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古诗五首
- 格式:ppt
- 大小:382.00 KB
- 文档页数:29
七年级课标古诗七年级课标古诗包括以下几首:
1. 《观沧海》——东汉·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2.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唐·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3. 《次北固山下》——唐·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4. 《天净沙·秋思》——元·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5. 《论语·十二则》(全文必背)
学而时习之;吾日三省吾身;吾十有五而志于学;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贤哉回也;知之者不如好之者;不义而富且贵;三人行;子在川上曰;三军可夺帅也;博学而笃志。
6. 《陋室铭》(全文必背)——唐·刘禹锡。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注释〔1〕酬:答谢,这里是以相答的意思。
〔2〕乐天:指白居易,字乐天。
〔3〕巴山楚水:古时四川东部属于巴国,湖南北部和湖北等地属于楚国。
刘禹锡曾被贬到这些地方做官,所以用巴山楚水指诗人被贬到之地。
〔4〕二十三年:从唐顺宗永贞元年〔805年〕刘禹锡被贬为连州刺史到写此诗时,共22个年头,因第二年才能回到京城,所以说23年。
〔5〕弃置身:指遭受贬谪的诗人自己。
〔6〕闻笛赋:指西晋向秀的?思旧赋?。
三国曹魏末年,向秀的朋友嵇康、吕安因不满司马氏篡权而被杀害。
后来,向秀经过嵇康、吕安的旧居,听到邻人吹笛,勾起了对故人的思念。
序文中说:自己经过嵇康旧居,因写此赋追念他。
刘禹锡借用这个典故思念已死去的王叔文、柳宗元等人。
〔8〕怀旧:思念故友。
〔7〕翻似:倒好似。
翻:副词,反而。
〔9〕烂柯人:指晋人王质。
相传晋人王质上山砍柴,看见两个童子下棋,就停下观看。
等棋局终了,手中的斧把已经朽烂。
回到村里,才知道已过了一百年。
同代人都已经亡故。
作者以此典故表达自己遭贬23年的感慨。
刘禹锡也借这个故事表达世事沧桑,人事全非,暮年返乡恍如隔世的心情。
〔10〕长(zhǎng)精神:振作精神。
长:增长,振作。
注音凄凉〔qīliáng〕赋〔fù〕柯〔kē〕畔〔pàn〕暂〔zàn)凭〔píng)长〔zhǎng)译文巴山楚水一片荒远凄凉,二十三年来,我被朝廷抛弃在那里。
回到家乡熟悉的人都已逝去,只能吟着向秀闻笛时写的?思旧赋?来思念他们,而自己也成了神话中那个烂掉了斧头的人,已无人相识,真令人恍如隔世啊。
我如同一艘沉船,新贵们好比千帆竞渡,奔驰而过,又如一棵病树,眼前都是万木争春,生机盎然。
今天听到你为我歌唱的那一曲,就凭借这杯水酒重新振作起精神吧。
一、《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二、《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三、《望洛》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喝尽残杯废歌舞,暂凭东风吹我衣。
四、《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五、《杂诗》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六、《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七、《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八、《江南逢李龟年》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以上是七年级下册语文课外古诗词八首的原文。
这八首古诗词是我国古代文学艺术的瑰宝,通过对这些古诗词的学习和欣赏,不仅可以感受到古代诗人的智慧和情感,还可以加深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识,对于学习中华文化有着积极的作用。
《登鹳雀楼》是王之涣的代表作之一,描绘了登高望远的壮丽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高远的向往之情。
《送元二使安西》是王维的代表作之一,通过描写雨后的渭城景色和送别的情景,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告别和对远行的祝福之情。
《望洛》是杜牧的代表作之一,通过对洛阳的怀念和思乡之情的抒发,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眷恋和对旧日岁月的怀念之情。
《江雪》是柳宗元的代表作之一,通过对雪后孤舟独钓的场景描写,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对宁静境地的向往之情。
《杂诗》是刘禹锡的代表作之一,通过对来自故乡的客人的热情欢迎,表达了诗人对故乡风土人情的热爱之情。
《凉州词》是王昌龄的代表作之一,通过对葡萄美酒和战乱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美酒和凄凉战乱的感慨之情。
《赋得古原草送别》是白居易的代表作之一,通过对季节更替和离别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祝福和对岁月流逝的感叹之情。
《江南逢李龟年》是苏轼的代表作之一,通过对江南景色和逢人的情景描写,展现了诗人对江南风景的赞美和对友人的重逢之情。
七年级下册古诗五首原文
《竹里馆》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春夜洛城闻笛》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逢入京使》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晚春》韩愈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望岳》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七年级下册语文必背古诗文(原文+译文)1.《竹里馆》王维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2.《春夜洛城闻笛》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3.《逢入京使》岑参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4.《晚春》韩愈草木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5.《泊秦淮》杜牧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6.《贾生》李商隐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7.《过松源晨炊漆公店》杨万里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空喜欢。
