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以内数的认识和写法
- 格式:ppt
- 大小:520.00 KB
- 文档页数:15
二年级数学万以内数的认识常用知识点
1. 数的认识:二年级学生要掌握从1到100的数字及其顺序关系,能正确认读和书写
1-100的数字。
2. 数的比较:学生需要掌握比较大小的概念,能够用大于、小于、等于进行比较,并
能够正确运用符号进行比较。
3. 数的顺序排列:学生要能够根据一组数的大小进行排列,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
4. 数的拆分与合并:学生要能够将一个数分解成几个数的和,或将几个数合并成一个数,例如把32分解成30+2,或将20+5合并成25。
5. 数的奇偶性:学生应该理解奇数和偶数的概念,并能够辨别一个数是奇数还是偶数。
6. 加减法运算:学生应该能够进行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运算,包括竖式的算式和口算。
7. 数的进位与退位:学生应该理解进位和退位的概念,并能够进行10以内的进位和退位运算。
8. 数的加法和减法的逆运算:学生应该理解加法和减法的逆运算关系,例如7+3=10,10-3=7。
9. 数的表达:学生应该能够用阿拉伯数字或中文数字表示和读出1-100以内的数。
10. 数的应用:学生应该能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例如数钱、计算物品的数量等。
二年级万以内数的认识知识点二年级的数学学习中,万以内的数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
以下是关于万以内数的认识知识点及其拓展:1. 数的读法和写法:学生需要学会识别和读出万以内数的数字,同时也要学会正确地书写这些数字。
比如:1234可以读作“一千二百三十四”,也可以写作“1234”。
2. 数的大小比较:学生需要学会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
可以通过数字的位数、数字的大小等进行比较。
例如,比较123和456的大小,可以发现百位数相同,但百位以下的数456比123大。
3. 数的拆解和组合:学生需要学会拆解和组合万以内的数。
比如,将345拆解为300+40+5,或者将300+40+5组合为345。
这样的拆解和组合有助于学生理解数的结构和数的运算。
4. 数的进位和退位:学生需要学会进行进位和退位运算。
当个位数加1后超过9时,需要进位到十位;反之,当个位数减1后变为负数时,需要退位到十位。
例如,将38加1可以得到39,将39减1可以得到38。
5. 数的加减运算:学生需要学会进行万以内数的加减运算。
可以通过拆解和组合的方法,或者通过进位和退位的方法进行计算。
例如,计算345+267,可以拆解为300+40+5+200+60+7,然后逐位相加得到567。
6. 数的应用:学生需要学会将万以内数应用到日常生活中。
例如,购物时计算金额、计算物品的数量等。
通过实际应用,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万以内数的概念。
以上是关于二年级万以内数的认识知识点及其拓展。
通过学习这些知识点,学生能够建立起对万以内数的基本认识,并能够进行简单的数学运算和应用。
《万以内数的认识(一)》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认识计数单位“千”“万”,理解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制关系。
2.掌握万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
3.培养学生的数感和抽象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认识计数单位“千”“万”,掌握万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
2.难点:理解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制关系。
三、教学方法直观演示法、讲授法、练习法。
四、教学过程1.复习导入(1)复习100以内数的认识,包括数的读法、写法和组成。
(2)引出万以内数的认识。
2.探究新知(1)认识计数单位“千”:1.出示一个大正方体,由1000个小正方体组成。
让学生数一数,认识1000这个数。
2.引出计数单位“千”,并与“百”“十”“个”进行比较,理解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制关系。
(2)认识计数单位“万”:3.出示由10个大正方体组成的长方体,让学生数一数,认识10000这个数。
4.引出计数单位“万”,并与“千”“百”“十”“个”进行比较,理解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制关系。
(3)万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5.出示一些万以内的数,让学生读一读、写一写。
6.总结万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读数时,从高位读起,千位上是几就读几千,百位上是几就读几百,十位上是几就读几十,个位上是几就读几;中间有一个0或两个0,只读一个“零”,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
写数时,从高位写起,几千就在千位上写几,几百就在百位上写几,几十就在十位上写几,几个就在个位上写几;哪一位上一个计数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一位上写0占位。
3.巩固练习(1)完成课本上的练习,认读和写万以内的数。
(2)游戏:我说你写,一个学生说出一个万以内的数,另一个学生写出来。
4.课堂总结(1)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计数单位“千”“万”的认识和万以内数的读法、写法。
