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矿井防治水安全风险辨识评估标准
- 格式:doc
- 大小:110.50 KB
- 文档页数:12
Fuhdasuyhgasdf10工作面设计前专项辨识评估会议纪要会议时间:2017年8月5日会议地点:综合楼调度会议室主持人:矿总工程师参会人员:地测科科长通风技术科科长安全科科长机电科科长生产科科长防治水科科长通风区队长职业病防治科监控室主任掘进队技术员综采队技术员调度安全指挥中心主任风险辨识范围:02工作面2017年8月5日,在公司综合楼调度会议室,张红兵矿总工程师组织通风技术科、安全科、生产科、机电科、地测科、调度安全指挥中心、综采队及掘进队等相关业务科室和专业技术人员,通过经验判断法,针对W31002综采工作面回采设计,重点对该辨识范围内瓦斯、水、火、煤尘、顶板、运输系统、供电、通风、职业病等危险因素,开展专项辨识评估,具体内容如下:一、风险辨识1、顶板(1)W31002综采工作面初次放顶前悬顶距离过大,有可能造成大面积垮落;(2)W31002综采工作面三角区、两顺槽顶板维护作业时,容易造成片帮、冒顶;(3)W31002综采工作面回采梯次减撤架作业时,回风顺槽控顶距可能较大,容易冒顶;(4)W31002综采工作面推进过程中存在褶曲,容易造成工作面冒落现象;(5)W31002综采工作面回采可能受DX20陷落柱的影响,易造成冒顶。
2、瓦斯(1)W31002综采工作面上隅角可能造成瓦斯积聚;(2)W31002综采工作面推进至DX20陷落柱时,有毒有害气体涌出量增大;(3)W31002运输(回风)顺槽的高冒区可能造成瓦斯积聚;(4)光感式瓦斯检查仪、甲烷传感器和便携式瓦斯检查仪监测数据出现误差;(5)W31002运输顺槽挖设的水仓可能造成瓦斯积聚。
3、煤尘(1)W31002综采面采煤机、前后溜、皮带运输各转载点未安装喷雾装置、未及时打开或损坏,造成煤尘飞扬;(2)W31002综采面推进至DX20陷落柱和过褶曲构造采用爆破作业时,可能造成煤尘积聚;(3)W31002综采面架间浮煤多、回风顺槽未打开全断面喷雾装置,可能造成煤尘积聚。
安全风险辨识评估报告----------煤业有限公司2017年7月5日前言为贯彻执行《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要求及评分方法》的通知、山西安监函〔2017〕47号《关于认真做好<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考核评级办法(试行)<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要求及评分方法(试行)>宣贯和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进一步推进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中煤矿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标准化建设工作。
为高质量地搞好安全风险分级和辨识评估工作,我矿成立了以矿长为组长的评估专家组,对矿井上下所有主要作业场所和相关作业范围,进行全面排查和分级,针对水、火、煤尘、瓦斯、顶板等主要灾害和运输系统、大型机械设备、电气设备等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致灾因素,进行了全面的辨识和分级评估,通过全方位、全过程对事故多发的重点区域、重点部位、重点环节以及生产工艺、设备设施、作业环境、人员行为和管理体系等方面存在的安全风险进行排查、分级和评估,建立安全风险数据库、绘制空间分布图,制定相应的防控措施,提升全体员工的风险意识,强化各级管理人员对风险的管控能力,从而确保安全生产,有效防控重特大事故。
