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测量学实习总结报告

测量学实习总结报告

测量学实习总结报告
测量学实习总结报告

测量学实习总结报告

学测量不仅是获取书本理论知识,更是培养动手能力和对课本理论知识的深入理解总结,实践是对测量学知识的最好检验,只凭在课堂上的听,我并没有掌握很多具体知识,尤其是对仪器的使用更是一塌糊涂。测量学实习总结报告怎么写,小编现整理了测量学实习总结报告的内容,希望你喜欢。

测量学实习总结报告1

测量学首先是一项精确的工作,通过在学校期间在课堂上对测量学的学习,使我在脑海中形成了一个基本的、理论的测量学轮廓,而实习的目的,就是要将这些理论与实际工程联系起来。测量学是研究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以及地面点位的科学,从本质上讲,测量学主要完成的任务就是确定地面目标在三维空间的位置以及随时间的变化。在信息社会里,测量学的作用日益重要,测量成果作为地球信息系统的基础,提供了最基本的空间位置信息。构建信息高速公路、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及各种专题的和专业的地理信息系统,均迫切要求建立具有统一标准,可共享的测量数据库和测量成果信息系统。因此测量成为获取和更新基础地理信息最可靠,最准确的手段。测量学的分类有很多种,如普通测量学、大地测量学、摄影测量学、工程测量学。作为建筑工程系的学生,我们要学习测量的各个方面。测绘学基础就是这些专业知识

的基础。

通过这次的实训,才整整了解到,一次测量实习要完整的做完,单靠一个人的力量和构思是远远不够的,也是不可能将要做的工作做好。只有小组全体成员的合作和团结才能让实习快速而高效的完成。正所谓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只有我么团结起来,什么困难都不再是困难了。另外这次测量实习也培养了我们小组的分工协作的能力,增进了同学之间的感情,深化了友谊,将原本的一些陌生人联系的更紧密了。当然在实习过程中难免会碰到一些疙疙瘩瘩的事情,闹得大家都不愉快,各有各的方法和见解,但是我们能够及时地进行交流和沟通,错误的一方也不那么的固执,对的一方也不那么的显摆,忘记了昨天的不愉快,迎接新的朝阳!当然也相信学校让我们实训的另一目的是为了让我们每个学生更加深刻的了解怎样熟练的使用全站仪和水准仪,并且能够单独的完成一项工作,达到相应的锻炼效果后进行轮换,以达到共同进行的目的,而不是单纯抢时间,赶进度,草草了事收工,在这一点上我们本组是做的很认真的,每个组员都分别进行独立的观察,记录每一站,对全站仪测量都是在现场进行计算,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没有对上一步的检核,绝不进行下一步的测量,做到步步有检核,回来后还要对内业进行准确计算,因为这样做不但可以防止误差的积累,及时发现错误,更可以提高测量的效率,避免测量的不准确还要

进行重测。即使重测,我们怀着严谨的态度,错了就返工,决不马虎,。我们深知搞工程这一行,需要的就是细心、耐心、毅力和做事严谨的态度。所以我们一直在克服以前的缺点,一步一个脚印的想前迈进!

从这次实习中我总结出了几点来避免较大的误差,例如:(1)标尺要立直,尽量避免晃动,有晃动时,应该选择数据最小的时候进前一定将视野的气泡调平(两侧的线重合),否则造成的误差会很大。

(2)在读取数据时,每位成员都要细心,既要看得准,还要果断,不能犹豫不决,任何一个错误都有可能导致最终的成果的报废。

(3)选点非常重要,点一定要选在有代表性的地方,同时要注意并非点越多越好,相反选取的无用点过多不但会增加测量、计算和绘图的劳动量和多费时间,而且会因点多而杂乱产生较大的误差。

(4)团结就是力量,纪律才是保证经过每个组员的团结工作,在我们组的同学交流测量中的经验时,大家感觉收获都很多,有的说仪器的展点很重要,因为这关系到误差的大小,有的说测量中点不能架设的太远,水准仪施测过程得使用以及架仪器过程中气泡的精确对中和整平,还有就是我们要有一颗爱护仪器的心,对所用的仪器要精心呵护,在学校如此,走上工作岗位后更要如此,这样可以避免一些不必要得麻烦

等等吧。

通过实际的测量实习,让我学到了很多实实在在的东西,比如对实验仪器的操作更加熟练,学会了地形图的绘制和碎部的测量等课堂上无法做到的东西,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动手和动脑的能力,同时也拓展了与同学的交际、合作的能力。一次测量实习要完整的做完,单单靠一个人的力量和构思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小组的合作和团结才能让实习快速而高效的完成。从这十天的测量中,更重要的是让我明白了几个重要的人生的道理:一、人与人之间的协作是相当重要的,如果要是互相配合的话,就会如同一盘散沙一样溃不成军,尤其是在配合如此重要的测量学中;二、令人难忘的三周的测量实习终于结束了,我学会了很多东西,懂得了很多道理。

我基本掌握了课堂所学的测量学知识,知道如何正确使用水准仪、全站仪测量距离、角度、高差等,还有学会了施工放样及地形图的绘制方法。测量学是研究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以及确定地面(包含空中、地下和海底)点位的科学。既然是要测量就离不开实践。实践是对测量学知识的最好检验,只凭在课堂上的听课,我并没有掌握很多具体知识,尤其是对仪器的使用更是一塌糊涂。当第一天开始测量的时候,我的心里还一阵阵的发愁:该如何把任务进行下去。当动手的时候,发现其实并不难,听别人一说或者翻阅一下课本,然后自己动手操作一遍,就基本掌握了方法。要想提高效率和测量精

度,还要经常练习,这样才能做到举一反三。

我懂得了做任何事情都要认真细致,不能有丝毫的马虎,特别是在使用水准仪,经纬仪这样精密的仪器时,更要做到精益求精。因为稍有差错就可能导致数据的偏差很大,更会导致以后其它量的测量出错,最终导致数据计算的错误,比如我们刚开始测量角度时,一个基准点没有瞄准,导致一个角度偏小,然后角度的闭合差也不符合要求,经过校验,才发现问题出在哪儿。

测量学实习总结报告2

201x年6月20日我们正式开始了为期一周的工程测量实习,在此之前,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进行了一系列的准备工作。首先,说明了测量任务和测量的实际意义及重要性,我们跟随老师来到测区地点,依次看了学校的七个控制点,在老师的讲解中我们知道了测区是我们学院校区,虽然测区比较大,基本上是我们整个学校,测绘图也是我们整个学校的平面图。在这个已经是夏天的时节,天气非常热,但我们还是安安心心的测量,抓紧时间实习,为了尽快完成任务,我们每一天都在加班的努力,尽管很累,很辛苦,可我们还是克服了种种困难,同时我们也在实习中感觉到了充实,

在此之前,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到工地上进行实地勘察,但那毕竟是理论的,实际操作对我们来说还是模糊的,所以,这次实习就是对我们整个学期以来本科目的一次大检验。我

们把这次实习当做我们以后工作的一次磨练,把我们学到的知识与实际联系起来,从实践中发现自己的不足,弥补我们的缺陷。

测量是一项务实求真的工作,半点马虎都不行,我们在测量实习中必须保持数据的原始性,这也是很重要的。为了确保计算的正确性和有效性,我们得反复校核对各个测点的数据是否正确。我们在测量中不可避免的犯下一些错误,比如读数不够准确,气泡没居中等等,都会引起一些误差。因此,我们在测量中内业计算和测量同时进行,这样就可以及时发现错误,及时纠正,同时也避免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烦,节省了时间,也提高了工作效率。

测量也是一项精确的工作,通过测量学的学习和实习,在我的脑海中形成了一个基本的测量学的轮廓。测量学内容主要包括测定和测设两个部分,要完成的任务在宏观上是进行精密控制,从微观方面讲,测量学的任务为按照要求测绘各种比例尺地形图;为哥哥领域提供定位和定向服务,建立工程控制网,辅助设备安装,检测建筑物变形的任务以及工程竣工服务等。而这一任务是所有测量学的三个基本元素的测量实现的:角度测量、距离测量、高程测量。

