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星照耀中国》中考试题答案教程文件
- 格式:doc
- 大小:18.50 KB
- 文档页数:5
2021年各地中考语文试卷名著阅读《红星照耀中国》附答案2021年各地中考语文试卷名著阅读《红星照耀中国》精选附答案2019年各地中考语文试卷名著阅读《红星照耀中国》精选附答案一、2019年甘肃省兰州市中考题四、名著阅读(8分)11.阅读下面的语句,按要求作答。
在每一个红军驻地里都有一个少年先锋队“模范连” ,他们都是十二岁至十七岁(照外国算法实际是十一岁至十六岁)之间的少年,他们都来自中国各地,他们当中有许多人像这个小号手一样,熬过了从南方出发的长征的艰苦。
(摘自《红星照耀中国》第十篇“战争与和平” )上面语句中的“他们” 被XXX亲切地称为“” 。
XXX:“勇者无惧。
” 请结合你对书中“他们” 事迹的阅读体会,谈谈对“勇者” 的理解。
答案:红小鬼红军们历经重重磨难,终于取得了最终的胜利,他们就是勇者。
我们可以从他们身上看到勇气的力量,我觉得我们从小就要树立志气与目标,碰到困难,要勇于迎难而上,做一个生活的勇者。
二、2019年浙江省湖州市中考题(一)名著阅读(10分)4.结合《红星照耀中国》的阅读,完成下列两项任务。
任务一:赏析选文,体会特点。
(2分)内容呈现问题探究①连续三夜,红军把部队分成西、南两个纵队。
第四天晚上他们出其不意地进发了,几乎同时攻打湖南和广东的碉堡线。
他们攻克了这些碉堡,敌军惊惶奔逃。
红军猛攻不停,一直到占领了南线的全部碉堡工事封锁网,这就给他们翻开了通向西方和南方的道路,红军的先锋部队就开始了他们颤动一时的长征。
②据红军告诉我,成千上万支步枪和机枪,大量机器和弹药,甚至还有大量XXX都埋在他们从南方出发的长征途上。
他们说,现在遭到成千上万警备部队包围的红区农民有朝一日会把它们从地下挖出来,恢复他们的苏区。
他们只等着信号——抗日战争也许就是那个信号。
(选自《红星照耀中国》,XXX,XXX译)(1)任选一项作答。
A.结合“内容呈现” 中加点的部分,简析纪实作品的特点。
任务二:表达观点,感受精神。
20xx年各地中考语文试卷名著阅读《红星照耀中国》精选附答案20xx年各地中考语文试卷名著阅读《红星照耀中国》精选附答案一、 20xx 年甘肃省兰州市中考题四、名著阅读(8 分)11.阅读下面的语句,按要求作答。
在每一个红军驻地里都有一个少年先锋队“模范连”,他们都是十二岁至十七岁(照外国算法实际是十一岁至十六岁)之间的少年,他们都来自中国各地,他们当中有许多人像这个小号手一样,熬过了从南方出发的长征的艰苦。
(摘自《红星照耀中国》第十篇“战争与和平”)上面语句中的“他们”被埃德加▪斯诺亲切地称为“”。
孔子云:“勇者无惧。
”请结合你对书中“他们”事迹的阅读体会,谈谈对“勇者”的理解。
答案:红小鬼红军们历经重重磨难,终于取得了最终的胜利,他们就是勇者。
我们可以从他们身上看到勇气的力量,我觉得我们从小就要树立志气与目标,碰到困难,要勇于迎难而上,做一个生活的勇者。
二、 20xx 年浙江省湖州市中考题(一)名著阅读(10 分)4. 结合《红星照耀中国》的阅读,完成下列两项任务。
任务一:赏析选文,体会特点。
(2 分)内容呈现问题探究①连续三夜,红军把部队分成西、南两个纵队。
第四天晚上他们出其不意地进发了,几乎同时攻打湖南和广东的碉堡线。
他们攻克了这些碉堡,敌军惊惶奔逃。
红军猛攻不停,一直到占领了南线的全部碉堡工事封锁网,这就给他们打开了通向西方和南方的道路,红军的先锋部队就开始了他们轰动一时的长征。
②据红军告诉我,成千上万支步枪和机枪,大量机器和弹药,甚至还有大量银洋都埋在他们从南方出发的长征途上。
他们说,现在遭到成千上万警备部队包围的红区农民有朝一日会把它们从地下挖出来,恢复他们的苏区。
他们只等着信号——抗日战争也许就是那个信号。
(选自《红星照耀中国》,人民文学出版社,董乐山译)(1)任选一项作答。
A. 结合“内容呈现”中加点的部分,简析纪实作品的特点。
B. 结合“内容呈现”的第①段,写出作者隐含的立场或态度。
中考《红星照耀中国》中考试题答案 4试题一、选择题1.下列对名著有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以纪实性手法向西方国家介绍了红色中国以及红军长征的事迹,一度风靡全世界。
B.埃德加·斯诺说彭德怀生活简朴,而且吃苦耐劳。
他唯一的个人衣服,就是一件用缴获的降落伞做成的背心,他迟睡早起,每天总是很忙碌。
C.《昆虫记》堪称科学与文学完美结合的典范,无愧于“昆虫的史诗”之美誉。
作者法布尔是法国昆虫学家,书中处处洋溢着人性的光辉和对生命的尊重。
D.《昆虫记》中描述:金步甲是毛虫的天敌,是凶狠的吞食者,它们在交配后雄性金步甲会将雌性金步甲开膛破肚,吃光它的内脏,雌性金步甲不做任何抵抗,任由自己被杀害。
2.填空题第一次反围剿时,工农红军摒弃了以往的___________战术,采用了____________,但最终没有取得胜利,之后红军被迫战略大转移,“大转移”指的是____________。
3.根据你对《红星照耀中国》的阅读,填写相应的人物。
4.美国杰出的新闻工作者、作家埃德加·斯诺所著《红星照耀中国》,曾易名为《_______________》。
书中写道“在某种意义上讲,这次大迁移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流动的武装宣传”,“大迁移”是指_______________。
5.名著导读苏区少年先锋队的职责之一是在后方检查路上的旅客,看他们有没有通行证。
A告诉我,有一次几个少年先锋队队员叫他停步,要他通行证,声言没有通行证就要逮捕他。
“我是A,”他说,“通行证就是我写的。
”“即使你是朱总司令,我们也不管,”年轻的怀疑者说,“你总得有一张通行证。
”该段文字选自《红星照耀中国》,文中的“A”_________(填人物名字)。
6.填空题。
《红星照耀中国》书中展示了一大批红军主要领导人物形象,如:令地主士绅闻风逃跑,以“行军神出鬼没”著称的_____;大公无私,个性率真,个人服装是“用缴获的降落伞做背心”的统帅大军的指挥员______;曾经是个教会学校的高材生,能用英语和斯诺交谈,斯诺眼中的“狂热分子”______。
《红星照耀中国》中考试题答案[基础达标](中考判断题改编)1、《红星照耀中国》是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所著的部纪实性作品,曾易名为《西行漫记》。
