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铜器(酒器)
- 格式:ppt
- 大小:13.74 MB
- 文档页数:20
博物馆中的中国十大青铜器(图) 2011年11月30日10:40 人民网微博1、青铜尊可能来自于中国南部,湖南省。
商朝,公元前13-12世纪。
青铜尊介绍:这件仪式用的青铜酒器(尊)是由两头公羊支撑的坛子。
商朝时,虽然中国南部借鉴中国北部的青铜铸件技术和酒器制作方法,然而,南部的装饰形态和风格与北部迥然不同。
这件写真的酒器物件是当地品味和选择的范例。
羊角自由弯曲的公羊比饕餮或怪物的脸部更为逼真和形象。
大部分的中国古代器皿都是用公羊装饰的。
它的制作很可能是首先铸造羊角,然后再将它插入用于铸造器皿其余部分的模具当中。
在中国南部,饕餮似乎不及在安阳(位于中国北部,河南省,公元前1300年左右是商朝的主要中心)那么重要,也许对于饕餮的了解也不及安阳。
在这件青铜尊上有一只饕餮,它位于这件器皿的颈部下方。
饕餮的眼睛和角清晰可见,但其他面部特征只是用一些线条描绘。
背景资料:大英博物馆是收藏中国流失文物最多的博物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数据表明,中国流失文物多达164万件,被世界47家博物馆收藏。
大英博物馆是收藏中国流失文物最多的一个博物馆,其收藏中国文物的历史可追溯到1753年建馆时期,目前收藏的中国文物多达2万3千件,长期陈列的约有2000件。
大英博物馆中国馆大英博物馆的33号展厅是专门陈列中国文物的永久性展厅,与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和印度展厅一样是该博物馆仅有的几个国别展厅之一。
该馆收藏的中国文物囊括了中国整个艺术类别,一言以蔽之,远古石器、商周青铜器、魏晋石佛经卷、唐宋书画、明清瓷器等标刻着中国历史上各个文化登峰造极的国宝在这里皆可见到,且可谓门类齐全,美不胜收。
2、青铜半两钱来自中国。
秦国,公元前3世纪。
中国的圆形钱币在这枚钱币上刻有“半两”二字,“半”在洞的右边,“两”在左边。
半两意为半盎司,是钱币的重量。
在战国时期(公元前475-221年),半两币是强大的秦国的通用货币。
公元前221年,秦国获得战争胜利,建立了新大秦帝国。
介绍一件你感兴趣的青铜器,解析器物赏析的方法
青铜器是中国古代文化遗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
其中一件我感兴趣的青铜器是商代晚期的青铜爵。
青铜爵是一种古代酒器,早在商代晚期(公元前13世纪)就已经开
始使用。
它是由青铜铸造而成,呈长颈、扁腹、三足的造型。
青铜爵的制作工艺非常精湛,铸造出来的器物十分坚固,经久耐用。
爵的表面装饰着各种纹样,如龙纹、凤纹、兽面纹等,这些纹样既具有装饰效果,又寓意吉祥。
解析青铜爵的赏析方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考古价值:青铜爵是文物考古的重要发现之一,通过研究它的形制、纹饰等特征,可以了解到古代社会的生活、宗教、艺术等方面的信息。
2. 艺术价值:青铜爵在造型和装饰上都展现了中国古代艺术的独特
风格。
它的线条流畅、比例协调,纹饰精美,充满了浓厚的艺术魅力。
3. 文化价值:青铜爵是中国古代文化符号之一,它代表了古代社会
的权力、地位和财富。
它也是中国传统礼仪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常被用于宴会、祭祀等庄重场合。
4. 时代价值:青铜爵见证了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和演变。
从早期的简单形制到后来的复杂纹饰,青铜爵的变化反映了古代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变化。
在赏析青铜爵时,我们可以从这些方面进行思考,并结合历史、艺术、文化等知识进行深入分析。
