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话教学全教案
- 格式:ppt
- 大小:219.50 KB
- 文档页数:41
《普通话实用训练教程》教学教案(第一部分)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普通话的发音方法和技巧,提高发音准确性。
2. 培养学生流利、流畅的普通话口语表达能力。
3. 增强学生对普通话词汇、语法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普通话水平。
二、教学内容:1. 第一章:普通话概述1.1 普通话的定义和重要性1.2 普通话与方言的区别1.3 普通话的语音特点2. 第二章:普通话发音器官与发音方法2.1 发音器官的构成及其功能2.2 发音方法的掌握与练习2.3 发音中的常见问题与纠正3. 第三章:普通话声母、韵母、声调3.1 声母的发音及其分类3.2 韵母的发音及其分类3.3 声调的规律及其运用4. 第四章:普通话词汇与语法4.1 普通话词汇的构成与特点4.2 普通话词汇的分类与运用4.3 普通话语法的特点与运用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普通话的基本概念、发音方法、声母、韵母、声调等知识点。
2. 实践法:引导学生进行发音练习、口语表达练习,纠正发音中的错误。
3. 互动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四、教学评价:1. 平时练习:对学生进行定期的发音练习、口语表达练习的评估,及时纠正错误,给予鼓励和建议。
2. 课堂参与度: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包括发言、讨论、角色扮演等。
3.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普通话水平。
五、教学资源:1. 教材:《普通话实用训练教程》教材。
2. 教学课件:制作相关的教学课件,辅助讲解和展示知识点。
3. 教学音频:提供一些普通话发音的音频资料,帮助学生进行模仿和练习。
4. 教学视频:播放一些普通话口语表达的示范视频,供学生参考学习。
《普通话实用训练教程》教学教案(第二部分)六、教学内容:4. 第五章:普通话口语表达技巧5.1 口语表达的基本原则5.2 语言组织与逻辑思维5.3 表达情感与态度的方式5. 第六章:普通话听力理解与反馈6.1 听力理解的基本要求6.2 提高听力理解的方法与技巧6.3 有效反馈的技巧与实践6. 第七章:普通话阅读与朗读7.1 阅读理解的基本策略7.2 朗读的技巧与方法7.3 阅读与朗读的应用实践七、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口语表达技巧、听力理解与反馈、阅读与朗读的相关知识和技巧。
完整版)普通话教案二、语音的基本概念1、音素2、音节3、声调4、音变三、普通话语音系统1、声母2、韵母3、声调4、音变规律四、《汉语拼音方案》1、拼音字母及其读音2、音节的拼写方法3、声调的标记方法小结·巩固新课】本节课,研究了语音的三种性质和基本概念,掌握了普通话语音系统和《汉语拼音方案》。
希望同学们课后多练,熟练掌握语音系统和拼音方案,为下一步的研究打好基础。
布置作业】完成附录C的练题。
讨论:1.语音与自然界的声音有何不同之处?2.生病时的、动物叫声是否属于语音?某些动物说人话是否算语音?3.英语和普通话表达“成本的著作”时使用不同的声音形式,反映了语音的哪方面特性?二、语音的基本概念语音由元音和辅音组成,每个音节包含一个或多个音素。
三、普通话的语音系统1.声母指音节开头的辅音,若无则为零声母音节。
2.韵母为声母后的部分。
3.声调指整个音节的升降高低。
四、汉语拼音方案汉语拼音采用国际通用的26个拉丁字母,按传统顺序排列,用五度制调符标记声调。
小结·巩固新课】本章节内容,我们研究了语音的基本概念和普通话的语音系统,以及汉语拼音方案。
同学们请抄写韵母表并阅读后面的文章,巩固所学内容。
布置作业】1.抄写韵母表。
2.阅读本单元后面的文章。
普通话声母系统第6-9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声母的本音和名称音的关系。
2.掌握声母的发音。
3.区分翘舌音与平舌音、鼻音和边音、唇齿音与舌面后音。
教学重点:声母的发音。
教学难点:区分翘舌音与平舌音、鼻音和边音、唇齿音与舌面后音。
教学过程:1.进行安全教育。
2.清点人数。
声母是汉语音节中开头的辅音,是音节的发声部分。
普通话的声母共有21个,如果音节的开头不是辅音,我们称之为零声母音节。
在本单元,我们将研究好声母的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分清翘舌音与平舌音、鼻音和边音、唇齿音与舌面后音。
一、声母的发音1、声母的发音部位双唇音:b[p]。
p[p]。
m[m]唇齿音:f[f]。
《普通话》教案教学设计《普通话》教案教学设计第一章概述第一节普通话与方言课程内容:探究普通话与方言参考教材:《普通话与口语训练》(校本教材)课程安排:4课时活动过程:第1・2课时-导入学习情境导语示例1:央视播放的电视连视剧《闲人马大姐》,同学们看过没有?喜欢吗?(让学生说明原因)这部电视剧在语言上有没有显著特点?(北京方言)由此导入。
导语示例2:喝水(h@fei),大树(d台fCι),有谁听懂了这两个词的意思?其实它们指的是喝水和大树。
