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第二章第二节练习题(学生版)
- 格式:doc
- 大小:394.50 KB
- 文档页数:6
高一地理必修二第二章试题及答案高一地理中的必修二第二章主要围绕着城市的内容,用试题检测自己掌握了多少吧!下面是店铺为您带来的高一地理必修二第二章试题及答案,注意参考答案中所体现得答题规范。
高一地理必修二第二章试题:一、选择题下图为某高一学生绘制的“四个国家的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图”,读图,完成1~4题。
1.③国人口自然增长率约为( )A.1.5%B.1%C.4%D.3%2.影响①国人口自然增长率的主要因素有( )①经济发展水平较高②人口受教育水平较低③医疗卫生水平较低④人们的生育意愿较低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3.缓解③国人口问题的主要途径是( )A.开发劳务市场B.鼓励生育和适当移民C.控制人口增长D.加大教育投入4.如上图表示某一国家人口增长转变的四个时期,其先后顺序应为 ( )A.①②③④B.①③④②C.④②③①D.④③②①20世纪90年代以来有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我国人口数量及人口容量进行了预测,表中内容为一些学者的预测数据。
读表,回答5~6题。
预测2050年人口数量将达到约14亿~15亿依农业资源最大供养的人口数量约15亿~16亿依粮食生产能力最大供养的人口数量15.1亿或16.6亿依小康消费水平最适宜供养的人口数量约8亿~9亿5.表中反映的我国人口合理容量是( )A.约15亿~16亿B.15.1亿或16.6亿C.约8亿~9亿D.约14亿~15亿6.下列不属于影响我国人口合理容量的因素是( )A.自然资源的数量和质量B.地区开放程度C.科技水平和消费水平D.国家人口政策我国西北地区降水稀少、气候干燥,植被大部分为荒漠,是目前我国沙尘暴的发源地之一;西北地区面积广阔,但人口较少,同时西北地区经济发展较为落后。
分析材料,完成 7~8题。
7.有关西北地区人口合理容量与环境人口容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A.西北地区环境人口容量小,原因只在于自然条件恶劣B.西北地区环境人口容量小,原因只在于经济发展落后C.西北地区环境人口容量小,原因有自然条件因素,也有社会经济因素D.西北地区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都不好,因此它的人口合理容量会永远很小8.当前,我国进行西部大开发,目的是合理利用西部丰富的自然资源,使西部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加快,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西部大开发促进了社会经济发展,从而使环境承载力变大B.西部大开发促进了社会经济发展,使得人口迁移频率加大,其中主要迁移方式应该为自发迁移C.西部大开发促进了社会经济发展,西北地区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也将会越来越高D.西部大开发促进了社会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因此人口素质会得到提升下图表示1978~2010年期间,甲、乙、丙、丁四个城市人口变动统计情况(人口迁移差额率为人口迁入与迁出的差额占总人口的比重)。
加油!有志者事竟成答卷时应注意事项1、拿到试卷,要认真仔细的先填好自己的考生信息。
2、拿到试卷不要提笔就写,先大致的浏览一遍,有多少大题,每个大题里有几个小题,有什么题型,哪些容易,哪些难,做到心里有底;3、审题,每个题目都要多读几遍,不仅要读大题,还要读小题,不放过每一个字,遇到暂时弄不懂题意的题目,手指点读,多读几遍题目,就能理解题意了;容易混乱的地方也应该多读几遍,比如从小到大,从左到右这样的题;4、每个题目做完了以后,把自己的手从试卷上完全移开,好好的看看有没有被自己的手臂挡住而遗漏的题;试卷第1页和第2页上下衔接的地方一定要注意,仔细看看有没有遗漏的小题;5、中途遇到真的解决不了的难题,注意安排好时间,先把后面会做的做完,再来重新读题,结合平时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解答难题;一定要镇定,不能因此慌了手脚,影响下面的答题;6、卷面要清洁,字迹要清工整,非常重要;7、做完的试卷要检查,这样可以发现刚才可能留下的错误或是可以检查是否有漏题,检查的时候,用手指点读题目,不要管自己的答案,重新分析题意,所有计算题重新计算,判断题重新判断,填空题重新填空,之后把检查的结果与先前做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亲爱的朋友,你们好!经过两个月的学习,你们一定有不小的收获吧,用你的自信和智慧,认真答题,相信你一定会闯关成功。
相信你是最棒的!第二章综合测试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读“某一地貌景观示意图”,回答1~3题。
