小组工作概述小组工作是社会工作的一种专业方法。
人在群体中生活,而且透过群体达到发展和改变的目的。
我们每个人都有在小组成长的经历。
我们有家庭成员,有学校同学,有单位的同事……我们每个人也有参加小组并与他人合作的经验,也有在小组中与别人分享和成长的体会。
小组工作正是基于在群体中与别人互动,发挥个人潜能,达到改变的目的。
本章从讨论小组和小组工作的概念人手,系统介绍小组工作的功能、分类。
第一节小组工作的涵义一小组的定义小组具有下列特征△有一个人以上;△形成关系;△有共同的目标和利益;△成员间互相影响;△地位与角色的演变;△成员有归属感;△小组有发展阶段;△有规范、准则等社会控制;△小组的文化与气氛。
社会工作中对小组的界定,至少应该具备以上这些特征。
二小组工作的定义(一)对小组工作的不同理解:小组工作是一种群体活动或经验;小组工作是一个群体工作的过程;小组工作是社会工作的专业方法之—。
(二)小组工作的定义1959年美国社会工作教育委员会发表的墨菲的观点:小组工作是社会工作的方法之一,它透过有目的的小组经验来增进人们的社会功能。
克那普卡的小组工作定义:作为社会工作的方法之一,它透过有目的的小组经验,提高个人的社会生活功能.并协助每个人能更有效地处理个人、小组和社区问题。
崔克尔对小组工作的解释:社会小组工作是一种方法。
它是由知识、了解、原则、技巧所组成。
透过个人在社区机构中的各类小组,借助小组工作者的协助,引导小组成员在小组活动中互动,促使组员彼此建立关系,并以个人能力与需求为基础,获得成长的经验,旨在达成个人、小组、社区发展的目标。
三小组工作的特征1 小组是由组员和工作者组成的关系体系。
在这个复杂的关系体系中,有工作者和组员的互动,更多的是组员彼此之间的互动。
2 小组工作是在互动过程中,通过彼此分享、分担、支持、教育、治疗等小组动力,带来组员态度和行为的改变。
所以.小组是在互动过程中产生动力、带来改变的。
《小组工作》概要第一篇总论第一章小组工作概述1、什么是小组?小组是有组织、有秩序、彼此相互依存,有归属感和认同感,并持续互动的两人以上的结合体。
2、小组工作的定义?社会工作实践将小组既当做过程也当做手段,它通过小组成员的支持,改善他们的态度、人际关系和他们应付实际生存环境的能力。
这种方法强调通过小组过程及小组动力去影响案主的态度和行为。
小组工作者按照既定的目标进行和指导。
小组成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潜力透过成员间的分享、相互分担和互相支持而发挥出来。
小组工作的特征?1、小组是由组员和工作者组成的关系体系。
2、小组在互动过程中产生动力,带来改变。
3、小组工作既是过程,也是组员改变的方法和手段。
4、小组工作都有明确的目标。
3、小组的效益1、经济效益:可节省时间和人力,符合经济原则。
2、小组具有不同的信息来源及多元的观点,为问题的了解、讨论与解决提供了丰富的参考意见。
3、小组成员可在互动中增进对自己及他人的了解。
4、小组能产生共同感受或经验。
5、回馈功能:小组提供给成员接收回馈的机会,小组中他人的建议、反应和看法都很有价值。
6、小组提供身临其境的学习机会。
7、小组是真实生活的实验室。
4、小组工作的功能1、康复(针对有问题的组员,帮助其在情绪、行为、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恢复到原来状态的过程。
)2、能力建立(组员在小组中成长和发展的过程,是一种透过教育和技能培训提升意识和自信心,而不是治疗的过程。
)3、矫正(协助违反社会秩序、道德规范或侵犯他人利益的“问题”组员在小组工作中改变。
)4、社会化(协助组员学习社会规范和人际关系技巧。
)5、预防(对可能发生的困难做预测,并提供人们所需要的环境支援。
)6、社会行动(鼓励组员参加社会行动,使个人学会领导、服从、参与、决策等方法,并承担社会责任)7、问题解决(协助组员作出决定并解决问题。
)8、社会价值(鼓励组员实现其社会价值)第二章小组工作的价值观和职业伦理略第三章小组工作理论基础1、小组动力一词最初由谁提出?什么是小组动力?影响小组的主要动力因素有哪些?由勒温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