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碱盐——常见的碱碱的通性
- 格式:doc
- 大小:91.50 KB
- 文档页数:12
酸碱盐怎么区分有哪些通性碱盐区分方法:1、看电离: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就是酸,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就是碱,由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与酸根离子形成的就是盐。
2、看化学式:一般酸的左边都只有一个元素H,右边是一个非金属原子或者一个原子团,如HCl,其左边是H,右边是非金属原子Cl,又如H2SO4、HNO3、H3PO4等。
酸碱盐怎么区分碱盐区分方法:1、看电离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就是酸,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就是碱,由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与酸根离子形成的就是盐。
2、看化学式一般酸的左边都只有一个元素H,右边是一个非金属原子或者一个原子团,如HCl,其左边是H,右边是非金属原子Cl,又如H2SO4、HNO3、H3PO4等。
碱左边是一个金属原子,右边是原子团OH,比如NaOH、Mg(OH)2、Fe(OH)3等。
盐左边是一个金属原子,右边是一个非金属原子或者一个原子团,其实可以看为酸的右边和碱的左边所组成,比如NaCl、Na2SO4、Na3PO4等。
酸碱盐的通性酸的通性:酸+酸碱指示剂酸+金属——盐+氢气酸+金属氧化物——盐+水酸+碱——盐+水酸+盐——新酸+新盐碱的通性:碱+酸碱指示剂碱+非金属氧化物碱+酸——盐+水碱+盐——新碱+新盐盐没有通性。
酸碱盐溶解性口诀酸类多数都易溶,硅酸微溶是独种。
碱类钾钠钡铵溶,钙是微溶余不溶。
硫酸铅钡沉水中,微溶钙银与亚汞。
盐类溶有钾钠铵,外加易溶硝酸盐。
碳酸能溶钾钠铵,其余俱沉水中间。
盐酸沉淀银亚汞,还有微溶氯化铅。
酸碱盐的通性
酸的通性:酸溶液能与酸碱指示剂反应、酸+碱性氧化物=盐+水等。
碱的通性:碱溶液能跟酸碱指示剂起反应,紫色石蕊试液遇碱变蓝,无色酚酞试液遇碱变红。
不溶性碱,如不能使酸碱指示剂变色等。
盐的通性:有些盐有微弱的腐蚀性,溶液的酸碱度根据盐的性质判定,能与某些酸,碱,盐反应,还能和其他某些化合物反应。
酸有腐蚀性,溶液呈酸性,能与活泼金属发生反应,碱,某些盐和金属氧化物反应与排在氢之前的活泼金属反应生成盐和氢气,与指示剂反应,pH显酸性的溶液不一定是酸,但是酸一定是酸性溶液(即显酸性)。
碱有腐蚀性。
溶液呈碱性,能与酸,某些盐,非金属氧化物反应,某些碱能与某些金属氧化物反应,与指示剂反应碱性溶液不一定是碱,但是碱一定是碱性溶液。
(显碱性的溶液不一定都是碱溶液,即所谓的碱;但碱,一定显碱性,即pH值大于7。
)
酸指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全部都是氢离子的化合物;碱指电离时产生的阴离子全部都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盐指电离时生成金属阳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
可以简记为:氢头酸、氢氧根结尾碱、金属开头酸根结尾的是盐。
仅由氢离子和酸根离子、非金属单质结合生成的化合物为酸。
由金属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的化合物为碱。
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结合生成的化合物为盐,不一定都是如此。
例子如CU2(OH)2CO3碱式碳酸铜,有氢氧根。
酸碱盐类化合物一定含有非金属元素。
九年级化学常见的碱及碱的通性、常见的盐及盐的性质人教四年制版【同步教育信息】一. 本周教学内容:常见的碱及碱的通性、常见的盐及盐的性质二. 重点、难点: 1. 碱的分类和命名2. 常见的碱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用途及其通性。
