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尔玛国际化之路
- 格式:ppt
- 大小:6.39 MB
- 文档页数:18
沃尔玛国际化过程:1962年沃尔顿以“Wal—Mart”为名在阿肯色州拉杰斯市开办了第一家沃尔玛平价商店。
1972年沃尔玛公司在纽约上市股票,其价值在以后的25年间(到1999年)翻了4900倍。
1979年沃尔玛总销售额首次突破10亿美元。
1992年沃尔玛与墨西哥最大的零售商Cifra S.A.成立了一家合资企业,并在墨西哥的几个城市开始经营沃尔玛折扣店和Sam会员店。
2000年沃尔玛收购了50%的Cifra S.A.并控制了合资企业。
到2003年墨西哥沃尔玛已成为该国最大的零售商。
1992年,以合资方式进入波多黎各1994年正式成立国际业务部,专门负责境外事务。
据1994年5月美国《财富》杂志公布的全美服务行业分类排行榜,沃尔玛1993年销售额高达673.4亿美元,比上一年增长118亿多,超过了1992年排名第一位的西尔斯(Sears),雄居全美零售业榜首。
1994年沃尔玛从Woolworth手中收购了120家Wooleo商店由此进入了加拿大市场,并将这些商店转化为自己的折扣店模式。
1995年沃尔玛在阿根廷创建新企业。
1995年沃尔玛与巴西Lojas Americana 创建合资企业,沃尔玛进入巴西市场。
1996年,沃尔玛通过成立合资公司进入中国。
2000年沃尔玛与香港利丰成立合资采购公司1997年,收购21家Wertkauf,进入德国;1999年在德国收购了374家Interspa 连锁超市1998年通过成立合资公司,进入韩国1999年收购了ASDA集团公司(有229家店),进入英国2002年收购日本西友百货部分股份,进入日本。
2005年12月14日以7.64亿美元的价格从葡萄牙集团Sonae SGPSSA 手中收购了其在巴西140多家大小超市、百货店、批发市场,并巩固了其在巴西零售业排行老三的位置。
2006年收购了102家好又多门店和35%的股份2006年3月取得中美洲最大零售商中美洲零售控股公司的控股权,并将该公司更名为“沃尔玛中美洲公司”。
沃尔玛国际化战略分析进国际化战略走Internationalization Strategy国际化概念了解Internationalization Strategy国际化战略(Internationalization Strategy)是企业产品与服务在本土之外的发展战略。
随着企业实力的不断壮大以及国内市场的逐渐饱和,有远见的企业家们开始把目光投向中国本土以外的全球海外市场。
国际化战略沃尔玛简介市场驱动因素成本驱动因素竞争驱动因素政府驱动因素风险收益探析国际化战略概念Internationalization Strategy跨国化,在母公司的利益和价值判断下做出的经营战略,其目的在于以高度一体化的形象和实力在国际竞争中占据主动,获得竞争优势。
全球化全球化,是将全球视为一个统一的大市场,在全世界的范围内获取最佳的资源并在全世界销售产品。
多国化,在统一的经营原则和目标的指导下,按照各东道国当地的实际情况组织生产和经营。
跨国化国际化战略沃尔玛简介市场驱动因素国际化战略成本驱动因素多国化竞争驱动因素政府驱动因素风险收益探析国际化战略概念Internationalization Strategy沃尔玛公司简介Wal-Mart Stores, Inc.沃尔玛公司(Wal-Mart Stores, Inc.)是一家美国的跨国零售企业,总部设在阿肯色州本顿维尔。
为全球第二大上市公司(以营业额计算)。
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私人雇主,员工超过两百万,是世界上最大的零售商。
沃尔玛仍然是一个家族企业,其控股人为沃尔顿家族拥有沃尔玛48%的股权。
