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二作业范例(有思维导图)
- 格式:doc
- 大小:126.50 KB
- 文档页数:8
1、请指出王老师列出的目标分别对应布卢姆目标层次的哪一层?答:根据布卢姆的教学目标分类理论,将教学活动所要实现的整体目标分为:认知、动作技能、情感三大领域,并从实现各个领域的最终目标出发,确定了一系列的目标序列,其中将认知领域的教学目标分为知道、理解、运用、分析、综合和评价六个层次。
王老师列出的目标分别对应布卢姆目标层次为:(1)知识与技能目标对应了布卢姆目标层次的知道、理解、运用——能读懂本课中出现的生字词,即活学活用本课的生词,能分辨出古诗文中的虚写部分和实写部分。
(2)过程与方法目标对应了布卢姆目标层次的运用——学生需要掌握学习古诗的方法,提高阅读和欣赏古诗文的能力。
(3)情感与价值观目标对应了布卢姆目标层次的理解、分析、综合——能体会到差役的凶恶、老妇一家的不幸,体会到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体会到作者忧国忧民又无可奈何的厚重感情,感同身受地理解作者字里行间那种凄苦、无奈的感情。
领会作者含蓄、悲婉的艺术风格,逐步培养起关注现实、关注民生的人文素养。
(4)评价:王老师没有写出教学目标。
2、王老师在分析教学目标时,采用了什么方法分析教学目标的?答:王老师在分析教学目标时主要采用了归类分析法分析教学目标。
归类分析法适用范围主要用于言语信息类学习内容,言语信息本身不存在逻辑层级或程序。
3、在进行教学目标分析时,除了使用思维导图工具,还可以使用哪些软件?请对比这些软件支持教学目标分析的特点。
答:在进行教学目标分析时,除了使用思维导图工具,还可以运用word软件等。
思维导图是直观形象的整理思路的方法,从写论文到策划一个东西,再到教学目标分析,非常实用。
使用思维导图,可以把一长串枯燥的信息变成彩色的、容易记忆的、有高度组织性的图画,它与我们大脑处理事物的自然方式相吻合。
一幅思维导图它是一种创造性的和有效的记忆的方法,能够用文字将你的想法“画出来”。
它能够:增强使用者的超强记忆能力、增强使用者的立体思维能力(思维的层次性与联想性)、增强使用者的总体规划能力。
Module2 My family适用年级七年级学生所需时间课内4课时,课外1课时主题单元学习概述1. 对英语学习表现出积极性和初步的自信心。
2. ①能听懂有关熟悉话题(家庭)的语段和简短的故事。
②能与教师或同学就熟悉的话题交换信息。
③能读懂相关话题的小故事及其他文体的简单书面材料。
3. 能尝试使用适当的学习方法,克服学习中遇到的困难。
4. 能意识到因地域文化差别而造成的中西方家庭的差异。
主题单元规划思维导图主题单元学习目标(说明:依据新课程标准要求描述学生在本主题单元学习中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本模块的学习,学生能:1、听:能听懂有关家庭介绍的简短对话,辨认对话中的人物。
2、说:能用指示代词来介绍自己的家庭,询问他人的家庭。
3、读:能阅读介绍人物职业和工作地点的简短文章。
4、写:能写出简短的句子来介绍家庭成员,并能正确运用大小写以及句号。
5、运用:写一段介绍自己家庭的文章。
过程与方法:通过本模块的学习:1、培养话题和词汇的语域意识,形成话题联想的习惯。
2、互相介绍自己的家庭情况,关心他人的家庭,培养移情策略。
3、在学习词汇、语法的过程中,感知回忆、联想、想象等识记策略。
4、听录音前,通过观看PPT呈现的图片及浏览相关文字信息,体验、训练“预测听力相关内容”的策略。
5、在听力过程中,体验、实践“在泛听、精听的过程中抓关键句”的策略。
6、在阅读过程中,体验感悟、预测、略读、跳读、等阅读策略和布局谋篇、遣词造句的写作策略。
7、在学习语法的过程中,充分体验归纳、概括等识记策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模块的学习:1、培养对家庭的热爱和对家庭成员的关心。
2、培养对家庭不幸的同学的同情和理解。
对应课标1. 对英语学习表现出积极性和初步的自信心。
2. ①能听懂有关熟悉话题(家庭)的语段和简短的故事。
②能与教师或同学就熟悉的话题交换信息。
③能读懂相关话题的小故事及其他文体的简单书面材料。
3. 能尝试使用适当的学习方法,克服学习中遇到的困难。
将思维导图做成的图片放到模块作业中的作法
资讯管理员2013年7月16日15:40浏览:22906各位老师,大家好:
把思维导图做好的内容导出成图片后,可以采用两种方式上传到作业中:
1、(建议用这一种方式)采用超链接即挂附件的形式上传到作业中,用到的编辑器中的按钮是:
2、可以用图片按钮上传:因为图片、flash、mp3等内容均无法通过复制粘贴的方式呈现在作业(网页)中,必须利用对应的按钮将这些文件上传到服务器上,才能让所有浏览者看到。
