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第十周语言活动教案:三只小猪盖房子
- 格式:doc
- 大小:32.50 KB
- 文档页数:1
三只小猪盖房子语言教案教案标题:三只小猪盖房子语言教案教案目标:1. 学习并掌握与故事主题相关的词汇和短语。
2. 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能够用简单的句子描述故事情节。
3.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合作意识,通过角色扮演和小组合作活动,展示对故事的理解和表达。
教学资源:1. 三只小猪盖房子的故事书或故事视频。
2. 卡片或图片,包括小猪、狼、房子等相关角色和场景。
3. 纸和铅笔。
教学步骤:引入活动:1. 引导学生回忆和讨论他们所熟悉的童话故事,特别是《三只小猪》。
2. 展示故事书或播放故事视频,让学生聆听或观看故事。
主体活动:1. 词汇学习:a. 教授与故事相关的词汇,如“小猪”、“狼”、“房子”、“稻草”、“木头”、“砖头”等。
通过图片和卡片展示词汇,并帮助学生正确发音和理解词义。
b. 进行词汇练习,可以使用卡片游戏或词汇填空等活动,巩固学生对新词汇的记忆和理解。
2. 听力训练:a. 以故事为基础,设计听力活动。
例如,播放故事的一部分,然后提问学生关于故事情节的问题,让学生通过听力理解并回答问题。
b. 进行听力练习,例如,播放故事的一部分,然后要求学生根据听到的内容画出相应的场景或角色。
3. 口语表达:a. 引导学生用简单的句子描述故事情节,例如,“第一只小猪用稻草盖了一个房子。
”b. 组织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扮演故事中的不同角色,通过对话的方式表达故事情节。
4. 合作活动:a.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场景,例如,小猪盖房子的过程。
b. 每个小组成员扮演不同的角色,通过合作讨论和展示,呈现他们理解的场景。
总结活动:1. 鼓励学生分享他们在角色扮演和合作活动中的体验和收获。
2. 提醒学生故事中的重要价值观,如勤劳、智慧和合作的重要性。
拓展活动:1. 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重新讲述故事,或者编写一个新的结局。
2. 学生可以创作绘本或漫画,展示他们对故事的理解和创意。
注:以上教案仅供参考,具体教学内容和活动可根据教师对学生的了解和教学实际进行调整和拓展。
三只小猪的故事盖房子教案大班故事背景:三只小猪是一则经典的童话故事,讲述了三只小猪为了保护自己不被大灰狼吃掉,分别建造自己的房子,最后只有用砖头建成的小猪才能挺过大灰狼的冲击。
教案目的:本教案旨在通过阅读经典童话故事《三只小猪》及相关教学活动,帮助幼儿掌握一些房屋建筑的基本知识,如建筑工具、建筑材料、构造方法等,并引导他们了解安全防护的概念,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
教学内容:1.了解建筑工具及材料通过故事中三只小猪建造房屋的过程,介绍建筑工具及材料的基本知识,如锤子、钉子、砖头等。
2.学习房屋的构造方法介绍基础、支撑结构、隔离分区、屋脊等房屋的基本构造部分,并让幼儿进行模仿、组合,启发他们的创造力。
3.强调安全防护通过故事背景和活动引导幼儿了解火灾、水灾、气氛污染等方面的危险,并教授基本的安全知识,如火灾报警器、灭火器的使用方法等。
教学流程:1.导入通过短暂的谈话,让幼儿梳理已有的知识,提高他们的参与感。
2.故事阅读利用图书馆或讲故事的环节,让幼儿听故事并解释其中的简单词汇和表达方式。
3.建筑工具及材料介绍故事中三只小猪建筑房屋所使用的工具和材料,如锤子、钉子、砖头等,并让幼儿进行模仿操作,感受道具的重量、实用性。
4.房屋构造让幼儿按照故事中的情节,依次构建三只小猪的房屋,并让他们用简单词汇解释构造过程。
5.安全防护通过图片或实物展示,让幼儿认识火灾报警器、灭火器、急救箱等安全护具,教授安全知识和应急处理方式等。
6.教学复习在教学的最后,对本次课程进行复习,让幼儿回答问题并巩固所学知识,如:“小猪们在哪里建造房子?”“他们使用了哪些建筑工具和材料?”等等。
教学方法:1.任务式教学法:通过教师分组指导构造建筑过程,让幼儿参与其中,完成任务。
2.游戏角色扮演法:以小猪为主角,以童话故事为基础,让幼儿进行角色扮演,参与课堂活动。
3.互动式教学法:教师带领幼儿学习安全护具、应急处理方式等知识,通过互动性的讨论、提问等方式,增进幼儿的学习兴趣。