1.图示地貌景观多见于()A.河流源头B.河流入海口C.河流中下游D.山麓地带2.从扇顶到扇缘沉积物颗粒大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扇顶颗粒物大小主要取决于()A.风速B.重力C.河水流速D.太阳辐射3.图中地貌适宜发展种植业的区域位于()A.扇顶B.扇缘C.扇中D.都不行根据下图和所学知识,完成4~5题。
4.大棚中生产出来的蔬菜质量略逊于自然状态下生长的蔬菜,原因是大棚中()A.光照太强B.热量不足C.日温差较小D.年温差较小5.在冬季为了保温,菜农一般在傍晚往大棚内洒水,其原理是()A.增强地面辐射B.增强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反射C.增强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吸收D.增强地面保温北京时间2016年9月15日22时4分9秒,“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由“长征二号FT2”火箭发射升空,“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在距离地面390千米的高空运行。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二第二章第一、二章复习题(附答案)第一章大气环流与天气选择题1. 以下有关气流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气流的形成是由于地球两极温差的存在B. 世界上所有气流都是呈横向分布的C. 在同一地区,上升气流和下降气流常常同时发生D. 气流的方向是相对不变的【答案】A2. 高空急流的形成条件是()。
A. 向上运动气流较强B. 区域内温度差异小,直接产生地转偏向力C. 大范围纬向气流形成了一个宽广的高压纹型,不断地把气流向南或向北垂直纬向转移D. 形成于夏季【答案】B3.以下不属于热带风暴的现象是()。
A. 集中的强降雨B. 多发生在副热带地区C. 中心风速在12级以上D. 中心附近气压很高【答案】D填空题4.地球的4个大气圈依气温降低而分别命名为()。
【答案】对流层、平流层、臭氧层、界面层(也可写成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顶部层)5. 大气成分组成中,二氧化碳所占比例约为()。
【答案】0.04%6. 商业性质最强的热带风暴为()。
【答案】台风第二章水资源选择题1. 以下不属于浅层地下水的是()。
A. 泉水B. 雨水C. 河水D. 湖水【答案】 D2. 用土壤田间持水量基础数据测定水资源量的方法属于()。
A. 注水或井调B. 物理调查C. 数量平衡调查D. 多功能调查【答案】B3. 我国水资源状况的基本特点是()。
A. 资源总量多,人均占有量大B. 资源分布不均,南短北长C. 资源利用中主要以农业为主D. 不存在缺水地区【答案】B填空题4. 常用的粗略估算水资源量方法有注水或井调法、比例法和()。
【答案】使劲抽干法5. 我国第一个进行南水北调的工程是()。
【答案】京杭运河6. 直接利用地下水,将地下水开采后用管道输送到城市供应水的方式是()。
【答案】地下水直接供水方式。
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高一地理第二章乡村和城镇第二节城镇化同步训练一、单选题2018年夏天,我国许多城市因暴雨变成了“积水潭”。
与此同时,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快速发展,不少城市面临水资源短缺的困局。
“水多”和“水少”同时存在,表明一个问题亟待解决,就是如何有效地利用城市雨水资源来缓解城市水资源紧缺和逢雨必涝的局面。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 •我国许多城市遇到强降水就成为“积水潭”的主要原因是A •降水强度大B.城市地势低洼C.城市排水系统不完善 D •降水持续时间长2 •城市雨水资源化利用应优先考虑下面哪一种利用形式A •城市消防用水B •城市居民饮用水C.回灌地下水 D •城市绿地用水【答案】1. C 2. D下图为我国某城市发展过程(含预测)中人口占比变化趋势图。
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注;城市人口二中心城区人口+郊区人口3. 2010—2025 年,该城市所处的城市化发展阶段应属于()A初期阶段 B .加速阶段C.后期阶段D. 过渡阶段.4. 该城市郊区人口持续增加的原因有()①居住环境较好②交通条件改善③乡村用地减少④市中心住房紧张A.①②③ B .②③④C.①②④D. ①③④.【答案】3. B4. CF 面左图是某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曲线图,右图是世界城市化进程图,回答问题。
国家发改委在2019年4月8日印发的《2019年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的文件中指出,新型城镇化战略应突出强调以大城市引领的城市集群模式(都市圈) 。
