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园林规划设计》课程实验教学大纲
- 格式:doc
- 大小:40.00 KB
- 文档页数:2
《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Landscape and Gardening Planning and Design)课程代码:2201023421学位课程/非学位课程:非学位课程学时/学分:38/2.5(实验8学时)先修课程:城市规划原理一、课程在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是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的一门选修课程,是培养学生进行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一门是理论与实践并重的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系统学习,使学生掌握城市风景园林规划的基本理论及其运用,掌握相关国家标准与规定,并培养学生的空间分析和设计能力。
二、课程教学目标通过《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课程的教学,使学生对风景园林规划中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方法有比较系统的认识和正确的理解,并逐步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自学能力;训练学生抽象概括问题的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来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能熟练运用规划技法对城市风景园林规划进行规划设计,并以图面的形式展示出来。
课程教学目标结构图如下:具体阐述如下:(一)知识目标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的基本理论及其应用,理解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的基本理论及其运用,了解国家相关标准与规定。
(二)能力目标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是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等专业的方向拓展学科, 通过全面学习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的基本理论,辅以多层次规划设计训练,达到多方位拓展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基本技能。
通过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课程教学,培养学生以下能力:(1) 风景园林环境如地形、植物、现状建筑、水体等的实际分析能力;(2) 风景园林要素设计及园林空间空间处理能力;(3) 风景园林景观设计能力;(三)素质目标通过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课程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以下素质:(1)独立思考的能力——能够通过阅读上课和课外查询有关资料和思考问题,掌握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基本理论与研究方法。
(2)分析与研究的能力——能够运用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理论进行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的分析与解决一些问题的能力。
《风景园林规划设计》课程教学大纲适用专业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学时 72学分 4一、编写说明(一)本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作用《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是城市与环境学院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限选课,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
是一门集工程、艺术、技术于一体的课程。
它要求学生既要有科学设计的精神,又要有艺术创新的想像力,还要有精湛的技艺。
园林是现代化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园林规划设计的任务就是要运用地貌、植物、硬质材料、建筑等园林物质要素,以一定的自然、经济、工程技术和艺术规律为指导,充分发挥综合功能,因地制宜地规划和设计各类园林绿地。
《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密切联系风景园林绿地规划设计及建设实际,介绍风景园林绿地规划设计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及规划设计实例。
本课程着重介绍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基本理论、园林组成要素的规划设计、园林造景艺术的基础和技巧、园林色彩与构图、园林绿地构图的基本规律、各类绿地规划设计和规划设计实例等内容。
本课程的范围包括庭园、各类公园、街道绿化、工厂区绿化、居民区绿化、各专用园圃等等。
(二)本大纲制定的依据根据本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所需要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要求,根据本课程的教学性质、条件和教学实践而制定的.(三)大纲内容选编原则与要求(1)本大纲所列各章节的讲授内容是以教材为主,并参照相关的专业书籍、杂志、报刊和相关网站的一些较新的成果编制而成的。
(2)本大纲所列的各章节的内容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紧密结合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学生的专业特点课程结构来选定教学内容。
(四)实践环节结合该专业和本课程的特点,要求培养学生一定的动手、实践能力,因此拟定该课程的实践环节为:实习报告与课程设计。
实习报告校园园林植物配置认识课程设计(1)名称(以下三种任选一个)①庭院设计②某道路绿化设计③公园设计(2)主要内容①总平面图设计:比例 1:500或者1:1000②立面图设计(主入口立面图和一主要侧立面):比例 1:500③效果图1:500或者1:1000④单体效果图比例 1:200 1-2个⑤设计说明及主要的技术经济指标.(3)课程设计要求及时间安排①开题和第一次草图阶段,共2周,8学时·教师布置讲解项目,进行设计方案的指导。
《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教学大纲课程编号:课堂性质:学科核心课课程学分:2课内总学时:36授课方式:课堂讲述(32学时)、课程论文、课堂讨论(2学时)、课程实习(一天,算2学时)一、课程目的与要求:该课程是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科核心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涉及面很广的课程。
课程旨在介绍风景园林学的基本理论和规划原理。
首先论述风景园林释义、学科范畴,之后简述中西方(含日本)古典园林造园史并比较它们的造园艺术,探讨园林创作的艺术理论;在此基础上,逐一论述园林植物、园林工程及园林建筑的规划设计理论,再阐述城市绿地系统的基本概念及城市景观规划原理。
