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固件材料的选择
- 格式:doc
- 大小:28.50 KB
- 文档页数:4
1、紧固件六角头螺栓、等长双头螺栓、全螺纹及螺栓螺母、螺柱螺纹未端采用GB两倒角端型式。
2、紧固件规格管法兰用紧固件规格采用:M10、M14、M16、M20、M22、M24、M27、M30、M33、M36*3、M39*3、M45*3、M48*3、M56*3、M64*3、M70*3、M76*3、M90*3。
常用紧固件用规格符合GB5782要求及GB901-B级规定。
3、机械性能采用GB3098.1 螺栓8.8级;螺母8级。
采用中国石油化工行业标准:螺栓、螺柱采用:35#、40CR、30CRMO、35CRMOA、25CR2MOVA材料牌号。
螺母采用:25#、40CR、35CRMOA、25CR2MOVA等材料牌号。
其它机械性能指标:指标强度在800MPa-900MPa以上。
屈服强度在640MPa-720MPa以上。
伸长率在12-15%以上。
硬度HRC25-35%。
2008-4-22 9:46:17 标准紧固件网紧固件材料一、目前市场上标准件主要有碳钢、不锈钢、铜三种材料。
(一)碳钢。
我们以碳钢料中碳的含量区分低碳钢,中碳钢和高碳钢以及合金钢。
1、低碳钢C%≤0.25% 国内通常称为A3钢。
国外基本称为1008,1015,1018,1022等。
主要用于4.8级螺栓及4级螺母、小螺丝等无硬度要求的产品。
(注:钻尾钉主要用1022材料。
)2、中碳钢0.25%<C%< SPAN>≤0.45% 国内通常称为35号、45号钢,国外基本称为1035,CH38F,1039,40ACR等。
主要用于8级螺母、8.8级螺栓及8.8级内六角产品。
3、高碳钢C%>0.45%。
目前市场上基本没使用4、合金钢:在普碳钢中加入合金元素,增加钢材的一些特殊性能:如35、40铬钼、SCM435,10B38。
芳生螺丝主要使用SCM435铬鉬合金钢,主要成分有C、Si、Mn、P、S、Cr、Mo。
(二)不锈钢。
性能等级:45,50,60,70,80主要分奥氏体(18%Cr、8%Ni)耐热性好,耐腐蚀性好,可焊性好。
螺钉的材料
螺钉是一种常见的紧固件,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如建筑、机械、汽车等。
螺钉的材料通常根据使用环境和要求选择,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螺钉材料。
1. 碳钢:碳钢是最常用的螺钉材料之一,主要由铁和碳组成。
碳钢螺钉强度高、耐磨性好、成本低廉,适用于一般的非腐蚀环境。
然而,碳钢容易生锈,所以在潮湿或有腐蚀性的环境中使用时,需要进行镀层处理,如镀锌或镀镍等。
2. 不锈钢:不锈钢螺钉由铁、铬和其他合金元素组成,具有抗腐蚀性和耐高温性能。
根据不同的合金元素和比例,不锈钢可分为多种不锈钢螺钉材料。
最常见的是不锈钢304和不锈钢316。
不锈钢螺钉适用于潮湿、腐蚀性较强的环境,如海水中、化工行业等。
不锈钢材料的成本相对较高,但使用寿命较长。
3. 钛合金:钛合金螺钉是一种轻质高强度的材料,具有耐腐蚀性能,适用于航空航天、化工、海洋等环境。
钛合金螺钉具有低密度、高比强度和优异的热稳定性能,但成本较高,适用范围有限。
4. 铝合金:铝合金螺钉是一种轻质材料,具有优异的导热性和电导性。
铝合金螺钉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子设备等领域。
与钢材相比,铝合金具有较低的强度和硬度,但重量轻,耐腐蚀性好。
5. 黄铜:黄铜螺钉是一种常见的金属材料,由铜和锌合金组成。
黄铜具有良好的加工性能、导电性能和导热性能,广泛应用于家居、建筑等领域。
黄铜螺钉的主要缺点是容易受腐蚀,特别是在潮湿环境下。
总结来说,螺钉的材料选择应根据使用环境、力学要求、耐腐蚀性能等因素综合考虑。
以上所列举的材料只是常见的几种,还有其他更多的螺钉材料可供选择。
螺钉选用依据1. 概述螺钉是一种常用的紧固件,广泛应用于机械制造、建筑工程、汽车制造等领域。
正确选用螺钉非常重要,不仅关系到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还能提高工作效率。
本文将详细介绍螺钉选用的依据和注意事项。
2. 材料选择螺钉的材料选择直接影响到其使用寿命和强度。
常见的螺钉材料包括碳钢、不锈钢、合金钢等。
下面是几种常见材料的特点和适用场景:2.1 碳钢螺钉碳钢螺钉是最常见的螺钉材料,具有优良的强度和韧性。
它比较适用于一般的机械结构,如家具、设备等。
2.2 不锈钢螺钉不锈钢螺钉具有良好的抗腐蚀能力,适用于长期在潮湿、腐蚀性环境中使用的场合,如船舶、海洋工程等。
2.3 合金钢螺钉合金钢螺钉具有较高的强度和硬度,适用于承受较大载荷的场合,如大型机械设备、汽车等。
3. 螺纹类型螺纹是螺钉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的螺纹类型适用于不同的连接方式和工作环境。