通过对青铜爵的赏析,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古代社会的发展和演变,以及中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
古代器皿介绍(一):爵、角、觚、尊、壶、彝、戈、矛、钺、剑等爵爵-青铜礼器,用于煮酒或温酒最早出现的青铜礼器。
青铜爵一说可用于煮酒或温酒,少数爵之杯底确有烟炱痕,但绝大多数是没有烟炱痕迹的。
角角-饮酒器角是饮酒器。
自宋以来,定爵形器无流而具两翼若尾者为角,按爵的自身容量,虽然在西周时代也有较大的出入,若以上述容量之比例作标准来辨别角,则将无法确指为何器。
觚觚-一种饮酒器觚是饮酒器。
觚与爵是一组最基本的青铜器,常伴随出土。
觯觯-一种饮酒之杯觯是饮酒的杯子。
杯青铜杯青铜杯约可分三类,第一为商、西周圆体执杯,第二为无耳杯,第三为东周椭形杯。
尊尊-一种中大型容酒器尊是高体的大型或中型的容酒器。
尊的形体可分为有肩大口尊、觚形尊、鸟兽尊等三类。
壶壶-古代盛酒用此指盛酒之壶,非谓盛水之壶,后者为盥器,不当入酒器类。
青铜壶在历史上使用的时间自商至汉代或更晚,因而变化的形式相当复杂。
卣卣-盛酒器卣是古代一种盛酒器,也是专用的祭器。
彝彝-盛酒器盛酒器。
彝,古代青铜器中礼器的通称。
斝斝-可温酒用斝一种裸礼器,可用于温酒。
觥觥-一种盛酒器觥是盛酒器,觥出现于殷墟晚期,沿用至西周早期,有圈足和三足、四足鸟兽形之类。
成语“觥筹交错”中的“觥”就是指盛酒用的器皿。
罍罍-一种盛酒器罍是盛酒器,见于商代晚期。
瓿-盛酒用,或盛水用这种青铜容器或称“瓮”或“甂”。
关于瓿的用途有若干争议,许多人声称这是用来盛酒的,也有认为瓿是用来盛装各式的酱汁,还有不少人表示瓿是盛水器。
盉盉-调酒用盉本身就是盛玄酒(水)以调和酒味浓淡的,未必是把水和酒放在盉中调和后再注入爵中。
因为从盘盉的组合来看,盉主要是盛水的,它与酒器组合,用水以调和酒;塔与盘相结合,则起盥沐作用。
枓枓-挹酒器挹酒器(取酒用)。
本作斗,因有别于量器之斗,故取枓字,商周青铜挹酒器作小杯有曲柄,如北斗星之形。
禁禁-承酒尊的器座用于承受酒尊的器座。
匜匜-注水之器匜是盥手注水之器。
最早出现于西周中期后段,流行于西周晚期和春秋时期。
中国古代酒器◆爵jué——是一种三脚、大腹、有把、饰有禾纹的酒器,或饰有鸟雀图形的敞口酒器。
最早出现的青铜礼器,用以饮酒,兼可温酒。
《说文》:"爵,礼器也"。
爵这种酒器的命名,是由于它的造型象一只雀鸟,前面有流,好象雀缘,后面有尾,腹下有细长的足,古代"爵"与"雀"同音通用。
地下发掘出来的有陶制和青铜制,但《左传》上却说是玉制酒器。
现在看到的都比爵要大一些,古书上说可容酒6升。
爵是一种典礼时用的酒器,君王赐酒给臣下用。
所以它和“爵禄”、“爵位”有联系。
◆尊zūn——它一般为侈口,高颈,鼓腹或筒腹,圈足。
在礼器中的地位仅次于鼎。
在新石器时代就出现了陶尊,形制则为大口或兼尖底。
山东大汶口文化遗址中一些为人注目的刻划符号,就是刻在大口尊上的。
这种尊可能是用来酿酒的。
商代以后的铜尊,则为盛酒器。
在郑州铭功路和黄陂盘龙城商代中期的遗址中,出土了我国目前已知最早的釉陶尊。
这种釉陶尊,主要为敞口、折肩、深腹、凹底的形制,个别已有圈足的。
商末周初还有一种特大侈口、筒状的尊,学者或称之为“觚形尊”。
西周中期的尊,有体卑、短颈、垂腹的特点。
此外,有的尊或有盖,或有鋬(把手),或方形,或圆口方体,不一而足。
着名的四羊尊,就是方尊的优秀代表。
战国早期的曾侯乙墓,曾出土一件尊盘,尊立于盘上,二者合为一体,尊的口、腹及盘的周身,均有极其繁缛的透雕纹饰,它不仅造型精美,而且是我国早在公元前5世纪即掌握了熔模技术的确证。
还有一种形制更特殊的鸟兽形尊,即尊的整体为一立体的鸟兽形状,有盖、有流,且盖、流处理极巧妙。
如夔纹象尊的口盖,设於象背,而盖纽又是一只小象,形成大象驮小象的艺术造形,十分生动。
此外,还有鸟尊、鸮尊、驹尊、犀尊、羊尊、虎尊,不胜枚举。
尊又是酒礼器的通名,所以有些礼器,常自铭为“尊彝”。
古人说“决胜于樽(尊)俎之间”,就是与谈判对方在饮酒食肉的酒宴上取胜。