3. 盐的化学性质四. 知识要点: 1. 碱的分类 ⎩⎨⎧⋅)()()()()()()()(2232322白色、蓝色、红褐色如:不溶性碱、、、、如:可溶性碱碱OH Mg OH Cu OH Fe O H NH OH Ca OH Ba NaOH KOH此外,碱也可分为强碱和弱碱,一元碱和二元碱等。
2. 碱的命名——“氢氧化某〞——高价金属碱或“氢氧化亚某〞——低价金属碱 如:3)(OH Fe ——氢氧化铁;2)(OH Fe ——氢氧化亚铁 2)(OH Cu ——氢氧化铜;CuOH ——氢氧化亚铜注:〔1〕因为NaOH 在空气中易吸收水分而潮解,同时还能和空气中的CO 2反响生成Na 2CO 3而变质,所以NaOH 必须密封保存。
2)(OH Ca 也要密封保存。
〔2〕由于NaOH 、2)(OH Ca 等碱性物质能与玻璃成分中的SiO 2反响生成粘性的Na 2SiO 3〔水玻璃〕等物质使玻璃相互粘结,不易翻开,因此盛装碱液的试剂瓶不能用玻璃塞而应用胶塞。
2NaOH +SiO 2=Na 2SiO 3+H 2O 4. NaOH 和2)(OH Ca 的鉴别方法1:向两种溶液〔少许〕中通入CO 2气体,生成白色沉淀的为2)(OH Ca ,没有沉淀的是NaOH 。
方法2:向少许上述两种溶液中滴加可溶性的碳酸盐〔如K 2CO 3、Na 2CO 3〕溶液生成白色沉淀的为2)(OH Ca ,没有沉淀的是NaOH 。
方程式:O H CaCO CO OH Ca 2322)(+↓=+ NaOH CaCO CO Na OH Ca 2)(3322+↓=+5. 碱的通性〔1〕与指示剂作用,碱溶液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仅限于可溶性碱〕。
酸碱盐的性质总结2、碱的通性(1)碱溶液能跟酸碱指示剂起反应,紫色石蕊试液遇碱变蓝,无色酚酞试液遇碱变红。
不溶性碱,如不能使酸碱指示剂变色。
(2)碱能跟酸性氧化物起反应生成盐和水。
(3)碱能跟酸起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
(4)碱能跟某些盐起反应生成新碱与新盐。
常见的碱有NaOH、KOH、Ca(OH)2、氨水等,它们各自具有一些特性。
①氢氧化钠(NaOH)俗名苛性钠、火碱、烧碱,这是因为它有强腐蚀性。
NaOH是一种可溶性强碱。
白色固体,极易溶于水,暴露在空气中易潮解,可用作碱性气体(如NH3)或中性气体(如H2、O2、CO等)的干燥剂。
NaOH易与空气中的CO2反应生成Na2CO3固体。
NaOH溶液可以腐蚀玻璃,盛NaOH溶液的试剂瓶不能用磨口的玻璃塞,只能用橡胶塞。
②氢氧化钙[Ca(OH)2]是白色粉末,微溶于水,俗称熟石灰或消石灰,其水溶液称为石灰水。
Ca(OH)2也有腐蚀作用。
Ca(OH)2与CO2反应生成白色沉淀CaCO3,常用于检验CO2。
Ca(OH)2+CO2=CaCO3↓+H2OCa(OH)2能跟Na2CO3反应生成NaOH,用于制取NaOH。
反应方程式为:Ca(OH)2+Na2CO3=CaCO3↓+2NaOH③氨水(NH3•H2O)是一种可溶性弱碱,NH3溶于水可得氨水。
有刺激性气味,有挥发性。
将氨气通过盛放氧化铜的玻璃管,生成氮气、水和铜,其反应方程式为:2NH3 + 3CuO 3Cu + N2↑+3H2O,说明氨气具有还原性。
此外,KOH、Ba(OH)2也是常见的可溶性强碱。
不溶的碱大多是弱碱,如:Fe(OH)3、Cu(OH)2等。
他们的共同性质是热稳定性差,受热易分解生成对应的金属氧化物和水。
3、盐的性质(1)盐跟某些金属反应生成新的金属和新的盐。
例如:①Zn+CuSO4 === ZnSO4+Cu②Cu+Hg(NO3)2 === Cu(NO3)2+Hg只有排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前面的金属才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里置换出来。
常见的碱碱的通性常见的碱碱的通性一、氢氧化钠(NaOH)1、俗称:“火碱”、“烧碱”、“苛性钠”。
从物质的俗称可看出NaOH是一种很“厉害”的碱,一种有强碱性和强腐蚀性的碱。
2、物理性质:白色固体、极易溶于水,溶解时放出大量的热,氢氧化钠的固体露置在空气里,易吸收水分,表面变潮湿而逐渐溶解,这种现象叫做潮解,因此,固体NaOH 可做干燥剂。
NaOH有强烈的腐蚀性,使用时要注意NaOH的水溶液有涩味和滑腻感(不要品尝或用手触摸)。
3、化学性质:(1)氢氧化钠与酸碱指示剂作用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