下面是几种常见的螺纹类型:3.1 常规螺纹常规螺纹是最常见的螺纹类型,适用于一般的紧固连接。
3.2 自攻螺纹自攻螺纹是一种特殊的螺纹类型,适用于将螺钉直接螺入非金属材料中,如木材、塑料等。
3.3 粗牙螺纹粗牙螺纹的主要特点是螺距大,适用于需要快速拆装和调节的场合。
3.4 细牙螺纹细牙螺纹的主要特点是螺距小,适用于要求连接紧密和耐震动的场合。
4. 尺寸选择螺钉的尺寸选择需要根据实际应用需求进行,以下是几个需要注意的尺寸因素:4.1 直径螺钉的直径决定了其承受载荷的能力,一般来说,直径越大,承载能力越大。
4.2 长度螺钉的长度需要根据连接的材料厚度和结构进行选择,不能过长或过短。
4.3 螺距螺距是螺纹单位长度上的螺旋线数,选择时要考虑与螺纹类型的匹配,确保连接紧固可靠。
5. 使用环境螺钉的使用环境也是选用依据之一,不同的环境对螺钉的要求不同,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5.1 温度高温环境下,需要选择能够耐受高温的材料,避免螺钉变形或失效。
5.2 湿度高湿度环境下,需要选择能够抗腐蚀的材料,避免螺钉受潮生锈。
第四章常用紧固件材料与机械性能标准一、紧固件常用材料分类:目前市场上标准件主要有碳钢、不锈钢、黄铜、铝合金四种材料。
1.碳钢。
我们以碳钢料中碳的含量区分低碳钢,中碳钢和高碳钢以及合金钢。
1.1低碳钢C%≤0.25% 国内通常称为A3钢。
国外基本称为1008,1015,1018,1022等。
主要用于4.8级螺栓及4级螺母、小螺丝等无硬度要求的产品。
(注:钻尾钉主要用1022材料。
)1.2中碳钢0.25%<C%≤0.60% 国内通常称为35号、45号钢,国外基本称为1035,CH38F,1039等。
主要用于8级螺母、8.8级螺栓及8.8级内六角产品。
1.3高碳钢C%>0.60%。
目前市场上基本没使用1.4合金钢:在普碳钢中加入合金元素,增加钢材的一些特殊性能:如35、40铬钼、SCM435,10B38。
芳生12.9级螺丝主要使用SCM435铬鉬合金钢,主要成分有C、Si、Mn、P、S、Cr、Mo。
2.不锈钢。
性能等级:45,50,60,70,80主要分奥氏体(18%Cr、8%Ni)耐热性好,耐腐蚀性好,可焊性好。
A1,A2,A4马氏体(13%Cr)耐腐蚀性较差,强度高,耐磨性好。
C1,C2,C4铁素体不锈钢。
18%Cr镦锻性较好,耐腐蚀性强于马氏体。
目前市场上进口材料主要是日本产品。
按级别主要分SUS302、SUS304、SUS316。
3.铜。
常用材料为黄铜、锌铜合金。
市场上主要用H62、H65、H68铜做标准件。
4.铝合金密度低,但强度比较高,接近或超过优质钢,塑性好,可加工成各种型材,具有优良的导电性、导热性和抗蚀性,工业上广泛使用,使用量仅次于钢。
5.合金钢(也狭义指铬钼合金钢,如SCM435等)二、紧固件常用的材料(一)碳钢、合金钢、特种钢类1、螺栓、螺钉、螺柱3.6级、4.6级、4.8级、5.6级、5.8级、6.8级一般选用碳钢,不需热处理;8.8级、9.8级一般选用低碳合金钢或中碳钢,淬火并回火;10.9级一般选用低、中碳合金钢或合金钢,淬火并回火;12.9级一般选用合金钢,淬火并回火。
紧固件的选用原则紧固件是工程中常常使用的一种连接元件,它主要用于将两个或多个零部件通过固定、连接、夹紧或密封的方式互相牢固地联结在一起。
对于不同的应用场景和要求,我们需要选择合适的紧固件,以确保连接的牢固性和稳定性。
以下是一些紧固件选用的原则:1.负载要求:紧固件的选用应考虑被连接零部件之间的负载要求。
负载可以是静态负载、动态负载或冲击负载等。
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紧固件材料和规格来保证足够的强度和可承受负载能力。
2.工作环境:不同的工作环境对紧固件的要求也不同。
例如,如果紧固件使用在高温环境中,高温下应选择能够耐高温的材料;如果在腐蚀性环境中使用,应选择具有耐腐蚀能力的材料,如不锈钢等。
3.连接方式:根据被连接零部件的特性和连接方式的要求选择合适的紧固件,例如螺纹连接、键连接、弹簧连接等。
4.安装和维修要求:不同的紧固件需要不同的安装和维修方式。
应选择方便安装和维修的紧固件,以提高工作效率和减少维修成本。
5.经济性:在选用紧固件时,也要考虑经济性。
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紧固件材料和规格,避免过度设计导致成本浪费,同时也要保证连接的可靠性。
6.标准化与规范化:紧固件的选用应遵循相关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确保紧固件的质量和性能符合规定的要求。
遵循标准化与规范化的选用原则,可以提高紧固件的互换性和通用性,减少维修的困难。
7.耐久性:紧固件需要具备一定的耐久性,能够在长期使用过程中保持连接的稳定性,防止松动和磨损。
因此,在选用紧固件时,应考虑其耐久性和寿命,选择经久耐用的紧固件。