这种语言方式有别于普通话,属于方言。
二、联系文本,整合探究1 .摘读文本并思考:你是怎样理解方言的?明确:方言有两类:一种是地域方言,另一种是社会方言。
地域方言背后有着丰富的文化积淀,对生活在某一特定区域的人群心理上与情感上的凝聚作用是十分巨大的,特别在异地他乡,一张口就知你是山东人还是东北人等等,所以“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
社会方言带有职业性和身份性,随着社会的发展,一种新兴的社会方言——网络语言也走进人们的生活。
2 .整合信息,采集方言(请一位学生当主持人)①将课前同学们采集的方言进行展示。
采集的方言包括当地地域方言和网络方言,例如普通话里的这边,泰安说成"这窝”,德州说成“这昔兄"。
网络语言里的"88〃表示再见,"斑竹"表示"版主",“521"表示"我爱你〃等等。
也可让学生用熟悉的方言讲故事或谚语,进一步体会该种方言的特点。
例如:大树底下喝凉水,真舒服(dafudιxiaheIiangfei,zhenfufu)β还可以让学生利用多媒体播放下载的方言歌曲(如《猫和老鼠》)等。
②讨论问题,探究解难——以小组为单位,自主提出问题并讨论问题,例如:问题-:有人认为方言有碍于祖国语言统一,你的观点如何?问题二:推广普通话会消灭方言吗?如何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问题三:以粤语歌曲广泛流传为例,思考经济发达以及名人效应是否影响方言的广度?问题四:如PK、MM这样的网络语言能否出现在公共媒体中?如何推广使用?各组推荐一人进行交流,教师总结。
《普通话》教案教学设计第一章:普通话的概述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普通话的定义、地位和重要性。
让学生掌握普通话的语音、词汇、语法的基本特点。
1.2 教学内容介绍普通话的概念和定义。
讲解普通话的语音系统,包括声母、韵母、声调等。
介绍普通话的词汇和语法特点。
1.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法,让学生了解普通话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采用举例法,通过实际例句让学生掌握普通话的语音、词汇、语法特点。
1.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学生能够回答普通话的定义和重要性。
课后作业:学生能够完成相关练习,巩固所学内容。
第二章:普通话的语音2.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普通话的声母、韵母、声调的发音方法。
让学生能够正确发出常用词语的音节。
2.2 教学内容讲解普通话声母的发音方法,包括清音、浊音、鼻音等。
讲解普通话韵母的发音方法,包括单韵母、复韵母、鼻韵母等。
讲解普通话声调的分类和发音方法。
2.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法,让学生了解普通话语音的发音方法。
采用练习法,让学生通过发音练习掌握声母、韵母、声调的正确发音。
2.4 教学评估课堂练习:学生能够正确发音声母、韵母、声调。
课后作业:学生能够完成相关发音练习,巩固所学内容。
第三章:普通话的词汇3.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普通话的基本词汇和词义。
让学生能够正确使用普通话词汇进行交流。
3.2 教学内容讲解普通话词汇的基本特点和构成。
举例讲解常用词汇的意义和用法。
3.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法,让学生了解普通话词汇的基本特点。
采用举例法,通过实际例句让学生掌握常用词汇的意义和用法。
3.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学生能够正确回答词汇的意义和用法。
课后作业:学生能够完成相关练习,巩固所学内容。
第四章:普通话的语法4.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普通话的句子结构和语法规则。
让学生能够正确运用普通话进行表达。
4.2 教学内容讲解普通话的句子结构,包括主语、谓语、宾语等。
讲解普通话的语法规则,包括词序、助词、标点等。
4.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法,让学生了解普通话的句子结构和语法规则。
《普通话》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普通话的发音规则和声调,提高发音准确性。
2. 使学生能够熟练运用普通话进行日常交流,提高交际能力。
3. 培养学生的普通话听说能力,增强对普通话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课时:普通话概述介绍普通话的定义、地位和重要性讲解普通话的发音器官和发音方法2. 第二课时:声母讲解普通话声母的分类和发音特点练习声母的发音,纠正发音错误3. 第三课时:韵母讲解普通话韵母的分类和发音特点练习韵母的发音,纠正发音错误4. 第四课时:声调讲解普通话声调的分类和发音特点练习声调的发音,纠正发音错误5. 第五课时:常用词汇和句子讲解普通话常用词汇和句子的发音规则练习常用词汇和句子的发音,提高听说能力三、教学方法1. 示范法:教师以标准普通话进行示范,让学生跟随模仿。