(2)氢氧化钠跟非金属氧化物反应2NaOH+CO,NaCO+HO 22322NaOH+SO,NaSO+HO 22322NaOH+SO,NaSO+HO 3242在此类反应中,氧化物都变成相应的酸根,各元素的化合价都不变,可应用于实验或工业生产的尾气吸收中。
(3)氢氧化钠与酸的反应NaOH+HCl,NaCl+HO 2NaOH+HNO,NaNO+HO 3322NaOH+HSO,NaSO+2HO 24242(4)氢氧化钠与某些盐的反应。
2NaOH+CuSO,NaSO+Cu(OH)?(蓝色沉淀) 42423NaOH+FeCl,3NaCl+Fe(OH)?(红褐色沉淀) 33氢氧化钠与盐的反应,一般生成新盐和不溶于水的新碱。
注意:NaOH必须密封保存。
原因:空气中含水和CO,如果将NaOH露置,?NaOH易潮解?NaOH易与CO反应而变质。
224、用途氢氧化钠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二、氢氧化钙[Ca(OH)] 21、俗称:熟石灰、消石灰、水溶液称石灰水。
2、制取方法:CaO+HO,Ca(OH),反应放出大量的热可以使水沸腾。
22生石灰熟石灰3、物理性质白色粉末,微溶于水,有腐蚀性。
4、化学性质(1)与酸碱指示剂作用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
(2)与非金属氧化物反应CO+Ca(OH),CaCO?+HO 2232(3)与酸反应2HCl+Ca(OH),CaCl+2HO 222此性质在农业上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常见的碱化学性质及通性Document serial number [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常见的碱(化学性质及通性)一、碱的定义和分类四大强诚:碱:物质溶于水时,形成的阳离子全部是OK 的化合物。
KOH (氢氧化钾)、NaOH (氢氧化钠)、Ca (OH )c (氢氧化钙)、Ba (OH ):(氢氧化钢)有色沉淀:蓝色沉淀Cu (OH ),(氢氧 化铜)、红褐色沉淀Fe (OH )、(氢氧化铁)四大强碱都可以溶于水,但弱碱不能溶于水。
氨水是氮气溶于水形成的液体。
在初中化学范围内,只有氢氧化铜是蓝色沉淀,氢氧化铁是红褐色沉淀。
氨水的电离是NH 3 • H :O=XH.>OH\所以氨水也是减c钾、钠、钙的氧化物能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碱。
如:CaO+H :O=Ca (OH )2 二、常见的碱酸、碱包括其溶液都要密封。
澄清的石灰水就是氢氧化钙的水溶液c氢氧化钠必须密封有两个原因:①吸水性:②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2NaOH+CO :=Na =CO 5+H :O :(③必须要用橡胶塞(或软木塞)不能用玻璃塞。
三、碱的化学性质碱有相同的化学性质是因为不同的碱溶液中都含有相同的0H ;1 ,碱溶液(四大强碱的溶液、氨水)能使指示剂变色:使紫色石茏溶液变蓝,使无色酚酷溶液变红。
由于弱碱不溶于水,所以弱碱不能使指示剂变色。
2,碱+非金属氧化物一盐♦水(豆分解反应)a )反应发生的条件:①域是四大强碱:②非金属氧化物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三氧化硫。
b )根据条件我们可以写出十二个化学方程式,但必须掌握的四个化学方程式是:2NaOH-COr=Na :CO 3-H :O (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碳)2NaOH-SO2=Na :SO^H :O2NaOH+SO J =Na :SO l +H :OCa (OH ):+CO :=CaCO 3 I +HQ (检验二 氧化磔:石灰墙“出汗”)3.弑+酸一盐+水(更分解反应、中和反应)在碱的通性中,弱碱只有该性质。
常见的碱碱的通性一、氢氧化钠(NaOH)1、俗称:“火碱”、“烧碱”、“苛性钠”。
从物质的俗称可看出NaOH是一种很“厉害”的碱,一种有强碱性和强腐蚀性的碱。
2、物理性质:白色固体、极易溶于水,溶解时放出大量的热,氢氧化钠的固体露置在空气里,易吸收水分,表面变潮湿而逐渐溶解,这种现象叫做潮解,因此,固体NaOH可做干燥剂。
NaOH有强烈的腐蚀性,使用时要注意NaOH的水溶液有涩味和滑腻感(不要品尝或用手触摸)。