8.抗松动性:紧固件在工作过程中很容易发生松动,因此选用具有良好的抗松动性能的紧固件非常重要。
可以选择具有阻尼器、垫圈等附加结构的紧固件,以增加紧固件的稳定性和抗松动性能。
总之,紧固件的选用应根据实际需求和要求,综合考虑负载要求、工作环境、连接方式、安装和维修要求、经济性、标准化与规范化、耐久性和抗松动性等因素,并遵循相关的标准和规范,以确保连接的牢固性、稳定性和可靠性。
常用紧固件材料范文1.钢材:钢是最常用的紧固件材料之一,具有优异的强度、刚性和耐腐蚀性。
常用的钢材包括碳钢、合金钢和不锈钢。
碳钢是最常见的钢材,其强度适中,价格相对较低。
合金钢添加了一些合金元素,可以提高钢材的强度和耐腐蚀性能。
不锈钢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能,常用于需要防锈和耐腐蚀的场合。
2.铜材:铜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常用于一些需要导电的紧固件,如电子设备、电路板等。
另外,铜也具有较好的耐腐蚀性能,不易生锈,适用于一些特殊环境。
3.铝材:铝具有较低的密度和良好的导热性,常用于需要轻质材料的紧固件。
此外,铝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不易生锈。
4.铁材:铁是一种常见的金属材料,常用于一些基本的紧固件。
其强度适中,价格相对较低。
5.纤维材料:纤维材料如玻璃纤维和碳纤维具有良好的强度、刚性和耐腐蚀性能,常用于一些特殊环境中的紧固件。
纤维材料具有较低的密度,可以减轻紧固件的重量。
6.铸铁:铸铁是一种具有高强度和耐磨性的金属材料,常用于一些重负荷和耐磨的紧固件,如机械零件、车辆零件等。
7.铝合金:铝合金具有良好的强度和耐腐蚀性能,同时具有较低的密度。
铝合金紧固件常用于需要轻质材料和耐腐蚀性能的场合,如航空航天、汽车等领域。
8.镍合金:镍合金具有优异的高温和腐蚀性能,常用于一些耐高温和抗腐蚀的紧固件,如航空航天、石油化工等领域。
除了以上常用的紧固件材料,还有一些特殊的紧固件材料,如钛合金、塑料、陶瓷等。
这些材料具有特殊的性能和用途,常用于一些特殊环境中的紧固件。
需要根据紧固件的使用环境和要求来选择合适的材料。
不同的材料具有不同的性能和特点,可以满足不同的需求。
在选择紧固件材料时,需要考虑紧固件的强度、耐腐蚀性、耐磨性、重量等方面,同时还需要考虑成本和可加工性。
常用紧固件的选用原则总结紧固件是指用于连接或固定机械零部件的工具和材料,广泛应用于机械制造、建筑工程、汽车制造、航空航天等各个行业。
正确选用适合的紧固件对于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至关重要。
下面是常用紧固件的选用原则的总结:1.强度和质量原则:紧固件的强度和质量是确保设备安全和寿命的关键。
选择具有足够强度和合适质量的紧固件可以保证连接的可靠性和耐久性。
通常应选择经过合理设计和生产的标准件,避免使用低质量或非标准件。
2.紧固件类型和尺寸原则:根据连接的具体需求选择合适的紧固件类型和尺寸。
常见的紧固件类型包括螺栓、螺母、螺钉、螺柱等。
根据连接的材料、受力情况和装配要求选择合适的材质和型号,确保紧固件的连接效果和易用性。
3.环境适应原则:根据使用环境的不同选择具有良好耐腐蚀性和耐高温性能的紧固件。
例如,在潮湿或腐蚀性环境中,应选用不锈钢或防腐涂层处理过的紧固件。
在高温环境中,应选择耐高温材料制成的紧固件,以避免松动或失效。
4.装配和拆卸原则:考虑到装配和拆卸的便利性和效率,选择适合的紧固件。
例如,在需要经常调整或更换的部位,可以选择带有自锁功能的紧固件,以减少松动的可能性。
同时,应选择易于拧紧和拆卸的紧固件,以便日常维护和检修。
5.经济效益原则:对于紧固件的选用,除了考虑性能和质量外,还需要根据经济效益进行评估。
选择价格合理的紧固件,根据使用寿命和维修成本来平衡成本和质量。
6.标准化原则: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尽量选择符合国际或行业标准的紧固件。
标准化紧固件具有通用性、互换性和可替代性,易于采购和维护。
此外,标准化紧固件也便于技术交流和合作。
机械工程中的紧固件使用规范要求紧固件在机械工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们用于将不同部件连接在一起,保证机械结构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为了确保紧固件的使用效果和长期稳定性,机械工程中存在着一系列的紧固件使用规范要求。
本文将介绍这些规范要求,以提高紧固件的使用质量和效果。
一、材料选择要求机械工程中常用的紧固件材料包括碳钢、不锈钢、合金钢等。
根据机械结构的使用环境和力学要求,应选择相应的紧固件材料。
对于有特殊需求的工程,如高温、低温、酸碱等特殊环境下的机械结构,需要选择具备相应耐腐蚀性能的材料。