主要涉足零售业,是世界上雇员最多的企业,员工超过两百万。
连续三年在美国《财富》杂志全球500强企业中居首。
国际化战略沃尔玛简介市场驱动因素成本驱动因素竞争驱动因素政府驱动因素风险收益探析沃尔玛公司简介Wal-Mart Stores, Inc.1950年山姆沃尔顿开设了第一家特价商店。
1962年沃尔顿以“Wal―Mart”为名在阿肯色州拉杰斯市开办了第一家沃尔玛平价商店。
沃尔玛进军中国市场国际化市场案例分析在沃尔玛进军中国市场的国际化市场案例分析中,沃尔玛作为全球最大的综合性零售企业之一,将中国作为重要的市场进行进军,不断适应和调整策略,取得了一定的成功。
一、背景介绍沃尔玛是美国一家跨国零售巨头,成立于1962年,总部位于阿肯色州。
沃尔玛以低价格策略和巨大的销售规模著称,是全球最大的公司之一。
2002年,沃尔玛进军中国市场,成为中国最大的外资零售商之一。
二、市场选址策略沃尔玛在进军中国市场时,采取了精准的市场选址策略。
首先,沃尔玛选择了中国一线城市和重要的二线城市作为切入点,充分利用这些城市的消费能力和流量。
其次,沃尔玛注重与当地政府的合作,通过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获得更多的资源和支持。
此外,沃尔玛还充分考虑了物流网络的完善程度和市场竞争情况,以确保其在中国市场的竞争优势。
三、供应链管理沃尔玛在进军中国市场后,注重建立高效的供应链管理系统。
首先,沃尔玛积极与中国的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通过与供应商的合作,降低采购成本和价格,同时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
其次,沃尔玛采用了先进的信息技术,通过物流管理系统和电子数据交换等手段,实现了供应链的高效运作和快速响应能力。
最后,沃尔玛注重对供应链的持续优化和改进,通过定期评估和数据分析,找出潜在问题并及时解决,提高供应链的效率和灵活性。
四、市场适应和调整在中国市场,沃尔玛面临着与本土竞争对手的激烈竞争和消费者习惯的差异。
为了适应市场需求,沃尔玛采取了一系列策略。
首先,沃尔玛根据中国消费者的需求,调整了产品结构和品牌组合,推出适合中国市场的商品。
其次,沃尔玛注重文化融合,在产品展示和宣传方面注重中国文化元素的体现,赢得了中国消费者的好感和认可。
此外,沃尔玛还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提高其在中国社会的声誉和形象。
五、成功因素沃尔玛进军中国市场并取得一定的成功,主要得益于以下几个因素。
首先,沃尔玛在中国市场拥有丰富的零售经验和优势的供应链管理能力。
沃尔玛走向世界的成功之路摘要:沃尔玛是全球500强企业之首,现在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连锁零售商。
这短短几十年的发展历史,以扩大市场为目标,不同时期具体采用不同发展战略,成就了今天的零售业的龙头。
本文结合经济地理学的原理,研究了沃尔玛的发展战略及其原因。
关键字:沃尔玛,横向一体化战略,自有品牌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战略,再定位策略。
1.沃尔玛简介沃尔玛公司由美国零售业的传奇人物山姆·沃尔顿先生于1962年在阿肯色州成立。
经过四十多年的发展,沃尔玛公司已经成为美国最大的私人雇主和世界上最大的连锁零售商,多次荣登《财富》杂志世界500强榜首及当选最具价值品牌。
目前,沃尔玛在全球15个国家开设了超过8,400家商场,下设55个品牌,员工总数210多万人,每周光临沃尔玛的顾客2亿人次。