3、化学性质:(1)氢氧化钠与酸碱指示剂作用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
(2)氢氧化钠跟非金属氧化物反应2NaOH+CO2=Na2CO3+H2O2NaOH+SO2=Na2SO3+H2O2NaOH+SO3=Na2SO4+H2O在此类反应中,氧化物都变成相应的酸根,各元素的化合价都不变,可应用于实验或工业生产的尾气吸收中。
(3)氢氧化钠与酸的反应NaOH+HCl=NaCl+H2ONaOH+HNO3=NaNO3+H2O2NaOH+H2SO4=Na2SO4+2H2O(4)氢氧化钠与某些盐的反应。
2NaOH+CuSO4=Na2SO4+Cu(OH)2↓(蓝色沉淀)3NaOH+FeCl3=3NaCl+Fe(OH)3↓(红褐色沉淀)氢氧化钠与盐的反应,一般生成新盐和不溶于水的新碱。
注意:NaOH必须密封保存。
原因:空气中含水和CO2,如果将NaOH露置,①NaOH易潮解②NaOH易与CO2反应而变质。
4、用途氢氧化钠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二、氢氧化钙[Ca(OH)2]1、俗称:熟石灰、消石灰、水溶液称石灰水。
2、制取方法:CaO+H2O=Ca(OH)2,反应放出大量的热可以使水沸腾。
生石灰熟石灰3、物理性质白色粉末,微溶于水,有腐蚀性。
4、化学性质(1)与酸碱指示剂作用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
(2)与非金属氧化物反应CO2+Ca(OH)2=CaCO3↓+H2O(3)与酸反应2HCl+Ca(OH)2=CaCl2+2H2O此性质在农业上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第八章酸碱盐第四节常见的碱碱的通性(第一课时)教学目的知识;通过实验的观察与分析,使学生初步掌握氢氧化钠的化学性质,了解氢氧化钠的物理性质及其用途。
能力: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实验基本操作和正确书写化学议程式的技能。
思想教育:结合本市的烧碱生产和应用对学生进行国情、市情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
进行从感性到理性认识事物的科学方法的教育。
重点难点氢氧化钠的化学性质是重点,碱和非金属氧化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书写难点。
教学方法实验探讨法教学用品仪器:试管、镊子、表面皿、平底烧瓶、滴管、单孔塞、玻璃管。
药品:氢氧化钠固体、石蕊试液、酚酞试液、氯化铁溶液、硫酸铜溶液、氢氧化钠溶液。
其它:小气球。
教学过程[复习提问] 我们已学过了碱的概念,想一想什么叫碱?常见的碱有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请写出它们的电离方程式。
回忆、回答碱的概念,写出电离方程式:巩固碱的组成及正确书写电离方程式的技能。
[引言] 碱有哪些性质呢?今天我们学习氢氧化钠这种常见的碱。
思考质疑、激发兴趣,明确学习任务。
[演示实验] 氢氧化钠的物理性质,课本P.165(实验8-23)将少量氢氧化钠分另放在几个表面皿上,给各组学生,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其色态,在空气中放置一会儿,固体氢氧化钠表面的变化;再将其中的一块放入盛有少量水的大试管里振荡,并让学生触摸管外壁温度的变化.仔细观察氢氧化钠的颜色、状态。
观察、认识氢氧化钠的溶解性,用手摸试管外壁,感觉温度变化。
从感性上认识氢氧化钠物理性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调动各种感觉器官,加深对这一新物质的认识。
[小结] 指导学生小结氢氧化钠的物理归纳氢氧化钠的物理性质。
训练学生总结归纳能力。
[板书] 一、氢氧化钠(NaOH)加深记忆初步记忆氢氧化钠的物理性质。
水往二氧化碳有何现象?是哪类物质间的反应?写出化学方程式。
那么,NaOH能否与CO2反应呢?请同学们观察实验,并思考实验现象中的道理。
淀生成;是碱与非金属氧化物的反应。
Ca(OH)2+CO2=CaCO3↓+H2O思考识的学习。
酸碱盐的通性酸碱盐溶解度口诀酸的通性:酸溶液能与酸碱指示剂反应、酸+碱性氧化物=盐+水等。
碱的通性:碱溶液能跟酸碱指示剂起反应,紫色石蕊试液遇碱变蓝,无色酚酞试液遇碱变红。