目录第一部分矿井危险因素 (1)第二部分风险辨识范围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三部分风险辨识评估 . (8)第四部分风险管控措施 ............... 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件:.. (15)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参与人员签字表序号姓名职务签字备注1 矿长2 总工程师3 生产副矿长4 机电副矿长5 安全副矿长6 机电副总7 采掘、防治水副总8 通风副总9 生产科长10 安检科工程师11 机电科工程师12 通风队工程师13 采煤工程师14 掘进工程师15 防治水主管16 测量主管17 监控主管第一部分矿井危险因素一、矿井基本情况----煤业有限公司井田面积为2.4281平方公里,批准开采1~11号煤层。
矿井可采煤层共4层,分别为4号、9-1号、9-2号和11号煤层,现开采4号、9-1号煤层。
水害安全风险分级管控评价制度模版一、概述水害是指由于天气异常、水工设施破坏或其他原因导致溪流、河流、湖泊、水库等水体溢出其容量范围,造成内涝、洪涝灾害的现象。
为了有效预防和管控水害风险,制定水害安全风险分级管控评价制度是必要的。
二、目的本制度的目的是为了评估水害风险的程度,确定适当的管控措施,减轻和消除水害对人民生命财产造成的危害。
通过科学可行的风险分级管控,提高防灾减灾工作的针对性和效果。
三、评价指标1. 水害历史评价近几年内地区水害的发生频率、规模、造成的损失等。
结合实际情况,分为无水害、低频水害、中频水害和高频水害四个等级。
2. 水害潜在风险评价该地区发生水害的潜在可能性,包括地形、水体容量、水工设施完备度、气候条件等因素。
结合实际情况,分为低风险、中风险、高风险三个等级。
3. 水害影响范围评价水害发生后可能对周边环境、人口、交通、农田等方面造成的影响范围。
结合实际情况,分为小范围、中等范围、大范围三个等级。
4. 预警能力评价预警系统的覆盖范围、准确性和及时性。
结合实际情况,分为强预警、一般预警和弱预警三个等级。
5. 应急响应能力评价地方政府、社会组织和群众的应急响应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
结合实际情况,分为高响应能力、中响应能力和低响应能力三个等级。
四、评价流程1. 数据收集收集近几年内的水害数据,包括发生频率、规模、造成损失等。
2. 数据分析根据收集的数据,进行水害历史分析、潜在风险分析、影响范围分析、预警能力分析和应急响应能力分析。
3. 等级划分根据分析结果,将各项指标分别划分为相应的等级,从而确定水害风险的等级。
4. 管控措施制定根据水害风险等级,制定相应的管控措施,包括加强防护工程建设、完善预警体系、提高应急响应能力等方面。
5. 管控措施实施根据制定的管控措施,组织实施并监督效果,及时调整和优化措施。
五、评价报告1. 报告内容评价报告应包括数据收集和分析过程、等级划分和原因、管控措施制定和实施情况等内容。
2021年12月份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清单
根据大恒煤业《2021年度安全风险辨识评估报告》和2021年12月份生产作业计划,各专业围绕水、火、瓦斯、煤尘、顶板、提升运输等方面对井上下各作业地点存在的安全风险进行了辨识、评估。
防治水专业11月份风险评估管控完成情况:2021年11月份全月共排查安全风险11项(见表1)。
其中,重大风险0项,较大风险2项(延续),一般风险0项,低风险9项(完成4项,延续5项)。
2021年12月份风险管控排查情况:12月份新排查出安全风险6项。
12月份全月共排查安全风险14项。
其中,重大风险0项,较大风险3项,一般风险0项,低风险11项。
具体情况如下表:。
矿井防治水重大风险管控方案责任单位:生产科、地测科、防治水办公室责任人:生产科科长、地测科科长、防治水副科长2 管控时间3104运输顺槽、3104回风顺槽掘进工作面作业期间,该重大风险始终存在,故管控时间为掘进工作面作业期间,所有工作人员必须严格按照此管控方案要求执行。
3 风险区域内最大人数上限单个掘进工作面作业人数最多___人;其中:跟班队长___人,带班长___人,打眼___工___人,支护工___人,验收员___人,瓦斯员___人,安检员___人,机电工___人。
在3103掘进工作面作业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掘进迎头作业人数,无关人员严禁长时间逗留。