2. 练习法:学生通过反复练习,提高普通话发音准确性。
3. 对口型法: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和模仿正确的口型,纠正发音错误。
4. 小组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互相纠正发音,共同进步。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情况和学习态度。
2. 发音准确性:评估学生普通话发音的准确性。
3. 听说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和口语测试,评估学生的听说能力。
4. 学习成果:定期进行普通话水平测试,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
五、教学资源1. 教材:《普通话教程》2. 录音设备:用于播放普通话语音示例3. 教学课件:展示普通话发音规则和练习内容4. 练习册:供学生课后巩固所学知识5. 普通话水平测试题库:用于定期测试学生普通话水平六、教学环境1. 教室环境:保持教室整洁、安静,有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学习。
2. 教学设备:确保投影仪、音响等设备正常使用,为教学提供必要支持。
3. 网络资源:利用网络资源,相关普通话教学素材,丰富教学内容。
七、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周:普通话概述及发音器官2. 第二周:声母发音练习3. 第三周:韵母发音练习4. 第四周:声调发音练习5. 第五周:常用词汇和句子发音练习八、教学注意事项1.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针对不同学生的发音特点进行针对性指导。
《普通话》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普通话的发音方法,提高发音准确性。
2. 使学生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增强语感。
4. 增加学生对普通话文化的了解,激发学习兴趣。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课时:普通话概述教学重点:了解普通话的定义、特点及重要性。
教学难点:普通话与方言的区别。
2. 第二课时:普通话语音教学重点:掌握普通话的声母、韵母、声调。
教学难点:声母、韵母、声调的准确发音。
3. 第三课时:普通话词汇教学重点:掌握普通话的基本词汇。
教学难点:区分易错词汇。
4. 第四课时:普通话语法教学重点:了解普通话的语法特点。
教学难点:正确运用语法进行句子表达。
5. 第五课时:普通话交际教学重点:学会使用普通话进行日常交际。
教学难点:在实际场景中运用普通话进行沟通。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普通话的基本知识。
2. 运用示范法,为学生提供正确的发音、朗读等示范。
3. 采用互动教学法,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练习普通话。
4. 利用情景教学法,模拟实际场景,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音准确性等。
2.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完成作业的情况,巩固所学知识。
3. 阶段测试:定期进行普通话水平测试,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4. 综合评价:结合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及测试成绩,对学生的普通话水平进行全面评价。
五、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周:普通话概述及语音教学。
2. 第二周:普通话词汇教学。
3. 第三周:普通话语法教学。
4. 第四周:普通话交际教学。
5. 第五周:复习巩固,进行阶段测试。
六、教学资源:1. 普通话教材:用于系统地教授普通话知识。
2. 录音设备:用于播放标准普通话发音,帮助学生模仿。
3. 教学课件: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4. 情景模拟道具:用于模拟实际场景,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
5. 在线资源:利用网络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材料和练习机会。
幼儿园小班教案《普通话》3篇一、普通话课时教案课题:普通话课时安排:一课时一、教学内容1、语言表达:了解声调,会模仿普通话声调2、口语运用:会正确表达普通话二、教学目标1、能够了解普通话的声调;2、能够模仿普通话的声调;3、能够使用普通话进行简单的日常对话。
三、教学准备:1、看图片教学,准备与普通话声调有关的图片;2、准备普通话声调课后练习;3、准备录音机,让孩子进行语音复述练习。