此外,应注意材料的牌号、批次和标识等信息,以确保材料的质量和性能符合要求。
二、标准规范要求机械工程中的紧固件使用需要遵守相关的标准规范要求,例如GB、ISO、ASTM等标准。
这些标准规定了紧固件的尺寸、强度等技术要求,应用于各个机械领域。
在使用过程中,应注意符合标准规范要求,以保证紧固件的相互兼容性和可替换性。
三、安装力学要求机械工程中的紧固件安装时需要符合一定的力学要求,以确保其使用效果和稳定性。
紧固件的预紧力应控制在设计规范范围内,避免过度或不足。
过度预紧力可能导致紧固件断裂或变形,不足预紧力可能导致松动或失效。
此外,应避免在紧固件上产生旋转力矩,以免产生不可预测的应力和变形。
四、紧固件拧紧要求在机械工程中,紧固件的拧紧程度对于机械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至关重要。
拧紧过程中,应使用适当的拧紧工具,如扭力扳手或油压扳手,以控制拧紧力矩和角度。
对于有规定拧紧序列的紧固件组合,应按照要求进行正确的拧紧顺序和拧紧力矩。
拧紧力矩的控制应在设计或标准规范范围内,并记录相应的拧紧参数。
五、紧固件涂层要求为了提高紧固件的抗腐蚀性能和使用寿命,机械工程中常采用紧固件涂层的方式。
涂层材料通常采用防锈油、镀锌、镀镍、热处理等,以增强紧固件的耐腐蚀性和抗磨损性。
在涂层过程中,应注意涂层均匀、密封性好,不得出现气泡、剥落和过厚等问题。
同时,应记录涂层类型和施工参数等信息,以便后续的使用和检测。
紧固件工艺技术规范紧固件工艺技术规范一、紧固件的选择1. 根据使用环境和所需承载力,选择合适的紧固件材料,如碳钢、不锈钢、铜等。
2. 确定紧固件的规格和尺寸,包括直径、长度等。
3. 确保紧固件符合国家标准和相关行业标准。
二、紧固件的安装1. 在安装之前,要对紧固件进行清洁,去除油污和杂质。
2. 根据装配要求和设计图纸确定紧固件的安装位置和对应的孔洞。
3. 在安装过程中,必须保证紧固件与被连接对象的间隙合适,不能出现过紧或过松的情况。
4. 在安装时,应适用合适的装配工具和力度,确保紧固件的安装紧固牢固。
5. 紧固件的拧紧顺序要合理,一般从中间开始,逐渐向两端拧紧,确保平衡分布的力矩。
三、紧固件的检验1. 在安装完成后,对紧固件进行外观检查,确保没有裂纹、锈蚀和变形等问题。
2. 使用合适的工具对紧固件进行拧紧力矩的检测,确保符合设计要求。
3. 对紧固件进行拉力试验,确保其承载能力满足要求。
4. 根据需要进行脱落试验,检测紧固件是否能够承受震动和振动。
四、紧固件的维护与保养1. 紧固件在使用过程中要防止受到冲击和过载,以免损坏。
2. 定期对紧固件进行润滑保养,使用合适的润滑剂。
3. 对长期不使用的紧固件要进行保护,防止锈蚀和丢失。
五、紧固件的质量控制1. 采购紧固件时,要选择正规厂家的产品,避免购买劣质产品。
2. 要对采购的紧固件进行质量检验,确保其符合标准要求。
3. 对生产过程中的紧固件进行全程监控,避免出现质量问题。
4. 对紧固件的使用情况进行跟踪和记录,及时处理发现的问题。
六、紧固件的安全使用1. 紧固件在使用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避免损伤人员和设备。
2. 在拆卸紧固件时,要采取安全措施,避免意外伤害。
3. 强制拆卸紧固件时,要按照规定的操作步骤进行,防止应力集中导致松动或断裂。
4. 在使用高强度紧固件时,要进行合适的防松措施,防止松动或失效。
综上所述,紧固件工艺技术规范对于保障紧固件的质量和安全起到了重要作用。
高强度紧固件的制造工艺高强度紧固件是一种用于连接和固定机械设备的特殊零件,它们承受着很大的力和振动负荷。
高强度紧固件的制造工艺是确保其性能和质量的关键。
高强度紧固件的制造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材料选择:高强度紧固件的制造通常采用高强度合金钢材料,如40Cr、35CrMo等。
这些材料具有较高的强度和韧性,能够满足紧固件在使用过程中的要求。
同时,材料的选择也需要考虑到紧固件的使用环境和温度等因素。
2. 热处理:热处理是高强度紧固件制造的一个重要步骤,它能够提高紧固件的强度和硬度。
常用的热处理方法包括淬火、回火和正火等。
通过热处理,可以改变材料的组织结构,得到均匀的组织和理想的硬度分布,提高紧固件的强度和韧性。
3. 切削加工:紧固件的制造过程中需要进行各种形状的切削加工,如车削、铣削、钻削等。
这些切削工艺可以用于制造紧固件的外形和孔径等部分,确保紧固件的尺寸和形状精度。
4. 成形加工:成形加工是指通过冷镦、热锻和冷锻等方法,将材料加工成为紧固件的形状。
成形加工可以提高紧固件的强度和硬度,并改变其内部组织结构和性能。
5. 表面处理:高强度紧固件通常需要进行表面处理,以提高其抗腐蚀性能和耐磨性。
常用的表面处理方法包括镀锌、镀镍、磷化和氮化等。
这些表面处理方法可以形成一层保护膜,保护紧固件不受外界环境的侵蚀。
6. 检测和质量控制:紧固件的制造过程中需要进行各种检测和质量控制措施,以确保产品的质量。
常用的检测方法包括尺寸检测、力学性能测试、金相分析和超声波检测等。