4 管控措施4.1 风险成因分析1)3104掘进工作面东面临近断层,F1断层东为本矿老采空区,北面为矿界保安煤柱。
2)3104运、回两顺槽掘进期间,可能存在未严格按照《探放水设计》执行“物探先行、钻探验证、化探跟进”防治措施或落实不到位的情况,容易导致3104掘进工作面透水事故的发生。
4.2 风险管控措施1)编制探放水设计,在探放水设计中明确探水眼的布置和超前距离(1)地测科应根据《煤矿安全规程》以及《煤矿防治水规定》的要求,结合煤矿实际生产需求,制定专门的3104运输顺槽、3104回风顺槽探放水设计以及安全措施;(2)制定的《探放水设计》应严格按照“物探先行、钻探验证、化探跟进”的防治原则,确定物探、钻探、化探的各项措施实施参数;(3)矿井超前物探应根据矿井超前物探仪器的性能、掘进需求,合理确定探测距离、超前距离;探测范围应包含掘进前方、两帮、上___向;(4)矿井超前钻探钻孔设计应符合《煤矿防治水规定》的要求;除正常超前钻探孔设计外,应根据矿井物探异常结果,布置物探异常验证钻孔;(5)《探放水设计》中应包含:钻探到水源后,由地测科派专人取水样进行化探分析,根据水情分析及出水情况,制定相应的放水单孔设计等。
2)探水队应严格按照《探放水设计》规定进行探放水(1)依据《探放水设计》,确定主要探水孔位置时,由测量人员进行标定,负责探放水工作的人员亲临现场,共同确定钻孔的方位、倾角、深度和钻孔数量;(2)探放老空水前,应当首先分析查明采空积水体的空间位置、积水量和水压,并根据矿井排水能力和水仓容量,控制放水流量,防止淹井;(3)探放水孔应当钻入采空积水体,设有专人监测钻孔出水情况,测定水量和水压,做好记录。
2024年水害安全风险分级管控评价制度一、预测评价范围矿井范围内所有采掘工作面。
二、预测评价内容采掘影响范围内的施工层位、地质构造、突水可能性、涌水量大小、防治水措施。
三、预测评价方法预测评价实行逐月评价,每月末根据各采掘工作面影响范围内(要适当超出下月的掘进或回采进度范围,以确保评价的连续性)的施工层位、涌水量、附近老空区、物探异常区、封闭不良钻孔、水井、地表水、防排水设施、通讯设施等情况,在对前方施工层位、地质构造、突水可能性、涌水量大小进行分析预测的基础上,对防治水措施作出具体评价,评价结论满足安全生产需要并报总工审核后方可组织作业。
四、预测评价的组织和实施1.采掘工作面水害预测评价:每月末根据下月生产计划安排,以采掘工作面为单元进行水害预测评价,确认预测及评价合理完善后,返回采掘队组落实执行。
2.水害预测评价日常管理实行部门分工负责制。
各业务部门分工如下:2.1防治水中心负责工作面施工进度及防治水工程管理工作;负责采掘工作面的地质、水文地质预测预报、防治水措施指导实施工作。
2.2机电管理部部负责采掘工作面防治水工作的排水设施(供电、水泵、管路)管理工作。
2.3安全管理部负责防治水措施的落实监督工作。
2.4供应科负责防治水材料购置与日常管理工作;财务科负责预测评价有关费用的落实。
3.水害预测评价由矿长负责,总工程师具体组织实施,各部门负责收集采掘工作面有关防治水信息并填写水害评价表,地测科负责汇总。
五、预测评价的监督和考核1.总工程师具体负责本矿井水害预测评价工作,评价出的水害隐患及措施必须落实到人。
凡没有参与评价或未通过评价的掘进工作面不准发放施工通知单,不准测量放线;没有参与评价或未通过评价的采煤工作面不准进行生产。
生产过程中发现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变化,必须立即组织修订防治水方案或措施,重新进行评价和审核,及时调整水害监控重点。
2.安检科对采掘工作面的水害评价和防治水技术措施的执行进行监督落实,发现没有评价或评价未通过及安全技术措施执行不到位的采掘工作面,要求施工单位立即无条件停止施工。
序风险点(区域〕号风险因素风险评估风险预警风险类型L E C D等级等级管控措施1、加强综采面通风治理,确保综采工作面配风量符合要求。
2、上隅2S226、2121—1 2、2S228 综采工作面2S228 运输巷、回风巷及切眼2 巷回采过程中上隅角可能消灭悬瓦顶面积过大,易消灭瓦斯积聚,斯易造成瓦斯事故。
重1 6 100 600大角每班瓦斯检查检测不少于 3 次。
按要求在上隅角设置甲烷断电仪、便携式甲烷检测仪,做到人工检测、甲烷断电仪、便携式瓦斯检测仪数据三比照,并准时对检测装置进展调试、检修,确保检测数据准确、牢靠。