在这次实习中,我们学到了测量的实际能力,更有面对困难的忍耐力,同时也认识到小组团结的重要性以及测量的步骤。首先,是熟悉了水准仪、光学经纬仪的用途,熟练了水

准仪的使用方法,掌握了仪器的检验和校正的方法;其次,在对数据的检查和校正的过程中,明白了各种测量误差的来源,其主要有三方面:仪器误差、外界影响误差(如温度、大气折射等)、观测误差。了解如何避免测量结果误差,最大限度的就是减少误差的出现,即要做到:1、在仪器选择上要选择精度较高的合适仪器。2、提高自身的测量水平,降低误差。3、通过各种处理数据的数学方法如:多次测量取平均数等来减少误差。除此之外,还应掌握一套科学的测量方法,在测量中要遵循一定的测量原则,如从整体带局部、先控制后碎步、由高级到低级的工作原则,并做到步步有检核。这样做不但可以防止误差的积累,及时发现错误,更可以提高测量的效率。通过工程实践,学会了数字化地形图的绘制和碎步的测量等课堂上无法做到的东西,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动手和动脑的能力,同时也拓展了与同学的交际合作能力。一次测量实习要完整的做完,单靠一个人的力量和构思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小组的合作和团结才能让实习快速而高效的完成。

一周多以来,我们都坚守在自己的阵地,观测、记录、计算、描点......我们分工合作,力求更好地完成任务。在测量过程中,我们遇到了很多问题和疑难:如

(1)立标尺时,标尺除立直外,还要选在重要的地方。因此,选点就非常重要,同时并菲点越多越好,相反选取的无用点

过多不但会增加测量、计算和绘图的时间浪费,而且会因点多而产生较大的误差。

(2)在用水准仪和全站仪测量的过程中,气泡的居中也会产生误差,十字丝的对准的等

(3)计算问题。计算必须两个人来完成,一个初步计算,一个校核。在此过程中,我们也遇到了类似的问题,但我们不断的重复检验中算出了正确的数据,尽量的减少了误差的出现。

这次实习,我们学到很多的东西。让我更好的掌握了测量的基本功和测量的一些要素,同时也促进了与同学间的交往,使我懂得了团结互助的重要性以及仪器使用的正确方法等很多知识。

测量学实习总结报告3

一、实习目的与要求:

测量实习是测量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使学生巩固、扩大和加深从课堂学到的理论知识,获得实际测量工作的初步经验和基本技能,进一步掌握测量仪器的操作方法,提高计算和绘图能力,对测绘小区域大比例尺地形图的全过程有一个全面和系统的认识,会认识地形图,能够根据给定的地形图在实际中寻找到图上所示的点,并在实习的过程中增强其独立工作与团队协作意识,为今后解决实际工作中的有关测量问题打下坚实的基础。

学生通过本次实习应达到如下要求:

1. 掌握经纬仪、视距尺等测量仪器的操作方法;

2. 掌握地形测图的基本方法,能够具有初步测绘小区域大比例尺地形图的工作能力;

3. 能够根据给定的地形图在实际中寻找到图上所示的点;

4. 各小组分工明确、通过合作完成测量任务,增强独立工作能力与团队协作意识。

二、实习任务及内容:

(一)小区域大比例尺地形图的测绘:

1.测区: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龙泉山地球科学学院011081班测绘区域

2.任务:通过3天的地形图测绘实习,每小组要取得200个左右的测点数据,并根据得到的数据完成一幅比例尺1:1000,等高距2 m 的20 cm*20 cm的地形图。

3.内容:

(1)校正仪器(经纬仪),工具及用品的准备(包括测量记录计算手簿、2H绘图铅笔、三棱尺、半圆仪、图板、胶带等基本物品);

(2)按照使测绘更加方便、有效、快捷的原则,根据测区位置,在图板上布设控制点;

(3)过程:

为期3天的测绘实习是在江夏区的龙泉山进行。这里的山

算不得山,站在这山测那山,高差不过几米,地形图居然可以用等高距为2米的等高线来描绘。山上的植物只有三种--枯草、高矮不同的树和最难缠的荆棘。对于我们的测绘而言,草是极具积极作用的,它们可以为我们的休息提供软垫。而树具有极强的阻挡视线的作用,需要强调的是,这里的手机信号也受到树儿们的强烈阻挡,以致于山间回荡着彼此声嘶力竭的呼喊。至于万人的荆棘,它不仅刮坏了弟兄们的衣服裤子,划伤了同志们的手,还严重阻挡我们前进的道路。

控制点是已知高程(海拔)的点,我们需要在这些控制点上架设经纬仪,以它们为基准来测它与其他位置点的高差,进而推算位置点的高程(海拔)。因为控制点的个数有限,尤其是位置好的控制点更是稀少,所以我们必须要有抢占有利控制点的意识与冲动。只有如此,我们的测绘才会更加高效。实习的前一天,所有人都在抢占有利控制点上做了充分准备。第一天,大家都没有一点经验。到达指定区域后,各组杀向各方,去寻找前一日展在图上的控制点。不论是基地班、地质一班还是地质二班,绝大部分的人都在基地班的位置寻找控制点,而基地班的点对于我们是没有意义的。我延着似乎有人走过的小路独自前行。在路边发现了地大I17,短暂的兴奋后,我继续前行,I17并不是我们要找的点。走了大约80米,地大I15的桩子又一次吸引了我,但它同样不是我的目标。旁边的山上似乎有片草丛,那里或许有控制点吧。

看了看周边,还没有人跟上我,略加思索,我决定上山。拿着图板,穿过了一片荆棘,累得满头大汗,终于到了山顶。这里果然有点,地大I05,这不是我们的点。又一次抬头时,我已经看不到地大的人了,判断了一下方向,下山。可是我找不到上山时的路了。没路了怎么办,开路呗。戴好手套后,我用20分钟开了一条路下了山,到了主路。地大I40也是这样找到的,它在I15对面的山坡上。估计这座山上还会有控制点,我就爬了上去。这时的我已有些疲惫。站在山腰上休息了一下。突然,下面的一片草丛里的一块大石头吸引了我。经过一番与荆棘的斗争,我到了那个地方。这里果然有控制点,地大I13,它依然不是我们6组展在图上的点。

每一件事情都不是很容易就能做成的,就连召集全组的同志都是如此的困难。在几乎喊哑了大家的嗓子后,我们7个人总算凑齐了。对前一段的寻点做了短暂总结,我们决定在控制点旁边架设支点,代替控制点。实际证明,这是多么英名而伟大的决定啊!这次会议成为了6组测绘全程的转折。一切就绪后,已经10点多了,离当日结束测绘时间还有2个半小时。经过我组同志的全力奋战,我们后来居上,当日测得50个点,为后两日测绘的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由于我组对困难预计不足,导致全组成员在当日的实习中把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浪费在找控制点上。当日测绘工作结束后,我们6组成员聚在一起交流了经验,并对第二天的测

量做了更加具体的安排。大家相互鼓励,要在后两日的测绘工作中发扬今天我组在找控制点的过程中表现出的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高质量地完成测绘任务。

12月17日早,大家吃过饭后坐中国地质大学校车又一次前往龙泉山。沿途的景物已经变得熟悉,大家都没有了前一天的好奇,各自拿着图板和记录本为即将开始的工作做着积极的准备。40分钟后,我们到达龙泉山。一下车,我们测量6组按照事先的安排不跟随大部队,直接前往我们的控制点--地大I06。I06的位置是在两个山之间的鞍部,周围高树较多,短暂地商量后,我们果断地放弃了它,决定在其附近视野更加开阔地地方建立支点I06-1。将经纬仪对中整平、消除视差后,我组的测绘工作正式开始,大家立即投入工作状态。负责选点跑尺的朱令和崔永国同学先是围绕着I06-1树立视距尺。我读取的数据经检验出现多次出现零误差。负责计算的辛悦和孙军同学也加快了步伐,一组组数据很快传递给负责绘图的江晓斌和刘超同学手里。整个小组紧张而忙碌。I06-1的支点位置之优越,视野之开阔很快得到验证。我们在这里所能测到的最远的点就是011081班测绘区域的边缘。在中午补给的时间,组长召集全组交流上午工作经验,负责各项工作的组员都提出了相应建议,决定接下来先继续在I06-1进行测绘,结合上午描出的图上点的位置,在测区边缘进行补点,然后转到地大I16控制点。