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
8.《约客》赵师秀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9.《登幽州台歌》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泪下。
10.《登飞来峰》王安石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11.《望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2.《游山西村》陆游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13.《己亥杂诗(其五)》龚自珍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4.《陋室铭》刘禹锡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译文】山不在于高,有了神仙就出名。
水不在于深,有了龙就显得有了灵气。
这是简陋的房子,只是我(住屋的人)品德好(就感觉不到简陋了)。
长到台阶上的苔痕颜色碧绿;草色青葱,映入帘中。
到这里谈笑的都是知识渊博的大学者,交往的没有知识浅薄的人,平时可以弹奏清雅的古琴,阅读泥金书写的佛经。
名目1、长歌行 (5)汉乐府 (5)2、太原①早秋 (6)3、偶题三首 (7)4、戏赠友人 (8)5、赠花卿 (9)6、送友人 (10)7、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 (12)8、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12)9、江上吟 (14)10、冬夜读书示子聿 (16)11、春暮西园 (17)12、天末怀李白 (18)13、过山农家 (18)14、渡汉江 (19)15、送灵澈上人 (20)16、临江仙•自洛阳往孟津道中作 (20)17、山行留客 (21)18、塞下曲 (22)19、送友游吴越 (23)20、丹阳送韦参军 (24)21、鲁山山行 (25)22、四块玉•别情 (25)23、汉江临泛 (26)24、成都曲 (26)25、不见 (27)26、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 (28)27、虞美人•梳楼 (29)28、别薛华 (29)29、题都城南庄 (30)30、玉阶怨 (30)诗歌鉴赏1、长歌行汉乐府青青园中葵①,朝露待日晞②。
阳春布德泽③,万物生光辉④。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⑤。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注释】①葵:有锦葵、蜀葵。
邰希蒡日葵等,这里代指花草树木。
②晞〔x 1 希〕:因日晒而干。
③阳春:春天。
德泽:恩惠,这里指春天的阳光雨露。
④这两句是说,春天的阳光雨露,使万物都焕发诞生命力的荣耀。
⑤焜〔k m 昆〕黄:植物枯黄貌。
华:同“花”。
【赏析】此诗从“园中葵”说起,再用水流到海不复回打比方,说明光阴如流水, 最终劝去不再回。
导人们,要珍惜青春年华,发愤努力,不要等老了再懊悔。
这首诗借物言理,首先以园中的葵菜作比方。
“青青”喻其生长茂盛。
其实在整个春天的阳光雨露之下,万物都在争相努力地生长。
由于它们都生怕秋天很快地到来,深知秋风凋零百草的道理。
大自然的生命节奏如此,人生也是这样。
一个人假设不趁着大好时间而努力奋斗,让青春白白地铺张,等到年老时懊悔也来不及了。
这首诗由眼前青春美景想到人生易逝,鼓舞青年人要珍惜时间,出言警策,催人奋起。
七年级下册必背古诗词13首人教版第一首: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第二首:江城子江城子,夜半钟,断肠声里,Does she know about me?天上明月光,照的我心头空。
第三首:鹅鹅鹅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第四首:春江花月夜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第五首:别董大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
第六首: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第七首:望海潮[晋]陆游望海潮,壮士一去兮不复返。
第八首:芙蓉楼送辛渐[宋]苏轼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第九首:水调歌头[宋]苏轼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第十首:过春园[唐]李煜春园空人烟,夜来风雨声。
花落满地伤,君王莫恨早。
第十一首:士林夜歌[宋]范仲淹秋皇老矣,独守空房。
人不见,洛水阴平。
第十二首:望天门山[唐]杜牧望天门山,烟雨依旧,箫鼓声声不已。
第十三首:江城子·江雪[唐]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七年级全册古诗词25首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古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承载着古人的情感和智慧,传承着历史的记忆和风土人情。
在七年级的课本中,我们学习了许多经典的古诗词,每一首都有其独特的韵味和深刻的内涵。
今天,我们就来分享一份关于七年级全册古诗词的精选篇目,带领大家一起走进这段千年文化的长河。
1. 春晓(唐代·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清晨的景象,夜晚的风雨声与早晨的鸟啼交织在一起,描绘出春天的生机勃勃和万物复苏的美好景象。
2. 小池(宋代·杨万里)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清幽宁静的小池塘,泉水潺潺,树影婆娑,小荷初露,美不胜收。
蜻蜓停在荷叶上,生动活泼,展现出大自然的和谐之美。
3. 静夜思(唐代·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寂静的夜晚仰望明月时,思念故乡的情感。
明月如霜,清冷而明亮,令人心生感怀。
4. 望洞庭(宋代·张孝祥)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这首诗描绘了洞庭湖的秋夜景象,湖光月色交相辉映,湖面宁静如镜,美不胜收。
将洞庭湖的壮丽景色娓娓道来,令人仿佛置身感受到大自然的伟大和壮丽。
5. 青玉案·元夕(唐代·辛弃疾)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凤萧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这首诗描绘了元夕之夜灯火辉煌,热闹非凡的景象。
