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PD 0202-2001 止回阀配管设计规定
- 格式:pdf
- 大小:125.68 KB
- 文档页数:5
设计标准SEPD 0111-2001实施日期2001年7月30日中国石化工程建设公司泵配管设计规定第 1 页共 10 页目次1 总则2 一般规定3 离心泵的配管3.1 泵的吸入管道3.2 泵的出口管道4 往复泵的配管1 总则1.1 本规定适用于石油化工装置中泵的配管设计。
公用设施和辅助设施中泵的配管设计也可参照执行。
1.2 当泵制造厂对其配管有特殊要求时,应满足制造厂要求。
2 一般规定2.1 当泵布置在管廊下时,进出管廊的管道管底距地面净距除应满足泵的检修外,不宜小于3.5m。
2.2 输送腐蚀性介质的管道,不应布置在泵和电机的上方。
2.3 泵的配管要有足够的柔性,泵口承受的反力必须在允许范围内。
输送高温或低温介质时,泵的配管要经应力分析,在热应力允许范围内配管形状应尽量简单。
2.4 泵的水平吸入管道要避免由于热膨胀而形成“袋形”。
2.5 泵的吸入管道应满足泵所需净正吸入压头(NPSH),管道尽可能短和少拐弯。
从设备至泵的吸入管道较长时,应由工艺系统专业进行管道阻力降核算。
2.6 当泵入口管道和泵管口直径不同,而PID又无特殊要求时,泵入口阀门的公称直径应不小于表2.6的规定。
2.7 当泵出口管道的直径比泵管口大时,泵出口阀门的直径至少比泵管口大一级。
2.8 配管时要考虑泵的拆卸,公称直径小于或等于40mm的承插焊管道,在适当的位置需设置拆卸法兰。
表2.6 泵入口阀门的公称直径mm泵管口公称直径管道公称直径DNDN15202540508010015020025030015152020254020202525402525404050324040508040405050805050808010065808010015080801001001502001001001501502002501251501502002501501502002002502002002502502502503003003002.9 几台并列布置的泵的进出口阀门应尽量采用相同的安装高度。
设计标准SEPD 0402-2001实施日期 2002年2月5日中国石化工程建设公司公用物料软管站配管设计规定第 1 页第 5 页目次1 总则2 一般规定3 公用物料软管站的配管4 软管和软管架1 总则本规定适用于石油化工装置公用物料软管站配管设计。
2 一般规定2.1 公用物料软管站的设置地点应满足工艺操作及维修的要求。
2.2 在装置区的每个单元内应最少设置一个公用物料软管站。
2.3 每个公用物料软管站的工作范围应以软管长度为20m所能达到的范围,并能服务到该区地面上的所有设备。
当一个公用物料软管站不能满足该区要求时,应设二个或多个。
2.4 公用物料软管站应按下列原则设置:2.4.1 对于多层厂房和框架,每层楼面上宜设置公用物料软管站;2.4.2 在容器类的操作平台上,应按需要设置公用物料软管站;2.4.3 换热器区和泵区附近;2.4.4 炉区1)箱式炉区 地面上和主操作平台的每一端以及对流段联箱附近;2)立式炉区 地面上和主操作平台上;3)锅炉区 设在地面炉前炉后、汽包和操作层燃烧器附近。
2.4.5 工艺有特殊要求的地方。
3 公用物料软管站的配管3.1 软管站公用物料种类1)公用物料软管站一般设有氮气、装置空气、水蒸汽和水等公用物料。
2)从操作侧看,公用物料种类的排列顺序由左至右为:氮气、装置空气、蒸汽和水(管径为DN20),见图3.1地面上软管站示意。
3.2 阀门的设置软管端带有DN20的快速软管接头,阀门为闸阀。
阀门材料按管道材料等级规定确定。
装置空气、蒸汽和水管道上阀门的安装高度(阀门手轮中心距操作面距离)宜为1.2m,氮气管道上阀门的安装高度宜为1.3m。
3.3 装置内公用物料软管站的布置3.3.1 公用物料软管站的布置可设在地面上,也可设在高位平台上。
当工艺无特殊要求时,装置空气、蒸汽和水管道应装在地面和第一层操作平台上,在第二层和第二层以上平台上宜设蒸汽和装置空气管道。
氮气管道应按工艺要求安装。
设计标准SEPD 0205-2001实施日期2001年月日中国石化工程建设公司疏水阀配管设计规定第 1 页共 6 页目次1 总则2 疏水阀的布置和安装3 疏水阀入口管道的设计4 疏水阀出口管道的设计1 总则1.1范围本规定适用于石油化工装置内蒸汽加热设备或蒸汽管道的疏水阀的配管设计。