2010财政年度(2009年2月1日至2010年1月31日)销售额达4050亿美元,2010财年慈善捐赠资金及物资累计超过5.12亿美元,比09财年增长超过20%。
2010年,沃尔玛公司再次荣登《财富》世界500强榜首,并在《财富》杂志“2010年最受赞赏企业”调查的零售企业中排名第一。
图1.阿肯色州为沃尔玛连锁公司的总部2.沃尔玛的发展史在历史上,通路和零售业是依附于制造业的,而沃尔玛改写了这一历史,1999年财政年度沃尔玛公司收入为300多亿美元,投资者在1998年的收益率为107.6%。
沃尔玛对大量的品牌低价销售,同时又提供杰出的服务和保证,低价优势挑战传统零售业,引发了零售业的革命,同时从根本上提升了零售业的战略地位。
举世闻名的廉价连锁商店沃尔玛现在时全球最大的公司,然而在四十年前,它仅仅是美国的一家小商店。
沃尔玛在短短几十年的时间里,从一个乡村小镇的小杂货店成长为世界企业500强之首的大型跨国零售业帝国,其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
查资料可以整理得到:年份1960 1970 1980 1990 2000销售额140万美元3100万美元12亿美元260亿美元1332亿美元利润11.2万美元120万美元4100万美元10亿美元41亿美元商店数9 32 276 1528 3000多家从表中可以看出,沃尔玛连续50年的高速扩张,每隔10年就上一个台阶,直至今日仍未停止。
沃尔玛的国际化战略巴西的圣伯纳都(Sao Bernardo)地区,沃尔玛商业公司正在思考为什么在皮尔里尔(Peoria)地区奏效的战略在圣保罗(Sao Paulo)却未必成功。
沃尔玛的巴西公司为适应当地的消费习惯已经做了许多改变:一箱箱的活鲑鱼被一种名为苏西(Sushi)的鱼所取代。
美式足球被英式足球所取代。
腓吉达(feijoada),一种以牛肉与猪肉的混和物制成的食品现在被放置在食品柜上的显眼位置。
一种标价19.99 美元的美式牛仔裤也被降到了10 美元。
不过,与其他策略相比,适应当地的消费口味还算是比较容易的。
例如,三年前沃尔玛公司提出了“天天低价”的惊人战略,以进军巴西与阿根廷的市场,而如今这一战略却遇到了一些意想不到的麻烦。
充满竞争的市场似乎并不适应沃尔玛公司的大规模低价的营销的策略,不仅如此,管理上的一些错误也对此有相当的影响。
另外,公司的竞争哲学“沃尔玛风格”很大程度上引起了供应商与雇员的不满。
大胃口沃尔玛公司没有失败。
99年,公司销售额达1050亿美元,利润达31亿美元,本顿维尔(Bentonville),阿肯色(Arkansas),皮希莫斯(Behemoth)都获利丰厚。
公司改进了巴西与阿根廷的营销及其他方面的管理方式。
4个新成立公司的规模比圣保罗与亚耳河地区的子公司与竞争缓和的中等规模的城市小一些。
鲍勃•L•马丁(bob L.Martin),沃尔玛的国际部总经理非常有信心,公司最终会成为南美最主要的零售商:“诱人的果实已经触手可及”,“市场已经成熟,敞开大门欢迎我们”。
他还谈到公司计划明年在巴西与阿根廷增加8个商店,是目前的2倍。
沃尔玛公司的国际化战略还包括中国,印尼——充满希望与风险的两个国家。
就其国内来讲,沃尔玛公司面临着需求下降的趋势。
与公司90年代每年新开办150家公司的速度相比,目前的速度已下降到100家公司左右。
国内这样的需求情况已不能实现公司的营利目标,公司把希望寄托于海外市场。
案例分析:向跨国零售业巨头“沃尔玛”取经第一部分案例背景介绍一、沃尔玛的崛起1962年,山姆·沃尔顿在美国阿肯色州罗杰斯城一个偏僻小镇开办了第一家沃尔玛百货商店;1969年10月31日成立沃尔玛百货有限公司;1990年,沃尔玛成为美国第一大零售商;1991年,沃尔玛商店在墨西哥城开业,开始进入海外市场;1992年3月17日,山姆·沃尔顿先生获得由美国总统乔治·布什颁发的自由勋章;1996年,沃尔玛通过成立合资公司进入中国;1997年沃尔玛年销售额首次突破千亿美元,达到1050亿美元。