统计数据显示,近年来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迁入的人口主要来自周边中小城市。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以大城市引领的城市集群模式(都市圈)有利于 ①解决中心城市城市化问题②优化生产要素空间配置 间产业分工协作A .②③B .①④C .①③D .②④9. 近年来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迁入的人口主要来自周边中小城市的原因最 可能是 A .中心城市产业结构调整 B .中小城市环境质量下降 C .中心城市虹吸效应显著D .中小城市交通拥堵加重【答案】& D9 . C巴西利亚(15° 41' S , 47° 57' W 位于巴西高原上,是巴西的首都,也是世界上绿地最多的都市,绿地面积占市区面积的60%该市坐落于人工湖帕拉诺阿湖半岛上,形如5 •该国人口达到顶峰的时期为 A .①B .②C .③6 •下列各组国家中,经历的人口发展过程与图示发展过程类型一致的是 D .④A .英国、法国B .德国、巴西C .中国、加拿大 7.现在该国城市化进程处于阶段A . IB . I 和 IIC . II 【答案】5. D6. A7. DD .日本、印度D . III③扩大中小城市服务范围④促进城市一架朝向东方的飞机。
1【题文】根据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规律判断,图中M地的气候成因及特征是A.全年受西风带控制,温和多雨B.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的影响,炎热干燥C.全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的影响,炎热干燥D.冬季受西风带的影响,温和多雨2【题文】下列地域中气候特征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的是A.宁夏平原B.松嫩平原C.渭河平原D.江汉平原3【题文】分析下表中气候资料,判断该地为哪种气候类型?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气温/℃25 23 24 21 16 11 8 7 8 10 14 18降水/mm 44 18 25 65 132 122 107 79 80 77 72 61A.该地是南半球的热带草原气候 B.该地是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C.该地是北半球的热带草原气候 D.该地是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4【题文】下列海洋表层等温线示意图中,表示南半球寒流的是A B C D5【题文】读“气候类型图”和“风向分布模式图”,回答下列问题。
(1)M图是北半球_____季。
(2)甲.丙两种气候类型在M图中相应的位置分别是______、_______。
(3)我国是否有气候类型C__(有或没有)。
伦敦属于M图中何种气候类型(填代号)__。
(4)气候类型乙的气候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 ;成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
(5)C的气候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D的气候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C、D同为30°—40°N的大陆,但气候截然不同,形成这种不同的原因是__________6【题文】下表是三个城市的气候资料,据此回答: 城市①②③平均气温(℃)1月511217月2726平均降水量(mm)1月477517月1505610城市①、②、③可能分别是A.上海莫斯科孟买B.上海罗马孟买C.北京罗马雅加达D.北京莫斯科雅加达7【题文】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简称副高)是影响我国大陆的重要天气系统。
第1节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建议用时:40分钟)[合格过关练]现代大气的成分主要是氮气和氧气,但地球早期大气的成分却主要是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甲烷和氨。
现代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臭氧含量很少,但却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根据所学知识,回答1~2题。