2 疏水阀的布置和安装2.1蒸汽加热设备或蒸汽管道的疏水阀设置点2.1.1蒸汽管道的末端、最低点或立管的下端、蒸汽伴热管的末端应设疏水阀。
对较长距离蒸汽输送管道,在装置内宜每隔50m设一个疏水阀,在装置外宜每隔80m设一个疏水阀,当蒸汽管道跨越道路时,应在跨越前的低点设疏水阀。
2.1.2蒸汽系统的减压阀前应设疏水阀、调节阀组前应设疏水阀。
2.1.3汽水分离器及蒸汽加热设备等的低点应设疏水阀。
2.1.4经常处于热备用状态的设备进汽管的最低点应设疏水阀。
2.1.5蒸汽透平机、蒸汽泵的蒸汽进汽管的入口切断阀前应设疏水阀。
2.1.6蒸汽分配管的底部、扩容器的底部、水平安装的波型补偿器波峰的底部和直立安装的П型补偿器上升管底部应设疏水阀。
2.1.7 其他可能积存蒸汽凝水的部位均应设疏水阀。
2.2疏水阀安装一般规定2.2.1疏水阀安装示意图见图2.2.1-1、图2.2.1-2。
2.2.2每个蒸汽加热设备应单独设疏水阀,不能共用一个疏水阀。
2.2.3不同压力的蒸汽系统必须单独设凝水回收管网。
当凝水中含油或其他化学品时,不能排入凝水回收系统。
2.2.4当凝水量超过单个疏水阀的最大排水量时,可用相同型式的疏水阀并联对称安装。
2.2.5疏水阀安装位置应便于操作和检修。
2.2.6疏水阀组一般不设旁通管。
如工艺有特殊要求设置旁通管时,按工艺要求进行设计。
旁通管可与疏水阀平行布置,也可以布置在疏水阀的上方,但要留有足够的检修空间。
2.2.7每根蒸汽伴热管末端设一个疏水阀。
2.2.8除特殊要求外,疏水阀组管道应保温。
2.2.9采用螺纹连接的疏水阀,应安装活接头。
安全阀配管设计规定模板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确保企业生产运营过程中的安全和稳定,保护员工和设备的安全,本规定订立。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企业职能部门负责安全阀配管设计的相关工作。
第三条安全阀配管设计应遵从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相关规范标准,确保设计方案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第四条安全阀配管设计工作由职能部门负责,需经企业负责人审核同意后方可实施。
第二章设计要求第五条安全阀配管设计应考虑生产工艺、设备工作环境、系统压力等因素,确保设计方案符合生产要求。
第六条安全阀配管设计应遵从以下原则:1.选择合适的材料,确保配管耐压性能符合要求;2.合理设计管道布局,确保流体能顺当流动;3.依据工作环境选择适当的防腐措施,确保配管的耐腐蚀性能;4.设计应充分考虑使用和维护的便利性,降低维护成本;5.确保安全阀配管系统具备必要的检修和检测设施。
第七条安全阀配管设计应符合以下技术要求:1.配管直径、壁厚设计要合理,确保在系统工作压力下材料能承受应力;2.确保阀门安装符合相关标准,在流体压力下能正常工作;3.确保管道相应部位留有伸缩接头,以应对温度变化和管道自由膨胀;4.保证安全阀配管系统符合防火、防爆和环境保护要求;5.紧要节点留有察看孔,便于检修和排出故障等操作;6.设备安装位置、高度和方向都应符合相关标准;7.配管系统应设有安全防护措施,防止意外触及等不安全操作。
第三章管理与考核第八条为确保安全阀配管设计工作的精准性和优质性,订立以下管理与考核措施:第九条职能部门应组织专业人员进行安全阀配管设计,同时建立相关档案记录。
第十条安全阀配管设计过程应经过严格审核,确保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和符合要求。
第十一条每个安全阀配管设计方案都应有专人进行设计验收,以确保设计质量。
第十二条进行安全阀配管设计的专业人员应定期参加培训,提升设计本领和专业素养。
第四章附则第十三条职能部门应定期进行安全阀配管设计的检查和评估,适时发觉和矫正问题。
设计标准SEPD 0113-2002实施日期2002年3月26日中国石化工程建设公司离心式压缩机配管设计规定第 1 页共 6 页目 次 1 总则 1.1 目的 1.2 范围 1.3 引用标准 2 配管设计 2.1 一般要求 2.2 吸气管道 2.3 排气管道 2.4 润滑油及封油管道 3 支吊架设置 3.1 吸气和排气管道支吊架 3.2 分支管支架1 总则1.1 目的 为了统一石油化工装置离心式压缩机的配管设计,特编制本标准。