四、教学流程(一)热身环节1、准备贴好声调图标,准备让孩子模仿普通话声调;2、用普通话跟孩子说话,让孩子会意普通话;3、用看图片教学的方式,让孩子对普通话声调有个初步的印象。
(二)正式教学1、准备声调的拼音练习,请孩子练习模仿普通话声调;2、请孩子小组彼此互相模仿普通话声调;3、请孩子复述之前看过的图画,用普通话练习;4、利用录音机,让孩子录制自己普通话声调的表现,并进行自我反思。
(三)小结1、对孩子进行普通话声调学习的总结;2、结合学习成果,进行总结,鼓励孩子的学习热情;3、让孩子记住声调的字符,让孩子习惯模仿普通话声调。
(四)课后作业:请孩子抄写普通话的声调,用拼音的形式,并大声朗读10遍。
三、教学准备:准备普通话语言表达的小游戏;教室里准备口语表达相关的游戏道具;准备录音机,让孩子们能够尝试表达。
(二)正式教学1、教室里准备游戏活动,让孩子能够正确的使用普通话表达;2、使用语法表达的游戏,让孩子能够运用语法结构;3、小组之间练习,表达所学的普通话;4、用录音机记录孩子们的表达,让孩子在倾听他人表达的情况下,进行自我反思和总结。
(三)小结1、对孩子在此课时学习到的普通话进行总结;2、督促孩子正确使用普通话表达;3、让孩子记住基本的语法规则,尽量能在日常交流中能运用。
(四)课后作业1、读出普通话拼音,熟悉和模仿发音;2、准备一段短小的普通话对话,背诵并朗读10次;3、抄写普通话的基本语法,理解运用。
二、教学目标1、将母语方言与学习的普通话正确切换;2、通过练习,能够自如的使用普通话进行交流;3、能够调整自我的中文表达,进行准确的语言沟通。
《普通话实用训练教程》教学教案(第一部分)一、教学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普通话的基本语音、语调、词汇和语法,提高学生的普通话听说读写能力,使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能够熟练运用普通话进行有效沟通。
二、教学内容1. 普通话的语音系统a. 声母、韵母、声调的基本概念和分类b. 常见语音错误及其纠正方法2. 普通话的词汇和语法a. 常用词汇的掌握b. 基本语法的理解和运用三、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互动法、实践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通过讲解、示范、练习、讨论等形式,使学生掌握普通话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四、教学步骤1. 语音部分a. 讲解普通话的声母、韵母、声调的基本概念和分类b. 示范发音,让学生跟随练习c. 分析常见语音错误,提出纠正方法2. 词汇和语法部分a. 讲解常用词汇的掌握方法b. 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理解基本语法规则c. 设计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五、教学评价通过课堂练习、课后作业、分组讨论等形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了解学生对普通话知识的掌握程度,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进度。
《普通话实用训练教程》教学教案(第二部分)一、教学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熟练运用普通话进行日常交流,提高学生的普通话实际应用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普通话的听力和口语技巧a. 听力训练的方法和技巧b. 口语表达的规范和技巧2. 普通话的朗读和演讲a. 朗读的技巧和训练b. 演讲的技巧和训练三、教学方法采用情景模拟法、角色扮演法、小组讨论法进行教学,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提高普通话应用能力。
四、教学步骤1. 听力部分a. 设计不同场景的听力材料,让学生进行听力训练b. 讲解听力技巧,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c. 听力练习后进行讨论,分享学习心得2. 口语部分a. 讲解口语表达的规范和技巧b. 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模拟实际场景进行口语练习c. 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互相评价、互相学习五、教学评价通过听力测试、口语表达、角色扮演等形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了解学生对普通话实际应用能力的掌握程度,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进度。
普通话培训课程教案优秀5篇普通话培训课程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学习《大家都说普通话》,使学生知道说普通话的重要性。
2.通过复习声母和单韵母,使学生感受学好拼音对识字的意义。
3.渗透性识字7个,运用学过的笔顺写生字1个,学写笔画横折弯钩。