测量学复习试题和答案

测量学试题库 一、填空题 1.地面点到铅垂距离称为该点的相对高程。 答案:假定水准面 2.通过海水面的称为大地水准面。 答案:平均水准面 3.测量工作的基本内容是、、。 答案:高程测量角度测量距离测量 4.测量使用的平面直角坐标是以为坐标原点,为x轴,以为y轴。答案:两条互相垂直线的交点南北方向的纵轴东西方向的横轴 5.地面点位若用地理坐标表示,应为、和绝对高程。 答案:经度纬度 6.地面两点间高程之差,称为该两点间的。 答案:高差 7.在测量中,将地表面当平面对待,指的是在范围内时,距离测量数据不至于影响测量成果的精度。 答案:100平方千米 8.测量学的分类,大致可分为,,,。 答案:大地测量学普通测量学摄影测量学工程测量学 9.地球是一个旋转的椭球体,如果把它看作圆球,其半径的概值为 km。 答案:6371 10.地面点的经度为该点的子午面与所夹的角。 答案:首子午面二面 11.地面点的纬度为该点的铅垂线与所组成的角度。 答案:赤道平面 12.测量工作的程序是、。 答案:从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碎部 13.测量学的任务是。 答案:测绘和测设 14.直线定向的标准方向有、、。

答案:真子午线方向磁子午线方向坐标纵轴方向 15.由方向顺时针转到测线的水平夹角为直线的坐标方位角。 答案:坐标纵轴线北端 16.坐标方位角的取值范围是。 答案:0°到360° 17.确定直线方向的工作称为,用目估法或经纬仪法把许多点标定在某一已知直线上的工作为。 答案:直线定向直线定线 18.距离丈量是用误差来衡量其精度的,该误差是用分子为的 形式来表示。 答案:相对 1 分数 19.用钢尺平量法丈量距离的三个基本要求是、、。答案:尺子要拉平标杆要立直且定线要直对点投点和读数要准确 20.直线的象限角是指直线与标准方向的北端或南端所夹的角,并要标注所在象限。 答案:锐 21.某点磁偏角为该点的方向与该点的方向的夹角。 答案:磁北真北 22.某直线的方位角与该直线的反方位角相差。 答案:180° 23.地面点的标志,按保存时间长短可分为和。 答案:临时性标志永久性标志 24.丈量地面两点间的距离,指的是两点间的距离。 答案:水平 25.某直线的方位角为123°20′,则它的正方位角为。 答案:303°20′ 26.水准仪的检验和校正的项目有、、。答案:圆水准器的检校十字丝环的检校水准管的检校 27.水准仪主要轴线之间应满足的几何关系为、、。答案:圆水准器轴平行于仪器竖轴十字丝横丝垂直与仪器竖轴水准管轴平行于仪器视准轴 28.闭和水准路线高差闭和差的计算公式为。 29.水准仪的主要轴线有、、、。答案:

工程测量知识点总结.关键考试知识点

名词解测量复习提要 考试形式:半开卷;开卷范围:手写A4纸一张。 第一章:掌握以下内容(不是名词解释)测量学、水准面、水平面、大地水准面、平面直角坐标、高程、绝对高程、相对高程、高差、测量工作的程序、及遵循的原则、测量的任务、测量的基本工作。 第二章:高程测量的种类、水准原点、水准测量原理、水准仪的使用、、水准点的表示方法、水准路线的种类、水准测量方法{记录(2种)、计算、检核}、水准测量测站的检核方法、闭合、附合水准测量成果计算及精度要求、转点的作用。 第三章:水平角、竖直角测角原理、经纬仪的操作、测回法测水平角的观测、记录、计算方法及精度要求、竖直角仰、俯角代表的意义、竖直角的观测、记录、计算方法。 第四章:测量工作所指距离的内容、直线定线定义及操作、钢尺量距方法、精度要求及计算方法。 第五章:直线定向内容、直线的基本方向、方位角的内容及取值范围、正反方位角的关系、方位角与象限角关系。方位角的计算。 第六章:误差产生原因、分类,评定精度的方法、算术平均数与真值之间的关系。 第七章:控制、控制测量、控制网的内容,平面控制测量的形式,导线布设形式、导线测量的外业内容,闭合、附合导线的内业计算及各自的精度要求,坐标正算、坐标反算。跨河流水准测量内容、三角高程测量的适应范围。 第八章:地形图涵盖内容、比例尺、纸上与地面距离的互换计算、地物的表示方法(4种)、地貌的表示方法(等高线、等高距、等高线平距)、会看典型的地貌、理解等高线的特征。测图前要做哪几项准备工作、视距测量公式、碎步测量测站上要做的工作、地形测量的记录、计算以及测量的原理。地形图的运用(掌握第项) 第九章:拨角法放线其转向角的计算及正负角的意义,纵、横断面图涵盖的主要内容。 第十章:圆曲线及带缓和曲线的圆曲线要素计算、主点测设及里程计算,用偏角法测设2种曲线如何进行碎步测量(内、外业)。 第十一章:测设的基本工作(水平角、高程、点位、坡度)先内业如何计算,后外业如何观测。 桥墩、桥台中心点(直线)测设的内业 抓住教材、作业及回忆实习整个过程(内、外业)去复习。 析 1.水准面:将海洋处于静止平衡状态时的海水面或与其平行的水面,称为水准面。 2.大地体:由地球水准面所包围的地球形体,它代表了地球的自然形状和大小。 3.参考椭球面:与大地水准面非常接近的能用数学方程表示的旋转椭球体相应的规则曲面。4.绝对高程:地面点沿铅垂线至大地水准面的距离。 5.相对高程:地面点沿其铅垂线方向至任意假定的水准面的距离称为相对高程。 6.高差:地面两点间的绝对高程或相对高程之差。

测量实习报告

测量实习报告 学院: 专业:班级: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完成日期: 实习目的: 巩固、扩大与加深同学们所学的理论知识,通过实习的全过程,进一步提高测绘仪器的操作、测量计算与绘图能力,掌握测量技术工作的原则、步骤与基本技能,培养其独立工作的本领。 实习步骤: 一、平面控制测量(图根导线测量)(参考教材§6-4) 根据平面控制点或首级平面控制点(称起算数据)坐标(x,y)及方位角,在测区内布设图根平面控制点——图根闭合导线点(或附合导线)。 起算数据:选取编号为1的控制点作为起算点,其平面坐标与起算边方位角见附件4(参见教材图6-29) (一)外业测量: (1)踏勘选点 (2)测量边长 (3)测量转折角βi(内角——右角或左角,βi:β1、β2、……βn) 外业测量记录采用“导线测量记录手薄”专用记录纸(见附件5表)。 (二)内业计算:内业计算前,首先检查外业记录纸,瞧就是否有遗漏,计算就是否正确,各项误差就是否在容许范围之内,检查无误后才能进行计算。 (1)将起算数据与实测数据填入图根闭合导线坐标计算表(采用附件6表); (2)角度闭合差的计算与调整 (3)计算各边坐标方位角 检核:最终推回起始(起算)边上,与原方位角相同。