(2019年齐齐哈尔市)2、(红星照耀中国》客观的向全世界报道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真实情况,预言了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红色革命犹如颗闪亮的红星,必将照耀全中国。
(2019年怀化市)3、《红星照耀中国》描述了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经过,首次向全世界全面报道了这一举世无双的“军事壮举”。
(2019年南充市)4、《红星照耀中国》中毛泽东、周恩来和朱德是斯诺笔下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形象。
其中毛泽东,健康、质朴纯真,有幽默感、精明、精力过人,是一个颇有天赋的军事和政治战略家,他领导红军长征胜利,带领军民革命改变中国和民众的命运。
(2019年衢州市)[名著推荐](1)在“不忘历史,牢记使命”的读书交流活动上,请你为大家推荐《红星照耀中国》这部书,说出推荐理由。
(2019年遂宁市)「参考示例」《红星照耀中国》是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不朽名著,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
作者真实记录了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
是一部畅销八十年的长征经典,并配有十余幅珍贵历史照片。
是我们今天了解中国工农红军的经典读本。
[名著阅读](一)下面是《红星照耀中国》中有关三位红军领袖的评价,哪项匹配不当?请结合阅读体验,作出判断并写出正确的评价对象。
(2分)(2019年成都市)A.朱德-他是坚忍不拔精神的化身,是新旧历史间的桥梁。
B.周恩来他的自傲和热烈,虽不免有点朴野之感,可是他是十分的诚恳。
C.彭德怀他是一个活泼的、喜欢发笑的人,是一个大的滑稽家。
[参考示例」B徐海东(二)阅读名著选段,按要求作答。
(8分)(2019年兰州市)在每一个红军驻地里都有一一个少年先锋队“模范连”,他们都是十二岁至十七岁(照外国算法实际是十一岁至十六岁)之间的少年,他们都来自中国各地,他们当中有许多人像这个小号手一样,熬过了从南方出发的长征的艰苦。
红星照耀中国考试真题及答案《红星照耀中国》⼜称《西⾏漫记》,是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不朽名著,⼀部⽂笔优美的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
下⾯是⼩编整理的红星照耀中国考试真题及答案,⼀起来看看吧!红星照耀中国考试真题及答案2019年湖南省长沙市中考下列关于名著的说法正确的⼀项是( D )(2分)A.艾青作品⾥常出现的“光明“是中国必胜信念的象征,埃德加·斯诺的传记⼩说《红星照耀中国》向全世界宣告:⽑泽东就是那颗给全中国带来光明的闪亮红星。
B.吴承恩根据⽞奘出游的传说虚构了西天取经的故事;简勒·凡尔纳把潜⽔艇想象成“诺第留斯号”船,虚构了它在⼤海航⾏中遭遇种种惊险的故事。
C.《简爱》中的简·爱和《骆驼祥⼦》中的虎妞都经历了⽣活中的磨难,但是依然⼈格独⽴,⼼灵强⼤,具有强烈的反抗精神,敢于追求⾃由与平等。
D.《儒林外史》的讽刺⼿法很有特点:它将讽刺的锋芒隐藏在耐⼈寻味的细节中,通过夸张的描写,鞭挞丑恶,揭露虚伪。
2019年浙江温州中考阅读《红星照耀中国》,讲好中国故事。
(7分)(1)班级准备举⾏“⾛近领袖”故事会。
你认为应该选择哪些⽅⾯的内容来突显⼈物特点?请选择下⾯⼀个⼈物,参考⽬录,简要说明。
(3分)A.⽑泽东B.周恩来C.彭德怀(2)向斯诺学习写故事,就纪实作品如何做到“⽤事实说话”这⼀点,你从斯诺的写作过程中得到怎样的启⽰?参考⽬录,结合你的阅读体会,加以阐述。
(4分)【答案】(1)⽰例1:A.⽑泽东。
我认为应从他的童年⽣活和求学经历等⽅⾯来选择内容。
他童年时曾跟⽗亲进⾏“⽃争”,上学时也曾因不满国⽂教员的粗暴⽽逃学罢课,这些可以突出他的反抗精神;他退学后到省⽴图书馆坚持执⾏“⾃修计划”,研读群书,长见识,开眼界。
这⼀内容可以体现他强烈的⾃律意识和求知欲。
⽰例2:B.周恩来。
我认为要从他所受的教育和⾰命经历等⽅⾯选择内容。
本有⽂学天赋的他,后因接受“开明”教育,⽽投⾝到社会⾰命中,这体现了他“书⽣造反者”的特点;后来,他组织了上海起义、⼋⼀起义等,这些经历体现了他的⾰命追求和信仰。
《红星照耀中国》中考名著阅读及答案(2021年江苏省宿迁市中考题)四、名著阅读(12分)20.下列有关名著的表述正确的两项是()()(4分)A.《骆驼祥子》中虎妞难产而死后,虽然小福子愿意与祥子过日子,但祥子因负不起养她两个弟弟和一个醉爸爸的责任,狠心拒绝了她。
B.《西游记》第七十六回中,悟空故意不扯救命索,让八戒被二魔象怪卷走,气得三藏大骂悟空无情无义,这体现了悟空自私狭隘的面。
C.法布尔的《昆虫记》是研究昆虫的科普巨著。
透过昆虫世界折射出关于人类社会与人生的思考。
语言平实,通俗易懂,但缺少幽默感。
D.《艾青诗选》主题鲜明,意象丰富。
其中“土地”凝聚着诗人对祖国母亲最深沉的爱,“太阳”表现了诗人对光明、希望的追求和向往。
E.《水浒传》善用“穿针引线”的方式构思情节,如晁盖派吴用报恩,引出宋江杀阎婆惜的故事:宋江避难柴进庄园,又引出武松的故事。
21.阅读《红星照耀中国》片段,按要求作答。
[甲]这时已是早晨两点过后,我真是精疲力尽了,但在A______的白而带黄的脸上,却还找不出一些疲倦的表示。
每当吴亮平翻译和我记录的时候,他一忽儿在两个小房间中来回踱着步,一忽儿坐着,一忽儿躺着,一忽儿倚着桌子读一叠报告。
他的夫人也还没有睡。
忽然间,他们两个都扑向一只在蜡烛旁边僵蒌的飞蛾欢呼起来。
这确是一个很可爱的小动物。
淡淡苹果色的绿翼,还镶着一条郁金香色和玫瑰色的柔软彩纹。
他揭开一本书,把这片彩色的翅叶夹了进去。
[乙]有一天在红军第二师演习的时候,我和B_______在一块。
我们必须要爬一座很高峻的山。
“跑上山顶去!”他突然这样对我和他的气喘着的总部人员喊着。
他像一个兔子一样地跳着跑开了,到山顶的时候他远超过了我们一行人。
又有一次,当我们骑马行着的时候,他又叫出了同样的一种挑战。
(1)[甲]片段中的A是,[乙]片段中的B是。
