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 2.7《启蒙运动》优教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51.00 KB
- 文档页数:6
第7课《启蒙运动》【课标要求】1.简述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康德等启蒙思想家的观点2.概括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欧洲启蒙运动的背景和特点,掌握启蒙运动思想家的主要观点。
2、通过阅读启蒙运动思想家的言论材料,培养学生对历史资料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评价问题的能力,通过比较启蒙运动和文艺复兴的异同,培养学生归纳和比较的能力。
3、通过对启蒙运动兴起的历史条件和重大影响的探究,使学生认识到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基本观点。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和教材内容有紧密联系的图片资料,激发学生的兴趣。
教师还要精心设计问题,引起学生的思考,发挥学生的积极性,真正理解重点和难点,从而内化为自己的知识。
问题探究,体现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历史思维方法和历史学习的方略;情境教学法:学生角色扮演,深入历史。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启蒙思想是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产物,是人类文明精华积淀之所在,更是近代资产阶级为之奋斗的成果,这些成果不仅仅属于其个人和那个时代,更属于世界、属于全人类。
所以,通过本节的学习,学生可以:1. 培养人文意识,强化法治观念。
2. 关注社会进步,培养坚强的意志,树立科学精神,敢于怀疑,勇于创新,不断追求真理。
3. 领悟先进思想对人类社会进步的巨大推动作用,积极汲取启蒙思想精华,为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提供借鉴。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等启蒙运动思想家的主要观点及启蒙运动的影响难点:启蒙运动与文艺复兴的区别与联系。
【教学方法】讲述法,情景式教学【教具准备】多媒体设备【课型】新授课【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新闻导入:泰沃·夏沃(一个处于植物人状态的佛罗里达妇女,她由喂食管维持生命)自2005年3月18日被拔掉进食管后,她的父母六次上诉美国各级法院,要求为女儿插上进食管但均遭到驳回,3月31日上午9点,泰沃·夏沃终于在全世界的关注下走向天国。
7、启蒙运动1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欧洲启蒙运动的背景和特点,掌握启蒙运动思想家的主要观点。
2、通过阅读启蒙运动思想家的言论材料,培养学生对历史资料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评价问题的能力,通过比较启蒙运动和文艺复兴的异同,培养学生归纳和比较的能力。
3、通过对启蒙运动兴起的历史条件和重大影响的探究,使学生认识到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基本观点。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和教材内容有紧密联系的图片资料,激发学生的兴趣。
教师还要精心设计学案,引起学生的思考,发挥学生的积极性,真正理解重点和难点,从而内化为自己的知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启蒙思想是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产物,是人类文明精华积淀之所在,更是近代资产阶级为之奋斗的成果,这些成果不仅仅属于其个人和那个时代,更属于世界、属于全人类。
所以,通过本节的学习,学生可以:1. 培养人文意识,强化法治观念。
2. 关注社会进步,培养坚强的意志,树立科学精神,敢于怀疑,勇于创新,不断追求真理。
3. 领悟先进思想对人类社会进步的巨大推动作用,积极汲取启蒙思想精华,为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提供借鉴。
2学情分析高二学生探索求知热情高,理性思维能力正在形成,世界观、价值观具有很强的可塑性。
本课内容,学生在初中历史曾接触过,对相关知识有比较充分的了解,而且在经过了一年多高中历史的学习之后,已基本熟悉了高中历史的学习方法。
本课采用学案式教学法,教师或引导学生查阅资料,让学生在课上分析、讨论,从而从多渠道培养学生的自学、思维能力,发挥教师在学生学习中的主导作用,以及树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这是符合高二学生的认知水平的。
3重点难点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等启蒙运动思想家的主要观点;启蒙运动的影响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教学活动活动1【讲授】苏格拉底和孔子思想相同点活动2【讲授】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过程起源——复兴——发展——成熟(理性)活动3【讲授】探究启蒙之源合作探究一:探究启蒙之源材料一十八世纪的法国是欧洲典型的封建君主国家。
启蒙运动的兴起【教学目标】
【教材结构及重点难点】
一、理性时代的到来
1.启蒙运动兴起的背景
2.启蒙运动的兴起及主要内容
3.理性主义
二、伟大的启蒙思想家
1.伏尔泰
2.孟德斯鸠
3.卢梭
4.《百科全书》派
三、启蒙运动的扩展
1.启蒙思想的扩展
2.启蒙运动的影响
重点:理性主义、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的主张和启蒙运动的影响。
难点:理性主义、启蒙运动与文艺复兴的区别与联系
【教学方法】
本节课主要采用问题讲述、比较法和应用史料分析法进行教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及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历史思维能力。
通过历史史实的比较,培养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以及对所学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概括和阐释的能力。
注重通过指导学生研习史料,运用史料为证据,培养学生的分析、评价和辨伪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和创新精神。
《启蒙运动》教案
名师说课
源于英国,高潮和中心在法国,然后扩展到西欧,进而影响到整个世界的启蒙运动,在世界史上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启蒙运动的思想理念,一方面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民主、自由、平等、博爱观念深入人心;另一方面促进了法美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和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
本课涉及的思想家主张较多,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分析主张的具体内容,在注意个性的同时,归纳共性的东西。
在教师讲解的同时让学生动手,如制作表格分类掌握思想家的具体主张、代表著作等。
理清各位思想家的主张,形成系统的知识网络。
分清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是法国启蒙思想家,康德是启蒙运动时期德国哲学家。
在教学过程中,可结合思想家的经典名句,来加深学生对他们思想主张的理解。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识记:掌握理性的概念;记忆启蒙思想家杰出的代表伏尔泰、孟德斯鸠和卢梭的思想主张;了解康德继承和弘扬法国启蒙思想。
2.理解:启蒙运动是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的产物,实质是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运动;理解启蒙思想家的观点:“天赋人权”、“三权分立”、社会契约论和人民主权论。
3.运用: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法国为什么是启蒙运动的中心地;比较启蒙运动和文艺复兴运动的异同。
过程与方法
1.情景再现。
2.图片解说。
3.分析讨论。
4.探究学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学习启蒙思想家反对封建专制追求民主的斗争精神。
2.通过对法国启蒙思想所产生影响的分析,认识意识形态对社会发展所起的重大作用,从而提高学习理论的自觉性。
重点与难点
重点
启蒙运动是宣传理性主义的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理性主义是人文主义思想的进一步弘扬。
难点
关于启蒙思想家的观点:天赋人权论、社会契约论、人民主权论、三权分立学说。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展示图片:王夫之、顾炎武、黄宗羲
明末清初,随着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不断发展以及满清入关统治中国,中国出现了最早的反对封建专制的思想家,为当时逐渐僵化的思想界注入了一股新风气。
同一时期的欧洲,无论是封建制度的腐朽与落后,还是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程度都要高于中国,而且经过了文艺复兴的洗礼以后,他们思想界又会出现什么样的新变化呢?
新课学习
“启蒙”就是开启智慧,通过教育和宣传,把人们从愚昧、落后、黑暗的封建社会中解放出来,使人们摆脱教会散布的迷信和偏见,从而为争取自由和平等去斗争。
启蒙运动的爆发并不是偶然的,它为什么会爆发,当时社会具备了哪些条件呢?
展示图片18世纪的法国
一、新时代的到来
背景:1.政治:英国完成了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度。
对君主专制的否定,对法国起了启示和榜样作用。
2.经济:资本主义的发展。
自14~15世纪资本主义萌芽在意大利出现,到17~18世纪欧洲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发展程度已较高,为启蒙运动的到来提供了经济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