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他莫拉菌感染的诊治进展
- 格式:pdf
- 大小:285.51 KB
- 文档页数:3
卡他莫拉菌感染怎样治疗?
*导读:本文向您详细介绍卡他莫拉菌感染的治疗方法,治疗卡他莫拉菌感染常用的西医疗法和中医疗法。
卡他莫拉菌感染应该吃什么药。
*卡他莫拉菌感染怎么治疗?
*一、西医
*1、治疗
自1970年代以来产生β内酰胺酶的MC菌株在美国和欧洲迅速增加,是细菌耐药性出现的一个实例。
对产生β内酰胺酶的MC株,即使药敏实验对氨苄西林敏感也要避免应用氨苄西林,因为氨苄西林可诱导MC产生β内酰胺酶。
MC所致许多感染均可口服抗生素治疗。
MC对以下药物通常是敏感的:阿莫西林-克拉维酸、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复方磺胺甲噁唑)、四环素、第二代口服头孢菌素、大环内酯类、氟喹诺酮类等。
MC也对替卡西林、哌拉西林、注射用头孢菌素、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敏感。
对青霉素、氨苄西林、万古霉素、克林霉素和林可霉素耐药。
因此对MC菌感染者,建议首选头孢唑林和(或)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此外,对于原发病的治疗,增强抵抗力、加强营养支持疗法等亦十分重要。
*2、预后
患者多有基础疾病如肺心病、肿瘤、糖尿病等。
病死率高达21%。
*温馨提示:上面就是对于卡他莫拉菌感染怎么治疗,卡他莫拉菌感染中西医治疗方法的相关内容介绍,更多更详尽的有关卡他莫拉菌感染方面的知识,请关注疾病库,也可以在站内搜索“卡他莫拉菌感染”找到更多扩展资料,希望以上内容对大家有帮助!。
人呼吸道病原菌:卡他莫拉菌
王明贵;秦晓华
【期刊名称】《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年(卷),期】2011(11)2
【摘要】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卡他莫拉菌被认为是人呼吸道感染常见病原菌之一。
本文介绍卡他莫拉菌感染,特别是卡他莫拉菌引起儿童中耳炎和成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发作的临床表现及流行情况,以及近年来在卡他莫拉菌发病机制和疫苗研发等方面的新进展。
【总页数】1页(P136-136)
【关键词】卡他莫拉菌感染;呼吸道病原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常见病原菌;呼吸道感染;流行情况;临床表现;急性发作
【作者】王明贵;秦晓华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25.6
【相关文献】
1.0~5岁儿童下呼吸道感染卡他莫拉菌特点及耐药性研究 [J], 付魏萍;袁翊;袁平宗;汪永强;刘靳波;张淑霞
2.儿童呼吸道卡他莫拉菌感染状况及耐药性和耐药基因的研究 [J], 杨晓华;王桂兰;汪伟山;谭南;林爱心;陈燕辉
3.儿童呼吸道卡他莫拉菌感染分布及耐药分析 [J], 戴刚;代强
4.人呼吸道卡他莫拉菌快速检测胶体金试纸的研制 [J], 黄莹琪;张秋;陶冶;胡征;张改平;张华山
5.儿童下呼吸道卡他莫拉菌的耐药性研究 [J], 杨晓华;谭南;林爱心;张炽伦;蔡凤娟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呼吸道卡他莫拉菌的培养和药敏结果分析【摘要】目的对呼吸道卡他莫拉菌的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进行分析,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的理论依据。
方法对呼吸系统感染患者的痰液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1)肺炎链球菌占43.46%,流感嗜血杆菌占37.13%,卡他莫拉菌占30.80%,克雷伯菌属占24.89%,金黄色葡萄球菌占22.36%;(2)卡他莫拉菌菌株对青霉素的耐药率最高(93.15%),对喹诺酮类的耐药率最低(9.59%)。
结论卡他莫拉菌对临床呼吸系统感染有着比较重要的作用,临床医务人员应重视卡他莫拉菌引起的感染性疾病。
【关键词】卡他莫拉菌;细菌培养;药物敏感试验卡他莫拉菌(Moraxella catarrhalis,MC)常定植在人群的鼻咽部,可诱发急性呼吸道各种感染,需要引起临床医务人员的重视[1-2]。
我院调查MC在临床呼吸系统感染疾病中的致病性,并通过药物敏感试验了解MC的耐药性,以期为临床有效治疗MC导致的感染性疾病提供可以参考的理论依据。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收集呼吸系统感染的患者共427例,其中男42例,女54例;其中肺炎213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105例、急性支气管炎72例、支气管扩张伴感染24例、肺脓肿13例。