不溶性碱,如不能使酸碱指示剂变色等。
盐的通性:有些盐有微弱的腐蚀性,溶液的酸碱度根据盐的性质判定,能与某些酸,碱,盐反应,还能和其他某些化合物反应。
酸碱盐的通性酸的通性:酸溶液能与酸碱指示剂反应、酸+碱性氧化物=盐+水等。
碱的通性:碱溶液能跟酸碱指示剂起反应,紫色石蕊试液遇碱变蓝,无色酚酞试液遇碱变红。
不溶性碱,如不能使酸碱指示剂变色等。
盐的通性:有些盐有微弱的腐蚀性,溶液的酸碱度根据盐的性质判定,能与某些酸,碱,盐反应,还能和其他某些化合物反应。
酸有腐蚀性,溶液呈酸性,能与活泼金属发生反应,碱,某些盐和金属氧化物反应与排在氢之前的活泼金属反应生成盐和氢气,与指示剂反应,pH显酸性的溶液不一定是酸,但是酸一定是酸性溶液(即显酸性)。
碱有腐蚀性。
溶液呈碱性,能与酸,某些盐,非金属氧化物反应,某些碱能与某些金属氧化物反应,与指示剂反应碱性溶液不一定是碱,但是碱一定是碱性溶液。
(显碱性的溶液不一定都是碱溶液,即所谓的碱;但碱,一定显碱性,即pH值大于7。
)酸指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全部都是氢离子的化合物;碱指电离时产生的阴离子全部都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盐指电离时生成金属阳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
可以简记为:氢头酸、氢氧根结尾碱、金属开头酸根结尾的是盐。
仅由氢离子和酸根离子、非金属单质结合生成的化合物为酸。
由金属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的化合物为碱。
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结合生成的化合物为盐,不一定都是如此。
例子如CU2(OH)2CO3碱式碳酸铜,有氢氧根。
酸碱盐类化合物一定含有非金属元素。
酸碱盐溶解度口诀口决一都溶钾,钠,硝酸,铵硫酸不溶钡和铅,碳酸只溶钾钠铵,微溶有钙银碳酸氢溶碳酸镁微溶钾,钠,铵,钡碱都溶氢氧化钙是微溶挥发者有,氢氧铵,硝酸、氯化、碳酸氢口诀二钾钠铵硝酸盐溶水快,① 硫酸盐除去钡铅。
酸碱盐通性总结一、酸碱盐概念酸= + ;碱= + ;盐= + 。
二、知识储备:1.酸根离子:氯离子;硝酸根离子,硫酸根离子,碳酸根离子。
2.金属离子:(+1)钾离子,钠离子,银离子,铵根离子,(+2)钙离子,钡离子,镁离子,锌离子,亚铁离子,铜离子,(+3)铝离子,铁离子。
三、指示剂作用1.酸性溶液中含有大量离子,使石蕊溶液变,酚酞溶液;2.碱性溶液中含有大量离子,使石蕊溶液变,酚酞溶液。
四、复分解反应条件:(反应特点:离子交换,化合价不变)(1)沉淀:Ag++Cl-=AgCl↓ Ba2++SO42--==BaSO4↓ Ba2++CO32--==BaCO3↓Ca2++CO32--==CaCO3↓ Cu2++2OH--==Cu(OH)2↓ Fe3++3OH--==Fe(OH)3↓ Mg2++2OH—=Mg(OH)2↓(2)气体:2H++CO32--==CO2↑+H2O NH4++OH--==NH3↑+H2O(3)水:H++OH--==H2O(中和反应)五、八个反应公式:(一)、金属+酸= (置换反应)(氢前金属,铁为+2)1. 镁和硫酸:;2. 镁和盐酸:;3.铁和盐酸:。
4. 铁和硫酸:;5. 实验室制取氢气:;. ;(二)、金属+盐= (置换反应)(强换弱,铁为+2)1. 铁和硫酸铜溶液:,2. 铜和硝酸银溶液:,3. 铝和硫酸铜溶液:。
4. 锌和硫酸铜溶液:。
(三)碱+非金属氧化物= (盐比氧化物多一个“O”原子,元素化合价不变)1. 氢氧化钠在露置在空气中变质的原因:;2. 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硫:;3. 二氧化碳的检验(用石灰浆刷墙,墙变硬的原因):;4. 用石灰水吸收硫酸厂排放的二氧化硫:;(四)、酸+金属氧化物= (复分解反应)(用于金属除锈)1. 氧化铜和硫酸:,2. 氧化铜和盐酸:;3. 硫酸除铁锈:,4. 盐酸除铁锈:;(五)、酸+碱= (中和反应-复分解反应)1. 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滴加盐酸:;2. 氢氧化铜和硫酸:,3. 用氢氧化镁治疗胃酸过多:;4. 用氢氧化铝治疗胃酸过多:;5. 氢氧化钠处理硫酸厂废水:,6. 用熟石灰改良含硫酸的土壤:;7. 氢氧化钡和硫酸:,(六)、酸+盐= (复分解反应)1. 碳酸钠和硫酸:;2. 纯碱和盐酸反应:;3. 盐酸和硝酸银:;4. 用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5.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第八章酸碱盐第四节常见的碱碱的通性(第一课时)教学目的知识;通过实验的观察与分析,使学生初步掌握氢氧化钠的化学性质,了解氢氧化钠的物理性质及其用途。