青铜器酒器分类一、酒器的历史背景自古以来,酒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中国古代,酒器作为饮酒的工具,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
其中,青铜器酒器作为古代酒文化的代表,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和历史意义。
二、青铜器酒器的分类青铜器酒器按照形状和功能可以分为多个类别,下面将从形状和功能两个方面进行分类介绍。
1. 形状分类(1)杯:杯是最常见的酒器之一。
青铜器酒杯形状各异,有圆杯、方杯、腹大口小杯等。
其中,方杯多为四方形或八方形,具有古朴的风格;腹大口小杯则为上宽下窄的形状,方便握持。
(2)壶:壶是一种容量较大的酒器。
青铜器酒壶常见的形状有直口壶、弯口壶、长颈壶等,各具特色。
直口壶一般有细长的颈部和宽口,利于倒酒;弯口壶则具有弯曲的口部,方便饮酒;长颈壶则带有长颈,有利于保存酒液的香气。
(3)盖杯:盖杯是一种带有盖子的酒器。
青铜器酒盖杯造型优美,盖子上常雕刻有动物、花纹等装饰,增加了艺术性。
盖杯既可以保持酒液的温度,又可以防止灰尘等杂质进入。
(4)罐:罐是一种容量较大的酒器,常用于存放酒液。
青铜器酒罐通常有两个耳部和一个口部,造型古朴大气。
罐的容量较大,适合于家庭聚会或宴会等场合使用。
2. 功能分类(1)酒器:酒器是专门用于盛装酒液的器皿。
青铜器酒器的主要功能就是盛装酒液,保持酒液的温度和口感。
同时,酒器还具有一定的装饰性,常常雕刻有各种纹饰和图案,展现了古代工匠的技艺和审美。
(2)祭器:祭器是用于祭祀活动的器皿。
青铜器酒器在古代祭祀活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祭器一般具有较大的容量和独特的形状,以表达对神灵的敬意和祈福之意。
青铜器酒器的制作工艺精湛,雕刻精美的纹饰常常使人叹为观止。
(3)礼器:礼器是古代礼仪活动中使用的器皿。
青铜器酒器在古代礼仪活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礼器一般具有庄重的外观和精美的装饰,以体现尊贵和尊重。
青铜器酒器作为礼器,其独特的材质和精湛的工艺常常使人为之倾倒。
三、青铜器酒器的文化价值青铜器酒器作为古代文物,不仅具有实用价值,更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青铜器酒器分类青铜器酒器,是我国古代历史中最为重要的文物之一,不仅具有非常高的历史文化价值,也是中国文化的瑰宝之一。
青铜器酒器可以根据形状、纹饰和用途等方面分成很多不同的类型。
其中,最常见的青铜酒器类型包括:尊、觥、卣、壶、罍、爵、斝、盉等。
尊、觥、卣等是青铜酒器中的“三大器”。
尊是一种庄重的祭器,由于是用来供奉神明,因此在形制和重量方面都要十分严谨。
觥和卣则是应酬用的器皿,是古代封建贵族聚会时必备的酒器。
觥和卣的区别在于前者拥有两个杯口,而后者只有一个。
除了“三大器”之外,壶和罍也是常见的青铜酒器类型。
壶是盛装酒水的器皿,外观比较宽大,一般有一条长长的手柄,方便握住;罍的体型比较瘦高,通常呈现出“阑尾”状。
爵、斝、盉等则是比较罕见的青铜酒器类型。
它们通常被用作为用于盛装不同种类饮料的器皿,如盉主要用于盛装浆糊或酸醋,爵则用于盛装特制酒类饮料,而斝则是用于盛水或沥茶。
在青铜器酒器的纹饰方面,大多数的青铜酒器都会使用到各种神话、传说或景象作为纹饰,如龙纹、神兽纹、凤纹、人物纹、云纹等等。
这些纹饰无疑丰富了青铜器酒器的文化内涵,更加烘托了它们的历史价值。
此外,青铜器酒器的材质也十分讲究。
一般来说,为了使青铜器酒器坚实、美观,青铜器大都使用青铜作为主要材料。
青铜中含有三种金属,铜约为60%、锡约为40%、还含有少量的铅。
这种金属材料具有较高的硬度和延展性,能够有效地保证青铜器酒器的质量。
总之,青铜器酒器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非常高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它们不仅是中华文化的精华,也是人类文明的共同财富。