(均填人名)(2分)(2)从所选生活细节可以看出他们有什么共同之处?(2分)(3)《红星照耀中国》是一部纪实作品,根据你的阅读体验,谈谈作者是怎样体现材料的真实性的。
中考《红星照耀中国》前言、第一篇练习题一、填空题:1、本书作者是__________,他出生于_________,一九二八年,在中国大革命陷于低潮的时候,他来到了________。
在中国期间,他编译了一部英文的现代中国短篇小说选____________,是首先把________著作介绍到西方的人之一。
2、一九三六年,是中国国内局势大转变的关键性的一年,斯诺带了当时无法理解的关于革命与战争的无数问题,从________出发,经过_______,进入__________,他首先到了当时苏区的临时首都_________,和____________进行长时间的对话,然后到达________,最后折回_________,然后顺利到了___________。
3、一九三七年十月,《红星照耀中国》第一次出版,这时候斯诺正在上海这个被帝国主义包围的孤岛,当时上海租界当局对中日战争宣告中立,要公开出版发行这本书是不可能的,在继续进行新闻封锁的国民党统治区,是更不必说了,但是得到斯诺本人的同意,漂泊在上海租界的一群抗日救亡人士,以____________的名义,以____________这个书名,作为掩护,在上海出版。
4、斯诺于一九三六年六月的一天午夜登上了去西安府的火车,他心情很兴奋,因为他要到__________________。
但他感到身体有点不舒服,因为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他在西安接待他的人是____________,真名叫_____________。
5、斯诺到西安不久,就去拜访陕西省绥靖公署主任__________________。
当时在西安的大官还有全国剿匪总部副司令____________和陕西省主席_________。
作为全国剿匪总部副司令,一九三一年九月,日本侵略中国时,他在北京_________________,因为他执行了__________的“不抵抗政策”,导致失去了_____________。
2019年各地中考语文试卷名著阅读《红星照耀中国》精选附答案一、2019年甘肃省兰州市中考题四、名著阅读(8分)11.阅读下面的语句,按要求作答。
在每一个红军驻地里都有一个少年先锋队“模范连”,他们都是十二岁至十七岁(照外国算法实际是十一岁至十六岁)之间的少年,他们都来自中国各地,他们当中有许多人像这个小号手一样,熬过了从南方出发的长征的艰苦。
(摘自《红星照耀中国》第十篇“战争与和平”)合你对书中“他们”事迹的阅读体会,谈谈对“勇者”的理解。
答案:11.红小鬼红军们历经重重磨难,终于取得了最终的胜利,他们就是勇者。
我们可以从他们身上看到勇气的力量,我觉得我们从小就要树立志气与目标,碰到困难,要勇于迎难而上,做一个生活的勇者。
二、2019年浙江省湖州市中考题(一)名著阅读(10分)4.结合《红星照耀中国》的阅读,完成下列两项任务。
任务一:赏析选文,体会特点。
(2分)内容呈现问题探究①连续三夜,红军把部队分成西、南两个纵队。
第四天晚上他们出其不意地进发了,几乎同时攻打湖南和广东的碉堡线。
他们攻克了这些碉堡,敌军惊惶奔逃。
红军猛攻不停,一直到占领了南线的全部碉堡工事封锁网,这就给他们打开了通向西方和南方的道路,红军的先锋部队就开始了他们轰动一时的长征。
②据红军告诉我,成千上万支步枪和机枪,大量机器和弹药,甚至还有大量银洋都埋在他们从南方出发的长征途上。
他们说,现在遭到成千上万警备部队包围的红区农民有朝一日会把它们从地下挖出来,恢复他们的苏区。
他们只等着信号——抗日战争也许就是那个信号。
(选自《红星照耀中国》,人民文学出版社,董乐山译)(1)任选一项作答。
A.结合“内容呈现”中加点的部分,简析纪实作品的特点。
B.结合“内容呈现”的第①段,写出作者隐含的立场或态度。
任务二:表达观点,感受精神。
(3分)(2)《红星照耀中国》中写到:“四川军队大概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战士——这些人当兵不只是为了有个饭碗,这些青年为了胜利而甘于送命。
中考名著导读《红星照耀中国》必考知识点整理(附练习、2019中考真题及答案)《红星照耀中国》又称《西行漫记》,是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不朽名著,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
作者简介埃德加·斯诺(1905.7—1972.2):1905年出生在美国密苏里州堪萨斯市,是家中三个孩子中最小的一个。
他父亲开了一家小印刷厂,家里过着小康生活。
父亲要他也从印刷业开始自己的生涯。
但他却走上了一条与父亲截然不同的道路,成为世界著名的记者。
埃德加·斯诺于1928年来华,曾任欧美几家报社驻华记者、通讯员。
1933年4月到1935年6月,斯诺同时兼任北平燕京大学新闻系讲师。
1936年6月斯诺访问陕甘宁边区,写了大量通讯报道,成为第一个采访红区的西方记者。
主要内容《红星照耀中国》是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
作者真实记录了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我国西北革命根据地(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
毛泽东和周恩来是斯诺笔下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形象。
全书共12篇,主要内容包括:关于红军长征的介绍;对中国共产党和红军主要领导人的采访;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政策、红军的军事策略;作者的整个采访经历和感受等。
由于斯诺在西北红色区域的冒险中引起的激情和对中国人民的热爱,他用了后半生的几乎全部精力,对中国问题作继续的探索和报道。
《西行漫记》先后被译为二十多种文字,几乎传遍了全世界。
该书不断地再版和重印,教育了千百万读者和一代又一代的青年,使它成为享有盛誉,家喻户晓的文学作品。
作品意义1、通过一个外国人的所见所闻,客观地向全世界报道了共产党和红军的真实情况,使西方人第一次了解到中国共产党人的真实生活。