1.2方法1.2.1痰标本的采集和检测全部患者在清洁漱口后进行扣背排痰,取呼吸道深部的新鲜痰液1-2 ml,放入有生理盐水的无菌试管中,将其振荡混匀后送检进行痰培养。
可以接种的痰标本的合格标准:涂片镜检痰标本,白细胞数量>25个/低倍视野,鳞状上皮细胞数量<10个/ 低倍视野。
使用血琼脂培养皿和巧克力平皿接种痰标本,置于培养箱孵育18-24h。
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VITEK2-compact进行菌株鉴定。
1.2.2药物敏感试验采用纸片扩散法(Kirby-Bauer method)测定MC菌株对12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
卡他莫拉菌113株感染分布及耐药结果分析
段长恩;秦卫玲
【期刊名称】《实用医学杂志》
【年(卷),期】2009(25)17
【摘要】目的:分析卡他莫拉菌的感染分布特点和耐药情况,为临床抗感染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临床送检标本分离出的113株卡他莫拉茵的感染分布、产酶情况和药敏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卡他莫拉菌在儿科和呼吸内科患者的检出率较高,分别为42.5%和27.4%,以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最常见.卡他莫拉菌的产酶率为90.3%,与国内外报道基本一致.对氨苄西林、头孢克洛和四环素的耐药率分别为88.1%、58.1%和41.5%,对3代头孢茵素、氟喹诺酮类和含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抗生素敏感性较高.结论:卡他莫拉茵是儿科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茵之一,该菌产酶率高,对氨苄西林、头孢克洛和四环素有较高的耐药性,应该引起临床重视.
【总页数】3页(P2947-2949)
【作者】段长恩;秦卫玲
【作者单位】453003,新乡医学院免疫学教研室;453003河南省新乡市,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78株卡他莫拉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J], 邱伟波;武娅娅;秦珏;林晓晖;麦惠香
2.儿童患者中分离189株卡他莫拉菌的分布和耐药性分析 [J], 郑红艳;宋文琪;董
方;刘锡青;甄景慧
3.儿童呼吸道卡他莫拉菌感染状况及耐药性和耐药基因的研究 [J], 杨晓华;王桂兰;汪伟山;谭南;林爱心;陈燕辉
4.儿童呼吸道卡他莫拉菌感染分布及耐药分析 [J], 袁少伟;李慧
5.卡他莫拉菌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J], 郭慧芳;张燕军;杨志宁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卡他莫拉氏菌下呼吸道感染58例报告李凡;凌兰萍;蔡映云【期刊名称】《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年(卷),期】2000(17)1【摘要】的 :总结近五年来卡他莫拉氏菌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特点及对抗生素的敏感性。
方法 :(1 )分析 58例卡他莫拉氏菌所致肺部感染的临床资料 ,包括年龄、基础疾病、发病诱因、症状体征、X线表现、治疗转归等 ;(2 )以K -B法 (纸片法 )或Etest法 (MIC纸片法 )测定该菌的体外药敏性。
结果 :(1 )男 44例 ,女 1 4例 ,年龄54± 1 5岁 ,78%的患者有基础疾病 ,主要为COPD、肺心病。
症状为咳嗽 (93 % )、发热 (60 % ) ,胸部X线表现为肺部斑片状阴影 (41 4% )。
(2 )药敏试验示该菌呈多重耐药 ,妥布霉素、氧氟沙星、头孢哌酮、头孢三嗪为较敏感抗生素。
结论 :卡他莫拉氏菌下呼吸道感染患者多有基础疾病 ,临床表现不典型 ,诊断依靠病原学并结合临床及X线检查。
【总页数】2页(P10-11)【关键词】卡他膜拉氏菌;下呼吸道感染;病因;诊断;治疗【作者】李凡;凌兰萍;蔡映云【作者单位】上海梅山冶金公司医院;上海医科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肺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6【相关文献】1.苏州地区下呼吸道感染患儿卡他莫拉菌感染及耐药性分析 [J], 吴军华;季伟;丁云芳;陶云珍;骆亚丽;黄璐2.苏州地区下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卡他莫拉菌感染与气候因素相关性研究 [J], 孙慧明;周卫芳;季伟;严永东;陈正荣;陶云珍3.0~5岁儿童下呼吸道感染卡他莫拉菌特点及耐药性研究 [J], 付魏萍;袁翊;袁平宗;汪永强;刘靳波;张淑霞4.卡他莫拉氏菌在下呼吸道感染中的发病情况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 [J], 何巧洁;薛欣5.引起呼吸道感染的卡他莫拉氏菌的检出及药敏试验 [J], 严辉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福建省福州市卡他莫拉菌感染情况及耐药性分析