语言三只小猪盖房子教案一、教学目标1.通过游戏的方式激发幼儿对语言学习的兴趣;2.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创造力;3.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二、教学准备1.教学材料:三只小猪的图片、房子的图片、颜色纸等;2.游戏道具:小猪面具、棍子、纸箱等;3.讲故事的语言练习材料。
三、教学步骤第一步:准备工作(5分钟)1.教师出示三只小猪和房子的图片,引起幼儿的兴趣;2.教师简单介绍故事背景,让幼儿对小猪和房子有一定的了解。
第二步:讲故事(10分钟)1.教师运用简单生动的语言,给幼儿讲述「三只小猪盖房子」的故事;2.在讲故事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回答问题,参与讨论。
第三步:语言练习(10分钟)1.教师准备一些与故事相关的语言练习材料,如填空或选择题等;2.幼儿根据练习材料完成相应的任务,巩固对故事内容的理解。
第四步:角色扮演(15分钟)1.教师将三只小猪的图片分发给幼儿,让每位幼儿扮演一个小猪角色;2.教师分发小猪面具和棍子,让幼儿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体验小猪盖房子的过程。
第五步:团队合作(10分钟)1.教师将幼儿分为若干个小组,每个组分配一个房子的图片和颜色纸;2.幼儿需要在规定时间内,使用颜色纸剪贴,合作完成一个小房子。
第六步:分享和总结(5分钟)1.每个小组展示他们制作的小房子,幼儿可以分享他们的想法和创意;2.教师对幼儿的表现给予肯定,并总结今天的教学内容。
四、教学延伸1.后续教学可以包括小猪和大灰狼的对话练习,培养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2.可以引导幼儿自己编写小猪盖房子的故事,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五、教学反思通过这样的教学活动,幼儿能够在参与游戏的过程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创造力,同时也培养了团队合作的意识。
这样的教学方式有助于激发幼儿对语言学习的兴趣,并且通过互动的方式更好地吸收和理解教学内容。
在后续教学中,可以将这样的教学活动应用到更多的故事情境中,培养幼儿综合素质的同时加强他们的语言能力的训练。
大班语言活动《三只小猪盖房子》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听懂《三只小猪》故事中的基本情节和人物角色;2.能口头表述《三只小猪》故事的基本情节;3.能模仿小猪、大灰狼等动物的叫声,并能运用这些叫声丰富语言表达;4.能够通过角色扮演和创作适应、运用和表达语言。
二、教学内容1.《三只小猪盖房子》故事;2.小猪、大灰狼等动物的叫声;3.角色扮演和创作。
三、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新知1.老师向孩子们介绍今天要学习的内容:《三只小猪盖房子》故事和小猪、大灰狼等动物的叫声。
2.老师播放《三只小猪盖房子》的动画或者讲故事的CD,让孩子们先听一遍故事。
第二步:学习故事1.老师引导孩子们回顾故事中的基本情节和人物角色;2.老师逐句讲解故事中的难点词汇,让孩子们理解故事的全貌。
第三步:学习叫声1.老师出示小猪、大灰狼等动物的图片,并播放相应的叫声示范;2.老师让孩子们模仿叫声,并进行练习。
第四步:角色扮演1.老师带领孩子们分组,进行角色扮演;2.每个小组选择一位演员扮演小猪、大灰狼等角色,并运用刚学到的叫声表演;3.老师引导孩子们进行创作,让孩子们想象和描绘小猪、大灰狼等角色所住的房子。
第五步:总结回顾1.老师让孩子用自己的话叙述今天学习的内容;2.老师对孩子们的回答进行总结回顾,并表扬他们的表现。
四、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法1.孩子们可能没有听懂故事中的难点词汇,如“稻草屋”、“木屋”和“砖屋”,这时候老师可以逐句讲解故事,帮助孩子们理解。
2.孩子们可能无法模仿动物的叫声,在练习时声音不够准确。
这时候老师可以多次示范、引导,并和孩子们一起进行练习。
五、教学反思1.今天的教学活动让孩子们积极参与,他们通过角色扮演和创作进行语言表达,增强了自信心;2.在后续的教学中,可以加入一些小游戏,如《三只小猪逃狼》、《三只小猪盖房子比赛》等,进一步巩固孩子们的语言表达和合作能力。
3.可以邀请家长来参与活动,让孩子们的语言环境更加丰富多彩。
三只小猪盖房子活动教案活动简介三只小猪盖房子活动是一种旨在提高幼儿动手能力和创造力的互动教学活动。
通过模拟三只小猪盖房子的故事情节,鼓励幼儿动手建造自己的小房子,并学习通过合作和创新来克服困难。