1.现代大气中的氧气,其主要来源一般认为是( )A.二氧化碳被微生物分解B.生物分解有机物C.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D.火山喷发2.下列有关二氧化碳和臭氧的叙述,正确的有( )①二氧化碳能够强烈吸收地面辐射,起到保温作用②二氧化碳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基本原料③臭氧可以大量吸收波长更短的太阳紫外线④臭氧吸收紫外线,保护地球生物,被誉为“地球生命的保护伞”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1.C 2.C[第1题,一般认为,现代大气中的氧气主要来源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第2题,臭氧吸收的是波长较长的紫外线,波长更短的太阳紫外线被高层大气中的氧原子吸收。
](2021·湖南常德高一期末)跳伞是一项非常危险的运动,现存最高跳伞纪录约为4.1万米。
据此完成3~4题。
3.最高跳伞纪录保持者起跳的高度处在大气的( )A.对流层B.平流层C.电离层D.高层大气4.最高跳伞纪录保持者下落过程中( )A.气压越来越低B.呼吸越来越困难C.温度越来越高D.温度先下降后上升3.B 4.D[第3题,结合材料信息可知,现存最高跳伞纪录约为4.1万米,所以最高跳伞纪录保持者起跳的高度处在平流层。
第4题,结合上题分析,最高跳伞纪录保持者下落过程中先后经过平流层、对流层,最后达到地面。
其中平流层的气温随海拔升高而升高,对流层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因此最高跳伞纪录保持者下落过程中温度先下降后上升,D项正确、C项错误;随着海拔的下降,气压越来越高,呼吸越来越通畅,A、B项错误。
] 对流层中的上升气流会使飞行中的飞机颠簸。
导致对流层气流上升的原因是:上层实际气温低于理论气温(按垂直递减率计算的气温)。
配套习题一、选择配套习题读下图,椭圆表示地球上的气压带,箭头表示水平气压梯度力,据此回答1~2配套习题。
1.b气压带的名称是( )A.赤道低压带B.副热带高压带.副极地低压带D.极地高压带2.当图示区域位于南半球同步配套习题配套习题,a地所在风带及风向是( )A.低纬信风带东南B.低纬信风带东北.中纬西风带西南D.中纬西风带西北解析:第1配套习题,由气压梯度力方向可知,b应为高压;极地高压的气压梯度力只指向副极地低压。
第2配套习题,a气流由高压流向低压,当图示区域位于南半球同步配套习题配套习题,a处箭头所指方向为赤道地区,结合全球风带的分布判断风带名称、风向。
答案:1B 2A读“某月某条经线上部分气压带、风带和气流的相互关系示意图”,回答3~5配套习题。
3.图中②气压带或风带的气流运动方向和性质分别为( )A.下沉干燥B.上升湿润.由高纬流向低纬干燥D.由低纬流向高纬湿润4.图示季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北京昼长夜短B.太阳直射南半球.东南信风带位置偏北D.上海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大5.受①、②之间的气压带或风带影响的地区不可能有( )A.东非高原B.巴西高原.撒哈拉沙漠D.马达加斯加岛解析:第3配套习题,根据②所在的纬度,判断其为副热带高气压带,高气压带气流下沉,空气干燥。
第4配套习题,图中气压带、风带位置南移,应该是北半球冬季,太阳直射南半球。
第5配套习题,①、②之间为东南信风带,撒哈拉沙漠位于北半球,形成受东北信风带的影响。
答案:3A 4B 5二、综合配套习题6.请首先在下图中图例的右边横线上写出每种图例代表的气压带名称,用箭头在图中相应位置表示除极地东风带之外的其他4个风带的风向(注意:只能保留表示风向的箭头,其他辅助箭头要擦除),并在图中标注风带名称,然后分析完成下列各配套习题。
(1)热带雨林地区终年高温多雨,是由于全年受________(填字母)气压带影响。
(2)在下图中线段上添加箭头,使之正确表示南半球的三圈环流。
高一地理必修二第二章试题及答案_高一地理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下图为某高一学生绘制的“四个国家的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图”,读图,完成1~4题。
1.③国人口自然增长率约为() A.1.5%B.1%C.4%D.3% 2.影响①国人口自然增长率的主要因素有() ①经济发展水平较高②人口受教育水平较低③医疗卫生水平较低④人们的生育意愿较低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3.缓解③国人口问题的主要途径是() A.开发劳务市场B.鼓励生育和适当移民C.控制人口增长 D.加大教育投入 4.如上图表示某一国家人口增长转变的四个时期,其先后顺序应为() A.①②③④B.①③④②C.④②③①D.④③②①20世纪90年代以来有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我国人口数量及人口容量进行了预测,表中内容为一些学者的预测数据。
读表,回答5~6题。
(1)图甲中字母代表以城市为中心的土地功能分区,包括有工业区、住宅区、商业区、小麦种植区、花卉与乳牛区,其中表示商业区和花卉与乳牛区的分别是(2分)() A.a和eB.a和dC.b和d D.b和c (2)乙图中,地租分布等值线并不是规则的同心圆,而是有明显的凹凸,试分析等值线分布的规律及原因。