因此,模块三的作业需要将用思维导图做出的内容导出成.png格式的图片文件,然后在作业编辑器中,利用上传图片的按钮,将该图片放到作业中。
注:上传图片时请填写宽度、高度,然后点击确定
关于图片如何上传请点击下载该说明。
1. 请指出王老师列出的目标分别对应布卢姆目标层次的哪一层?答:(1)知道层:包括故事背景,作者杜甫的生平,“古风”这种文体的基本特征,杜甫的艺术风格,新出现的字、词、句的含义,通读并背诵全文。
(2)理解层:能读懂本课中出现的生字词,即活学活用本课的生词。
(3)运用层:学生需要掌握学习古诗词的方法,提高阅读和欣赏古诗文的能力。
(4)分析层:能分辨出古诗文中的虚写部分和实写部分。
在课堂上启发学生联想到“抓壮丁”的情景,易于学生理解。
(5)综合层:能体会到差役的凶恶、老妇一家的不幸,体会到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体会到作者忧国忧民又无可奈何的情感。
感同身受地理解作者字里行间那种凄苦、无奈的感情。
领会作者含蓄、悲婉的艺术风格,逐步培养起关注现实、关注民生的人文素养。
(6)评价层:在本教学内容中,应该是学生对古诗做评价判断的能力,王老师在这个层次的目标不是那么清晰,我觉得前面的“提高阅读和欣赏古诗文的能力”里可以兼有评价层目标。
2、王老师在分析教学目标时,采用了什么方法分析教学目标的?答:我认为王老师在分析不同教学目标时,采用了不同的分析法。
在分析“知识与技能”教学目标时,采用了归类分析法,把需要学习的知识归纳成若干方面,让学生学习有明确的目标、方向性,从思维导图中可以清晰地看出来;在分析“过程与方法”教学目标时,采用了“认知/动作类教学目标阐明方法——ABCD模式”;在分析“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目标时,采用了“情感类教学目标的阐明方法——表现目标陈述法”。
3、在进行教学目标分析时,除了使用思维导图工具,还可以使用哪个软件辅助?请对比这两种软件支持教学目标分析的特点。
答:在进行教学目标分析时,除了使用思维导图工具,还可以使用Word件和多媒体Microsoft PowerPoint软件进行辅助。
Word软件,是我在平时非常熟悉和经常使用的,在画层次结构图上,它的作用不如思维导图,但是,Word中的绘制表格工具也可以列出表格呈现相应的教学目标,利用画图工具画图也可以模仿思维导图的形式编制,只是没有思维导图那样美观。
1、读完教学研读中的培训准备;2、完成交流讨论区的:活动7 模块一总结与反馈交流分享(自己发一个贴,给别人回复至少3个);3、进入班级论坛,对模块1:“理解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误区进行跟帖;4、进入班级论坛,对模块一:选题计划提交,按添加附件形式将您的选题计划提交;(并给别人回复至少3个)5、按课本11页建立文件夹;6、下去准备配套的教案课件。
(注意选题计划,课件,教案必须是一个课题的,配套的!)模块二中要完成的任务:1、读完教学研读中的教学前期分析;2、完成交流讨论区的:A活动1《精心分析,适应变化》必选案例的交流分享;B活动3可视化工具交流分享;C活动5模块二的总结与反馈交流分享;(每一个活动要自己发一个贴,给别人回复至少3个)3、完成课堂作业:作业1:模块二必选案例分析;作业2:从“活动2”的4个可选案例中选作任意一个,完成后将作业上传。
作业3:技能作品;(所交的技能作品应该是:在freemind中设计您所选的课题中的教学目标,然后在:“文件”中找“导出”,选倒数第五个“导出为jpeg格式”,按添加附件的形式提交作业。
)4、进入班级论坛,对模块二:观摩案例:《要下雨了》讨论教学目标分析的方法进行跟帖。
(注意:在群里下载Java运行环境和思维导图后,先安装java运行环境后安装思维导图软件,桌面出现一个蝴蝶图标,名称是freemind,双击打开就行)模块三中要完成的任务:1、读完教学研读中的教学模式与教学策略;2、完成交流讨论区的:活动1必选案例《有理数的乘方》交流分享;活动4 文字编辑工具交流分享;活动5模块三总结与反馈交流分享;3、完成课堂作业:作业1:模块三必选案例分析;作业2:从“活动2”的4个可选案例中选作任意一个,完成后将作业上传;作业3:从活动3的5个可选案例中选作任意一个,完成后将作业上传;作业4:技能作品,使用文字编辑软件制作技能作品,完成后提交。
(技能作品,要的是你和网页课件配套的教案,教案设计要求在模块三,教学研读中“活动 4 应用文字编辑工具进行教案设计”中,教案设计模板在群共享区。
一.请指出王老师列出的目标分别对应布卢姆目标层次的哪一层?答:知道层次: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学生们不仅要知道故事发生的历史背景。