二、课堂内容和学时分配(授课32学时+课堂讨论2学时):第一章风景园林概述(2学时)第一节风景园林释义第二节风景园林的学科范畴第三节风景园林的学科地位第四节课程设置介绍第二章风景园林简史(5.5学时)第一节风景园林发展的四个阶段第二节中国古典园林第三节西方古典园林第四节日本古典园林第五节近现代国际风景园林发展动态第三章植物与种植设计(3.5学时)第一节植物的概说第二节植物的机能第三节植物种植设计基本方法第四节植物景观风格的形成要素第四章场地设计(6学时)第一节场地处理第二节理水第三节假山置石第四节园路园桥第五章园林建筑(7学时)第一节园林建筑的特点第二节园林建筑的分类第三节亭第四节廊第五节榭第六节园林建筑小品第七节园林建筑空间组合形式第六章风景园林设计基本方法(4学时)第一节风景园林设计过程第二节基地调查与分析第三节园林用地规划第四节基本原则与方法第五节设计实例分析第七章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4学时)第一节城市园林绿地系统类型第二节城市园林绿地指标第三节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原则第四节城市园林绿地系统布局第五节城市园林绿地系统编制三、教材、参考书目:教材:自编讲义参考资料:周维权. 中国古典园林史[M].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年郦芷若,朱建华. 西方园林[M]. 郑州: 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年丁绍刚.风景园林概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年王晓俊. 风景园林设计[M]. 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年刘庭风. 日本小庭园[M].上海: 同济大学出版社.2001年彭一刚. 中国古典园林分析[M].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6年刘滨谊. 现代景观规划设计[M].南京: 东南大学出版社.2000年高明等. 中国古亭[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5年洪得娟. 景观建筑[M].上海: 同济大学出版社.1999年王晓俊译. 园林设计论坛[M].南京: 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3年《城市园林绿地规划》编写组.城市园林绿地规划[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年《中国园林》、《建筑学报》等期刊杂志。
《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Landscape and Gardening Planning and Design )课程代码:2201023421学位课程/非学位课程:非学位课程学时/学分:38/2.5 (实验8学时)先修课程:城市规划原理一、课程在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是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的一门选修课程,是培养学生进行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一门是理论与实践并重的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系统学习,使学生掌握城市风景园林规划的基本理论及其运用,掌握相关国家标准与规定,并培养学生的空间分析和设计能力。
二、课程教学目标通过《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课程的教学,使学生对风景园林规划中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方法有比较系统的认识和正确的理解,并逐步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自学能力;训练学生抽象概括问题的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来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能熟练运用规划技法对城市风景园林规划进行规划设计,并以图面的形式展示出来。
课程教学目标结构图如下:具体阐述如下:(一)知识目标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的基本理论及其应用,理解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的基本理论及其运用,了解国家相关标准与规定。
(二)能力目标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是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等专业的方向拓展学科, 通过全面学习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的基本理论,辅以多层次规划设计训练,达到多方位拓展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基本技能。
通过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课程教学, 培养学生以下能力:(1) 风景园林环境如地形、植物、现状建筑、水体等的实际分析能力;(2) 风景园林要素设计及园林空间空间处理能力;(3) 风景园林景观设计能力;(三)素质目标通过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课程教学, 应注重培养学生以下素质:(1) 独立思考的能力——能够通过阅读上课和课外查询有关资料和思考问题,掌握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基本理论与研究方法。
(2) 分析与研究的能力——能够运用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理论进行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的分析与解决一些问题的能力。
《园林规划设计》教学大纲《园林规划设计》是为园林方向的学生开设的一门专业课程。
总学时数是18理6论课96学时,实训课90课时第一部分大纲内容本大纲定位是:根据高职高专人才培养要求,紧紧围绕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而编写的,体现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
一、本课程教学的目的和任务教学任务和地位()任务:园林规划设计的任务就是要运用地貌、植物、硬质材料、建筑等园林物质要素,以一定的自然、经济、工程技术和艺术规律为指导,充分发挥综合功能,因地制宜地规划和设计各类园林绿地。
()地位:《园林规划设计》是园林专业必修的专业主干课。
是一门集工程、艺术、技术于一体的课程。
园林是现代化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园林规划设计》密切联系园林规划设计及建设实际,介绍园林规划设计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及规划设计实例。
本课程着重介绍园林规划设计的基本理论、园林组成要素的规划设计、园林造景艺术的基础和技巧、园林色彩与构图、园林绿地构图的基本规律、各类绿地规划设计和规划设计实例等内容。
2知识要求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园林规划设计的基本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
要求学生掌握园林规划设计的基本理论和规划设计的方法及规划原理(园林的形式与特征、园林布局形式、园林构成要素与设计、园林造竟景艺术的基础与技巧、园林色彩与构图、园林构图的基本规律、各类绿地规划设计的实例等内容。