2、书中不仅记录了考察所得的第一手资料,而且深入分析和探究了“红色中国”产生、发展的原因,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作了客观评价。
《红星照耀中国》中考试题答案[基础达标] (中考判断题改编)1、《红星照耀中国》是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所著的部纪实性作品,曾易名为《西行漫记》。
(2019年齐齐哈尔市)2、(红星照耀中国》客观的向全世界报道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真实情况,预言了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红色革命犹如颗闪亮的红星,必将照耀全中国。
(2019年怀化市)3、《红星照耀中国》描述了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经过,首次向全世界全面报道了这一举世无双的“军事壮举”。
(2019 年南充市)4、《红星照耀中国》中毛泽东、周恩来和朱德是斯诺笔下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形象。
其中毛泽东,健康、质朴纯真,有幽默感、精明、精力过人,是一个颇有天赋的军事和政治战略家,他领导红军长征胜利,带领军民革命改变中国和民众的命运。
(2019 年衢州市)[名著推荐](1)在“不忘历史,牢记使命”的读书交流活动上,请你为大家推荐《红星照耀中国》这部书,说出推荐理由。
(2019 年遂宁市)「参考示例」《红星照耀中国》是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不朽名著,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
作者真实记录了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
是一部畅销八十年的长征经典,并配有十余幅珍贵历史照片。
是我们今天了解中国工农红军的经典读本。
[名著阅读](一)下面是《红星照耀中国》中有关三位红军领袖的评价,哪项匹配不当?请结合阅读体验,作出判断并写出正确的评价对象。
(2 分) (2019 年成都市)A.朱德- 他是坚忍不拔精神的化身,是新旧历史间的桥梁。
B.周恩来他的自傲和热烈,虽不免有点朴野之感,可是他是十分的诚恳。
C.彭德怀他是一个活泼的、喜欢发笑的人,是一个大的滑稽家。
[参考示例」B徐海东(二)阅读名著选段,按要求作答。
(8分) (2019年兰州市)在每一个红军驻地里都有一一个少年先锋队“模范连”,他们都是十二岁至十七岁(照外国算法实际是十一岁至十六岁)之间的少年,他们都来自中国各地,他们当中有许多人像这个小号手一样,熬过了从南方出发的长征的艰苦。
《红星照耀中国和昆虫记八年级》中考试题答案试题一、选择题1.下列对名著《红星照耀中国》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红星照耀中国》,原名《西行漫记》,是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作者是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他是在红色区域进行采访的第一个西方新闻记者。
B.1936年,斯诺带着好奇和种种疑问,冒着生命危险,进入陕北,采访了众多共产党领袖和红军将领,并搜集到了大量关于长征的第一手资料。
C.书中写道:“在某种意义上讲,这次大迁移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流动的武装宣传。
”这里的“大迁徙”是指工农红军的二万五千里长征。
D.“这时,突然出现了一个清瘦的青年军官,长着一脸黑色大胡子的他走上前来,用温文尔雅的口气向我打招呼:‘哈喽,你想找什么人吗?’他是用英语讲的。
”这个人是朱德。
2.下列关于名著的说法中,有误..的两项是()A.《昆虫记》通过描绘各种昆虫的外部形态和生物习性,记录各种昆虫的生活和为生活以及繁衍种族所进行的斗争,既表达了作者对生命和自然的热爱和尊重,又传播了科学知识。
B.埃德加·斯诺为了解答心中的疑惑深入井冈山根据地,采访了众多共产党领袖和红军将领以及红军战士和根据地的老百姓。
C.《红星照耀中国》以毋庸置疑的事实向全世界宣告,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红色革命,犹如一颗闪亮的红星不仅照耀西北,而且必将照耀全中国。
D.《昆虫记》是一部引人入胜的书,是美国昆虫学家法布尔花了足足三十年时间写就的十卷本文学巨著。
E.《红星照耀中国》,曾易名为《西行漫记》,是一部纪实文学作品。
3.下列有关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在《红星照耀中国》中,埃德加·斯诺评价“周恩来是一个儒雅的革命者““毛泽东是红军稳定的象征”。
B.《长征》的作者王树增搜集资料,采访老红军战士,实地调查,着力发掘伟大的长征精神,与读者一同感受历经苦难仍然保持高昂的革命理想和永不屈服的革命精神。
C.《飞向太空港》全景式地描绘了1990年4月7日,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场,成功将“亚洲一号”卫星送入太空的全过程。
中考名著导读《红星照耀中国》必考知识点整理(附练习、2019中考真题及答案)《红星照耀中国》又称《西行漫记》,是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不朽名著,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
作者简介埃德加·斯诺(1905.7—1972.2):1905年出生在美国密苏里州堪萨斯市,是家中三个孩子中最小的一个。
他父亲开了一家小印刷厂,家里过着小康生活。
父亲要他也从印刷业开始自己的生涯。
但他却走上了一条与父亲截然不同的道路,成为世界著名的记者。
埃德加·斯诺于1928年来华,曾任欧美几家报社驻华记者、通讯员。
1933年4月到1935年6月,斯诺同时兼任北平燕京大学新闻系讲师。
1936年6月斯诺访问陕甘宁边区,写了大量通讯报道,成为第一个采访红区的西方记者。