(4)各坐标增量预算 (5)闭合导线坐标增量闭合差计算:f x=∑△x测, f y=∑△y测 (6)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计算及限差要求:k=√f x2 +f y2/∑D≤1/2000 (7)坐标增量改正数计算:Vx=-f x· D/∑ D Vy=-f y·D/∑ D (8)改正后坐标增量:△x改=△x测+Vx △y改=△y测+Vy 检核: ∑V x = -?x ∑V y= -?y ∑△x 改= 0 ∑△y 改 = 0 (9)计算各导线点坐标:X终=X始+△X始-终Y终=Y始+△Y始-终;其中,△x始-终与△Y始 -终 即(8)中改正后的坐标增量△x改与△y改。 二、高程控制测量(图根水准测量)(参见教材§2-4、§2-5) 采用普通水准测量方法,测定相邻导线点间高差,再由1点高程H1,推定各导线点1,2,… n-1各点高程。 水准路线形式——闭合水准路线:从1点出发,最后仍回到1点。 (一)外业测量 (二)内业计算: 三、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参见教材§8-3、§8-4) 做好测图前的准备工作后,在各图根控制点上设站测定碎部点的位置,同时展绘地物与地貌(山丘以等高线表示、斜坡与陡坎可示坡线表示)。 实习过程: 本学期第十五、十六周,我们工程管理专业进行了为期14周的工程测量实习。我们班一共被分成6个小组,每组6人。12月10号实习第一天,上午傅老师给我们具体介绍了这次实习的内容与一些在实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注意事项。还讲解了仪器操作、搬迁中的注意事项,并要求在实习期间自行保管实习备品。本次实习由傅老师与唐老师指导,学生自主讨论交流操作完成定期下达的任务。这次实习前半天的任务本来就是实习动员、借领仪器、仪器校检、踏勘、选点。但由于实习第一天就下雨,我们只进行了实习动员以及借领仪器与仪器校检,踏勘。选点推迟到了第二天上午。选点后三天的任务就是外业与内业,包括平面控制测量与高程控制测量;控制点坐标与高程成果表的计算。接下来五天的任务就是碎步测量,测绘1:500比例尺地形图一幅。实习到此也就基本上接近尾声了。 实习总结与体会: 为期两个星期的工程测量学习已经结束了,通过这次实际的测量实习,我学到了很多实实在在的东西,比如对实验仪器的操作更加熟练,学会了碎部的测量、导线的测量与地形图的绘制等课堂上无法学到的东西,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动手与动脑的能力。这次实习的内容就是对工程测量知识的实践化,实习的要求就是让每个同学都对工程测量的实际操作能够达到基本掌握的程度。这次实习与以前的课堂实习相比,时间更加集中、内容

测量学知识点总结

测量学知识点总结 预览: 测量学是研究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以及确定地面点位的科学。测定、测设两部分内容 测定是使用测量仪器和工具,通过测量和计算,得到一系列测量数据或成果,将地球表面的地形缩绘成地形图,供经济建设,国防建设,规划设计及科学研究使用。测设(放样)是指用一定的测量方法,按要求的精度,把设计图纸上规划好的建(构)筑物的平面位置和高程标定在实地上,作为施工依据。 1954年北京坐标系,新1954年北京坐标系,1980年国家大地坐标系(现用) 独立平面直角坐标:一般将坐标原点选在测区的西南角,使测区内的点坐标均为正值。一个城市只应采取一个统一的高程系统。 俩点间高差与高程起算面无关现逐步归算至全国统一的1985国家高程基准 1、地球的自然表面 2、地球的物理表面——水准面 3、地球的数学表面——旋转椭球体面铅垂线:重力的方向线称为铅垂线—基准线 水准面: 任何一点都与重力方向相垂直的面。或水在静止时的表面。 水平面:与水准面相切的平面。 大地水准面: 与平均海水面相吻合并向大陆岛屿延伸而形成的封闭曲面称为大地水准面——测量基准面 地球椭球体: 椭圆绕其短轴旋转而成的旋转椭球体,又称地球椭球体。 地面点位的确定:地面点的空间位置须由三个参数来确定,即该点在大地水准面上的投影位置(x,y)和该点的高程H。 测量坐标系与数学坐标系的区别:坐标轴不同;象限旋转顺序不同 地面点的高程(1)绝对高程:地面点到大地水准面的铅垂距离,称为该点的绝对高程,简称高程,用H表示(2)相对高程:地面点到假定水准面的铅垂距离,称为该点的相对高程或假定高程。(3)高差:地面两点间的高程之差,称为高差,用h表示。高差有方向和正负。用水平面代替水准面的限度:平面坐标:半径10km范围内 ? 高程:影响大,一般超过200m即需改正测量工作的程序1、控制测量(平面控制测量和高程控制测量):2、碎部测量:以控制点为依据,测定控制点至碎步点之间的水平距离,高差及其相对于某一已知方向的角度来确定碎部点的位置。平面控制测量的形式:导线测量,三角测量,交会定点 测量工作的原则:1、在布局上遵循“由整体到局部”的原则,在精度“由高级到低级”,在程序上“先控制后碎部”.2、在测量过程中,遵循“随时检查,杜绝错误”的原则 测量的基本工作:测距离、角度、高差是测量的基本工作 距离、水平角、高差称测量三要素观测、计算、绘图是测量工作的基本技能水准测量原理:水准测量是利用水准仪提供的水平视线,借助于带有分划的水准尺,直接测定地面上两点间的高差,然后根据已知点高程和测得的高差,推算出未知点高程。 A、B两点间高差hAB为:hAB=a-b>0(B比A高)。高差等于后视读数减去前视读数。高差法:HB=HA+hAB 视线高法Hi=HA+a??转点作用:传递高程HB=Hi-b?水准测量所使用的仪器为水准仪,工具有水准尺和尺垫。组成:望远镜,水准器,基座水准仪的操作1、安置仪器2、粗略整平3、瞄准水准尺4、精确整平5、读数 视差:眼睛在目镜端上下移动有时可看见十字丝的中丝与水准尺影像之间相对移动的现象。产生的原因:水准尺的尺像与十字丝平面不重合。 消除的方法:依次调焦:目镜调焦使十字丝清晰;仔细地转动物镜对光螺旋,直至尺像与十字丝平面重合。

测量学期末复习知识点

期末复习知识点 测量学定义:研究三维空间中各种物体的形状、大小、位置、方向和其分布的学科。 内容:测定, 使用测量仪器和工具,通过测量计算,得到一系列测量数据,或把地球表面的地形缩绘成地形图,供国家建设和科学研究使用。测设:把图纸上规划设计好的建筑物、构筑物的位置,通过野外测量的方法在地面上标定出来,作为施工的依据。 测量工作基本内容1.控制测量:(1).平面控制网 (2)高程控制测量2碎部测量: 确定地面点位的三个基本要素 距离—斜距、平距;角度—水平角、垂直角;高差 测量工作的基准线和基准面—铅垂线、大地水准面。测量内业计算的基准面、基准线—参考椭球面、法线。 我国统一采用的坐标系为“1980年国家坐标系”。 参考椭球体:一个非常接近大地体,并可用数学式表示几何形体,作为地球的参考形状和大小。它是一个椭圆绕其短轴旋转而形成的形体, 故又称旋转椭球体。旋转椭球体由长半轴a(或短半轴b)和扁率α决定参数为:长半轴 a= 6378140m 短半轴b=6356755.3m扁率 α=1/298.257 测量精度要求不高时,可把地球看作圆球,其平均半径 R =6371km 大地水准面:设想处于完全静止的平均海水面向陆地和岛屿延伸所形成的闭合曲面。大地体:大地水准面所包围的代表地球形状和大小的形体。 绝对高程(海拔) :某点沿铅垂线方向到大地水准面的距离。相对高程: 某点沿铅垂线方向到任意水准面的距离。高差: 地面上两点高程之差。 高斯投影坐标系的建立:x轴 — 中央子午线的投影 y轴 — 赤道的投影 原点O — 两轴的交点X轴向北为正,y轴向东为正。原理:高斯投影采用分带投影。将椭球面按一定经差分带,分别进行投影。特性:1、中央子午线投影后为直线,且长度不变。2、除中央子午线外,其余子午线的投影均为凹向中央子午线的曲线,并以中央子午线为对称轴。投影后有长度变形。3、赤道线投影后为直线,但有长度变形。4、除赤道外的其余纬线, 投影后为凸向赤道的曲线,并以赤道为对称轴。5、经线与纬线投影后仍然保持正交。 6、所有长度变形的线段,其长度变形比均大于l。7、离中央子午线愈远,长度变形愈大。 6o带自首子午线开始,按6o的经差自西向东分成60个带。L。=6oN-3o(N为6o带的带号) 3o带自1.5 o开始,按3o的经差自西向东分成120个