希望我们能够更好地保护和传承这些珍贵的文物。
青铜器酒器分类
青铜器酒器是我国古代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不仅具有实用价值,还承载着文化记忆和历史信息。
根据形状和用途的不同,青铜器酒器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 觚、觯、斝、瓿等贮酒器:这些器皿一般用于贮存酒类。
其中,觚和觯形状类似,都是长颈、小腹、大口的器皿,斝则有着高颈、扁腹、小口的特点,瓿则是有着圆腹、短颈、小口的铜质水瓢。
2. 鼎、爵、壶等装酒器:这些器皿则是用于装载酒类。
鼎是一种有着三个腿和两个耳的大型青铜器,一般用于宴会聚餐场合,而爵则是一种有着高足、扁口的饮酒器,常常被用来作为尊贵场合的宴饮器皿。
壶则是一种可以盛装酒类的容器,形状有着圆形、方形、长方形等多种,常常被用来作为礼物或赠品。
3. 酒勺、酒杯等饮酒工具:这些器皿则是用于饮酒的工具,酒勺是一种小巧的勺子,用来舀取酒类,而酒杯则是一种小巧的杯子,用来盛装酒类,通常被用作赠礼或饮酒之用。
以上是青铜器酒器的主要分类,每一种器皿都有着不同的形状和用途,代表着不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背景。
这些青铜器酒器,既是古代文明的见证,也是传承与弘扬中华文化的重要物证。
- 1 -。
中国古代酒器类别中国古代酒器类别可以分为陶器、铜器、银器和玉器四大类。
这些酒器在中国古代饮酒文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不仅是酒的容器,更是传统文化的载体。
首先是陶器类酒器,陶器是中国古代最早的酒器材料之一,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已经出现。
陶器酒器包括酒壶、酒杯、酒缸等。
陶器质地温润,透气性好,能够保存酒的原味。
在商代、周代,陶器酒器逐渐演变出了各种独特的造型和纹饰,如商代的彩陶酒器、周代的青铜器陶器。
陶器酒器在古代的酒宴上扮演着重要角色,也反映了当时的酒文化和饮酒习俗。
其次是铜器类酒器,铜器是中国古代酒器中的重要一类,其历史悠久,制作工艺精湛。
铜器酒器包括酒器、酒杯、酒壶、酒缸等。
古代铜器酒器常常呈现出古朴的造型和精美的纹饰,如商代的青铜酒器、春秋战国时期的铜酒器。
铜器酒器的出现丰富了古代酒器的种类,也展现了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艺。
另外是银器类酒器,银器酒器在中国古代酒器中地位尊贵,常常是贵族、官员饮酒时使用的器皿。
古代银器酒器包括酒器、酒杯、酒壶等。
银器酒器的制作精细,器型优美,常常镶嵌珍贵宝石,显示出古代酒文化的奢华和繁荣。
银器酒器的使用者通常身份显赫,酒器的材质和制作工艺都非常考究,体现了古代酒器的高贵品质。
最后是玉器类酒器,玉器酒器在古代酒器中独具特色,玉器质地细腻,色泽温润,常常被视为吉祥、美好的象征。
古代玉器酒器包括酒器、酒杯、酒壶等。
玉器酒器的器型多样,常常雕刻各种图案,如麒麟、鸳鸯、莲花等,体现了古代酒器的装饰艺术。
玉器酒器在酒器中独树一帜,受到人们的喜爱和青睐。
总的来说,中国古代酒器类别丰富多样,每一种酒器都有其独特的韵味和文化内涵,反映了古代酒文化的魅力和酒器的价值。
酒器不仅是酒的器皿,更是古代酒文化的重要载体,传承着古代酒器的魅力,让人们领略酒器的魅力和酒文化的魅力。
酒器类别的丰富和酒器的魅力,让古代酒器成为了古代酒文化的璀璨明珠,闪耀着酒器的魅力和酒器的魅力,酒器的魅力酒器酒器酒器酒器酒器酒器酒器酒器酒器酒器酒器酒器酒器酒器酒器酒器酒器酒器酒器酒器酒器酒器酒器酒器酒器酒器酒器酒器酒器酒器酒器酒器酒器酒器酒器酒器酒器酒器酒器酒器酒器酒器酒器酒器酒器酒器酒器酒器酒器酒器酒器酒器酒器酒器酒器酒器酒器酒器酒器酒器酒器酒器酒器酒器酒器酒器酒器酒器酒器酒器酒器酒器酒器酒器酒器酒器酒器酒器酒器酒器酒器酒器酒器酒器酒器酒器酒器酒器酒器酒器酒器酒器酒器酒器酒器酒器酒器酒器酒器酒器。