主要内容《红星照耀中国》是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
作者真实记录了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我国西北革命根据地(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
毛泽东和周恩来是斯诺笔下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形象。
全书共12篇,主要内容包括:关于红军长征的介绍;对中国共产党和红军主要领导人的采访;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政策、红军的军事策略;作者的整个采访经历和感受等。
由于斯诺在西北红色区域的冒险中引起的激情和对中国人民的热爱,他用了后半生的几乎全部精力,对中国问题作继续的探索和报道。
《西行漫记》先后被译为二十多种文字,几乎传遍了全世界。
该书不断地再版和重印,教育了千百万读者和一代又一代的青年,使它成为享有盛誉,家喻户晓的文学作品。
作品意义1、通过一个外国人的所见所闻,客观地向全世界报道了共产党和红军的真实情况,使西方人第一次了解到中国共产党人的真实生活。
2、书中不仅记录了考察所得的第一手资料,而且深入分析和探究了“红色中国”产生、发展的原因,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作了客观评价。
中考名著试题:《红星照耀中国》(含答案)一、填空题。
1、《红星照耀中国》又名《____________》,是_________(国家)著名记者_______的不朽名著,是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
作者真实记录了_________年6月至10月,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先后被译为二十多种文字,几乎传遍了全世界。
(西行漫记美国埃德加·斯诺)2、《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在某种意义上讲,这次大迁移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流动的武装宣传。
”文中的“大迁移”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国工农红军万里长征)3、《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在某种意义上讲,这次大迁移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流动的武装宣传。
”文中的“武装宣传”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国工农红军的万里长征,成为“革命的播种机”)4、《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以纪实手法向西方国家大量介绍了红色中国以及红军长征的事迹,一度风靡全世界。
2018年是红军长征胜利______周年。
(82)5、《红星照耀全国》一书中写道:“冒险、探索、发现、勇气和胆怯、胜利和狂喜、艰难困苦、英勇牺牲、忠心耿耿,这些千千万万青年人的经久不衰的热情,始终如一的希望,令人惊诧的革命乐观情绪,像一把火焰,贯穿着这一切,他们无论在人力面前,或者在大自然面前,上帝面前,死亡面前,都绝不承认失败。
”这是斯诺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评价。
(红军长征)6、《红星照耀全国》一书中写道:“在西安进行的这场军事政变时机抓得很好,执行的也十分利落,使中国最终站到了即将来临的世界反法西斯斗争一边。
”斯诺所说的“这场军事政变”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名著《红星照耀中国》:2022中考真题参考答案(长按二维码,即可购买这套最新作文书)1(吉林长春卷,2022)21、跨越时空,与斯诺相遇。
小明同学读完《红星照耀中国》后,有一些问题向斯诺先生请教。
请你依据这本书的内容,推测斯诺先生会怎样回答。
(6分)小明同学斯诺先生问题一:在“序言”中,您说“从字面上讲起来,这一本书是我写的,这是真的”,您为什么强调“这是真的”?这是一部纪实性作品,是我根据采访和考察得来的第一手资料写成的。
问题二:您采访了红军领袖毛主席,请您谈谈对他的印象。
(1)问题三:您为什么对“红小鬼”这么感兴趣呢?(2)问题四:您那时曾说过“这本书值得介绍给一切中国读者”,那么现在呢?(3)参考答案:21、(1)①毛主席是个非常精明而又博学多才的知识分子;②毛主席是个天才军事家和政治战略家;③毛主席代表了中国人民大众的迫切要求;④毛主席是个苏区人民拥护他、南京政府却对他恨之入骨的人;⑤毛主席生活简朴,廉洁奉公,能吃苦耐劳,身体像铁打的。
(2)他们耐心、勤劳、聪明、努力学习,看到他们就看到了中国的未来和希望。
(3)示例:这本书过去值得推荐给一切中国读者。
现在更值得介绍给每一位中国读者。
因为现在中国社会处于大变革时代,广大中国人要了解中国革命的历史很有必要。
“长征精神”是中国人的精神食粮,永远不会过时。
2(山东烟台卷,2022)6、整本书阅读。
(8分)(1)学校团委围绕《红星照耀中国》一书开展系列读书活动,重温红色经典,感受英雄情怀。
活动一:追寻那群少年团委要举行“'红小鬼’事迹与精神”读书交流会,小张同学梳理出下列内容,其中不符合要求的一项是()(2分)A. 要求彭德怀出示路条——坚持原则B. 参加长征——不怕困难C. 担心战友被马碰伤,磕掉门牙——善良真诚D. 甩掉白军为前线送信——机智勇敢活动二:继承革命精神阅读选段,说说当代青少年应继承红军队伍哪些精神。
(2分)[选段一]我在宁夏和甘肃所看到的红军部队,住在窑洞里,富有地主原来的马厩里,用泥土和木料草率建成的营房里,以前的官吏或驻军丢弃的场地和房子里。