测量学实习总结及心得体会

测量学实习总结及心得体会 导读:本文测量学实习总结及心得体会,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测量学实习总结及心得体会 总结: 2013年12月20日,为期2个周的测量学实习终于迎来落幕。不过,这只是我们测量实习的2/3,还有1/3还未完成。这次实习分为2个部分, 一:实地测量贵州大学新校区东楼、西楼、实训楼中间的花园一半等所围成的区域; 二:运用CAD画出所测面积的平面图。 在这测量实习期间,咱们组所有测量的时间花了3天半,整整的测量时间也有2天,其余是是半天,这次测量内容很简单,就是2个仪器的使用。但是画图是个大问题,问题有2, 一:CAD的安装不够普及,因为大家的操作系统都是64位,有的是安装不上CAD软件,有的是安装上CAD软件安装不上cass插件。可谓这是最难的,班上40多台电脑,只有2台可以正常安装使用。其余的都是有心无力。 二:就是CAD软件的使用,由于12级的CAD课程还没有安排下来,所以这门技术大家都是可知不可用,大家都是初出茅庐,瞎蒙自行去绘画。这是作业难度更加大了!为了克服这些问题,我们选择

了换装系统。 心得体会: 通过这次测量实习,我们大家都从中获益匪浅,有知识上的,还有身心上的。在这2个周里,为了每一个点的数据,大家都各自奋斗着, 哪一个点错了就马上抱上仪器就再去测量,不管天晴雨落,因为下雨大家都出去测量,好多同学都感冒了,咱们男同学还好了,可以坚持下来,但是对于女同学就很难了,我亲眼看见咱们班的一个女同学因为这次测量而手上长了4个冻疮。双手背冻得通红,红肿红肿的,可吓人了。还有就是咱们的立尺的同学有一次直接是特别困,倚尺而眠,当天那个温度很冷,风很大,他能倚尺而眠。这个是真的很佩服他的。但同时也是说明了那个是多累的。读数的也很受阻,为了一个数,读了又读,眼泪都读出来了。这些刻录在咱们的脑海里。这些正是咱们这次测量所必须经历的苦啊,在这之中有汗还有泪。当然也有抱怨,大家都在抱怨:为什么其他班的实习就直接是实训楼前面的花园,而我们就是这个的一半还的加上栋楼西楼的范围。为什么其他班2个周只需要车辆不到300的点,而我们要测量700多个点。各种怨言,当然包概括我们自己也有的。但是当大家一起出去的测量的时候,大家都很投入,累得不再去考虑这些事非了。 一切都是在于坚持,不管是天大晴天还是下雨天,天公作美那测量对大家那是一种惬意的事,但是天公不美作大家则是路人过时的路标,他们投来异样的眼光,感概咱们很傻,这个很累。那种窃窃私语

测量学实习报告范文XX

测量学实习报告范文XX 很多学校都会要求学生写实习报告。那么应该怎么样去写呢,下面小编就教大家如何写实习报告吧。 实习目的:通过实地的测量实习,巩固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熟练掌握水准仪、经纬仪的基本操作,掌握导线测量、三角高程测量、四等水准测量的观测和计算方法,学习如何进行实地的地形控制测量和地形图的展绘、拼接,在实习的同时也体验一下实际测量工作的生活、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XX年5月11日上午,带着愉快的心情,坐上一路向南的汽车,开始了我们本学期的工程测量实习,这也是我们专业第三次的实习!一个多小时之后,我们来到了我们实习的目的地——江西省桑蚕茶叶研究所! 在这里不得不介绍一下江西省蚕桑茶叶研究所了,江西省蚕桑茶叶研究所始建于1958年,经50年的建设,现已发展成集蚕桑、茶叶科学研究与科技服务,农业良种繁育与推广,园林设计与苗木栽培及现代农业展示为一体的科研事业单位。所内主要经营项目有:蚕种培育、茶叶加工、苗木种植、园林设计和果树栽培等。我们所住的招待所周围空气清新,树木繁茂,山塘众多,地貌丰富,植被覆盖率超高,而且民风淳朴,安居乐业,的确是旅游观光、休闲度假的理想之地,是人民居住的天堂啊!

当日下午,在招待所门前,我们的欧阳老师简单地开了个动员大会,他重申了我们此次实习的意义和要求,强调了应当遵守的一些纪隶和安全事项,还为我们打气,鼓励我们勇敢机智面对将要到来的困难!接着马上就是踏勘选点,围绕着招待所外面的“8”字圈,我们选取了A·B两条线路,每条12个点,就这样,我们10几个小组被分成4路! 接下来的头3天是平面控制测量!我们小组先是用了一天半的时间完成角度测量,然后用一天半来完成高程测量。 1、用经纬仪来测角度,架设仪器:将经纬仪放置在架头上,使架头大致水平,旋紧连接螺旋。 2 、对中:目的是使仪器中心与测站点位于同一铅垂线上。可以移动脚架、旋转脚螺旋使对中标志准确对准测站点的中心。 3 、整平:目的是使仪器竖轴铅垂,水平度盘水平。根据水平角的定义,是两条方向线的夹角在水平面上的投影,所以水平度盘一定要水平。粗平:伸缩脚架腿,使圆水准气泡居中。检查并精确对中:检查对中标志是否偏离地面点。如果偏离了,旋松三角架上的连接螺旋,平移仪器基座使对中标志准确对准测站点的中心,拧紧连接螺旋。精平:旋转脚螺旋,使管水准气泡居中。

现代测量学知识点汇总

工程测量学 一、名词解释(10×2=20分) 1、工程测量学:是研究工程建设和自然资源开发在规划设计、工程施工和运营管理各阶段中进行测量工作的 理论、技术和方法的科学。【工程测量学:是研究地球空间(包括地面、地下、水下、空中) 具体几何实体的测量描绘和抽象几何实体的测设实现的理论、方法和技术的一门应用性学 科。】 2、赤道:赤道面与椭球面相截所得的曲线称之为赤道。【通过椭球中心且与椭球旋转轴正交的平面与 椭球表面的交线称为赤道。】 3、赤道面:通过椭球中心且与椭球旋转轴正交的平面称为赤道面。 4、水准面:处于静止状态的水面,其表面处处与铅垂线正交,这样由重力等位面形成的封闭曲面称为水准面。 5、大地水准面:用平均海水面代替海水静止时的水面,即平均水准面,称为大地水准面。 6、子午线:子午面与大地椭球面的交线称为子午线。 7、子午线收敛角:通过地面某点的真子午线北方向与其坐标北方向之间的夹角。 8、子午面:通过地球(或椭球)旋转轴的平面称为子午面。 9、大地纬度:通过地面某点法线与赤道面的交角,称为大地纬度。 10、大地经度:通过地面某点的子午面与起始子午面的夹角。 11、大地坐标:用大地经度L与大地纬度B表示地面点的坐标称为大地坐标。 12、地物:位于地面上的所有物体,统称为地物,地物分自然地物和人工地物。 13、地貌:它是地面高低起伏,凹凸不平的自然形态。 14、高程:地面点沿铅垂线方向到大地水准面的距离,称为该点的高程。 15、海拔:地面点到大地水准面的铅垂距离,称为绝对高程。 16、绝对高程:地面点沿铅垂线方向到大地水准面的距离称为绝对高程。 17、相对高程:地面点沿铅垂线方向到任意水准面的垂直距离叫相对高程。 18、高差:地面上两点高程的差值,或两点铅垂线方向到大地水准面的距离之差,称为高差。 19、等高距:相邻两条基本等高线之间的高差。 20、等高线:等高线是指由地面上高程相同的相邻点所连接而成的闭合曲线。 21、首曲线:按地形图的基本等高距测绘的等高线称首曲线,又称基本等高线。 22、间曲线:为了显示首曲线表示不出的地貌特征,按1/2基本等高距描绘的等高线称间曲线,又称为半 距等高线,图上用虚线描绘。 23、计曲线:为读图时量算高程方便起见,每隔四根首曲线加粗描绘一根等高线,称为计曲线,又称加粗 等高线。 24、等高线平距:相邻等高线之间的水平距离称为等高线平距。 25、天顶距:视线与测站点天顶方向之间的夹角称为天顶距。 26、竖直角:测站点至目标点的视线与同一竖直面内的水平线之间的夹角称为竖直角。 27、水平角:空间相交两直线之间的夹角在水平面上投影叫水平角。【地面上一点至任意两个目标的方向 线垂直投影到水平面上所成的角称为水平角。】 28、高度角:目标方向与水平方向之间的竖直夹角。 29、方位角:自基本方向线的北端起顺时针量至某直线的角度称为该直线的方位角。 30、坐标方位角:以坐标北方向作为基本方向线,顺时针方向到某一方向线的水平角度,称之为坐标方位角。 31、水准点:只用水准测量测其高程而不测量其平面坐标的测量控制点叫水准点。 32、导线:将相邻控制点用直线连接而构成的折线,称为导线。 33、闭合导线:从一个已知点出发,经过一系列导线点后又回到该已知点上,这种导线形式叫闭合导线。 34、附合导线:由一个已知点出发,经过一系列导线点最后附合到另外一个已知点上。 35、支水准路线:从一个已知高程的水准点开始,沿一条路线进行水准测量,最后既不回到原水准点上,也