卢丹凤
【期刊名称】《实用医技杂志》
【年(卷),期】2022(29)6
【摘要】目的探讨福州市卡他莫拉菌感染情况及耐药性特征,为卡他莫拉菌感染患者的治疗提供参考。
方法收集福建省立金山医院临床患者送检的痰标本4600份,
接种于血平板和巧克力平板,进行卡他莫拉菌筛查鉴定及药敏分析。
结果4600份
痰标本检出101株卡他莫拉菌,阳性率为2.20%。
卡他莫拉菌感染集中在小孩与老人这2组免疫低下的群体和春冬季节。
药敏结果显示,92/101(91.09%)菌株呈现β内酰胺酶阳性,氨苄西林的耐药率95/101(94.06%),对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氯霉素、氧氟沙星敏感性较高,未发现头孢噻肟、利福平耐药菌株。
结论卡他莫拉菌作为重
要的条件致病菌,应重点关注免疫低下的小孩和老人,氨苄西林耐药率高,应合理选择敏感度高的抗菌药物进行治疗。
【总页数】3页(P573-575)
【作者】卢丹凤
【作者单位】福建省立金山医院检验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4
【相关文献】
1.北京地区呼吸道感染患儿卡他莫拉菌携带情况及耐药性分析
2.梧州市成人发热门诊口咽部卡他莫拉菌携带情况及耐药性分析
3.患儿呼吸道感染91例卡他莫拉菌及耐药性分析
4.婴幼儿与老年人感染卡他莫拉菌的耐药性分析
5.河南地区不同人群感染卡他莫拉菌的临床特点和耐药性分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卡他莫拉菌对大环内酯类耐药机制研究进展摘要】卡他莫拉菌在儿童定植及感染率高,产酶菌株已达临床分离率的90%-99%,同时对大环内酯类耐药逐渐严重,耐药机制研究显示与23S rRNA位点发生突变有关,而ermA、ermB、ermF、mefA、mefE等常见的耐药基因尚未发现。
【关键词】卡他莫拉菌;大环内酯类;耐药性;RNA,核糖体,23S;突变【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2095-7165(2015)06-0195-02 Progress of catarrh Mora bacteria on macrolide resistance mechanism researchChen Xia,Wang Caihong(1. Hebei province Langfang People'sHospital;2.Chinese Petroleum Corporation Central Hospital)abstract:The colonization and infection rates of Moraxella catarrhalis in children are high,90-99% Moraxella catarrhalis strains isolated currently producedby β-lactamase positive. Macrolide-nonsusceptible Moraxella catarrhalis isolates is increasing,the macrolide resistance is probably related to the mutationsin 23S rRNA gene. The ermA,ermB,ermF,mefA and mefE genes were not detected.Key words:Moraxella catarrhalis;Maerolides;Drug resistance;RNA.ribosomal,23S;Mutation卡他莫拉菌是人类重要特有的呼吸道病原体,为需氧革兰氏阴性双球菌,属奈瑟菌属,发现于1896 年,早期被认为是对人体无致病性的上呼吸道正常定植菌,但是,近20多年的研究证实为重要呼吸道感染的条件致病菌,卡他莫拉菌定植鼻咽部机制尚不清楚,但这种定植已日渐被认为是重要的感染前兆[1,2]。
儿童呼吸道卡他莫拉菌感染128例临床分析摘要】目的探讨卡他莫拉菌感染的初步防治。
方法对2005年11月~2007年3月间,在金昌市区3家医院门诊及住院的6岁以下儿童,有呼吸道感染症状者,采集咽部分泌物及痰进行培养,观察并总结其呼吸道卡他莫拉菌感染的情况及临床特点。
结果从呼吸道感染病人标本中培养出420株菌。
其中,卡他莫拉菌128例,占30.5%,位于第1位,此菌感染多见于体质差的3岁以下儿童,以下呼吸道感染为多见,且临床表现重,普遍对β-内酰胺类药物耐药。
结论积极防治儿童营养性疾病,合理应用抗生素,对3岁以内儿童呼吸系统感染,临床表现重的应及时采集咽部分泌物及痰进行培养,一旦培养出卡他莫拉菌,就应选特效的β-内酰胺酶稳定剂药物治疗。