中国古代青铜器分类
中国古代青铜器主要分为食器、酒器、水器、乐器、兵器等类型。
1. 食器类包括鼎、鬲、甗、簋、簠等铜器,其中鼎是最重要的青铜器物种之一,是用以烹煮肉和盛贮肉类的器具。
2. 酒器类包括爵、角、斝、罍等铜器。
3. 水器类包括罍、壶、盘、匜等铜器。
4. 乐器类包括编铙、编钟、编镈等铜器。
5. 兵器类包括钺、戈、矛等铜器。
此外,青铜器还可以按照其功能和用途进行分类,如礼器、乐器、兵器、工具等。
其中,礼器是古代用于祭祀、朝聘等场合的青铜器,具有严格的等级和形制规定;乐器则用于演奏音乐;兵器用于战争;工具则用于生产和生活。
古代酒器的演变过程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
以下是一些主要的演变阶段:
1. 原始容器:最早的酒器可能是原始人用来储存和饮用酒的天然容器,比如动物皮囊、藤条编织的容器等。
2. 陶器酒器:在人类开始发展陶器制作技术后,酒器逐渐从天然容器转向陶器。
这些酒器通常由陶土制成,具有较好的保温性能,可以更好地储存和品味酒。
3. 青铜酒器:随着青铜器的出现,酒器也开始采用青铜材质制作。
青铜酒器形态多样,常见的有酒爵、酒觞、酒壶等。
青铜酒器往往装饰华丽,富有象征意义,并被广泛用于宴会、祭祀等场合。
4. 瓷器酒器:随着瓷器的诞生,酒器的制作材料再次发生了变化。
瓷器酒器釉色鲜艳,质地洁白,具有较好的耐热性和保温性能,逐渐成为贵族、官员及士人们喜爱的酒器。
5. 文人雅士酒器:在中国历史上,文人雅士对酒器有着特殊的追求和偏好。
他们喜欢简约、素雅的造型,更注重酒器与诗词、绘画等艺术形式的结合,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境界。
因此,文人雅士酒器往往具有独特的设计和意境。
总体而言,古代酒器的演变过程从原始容器到陶器、青铜器、瓷器,再到文人雅士酒器,不仅反映了人类制作技术的进步,也折射出当时社会文化的发展和审美观念的变化。
1。
中国古代酒器文化中国古代酒器文化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的陶器酒器。
最早的陶器酒器出现在新石器时代,形制简单朴实,以手捧、龙纹、鸟纹、人面纹等为主要装饰,体现了早期人类对神秘的酒与生活的向往。
随着社会的发展,器物逐渐丰富多样,酒器也发生了变化。
商代青铜器酒器以玉杯、醴器、觚、尊等为主,形制丰富多样,玉酒杯工艺精美华丽,成为贵族间社交、宴会、祭祀的礼器。
酒器的材质、形制和装饰逐渐达到高峰,体现出当时社会的繁荣与文化水平。
进入周代,青铜器酒器出现更多的变化。
周代的青铜器代表作品为"三器",其中以鼎最为知名,鼎作为古代酒器的代表之一,成为贵族社交、举办盛宴以及祭祀的主要器物。
秦汉时期,陶瓷酒器得到了较大的发展,陶瓷酒器的主要类型包括罐、壺、盆、杓、碗、觚等。
其中,汉代陶瓷酒器细腻、精致,器形多样,制作工艺精湛,装饰富丽堂皇,彰显了当时的社会繁荣和文化风貌。
酒器不仅是实用工具,还是宴会、社交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媒介。
唐代是中国酒器文化的鼎盛时期,唐代的陶瓷和青铜酒器达到了历史的高峰。
唐代的瓷器酒器广州、唐三彩、钧窑、刻划、雕花等工艺悉数出现,形制多样化,画饰精美华丽,富丽堂皇,成为唐代社交、宴会、文化艺术的代表。
唐代还出现了御用瓷器,如宫廷瓷、宗室宴会瓷等,制作精美绝伦,稀世珍品。
唐代的青铜器酒器制作工艺也达到了巅峰,形制多样,器形简洁大气,雕刻工艺细致入微,展现出唐代社会的繁荣与谦虚。
宋代以后,酒器的制作工艺逐渐衰落,不过仍然保留了唐朝的风貌。
元代瓷器文化的发展为中国的酒器文化增添了新的亮点。
元代青花瓷器的出现,使酒器装饰更加丰富多彩。
元代酒器形式多样,如壶、盅、碗、觚、尊等。
明清时期,陶瓷酒器进一步发展,风格更加多样,装饰更加精美。
清代酒器的繁荣,使得酒器文化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