活动目标1.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2.培养幼儿合作和团队精神;3.引导幼儿学习通过创新和解决问题来克服困难;4.培养幼儿对故事情节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故事书《三只小猪》•纸板、纸杯、洗碗液、颜料、画笔等材料•沙盘或桌面空间供幼儿建房子活动步骤1.讲解故事(15分钟)–使用故事书《三只小猪》,给幼儿讲解故事情节,引导幼儿理解三只小猪遇到的困难以及他们如何通过建造房子来克服困难。
–激发幼儿的兴趣和好奇心,让他们积极参与故事讲解过程。
–引导幼儿思考问题,例如:“你们觉得三只小猪为什么要盖房子?”、“你们知道什么样的房子能抵挡大风?”等。
2.创造小房子(30分钟)–准备提前准备好的材料,例如纸板、纸杯、洗碗液、颜料、画笔等。
–将幼儿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分配一些材料。
–引导幼儿自由发挥想象力,使用材料盖一个小房子。
–鼓励幼儿在建造过程中思考问题和解决困难,例如:“我们该如何固定材料?”、“我们需要哪些材料来制作一个坚固的房子?”等。
–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指导,但尽量让幼儿自主完成。
3.展示和分享(15分钟)–让每个小组依次展示他们建造的小房子。
–鼓励幼儿分享自己的建造心得和困难克服过程。
–引导幼儿互相学习和欣赏其他小组的作品。
–结合故事情节,让幼儿思考他们的房子能否抵挡大风,并鼓励他们改进和创新。
4.游戏时间(15分钟)–利用沙盘或桌面空间,模拟故事情节,让幼儿参与角色扮演游戏。
–幼儿分成三组,每个组扮演一个小猪和大灰狼。
–让幼儿依次扮演三只小猪,使用他们建造的小房子来抵挡大灰狼的进攻。
–角色扮演游戏结束后,引导幼儿讨论房子的优点和不足,并以此为基础进行改进。
活动延伸1.给予幼儿更多的材料选择,例如纸箱、玩具积木、泡沫板等,鼓励他们尝试不同材料盖房子。
三只小猪盖房子的教案教案主题:三只小猪盖房子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三只小猪盖房子的故事情节。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判断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合作精神。
教学准备:1. 三只小猪的故事书。
2. 三只小猪的故事图片或舞台道具。
3. 讲诉三只小猪故事的幻灯片或视频。
4. 绘本或涂色笔、纸张。
教学活动:活动一:引入故事1. 利用幻灯片或视频展示三只小猪的故事情节,引起学生的兴趣。
2. 可以使用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你知道三只小猪为什么要盖房子吗?”、“你觉得三只小猪盖房子的材料可以用什么?”活动二:讲述故事1. 使用三只小猪的故事书或图片,讲述故事情节。
2. 引导学生参与讲述故事,鼓励他们提问或表达自己的观点。
活动三:小组讨论1. 将学生分为小组,让每个小组选择三只小猪中的一只来分析他们盖房子的材料和方法,并比较它们的优缺点。
2. 各小组派出代表进行汇报,让其他小组给予评价和反馈。
活动四:绘本创作1.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小猪重新创作故事,包括小猪盖房子的材料、建造的过程以及最后的结局。
2. 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可以让他们绘制绘本来讲述他们的故事。
3. 每个小组选择一名代表来讲述他们的故事,其他小组可以提出问题或给予评价。
活动五:小组合作游戏1. 将学生再次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角色扮演三只小猪的故事中的角色。
2. 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场景来进行游戏表演,展示小猪们盖房子的材料和方法,并让其他小组来判断他们的房子是否坚固。
3. 最后,通过合作和讨论,让每个小组给出改进的建议和意见。
教学延伸:1.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第三只小猪的房子是最坚固的?2. 使用其他类似的故事来比较不同的建筑材料和方法的优缺点。
3. 鼓励学生设计和建造自己的小房子,使用不同的材料和方法,测试它们的坚固程度。
教学评估:1. 学生参与讨论和合作的情况,包括表达观点和给予评价的能力。
2. 学生的绘本创作和游戏表演是否能够表达他们对故事的理解和创造力。
三只小猪盖房子语言教案三只小猪盖房子语言教案一、教学目标:1. 能够听、说、认读三只小猪、盖房子等生词。