测量实习报告汇总精选5篇

测量实习报告汇总精选5篇 这次10天的土木工程测量实习收获是很大的,不仅在于我对专业的学习和仪器熟悉程度,同时在对自己做事的严谨、团队协作精神的培养也极大有促进作用。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测量实习报告,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测量实习报告1 一、实习目的: 1.掌握水平角方向观测法的观测、记录和计算。 2.了解方向观测法的精度要求及重测原则。 3.根据测区情况和控制点状况进行合理的选点与导线布设。 4.掌握外业测量的方法资料的检查方法及过程。 5.掌握内业的成果的计算步骤和方法。 6.熟悉测量成果的质量分析和处理方法。 7、通过现场教学和野外测量实习,可以加深和巩固实习者测量学理论知识,是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相结合的综合应用。 8、通过小范围的控制测量、地形测量及工程测量,可以提高实习者思维能力、动手能力,使实习者在仪器操作、实地测量、成果计算、图表绘制等诸多技能方面受到全面的训练。 9、通过实习可以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社会活动、组织能力、团队精神及行为规范方面,也是一次极好的锻炼机会。 二、实习计划: 1、水平角的测量 2、闭合导线测量 在为期五天的工程测量学实习中,我们要完成野外闭合导线的测量工作,其包括导线外业测量与内业计算。外业工作主要是踏勘选点、建立标志、量边测角;内业工作主要是数据整理、坐标计算、展点绘图。 三、实习安排: 7月10日上午:①实习动员②上课:闭合导线测量 1f-212 11日下午:①发放仪器及实习备品②预习仪器整平③预习仪器对中④预习仪器角度测量地科馆901 11日下午:①踏勘②选点③埋标④量边⑤角度测量野外闭合导线测量

测量学实习报告 完整版

苏州科技学院天平学院 工程管理(房地产)专业 《测量实习B》 实习报告 班级实习小组 学号 ********** 姓名******* 实习地点 ********** 实习日期2012年7月10日至2012年7月14日 同组成员姓名 指导教师 2012 年 7 月 14日 目录 1.前言 (3) 2.测区概况及现有资料 (6) 2.1 测绘任务 (6) 2.2 测区概况 (6) 2.3 现有资料 (6) 3.踏勘选点 (7) 3.1 选点要求 (7) 3.2 构建控制网 (7) 3.3 建立标志 (7) 4.控制测量 (8) 4.1高程控制测量 (8) 4.2平面控制测量 (8)

4.3支导线测量 (9) 5.碎部测量 (11) 5.1 方格网绘制及控制点展绘 (11) 5.2 碎部测量 (11) 5.3 地形图绘制 (12) 5.4 地形图整饰、编辑和检查 (12) 6.建筑物放样 (13) 6.1 放样方案设计 (13) 6.2 测设数据计算 (13) 6.3 测设方法 (13) 6.4 测设结果验证 (13) 7.小结 (14) 1.前言 此次测量学实习为时一周时间,我们小组通过合理分工、通力合作、各尽其责的完成了任务。 此次实习的目的如下: 1.巩固与加深课堂所学知识内容; 2.进一步锻炼实际操作测绘仪器的方法技能; 3.培养科学素养和实事求是的精神; 4.加强同学自身及同学之间的组织协调能力。 我们本次实习的组织安排如下: 组长: 副组长: 组员: 具体实习安排如下: 2012/7/10/上午 动员大会 2012/7/10下午 踏勘选点、绘制坐标格网 参与人员:全体成员 选用工具:白纸、绘图工具、油漆

摄影测量学考试知识点汇编

摄影测量学习题 一、名词解释: 1、摄影测量学:是对研究的对象进行摄影,根据所获得的构像信息,从几何方面和物理方 面加以分析研究,从而对所摄对象的本质提供各种资料的一门学科。 2、光圈号数 :相对孔径的倒数 3、景深 :远景与近景之间的纵深距离称为景深 4、超焦点距离:当物镜向无限远物体对光时,不仅远处的物体构象清晰,而且在离开物镜 不小于某一距离H 的所有物体,其构象都很清晰,这个距离H 就称为超焦点距离或称为无限远起点 5、视场: 将物镜对光于无穷远,在焦面上会看到一个照度不均匀的明亮圆。这个直径为 ab 的明亮圆的范围称为视场 6、视场角 :物镜的像方主点与视场直径所张的角2α。 7、像场 :在视场面积内能获得清晰影像的区域 8、像场角; 物镜的像方主点与像场直径所张的角2β。 像主点:摄影机轴在框标平面上的垂足。 11、航向重叠 :沿飞行方向上相邻像片所摄地面的重叠区。 12、旁向重叠:两相邻航带摄区之间的重叠 主光轴 :通过诸透镜光轴的轴 主点: 主平面与光轴的交点 13、摄影基线 :相邻像片摄影站(投影中心)之间的空间连线。 15、内方位元素 确定物镜后节点和像片面相对位置的数据。 16、外方位元素 确定摄影摄影机或像片的空间位置和姿态的参数 焦点 平行光轴的投射光线经物镜后产生折射,该折射线与光轴的交点。 17、像片倾角 航摄仪光轴与通过物镜中心的铅垂线所夹的角称为像片的倾斜角 19、像片旋角 相邻像片的主点连线与像幅沿航线方向两框标连线之间的夹角称为像片的旋 偏角 20、倾斜误差 因像片倾斜引起的像点位移 节点 投射光线与成像光线与光轴的交角u 和u ′相等时,投射光线与成像光线与光轴的交点。 21、投影差 因地形起伏引起的像点位移 22、摄影比例尺 航摄相片上某一线段构成的长度与地面上相应水平距离之比。 23、像片控制点 为联系地面与相片而测定地面坐标的像点。 相对孔径 物镜焦距与有效孔径之比 25、左右视差 同名像点在各自像平面坐标系中的x 坐标之差 26、上下视差 同名像点在各自像平面坐标系中的Y 坐标之差 27、核点 基线延长线与左、右像片的交点k 1、k 2称为核点 28、核线 核面与像片的交线称为核线 29、核面 通过摄影基线S 1S 2与任一地面点A 所作的平面W A 30、投影基线 两摄站的连线 31、像片基线 指相邻两张像片主点的连线 32、解析空中三角测量 即在一条航带几十条像对覆盖的区域或由几条航带几百哥像对构成 的区域内,仅仅由外业实测几个少量的控制点,按一定的数学模型,平差 解算出摄影测量作业过程中所需的全部控制点及每张像片的外方位元素 33、空间后方交会 就是利用地面控制点的已知坐标值反求像片外方位元素 ()()()()(){} 2332233213322232332 1[]Z X Y X Y Y Y X X X Z Y X X Y Z X Y Y X Z X Y X Y =-+-+-+-+--