中考名著阅读综合测试卷——《红星照耀中国》说明:1.本测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2.本测试共包括三大题型38小题:填空题、选择题、综合题和阅读分析题3.后面附有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40分)1.《红星照耀中国》的题材是______________,斯诺西行的出发点是______________,第一个目的地是______________。
2.1937年苏维埃活动的地方,就在中国这条最容易闹灾的河流的这个大河套里——________北部、甘肃东北部和______________东南部。
3.当时,西安的两大军阀是西北军的______________和东北军的______________,当时的陕西省主席是邵力子。
4.周恩来毕业于南开中学,后来到法国留学,并且创立共产党支部。
回国后曾经担任________的秘书。
5.苏维埃政府对农民最有重要意义的四项举措是______________、取消高利贷、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西北四马”指的是______________、马步芳、马鸿宾、______________。
7.______________是长征中关系最重大的一个事件。
______________曾经在这里全军覆没。
8.红四方面军早在一九三三年就在______________建立了根据地,它经过河南到达四川的长征是由______________和张国焘领导的。
9.陕西革命根据地的建立者是______________,他牺牲后埋葬在瓦窑堡。
10.红军的工业重镇是__________,主管财政的是__________,主管教育的是____________。
11.张学良派自己的专机去保安县,接了三个共产党代表___________、叶剑英__________到两安。
12.红军大学三个打网球教员______________、政委蔡树藩、政委伍修权。
13.红军中军官的平均年龄是______________岁,红军平均年龄是______________岁。
《红星照耀中国》名著阅读练习题及答案(2020年安徽中考版)【说明】本名著阅读题完全按照2019年安徽省中考语文试题编写,这种题型融合了字词、文学学识、句式转换、问答等多个知识点,是一个不错的题型。
后面均附有答案。
共8056字。
1.请运用所积累的知识,完成(1)~(4)题。
(12分)“这时,突然出现一个清瘦的青年军官,长着一脸黑色大胡子的他走上前来,用温和文雅的语气向我打招呼:‘哈喽,你想找什么人吗?’”他是用 A 讲的!我马上知道了他就是,那个“鼎鼎大名的”的红军指挥员,他曾经是个教会学校的高材生。
这时如何接待我的问题终于决定了。
(1)这段话出自《红星照耀中国》,这部作品是记录真人真事的作品,作者是。
(2分)(2)“鼎鼎大名”的意思是。
(3)A处应填写的交流语种是,人物“他”是。
(2分)(4)简要概括“他”的人物形象。
(2分)2.请运用所积累的知识,完成(1)~(4)题。
(12分)不论我们对这一事件的动机及政治背景作如何评论,都必须承认这一点,在西安进行的这场军事政变时机抓得很好,执行得十分利落。
使中国最终站到了即将来临的世界反法西斯斗争一边。
(1)以上文段选自写的《》一书。
(2分)(2)“利落”在文中的意思是。
(2分)(3)本文段主要运用了的表达方式。
(2分)(4)文段中所说的“在西安进行的这场军事政变”是谁发动的?动机是什么?(6分)3.请运用所积累的知识,完成(1)~(4)题。
(12分)我必须承认彭德怀给我的印象很深。
他的谈话举止里有一种开门见山、直截了当、不转弯抹角的作风很使我喜欢,这是中国人中不可多得的品质。
他动作和说话都很敏捷,喜欢说说笑笑,很有才智,善于驰骋,又能吃苦耐劳,是个很活泼的人。
这也许一半是由于他不吸烟、也不喝酒的缘故。
有一天红二师进行演习,我正好同他在一起,要爬一座很陡峭的小山。
“冲到顶上去!”彭德怀突然向他喘吁吁的部下和我叫道。
他像兔子一般窜了出去,在我们之前到达山顶。
(三)名著阅读(6分)
12.(1)走近作品,补全读书卡片。
(2分)
读书卡片
书名①《》
作品②
作品类型纪实作品
作品简介1936年,作者深入西方媒体眼中的“土匪聚集的地方”,客观真实地记录了他的所见所闻,向世人介绍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的发展
历程。
此书是“忠实描绘中国红色区域的第一本著作”。
(2)点赞“红星”,品评人物形象。
(4分)
“红星”1;他面容瘦削,个子高出一般的中国人,背有些驼,一头浓密的黑发留得很长,双眼炯炯有神,鼻梁很高,颧骨凸出。
我在一刹那间所得的印象是一个非常精明的知识分子的面孔。
“红星”2:他个子清瘦,中等身材,骨骼而结实,尽管胡子又长又黑,外表上仍不脱孩子气,又大又深的眼睛富于热情。
他确乎有一种吸引力,似乎是羞怯、个人的魅力和领袖的自信的奇怪混合的产物。
他讲英语有点迟缓,但相当准确。
①根据以上文段信息,写出这两位“红星”人物的姓名。
(2分)
【甲】“红星”1:【乙】“红
星”2:
②从以上“红星”人物中选一位,结合原著中该人物事迹品评人物形象。
(2分)
12、(1)①红星照耀中国②埃德加•斯诺
(2)①毛泽东周恩来②示例:【甲】毛泽东,他的财物只有一卷铺盖,几件随身衣物,伙食同每个人一样,在退学后到湖南省立图书馆坚持自学,研读群书,由此可以看出他生活俭朴、勤奋好学等品质。
【乙】周恩来,第一次与作者见面时用英语打招呼,为他规划采访行程,揽着红小鬼的胳膊在乡间散步,体现出周恩来平易近人、热心周到的品格。
《红星照耀中国和昆虫记八年级》中考试题答案 3一、选择题1.根据下面有关《红星照耀中国》内容或提示,回答后面的问题。
美国记者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在某种意义上讲,这次大迁移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流动的武装宣传。
”文中的“武装宣传”是指()A.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扩大了革命影响。
B.太平天国北伐、东征,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
C.工农红军的万里长征,成为“革命的播种机”。
D.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开辟了革命根据地。