3、工作面回采过程中,要准时对两端头进展退锚,严禁空顶面积超过要求,防止瓦斯积聚.4、当上隅角瓦斯浓度到达 0。
5%后瓦斯员要马上设置引风障,引导风流稀释架间和上隅角瓦斯.1、加强过断层期间瓦斯涌出量监测分析工作,觉察变化准时实行措施;保证风电、瓦斯电闭锁装置灵敏牢靠;加强监测监控和人工检测;爆破作业必需严格执行“一炮三检“和“三人连锁放炮“制度。
2、遇采空区马上停顿掘进,撤出人员,制定专项安全技术措施;准时调整通风系统,避开形成盲巷及避开造成瓦斯等有毒有害气体的积聚;必需在空巷口悬挂瓦斯传感器和瓦斯检查牌,进展瓦斯检查监测;对空巷进展编号治理,建立治理台帐。
1、工作面掘进过程中可能遇断层,断层四周可能存在瓦斯等有害气体威逼,易造成瓦斯事故。
瓦较2、工作面掘进过程中可能遇到采空区,存在瓦斯等有害气体威1 6斯40 240大胁,易造成瓦斯事故。
局部通风机故障停风,造成工作2S228 掘进工作面瓦一1、定期进展风电闭锁和瓦斯电闭锁试验。
2、定期进展局部通风机自3 面瓦斯积聚,产生瓦斯等有害气 1 6 15 90斯般动切换试验。
体威逼.临时停工且停风而未实行相应瓦1、临时停工、停风地点肯定要切断电源、设置栅栏、悬挂警示牌。
2、4 临时停工地点的安全措施,简洁发生瓦斯等有0。
5 0.5 100 25 低斯加强职工安全教育工作,提高职工安全意识。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辨识范围和辨识方法确定制度一、适用范围本制度所指的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是指XX、公司内部为保障安全建设自主组织开展的,对生产、管理各环节可能存在或产生的危险、危害因素进行超前辨识、分析、分级评估、管理控制的活动。
二、辩识范围安全风险辨识范围包括矿井所有系统及生产经营活动的区域和地点,按照采、掘、机、运、通、地测防治水等专业划分,对全矿范围内具体作业场所、地点的关键时段、关键区域、部位、关键单位、关键环节可能出现安全风险进行摸排。
采取有效措施,全方位、全过程辨识建设工艺、设备设施、作业环境、人员行为和管理体系等方面存在的安全风险,做到系统、全面、无遗漏,并持续更新完善。
重点开展以下辨识:(一)年度辨识重点对矿井瓦斯、水、火、煤尘、顶板、冲击地压及提升运输系统等容易导致群死群伤事故的危险因素开展安全风险辨识。
(二)专项辨识1、新水平、新采(盘)区、新工作面设计前。
2、生产系统、生产工艺、主要设施设备、重大灾害因素等发生重大变化时。
3、启封火区、排放瓦斯等高危作业实施前,新技术、新材料试验或推广应用前,连续停工停产 1 个月以上复工复产前。
4、本矿发生死亡事故或涉险事故、出现重大事故隐患或省内发生重特大事故后。
三、总经理应定期对安全风险评估制度、管理程序、方式方法、监控措施的实际运行效果进行分析和评价,并根据上级新要求和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修订。
四、风险评估方法按照集团公司统一安排,采用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评价法(D=LEC)对找出的风险点进行安全风险评估,明确管控的重点。
安全风险评估采用D=LEC公式计算风险分值(单位:分),其中:D —作业地点、关键环节等存在的安全风险L —事故发生的可能性E —人员接触危险环境的频率C —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表1:L值的确定表2:E值的确定表3:C值的确定表4:风险等级标准。
掘进工作面防治水安全条件评价水灾是矿山生产中常见的灾害之一,对采矿工作造成严重影响。
因此,评价掘进工作面的防治水安全条件至关重要,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来保证矿山的安全生产。
本文就掘进工作面防治水安全条件进行评价,并提出改进建议。
一、矿山水灾的危害1. 人身伤害:水灾会造成工人的淹死或溺水事故,严重威胁工人的生命安全。
2. 矿井设备损坏:水灾会对矿井设备造成严重破坏,导致设备无法正常运行,进一步影响矿山的正常生产。
