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控系统原理与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194.50 KB
- 文档页数:4
安徽工业大学工商学院课程设计说明书课程设计名称:测控系统原理与设计课程设计题目:电压超限报警系统设计学院名称:工商学院专业:测控技术与仪器班级:1041班姓名(学号)葛敬兵柏华乐邵志远赵振安都勇评分:教师:2013年 12月16日测控系统原理与设计课程设计任务书20 13 -20 14 学年第 1 学期题目电压超限报警系统设计内容及要求当检测电压超过设定上下限值并且达到十次以上时,发出蜂鸣器报警声,相应的指示灯亮。
当电压处于上下限之间时,蜂鸣器停止报警,报警灯灭。
进度安排1. 布置任务、查阅资料、选择方案,领仪器设备2. 领元器件、焊接、制作3.调试、答疑4. 验收5. 写报告学生姓名:葛敬兵、柏华乐、邵志远、赵振安、都勇指导时间:第13~15周指导地点:教二4楼任务下达2013 年 12 月1 日任务完成2013年12月 16 日考核方式 1.评阅□ 2.答辩□ 3.实际操作□ 4.其它□指导教师摘要本次课程设计的目的:设计电压(0V—5V)超限报警系统电路,由一个蜂鸣器通过是否正常鸣叫告诉使用者电压是否超限,并通过LED显示观察。
首先通过电位器调节0到5V之间的电压,其次通过选择开关来选择两个模拟电压通道,输入到ADC0809获得数字量,在单片机上显示,判断当电压超过设定上下限值时产生报警功能。
关键字:电压超限报警目录第一章绪论 (1)第二章设计内容及要求 (2)2.1设计内容 (2)2.2设计要求 (2)2.3实验设计目的 (2)第三章实验电路与工作原理 (3)3.1流程图 (3)3.2设计原理及其工作电路 (5)3.3硬件电路详解 (6)第四章实验小结与心得体会 (7)参考文献 (8)附录一芯片介绍 (10)附录二焊电路板技术 (12)附录三源代码 (14)绪论电压是日常生活,工业,医学,环境保护,化工,石油等领域最常用到的物理量。
而且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人们需要对工业生产中有关电压系统进行控制。
测控系统原理及设计测控系统原理及设计是一种将测量和控制过程结合起来的技术系统,它通过采集和处理数据,实时监测和控制被测对象的状态和参数,并根据设定的规则和算法,进行反馈控制,以实现预期的控制目标。
测控系统的原理主要包括传感器、信号采集、信号处理、控制器和执行机构等组成部分。
传感器是测控系统的感知器件,它能将被测对象的状态和参数转化为电信号,如温度、压力、流量等。
信号采集模块将传感器输出的模拟信号进行采样和量化转换,转化为数字信号,以便进行数字信号处理。
信号处理模块对采集到的数字信号进行滤波、增益和滤波等处理,提取出有效信息,并进行参数计算和特征提取。
控制器是测控系统的决策和执行器,根据信号处理模块提供的参数和目标值,生成控制规则和控制算法,并输出控制信号。
执行机构是测控系统的执行器,将控制信号转化为物理作用力,实现对被测对象的控制。
测控系统的设计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包括被测对象的特性,控制目标的要求,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等。
首先需要选择合适的传感器,根据被测对象的特性和参数要求,选择适当的传感器类型和规格。
其次,需要设计合理的信号采集和处理电路,确保信号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在控制器设计中,要根据控制目标的要求,选择合适的控制算法和调节策略,使系统能够快速响应和稳定控制。
此外,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是设计中需要重点考虑的因素,需要做好故障检测和容错处理,确保系统在异常情况下能够保持正常工作。
总之,测控系统原理及设计是一门涉及多学科的综合性学科,需要了解传感器原理、信号处理技术和控制理论等方面的知识。
通过合理选取传感器、设计有效的信号采集和处理电路,以及选择合适的控制算法和策略,可以实现对被测对象的准确测量和精确控制,满足各种应用场景的需求。