能力: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实验基本操作和正确书写化学议程式的技能。
思想教育:结合本市的烧碱生产和应用对学生进行国情、市情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
进行从感性到理性认识事物的科学方法的教育。
重点难点氢氧化钠的化学性质是重点,碱和非金属氧化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书写难点。
教学方法实验探讨法教学用品仪器:试管、镊子、表面皿、平底烧瓶、滴管、单孔塞、玻璃管。
药品:氢氧化钠固体、石蕊试液、酚酞试液、氯化铁溶液、硫酸铜溶液、氢氧化钠溶液。
其它:小气球。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意图[复习提问] 我们已学过了碱的概念,想一想什么叫碱?常见的碱有氢氧化钠和氢氧回忆、回答碱的概念,写出电离方程式:巩固碱的组成及正确书写电离方程式的技能。
化钙,请写出它们的电离方程式。
[引言] 碱有哪些性质呢?今天我们学习氢氧化钠这种常见的碱。
思考质疑、激发兴趣,明确学习任务。
[演示实验] 氢氧化钠的物理性质,课本P.165(实验8-23)将少量氢氧化钠分另放在几个表面皿上,给各组学生,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其色态,在空气中放置一会儿,固体氢氧化钠表面的变化;再将其中的一块放入盛有少量水的大试管里振荡,并让学生触摸管外壁温度的变化. 仔细观察氢氧化钠的颜色、状态。
观察、认识氢氧化钠的溶解性,用手摸试管外壁,感觉温度变化。
从感性上认识氢氧化钠物理性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调动各种感觉器官,加深对这一新物质的认识。
[小结] 指导学生小结氢氧化钠的物理归纳氢氧化钠的物理性质。
训练学生总结归纳能力。
[板书] 一、氢氧化钠(NaOH)俗称:烧碱、火碱、苛性钠(一)物理性质加深记忆初步记忆氢氧化钠的物理性质。
[问题讨论] 根据氢氧化钠易潮解的性质,你能想到它有什么用途?思考、讨论、氢氧化钠可干燥某些气体。
培养学生根据性质解决问题的能力。
[投影] 课堂练习一(见附1)指导学生做课堂练习一做课堂练习一加深对知识的记忆[实验] 指导学生做氢氧化钠溶液与石蕊试液和酚酞试液反应的实验。
给予讲评。
一位学生到讲台前完成两个实验,其他学生观察、记录实验现象,找出操作中的错误,并总结出氢氧化钠的第一点化学性质。
教师讲评,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激发学生参与、表现及成功的欲望。
同时由个别学生实验教育全体学生,在操作中注意的问题,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
[板书] (二)化学性质理解记忆加溶理解记忆NaOH的性质。
1.NaOH 溶液与酸碱指示剂反应[提问] 请同学们想一想,石灰水中通往二氧化碳有何现象?是哪类物质间的反应?写出化学方程式。
那么,NaOH 能否与CO 2反应呢?请同学们观察实验,并思考实验现象中的道理。
思考、回答、有白色沉淀生成;是碱与非金属氧化物的反应。
Ca (OH )2+CO 2=CaCO 3↓+H 2O思考以新带旧、以旧促新知识的学习。
质疑,再次激发兴趣。
[演示实验] 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在充满二氧化碳的烧瓶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浓溶液,迅速塞紧带有玻璃管和气球的橡皮塞,振荡烧杯,观察:[问题讨论]1. 为什么气球会逐渐涨大?2. 碱与非金属氧化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何写?3. 怎样保存氢氧化钠?说明原因?指导学生完成化学方程式。