3. 生产能力下降:水灾会导致采矿工作面停工,带来经济损失,延误生产计划。
4. 矿山环境污染:水灾会造成矿山环境的污染,包括水质污染和地下水位变化。
二、掘进工作面防治水的条件评价掘进工作面防治水安全条件的评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采矿工作面的排水系统:采矿工作面需要建立完善的排水系统,包括抽水设备的选用和布置、排水管道的布置以及排水泵的运行管理等,确保排水系统能够快速有效地排除工作面的积水,防止水灾发生。
2. 采矿工作面的主通风系统:主通风系统的设计和运行管理对于防治水灾也具有重要意义,能够保证工作面的良好通风,并有效地降低工作面的湿度,减少积水的可能性。
3. 设施设备的完好性:对于掘进工作面的设施设备,如支护、支架和采矿机械等,需要进行定期的维护和检修工作,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保证采矿工作面的稳定性,减少水灾的发生。
4. 工人的安全培训和防护意识:矿工需要接受相关的水灾防治培训,了解工作面的水灾防治常识,掌握应对突发情况的处理方法,同时培养安全意识,提高防护水灾的能力。
5. 有关水文地质条件的调查:在掘进工作面附近需要进行水文地质条件的调查,包括地下水位和地下水流动方向等,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防治水灾。
6. 紧急预案的制定和演练:针对掘进工作面可能发生的水灾情况,需要制定相应的紧急预案,并进行定期的演练,以提高应急处理能力,减少突发事件对矿山的影响。
三、改进建议1. 定期检修和维护设施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行,减少水灾的发生。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辨识范围和辨识方法确定制度一、适用范围本制度所指的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是指、公司内部为保障安全建设自主组织开展的,对生产、管理各环节可能存在或产生的危险、危害因素进行超前辨识、分析、分级评估、管理控制的活动二、辩识范围安全风险辨识范围包括矿井所有系统及生产经营活动的区域和地点,按照采、掘、机、运、通、地测防治水等专业划分,对全矿范围内具体作业场所、地点的关键时段、关键区域、部位、关键单位、关键环节可能出现安全风险进行摸排。
采取有效措施,全方位、全过程辨识建设工艺、设备设施、作业环境、人员行为和管理体系等方面存在的安全风险,做到系统、全面、无遗漏,并持续更新完善。
重点开展以下辨识:(一)年度辨识重点对矿井瓦斯、水、火、煤尘、顶板、冲击地压及提升运输系统等容易导致群死群伤事故的危险因素开展安全风险辨识。
(二)专项辨1、新水平、新采(盘)区、新工作面设计前2、生产系统、生产工艺、主要设施设备、重大灾害因素等发生重大变化时3、启封火区、排放瓦斯等高危作业实施前,新技术、新材料试验或推广应用前,连续停工停产1 个月以上复工复产前4、本矿发生死亡事故或涉险事故、出现重大事故隐患或省内发生重特大事故后三、总经理应定期对安全风险评估制度、管理程序、方式方法、监控措施的实际运行效果进行分析和评价,并根据上级新要求和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修订四、风险评估方法按照集团公司统一安排,采用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评价法()对找出的风险点进行安全风险评估,明确管控的重点。
安全风险评估采用公式计算风险分值(单位:分),其中:D —作业地点、关键环节等存在的安全风险L —事故发生的可能性E —人员接触危险环境的频率C —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表1:L值的确定分数值事故发生可能性(L)完全可能6相当可能3可能,但不经常1可能性小,完全意外很不可能,可以设想极不可能实际不可能表2:E值的确定分数值分数值人员接触危险环境的频率(E)连续接触6每天工作时间接触3每周一次接触2每月一次接触1每年几次接触非常罕见的接触表3:C值的确定分数值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C)人以上死亡人死亡人死亡7危重工伤3伤残1轻伤表4:风险等级标准风险分级等级D(值)危险程度红色风险重大D(值)≧极其危险,必须高度关注、重点防控橙色风险较大﹥D(值)≧高度危险,应采取严密防控措施黄色风险一般﹥D(值)≧一般危险,应采取有效防控措施蓝色风险低﹥D(值)危险,需严格按章正规操作。