1.2 范围1.2.1 本标准规定了石油化工装置离心式压缩机配管的一般要求,吸气管道、排气管道、润滑油及封油管道的设计,以及支吊架设置等要求。
1.2.2 本标准适用于石油化工装置离心式压缩机的配管设计。
1.3 引用标准使用本标准时,应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
GB 50160 《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SH 3012 《石油化工管道布置设计通则》SEPD 0112 《往复式压缩机配管设计规定》2 配管设计2.1 一般要求2.1.1 离心式压缩机配管设计应符合GB 50160和SH 3012中有关压缩机的管道布置要求。
2.1.2 配管设计应符合工艺管道和仪表流程图(以下简称PID)与制造厂图纸中有关管道流程的设计要求。
2.1.3 管道的走向,支吊架和补偿器的设置均应考虑到减少机械设备管嘴的受力和力矩。
2.1.4 压缩机吸气和排气管道的布置应通过应力分析确定,使压缩机吸气和排气管嘴所受作用力和力矩,小于其允许值,并使其叠加的合力和合力矩亦小于其允许值。
2.1.5 管道和阀门布置,应不妨碍设备检修且便于操作。
2.1.6 在满足管道热补偿和机械允许受力的条件下配管应采用最短运行路线和最少数量的管件。
2.1.7 应采用或参照已有成功运行经验的管道布置实例。
2.1.8 离心式压缩机壳体有垂直剖分型和水平剖分型两种基本形式:a) 垂直剖分型压缩机,其前面不得有管道及其他障碍物;b) 水平剖分型压缩机,其上方不得有管道及其他障碍物。
设计标准SEPD 0401-2001实施日期 2001年10月25日中国石化工程建设公司放空、放净配管设计规定第 1 页共 6 页目 次1 总则2 一般规定3 放空、放净管的安装4 管道上放空、放净口的尺寸5 放空、放净管端部连接型式1 总则1.1 范围本规定适用于石油化工装置的管道和容器设备上的放空、放净配管设计。
本规定不适用于机械设备本体、非金属容器设备及管道、埋地管道上的放空、放净配管设计。
1.2 工程设计有特殊要求和规定时,应按工程规定进行设计。
2 一般规定2.1 除PID 中要求放空、放净外,在管道布置中形成的高、低点,应根据操作和 维修的需要设置高点放空、低点放净。
但公称直径小于或等于40mm 的管道,可不设高点放空。
2.2 氢气管道上不宜设置高点放空、低点放净。
2.3 对全厂性的工艺、冷凝水和水管道(非埋地管),在历年最冷月份平均温度高于0℃的地区,应少设低点放净;低于或等于0℃地区,应在适当位置设低点放净。
2.4 全厂性管道的低点放净如允许直接排放时,可在主管底部接出短管加法兰盖密封。
2.5 公用物料管道的末端应设置低点放净口,以利于放净和吹扫。
2.6 蒸汽主管(干管)的放净设施应包括分液包、切断阀和疏水阀。
2.7 允许向大气排放的非可燃气体放空管高度应符合下列规定:2.7.1 容器设备或管道上的放空管口应高出邻近的操作平台面2m以上;2.7.2紧靠建、构筑物或其内部布置的容器设备或管道的放空管口应高出建、构筑物最高层楼面、操作平台2m以上。
2.8 安全泄压装置的出口介质允许向大气排放时,放空管应按下列要求布置:2.8.1 放空管口不得朝向邻近设备或有人通过的地区;2.8.2 放空管口的高度应高出以安全泄压装置为中心、半径为8m范围内的最高操作平台3m.2.9 对有毒、可燃介质应按工程规定引至指定的收集系统、火炬系统或放空场所。
当几根支管合并成一根集合管向总管排放时,集合管的截面积应不小于几根支管截面积之和。
设计标准SEPD 0402-2001实施日期 2002年2月5日中国石化工程建设公司公用物料软管站配管设计规定第 1 页第 5 页目次1 总则2 一般规定3 公用物料软管站的配管4 软管和软管架1 总则本规定适用于石油化工装置公用物料软管站配管设计。
2 一般规定2.1 公用物料软管站的设置地点应满足工艺操作及维修的要求。
2.2 在装置区的每个单元内应最少设置一个公用物料软管站。
2.3 每个公用物料软管站的工作范围应以软管长度为20m所能达到的范围,并能服务到该区地面上的所有设备。
当一个公用物料软管站不能满足该区要求时,应设二个或多个。