理解层次:通读并背诵全文,理解课文中的字词。
运用层次:还要能从字里行间体会战乱时代劳动人民的苦难和作者关心民生疾苦的思想感情。
分析层次:领会作者含蓄、悲婉的艺术风格。
综合层次:通过这首诗的学习,学生需要掌握学习古诗的方法。
评价层次:逐步培养起关注现实、关注民生的人文素养。
二.王老师在分析教学目标时,采用了什么方法分析教学目标的?答:层级分析法。
三.在进行教学目标分析时,除了使用思维导图工具,还可以使用哪些软件来分析?请对比这些软件支持教学目标分析的特点。
答:1.还可以使用PPT等软件。
2.软件特点:思维导图工具可以使目标清晰,但画面单调,感染力不强。
PPT没有思维导图目标清晰,但画面丰富,有感染力,并且资源共享较多。
四.案例中,第一堂课效果不理想时,王老师对教学做出了调整,这种调整体现了来自学习者特征分析的哪些信息?你怎么评价王老师在第一次课教学效果不理想的情况下,所做出的思考和调整?答:第一节课不理想体现了学习者信息有:1. 起点能力水平较弱:“学生年龄偏大抽象思维能力已经较强”“没有电视看”。
2.认知结构分析:“生活环境比较闭塞,学生的知识面比城里的学生窄”3. 学习态度分析:但是求知欲很强,这个班的学生阅读和写作能力也是同年级最好的。
4. 引发学习动机(好奇心):仍旧是从故事导入,这次讲的是解放前老家村里一个农民被国民党抓壮丁后投水逃脱,九死一生的故事,引起学生的兴趣。
五.王老师对教学目标的阐述是否规范?如果不规范,应该怎样修改?答:我认为王老师做的比较规范,教学目标围绕三维目标展开,层次分明,从学生暴露的问题来看,一些词句的理解还不够深入,这是学生的起点能力水平较弱的问题,王老师在学生的词句上多进行点我认为会更好。
一、现代文阅读I(一)论证特点⎪⎪⎪⎪⎪⎪⎪⎪⎪⎪⎪⎪⎪⎪⎪⎪⎪⎪⎩⎪⎪⎪⎪⎪⎪⎪⎪⎪⎪⎪⎪⎪⎪⎪⎪⎪⎪⎨⎧⎪⎪⎪⎪⎩⎪⎪⎪⎪⎨⎧⎪⎪⎩⎪⎪⎨⎧⎪⎪⎩⎪⎪⎨⎧⎪⎪⎪⎪⎪⎪⎪⎩⎪⎪⎪⎪⎪⎪⎪⎨⎧⎪⎩⎪⎨⎧平实朴素句式变换、长短结合口语与书面语交错使用引用成语、古诗文运用比喻等修辞手法诙谐幽默或形象生动化、专业化)使用、学术语言(抽象严谨:限定词、关联词论证语言为陪衬多,一方面着墨较少作对照式:一方面用墨较层进式:使论述深入晰并列式:使论述层次清总分式:开门见山论证结构量,有说服力综合使用:增加论证力假设论证类比论证道理论证新颖独特反证法:增强逻辑性,将论点和论据有机结合因果论证:揭示本质,、文化底蕴(古诗词)、权威性(专家学者)引用论证:增强说服力印象鲜明,论证有力对比论证:正反对比,增强文章说服力举例论证:真实可信,象,更易理解比喻论证:语言生动形论证方法立驳结合驳论立论论证方式论证特点(2024·杭州高三上期末)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论证特点。
①论证思路清晰。
运用“总分总”的论证思路,说理严密;②论证方法多样。
运用了举例论证、引用论证等方式,更具可读性;③论证语言严谨。
如“按照解释学的视角”“适度变革古礼”等限制性语言,“不在于……而在于……”等关联词,逻辑性强。
(2023·浙南名校高三联考)请简要梳理文章的论证结构。
①本文采用总分总论证结构。
②一、二段总起,从传统和现代的审美差异引出论点,中国艺术的审美情趣在于“曲”(或含蓄);③三到五段分说,从园林、书法、绘画三个方面,论述“含蓄美”的审美境界(审美特征); ④最后一段总结,“含蓄”在中国美学中各尽其妙,是艺术家追求的大境界(或“无上妙殿”)。
(2023·新高考I 卷)作者采用哪些方法证明关于藜麦的新闻报道结论有误?请根据文本概括。
①借助名家观点与事实论据加以批判,比如第二段引出马克·贝勒马尔等人的质疑,引用相关经济学家的调查论证,用事实反驳报道中的错误信息;②借助实地考察的真相加以批驳,比如第三段用亲自调查时掌握的第一手材料反驳报道中的错误信息;③借助常规逻辑认知加以批判,比如最后一段以新手论辩与犯错误小学生的自我辩护的技巧进行类比,批判报道中的“竞争性真相”。
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王琦“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取得了巨大成效。
我也一直在思考,在我们小学语文课堂中,运用这样的教学模式,能否提高我们的课堂教学效率,经过不断的尝试和实践,答案是肯定的。
一、什么是“先学后教”?所谓“先学”,就是在课堂上,学生按照教师揭示的教学目标及学前指导,看书、自学、练习。
所谓“后教”,就是针对学生自学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及练习中的错误,教师引导学生讨论,生教生,会的学生教不会的学生,教师只作评定、补充、更正。