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安全风险是指煤矿井下作业客观存在的危险,如果管控不利,就会引发重大事故。
安全风险是针对井下所有作业人员的,不一定是本工种作业存在的直接危险,但却是普遍存在的潜在的危险。
2.1年度辨识评估2.1.1辨识内容对矿井有可能存在的重大安全风险进行全面辨识,重点辨识瓦斯、水、火、煤尘、顶板、冲击地压及提升运输系统风险。
2.1.2辨识时间及责任分工(1)时间。
每年经理组织各分管负责人、副总工程师和相关科室、区(队)进行年度安全风险辨识评估;(2)分工。
此项工作由经理亲自组织,安监处长负责运作,安监处负责具体实施,相关科室和队配合。
其中有关瓦斯、火、煤尘风险管控措施由通防科提供,水灾风险管控措施由地测科提供,顶板风险管控措施由生产科提供,提升运输系统风险管控措施由机电科提供。
2.1.3工作任务(1)及时编制年度安全风险辨识评估报告,制定《煤矿重大安全风险管控方案》,方案应包含重大安全风险清单,相应的管理、技术、工程等管控措施,以及每条措施落实的人员、技术、时限、资金等内容;(2)将辨识评估结果应用于确定下一年度安全生产工作重点,并指导和完善下一年度生产计划、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应急救援预案、安全培训计划、安全费用提取和使用计划等。
2.2专项辨识评估2.2.1新水平、新采区、新工作面设计前专项辨识新水平、新采区、新工作面设计前,开展1次专项辨识,有关要求如下:(1)专项辨识评估由总工程师组织有关科室进行;(2)重点辨识评估地质条件和重大灾害因素等方面存在的安全风险;(3)编制专项辨识评估报告,有新增重大风险或需调整措施的补充完善《煤矿重大安全风险管控方案》;(4)辨识评估结果应用于完善设计方案,指导生产工艺选择、生产系统布置、设备选型、劳动组织确定等。
此项工作由总工程师组织,地测副总工程师负责,地测科具体实施,有关业务科室配合。
其中,有关瓦斯煤尘爆炸、火灾风险管控措施由通防科提供,有关顶板风险管控措施由生产科提供,有关地质条件和水灾风险管控措施由地测科提供,有关运输系统风险管控措施由机电科提供,最后由生产科汇总,形成辨识评估报告。
附件1
采煤工作面安全风险评估标准
矿井名称:评估时间:
部门负责人:分管领导:
部门负责人:分管领导:
附件3
岩巷掘进工作面安全风险评估标准
防治水系统安全风险评估标准
部门负责人:分管领导:
矿井名称:评估时间:
部门负责人:分管领导:
附件9
新水平、新采区、新工作面设计前安全风险评估表
新水平、新采区、新工作面名称:评估时间:
设计前评估
矿井主要安全系统
专业、设计人员:业务部门负责人:矿井技术负责人:
附件10
采煤工作面回采前安全风险评估标准
矿井名称:评估时间:
部门负责人:分管领导:
附件11
掘进工作面贯通前安全风险评估标准
矿井名称:评估时间:
附件12
采掘工作面过地质构造带安全风险评估标准
矿井名称:评估时间:
部门负责人:分管领导:
附件13
石门揭煤工作面安全风险评估标准
矿井名称:评估时间:
部门负责人:分管领导:
附件15
矿井安全风险评估结果汇总表
矿井名称:日期:年月日
- 21 -。
XX县XXX煤矿有限责任公司XXX煤矿(2020年度)矿井反风演习专项安全风险辨识评估报告编制单位:XXX煤矿通防科编制日期:2020年09月30日安全风险辨识评估人员名单矿井反风演习专项安全风险辨识评估报告一、安全风险专项辨识评估时间开展矿井反风演习专项安全风险辨识评估时间:2020年9月30日。