2.4 公用物料软管站应按下列原则设置:2.4.1 对于多层厂房和框架,每层楼面上宜设置公用物料软管站;2.4.2 在容器类的操作平台上,应按需要设置公用物料软管站;2.4.3 换热器区和泵区附近;2.4.4 炉区1)箱式炉区 地面上和主操作平台的每一端以及对流段联箱附近;2)立式炉区 地面上和主操作平台上;3)锅炉区 设在地面炉前炉后、汽包和操作层燃烧器附近。
2.4.5 工艺有特殊要求的地方。
3 公用物料软管站的配管3.1 软管站公用物料种类1)公用物料软管站一般设有氮气、装置空气、水蒸汽和水等公用物料。
2)从操作侧看,公用物料种类的排列顺序由左至右为:氮气、装置空气、蒸汽和水(管径为DN20),见图3.1地面上软管站示意。
3.2 阀门的设置软管端带有DN20的快速软管接头,阀门为闸阀。
阀门材料按管道材料等级规定确定。
装置空气、蒸汽和水管道上阀门的安装高度(阀门手轮中心距操作面距离)宜为1.2m,氮气管道上阀门的安装高度宜为1.3m。
3.3 装置内公用物料软管站的布置3.3.1 公用物料软管站的布置可设在地面上,也可设在高位平台上。
当工艺无特殊要求时,装置空气、蒸汽和水管道应装在地面和第一层操作平台上,在第二层和第二层以上平台上宜设蒸汽和装置空气管道。
氮气管道应按工艺要求安装。
设计标准SEPD 0204-2001实施日期2001年11月25日中国石化工程建设公司安全阀配管设计规定第 1 页共 12 页目次1 总则1.1 范围1.2 引用标准2 配管设计2.1一般要求2.2安全阀入口管道设计2.3安全阀出口管道设计1 总则1.1 范围1.1.1 本标准规定了安全阀安装的一般要求,以及安全阀入口和出口管道的配管设计要求。
1.1.2 本规定适用于石油化工装置内设备和管道上安全阀的配管设计。
1.2 引用标准使用本标准时,应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
GB 50160 《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 50316 《工业金属管道设计规范》SH 3012 《石油化工管道布置设计通则》2 配管设计2.1 一般要求2.1.1 安全阀及其进出口管道的布置,应符合GB 50316、SH 3012中有关安全阀的布置要求。
2.1.2 设备和管道上的安全阀必须垂直向上安装,若以其它方式安装将会影响正常工作。
2.1.3 安全阀尽可能直接安装在被保护设备的管口上或靠近该设备出口的管道上,以便流动状态下介质易进入安全阀。
2.1.4 有些情况下被保护设备的压力源存在压力波动现象(如压缩机出口管上的阀门),其波峰值接近安全阀的设定压力值,安全阀必须安装在远离压力源且压力较平稳的地方。
2.1.5 安全阀应安装在减压阀、孔板与流量计喷嘴、弯头等产生涡流区元件的下游足够远的地方,以避免湍流影响。
2.1.6 安全阀应安装在易于调节、检查和维修的场所,阀门周围必须有足够的操作空间,并能从操作平台进行检修。
2.1.7安全阀不应安装在长的水平管道的末端,以避免杂质的积累和液体堵塞影响安全阀的工作。
2.1.8 大直径安全阀布置时考虑拆开后吊装的可能,必要时要设吊柱或其他吊装设施。
2.1.9 排放至密闭系统的安全阀,其排放介质是液体或可凝气体时,安全阀的安装位2.1.12 安全阀附近装有压力表时,安全阀与压力表宜靠近安装。
2.1.13 重锤式安全阀的安装位置,应使重锤处于方便检查的方位,且不应妨碍设备上其他部件的安装和操作。
设计标准SEPD 0203-2001实施日期2001年11月25日中国石化工程建设公司调节阀配管设计规定第 1 页共 14 页目次1 总则1.1 范围1.2 引用标准2 设计原则2.1 一般要求2.2 安装位置3 安装要求3.1 调节阀的布置3.2 调节阀布置的间距3.3 调节阀组直径的确定3.4 调节阀组的配管附录A调节阀组的布置附录B调节阀的安装尺寸1 总则1.1 范围1.1.1 本标准规定了调节阀布置的一般要求和安装位置的要求,并对调节阀的安装要求和布置方案的适用性作了规定。
1.1.2 本标准适用于石油化工工艺装置用气动调节阀的配管设计;电动、液动调节阀,可参照执行。
1.2 引用标准使用本标准时,应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