(6分) (3)若要在乙图中①②③④处选建一集仓储、批发、零售于一体的仓储式超市,其最好的区位是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建一高级住宅区,最好的区位是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分) 30(1)图中的地租最高峰是(用字母表示,下同)__处,形成原因是__________ (2)图中的地租次高峰是____处,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 (3)ADGF四处地租由高到低的排列顺序是__________ (4)图中G代表_____用地,形成原因是____________高一地理必修二第二章试题及答案:1----5、ABCDC6----10、DCCBD11---15、DAAAC 16---20、CDAAD21---25、CCBAD26---28、CCC 29、解析:第(1)题,商业支付地租的能力最强,故商业区地租水平最高,一般分布在城市的市中心,应是a;从市中心向外依次是住宅区、工业区;到郊外应该发展农业,由于城市的大量需求,一般最接近城市的农村地区发展蔬菜、乳产品、花卉等易腐或不宜长途运输的高产值产品,更远的地方才发展粮食种植业。
高一地理第二章测试题(本栏目内容,在学生用书中以活页形式分册装订!)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52分)在交通的十字路口处,我们经常见到如图所示的交通信号灯,据此完成1~2题。
1.有人注意到在一周白天中,同一交通信号灯的亮度会出现变化,你认为影响因素主要是()A.海拔高度B.电网供电C.阴晴状况D.交通流量2.下列哪一城市大量设置这种交通信号灯效果会更好()A.拉萨B.重庆C.大庆D.海口解析:第1题,从材料中可以看出这是一种以太阳能为电源的交通信号灯,因此影响其亮度变化的主要因素是阴晴状况。
第2题,太阳能交通信号灯应该在太阳能丰富的地区大量使用,我国太阳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是青藏高原。
答案: 1.C 2.A(原创题)新华网拉萨20XX年1月7日电一项可提高太阳能光伏电站使用效率的“液流储能电池系统集成及在太阳能发电中的应用示范”项目,通过在拉萨设立的试验示范点测试,该项目有望20XX 年在高原城市太阳能光伏电站中应用。
目前,西藏各类太阳能光伏发电设施的总容量超过9MW,西藏是全国太阳能应用率最高、应用面和规模最大、用途最广泛的省区。
据此回答3~4题。
3.西藏是我国太阳能资源最丰富、应用率最高、用途最广泛的省区。
下列有关其太阳能资源丰富的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西藏的纬度较低,太阳高度较大B.西藏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C.西藏晴天多,阴雨天少,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D.西藏利用太阳能资源的历史悠久、技术先进4.下列有关太阳辐射能及其来源的说法,正确的是()A.人类利用的太阳能主要来自太阳活动B.太阳源源不断地向外释放的能量来自其内部的核聚变反应C.地球上一切自然现象的发生,其能量都是来自太阳辐射D.太阳辐射的能量就是耀斑爆发时突然出现的明亮斑块释放出的能量解析:第3题,西藏的纬度较低,太阳高度较大;西藏海拔高、空气稀薄,阴雨天少,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
因此,西藏的太阳能资源丰富。
高中地理第二章第二节课后活页训练新人教版必修2一、选择题2022年春节前,我国南方遭遇了50年来最严重的一次冻雨、大雪灾害,许多城市交通阻断,供电停止,湖南郴州市尤为严重,从省会长沙到郴州的各种交通几乎全部中断,但党和政府带领人民群众勇抗灾害,终于使灾区人民过上了一个祥和的春节。
据此回答1~2题。
1关于郴州市和长沙市的说法正确的是A郴州市比长沙市等级高,同级别城市数目少,服务范围大B郴州市比长沙市等级低,同级别城市数目少,服务范围大C长沙市比郴州市等级高,同级别城市数目少,服务范围大D长沙市比郴州市等级低,同级别城市数目少,服务范围大2关于不同等级城市及其服务功能叙述正确的是A城市等级以城市用地规模来划分B城市一般划分为集镇、城市、大城市、特大城市,广州、长沙属于大城市C城市的服务范围除了城市本身,还包括这个城市附近的小城镇和广大农村地区D城市等级越高,服务种类越多,服务范围越大,同等级的城市之间距离越近解析:本题组以最新热点为切入点,考查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
第1题,对一省而言,最高级别的城市是省会,长沙市是湖南省的省会,郴州市是一个地级市,相对于长沙市来说等级低,服务范围小。
第2题,城市等级以城市人口规模来划分。
广州市、长沙市人口都超过百万,应属于特大城市。
城市等级越高,服务种类越多,服务范围越大,同等级的城市之间距离越远。