观察现象、思考问题。
讨论气球涨大的原因,最后得出氢氧化钠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的正确结论。
分析如何保存NaOH 及原因。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严谨的逻辑推理能力及书写这一类化学方程式的能力。
[板书]2.氢氧化钠与非金属氧化物的反应 整理笔记,加深理解氢氧化钠的性质。
巩固、理解、记忆。
在讲酸的性质时,我们学习了酸与碱的中和反应,这也是碱的重要性质.[板书] 3.氢氧化钠与酸反应(中和反应)回忆,学生到黑板上完成酸与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加强化学方程式书写练习,加深理解NaOH 性质。
[实验] 氢氧化钠跟某些盐的反应,课本P.166(实验8-24)指导学生实验并引导学生规范操作,观察现象:实验、观察、记录现象、写出反应的化学议程式:巩固实验操作、描述现象的能力及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技能,熟悉物质的分类。
[板书] 4.氢氧化钠与某些盐的反应领悟NaOH 的性质巩固、理解、记忆[投影] 课堂练习二(见附2)指导学生做练习二做练习二巩固知识[小结] 组织学生共同总结氢氧化钠的化学性质.[板书]归纳、总结。
记录、记忆反应规律。
培养学生归纳、小结的能力巩固、记忆反应规律。
[设问]我们学习了氢氧化钠的性质,那么它有哪些用途呢?[板书] (三)氢氧化钠的用途教师结合本地区简述烧碱生产和应用。
请看书P.166 总结、回答。
对学生进行国情、市情和受国主义思想教育。
[投影] 随堂检测(见附4)独立完成检测题。
检查是否完成教学目的。
附1:课堂练习一1.氢氧化钠是色体。
溶于水,溶解时放出。
2.固体氢氧化钠在空气中易水分,而,所以它可以做为某些气体的。
3.氢氧化钠有强烈的性,所以它又叫、、、。
附2:课堂练习二4.下列气体中,可以用氢氧化钠干燥的是A.H2(B)SO2(C)CO2(D)HCl5.用天平称量固体氢氧化钠时,应把氢氧化钠放在(A)天平的托盘上(B)滤纸上(C)小烧杯内(D)试管中6.下列物质暴露在空气中,质量增加且变质的是(A)浓硫酸(B)火碱(C)水(D)浓盐酸7.按下列要求各写一个化学方程式(1)NaOH →Cu(OH)2(2)NaOH→NaCO31.NaOH→NaCl8.盛有盐酸、水、氢氧化钠的三瓶无色液体,请选用一种试剂将它们区别开。
附3;课堂练习答案1.白固极易大量的热 2.吸收潮解干燥剂 3.腐蚀烧碱火碱苛性钠 4.(A) 5.(C) 6.(B) 7.(1)8 紫色石蕊试液附4:随堂检测一填空:名称化学式色态类别指示剂变色情况氢氧化钠石蕊试液酚酞试液二、完成下列化学方程式:第四节常见的碱碱的通性(第二课时)教学目的知识:使学生认识氢氧化钙的物理性质,了解氢氧化钙的重要用途掌握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
认识碱的分类、命名、了解碱的通性能力:培养学生自学、观察、思维、操作能力以及比较、分析、归纳的能力。
思想教育:进一步理解一切客观事物是相互联系和具有内部规律的,使学生认识到化学与周围生活的密切关系,增强社会责任感。
重点难点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是重点,碱的通性是难点。
教学方法实验、对比、归纳教学法。
教学用品仪器:蒸发皿、镊子、烧杯、药匙、玻璃棒、试管、滴管、玻璃管。
药品;氢氧化钙粉末、生石灰、氢氧化钙溶液、浓碳酸钠溶液、石蕊试液、酚酞试液、稀盐酸。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意图[复习提问] 上节我们学习了氢氧化钠,请同学们想一想:1.氢氧化钠有哪些物理性质?如何保存?2.写出下列物质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碳;2.氢氧化钠溶液与硝酸; 回忆、思考、回答问题,请三位同学在黑板上板演,其他同学在本上完成化学议程式:复习、巩固旧知识3.氢氧化钠溶液与氯化铁溶液.[引言] 在学习了氢氧化钠这种常见的碱之后,今天我们学习另一种常见的、重要的碱—氢氧化钙。
明确学习内容。
[设问] 氢氧化钙欲称熟石灰或消石灰,它是怎样制得的呢?结合日常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思考。