测量学考试总结

第一章 一、测量学是研究地球的形状、大小以及测定地面点或空间点相对位置的一门科学 任务:测绘、测设和科学研究 (1)利用测量仪器和工具,通过测量地面点的有关数据,按一定的方法将地表形态及其信息绘制成图,这项工作称做地形图测绘,简称测图; (2)利用测量仪器和工具,将在图纸上设计好的建筑物或构筑物的位置在地面上标定出来,这项工作称做测设或施工放样; (3)为研究农林业资源分布、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壳的升降、地震预测预报、海岸线的变迁、北极光等科学研究提供资料和方法。 最高点:珠峰8844.43m 最低点:马里亚纳海沟低于海水面11022m 二、设想有一个静止的海水面,向陆地内部不断延伸并且包围整个地球从而形成一个封闭的海水面。 取其一时间段的平均海水面作为地球形状和大小的参考标准,它所包围整个地球的形体称做大地体,其表面称做大地水准面(测量工作的基准面)。 铅垂线:重力的作用线称为铅垂线。 铅垂线是测量工作的基准线。 三、测量中独立平面直角坐标与数学中平面直角坐标系相比 不同点: 1、 x ,y 轴互异。 2、 坐标象限不同。 3、表示直线方向的方位角 定义不同。 相同点: 数学计算公式相同。 四、6o带自首子午线开始,按6o的经差自西向东分成60个带。 3o带自1.5 o开始,按3o的经差自西向东分成120个带。 我国领土从13~23带。 我国领土从24~45带。 6度投影带:中央子午线经度为 ? ?-=3 60N L

3度投影带:中央子午线经度为 (补考)我国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的表示 (1)为了避免横坐标出现负值,故规定将坐标纵轴向西平移500km 。即将自然值的横坐标Y 加上500000米; (2)为了根据横坐标能确定该点位于哪一个六度带内,再在新的横坐标Y 之前标以带号。 五、地面点的高程 绝对高程(海拔):指某点沿铅垂线方向到大地水准面的距离,用H表示。 相对高程:某点距假定水准面的铅垂距离。 高差:地面上两点间的高程之差。 地形:地物和地貌统称为地形。 测量的基本问题是测定地面点的平面位置和高程。 ? 测量工作的主要目的是确定点的坐标和高程。 ? 待定点的坐标和高程一般不是直接测定的。 测量基本工作: ? 高差测量(h ) ? 角度测量(β、α) 距离测量(S 、D ) 确定点位的三要素: ? 高差 ? 角度 ? 距离 外业工作:测定和测设。 内业工作:观测数据处理和绘图 ? 在测量布局上,应遵循“从整体到局部”的原则; ? 在测量精度上,应遵循“由高级到低级”的原则; ? 在测量程序上,应遵循“先控制后碎部”的原则。 n L ?=3'0

测量学实习心得体会

体会及感悟 通过实际的测量实习,让我学到了很多实实在在的东西,比如对仪器的操作更加熟练,学会了地形图的绘制和碎部的测量等课堂上无法做到的东西,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动手和动脑的能力,同时也拓展了与同学的交际、合作能力。一次测量实习要完整的做完,单单靠一个人的力量和构思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小组的合作和团结才能让实习快速而高效的完成。 测量实习,让我们对过去课堂上的测量理论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对以前零零碎碎学的测量知识有了综合应用的机会,对控制测量和地形图测绘过程有了更好的了解;学会了地形图的绘制等在课堂上无法做到的东西以及更熟练的使用水准仪,经纬仪等测量仪器与工具;很好的巩固了理论教学知识,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同时也拓展了与同学之间的交际合作的能力。当然其中不乏老师的教诲和同学的帮助。当我们每个组都基本画好图后,老师一个个地检查,出现问题就让我们及时改正。其实想想每天校园中那些进行测量的我们也算是一道不错的风景。具体说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⑴. 磨练品格: 这次实习,不仅让我们学到了测量的实际能力,更锻炼了我们面对困难的忍耐力。在实习测量的过程中,不可能完全没有错误,我们不曾气馁,继续一次又一次的重测,重计算,一次次地练习,在一次次的改进中提高测量水平,磨练自己迎难而上的坚强品格。 实习磨砺实干精神,每个组员都必须亲自实践。选点、搬仪器、对中、整平、照准、读数、记录、计算……每个人都要能熟练掌握,

谁也不能只做“指挥”工作,谁都要参与到实际的工作中来,不怕累,不怕脏,敢吃苦,能出力! 我们每个组员都分别独立的观察,记录每一站,并准确进行计算,做到步步有“检核”。这样做不但可以防止误差的积累,及时发现错误,更可以提高测量的效率。我们怀着严谨的态度,错了就返工,决不马虎。直至符合测量要求为止。通过实习,我们渐渐养成了凡事都细心、谨慎的态度。 ⑵. 团队协作: 测量实习的过程就是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在实习之初,我们每个人都担心自己理论知识不够扎实,不会测,测不好,担心只有十天的测量时间,自己不能按时完成任务,但是,经过我们小组的反复测量,我们的团结、默契,克服了测量中的种种问题,终于提前完成了任务。有了团结的力量我们才能干得起劲。同时我也从别人那里学到了以前不是太清楚的东西,比如数据的处理、水平角的观测以及一些作图的疑问都在测量中得到了答案。 :

测量学试题及详细答案-

第一章绪论 1、概念: 水准面、水准面、高差、相对高程、绝对高程、测定、测设 2、知识点: (1)测量学的重要任务是什么?(测定、测设) (2)铅垂线、水准面在测量工作中的作用是什么?(基准线、基准面) (3)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与数学坐标系的异同。 (4)地面点的相对高程与高程起算面是否有关?地面点的相对高程与绝对高程的高程起算面分别是什么? (5)高程系统 (6)测量工作应遵循哪些原则? (7)测量工作的基本容包括哪些? 一、名词解释: 1.简单: 三、选择题 12地面点到高程基准面的垂直距离称为该点的(B )。 A.相对高程;B.绝对高程;C.高差 D.差距 13地面点的空间位置是用(C )来表示的。 A.地理坐标;B.平面直角坐标; C.坐标和高程 D.假定坐标 14绝对高程的起算面是(B )。 A.水平面;B.水准面;C.假定水准面 D.水平面 15测量工作中野外观测中的基准面是(B )。 A.水平面B.水准面C.旋转椭球面D.圆球面 16测量学是研究如何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并将设计图上的工程构造物放样到实地的科学。其任务包括两个部分:测绘和(D )A.测定B.测量C.测边D.放样 17测量学按其研究的围和对象的不同,一般可分为:普通测量学、测量学、(D )摄影测量学、制图学。 A.一般测量学B.坐标测量学C.高程测量学D.工程测量学