在短短的几十年时间里,沃尔玛的连锁店几乎遍布全世界,并以其优质快捷的服务,惊人的销售收入和销售利润增长率,先进的管理信息系统而闻名全球。
2001年在《财富》杂志“全美最受尊敬的公司”中排名第3,2002~2005年在《财富》500强中连续4年位居榜首,2009年销售额达到4000亿美元。
在2010年《财富》杂志公布的美国五百强企业新榜单中,全球最大零售商沃尔玛取代石油巨头埃克森美孚再次登上榜首,并于2011年新鲜出炉的世界五百强中蝉联冠军称号。
二、沃尔玛海外扩张受阻沃尔玛的海外扩张之路也并非是一帆风顺的,2006年5月22日沃尔玛将其韩国分店作价8.82亿美元转让给韩国新世界集团,从而正式推出韩国市场;7月28日沃尔玛再次宣布,向麦德龙出售其位于德国的85家门店。
此外,沃尔玛还先后推出过日本、印尼、香港等亚洲市场,有数据显示,沃尔玛在发达国家屡遭不顺,使沃尔玛把更多精力关注于中国、印尼、拉美等发展中国家和地区。
尤其是中国,这个潜力巨大的零售市场已成为沃尔玛在亚洲成败的关键,也因此被视为“唯一有可能复制沃尔玛在美国的规模和成功战略的市场”。
截止到2007年初,即沃尔玛进入中国十年之际,其在中国市场也仅仅拥有73家门店,总营业额更是不值一提,同期综合业绩不但低于一些本土零售企业,而且落后于宿敌家乐福。
浅谈沃尔玛国际化道路第一篇:浅谈沃尔玛国际化道路浅谈沃尔玛国际化道路沃尔玛自1991年开始从美国向海外拓展以来,一直大力推行全球化。
1993年,沃尔玛海外商店的数量仅占全部商店的1%,到2000年已经增长到25%。
即使国际环境不景气影响,2010年,沃尔玛年全球销售总额也有4082亿美元,其中中有1/4来自海外销售收入。
沃尔玛当初为什么会选择国际化呢?只能说,沃尔玛当初国际化的选择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从外因看,国内市场的饱和,国际市场的广阔,为新兴市场为廉价折扣零售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从内因看,沃尔玛及其领导人自身的雄心起了很大的作用。
1991年,沃尔玛在打入墨西哥市场时,考虑到美国与墨西哥市场在收入与文化方面差异较大,因而采取合资的方式。
当时,企业需要深入了解当地的市场状况,并根据当地的环境对经营手段进行调整。
因此,沃尔玛与墨西哥最大的零售商西佛啦通过对等投资组建了一个合资企业,依靠西佛啦提供的经营经验,应对墨西哥动荡多边的经营环境。
随后沃尔玛又进入了另外8个国家。
在加拿大、英国、德国、日本还有韩国。
沃尔玛通过合资、兼并与收购、自己开店、以及综合使用这3中方式的方法进行国际化。
在这个过程中,它的“因地制宜”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根据不同市场的情况,沃尔玛选择进入方式、经营管理的方式。
沃尔玛进入不同市场的经验表明,市场进入的模式应该因市场而异。
例如,在打入墨西哥市场时,采用合资的方式;在进入加拿大市场时,采用整体收购的方式。
在近20年的全球化中,沃尔玛积累了很多经验,主要有以下六个方面:①在进行全球化之前,打造自己的实力,做好准备。
沃尔玛在全球化之前,在美国本土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形成了自己的核心能力和经验,为全球化奠定了基础。
②抓住机会,立刻行动。
当准备国际化时,没有犹豫,还果断地实施了这一战略。
③充分利用外部资源。
与宝洁公司、金宝汤公司、家乐氏、雀巢、可口可乐、辉瑞及3M等供货商巨头保持密切的供销关系,从而为沃尔玛的海外连锁店提供了高效的供货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