质疑、激发学习兴趣。
[演示实验] 氢氧化钙的制取课本P.167 (实验8-25)请两位同学将近日自制的熟石灰粉末拿出来给同学们观察,最后送到讲台上. 学生观察现象,分析产物,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aO+H2O=Ca(OH)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能力。
激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及成功欲、自豪感。
[板书] 二、氢氧化钙Ca(OH)2(一)用生石灰与水反应制取熟石灰体会制取过程强化对知识的理解。
[演示实验] 氢氧化钙的溶解性课本P.167(实验8-26) 注意引志学生观察现象并与氢氧化钠相比较. 观察物质色态,在水中溶解的情况,并与氢氧化钠的溶解性进行比较,总结出氢氧化钙的物理性质.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总结归纳能力。
[板书](二) 氢氧化钙物理性质1.色态2.溶解性整理笔记、强化记忆氢氧化钙的物理性质。
强化记忆物理性质。
[投影] 课堂练习一(见附1)指导学生完成练习一完成练习一巩固知识[实验]分别请三位同学到讲台上来做实验:观察分析、回答问题:鼓励学生积极参与1.氢氧化钙溶液与批示剂反应2.向石灰水中吹入二氧化碳3.向石灰水中滴加盐酸。
1.描述各反应现象,并与氢氧化钠性质对比。
2.找出实验操作中存在的问题加以更正。
教学过程,培养自信心及成功欲。
培养叙述、动手操作能力。
在实验、讨论基础上,总结出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
[板书] (三)氢氧化钙化学性质1.与酸碱指示剂作用2.与非金属氧化物反应3.与酸反应(中和反应)整理笔记,强化记忆,写出与指示剂反应变色情况,写出反应化学方程式强化理解、记忆Ca(OH)2化学性质,复习巩固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实验] 教师指导学生完成实验课本P.167(实验8-28)[思考] 这个实验证明氢氧化钙还具有什么化学性质?你能否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板书] 4. 与某些盐反应. 实验、观察、思考、回答。
实验证明石灰水能与某些盐反应,这是氢氧化钙的又一条重要化学性质,根据现象,分析产物,写出化学方程式。
Ca(OH)2+Na2CO3=2NaOH+CaCO3↓实验探索获取知识。
理解、记忆化学性质。
根据氢氧化钙的性质分析它可能有哪些用途?并看书P.167~P.168.引导学生规纳、小结出Ca(OH)2的用途. 看书、思考、自我小结、回答。
培养学生阅读与自我小结的能力。
[板书] (四)氢氧化钙的用途记录了解用途、理论联系实验。
[投影] 课堂练习二(见附2)指导学生做练习二完成练习二巩固知识,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培养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
我们学习了氢氧化钠、氢氧化钙这两种常见的、重要的碱之外,还有KOH、Fe(OH)3、Cu(OH)2等许多碱,它们如何命名呢?请同学们看书P.168"三、碱的命名",并将命名方法进行小结。
看书、总结碱的命名方法。
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板书] 三、碱的命名复述、记忆记忆知识[设问] 通过NaOH、Ca(OH)2一系列的化学实验,我们知识它们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叫碱的通性,请思考原因。
思考、回答。
碱类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的原因是:它们具有相似的结构。
将学生思路引向深入,即结构决定性质的化学思想。
[板书] 四、碱的通性因为;碱所以碱具有通性。
引导学生用相互关系图,归纳出碱的通性。
[设问] 什么叫酸性氧化物?指导学生看书P.168. 总结归纳出如下的相互关系图:看书思考,认识酸性氧化物概念。
培养学生自信和成功欲进一步激发兴趣、调动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