(2)布置作业,让学生在生活中寻找万以内的数,并读一读、写一写。
教学内容: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四册第五单元《万以内数的认识》中例4、例5有关五位数的认识。
下面我就具体来说说本课教材的内容。
一、教材结构与内容分析万以内数的认识包括数数、读数、写数、数的组成、数位的含义、数的顺序和大小比较、近似数以及整百、整千数的加减法。
本节课内容主要是学会万以内的数(中间、末尾没有零)的读写及组成,掌握数位顺序表。
数的概念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基础,学生已经学习了“1000以内数的认识”,这里将认数的范围扩展到万以内。
在这一阶段,学生将认识更大的自然数。
它不仅是大数的计算的基础,而且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必须让学生切实学好。
二、教学目标根据教材内容,我制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1、认识新的计数单位“万”,进一步理解个、十、百、千、万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制关系。
学会万以内的数(中间、末尾没有零)读写及数的组成,掌握数位顺序表。
2、通过具体的实例让学生感受到万以内的数在生活中的应用,建立形象的感性认识,发展学生的数感,了解大数的价值。
3、让学生进一步学习用具体的数描述生活中的事物,并与他人交流,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逐步发展学生的数感。
教学重、难点:认识新的计数单位“万”,会万以内的数读写及组成,掌握数位顺序表。
教学准备:课前调查有关南京长江大桥的信息、课件、计数器,练习纸即一张空的数位顺序表格。
三、教法学法基于本课的具体特点,我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引导探究、从已知到未知的方法。
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感受更大的数,通过具体的生活情境,让学生认识万以内的数。
2、数学活动自主参与法。
通过数一数、拨一拨、猜一猜、写一写、比一比、说一说等数学活动,让学生认识数的概念,掌握数的组成,理解每个数位上数字的意义。
同时在教学中,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求知欲,锻炼学生的意志,建立自信心,使他们养成正确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3、培养能力、发展数感。
学生数感的形成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需要用较长时间逐步培养。
小学数学万以内数的认识知识点
小学数学万以内数的认识主要包括以下知识点:
1. 数的定义:数是用来计量、计数或表示数量关系的工具。
数可以分为自然数、零、整数、分数、小数、正数和负数等。
2. 数的表达方式:常见的数的表达方式有阿拉伯数字、汉字和数码表示等。
3. 数的比较:比较数的大小,可以根据数的大小关系使用大于、小于和等于的符号进行比较。
4. 数的读法:认识并掌握万以内数的读法,包括个位数、十位数、百位数和千位数的读法。
5. 数的顺序:认识并掌握数的顺序,可以根据数的大小进行排序。
6. 数的分解:认识并掌握数的分解,可以将一个数分解为各个位数的数字的和。
7. 数的进位与退位:了解数的进位与退位的概念,根据数的位数进行进位操作或退位操作。
8. 加法和减法:掌握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运算,包括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
9. 乘法和除法:初步认识乘法和除法的概念,可以进行简单的乘法和除法运算。
10. 数的应用:了解数的应用,如日常生活中的计数、计量、排序等应用场景。
以上是小学数学万以内数的认识的一些基本知识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万以内数的认识一、数字的基本认识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数字无处不在,对于数字的认识是我们学习数学的基础。
在万以内数中,我们主要学习的是由0到9999的整数,这个范围内的数字是我们最为熟悉的。
在这个范围内,我们可以通过数字的大小来进行比较,数字的大小由数字的位数和每个位上数字的大小来决定。
二、数字的位数在万以内的数中,数字可以分为个位、十位、百位和千位。
每个位上的数字有其特定的位置和意义,通过这些位数我们可以读出数字的大小和含义。
比如,数字1234中,1位于千位,2位于百位,3位于十位,4位于个位,因此这个数是1234。
三、数字的大小比较在认识万以内的数时,我们也需要学会对数字的大小进行比较。
比较数字的大小可以通过比较各个位上数字的大小来确定,比如在比较123和456时,首先比较千位数,如果相同再比较百位数,以此类推直到确定大小关系。
四、数的展示方式在数字的认识中,我们还需要学会将数字通过不同的展示方式来呈现出来。
比如将数字展示在数轴上,或者通过图表、表格等形式展示数字的大小关系,这有助于我们更直观地理解数字的含义和关系。
五、数的运算认识万以内的数也包括对数的运算。
我们可以通过加减乘除等运算来处理这些数,比如在加法运算中,将两个数的各位相加即可;在减法运算中,需要注意借位的操作;而乘法和除法操作则需要根据乘除法的规则来进行相应的处理。
六、数的应用万以内的数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比如量化物品的数量、计算时间的长度、统计人口数量等。
因此,了解万以内的数,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处理日常生活中的数字问题,还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学习数学知识。