【关键词】儿童卡他莫拉菌感染卡他莫拉菌(BC)也称卡他布兰汉菌,是上呼吸道的一种寄居菌。
近年来,卡他莫拉菌呼吸道感染在国外有剧增趋势,在国内也有相关报道[1]。
且BC中产β-内酰胺酶株出现率增高,呈递增趋势[2],给抗生素治疗带来困难。
儿童体质差者更具易感染性[3]。
为此,我们总结了2005年11月~2007年3月间我市3家市级医院6岁以下儿童呼吸道BC感染的流行和临床特点,进一步探讨其防治对策。
1 对象及方法1.1 对象2005年11月~2007年3月间,市区3家市级医院门诊和住院的具有发热、咳嗽、咽痛等呼吸道感染症状的6岁以下儿童。
1.2 方法1.2.1 样品采集上呼吸道感染者,用无菌棉咽拭子擦拭小儿咽侧壁和后壁,取分泌物;对下呼吸道感染者:年龄小,不能配合咳嗽者,用一次性负压吸痰管采集痰液;年龄大,能配合排痰者,嘱其漱口3次咯出深部痰液。
所采标本立即送检,将标本接种于含5%兔血琼脂平板和巧克力琼脂平板上,内贴一片万古霉素药敏纸片,进行培养。
1.2.2 药敏试验培养分离出卡他莫拉菌,用碘淀粉测定法进行β-内酰胺酶检测。
药敏监测是根据2001年美国NCCIS 微生物药物敏感试验的执行标准,采用纸片扩散法的方法进行检测。
卡他莫拉菌感染,卡他莫拉菌感染的症状,卡他莫拉菌感染治疗【专业知识】疾病简介奈瑟菌科包括五个菌属:奈瑟菌属、莫拉菌属、金氏菌属、不动杆菌属和Oligella属。
其中莫拉菌属又包含莫拉(Moraxella)和布拉汉(Branhamella)两个亚属,对上述命名和分类仍存在争议。
卡他莫拉菌(Moraxella catarrhalis,MC)也有称卡他布兰汉菌(Branhamellacatarrhalis,BC)是寄居于人类上呼吸道的莫拉菌属的一种细菌,1970年分类为布兰汉菌,1984年该菌被列为莫拉菌属的一个亚属,称为Moraxedla(Branhamella)catarrhalis即卡他莫拉(布拉汉)菌,目前被广泛接受的命名是M.catarrhalis(MC)即卡他莫拉菌。
随着对本属细菌的深入研究,其命名还将会发生变化。
MC菌是一种革兰阴性双球菌。
过去认为仅是健康人呼吸道的正常寄居菌群。
疾病病因一、发病原因MC在血平板、巧克力平板等各种培养基上生长良好,菌落呈冰球状。
菌落光滑、直径1~3mm,不透明,乳白色,易从培养基上刮下。
本菌无芽孢、无鞭毛,形态上易与其他奈瑟菌属相混淆。
MC可产生氧化酶、触酶和DNA酶。
菌体基因组DNA中G C含量为40.0~40.3mol%。
对MC表面结构的认识有利于阐明细菌的致病机制、人体对细菌的免疫反应过程、疫苗的研制等。
将不同地区分离到的MC经对细菌外膜蛋白(outer membrane protein,OMP)进行纯化、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分析发现其成分高度相似。
主要OMP的特性已经阐明,并用于疫苗的研制。
MC外膜包含有类脂-低聚糖(LOS),由一个类脂A核与低聚糖偶合。
95%的分离菌中含有三种主要的抗原LOS,根据LOS分子末端连接的糖的不同而分为不同的血清型。
LOS可能也是MC致病的毒力成分。
大多数MC都表达菌伞,菌伞与人体上皮细胞的糖(神经)鞘脂受体结合,从而黏附在呼吸道上皮细胞上,启动感染的过程。
・论 著・卡他莫拉菌的致病性及耐药性的临床研究潘韶霞1,徐洪玉1,潘韶华2,李戈阳1,郑 文1(1.山东省交通医院,山东济南250031; 2.山东省政府医院,山东济南250001)摘要:目的 研究卡他莫拉菌的致病性及该菌在国内产β2内酰胺酶和超广谱β2内酰胺酶(ESBLs)的情况。
方法 抗菌药物敏感试验为纸片扩散法,β2内酰胺酶为Nitrocefin,ESBLs确证试验为双纸片增效方法,均按NCCL S提出的标准实施。
结果 从860例各类标本中分离出180株卡他莫拉菌,慢性阻塞性肺疾患2612%,支气管肺炎2715%,老年性上呼吸道感染25.8%,耳鼻喉疾患16.3%,皮肤科疾患1715%,小儿上呼吸道感染1713%,产β2内酰胺酶83.88%、超广谱β2内酰胺酶11.1%。
结论 卡他莫拉菌为条件致病菌,可引起多种感染性疾病,其致病性和耐药性都呈上升趋势,尤其对产酶卡他莫拉菌应引起临床的高度重视。
关键词:卡他莫拉菌;致病性;耐药性;ESBLs中图分类号:R44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4529(2003)0620583203Pathogenicity and R esistance of Moraxella cata rr halisPAN Shao2xia1,XU Hong2yu1,PAN Shao2hua2,L I G e2yang1,ZHEN G Wen1(1.T raf f ic Hospital of S handong Provi nce,Ji nan250031,Chi na;2.S handong Provi nce Government Hospital,Ji nan250001,Chi na)Abstract:OB JECTIVE To study the pathogenicity andβ2lactamases and extended2spectrumβ2lactamases of the