2.下面对名著语段的出处及“他”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他和他的士兵们一样,只有两身军装,而且在军装上并没有等级的标志。
一件私人的衣服,这件衣服使他孩子气地高兴骄傲着,这是一件背心,是用在长征中射下来的敌人飞机上所得到的一把降落伞所做的。
A.《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朱赫来B.《红星照耀中国》彭德怀C.《骆驼祥子》孙侦探D.《红岩》许云峰3.下列关于名著的说法中,有误..的两项是()A.《昆虫记》通过描绘各种昆虫的外部形态和生物习性,记录各种昆虫的生活和为生活以及繁衍种族所进行的斗争,既表达了作者对生命和自然的热爱和尊重,又传播了科学知识。
B.埃德加·斯诺为了解答心中的疑惑深入井冈山根据地,采访了众多共产党领袖和红军将领以及红军战士和根据地的老百姓。
C.《红星照耀中国》以毋庸置疑的事实向全世界宣告,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红色革命,犹如一颗闪亮的红星不仅照耀西北,而且必将照耀全中国。
D.《昆虫记》是一部引人入胜的书,是美国昆虫学家法布尔花了足足三十年时间写就的十卷本文学巨著。
E.《红星照耀中国》,曾易名为《西行漫记》,是一部纪实文学作品。
4.下列有关《红星照耀中国》的内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在某种意义上讲,这次大迁移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流动的武装宣传。
”文中的“大迁移”是指中国共产党北上抗日。
B.全书共十二篇,主要内容包括:关于红军长征的介绍,对中国共产党和红军主要领导人的采访,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政策,红军的军事策略,作者的整个采访经历和感受等。
《红星照耀中国》中考试题答案[基础达标] (中考判断题改编)1、《红星照耀中国》是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所著的部纪实性作品,曾易名为《西行漫记》。
(2019年齐齐哈尔市)2、(红星照耀中国》客观的向全世界报道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真实情况,预言了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红色革命犹如颗闪亮的红星,必将照耀全中国。
(2019年怀化市)3、《红星照耀中国》描述了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经过,首次向全世界全面报道了这一举世无双的“军事壮举”。
(2019 年南充市)4、《红星照耀中国》中毛泽东、周恩来和朱德是斯诺笔下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形象。
其中毛泽东,健康、质朴纯真,有幽默感、精明、精力过人,是一个颇有天赋的军事和政治战略家,他领导红军长征胜利,带领军民革命改变中国和民众的命运。
(2019 年衢州市)[名著推荐](1)在“不忘历史,牢记使命”的读书交流活动上,请你为大家推荐《红星照耀中国》这部书,说出推荐理由。
(2019 年遂宁市)「参考示例」《红星照耀中国》是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不朽名著,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
作者真实记录了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
是一部畅销八十年的长征经典,并配有十余幅珍贵历史照片。
是我们今天了解中国工农红军的经典读本。
[名著阅读](一)下面是《红星照耀中国》中有关三位红军领袖的评价,哪项匹配不当?请结合阅读体验,作出判断并写出正确的评价对象。
(2 分) (2019 年成都市)A.朱德- 他是坚忍不拔精神的化身,是新旧历史间的桥梁。
B.周恩来他的自傲和热烈,虽不免有点朴野之感,可是他是十分的诚恳。
C.彭德怀他是一个活泼的、喜欢发笑的人,是一个大的滑稽家。
[参考示例」B徐海东(二)阅读名著选段,按要求作答。
(8分) (2019年兰州市)在每一个红军驻地里都有一一个少年先锋队“模范连”,他们都是十二岁至十七岁(照外国算法实际是十一岁至十六岁)之间的少年,他们都来自中国各地,他们当中有许多人像这个小号手一样,熬过了从南方出发的长征的艰苦。
1、上面语句中的“他们”被埃德加.斯诺亲切地称为“_2、孔子云:“勇者无惧。
”请结合你对书中“他们"事迹的阅读体会,谈谈对“勇者”的理解。
「参考示例」1、红小鬼2、红军们历经重重磨难,终于取得了最终的胜利,他们就是勇者。
我们可以从他们身上看到勇气的力量,我觉得我们从小就要树立志气与目标,碰到困难,要勇于迎难而又是芦花飘舞2020/1/6 星期一9:12:21上,做一个生活的勇者。
(三)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 2题。
(4分) (2019 年深圳市)我到后不久,就见到了毛泽东,他是个面容瘦削、看上去很像林肯的人物,个子高出一般的中国人,背有些驼,一头浓密的黑发留得很长,双眼炯炯有神,鼻梁很高,颧骨突出。
我在一刹那间所得的印象,是一个非常精明的知识分子的面孔,可是在好几天里面,我总没有证实这一点的机会。
1、本段文字选自在这之前,作者斯诺见到了(2分)2、斯诺在那一刹那间对毛泽东的印象是:一个非常精明的知识分子,但是全文斯诺对毛泽东还进行过其它评价,请说说斯诺对毛泽东的其他两个印象。
(2分)「参考示例」1、《红星照耀中国》周恩来2、毛泽东还是一个精通中国旧学的有成就的学者,没有官架子,是一个颇有天才的军事和政治战略家,有幽默感,生活简朴,廉洁奉公,吃苦耐劳等等。
(四)阅读《红星照耀中国》片段,完成题目。
(2019年孝感市)[片段- -]我和驻扎在这里的交通部的一部分人员吃饭,遇见了十几个屯宿在百家坪的青年。
我们吃的有煮熟的小鸡,不发酵的荞麦馒头、白菜、小米和我最爱吃的土豆。
可是除了白开水以外,没有其它冷饮。
而白开水热得不能进口。
因此我口渴得要命。