SH 3012 《石油化工管道布置设计通则》2 设计原则2.1 一般要求2.1.1 在布置调节阀时,应执行SH 3012中有关气动调节阀的布置规定。
2.1.2 调节阀的安装位置应满足工艺流程设计要求,并应尽量靠近与其有关的一次指示仪表,尽量接近测量元件位置,便于在用旁路阀手动操作时能观察一次仪表。
2.1.3 调节阀应尽量正立垂直安装于水平管道上,只有在特殊情况下才可以水平或倾斜安装,但须加支撑。
对于气动偏心旋转调节阀,其执行机构可根据需要在四象限内自由安装。
2.2 安装位置2.2.1 调节阀应布置在地面、楼面或操作平台上便于安装、维修和操作的地方。
2.2.2 调节阀尽可能靠近其相关联的设备。
2.2.3 调节阀应安装在环境温度不高于60 ℃,不低于 -40 ℃的地方。
2.2.4 调节阀应安装在离振动源较远的地方。
2.2.5 遥控阀、自动调节阀及其控制系统的安装位置应尽量避开火灾危险和火灾的影响。
3 安装要求3.1 调节阀的布置3.1.1 在调节阀的布置设计中应考虑核对调节阀组件的尺寸(如操纵器的高度和宽度),以保证调节阀所需的空间和指示仪表及操作的正常位置。
如有手轮,还应考虑其方位。
设计标准SEPD 0401-2001实施日期 2001年10月25日中国石化工程建设公司放空、放净配管设计规定第 1 页共 6 页目次1 总则2 一般规定3 放空、放净管的安装4 管道上放空、放净口的尺寸5 放空、放净管端部连接型式1 总则1.1 范围本规定适用于石油化工装置的管道和容器设备上的放空、放净配管设计。
本规定不适用于机械设备本体、非金属容器设备及管道、埋地管道上的放空、放净配管设计。
1.2 工程设计有特殊要求和规定时,应按工程规定进行设计。
2 一般规定2.1 除PID中要求放空、放净外,在管道布置中形成的高、低点,应根据操作和维修的需要设置高点放空、低点放净。
但公称直径小于或等于40mm的管道,可不设高点放空。
2.2 氢气管道上不宜设置高点放空、低点放净。
2.3 对全厂性的工艺、冷凝水和水管道(非埋地管),在历年最冷月份平均温度高于0℃的地区,应少设低点放净;低于或等于0℃地区,应在适当位置设低点放净。
2.4 全厂性管道的低点放净如允许直接排放时,可在主管底部接出短管加法兰盖密封。
2.5 公用物料管道的末端应设置低点放净口,以利于放净和吹扫。
2.6 蒸汽主管(干管)的放净设施应包括分液包、切断阀和疏水阀。
2.7 允许向大气排放的非可燃气体放空管高度应符合下列规定:2.7.1 容器设备或管道上的放空管口应高出邻近的操作平台面2m以上;2.7.2紧靠建、构筑物或其内部布置的容器设备或管道的放空管口应高出建、构筑物最高层楼面、操作平台2m以上。
2.8 安全泄压装置的出口介质允许向大气排放时,放空管应按下列要求布置:2.8.1 放空管口不得朝向邻近设备或有人通过的地区;2.8.2 放空管口的高度应高出以安全泄压装置为中心、半径为8m范围内的最高操作平台3m.2.9 对有毒、可燃介质应按工程规定引至指定的收集系统、火炬系统或放空场所。
当几根支管合并成一根集合管向总管排放时,集合管的截面积应不小于几根支管截面积之和。
日标截止止回阀标准
截止止回阀是一种常见的阀门类型,用于控制流体在管道中的流动。
日标截止止回阀标准通常涵盖了该类型阀门的设计、材料、尺寸、性能要求、试验方法、标志和标签等方面的规定。
这些标准旨在确保截止止回阀在安装和使用过程中的可靠性、安全性和性能稳定性。
具体而言,日标截止止回阀标准可能包括对截止止回阀的材料要求,例如阀体和阀盖的材质、密封材料等;阀门的连接方式,如法兰连接、螺纹连接等;阀门的工作压力和温度范围;阀门的密封性能和耐久性能要求;阀门的外观检验和尺寸检验方法等内容。
此外,日标截止止回阀标准可能还会根据不同类型的截止止回阀(如铸铁截止阀、球形截止阀、蝶阀等)进行具体的规定,以满足不同工业领域和使用环境的需求。
总之,日标截止止回阀标准是日本国家标准化组织制定的关于截止止回阀的技术规范,旨在确保该类阀门的质量和性能达到一定的标准要求,促进相关产品在市场上的贸易和应用。
设计标准SEPD 0202-2001实施日期2001年12月28日中国石化工程建设公司止回阀配管设计规定第 1 页共 5 页目 次 1 总则 1.1 目的 1.2 范围 2 设计规定 2.1 一般要求 2.2 异径止回阀的选用与安装 附录A异径止回阀型号及结构尺寸1 总则1.1 目的 为指导止回阀的配管设计,特编制本标准。
1.2 范围1.2.1 本标准规定了止回阀配管设计的一般要求和异径止回阀的选用与安装等要求。