通过这些检测方法,可以检验紧固件的尺寸精度、强度和韧性等指标,确保其满足设计和使用要求。
在整个高强度紧固件的制造过程中,各个工艺步骤需要严格控制,以确保紧固件的性能和质量。
通过科学合理的制造工艺,可以提高紧固件的强度、硬度和使用寿命,确保其在各种严苛工况下的安全可靠性。
不仅如此,制造工艺的不断创新和优化,也可以提高制造效率和降低成本,满足市场的需求。
螺钉的常用材料及选择方法螺钉是一种常用的紧固件,可用于连接和固定物体。
不同种类的材料适用于不同的应用场合,因此选择合适的材料是非常重要的。
常用的螺钉材料包括以下几种:
1.碳钢:这是一种常见的材料,常用于一般的家具组装和建筑应用等场合。
碳钢强度高,成本低廉,但易于生锈和腐蚀,使用寿命相对较短。
2.不锈钢:这是一种具有抗腐蚀性能的材料,适用于高湿度环境和酸碱环境。
其耐用性比碳钢更好,但价格相对较高。
3.黄铜:这种材料有良好的可加工性和导电性,适用于连接和固定电气器材和配件等场合。
其耐久性较好,但强度略低。
4.铝合金:这种材料重量轻,具有良好的抗腐蚀和导热性能,适用于汽车、飞机、电子产品等领域。
其耐用性良好,但价格较高。
如何选择适合的螺钉材料:
1.根据应用场合选择:不同的材料适用于不同的应用场合,需要考虑各种环境因素,如湿度、酸碱度、温度和使用寿命等。
2.根据紧固件的负荷要求选择:紧固件需根据负荷要求选择不同的材料,需要考虑其强度和抗拉强度等因素。
3.根据成本和使用寿命选择:不同材料的价格差异很大,需要根据成本和使用寿命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总之,选择适合的螺钉材料是确保正确安装和长期使用的关键。
紧固件常用不锈钢材料的选择紧固件是机械设备上常用的零件,使用率是非常的高,通常有螺钉,螺母,螺栓,铆钉等,为了保证紧固件使用的安全性,我们在选择的材料上会有一定的原则。
紧固件选择不锈钢材料的原则,通常情况下,我们需要从以下方面进行考虑:1、对紧固件材料在机械性能方面,特别是强度方面的要求。
2、工况条件对材料的抗腐蚀性能方面的要求。
3、工作温度对材料的耐热性能(高温,强度、抗氧化性能)方面的要求。
4、生产工艺方面对材料加工性能方面的要求。
5、其它方面,例如重量、价格、采购诸因素都要考虑。
通过对这五个方面进行全面、综合的考虑后,最后确定选用紧固件的牌号、品种、规格、材料标准。
紧固件常用不锈钢材料有哪些?1、奥氏体型不锈钢常用的牌号为302、303、304、305四个牌号,即所谓的“18-8”型奥氏体不锈钢这四个牌号。
不论是抗腐蚀性,还是其机械性能都相类似。
选用的出发点是紧固件的生产工艺方法,而方法又取决于紧固件的尺寸和形状,同时还取决于生产的数量。
302型用于采用机械加工的螺钉和自攻螺栓。
303型是为了改善切削加工性能,在303型不锈钢中添加有少量的硫,用于采用棒料加工螺母。
304型适用于采用热镦工艺加工紧固件,例如较长规格的螺栓,大直径的螺栓,它们均可能超出了冷镦工艺的范围。
305型适用于采用冷镦工艺加工紧固件,例如冷成形螺母、六角螺栓。
309型和310型,它们的含C r量和含N i量都比18-8型不锈钢高,适用于高温下工作的紧固件。
316和317型,它们均含有合金元素M o,因此它们的耐高温强度和耐腐蚀性能均比18-8型不锈钢高。
321型和347型, 321型含有较稳定合金元素T i, 347型含有N b,从而提高了材料的抗晶间腐蚀性能。
适用于焊后不退火或在420~1013C服役的紧固件。
2、铁素体型不锈钢430型普通铬钢,它的耐腐蚀性能和耐热性能比410型好,有磁性,但它不能够热处理强化,适用于对耐腐蚀和耐热性能稍高的、强度要求--般的不锈钢紧固件。
紧固件用钛及钛合金棒材和丝材技术要求紧固件是指用于连接、固定和保持机械零部件的各种螺钉、螺母、螺栓等零件。
在工程设计和制造中,选择适合的材料对于确保紧固件的强度、耐久性和可靠性非常重要。
而钛及钛合金作为一种优秀的材料,已经被广泛应用于紧固件的制造中。
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钛及钛合金棒材和丝材的技术要求。
首先,钛及钛合金棒材和丝材的材料成分要求。
钛及钛合金的材料成分应符合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要求。
一般来说,钛及其合金的主要成分是钛元素,同时还可能含有一定比例的铝、锡、锆、铁、镍、铬等元素。
这些元素的含量应在一定的范围内,以保证材料的力学性能和耐蚀性能。
其次,钛及钛合金棒材和丝材的力学性能要求。
力学性能是评估材料性能的重要指标,对于紧固件材料来说尤为重要。
力学性能包括强度、延展性、硬度等指标。
钛及钛合金棒材和丝材应具有一定的强度和延展性,以满足紧固件在使用过程中的载荷要求。
此外,硬度指标也是需要考虑的因素,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材料的耐磨性和耐蚀性。
再次,钛及钛合金棒材和丝材的表面质量要求。