18静止的海水面向陆地延伸,形成一个封闭的曲面,称为(A ) A.水准面B.水平面C.铅垂面D.圆曲面 19测量工作中,业计算所采用的基准面是(B )。 A.水平面B.水准面C.旋转椭球面D.竖直面 20在高斯6°投影带中,带号为N的投影带的中央子午线的经度λ的计算公式是( C )。 A.λ=6N B.λ=3N C.λ=6N-3 D.λ=3N-3 21在高斯3°投影带中,带号为N的投影带的中央子午线的经度λ的计算公式是(B )。 A.λ=6N B.λ=3N C.λ=6N-3 D.λ=3N-3 22测量上所选用的平面直角坐标系,规定x轴正向指向(D )。 A.向B.南方向C.西方向D.北方向 23在6°高斯投影中,我国为了避免横坐标出现负值,故规定将坐标纵轴向西平移(C )公里。 A.100 B.300 C.500 D.700 24在半径为10Km的圆面积之进行测量时,不能将水准面当作水平面看待的是:(C ) A.距离测量B.角度测量C.高程测量D.以上答案都不对 25组织测量工作应遵循的原则是:布局上从整体到局部,精度上由高级到低级,工作次序上(D )。 A.先规划后实施B.先细部再展开C.先碎部后控制D.先控制后碎部 26测量的三要素是距离、(B )和高差。 A.坐标B.角度C.方向D.气温 27目前我用的高程基准是(C ) A.1956年黄海高程B.1965年黄海高程C.1985年黄海高程D.1995年黄海高程 28目前我用的全国统一坐标系是( D ) A.1954年坐标系B.1980年坐标系C.1954年国家坐标系D.1980年国家坐标系 29测量工作的基准线是(A ) A.铅垂线B.水平线C.切线D.离心力方向线 30水准面有无数多个,其过平均海水面的那一个,称为(B ) A.平均水准面B.水准面C.统一水准面D.协议水准面 31在高斯投影中,离中央子午线越远,则变形(A )。 A.越大B.越小C.不变D.北半球越大,南半球越小。 四.简单题 1. 什么叫水准面?它有什么特点和作用? 通过平均海水面的一个水准面,称水准面,它的特点是水准面上任意一点铅垂线都垂直于该点的曲面,是一个重力曲面,其作用是测量工作的基准面。

测量学期末重点总结

测量学:研究和测定地面点的位置和高程,测绘各种比例尺地形图,以及根据工程需要进行。放样,研究地球或其某一部分的形状和大小的科学测量学的两大任务:图上→实地;实地→图上 测量学的分类:1.大地测量学:测量与描绘地球表面形状。2.地形测量学:测定地物、地形并绘制地形图。3.工程测量学:各项工程各个阶段的测绘工作。4. 制图学:制图理论、工艺技术和应用等的科学。 地图特点:①地图是客观世界的缩小版,缩小须符合一定比例尺②地图以平面形式(纸、屏幕)表现了球面世界③地图准确的反映了实体的位置及实体间的邻接关系④地图是客观世界的概括⑤地图中对实体的表示须采用标准的符号库 地图涵义:根据一定的数学法则,运用制图综合的方法,以专门的图式符号系统把地球表面的自然现象和社会经济现象缩绘在平面上的图形,就是地图。 地图学定义:地图学是以地理信息传递为中心,探讨地图的理论实质、制作技术和使用方法的一门学科。 地图学分支:①理论地图学②地图制图学③应用地图学 水准面:静止的海水面,向陆地延伸而形成一个封闭的曲面。 大地水准面:通过平均海水面并向陆地延伸所形成的闭合曲面。 参考椭球面:接近大地水准面而又规则的数学形体。 参考椭球体的定位:确定椭球体与大地体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固定下来。 高斯投影——等角投影(角度变形为零),也叫正形投影。 投影分带:①6o分带:从首子午线起,自西向东经差6o分一个带,全球共分60带。编号为1、2、……60,其轴子午线经度L0与带号N6间的关系为:L0=6N6-3② 3o分带:从经度1o30’这条子午线开始,自西向东经差3o为一带,全球共分120带。编号为1、2、……120,其轴子午线经度L与带号N3间的关系为:L=3N3 绝对高程:地面点到大地水准面的铅垂距离。HA表示A点的高程。 相对高程:从一点到假定水准面的铅垂距离。H’ A表示A点的相对高程。hAB=HB-HA=H’B-H’A 比例尺:图上某直线的长度与地面上相应线段的水平投影长度之比。 比例尺精度:图纸上0.1mm所表示的实地水平距离。(会换算)例如:1:1万的比例尺的精度是1m。 选择比例尺的方法标准:图上需要表示出的最小地物有多大,两点间的距离要精确到什么程度地图比例尺大小怎么分辨:大比例尺地图范围大,不详细,小比例尺地图范围小,详细 测量基本工作:距离测量,角度测量,高差测量。 系统误差:在相同观测条件下,对某一未知量进行一系列的观测,若误差的大小和符号保持不变,或按照一定的规律变化。 偶然误差:在相同观测条件下,对某一未知量进行一系列的观测,从单个误差看其大小和符号的出现,没有明显的规律,但从一系列误差总体看,则有一定的统计规律。 真误差公式:△=V观测-V真值 例题1:一段距离的真实长度为237.57m,某人一次观测得到的距离为237.48m,求此次观测的真误差?△=V观测-V真值=237.48-237.57=-0.09m 相同观测条件下,对同一个量进行n次观测,结果为l1、l2……l n。每个观测值真误差分别为△1、△2 ……△n。取各真误差的平方和的平均值之平方根m,作为评定这组观测值精度的标准,即:m=±[(△12+△22+……△n2)/n]1/2 =±(△△/n)1/2,称m 为中误差或者叫均方差。 例题2:设在相同条件下,对某一角度进行了六次观测,观测结果见下表,经精密仪器测定,该角度值为71°32′02″(因其观测精度很高,相对本例的观测值来说可视为真值)。求观测值的中误差。

土地测量学实习报告

土地测量学实习报告

《土地测量学》实习报告

实验报告一 一、实验名称:闭合水准路线测量 二、实验目的: ⑴练习水准测量的施测、记录、计算、闭合差调整及高程计算方法; ⑵熟悉闭合水准路线的施测方法; ⑶练习距离的测量及数据处理方法。 三、实验器材: 三脚架1个,水准仪1台,塔尺2把,卷尺1个 四、实验步骤: ⑴确定水准测量的测量路线,已知高程点为1点,待测高程点为2,3, (11) ⑵安置水准仪于1点和待测点2点大致等距离处,进行粗略整平和目镜对光; ⑶后视1点上的塔尺,精平后读取后视读数,记录数据,前视2点上的塔尺,精平后读取前视读数,记录数据; ⑷用卷尺测量1,2两点间距离,记录数据; ⑸沿着选定的路线,将仪器搬至2点和3点大致等距离处,用上述同样的方法进行观测,记录数据。依次连续设站,连续观测,最后回至1点; ⑹分别测量相邻两点间的距离,记录数据; ⑺检核计算:后视读数之和减前视读数之和应等于高差之和;

⑻计算高差闭合差与限差,确定没有超限则进行其他的内业计算,如若超限,则应重新测量。 五、注意事项: ⑴塔尺应立直,不得倾斜,水准仪应安置在前后数据大致相等的位置; ⑵在前一测站作为前视点,后一测站作为后视点的塔尺,在两次观测未完成时不能发生移动; ⑶在距离测量过程中应保持卷尺处于拉直状态且保证卷尺应处于同一直线上,不能因石块阻挡等因素导致弯曲,如待测两点不在一条直线上,则应分段测量。

实验报告二 一、实验名称:测回法测量水平角 二、实验目的: ⑴掌握经纬仪对中、整平、照准和读数的方法; ⑵掌握测回法测量水平角的操作、记录及计算方法; ⑶掌握钢尺测量和经纬仪定线的方法; ⑷掌握闭合导线测量内业计算的方法。 三、实验器材: 三脚架1个,经纬仪1台,测钎2跟,测钎支架2个,钢尺1把 四、实验步骤: ㈠仪器的安置 安置三脚架于测站上,注意脚架高度适中,架头大致水平。从仪器箱中取出仪器,用中心螺旋连接在脚架上。采用垂球对中法安置仪器: 粗对中与粗平。平移三脚架(注意保持三脚架架头面基本水平),使垂球尖大致对准测站点标志,将三脚架踩入土中。 精对中。稍微旋松连接螺旋,双手扶住仪器基座,在架头上移动仪器,使垂球尖准确对准测站点后,再旋紧连接螺旋。垂球对中的误差应小于3mm。 精平。旋紧脚螺旋使水准气泡居中,转动照准部,旋转脚螺旋,使管水准气泡在互相垂直的两个方向上居中。(旋转脚螺旋精平仪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