细腻动人的笔墨描绘出节庆之夜的盛况,令人感受到节庆的欢乐和热闹气氛。
6. 归园田居(唐代·陶渊明)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帝饮长歌,故园无此声。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归园田居的向往,追求真实自然的生活方式。
将自己生活在都市中的窘境与远离尘世、归隐自然的理想进行了对比,引起人们对生活理想的思考。
七年级下册语文古诗5首以下是七年级下册语文中的古诗五首:
1.《登高》—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2.《鹿柴》—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3.《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林则徐: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4.《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陆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5.《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七年级上册全部古诗词(12首)第一首:《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是王之涣创作的《登鹳雀楼》。
诗中描绘了黄河奔流入海的壮丽景象,表达了人们追求进步的精神。
第二首:《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创作的《静夜思》是一首描写夜晚景色以及思乡之情的诗。
诗中的明月和思故乡的情感让人感到无比深情。
第三首:《夜泊牛渚怀古》牛渚西江夜,泊舟心欲破。
水香遍湖岸,江鸟叫无休。
该诗是白居易所创作的《夜泊牛渚怀古》。
此诗以夜晚泊舟在西江牛渚为背景,描绘了美丽的夜景和寂静的湖泊。
第四首:《望月怀远》海可枯,石可烂,忍将别离抛绪竹。
明月随,长云遮,唯见青山入暮霞。
这是张九龄创作的《望月怀远》。
诗中描绘了月亮的变化和忍受离别之苦的情感。
第五首:《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王之涣创作的《登高》表现了旷远的大自然和人的渺小。
诗中描述了风急天高的景象,表达了人们永远无法掌握自然规律的感叹。
第六首:《明月几时有》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这首诗是苏轼的《水调歌头》之一。
诗中表达了对时间的思考和人类对宇宙的无尽探索,带给读者无限的思考空间。
第七首:《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这是孟浩然的《春晓》。
诗中描绘了春天的美景以及春夜中花开花落的寓意,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对生活的感慨。
第八首:《登山》缓缓饮二首,徐步登彼岐。
莽苍忽已暮,槐杨凋竟时。
这是王之涣的《登山》。
诗中描绘了一个人徐徐登山的场景,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叹和对瞬息即逝美好时光的珍惜。
第九首:《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
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
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
这首诗是白居易的《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诗中表达了岁月更迭,人事如梦的感慨与无奈。
七年级上册语文必背古诗七年级上册语文古诗:1、观沧海曹操
(抒发博大的胸襟和统一天下的宏伟抱负)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七年级上册语文古诗:2、次北固山下王湾
(把江南景物写得新鲜而极致,抒发了思乡之情)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七年级上册语文古诗:3、钱塘湖春行白居易
(通过对西湖早春明媚风光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喜悦的思想感情)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七年级下册语文古诗五首原文唐·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解析:你看啊,诗人站在幽州台上,往前看呢,看不到那些古代的贤明君主和英雄豪杰了,往后瞅呢,也看不到未来的贤才。
就这么想着啊,天地之间是那么空旷、那么久远,自己孤零零的一个人,多渺小啊,心里就特别悲伤,忍不住就流下眼泪来。
这诗啊,表达了诗人那种怀才不遇、孤单寂寞又很苦闷的心情呢。
唐·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解析:老杜这首诗写泰山可写得太妙了。
他一开始就问,泰山到底是啥样呢?然后说在齐鲁大地上,那青葱的山色望都望不到头。
大自然啊,就把神奇和秀丽都集中在泰山这儿了,山南山北,一边亮堂一边昏暗,就像被刀切过一样。
那山间的云气在胸中翻腾,眼睛都要睁裂了去看那些归巢的鸟儿。
最后啊,诗人还说一定要登上泰山的顶峰,到时候看别的山都变得矮小了。
这可不光是在说山高,还表现出诗人那种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呢。
宋·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解析:王安石跑到飞来峰上,看到那高高的塔。
听说在这儿,鸡一叫就能看到太阳升起来呢。
他说自己不怕那些浮云挡住自己远望的视线,为啥呢?因为自己站在最高的地方啊。
这诗啊,其实是诗人在表达自己的政治抱负呢,他觉得只要自己站得高,就不会被那些保守势力的“浮云”所干扰,能够坚定地推行自己的改革政策。
宋·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解析:陆游到山西村游玩的时候啊,他说别笑话农家腊月酿的酒有点浑浊,丰收的年景啊,招待客人那是有足够的鸡肉和猪肉的。
你看他走着走着,山峦重叠、水流曲折,都以为没路了呢,结果突然柳树成荫、繁花似锦,又出现了一个村庄,这一句可太有名了,就像人生一样,有时候遇到困境,说不定突然就有转机了呢。
初一语文之古诗五首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茅檐长扫净无苔,
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
两山排闼送青来。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