紧固件通常需要与其他零部件进行连接,因此材料的表面质量对于紧固件的功能和可靠性非常重要。
表面质量主要包括外观、平整度、光洁度等指标。
钛及钛合金棒材和丝材的表面应光洁平整、无裂纹、气泡和夹杂物,并且应保持一定的光洁度,以确保零部件的连接质量。
最后,钛及钛合金棒材和丝材的加工要求。
钛及钛合金的加工难度相对较大,因此对于紧固件材料的加工要求也相对较高。
钛及钛合金棒材和丝材的加工应遵循先进的加工工艺和设备,以确保材料的加工精度和尺寸稳定性。
同时,还要注意加工过程中的温度控制,避免材料的过热和氧化。
综上所述,钛及钛合金棒材和丝材的技术要求包括材料成分要求、力学性能要求、表面质量要求和加工要求等方面。
通过科学合理地选择和控制这些要求,可以提高紧固件的品质和可靠性,满足各种工程设计和制造的需求。
紧固件材料相关知识
紧固件是指用于连接和固定机械设备或结构的零件。
由于其广泛的应用,其材料也非常丰富。
本文将介绍紧固件材料相关的知识。
1.碳素钢
碳素钢是一种常见的紧固件材料,它含有少量的碳和其他元素,如锰、硫、磷等。
碳素钢的硬度和强度适中,同时也有良好的塑性,使其成为一种广泛应用的紧固件材料。
碳素钢紧固件的类型包括螺钉、螺母、锁紧螺母、垫圈等。
2.不锈钢
不锈钢与碳素钢不同,它含有铬、镍和其他元素,可以抵抗腐蚀和氧化。
不锈钢紧固件通常用于有腐蚀风险的环境中,如海上浮标,水处理设备等。
不锈钢紧固件的类型包括螺钉、螺母、垫圈等,其类型和规格比碳素钢丰富。
3.合金钢
合金钢是一种淬火或淬火和回火硬化的钢,含有其他元素如铬、钼、镍、钴、钛等,以提高其强度、耐磨性和抗腐蚀性。
合金钢紧固件通常用于高强度要求的场合,如桥梁、楼房建筑、航空航天设备等。
合金钢紧固件的类型包括螺钉、螺母、锁紧螺母、垫圈等。
4.铜
铜是一种柔软的金属,其耐蚀性和导电性良好,因此常用于制作电气紧固件,如电气接线盒、电力变压器等。
铜紧固件通常包括螺栓、螺母、垫圈等。
5.钛
钛是一种具有高强度和低密度的金属,同时也有良好的抗腐蚀性能。
钛紧固件通常用于航空航天设备等高要求的场合,以满足机身重量的要求。
钛紧固件的类型包括螺钉、螺母、垫圈等。
总之,紧固件材料的选择必须根据具体应用情况来确定。
在选择合适的材料时,必须考虑形状、强度、抗腐蚀等因素。
此外,紧固件制造过程中,还需注意材料的工艺性能,以保证制品的质量。
紧固件材质与强度等级的关系紧固件是一种常见的机械零件,用于连接和固定各种构件和结构。
它们在许多行业中都得到广泛应用,如汽车、航空航天、建筑和家具制造等。
紧固件的材质和强度等级对其性能和使用寿命有着重要影响。
紧固件的材质选择对其强度和耐腐蚀性能至关重要。
常见的紧固件材质包括碳钢、不锈钢、合金钢和铜等。
碳钢是最常用的紧固件材料之一,具有较高的强度和刚性。
不锈钢具有优异的抗腐蚀性能,适用于在潮湿或腐蚀环境中使用。
合金钢具有更高的强度和硬度,适用于承受大力和高温的场合。
铜紧固件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能,适用于电子设备和电气连接。
紧固件的强度等级是根据其材质和制造工艺来确定的。
强度等级通常用数字表示,例如4.8、8.8、10.9和12.9等。
数字中的第一个数字表示紧固件的最小抗拉强度,第二个数字表示紧固件的最小屈服强度。
例如,8.8级紧固件的最小抗拉强度为800MPa,最小屈服强度为640MPa。
通常情况下,强度等级越高,紧固件的强度和刚度也越高,适用于承受更大力和更严苛条件的场合。
紧固件的材质和强度等级的选择取决于具体应用的要求。
在一般情况下,选择适当的材质和强度等级可以确保紧固件具有足够的强度和耐久性,从而保证连接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然而,在特殊的环境和应用条件下,如高温、低温、强腐蚀性介质等,需要选择相应的特殊材料和强度等级的紧固件。
紧固件的材质和强度等级是确保连接可靠性和安全性的重要因素。
正确选择适当的材质和强度等级可以满足不同应用的需求,并提高紧固件的性能和使用寿命。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综合考虑,并遵循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选择和使用。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紧固件的质量和可靠性,确保各种结构和设备的安全运行。
常用紧固件材料与用途一、紧固件常用材料分类:目前市场上标准件主要有碳钢、不锈钢、黄铜、铝合金四种材料。
1.碳钢。
我们以碳钢料中碳的含量区分低碳钢,中碳钢和高碳钢以及合金钢。
1.1低碳钢C%≤0.25% 国内通常称为A3钢。
国外基本称为1008,1015,1018,1022 等。
主要用于4.8级螺栓及4级螺母、小螺丝等无硬度要求的产品。
(注:钻尾钉主要用1022材料。
)1.2中碳钢0.25%<C%≤0.60% 国内通常称为35号、45号钢,国外基本称为1035,CH38F,1039等。