)掌握园林设计的科学性、艺术性和技术性,为将来从事园林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服务于我国园林事业的发展。
3能力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①首先能识别各类园林设计图;②能够熟练的运用微机辅助绘制园林设计图和手绘设计图;③掌握各类园林绿地对设计的要求、④掌握现代园林设计的基本技法;⑤掌握如何配置园林植物才能获得最佳景观效益;总之重点培养学生实际操作技能。
二与相关课程的衔接、配合和分工本课程是以园林规划设计原理为基础的一门综合性学科,它与城市规划、园林植物、园林工程、测量学、园林制图学、土壤肥料学等课程有直接关系,与历史、文学、艺术有一定联系。
《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教学大纲英文名称:Garden and landscape Planning and Design课程编号:01306总时数:32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风景园林规划设计课程是建筑学专业(五年制)的一门专业必修课。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应使学生了解园林学的基本内容及其他环境设计专业的关系,了解城市园林绿地人的作用、形式及其绿地系统规划的基础知识和方法。
重点使学生掌握园林用地规划、园林要素的设计以及建筑外部空间的园林环境设计的基本方法,为学生在建筑设计、城市规划设计等相应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及将来的实际工作中能够较好地处理建筑内外部空间关系,进行建筑群间外部环境布置与设计打下一定的基础。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①了解现代园林学的主要内容;②了解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对象与任务以及与建筑设计和城市规划等专业的关系;③了解城市园林绿地的内容、形式及绿地系统规划的基本知识;④掌握地形、水景、植物等园林要素的一般设计;⑤掌握建筑外部空间的园林环境设计基本方法。
三、教学内容安排:第一章绪论①现代园林学的主要内容概述;②园林规划设计与建筑设计、城市规划与设计等环境设计专业的关系;③不同规划下园林规划的对象和任务简介;④园林设计的主要范围;⑤建筑师了解园林学,掌握一定的园林设计方法的益处。
第二章城市园林绿地规划①城市绿地在改善城市环境中的作用;②城市形态与绿地系统结构;③城市园林绿地的形式;④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基本方法与指标。
第三章园林要素设计(结合幻灯课)①地形:地形的骨架作用、凸与凹地形、地形与视线安排、地景艺术;②水景:水景的常见设计形式、水景的基底与系带作用、水景设计与视线、整体水环境设计;③植物:植物材料的特性、种植设计的几种形态、植物造景的几种方法、植物材料与视线处理、植物与装饰;④道路与场地:园林道路的形式与材料、道路宽度与行走要求、道路线型与两侧景域空间安排、道路及场地一般要求。
第四章建筑外部空间园林环境设计的基本方法(结合幻灯课)①园林空间设计对建筑外部空间环境的影响;②建筑单体或群体造型与园林外部空间间的关系;③建筑单体或群体造型与园林外部空间间的关系;④利用园林要素丰富建筑外部空间;⑤利用园林要素丰富地面与墙面的设计。
《风景园林设计(Ⅰ)(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英文名称:Landscape Design(Ⅰ)Practice
课程编号:090527020
课程学时:8 实验学时:8 学分:0.5
设课方式:集中实验
适用对象:园林专业本科二年级学生
大纲主撰人:大纲审核人:
一、本实验课程教学目的与教学基本要求
通过模拟的园林建筑的设计实践要求学生学会如何进行设计以及要求完成的图纸内容。
二、实验项目一览表
实验项目目的和要求:
[序号1].[ 建筑知识认知] 目的:认知风景园林设计的表现手法和表现技巧,以及分析场地的能力;要求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对于本课程作业的完成需要以若干张A3纸质稿来完成,了解建筑设计的作用。
[序号2].[ 第一稿草图绘制] 目的:训练学生手绘表现能力,和方案构思能力,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草图绘制,完成第一稿的交流方案;要求以马克笔或彩铅上色。
三、考核方式
以学生设计图及设计能力的表现给予成绩
四、教材、指导书及参考书目
教材:《景观快题设计与表达》,绘世界手绘考研快题训练营编著中国林业出版社出
版社2013.9
参考书目:《景观快题设计方案:方法与评析》,三道手绘考研快题设计培训中心编著,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3.6
《景观快题设计》,蔡鸿编著,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4.5。
《风景园林规划设计》课程实验教学大纲
一、课程管理学院:
二、课程管理教研室:
三、课程代码:
四、专业代码:
五、本课程教学目的与教学基本要求:
实验目的:
1 、进一步使学生熟悉、掌握风景园林设计的一些现代设计方法,训练学生的设计思维和现代设计理念的形成,丰富其风景园林设计阅历,提高设计水平;
2 、使学生能够将现代科学技术——计算机辅助设计运用于风景园林设计之中,通过对风景园林景观的计算机辅助设计训练,提高其设计成果的图面表达效果。
实验要求:
1 、学生除充分利用实验(设计)课堂教学时间外,还应利用部分课余时间来更好地完成各实验(设计)项目的任务目标;
2 、以设计图纸作为实验成果报告。
六、其他说明(前需后续课程、考核方式等)
前需课程是《计算机文化基础》、《建筑工程制图》、《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和《计算机图片处理技术》。
考核方式是绘图作业。
七、教材、指导书及参考书目
教材:
[1]卢新海.园林规划设计.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
指导书:
[1]商林艳.风景园林规划设计课程实验指导书.江西理工大学,2008.
参考书目:
[1]彭一刚.中国古典园林分析.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9
[2]金煜.园林植物景观设计.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
[3]格兰特〃W〃里德、美国风景园林设计师协会.园林景观设计——从概念到形式.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4]薛聪贤.景观植物实用图鉴(第1~13辑).百通集团及云南等省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
2001
[5]园林景观设计实录(1~3).百通集团及河南等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
[6]王晓俊.风景园林设计.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
[7]唐学山等.园林设计.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7
[8]过元炯.园林艺术.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9
[9]周维权.中国古典园林史(第二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八、实验项目一览表
实验室名称:城市规划设计实验室
课程名称:风景园林规划设计
适用专业:城市规划、建筑学
实验总学时:20学时
设课方式:课程实验
是否为网络实验: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