Moraxella catarrhalis.METH ODS Diffusion test to measure antibiotic sensitivity,Nitrocefin toβ2lactamases,efficient enhancing diffusion test to ESBLs were used.All were done under NCCL S standard.RESU LTS A total of180strains of M.catarrhalis were isolated from860s pecimens.The infection rate in various diseases were as follows:2612%in COPD(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27.5%in bronchopneumonia,25.8%in senile u pp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16.3%in otorhinolaryngologic diseases,17.5%in dermatologic diseases(nongonococcal),17.3%in children upper respiratory infections.83.88%of the M.catarrhalis producedβ2lactamases,11.1%produced extended2spectrumβ2lactamases.CONC L USIONS M.catarrhalis is an opportunistic pathogen.It can cause a lot of infectious diseases.The infection rate and drug resistance are increasing.A great attention toβ2lactamases producing M.catarrhalis in clinic should paid.K ey w ords:Pathogenicity;Antibiotic resistance;Extended2spectrumβ2lactamase 卡他莫拉菌Moraxella(B ranhamella) catarrhalis,以前归奈瑟球菌属,后根据生化反应和DNA碱基含量另立为莫拉菌属的布兰汉亚属(Subgenes B ranhamella)。
78株卡他莫拉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分析邱伟波;武娅娅;秦珏;林晓晖;麦惠香【摘要】目的回顾性分析卡他莫拉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VITEK2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进行细菌鉴定,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K-B法)、依照2015年CLSI M45-A2标准判断结果,头孢硝噻吩纸片法检测β-内酰胺酶.结果 78株卡他莫拉菌多分离自儿童患者,其中痰液标本50株,咽拭子25株,其他分泌物3株.菌株对复方新诺明、阿奇霉素、阿莫西林/克拉维酸、红霉素、四环素的耐药率分别为5.1%、35.9%、0%、38.5%、2.6%,β-内酰胺酶阳性率为96.2%.结论卡他莫拉菌多分离自儿童患者,β-内酰胺酶阳性率达96.2%,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可作为治疗的首选药,对大环内酯类耐药性较高,应引起临床重视.【期刊名称】《实验与检验医学》【年(卷),期】2018(036)003【总页数】2页(P353-354)【关键词】卡他莫拉菌;耐药性;β-内酰胺酶【作者】邱伟波;武娅娅;秦珏;林晓晖;麦惠香【作者单位】广州市番禺中心医院,广东广州 511400;广东医科大学医学检验系,广东东莞 524023;广州市番禺中心医院,广东广州 511400;广州市番禺中心医院,广东广州 511400;广州市番禺中心医院,广东广州 5114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46.5卡他莫拉菌又称卡他布兰汉菌,为革兰阴性非发酵菌,是人类感染最常见的莫拉菌。
一般情况下不致病,当机体免疫力低下时引起与呼吸道有关的感染[1],在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常见致病菌中排第3位,仅次于流感嗜血杆菌和肺炎链球菌[2],也是细菌性结膜炎及细菌性角膜炎的常见致病菌[3],该菌还可引起感染性心内膜炎、血流感染、骨髓炎等严重感染[4]。
随着临床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卡他莫拉菌的耐药菌株日益增多,以致部分抗菌药物治疗无效,给临床治疗带来很大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