主要用于8级螺母、8.8级螺栓及8.8级内六角产品。
1.3高碳钢C%>0.60%。
目前市场上基本没使用1.4合金钢:在普碳钢中加入合金元素,增加钢材的一些特殊性能:如35、40铬钼、SCM435,10B38。
芳生12.9级螺丝主要使用SCM435铬鉬合金钢,主要成分有C、Si、Mn、P、S、Cr、Mo。
2.不锈钢。
性能等级:45,50,60,70,80主要分奥氏体(18%Cr、8%Ni)耐热性好,耐腐蚀性好,可焊性好。
A1,A2,A4马氏体(13%Cr)耐腐蚀性较差,强度高,耐磨性好。
C1,C2,C4铁素体不锈钢。
18%Cr镦锻性较好,耐腐蚀性强于马氏体。
目前市场上进口材料主要是日本产品。
按级别主要分SUS302、SUS304、SUS316。
3.铜。
常用材料为黄铜、锌铜合金。
市场上主要用H62、H65、H68铜做标准件。
4.铝合金密度低,但强度比较高,接近或超过优质钢,塑性好,可加工成各种型材,具有优良的导电性、导热性和抗蚀性,工业上广泛使用,使用量仅次于钢。
5.合金钢(也狭义指铬钼合金钢,如SCM435等)二、紧固件常用的材料合金钢30CrMnSiA,淬火并回火HRC35-41;特种钢1Cr13/2Cr13、Cr17.i2、1Cr18.I9Ti 三、材料中各类元素对钢的性质的影响:性下降,并会影响到钢件的冷镦性能及焊接性能。
常⽤紧固件技术指标和材料选择常⽤紧固件技术指标和材料选择⼀、螺栓、螺钉和螺柱的材料要求(GB/T3098.1-2000)1)硼的含量可达0.005%,其⾮有效硼可由添加钛和(或)铝控制。
2)这些性能等级允许采⽤易切制造,其硫,磷及铅的最⼤含量为:硫0.34%;磷0.11%;铅0.35%。
3)为了保证良好的淬透性,螺纹直径超过20mm的紧固件,需采⽤对10.9级规定的钢。
4)含碳量低于0.25%(桶样分析)的低碳合⾦钢的锰最低含量为:8.8级:0.6%;9.8、10.9和10.9级:0.7%。
5)该产品应在性能等级代号下增加⼀横线标志。
10.9级应符合对10.9级规定的所有性能,⽽较低的顺⽕温度对其在提讥温度的条件下,将造成不同程度的应⼒削弱。
6)⽤于该性能等级的材料应具有良好的淬透性,以保证紧固件螺纹截⾯的芯部在淬⽕后、回⽕前获得约90%的马⽒体组织。
7)合⾦钢⾄少应含有以下远素中的⼀种元素,其最⼩含量为:铬0.30%;镍0.30%;钼0.20%;钒0.10%8)考虑承受抗拉应⼒,12.9级的表⾯不允许有⾦相能测出的⽩⾊磷聚集层。
9)该化学成分和回⽕温度尚在调查研究中。
⼆、螺母1.螺母(精⽛螺纹)的材料技术要求(GB/T3098.2-2000)性能等级为05、8(>M16的l型螺母)、10和12级螺母应进⾏淬⽕并回⽕处理。
2.螺母(细⽛螺纹)的材料技术要求(GB/T3098.4-2000)性能等级为05、8(l 型螺母)、10和12级螺母应进⾏淬⽕并回⽕处理。
3.铆螺母的材料(GB/T17880.6-1999)4.有效⼒矩型钢六⾓锁紧螺母的材料技术要求(GB3098.9-93)制造螺母体的材料应与螺母(粗⽛螺纹)的材料相同。
制造⾦属或⾮⾦属嵌件的材料由制造者确定。
三、紧定螺钉的材料技术要求(GB/T3098.3-2000)注:性能等级45H的紧定螺钉在能满⾜GB/T3098.3-2000标准中第6.3条规定的保证扭矩要求时,亦可采⽤其他材料制造。
紧固件材料的选择(螺栓、螺母)
1、紧固件六角头螺栓、等长双头螺栓、全螺纹及螺栓螺母、螺柱螺纹未端采用GB两倒角端型式。
2、紧固件规格
管法兰用紧固件规格采用:M10、M14、M16、M20、M22、M24、M27、M30、M33、M36*3、M39*3、M45*3、M48*3、M56*3、M64*3、M70*3、M76*3、M90*3。
常用紧固件用规格符合GB5782要求及GB901-B级规定。
3、机械性能
采用GB3098.1 螺栓8.8级;螺母8级。
采用中国石油化工行业标准:
螺栓、螺柱采用:35#、40CR、30CRMO、35CRMOA、25CR2MOV A材料牌号。
螺母采用:25#、40CR、35CRMOA、25CR2MOV A等材料牌号。
其它机械性能指标:
指标强度在800MPa-900MPa以上。
屈服强度在640MPa-720MPa以上。
伸长率在12-15%以上。
硬度HRC25-35%。
一、目前市场上标准件主要有碳钢、不锈钢、铜三种材料。
(一)碳钢。
我们以碳钢料中碳的含量区分低碳钢,中碳钢和高碳钢以及合金钢。
1、低碳钢C%≤0.25%国内通常称为A3钢。
国外基本称为1008,1015,1018,1022等。
主要用于4.8级螺栓及4级螺母、小螺丝等无硬度要求的产品。
(注:钻尾钉主要用1022材料。
)
2、中碳钢0.25%<C%< SPAN>≤0.45% 国内通常称为35号、45号钢,国外基本称为1035,CH38F,1039,40ACR等。
主要用于8级螺母、8.8级螺栓及8.8级内六角产品。
3、高碳钢C%>0.45%。
目前市场上基本没使用
4、合金钢:在普碳钢中加入合金元素,增加钢材的一些特殊性能:如3
5、40铬钼、SCM435,10B38。