1.2.2 本标准适用于石油化工装置泵出口的管道设计中止回阀和底阀的选用及安装。
2 设计规定2.1 一般要求2.1.1 升降式止回阀应装在水平管道上,立式升降式止回阀可安装在管内介质自下而上流动的垂直管道上。
2.1.2 旋启式止回阀应优先安装在水平管道上,也可安装在管内介质自下而上流动的垂直管道上。
2.1.3 底阀应安装在离心泵吸入管的立管端。
2.1.4 为降低泵出口切断阀的安装高度,泵出口与所连接管道直径不一致时,可选用RCV -I 型、RCV -Ⅱ型或RCV -Ⅲ型异径止回阀。
异径止回阀可直接与泵出口管口相连接。
压力表,放净阀可安装在异径止回阀阀体的管口上。
2.2 异径止回阀的选用及安装2.2.1 异径止回阀分为RCV -I 型、RCV -Ⅱ型和RCV -Ⅲ型。
RCV -Ⅱ型带有一个连接DN20 mm (φ27×4)管口,RCV -Ⅲ型带有两个连接DN20 mm (φ27×4)管口可分别连接压力表及排液口,见图2.2.1。
RCV -Ⅰ RCV -Ⅱ a) b)RCV -Ⅲ c)图2.2.1 异径止回阀类型及接管示意2.2.2 泵出口和工艺主管连接需要两个异径管变径时,应选用RCV 型异径止回阀,用其取代一个异径管。
RCV -I 型异径止回阀不宜直接与泵出口连接。
2.2.3 异径止回阀直接与泵出口连接时,应选用RCV -II 型、RCV -Ⅲ型异径止回阀。
单头螺纹短节开口方位图2.2.4 RCV-II型、RCV-Ⅲ型异径止回阀直接与泵出口连接时,其进口法兰必须和泵出口法兰的标准、公称压力及公称直径相一致、法兰密封面相匹配。
设计标准SEPD 0401-2001实施日期 2001年10月25日中国石化工程建设公司放空、放净配管设计规定第 1 页共 6 页目 次1 总则2 一般规定3 放空、放净管的安装4 管道上放空、放净口的尺寸5 放空、放净管端部连接型式1 总则1.1 范围本规定适用于石油化工装置的管道和容器设备上的放空、放净配管设计。
本规定不适用于机械设备本体、非金属容器设备及管道、埋地管道上的放空、放净配管设计。
1.2 工程设计有特殊要求和规定时,应按工程规定进行设计。
2 一般规定2.1 除PID 中要求放空、放净外,在管道布置中形成的高、低点,应根据操作和 维修的需要设置高点放空、低点放净。
但公称直径小于或等于40mm 的管道,可不设高点放空。
2.2 氢气管道上不宜设置高点放空、低点放净。
2.3 对全厂性的工艺、冷凝水和水管道(非埋地管),在历年最冷月份平均温度高于0℃的地区,应少设低点放净;低于或等于0℃地区,应在适当位置设低点放净。
2.4 全厂性管道的低点放净如允许直接排放时,可在主管底部接出短管加法兰盖密封。
2.5 公用物料管道的末端应设置低点放净口,以利于放净和吹扫。
2.6 蒸汽主管(干管)的放净设施应包括分液包、切断阀和疏水阀。
2.7 允许向大气排放的非可燃气体放空管高度应符合下列规定:2.7.1 容器设备或管道上的放空管口应高出邻近的操作平台面2m以上;2.7.2紧靠建、构筑物或其内部布置的容器设备或管道的放空管口应高出建、构筑物最高层楼面、操作平台2m以上。
2.8 安全泄压装置的出口介质允许向大气排放时,放空管应按下列要求布置:2.8.1 放空管口不得朝向邻近设备或有人通过的地区;2.8.2 放空管口的高度应高出以安全泄压装置为中心、半径为8m范围内的最高操作平台3m.2.9 对有毒、可燃介质应按工程规定引至指定的收集系统、火炬系统或放空场所。
当几根支管合并成一根集合管向总管排放时,集合管的截面积应不小于几根支管截面积之和。
设计标准SEPD 0101-2001实施日期2001年11月25日中国石化工程建设公司塔配管设计规定第 1 页共7 页目 次1 总则1.1 范围1.2 引用标准2 塔配管2.1 管口方位2.2 主要管道布置2.3 平台、梯子2.4 管道支架1 总则1.1 范围1.1.1 本标准规定了塔配管的管口方位、塔上主要管道的布置、塔平台及梯子和塔管道支架等设计要求。
1.1.2 本标准适用于石油化工装置中各种塔的配管设计。
1.2 引用标准使用本标准时,应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
GB 50160 《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SEPD 0204 《安全阀配管设计规定》SEWS 0709 《装置消防竖管》一般布置在平台的尽头,并尽量利用上、下平台的直梯观测和检修。