教学重点:综合运用拼音识字法、听读识字法、上下文猜字法组织学生进行识字教学,懂得说普通话的意义。
教学难点:通过汉语拼音识字的实践活动,使学生感受学好拼音对加快识字的意义。
学会笔画横折弯钩。
教具准备:生字、生词卡、蘑菇图片、生字卡、电脑课件、录音机。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一)同学们,今天我们请来了一些朋友和我们一起学习,你看,它们来了。
出示课件(丁丁、冬冬和同学们)师:你们想知道他们在说什么,他们想告诉我们什么吗?听录音机(播放两段儿歌:一段是用地方方言说的儿歌,一段是用普通话说的儿歌)师:同学们,你们听懂了吗?为什么?(通过比较使学生懂得说普通话才能使大家听懂你表达的意义。
说普通话很重要。
)二、揭示课题、学习课文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儿歌,请大家齐读课题大家都说普通话。
(一)听儿歌老师范读课文,大家边听边想:儿歌讲了什么意思?请你用手指着书上的儿歌,再听老师读一遍。
(二)读儿歌既然说普通话这么重要,你想不想告诉你的父母和你的朋友呢?1.下面请你自己读这首儿歌,边读边标出不认识的字(老师巡视将学生不认识的字贴在黑板上)2.的、话、歌、架、说、不、语、谜、大、普、家、风、唱、像、能3.识字:在这些字中,你能用学过的汉语拼音学会它吗?4.复习学过的汉语拼音(复习与本课生字有关的声母和单韵母)[]5.分小组学习黑板上带拼音的字6.汇报:学生到黑板上摘字带读(先读声母、再读拼音,然后读字,能组词最好)汉语拼音帮助我们认识了这么多字,它的用处可真大,我们一定要把拼音学好呀。
学生字时用游戏的形式,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朗读并背诵儿歌现在儿歌中不认识的字越来越少了,谁愿意当小老师,带着大家读一读。
小学讲普通话教学教案大全作为一个为他人教书的教育者,他经常需要准备一份教案,这有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我应该怎样写教案?下面是作者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小学讲普通话教学教案大全,欢迎大家来阅读。
小学讲普通话教学教案大全(篇1)活动目标:1.认识到说好普通话的重要性。
2.养成说文明话的好习惯。
3.理解故事内容,丰富相关词汇。
4.培养幼儿乐意在众人面前大胆发言的习惯。
活动准备:一首儿歌,风儿和小鸟的录音。
活动重难点:在平时与小朋友或者与老师的交流中也要学会使用普通话。
让幼儿认识到说普通话、讲文明话的重要性。
活动过程:一、教师谈话导入师:世界上的语言真奇妙,小动物有小动物的语言,小花有小花的语言,小草有小草的语言,我们人类有也有我们自己的语言。
我们有的说普通话,也有的说方言。
你们平时说的都是什么话呀?二、创设情境,激发幼儿的兴趣1.播放小鸟和风的声音的录音,请幼儿说说是什么声音师:小朋友们,刚刚你们听到的是什么声音呀?(小鸟和风声)。
2.再播放录音,猜猜小鸟和风儿说了些什么师:小朋友们猜猜看,小鸟和风儿它们说了些什么呀?师:小鸟和风儿说的话可真好听呀!那小朋友们还听过什么声音吗?(小动物的叫声,雷声,雨声,人们的说话声)。
小结:无论是风雨,还是鸟兽都说它们自己的话。
那么我们人类,我们中国人应该说什么话呢?三、学习儿歌《大家都说普通话》1.教师念儿歌,幼儿仔细聆听师:刚刚这首儿歌里,你听到了什么?(鼓励幼儿举手用普通话回答问题) 2.幼儿跟着教师一起学念儿歌儿歌:鸟有鸟的话,风有风的话。
有的像唱歌,有的像吵架。
说话不能猜谜语,大家都讲普通话。
小结:普通话是我们人类的语言,今天我们学习了这首儿歌后,以后小朋友们都要用普通话来交流。
做一个会说普通话、讲礼貌的好孩子。
我们早晨来园要用普通话跟老师说:老师早上好。
回去也要用普通话跟老师说:老师再见。
我们比比哪个小朋友是个会讲普通话懂礼貌的乖宝宝。
课后反思:儿歌的学习不仅让孩子们学的既快乐又充实,还给孩子提供了展示自己的小舞台。
一、教案名称:普通话培训课教案第一章——语音概述1.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普通话的基本语音特点。
(2)使学生掌握普通话的声母、韵母、声调的基本知识。
(3)培养学生正确的发音习惯。
2. 教学内容(1)普通话的定义及基本特点。
(2)声母、韵母、声调的分类及发音方法。
(3)发音器官及发音方法。
3. 教学方法(1)讲解法:讲解普通话的基本特点、声母、韵母、声调的分类及发音方法。
(2)示范法:教师示范发音,学生跟随模仿。
(3)练习法:学生分组练习,相互纠正发音错误。
4. 教学步骤(1)导入:介绍普通话的定义及基本特点。
(2)讲解:讲解声母、韵母、声调的分类及发音方法。
(3)示范:教师示范发音,学生跟随模仿。
(4)练习:学生分组练习,相互纠正发音错误。
二、教案名称:普通话培训课教案第二章——声母发音训练1. 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普通话声母的发音方法。
(2)培养学生正确发音声母的能力。
2. 教学内容(1)声母的分类及发音方法。
(2)声母发音练习。
3. 教学方法(1)讲解法:讲解声母的分类及发音方法。
(2)示范法:教师示范发音,学生跟随模仿。
(3)练习法:学生分组练习,相互纠正发音错误。
4. 教学步骤(1)导入: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引入声母的学习。