芳生螺丝主要使用SCM435铬鉬合金钢,主要成分有C、Si、Mn、P、S、Cr、Mo。
(二)不锈钢。
性能等级:45,50,60,70,80
主要分奥氏体(18%Cr、8%Ni)耐热性好,耐腐蚀性好,可焊性好。
A1,A2,A4
马氏体、13%Cr耐腐蚀性较差,强度高,耐磨性好。
C1,C2,C4铁素体不锈钢。
18%Cr 镦锻性较好,耐腐蚀性强于马氏体。
目前市场上进口材料主要是日本产品。
按级别主要分SUS302、SUS304、SUS316。
(三)铜。
常用材料为黄铜…锌铜合金。
市场上主要用H62、H65、H68铜做标准件。
二、碳钢产品所使用的盘元:
序号种类可选用的材质
1 4.8级六角螺栓1008K 1010 1015K
2 6.8级六角螺栓1032 1035 1040 CH38F 1039
3 8.8级六角螺栓 1035ACR(M10以下)1040ACR(M12以上)CH38F 1045ACR 1039 10B21 10B33 10B38
4 8.8级内六角螺栓 CH38F 1039 10B21(M10-M12)10B33 (M14)10B38(M12-M24)10B21
5 10.9级六角螺栓 1045ACR 10B38
6 │8│级螺帽 1008K 1010
7 8级螺帽1015(M<16) CH38F (M≥16)
8 10级螺帽 CH38F 1039 10B21 10B33
9 12级螺帽1039 10B21 10B33 10B38
10 马车螺丝1008 1010 1015
11 六角缘凸螺栓 CH38F 1039 10B21 10B33 10B38
12 六角木螺丝1008K 1010
13 自攻钉、墙板钉钻尾钉、夹板钉1018 1022 CH22A
14 机螺钉家俱螺丝1008 1010
三、材料中各类元素对钢的性质的影响:
1、碳(C):提高钢件强度,尤其是其热处理性能,但随着含碳量的增加,塑性和韧性下降,并会影响到钢件的冷镦性能及焊接性能。
2、锰(Mn):提高钢件强度,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可淬性。
即在淬火时增加了淬硬渗入的
强度,锰还能改进表面质量,但是太多的锰对延展性和可焊性不利。
并会影响电镀时镀层的控制。
3、镍(Ni):提高钢件强度,改善低温下的韧性,提高耐大气腐蚀能力,并可保证稳定的热处理效果,减小氢脆的作用。
4、铬(Cr):能提高可淬性,改善耐磨性,提高耐腐蚀能力,并有利于高温下保持强度。
5、钼(Mo):能帮助控制可淬性,降低钢对回火脆性的敏感性,对提高高温下的抗拉强度有很大影响。
6、硼(B):能提高可淬性,并且有助于使低碳钢对热处理产生预期的反应。
7、矾(V):细化奥氏体晶粒,改善韧性。
8、硅(Si):保证钢件的强度,适当的含量可以改善钢件塑性和韧性。
四、关于不锈钢材质之特性简介(304、316)
(一)该三种材质均为300系列的奥氏体不锈钢,其化学成分如下:
名
称 C Si Mn P S Ni Cr Mo Cu
304M ≤0.06≤1.0≤2.0≤0.045≤0.03 8.91-10.0 18.0-20.0 0 0
316 ≤0.03-0.06 ≤1.0≤2.0≤0.045≤0.03 10.0-14.0 16.0-18.0 2.0-3.0 0
304HC≤0.08≤1.0≤2.0≤0.045≤0.03 8.0-10.5 17.0-19.0 0 1.0-3.0 (二)主要化学成分与不锈钢性能之关系。
1、碳C 可增加硬度和强度,含量过高会降低其延展性和耐蚀性
2、铬Cr 可增加耐蚀性、抗氧化性,使品粒细化,增加强度,硬度和耐磨性
3、镍Ni 可增加高温强度、耐蚀性,降低冷加工硬化之速率
4、钼Mo 增加强度,对氧化物和海水的耐蚀性优良
5、铜Cu 利于冷加工成型,降低磁性
(三)材质之其它性能
1、以上材质正常状态无磁性。
304M冷加工后略有磁性(1.6u-2.0u左右);304HC磁性为(1.01u-1.6u左右);316材质冷加工后磁性小于1.01u。
2、各材质均有良好的延展性,易冷加工成型,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均可达到要求。
(Ts 抗拉强度min700N/mm, Ys 屈服强度min 450N/mm)
(四)结论
1、304M、304HC、316三种材质是目前300系列奥氏体不锈钢使用最广的材质之一。
各材质明显差异为:冷加工后材质磁性为316<304HC<304M。
316材质抗化学品腐蚀,抗孔蚀性及抗海水耐蚀性能相对于304M及304HC要优良。
2、总之,不锈钢标准件特性为耐腐蚀、美观、卫生,但其强度、硬度正常情况下相当于碳钢(6.8级)故对不锈钢产品应不可撞击、敲打、注意维护其表面光洁度、精度,且不能和使用碳钢产品一样随便施加力量,亦不可施力过大,同时因不锈钢延展性好,在使用时产生钢屑易粘于螺帽牙级处,增加摩檫力,易导致锁死,而使用碳钢即使产生铁屑也会掉落,相对于不锈钢不易锁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