2.1.6 塔的液位计和液位调节器管口,不宜布置在进料或重沸器返回管口正对面60°范围之内。
2.1.7 塔顶气相管口一般设在塔顶中间,直径小的也可以塔侧面接出,其方位应与其它附塔管道的布置综合考虑。
2.1.8 塔底出料管口应引出塔裙外,其方位应根据塔底泵或与其相连接的设备布置而定。
2.2 管道布置2.2.1 对于大直径管道、高温管道、合金钢管道应优先考虑布置在合适的位置。
2.2.2 必须考虑垂直敷设管道与塔体的相对热伸长量,并应尽量利用管道的自然补偿予以吸收。
2.2.3 沿塔垂直敷设的管道与塔外壁的水平距离,宜按支架系列,靠近塔外壁布置,不加短管只用弯头,与管口相接的垂直管道可除外。
管道穿越平台时,不应碰平台内、外圈角钢和平台梁。
2.2.4 塔顶管道一般有顶部出口管道、放空管道和安全阀管道。
2.2.4.1 塔顶气相出口管道应按步步低的要求布置,不应出现袋形,塔顶馏出线一般管径较大,应尽量沿塔壁敷设且不穿或少穿平台。
2.2.4.2 塔顶放空管道应符合GB 50160的规定,并在顶部管道最高处的水平管段上接出,排出口应远离操作面。
安全线排放管道除执行放空管道的规定外,还应符合SEPD 0204的规定。
目次1 总则2 阀门设置的一般规定3 减压阀的设置1 总则1.1 范围本规定适用于石油化工装置闸阀、截止阀、球阀、蝶阀和减压阀的设置。
止回阀、安全阀、调节阀、疏水阀的设置见各有关规定。
本规定不适用于地下给排水管道上阀门的设置。
2 阀门设置的一般规定2.1 阀门的布置原则2.1.1 阀门应根据管道及仪表流程图(PID)上所示类型及数量设置。
当PID对某些阀门的安装位置有具体要求时,应按工艺要求设置。
2.1.2 阀门应布置在容易接近、便于操作、维修的地方。
成排管道上的阀门应集中布置,并考虑设置操作平台或梯子。
2.2 阀门的安装位置要求2.2.1 进出装置的管廊管道在与全厂管廊上的主管相接时,均须设置切断用阀门。
阀门的安装位置应集中布置在装置区一侧,并设置必要的操作平台或检修平台。
2.2.2 需要经常操作、维修和更换的阀门,应位于地面、平台或梯子容易接近处。
气动和电动阀也同样应布置在容易接近处。
2.2.3 不需要经常操作的阀门(只在开停车时使用),如果在地面上无法操作时,也应布置在能架设临时梯子的地方。
2.2.4 阀门手轮的中心距操作面的高度为750~1500mm之间,最适宜的高度为1200mm,不需要经常操作的阀门安装高度可达1500~1800mm。
当安装高度无法降低且又需要经常操作时,设计时应设置操作平台或踏步。
危险介质的管道和设备上的阀门,不得在人的头部高度范围内设置。
不同方位上阀门的安装高度和距离见图2.2.4。
2.2.5 阀门手轮的中心距操作面的高度超过1800mm时,宜设置链轮操作,链轮的链距地面宜为800mm左右,并应设链轮挂钩,将链子下端挂在附近的墙上或柱子上,以免影响通道的通行2.2.6 设置在管沟内的阀门,当打开沟盖板能够操作时,阀门的手轮不应低于沟盖板下300mm,当低于300mm以下时,应设阀门伸长杆,使其手轮在沟盖板下100mm 以内。
2.2.7 设置在管沟内的阀门,需要在地面上操作时,或安装在上一层楼面(平台)下方的阀门,可设阀门伸长杆使其延伸至沟盖板、楼板、平台上面操作,伸长杆的手轮距操作面1200mm为宜。
止回阀的技术要求
嘿,朋友们!今天咱来聊聊止回阀这个看似普通却超级重要的东西!你可别小瞧了它呀!
止回阀,就像是一个忠诚的卫士,默默地守护着管道系统的正常运行。
它的技术要求那可真是不简单呢!首先,它得足够坚固耐用吧,不然怎么能经得住时间的考验和各种复杂情况呢?这就好比一个强壮的运动员,必须有过硬的身体素质才能在赛场上发挥出色呀!
它的密封性能也得杠杠的呀!要是密封不好,那不是会出现各种问题嘛,就像家里的门窗关不严,会漏风一样让人头疼!而且它还得反应灵敏,该关闭的时候就得迅速关闭,不能有丝毫迟疑,这可关系到整个系统的安全稳定呢!这就像一个反应敏捷的战士,随时准备应对各种突发状况。
再说说它的材质选择,那也得精心挑选呀!不同的环境就得用不同的材质,就跟我们穿衣服要根据天气来选一样。
要是在恶劣的环境下,用了不合适的材质,那止回阀还不得“生病”呀!
还有它的安装位置,这可得讲究,得放在最合适的地方才能发挥出最大的作用。
这就像把一件宝贝放在一个恰当的位置,才能让它闪闪发光呀!