结语通过本文的介绍,我们对万以内数的认识有了一个基本的了解。
认识数字不仅仅是为了学习数学,更是为了更好地处理生活中的各种问题。
希望大家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能够通过认真思考和实践,提高自己对万以内数的认识,从而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数字知识。
二年级数学万以内数的认识知识点对于二班级同学来说“万以内数的熟悉”并非一窍不通,他们在从前学习的根底上或生活中已经积累了大量万以内的数的学问,有的甚至能够读出万以内的数,这里给大家共享一些二班级数学万以内数的熟悉学问点,欢送阅读!二班级数学万以内数的熟悉学问点一、XXX0以内数的熟悉1、10个一百就是一千。
2、读数时,要从高位读起。
百位上是几就几百,十位上几就几十,个位上是几就读几中间有一个0,就读“零”,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
3、写数时,要从高位写起,几个百就在百位写几,几个十就在十位写几,几个一就在个位写几,哪一位上一个数也没有就写0占位。
4、数的组成:看每个数位上是几,就由几个这样的计数单位组成。
二、XXX00以内数的熟悉1、10个一千是一万。
2、万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与XXX0以内的数读法和写法相同。
3、最小两位数是10,的两位数是99;最小三位数是XXX,的三位数是999;最小四位数是XXX0,的四位数是9999;最小的五位数是XXX00,的五位数是99999。
三、整百、整千数加减法1、整百、整千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1)把整百、整千数看成几个百,几个千,然后相加减。
(2)先把0前面的数相加减,再在得数末尾添上与整百、整千数相同个数的0。
2、估算把数看做它的近似数再计算。
二班级数学万以内数的熟悉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拨一拨”、“数一数”及“数学游戏”等活动,激发读数、写数的爱好。
2、通过在计数器上拨珠的活动,了解万以内数的挨次,会数、读、写万以内的数。
教学重点:读、写万以内的数教学难点:读、写中间末尾有0的数。
教具准备:计数器学具准备:计数器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五个同学分别戴着头盔(头盔上写着计数单位)入场,一个小好友说,我们五个是亲兄弟,谁能帮忙我们排排队?让同学到上面排一排并说一说自己排列的理由。
(指导同学按数位挨次表排列)2、个位上显现数字8、十位上显现数字9、百位上显现数字1,并根据数位挨次排成一行,一生说:我们三人站在一起,就是一个大数,聪慧的小好友你能读出这个数吗?同学试着读一读。
二年级下册数学万以内的认识
摘要:
一、二年级下册数学课程概述
1.万以内数的认识
2.数的组成与分解
3.数的比较与排序
4.数的运算
5.应用题解析
正文:
在二年级下册的数学课程中,我们开始接触到万以内的数。
这是一个重要的学习阶段,因为万以内的数是我们日常生活和进一步学习数学的基础。
首先,我们要认识万以内的数。
通过数轴、计数器等工具,让学生直观地理解数的顺序和大小。
同时,学生要学会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数的大小,例如“3567比3456大,但比3678小”。
其次,学生要学会数的组成与分解。
每个数都可以拆分成不同的数位,例如3567可以拆分成3000+500+60+7。
学生需要熟练掌握这种数的分解方法,并能快速地将一个数拆分成其数位之和。
接下来,学生要学习数的比较与排序。
这部分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起数的顺序感,例如从大到小排序:3678、3567、3456。
同时,学生要学会用“大于”、“小于”、“等于”等符号来表示数的大小关系。
然后,学生要学习数的运算。
这包括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
例如,学
生要学会计算3567+2345,或者3567-2345。
这部分的学习需要大量的练习,以帮助学生熟练掌握运算技巧。
最后,学生要学会解析应用题。
应用题是数学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帮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应用数学知识。
例如,学生要学会解答“小明有3567个苹果,他给了小红2345个,那么小明还剩多少个苹果?”这样的问题。
第七单元万以内数的认识知识大盘点:知识点一:认识万以内数的计数单位及进率1.1常用的计数单位有:个、十、百、千、万。
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1.2数位顺序:在数位顺序表中,从右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第四位是千位,第五位是万位。
知识点二:万以内数的组成及读写2.1万以内数的组成:万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千,几个百,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2.2万以内数的写法:从高位写起,几个千就在千位上写几,几个百就在百位上写几,几个十就在十位上写几,几个一就在个位上写几。
哪一位上一个计数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一位上写“0”占位。
2.3万以内数的读法:从高位读起,千位上是几就读几千,百位上是几就读几百,十位上是几就读几时,个位上是几就读几,中间数为有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
知识点三:用算盘数数和记数3.1算盘上的一个上珠表示5,一个下珠表示1。
3.2用算盘记数时要先定位,再拨珠。