吃饭时是由两个态度坦然的孩子侍候的,他们穿着大而无当的制服,戴着鸭舌尖式的红帽子。
他们最初不愉快的注视着我,可是在几分钟后,我就想法惹起了其中一个孩子友谊的微笑。
我胆大起来,其中一个从我身边走过时,我招呼他:“喂,拿点冷水来。
”可是他毫不理睬。
几分钟后,我又招呼另一个孩子,结果也是一样。
[片段二]苏区少年先锋队的职责之一是在后方检查路上的旅客,看他们有没有通行证。
.....彭德怀告诉我,有一次几个少年先锋队队员叫他停步,要他通行证,声言没有通行证就要逮捕他。
“我是彭德怀,”他说,“通行证就是我写的。
“即使你是朱德司令,我们也不管,”年轻的怀疑者说,“你总得有一张通行证。
(节选自《红星照耀中国》)1. [片段一]中,两个孩子为什么对“我”的招呼毫不理睬? (2分)2. [片段二]中,少年先锋队队员后来是在什么情况下才放行彭德怀的?这体现了他们什么形象特点?「参考示例」1. (2分) 因为他们认为“我”不应该喊他们“喂”,而应该称呼“同志”(或“小鬼”“红小鬼”)。
2 (3分)彭德怀不得不写了一张通行证,自己签了字,他们才放行。
这体现了他们工作中忠于职守、一视同仁的形象特点。
(五)结合《红星照耀中国》的阅读,完成下列两项任务。
(2019 年湖州市)任务一:赏析选文,体会特点。
(2分)①连续三夜,红军把部队分成西、南两个纵队。
第四天晚上他们出其不意地进发了,几乎同时攻打湖南和广东的碉堡线。
他们攻克了这些碉堡,敌军惊惶奔逃。
红军猛攻不停,一直到占领了南线的全部碉堡工事封锁网,这就给他们打开了通向西方和南方的道路,红军的先锋部队就开始了他们轰动一时的长征。
②据红军告诉我,成千上万支步枪和机枪,大量机器和弹药,甚至还有大量银洋都埋在他们从南方出发的长征途上。
他们说,现在遭到成千上万警备部队包围的红区农民有朝- - 日会把它们从地下挖出来,恢复他们的苏区。
他们只等着信号一- 抗日战争也许就是那个信号。
(选自《红星照耀中国》,人民文学出版社,董乐山译)(1)任选项作答。
A.结合“内容呈现”中加点的部分,简析纪实作品的特点。
B.结合“内容呈现"的第①段,写出作者隐含的立场或态度。
任务二:表达观点,感受精神。
(3 分)(2)《红星照耀中国》中写到:“四川军队大概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战士一这些人当兵不只是为了有个饭碗,这些青年为了胜利而甘于送命。
他们是人,是疯子,还是神?迷信的四川军队这样嘀咕。
”你认为红军是人,是疯子,还是神?请结合整本书阅读,阐述你的观点与理由。
「参考示例」(1) A.说明信息的来源是真实可靠的,体现了纪实作品“用事实说话”的特点。
B.用“惊惶奔逃”形容敌军,“猛攻不停”形容红军,一贬一褒,表达了作者对敌军的嘲笑,对红军的赞扬。
(2)“人”的角度一示例: 我认为红军是人,是平常人,有平常人的喜怒哀乐,也有平常人的爱好。
如有的红军战士喜欢打乒兵球,有的喜欢唱歌,有的特别爱马。
“疯子”的角度一示例: 我认为红军是“疯子”,他们面对困难,坚定不移,有时采取异乎寻常的甚至极端的方式,把个人生死置之度外。
如在“飞夺泸定桥”一役中,泸定桥上面一半木板被撬走,下面是湍急的河流,对面是敌军的机枪阵地,没人会想到红军竟然在这样雄县的情形下过桥。
“神”的角度一示例: 我认为红军是神,红军创造了人类历史上的奇迹。
他们翻越数座大雪山,渡过几十条河流,穿过遍布沼泽的草地,徒步二万五千里,最终突破敌军的重重包围,真是神奇!评分标准:第(1)题2分,围绕纪实作品的特点,结合内容回答,意思对即可;第(2)题3分,观点阐述1分,结合内容分析2分,言之有理即可。
(六)阅读《红星照耀中国》,讲好中国故事。
(7 分) (2019 年温州市)1、班级准备举行“走近领袖”故事会。
你认为应该选择哪些方面的内容来突显人物特点?请选择下面一个人物,参考目录,简要说明。
(3分)A.毛泽东 B.周恩来 C.彭德怀2、向斯诺学习写故事,就纪实作品如何做到“用事实说话”这一点,你从斯诺的写作过程中得到怎样的启示?参考目录,结合你的阅读体会,加以阐述。
(4分)「参考示例」(1): A.毛泽东。
我认为应从他的童年生活和求学经历等方面来选择内容。
他童年时曾跟父亲进行“斗争”,上学时也曾因不满国文教员的粗暴而逃学罢课,这些可以突出他的反抗精神:他退学后到省立图书馆坚持执行“自修计划”,研读群书,长见识,开眼界。
这一内容可以体现他强烈的自律意识和求知欲。
B.周恩来。
我认为要从他所受的教育和革命经历等方面选择内容。
本有文学天赋的他,后因接受“开明”教育,而投身到社会革命中,这体现了他“书生造反者”的特点;后来,他组织了上海起义、八一起义等,这些经历体现了他的革命追求和信仰。
(3): C. 彭德怀。
我认为应从他的日常生活细节和军事才能登方面来选择内容。
他脱棉衣给小号手的细节体现了他从心底爱护民众,体贴部下的特点,他讲述游击战术的内容能突显他的谋略和智慧2、斯诺通过采访红军将领、深入红军生活、对话农民、拍摄照片等方式,搜集掌握了许多关于红色中国的真实材料:融入真切的感受和体验,客观地撰写了《红星照耀中国》这部纪实作品。
他深入一线搜集资料的方式和客观的写作态度值得我们借鉴。
(七)运用你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下面的填空题。
(4 分)一九三六年是中国国内局势大转变的关键性的一年。
美国记者_带着当时无法理解的关于革命与战争的无数问题,冒着生命危险,进入他是在红色区域进行采访的第-个西方新闻记者。
他为英美报刊写了许多篇轰动一时的通讯报道,然后汇编成一本书,书名是《___》。
这是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被誉为研究中国革命的“[参考答案]斯诺西北革命根据地(陕甘宁苏区)《红星照耀中国》(或《西行漫记》经典的百科全书。
(八)运用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1)- (2)题。
(4分)(1)在《红星照耀中国》中,斯诺探求了中国革命发生的背景和原因。
他判断,正是由于的宣传和行动,才使穷人和受压迫者对国家、社会与个人产生了必须行动起来的新的信念。
(2)《红星照耀中国》充满了国际主义精神。
而加拿大医生受这部著作影响,不远万里来到中国,支持中国的革命事业,却不幸在一次战役中因细菌感染而献出了生命。
[答案] (1)中国共产党(2) 白求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