2. 能够熟练运用句型“小猪,小猪,请给我盖房子”进行表演和对话。
3. 能够通过剧情推测故事的发展,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1. 创设情境,通过展示一张插图,引出主题:“小猪盖房子”。
2. 通过问答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猜猜故事的内容。
步骤二:教学新词汇1. 出示图片,教授新词汇“小猪、盖房子”并帮助学生理解。
2. 跟读、朗读新词汇,师生互动。
步骤三:教授句型1. 利用图片和实物,教授句型“小猪,小猪,请给我盖房子”。
2. 师生一起模仿、跟读句型。
步骤四:剧情推测与创作1. 展示插图,让学生根据插图进行剧情推测,鼓励学生想象和创造故事。
2.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创作自己的小故事,展示给全班。
步骤五:角色扮演1. 分角色让学生组成小组,准备扮演故事中的角色。
2. 学生按照故事情节,通过表演的方式,模拟小猪盖房子的场景。
3. 学生可以自由发挥,增加趣味性和创造性。
步骤六:小结1. 教师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回顾学生的学习成果。
2. 师生一起复习新词汇和句型,巩固学习成果。
三、教学重点1. 学会听、说、认读新词汇“小猪、盖房子”。
2. 熟练运用句型“小猪,小猪,请给我盖房子”进行表演和对话。
四、教学拓展1. 可以利用绘本《三只小猪》进行阅读和讨论,进一步加深对故事的理解。
2. 教师可以设计相关的游戏,如盖房子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评估1. 通过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评估其对新词汇和句型的掌握情况。
2. 观察学生的角色扮演表现,评估他们是否能够通过表演来展现所学内容。
六、教学反思1. 教案的设置是否符合学生的学习需要,是否容易理解和接受。
2. 是否有足够的互动环节,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参与度。
3. 是否考虑到学生的学习差异,提供了不同形式和难度的活动。
三只小猪盖房子教案教案标题:《三只小猪盖房子》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三只小猪盖房子》这个故事的情节和主要角色。
2. 能够描述故事中每只小猪选择不同建房材料的原因。
3. 通过辨认建筑材料的优劣,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判断能力。
4. 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以及与同伴进行合作和互动的能力。
二、教学准备:1. 《三只小猪盖房子》的故事书或相关视频资源。
2. 彩色卡片或图片,包括稻草、木头和砖头等材料。
3. 黑板或白板、彩色粉笔或白板笔。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活动:向学生简要介绍《三只小猪盖房子》这个故事,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可使用故事书、图片或视频展示。
2. 故事讲解:分段讲解《三只小猪盖房子》的故事情节,确保学生能够理解每只小猪在建房选择材料的原因。
鼓励学生参与讲述故事的过程,促进口头表达能力和思维发展。
3. 情节回顾:请学生回忆故事中每只小猪盖房子所使用的材料,并让学生解释他们选择这些材料的原因。
引导学生思考材料的优劣,如稻草容易被风吹走,木头容易被狼吹倒等。
4. 建筑材料辨识:准备彩色卡片或图片,包括稻草、木头和砖头等建筑材料。
展示每种材料,并让学生辨认并描述每种材料的特点和适用性。
5. 小组合作活动:分成小组,每个小组扮演三只小猪的角色,讨论并决定每只小猪建房所使用的材料。
要求小组对每种材料进行评价,选择最优的建筑材料,并用简短口语表述他们的选择原因。
6. 分享和讨论:每个小组派出一位代表,分享他们小组中每只小猪选择的建筑材料,并解释他们的选择原因。
其他小组可以提出问题或提供建议,进行互动和讨论。
7. 总结概括:引导学生总结较好的建筑材料和不合适的建筑材料,以及适用不同环境的建筑材料。
强调选择合适的建筑材料对房屋的稳固性和安全性的重要性。
四、拓展延伸:1. 绘制建筑材料的图片并进行贴画活动,巩固对材料特点的理解。
2. 利用课堂角色扮演或手偶表演的形式,重新演绎《三只小猪盖房子》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