止回阀真的太重要啦!它的每一个技术要求都不是随便说说的,都是为了保证我们的生活和工作能够顺利进行呀!我们难道不应该重视它吗?不应该好好了解它的这些技术要求吗?所以呀,大家可别再忽视止回阀啦!。
设计标准SEPD 0204-2001实施日期2001年11月25日中国石化工程建设公司安全阀配管设计规定第 1 页共 12 页目次1 总则1.1 范围1.2 引用标准2 配管设计2.1一般要求2.2安全阀入口管道设计2.3安全阀出口管道设计1 总则1.1 范围1.1.1 本标准规定了安全阀安装的一般要求,以及安全阀入口和出口管道的配管设计要求。
1.1.2 本规定适用于石油化工装置内设备和管道上安全阀的配管设计。
1.2 引用标准使用本标准时,应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
GB 50160 《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 50316 《工业金属管道设计规范》SH 3012 《石油化工管道布置设计通则》2 配管设计2.1 一般要求2.1.1 安全阀及其进出口管道的布置,应符合GB 50316、SH 3012中有关安全阀的布置要求。
2.1.2 设备和管道上的安全阀必须垂直向上安装,若以其它方式安装将会影响正常工作。
2.1.3 安全阀尽可能直接安装在被保护设备的管口上或靠近该设备出口的管道上,以便流动状态下介质易进入安全阀。
2.1.4 有些情况下被保护设备的压力源存在压力波动现象(如压缩机出口管上的阀门),其波峰值接近安全阀的设定压力值,安全阀必须安装在远离压力源且压力较平稳的地方。
2.1.5 安全阀应安装在减压阀、孔板与流量计喷嘴、弯头等产生涡流区元件的下游足够远的地方,以避免湍流影响。
2.1.6 安全阀应安装在易于调节、检查和维修的场所,阀门周围必须有足够的操作空间,并能从操作平台进行检修。
2.1.7安全阀不应安装在长的水平管道的末端,以避免杂质的积累和液体堵塞影响安全阀的工作。
2.1.8 大直径安全阀布置时考虑拆开后吊装的可能,必要时要设吊柱或其他吊装设施。
2.1.9 排放至密闭系统的安全阀,其排放介质是液体或可凝气体时,安全阀的安装位2.1.12 安全阀附近装有压力表时,安全阀与压力表宜靠近安装。
2.1.13 重锤式安全阀的安装位置,应使重锤处于方便检查的方位,且不应妨碍设备上其他部件的安装和操作。
设计标准
SEPD 0202-2001
实施日期2001年12月28日中国石化工程建设公司
止回阀配管设计规定
第 1 页共 5 页
目 次
1 总则
1.1 目的
1.2 范围
2 设计规定
2.1 一般要求
2.2 异径止回阀的选用与安装
附录A异径止回阀型号及结构尺寸
1 总则
1.1 目的
为指导止回阀的配管设计,特编制本标准。
1.2 范围
1.2.1 本标准规定了止回阀配管设计的一般要求和异径止回阀的选用与安装等要求。
1.2.2 本标准适用于石油化工装置泵出口的管道设计中止回阀和底阀的选用及安装。
2 设计规定
2.1 一般要求
2.1.1 升降式止回阀应装在水平管道上,立式升降式止回阀可安装在管内介质自下而上流动的垂直管道上。
2.1.2 旋启式止回阀应优先安装在水平管道上,也可安装在管内介质自下而上流动的垂直管道上。
2.1.3 底阀应安装在离心泵吸入管的立管端。
2.1.4 为降低泵出口切断阀的安装高度,泵出口与所连接管道直径不一致时,可选用RCV -I 型、RCV -Ⅱ型或RCV -Ⅲ型异径止回阀。
异径止回阀可直接与泵出口管口相连接。
压力表,放净阀可安装在异径止回阀阀体的管口上。
2.2 异径止回阀的选用及安装
2.2.1 异径止回阀分为RCV -I 型、RCV -Ⅱ型和RCV -Ⅲ型。
RCV -Ⅱ型带有一个连接DN20 mm (φ27×4)管口,RCV -Ⅲ型带有两个连接DN20 mm (φ27×4)管口可分别连接压力表及排液口,见图2.2.1。
RCV -Ⅰ RCV -Ⅱ a) b)
RCV -Ⅲ c)
图2.2.1 异径止回阀类型及接管示意
2.2.2 泵出口和工艺主管连接需要两个异径管变径时,应选用RCV 型异径止回阀,用其取代一个异径管。
RCV -I 型异径止回阀不宜直接与泵出口连接。
2.2.3 异径止回阀直接与泵出口连接时,应选用RCV -II 型、RCV -
Ⅲ型异径止回阀。
单头螺纹短节
开口方位图
2.2.4 RCV-II型、RCV-Ⅲ型异径止回阀直接与泵出口连接时,其进口法兰必须和泵出口法兰的标准、公称压力及公称直径相一致、法兰密封面相匹配。
泵出口法兰公称压力为1.6 MPa、2.5 MPa时,异径止回阀进口法兰密封应为光滑面;泵出口法兰公称压力为4.0 MPa、6.3 MPa时,异径止回阀进口法兰密封面应为凹面。
设计有特殊要求时,应在设计文件中提出。
2.2.5 安装异径止回阀时,应按阀体上箭头指示的流向安装,布置在垂直管道上的异径止回阀的介质流向应自下而上。
表A3 异径止回阀的结构尺寸
公称压力,MPa
2.5 4.0 6.3规格
DN2×DN1
D
0L
重量
kg
D
L
重量
kg
D
L
重量
kg
32×25140130714013071551428.5 40×251501307.51501307.51701428.8 40×321501308.5150130917014510 50×2516515081651508.51801509.5 50×321651459.51651451018016011 50×401651681016517210.518018412 65×40185175111851751220519012.5 80×32200160102001601121519013 80×402001801220018013.521519214 80×502001801520018415.521520017 80×65200200172002041821521621 100×402351901423519414.525020516 100×50235195162352001725021019 100×65235210202352142225022639 100×80235240252352442625025039 150×80300290363002904334530051 150×100300300403003054734531863 150×1253003204630032549345340118 200×1003603675537538051415432128 200×1253603667237538078415440135 200×1503604207637542598415444146 250×200425485113450489148470510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