知识点四: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4.1位数不同时,位数多的那个数大;4.2位数相同时,就从高位比起,如果最高位数字相同,就依次比较下一位上的数字,直到比出大小为止。
小贴士:最大的三位数是999,再加上1就是最小的四位数1000最大的四位数是9999,再加上1就是最小的五位数10000知识点五:近似数5.1与准确数很接近的整千、整百、整十的数,也就是几千、几千几百、几千几百几十这样的数,称为近似数。
知识点六:整百、整千数加减法的口算方法6.1把整百、整千数都看成几个百、几个千,然后相加减。
6.2可以不看整百、整千数末尾的0,先把0前面的数相加减,再在得数的末尾添上与整百、整千数末尾相同个数的0。
知识点七:用估算的策略解决问题7.1在解决够不够的问题时,不需要准确计算,只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估算就可以了7.2会根据不同的情况判断往大估算,还是往小估算。
差错类型1 数的写作出错1.写出下列数。
五十八三千二百四十七千零六错解:(508 )(320040 )(706 )分析:学生写数时没有掌握写数的方法:从高位写起,几个千就在千位上写几,几个百就在百位上写几,几个十就在十位上写几,几个一就在个位上写几。
万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老子·五十八章》原创不容易,【关注】,不迷路!说课稿一、说教材本节课是《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85、86页例7、例8及相关练习的教学内容。
1、教材分析本课是在学生学习了万以内数的认识和百以内读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通过教学,可为万以内的数比大小、四则计算和万以上的读数打下基础。
本节课是这一单元教学的重点,这是因为:(1)学会了万以内数的读写,不仅能巩固加深对计数单位千和万的认识,而且能为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打下基础。
(2)掌握万以内数的读写不仅能满足生产和日常生活中的需要,而且能为学习万以数四则计算创造条件,也能为以后学习多位数的读写打下基础。
2、学情简析学生已经学过千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学过了中间带零和末位带零的读法和写法,所以这节课针对已学知识,重点放在中间带两个零和中间末位各有一个零的数的读法和写法,这节课就是让学生能将所学的知识融入到生活中去,感受生活中的数学。
3、设计意图根据“新课标”精神,我们在使用教材时,在深刻体会教材编排意图的基础上,一方面充分运用教材呈现的教学资源,另一方面又根据新理念,对教材资源做了适当的补充和调整,力图为学生创造一个和谐的氛围,使学生的学习活动通过自主探索获得成功体验,在自主探究的氛围下获得主动发展。
4、目标预设(1)借助计数器利用知识迁移,使学生理解万以内数的读、写方法。
(2)从一般到特殊,引导学生探究并归纳出万以内数的读、写法,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和数感。
(3)通过读、写生活中的数,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体验获得知识的成功感。
5、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会正确地读写万以内的数。
教学难点:掌握中间有零和末位有零数的读法和写法。
二、说教法和学法1、如果按部就班的使用教材所提供的数据,学生会因离他的生活较远,感到乏味,缺乏学习的热情。
为了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是有意义的,本着“数学知识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观点,结合练习的需要补充一些生活中的数学,向学生提供有价值的数学。
---------------------------------------------------------------最新资料介绍------------------------------------------------------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万之内数的读法和写法》教课设计小学数学讲堂自主学习教课模式课题万之内数的读法和写法课时一课时课型新讲课教师教课目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感情与态度)1、借助计数器,利用知识迁徙,使学生理解万之内数的读、写方法。
、从一般到特别,指引学生研究并归纳出万之内数的读、写法,培育学生的抽象归纳能力和数感。
、经过读写生活中的数,领会数学的应用价值,体验获取悉识的成功感。
教课要点万之内数的读法和写法,会正确地读写万之内的数。
教课难点掌握中间有零和末位有零数的读法和写法课前准备课件学生学具教课方法自主学习学习方法自主学习教学过程教课环节导入新课1、复习数位次序表。
、看计数器上的数,复习数的构成。
这个数的最高位是()位,它是由()个千、()个百、()个十和()个一构成的。
、看计数器复习百位数301和310的读法和写法,注意中间带零和末位带零的读法和写法,以及那当上没有计数单位就用0占位。
1/8第一次交流一(自学教材85的例7,要点察看:1、看第一个计数器,读数时怎么读?2、第二个计数器个位和百位上一个珠子也没有,写数时用什么占位,读数时百位上的0怎么读?个位上的0怎么读?3、第三个计数器,十位、百位上一个珠子也没有,写数时用几个0占位,读数时读几个0?二、比较自学提示仔细看书,边拨珠边读数,并用笔把要点内容构出来,自己看不懂的地方、解决不了的问题,或有疑问的地方做上标志。
说一说各个数位上都有,如何读?2.说一说中间或末端有零的数如何读?3.想想万之内的数如何读?三、自主沟通各自在课前自学纲要提示中不可以解决的问题或有疑问的地方。
1)、在本组内相互沟通解决各自看不懂的地方、解决不了的问题或有疑问的地方,组内解决不了请组长记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