在生生、师生、文本与教师、文本与学生的多向互动中,学习新知,巩固知识增长点。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提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法的选择,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
”“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在自己的小组内畅所欲言,不必顾忌说对说错,在一种民主、平等、创新的氛围中,学生学会发言、学会倾听、学会归纳总结、学会进步。
二、“先学后教”教学模式的尝试。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师今天的教正是为了明天的不教。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仅仅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都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是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
”过去我总认为讲得越细,学生学得越容易,课堂教学效率会更高,我领着学生走,他们总可以少走些弯路吧。
但是恰恰是这样做,养成许多学生不动脑筋的坏习惯,什么东西都等着我来讲,被动地听课,不愿主动地学习,课堂参与的积极性很低,往往一个问题问下去,学生毫无反应,只是呆呆地看着老师,等着正确答案的揭晓。
等到实际运用的时候,学生不会思辨,考试时老师没讲过的、平时没做过的题就不知如何是好了,悲哀啊!其实,书本上一些简单的知识学生通过自学是能够解决的,新课程实施以来,学生的识字量也大大增加。
活动4
可视化工具交流分享
通过模块二的学习,我学会了使用思维导图软件来进行教学目标分析,总体感觉FreeMind挺方便,知识点的展示及其层级关系一目了然晰。
现在我把对可视化工具的交流与分享中的两个问题回答如下:
1、除了,你还用过哪些软件来做类似的工作?谈
谈你对这些软件的评价。
答:PowerPoint软件是一个简单又好用的软件。
从框架的搭建、图片的选择与编辑、色彩的搭配、文本的编辑、作品的输出都很容易上手。
对于计算机水平不高的我来说,比较实用,只是它在层次的灵活性上不如Freemind。
2、除了用来辅助教学目标分析,你认为知识可视化工具还可以支持哪些教学活动?
答:可视化工具还可以支持:板书设计、总结归纳、各中复习课、流程图、知识点的重点提示等等。
Module2 Friendship适用年级八年级所需时间4课时主题单元学习概述本模块以友谊为话题,通过听力、对话和阅读文章使学生了解、掌握并会运用带宾语从句的复合句;通过设计较真实的语境,教育学生去积极地面对生活,真诚地对待身边的人, 同时引导学生慎重交友、交真朋友, 正确处理朋友间出现的矛盾。
教学中应结合学生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教学内容(或增加,或删除,或前后调整),合理设置课时适当进行拓展,以丰富学生知识,拓展学生视野,同时对正处于青春期的学生进行有关友谊的教育。
主题单元规划思维导图主题单元学习目标(说明:依据新课程标准要求描述学生在本主题单元学习中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知识与技能:知识目标:①能用英语进行电话会话,能用宾语从句讨论有关友谊的话题。
②了解、掌握和会运用that, if/whether 和疑问词引导的宾语从句。
③能够正确使用下列单词和短语:friendship, hold, hold the line, right now, if, whether, whether…or not, personal, classmate, in fact, public, a couple of, relation, close, foreigner, feel like, by the way, gift, far away, lonely, afraid, be afraid to do, make friends with, anyone, laugh, worry, worry about, usual, at the moment, pass, touch, bright, day by day, matter, believe, at first,junior high school技能目标:①能听懂用宾语从句表述的意义。
②流利地说出本模块的生词和短语;能够用带宾语从句的复合句来询问和表达友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