答案:2022年南昌市模拟下图为甲、乙、丙三个服务中心的服务范围示意图。
读图回答3~4题。
3下列商业部门与图中服务中心甲、乙、丙的服务职能依次对应正确的是A汽车销售、珠宝商行、星级宾馆B高档电器、早点铺、星级宾馆C星级宾馆、家用电器、早点铺D早点铺、星级宾馆、家用电器4有关该图的说法正确的是A甲对顾客的吸引力超过乙,人们寻求服务总是优先考虑甲B到乙地寻求服务的人不会再到甲地寻求服务C位于丙地的人寻求较低等级的服务时会优先选择乙D实际情况下,甲、乙两地的服务范围都不是固定的解析:由图示服务范围可确定甲、乙、丙三城市级别高低,甲〉乙〉丙,所以其服务职能也应由高到低为甲、乙、丙;在理论上服务区相互嵌套,但是随着发展也会发生变化,而并非一成不变。
城市不同等级练习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基础巩固]
1.城市等级划分的依据是()
A.城市地理位置B.城市人口规模
C.城市用地规模D.城市经济规模
2.近年来,拉丁美洲地区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大城市,下列四幅图中,能反映拉丁美洲城市人口和城市等级关系的是()
实现区域共同发展,是江苏人的梦想。
读苏南、苏北区际联系示意图,完成3~4题。
3.江苏省城市等级共有()
A.二级B.三级
C.四级D.五级
4.关于江苏城市规模与其服务功能的关系叙述,正确的是() A.盐城市的服务范围较常熟市小
B.南京市提供的服务种类较常熟市多
C.南京市与盐城市的服务范围不可能重叠
D.盐城市与常熟市城市服务功能相同
下图为京津冀地区部分城市示意图,读图,完成5~6题。
5.图中城市规模等级最高的一组是()
A.北京承德B.北京秦皇岛
C.北京天津D.唐山保定
6.下列关于城市服务范围大小的比较,不正确的是()
A.邯郸比唐山的服务范围大
B.北京的服务范围最大
C.天津比秦皇岛的服务范围大
D.张家口比石家庄的服务范围小
[能力提升]
下图为高速铁路建成前后的城市时间距离(单位h为小时)变化示意图。
据此完成7~8题。
7.高铁建设对城市发展的主要影响表现在()
A.城市间的距离缩短B.城市内部时间距离缩短
C.城市服务范围扩大D.城市内部交通更加拥堵
8.由图中信息预测,将有可能发展为区域核心城市的是()
A.甲城B.乙城
C.丙城D.丁城
读某城市书店与书亭分布图,回答9~11题。
9.关于书店与书亭的服务范围的叙述,正确的是()
A.书店服务范围小,只集中分布于两个地点
B.书店服务范围大,因为所售商品的等级低
C.书亭服务范围大,覆盖整个城区
D.书亭服务范围小,因为它所服务的人口少
10.关于该城市由书店和书亭组成的商业网点等级体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书店等级低,数目少,彼此距离远
B.书亭等级高,数目多,彼此距离近
C.书店位于书亭中央,其服务范围是书亭的6倍
D.书店等级高、数量少,书亭等级低、数量多
11.根据商业布局的区位原则,下列各点应布局书店的是()
A.A点B.B点
C.C点D.D点
二、综合题(共2小题,共56分)
1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22分)
材料一上海市的城市规模由早期不如宁波、南京、广州,到后来成为我国最大的城市,这得益于它的位置与交通条件的优越性。
下图为上海地理位置示意图。
材料二石家庄原本是正定县的小村庄,随着石太、石德、平汉等铁路的修建,石家庄迅速发展为大城市,而正定仍是小县城。
材料三大庆市由原来的“北大荒”发展成为人口200多万的城市。
安徽合肥市原先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城,后来成为安徽的省会,城市才迅速发展。
(1)结合上海市地理位置示意图,分析上海市的发展变化与上海所处的地理位置、交通条件等有什么关系。
(8分)
(2)结合材料二,分析是什么因素促使石家庄成为大城市的。
(4分)
(3)随着石家庄城市等级的提升,它的服务范围、服务等级、服务种类将如何变化?(6分)
(4)材料三说明什么因素影响到城市等级的提升。
(4分)
13.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34分)
材料一2017年1月21日,山东省人民政府正式批复了《山东半岛城市群发展规划(2016~2030年)》。
《规划》指出,构建济南、青岛两大都市圈,培育烟威、东滨、济枣菏、临日四个都市区。
材料二山东半岛城市群。
(1)图中的城市级别包括________个层次。
济南与淄博相比,________服务范围更大,山东半岛城市群中服务范围最大的城市是________和________。
(8分)
(2)济南是山东省的中心城市与它的地理位置是分不开的,经过济南的南北向铁路是________。
(2分)
(3)试分析山东半岛城市群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12分)
(4)大城市在区域中的作用大,应加快滨州、德州等中小等级城市的建设步伐,使之成为像济南一样的大城市。
这一观点是否正确?为什么?(1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