(2)讲解:讲解声母的分类及发音方法。
(3)示范:教师示范发音,学生跟随模仿。
(4)练习:学生分组练习,相互纠正发音错误。
三、教案名称:普通话培训课教案第三章——韵母发音训练1. 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普通话韵母的发音方法。
(2)培养学生正确发音韵母的能力。
2. 教学内容(1)韵母的分类及发音方法。
(2)韵母发音练习。
3. 教学方法(1)讲解法:讲解韵母的分类及发音方法。
(2)示范法:教师示范发音,学生跟随模仿。
(3)练习法:学生分组练习,相互纠正发音错误。
4. 教学步骤(1)导入: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引入韵母的学习。
(2)讲解:讲解韵母的分类及发音方法。
(3)示范:教师示范发音,学生跟随模仿。
《普通话教程》教学教案(第一部分)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普通话的发音方法和技巧,提高发音准确性。
2. 使学生熟练运用普通话进行日常交流,提高交际能力。
3. 培养学生对普通话的兴趣和自信心,增强学习动力。
二、教学内容1. 第一章:普通话概述了解普通话的定义、地位和重要性,熟悉普通话的语音系统。
2. 第二章:普通话语音学习声母、韵母、声调的发音方法,掌握发音要领。
3. 第三章:普通话词汇学习普通话常用词汇,提高词汇量。
4. 第四章:普通话语法学习普通话的基本语法规则,提高语法运用能力。
5. 第五章:普通话听力训练通过听力练习,提高学生对普通话的分辨能力和理解能力。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普通话的基本知识和技巧。
2. 运用示范法,为学生提供标准普通话发音示范。
3. 采用练习法,让学生通过发音练习、词汇拼写、语法应用等实践活动,提高普通话水平。
4. 利用听力训练,提高学生的普通话听力能力。
四、教学评价1. 定期进行普通话水平测试,检查学生的发音准确性。
2.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练习情况,评估其交际能力。
3. 定期检查学生的作业和练习成果,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
五、教学资源1. 教材:《普通话教程》教材。
2. 教学音频:普通话发音示范音频。
3. 教学视频:普通话教学视频。
4. 练习题库:普通话练习题库。
六、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章:2课时2. 第二章:3课时3. 第三章:3课时4. 第四章:4课时5. 第五章:3课时七、教学建议1. 注重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针对不同学生的发音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2.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交际能力。
3. 布置适量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4. 定期组织普通话比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竞争意识。
八、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反思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学生的需求,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反馈,提高教学质量。
九、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参加普通话水平测试,提高学生的普通话水平。
普通话教学备课教案(一)声母一、教学目的1、通过授课使培训对象了解学习普通话的意义及重要性,端正学习态度;2、通过授课使培训对象初步掌握普通话声母的基本常识;3、通过授课使培训对象了解衡阳人在说普通话时存在的声母问题;4、通过授课使培训对象掌握普通话声母的发音技巧,提高其普通话水平。
二、教学重点:通过训练克服衡阳人说普通话存在的声母问题,提高受训人普通话水平。
三、教学课时:2课时。
四、教学工具及方式以语文出版社出版的《湖南普通话训练与测试》为教材。
录音机、板书、资料辅助教学集中面授。
五:教学过程:(板书)(一)什么是普通话?P20页普通话是我国现代汉民族共同语言,是各民族人民之间通用的语言。
作为语言的一种,必须要有三部分组成:1、语音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北京语音和其他方言相比有一种音韵的美北方方言区是我国的最大方言区,使用人口达70%以上。
普通话去掉了一些土音和方言。
例如:色shǎi→sè2、语汇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语汇)用举例的方式说明不同语系词汇的不同。