回顾中国古代酒器文化的发展与演变,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古代酒器既是一种实用的工具,又是一种文化的载体。
它们承载着中国人民对酒文化的热爱和崇尚,也反映出中国古代社会经济、艺术水平以及人们审美情趣、生活态度的变迁。
古代酒器种类丰富多样,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文化背景和地区的饮酒习惯和审美观念。
以下是一些古代酒器的种类:
1.觥(gōng):觥是古代中国酒器的一种,通常由玉、陶瓷、青铜等材料制成,形状像一个高脚杯,底部有一只小口,用于装酒。
觥在古代宴会和祭祀仪式中广泛使用。
2.觞(shāng):觞是古代中国的一种酒器,与觥类似,但形状略有不同,通常呈长颈瓶状。
觞多用青铜或陶瓷制成,也在宴会和祭祀中使用。
3.瓮(wèng):瓮是一种古代中国的大型酒器,类似于陶罐,用于存放大量的酒。
瓮可以用来盛装酒水,并随时供人饮用。
4.尊(zūn):尊是古代中国青铜器的一种,用于盛放酒水或祭祀用的液体。
尊的形状多样,有些类似于酒壶,有些类似于酒杯。
5.壶(hú):壶是一种常见的古代酒器,用来盛放酒。
壶的形状和大小各异,有些如同小瓶,有些则像大水壶。
6.鬲(gé):鬲是古代中国青铜器的一种,外形像一个大锅,通常用于烹饪、盛装食物和饮酒。
7.罍(léi):罍是古代中国青铜器的一种,形状像一个长颈瓶,有时被用作酒器,供人饮用。
8.醴(lǐ):醴是古代中国用来祭祀神灵的一种酒,也是一种古代的酒器名称。
醴的制作和用途与宗教仪式有关。
这些只是古代酒器中的一部分种类,不同的文化和地区还有许多其他独特的酒器。
这些古代酒器不仅反映了当时的生活习惯,还承载了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中国古代青铜容器的名称和用途中国的青铜器出现于史前,繁盛于夏商周时期。
不仅器物类型繁多,而且造型庄重华丽,纹饰精湛优美,为世界所罕见,而且铭文内容丰富,具有十分重要的史料价值,同时也是研究文字发展演变的珍贵资料。
从用途上来说,青铜器分为容器、兵器、乐器、车马器等几个大类。
本文主要简介主要青铜容器的种类和名称。
青铜容器,是夏商周时期最主要的器类之一,包括炊器、食器、酒器、盥洗器等。
大部分青铜容器皆为礼器。
1、炊器:又为烹饪器,是古人煮鱼、肉、稻谷熟食之器。
鼎:古代的烹饪之器,和现在家里的锅差不多,用来煮或盛放鱼、羊、豕肉。
大多是圆腹、两耳、三足,也有四足的方鼎,比如有名的商代司母戊大方鼎。
鼎,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青铜礼器之一,传说夏禹曾收九牧之金铸九鼎于荆山之下,以象征九州,并在上面镌刻魑魅魍魉的图形,让人们警惕,防止被其伤害。
自从有了禹铸九鼎的传说,鼎就被视为传国重器、国家和权力的象征,所谓国灭则鼎迁,后世都把定都或建立王朝称为“定鼎”。
鼎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鬲(li,音历):形状和鼎相似,侈口、三空足。
一般煮饭用,足中空便于炊煮加热。
鬲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甗(yan,音演):相当于现在的蒸锅。
有圆体三足和方体四足两类。
全器分上、下两部分,上部为甑(zeng,音赠),放置食物;下部为鬲,盛水。
如甑与鬲铸为一体称为合体甗,其中部有一铜片,叫做箄(bi,音比)。
上有能够通蒸气的十字孔或直线孔。
甗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匕:相当于现在的汤匙、调羹,是古代挹取食物的器具。
从体上分为尖形体匕和椭圆体匕,从柄上分为曲柄匕和直柄匕匕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食器:是古人盛食物的器皿,食器通常有盖,里面的食物不易散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