二、安全风险专项辨识评估人员构成(一)矿井反风演习专项安全风险辨识评工作领导小组成立矿井反风演习专项安全风险辨识评工作领导小组,参与评估工作人员构成如下:组长:XXX(矿长)副组长:XXX(总工程师) XXX(机电副矿长)XXX(安全副矿长) XXX(生产副矿长)成员:XXX(掘进副矿长) XXX(安全副总)XXX(采掘副总) XXX(地测副总)XXX(采掘技术员) XXX(通风技术员)XXX(机电技术员) XXX(机电运输科科长)XXX(地测技术员) XXX(办公室主任)XXX(财务科科长) XXX(调度室主任)矿井反风演习专项安全风险辨识评办公室设在安全科,由安全副矿长XXX 兼任主任,安全科负责对矿井反风演习专项安全风险辨识评工作监督管理及考核。
(二)反风演习专项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工作组职责:1、组长负责组织各部门对反风演习前的安全风险进行全面辨识评估、分级分类;2、副组长负责组织对辨识出的危险源、管理标准和管理措施进行审核,组织各部门对危险源辨识和评估相关知识培训;3、成员负责对安全风险的增减和升降级进行动态管理和更新。
三、安全风险辨识评估项目矿井反风演习专项安全风险辨识评四、安全风险辨识评估范围全矿井反风演习期间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
五、安全风险辨识评估方法本次安全风险辨识评估采用风险矩阵法(L·S),即辨识出每个作业单元可能存在的危害,并判定这种危害可能产生的后果及产生这种后果的可能性,二者相乘,得出所确定危害的风险。
然后进行风险分级,根据不同级别的风险,采取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
风险的数学表达式为:R=L×S。
《煤矿安全规程》对矿井防治水的主要规定煤矿防治水是煤矿安全管理工作的重点内容。
由于煤矿井下作业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防治水工作关系到人员的生命安全和煤矿生产经济效益。
因此《煤矿安全规程》中对煤矿防治水工作制定了一系列具体的规定。
一、煤矿井下排水工作《煤矿安全规程》规定,煤矿井下排水必须有完善的排水体系,包括井下抽水、分流、运送和储水系统等。
同时要求,煤矿应当根据地质条件和生产需要,制定合理的井下排水方案,保证有效的排水量和排水能力。
二、灾害性水的防治《煤矿安全规程》中明确规定,为了预防和控制灾害性水,煤矿应当实施灾害性水的防治工作,并且要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和应急救援措施。
此外,还应当定期进行灾害性水的监测和评估工作,及时发现、掌握和处理灾害性水的情况,防止煤矿灾害事故的发生。
三、煤矿井下水质监测《煤矿安全规程》中规定,为了防止井下水源污染,煤矿应当对井下水源进行监测和评估,并且制定相应的监测工作计划和监测标准。
同时,要对井下水的水质指标进行定期检测,确保井下水质符合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标准。
四、煤矿井下灌浆《煤矿安全规程》中规定,在开采过程中,若遇到井下突水、塌陷等情况,需要采取紧急措施进行灌浆处理,避免灾害事故的发生。
煤矿应当定期组织灌浆人员进行专业技能培训,保证井下灌浆工作的进行。
五、潜水防治《煤矿安全规程》中规定,对于煤矿井下的潜水,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防治。
对于已经发生的潜水,需要采取紧急措施,及时控制和纠正。
要加强对潜水的监测和预测,及时发现和处理潜水问题,保证煤矿生产的安全和稳定。
总之,《煤矿安全规程》对煤矿防治水的规定是非常详细和严格的。
煤矿企业必须根据规程的要求,加强煤矿防治水的工作,保证煤矿安全生产。
煤矿地测防治水安全风险清单表1. 引言水安全是煤矿生产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尤其对于地测工作来说,有效地防治水安全风险至关重要。
本文档将提供一个煤矿地测防治水安全风险清单表,以帮助煤矿地测工作人员及管理层更好地了解、识别和评估相关的风险,并制定相应的预防和应对措施。