例如:长沙:肚里→肚子里里面四路子→漫山遍野3、语法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作为语法规范”例如:朱自青的《春》鲁迅的《阿Q正传》粤语:走先→先走坐坐先→先坐坐永州:晓不得→不知道(二)普通话水平测试的意义、标准、方式及内容:1、意义2、标准三级六等每级分为两等,一级甲等为最高水平,公务员及窗口行业要求为三级甲等,三级乙等为最低级,基本无用,不发证3、方式:无笔试,仅口试4、内容:四道题P27页人们说话是一句一句说的,每句话又是由若干个音节组成的。
音节是最容易察觉到的语音的自然单位。
一般来说,一个汉字就是一个音节(儿话音节除外),一个音节往往由三个部分组成:声母、韵母、声调。
我们首先来学习声母:(三)声母P38页声母是音节开头的辅音。
普通话有21个辅音声母,加上零声母(P44页yā→iā)共22个。
不同的声母是由不同的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决定的。
一、教案名称:《大家都说普通话》第一章:普通话概述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普通话的定义、历史和重要性。
2. 使学生掌握普通话的语音、词汇、语法的基本特点。
3. 培养学生的普通话听、说、读、写能力。
教学内容:1. 普通话的定义及其与方言的区别。
2. 普通话的历史与发展。
3. 普通话的重要性。
4. 普通话的语音特点。
5. 普通话的词汇特点。
6. 普通话的语法特点。
教学步骤:1. 引入话题:让学生谈谈对普通话的了解和认识。
2. 讲解普通话的定义及其与方言的区别。
3. 介绍普通话的历史与发展。
4. 强调普通话的重要性。
5. 讲解普通话的语音特点。
6. 讲解普通话的词汇特点。
7. 讲解普通话的语法特点。
8. 课堂练习:让学生用普通话进行自我介绍。
二、教案名称:《大家都说普通话》第二章:普通话语音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普通话的声母、韵母、声调的基本知识。
2. 培养学生正确的发音和语音节奏。
教学内容:1. 普通话的声母。
2. 普通话的韵母。
3. 普通话的声调。
4. 发音器官及发音方法。
5. 语音节奏与停顿。
教学步骤:1. 引入话题:让学生谈谈对普通话语音的认识。
2. 讲解普通话的声母、韵母、声调的基本知识。
3. 讲解发音器官及发音方法。
4. 指导学生进行发音练习。
5. 讲解语音节奏与停顿。
6. 课堂练习:让学生进行语音节奏和停顿的练习。
三、教案名称:《大家都说普通话》第三章:普通话词汇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普通话的基本词汇和短语。
2. 培养学生正确使用词汇的能力。
教学内容:1. 普通话的基本词汇。
2. 普通话的常用短语。
3. 词汇的分类和用法。
教学步骤:1. 引入话题:让学生谈谈对普通话词汇的认识。
2. 讲解普通话的基本词汇和短语。
3. 讲解词汇的分类和用法。
4. 课堂练习:让学生进行词汇填空练习。
四、教案名称:《大家都说普通话》第四章:普通话语法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普通话的句子结构和基本语法规则。
语言普通话教案模板(7篇)语言普通话教案模板篇1一、教学目标:通过此次主题班会,提高对普通话的认识,自觉在校园使用普通话交流,推广普通话的使用,增强对祖国语言的热爱。
二、准备工作:(1)选定两个主持人,发音清晰,普通话标准,活泼开朗。
主持人负责整个过程的主持,组织讨论和发言。
(2)同学们选出三个同学作为发言评判团,负责对各个小组的发言评分,发言一次加2分,各个发言分开给分,满分为10分,评判团再根据发言的水平态度给分。
发放做好的评分表细说评分标准。
(3)选出一同学负责统计发言评判团的分数,取其平均分,并在黑板上记分。
(4)将全班分成5个小组,每组10人,各小组指定一小组长,负责召集和组织讨论发言。
(5)同学们自行了解一些普通话的知识。
三、班会过程:1、普通话知识知(1)普通话中的“普通”二字什么意思“普通”二字是“普遍通行”,“共通”的意思什么叫做普通话?它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方言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
(2)国家规定的普通话宣传周的时间是1998年起,每年9月份第三周为推广普通话宣传周。
(3)新时期推广普通话的方针是大力推行,积极普及,逐步提高。
2、自由讨论:我们为什么要讲普通话?老师适当给提示:这是一个开放性的题目,无论是事例论证还是道理论证,无论是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例还是自己所知道的故事,无论是推广普通话的重要性还是必要性,无论是对现在还是对未来,只要你的发言可以让我们认识我们要讲普通话就可以。
(自己所知的有关普通话的故事,对我们写作的影响,和同学的交流)。
总结:我国是多民族,多语言,多方言的人口大国,语言不通,方言隔阂阻碍着社会交际,现代化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各项事业也难以顺利进行。
因此推广普及全国通用的普通话,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一项基础性工程。