2. 风险清单表下面是一个煤矿地测防治水安全风险的清单表,其中包括了一些典型的风险项,以及相应的预防和应对措施:风险项相关描述预防措施应对措施1. 不恶劣天气条件如定期监测天气预报,在水灾发生时,及时良天气条件暴雨、冰雹等可能导致水灾做好防范准备;设置有效的雨水排水系统采取应急措施,确保人员安全2. 矿井渗水矿井中的地下水渗漏可能导致矿井水位上升定期检查和维护矿井的排水系统;加强对矿井渗水情况的监测在矿井水位上升时,及时启动排水系统,控制水位,防止水灾发生3. 煤层底板渗水煤层底板的渗水可能导致地面下陷和煤炭资源损失加强对煤层底板渗水的监测;采取有效的注水处理措施在煤层底板渗水严重时,及时启动注水系统,控制渗水,防止地面下陷4. 地质构造复地质构造复杂可能导致水流通道进行详细的地质勘探,获取准确的地质信息;制定合理的开在地质构造复杂的区域,加强对水流通道的监测,及时调整开杂的改变和混乱采方案采方案5. 工作面支护不当工作面支护不当可能导致水灾发生加强对工作面支护的检查和维护;进行支护技术培训在工作面支护不当的情况下,及时采取措施修复,防止水灾发生3. 结论通过对煤矿地测防治水安全风险的清单表的使用,煤矿地测工作人员和管理层可以更好地了解、识别和评估相关的风险,并制定相应的预防和应对措施。
这将有助于提升煤矿地测工作的安全性和效率,减少水灾发生的可能性,保护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
请注意:此文档仅为示例,实际应根据煤矿地测工作的具体情况进行进一步完善和定制。
水害安全风险分级管控评价制度水害是指由于水的涨落、滞留、涌动、泛滥等自然因素,造成的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和公共设施的破坏。
水害的发生频率和灾害程度一定程度上与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和人类活动有关。
为了有效地防范和应对水害的发生,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水害安全风险分级管控评价制度就显得十分必要。
一、制度目标和原则水害安全风险分级管控评价制度的目标是针对不同的水害风险情况,制定相应的防范和应对措施,以最小化灾害损失,保障人民群众的安全。
制度的实施应遵循以下原则:1.科学性原则:制度的设计要基于科学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充分考虑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对水害风险的影响。
2.合理性原则:制度的设计应综合考虑社会、经济和环境等各方面因素,保证安全措施的可行性和可持续性。
3.公平性原则:制度的实施应公正、公开、透明,充分考虑不同地区和人群的特点和需求。
4.风险导向原则:制度的设计要以风险评价为基础,根据不同地区和人群的安全风险水平,确定相应的管控措施。
5.综合性原则:制度的实施要充分考虑各种水害类型的综合影响,不仅关注单一水害的防范和应对,还要注重水害间的相互关系和协同作用。
二、制度内容1.水害分级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1)确定评价指标:根据水害的影响因素和特点,建立全面、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
包括但不限于地理环境、气候条件、水流速度、水位高度、水质状况、人口密度、经济发展水平等指标。
(2)确定评价方法:根据评价指标的重要性和权重,制定相应的评价方法。
可以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以及现场调研、数据分析等多种手段,综合评价水害风险等级。
(3)建立评价模型:根据评价指标和方法,建立水害分级评价模型,通过计算和分析,将各项指标综合为一个综合评价指数,以此来评估水害风险的级别。
2.水害风险分级管控措施的划分(1)基本防范措施:针对低风险区域和人群,制定基本的水害防范和应对措施,包括规土制度、防洪工程建设、早期预警系统等。
(2)中级防范措施:针对中等风险区域和人群,制定更加细化和完善的水害防范和应对措施,包括生态恢复、疏浚河道、加强应急响应能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