如果你想与人交流,你应该说普通话;如果你走出高淳,你要说普通话;如果你想做国际人,你必须学会说普通话!3、自己为什么不讲普通话,对普通话认识的误区有哪些?4、自我评价:自己现在的普通话水平如何,自己决定如何提高?5、学习普通话舌头操——学习饶口令:读好饶口令,加5分。
《普通话教程》教学教案(第一部分)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普通话的发音方法,提高发音准确性。
2. 让学生学会使用普通话进行日常交流,提高交际能力。
3. 让学生了解普通话的语法规则,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第一章:普通话概述普通话的定义、特点和重要性普通话与方言的区别普通话的语音系统2. 第二章:普通话发音发音器官及其功能声母、韵母、声调的发音方法常见发音错误及纠正方法3. 第三章:普通话词汇词汇的构成与分类词的语音变化常用词语的掌握与运用4. 第四章:普通话语法语法的基本概念词的构成与分类句子的结构与类型日常交际用语常见场景的会话实例礼貌用语与交际技巧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普通话的基本知识、发音方法和语法规则。
2. 实践法:让学生进行发音练习、词汇记忆和会话训练。
3. 互动法:分组讨论、角色扮演,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互动情况。
2. 发音准确性:通过发音练习和测试,评估学生的发音水平。
3. 会话能力:通过角色扮演和情景模拟,评估学生的会话能力。
五、教学资源1. 教材:《普通话教程》教材一本。
2. 辅助材料:普通话发音器官图解、语音示例磁带或音频文件。
3. 教学工具:投影仪、音响设备、白板等。
《普通话教程》教学教案(第二部分)六、教学内容6. 第六章:普通话听力训练听力理解的技巧与方法提高听力水平的途径与建议听力练习的材料选择与设计阅读材料的选择与分析阅读理解的步骤与技巧提高阅读速度与效率的方法8. 第八章:普通话写作技巧写作的基本要求与规范文章结构的安排与组织表达手段的运用与创新9. 第九章:普通话口语表达演讲的准备与技巧辩论的方法与策略即兴发言的训练与提高10. 第十章:普通话水平测试指导测试的内容与形式测试的备考策略与技巧模拟测试与评估反馈七、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听力、阅读、写作和口语表达的技巧和方法。
2. 实践法:进行听力训练、阅读理解练习、写作指导和口语表达练习。
《普通话教程》教学教案(一)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普通话的发音方法和技巧,提高发音准确性。
2. 使学生能够流利地朗读和背诵课文,增强语感。
3. 培养学生熟练运用普通话进行日常交流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第一单元:普通话概述1.1 普通话的概念及重要性1.2 普通话与方言的区别1.3 普通话的语音特点2. 第二单元:普通话语音2.1 声母2.2 韵母2.3 声调2.4 语音组合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普通话的基本概念、语音特点和发音方法。
2. 示范法:教师示范发音,学生跟读模仿。
3. 练习法:学生分组练习,互相纠正发音错误。
4. 反馈法:教师点评学生发音,给予鼓励和指导。
四、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介绍普通话的概念及重要性。
2. 讲解普通话的语音特点,分析声母、韵母、声调的分类和发音方法。
3. 示范发音,学生跟读模仿,注意纠正发音错误。
4. 学生分组练习,互相纠正发音错误。
5. 教师点评学生发音,给予鼓励和指导。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音准确性以及与教师的互动情况。
2.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完成的课后练习,评估其发音进步情况。
3. 阶段测试:定期进行普通话发音测试,了解学生的掌握程度。
《普通话教程》教学教案(二)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普通话的基本词汇和短语,提高词汇量。
2. 使学生能够运用普通话进行简单的句子表达,增强语言运用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第三单元:普通话词汇3.1 基本词汇3.2 常用短语3.3 词汇辨析2. 第四单元:普通话句子4.1 简单句4.2 复合句4.3 句式变换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普通话词汇和句子的基本结构及用法。
2. 互动法:学生提问,教师解答;学生相互练习,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 练习法:学生分组练习,互相纠正语法错误。
4. 任务型教学法:设置情境,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任务。
四、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回顾上节课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