1、微机化测控系统分拿几类?微机化检测系统、微机化控制系统、微机化测控系统 2、模拟量输入通道由那几部分组成?以及各部分的作用? 传感器:将非电量转换为电量 调理电路:放大、滤波采集电路: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 3、模拟量输出通道由哪几部分组成?输出数据寄存器、D/A 转换器、调理电路(模拟显示器、模拟记录器、模拟执行机构) 4、前置放大器:判断信号大小准则?所放位置前后的判断?放大倍数如何确定? 判断信号大小准则输出噪声: 电路在没有信号输入时,输出端输出一定幅度的波动电压.等效输入噪声: 把电路输出端测得的噪声有效值VON 折算到该电路的输入端KV V ON IN=判断依据:是否被淹没?如果加在某电路输入端的信号幅度小到比该电路的等效输入噪声还要低.IS V <KV V ON IN =前置放大器的作用:总输出噪声:2200')()(K V K K V V IN IN ON+=总的等效增效输入噪声:2020'')(K V V K K V V IN IN ON IN+==为使:IN INV V <'须满足以下条件:20011K V V IN IN -<位置上,在滤波器的前面 OR 后面在测控领域,被测信号的频率通常比较低,滤波器大多采用RC 有源滤波器。
由于电阻元件是电路噪声的主要根源,因此RC 滤波器产生的电路噪声比较大。
如果把放大器放在滤波器后面,滤波器的噪声将会被放大器放大,使电路输出信噪比降低.21202021')()(IN IN IN IN IN V V KK V K V V +=+=滤波器1、隔直电容的作用――使调理电路的零漂电压不会随被测信号一起送到采集电路。
2、高通滤波器――滤除低频干扰3、陷波器――抑制交流电干扰。
4、低通滤波器――滤除高频干扰,“去混淆”5、采集电路的四种方案?PGA S\H的作用?采集电路的设计(实现模拟信号到数字信号的电路、AD芯片的选择是核心)测模拟信号恒定或变化缓慢的场合被测模拟信号随时间变化的场合6、前置与主放大器的区别以及适用情况?主放大器为了避免弱信号采样电压在A/D转换时达不到要求的转换精度,将MUX输出的子样电压放大到接近A/D满量程,使数字转换精度提高K倍。
测控系统原理与设计1. 引言测控系统是指用于测量和控制各种物理量和工艺过程的系统。
它在工业自动化、科学研究、医学诊断、环境监测等领域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测控系统的原理和设计过程,并探讨一些常用的技术和方法。
2. 测控系统的基本原理测控系统的基本原理可以概括为测量、采样、处理和控制四个过程。
2.1 测量测量是测控系统的核心过程,它用于获取被测量的物理量或工艺参数。
常用的测量方法包括传感器测量、光学测量、电磁测量等。
传感器是测控系统中最常见的测量设备,它能够将被测量的物理量转化为电信号,供后续的采样和处理。
2.2 采样采样是将连续的模拟信号转化为离散的数字信号的过程。
采样过程中需要确定采样频率和采样精度。
采样频率应根据被测量物理量的变化情况进行选择,采样精度则取决于采样器的分辨率和噪声水平。
2.3 处理采样得到的数字信号需要经过处理才能得到有用的信息。
处理过程可以包括滤波、放大、数字化等操作。
滤波可以去除噪声和杂散信号,放大可以增强信号的强度,数字化可以将模拟信号转化为数字形式,方便存储和处理。
2.4 控制控制是根据测量得到的信息对被控对象进行调节和控制的过程。
控制可以分为开环控制和闭环控制两种。
开环控制是在没有反馈信号的情况下进行的控制,而闭环控制则通过测量系统输出与期望值的差异进行调节。
3. 测控系统的设计过程测控系统的设计过程可以分为需求分析、系统设计、硬件设计、软件设计和系统测试等环节。
3.1 需求分析需求分析是测控系统设计的第一步,它需要明确系统的功能需求、性能要求和运行环境等。
在需求分析过程中,需要对被测量的物理量、测量范围、系统响应时间等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规定。
3.2 系统设计在系统设计阶段,需要确定系统的整体架构和各个组件之间的关系。
系统设计需要综合考虑硬件和软件两方面的因素,选择合适的传感器、采样器、控制器等设备,并设计合理的数据传输和处理流程。
3.3 硬件设计硬件设计是测控系统设计的核心环节,它包括电路设计、布线设计和硬件模块的选型和搭建等。
1.系统方案的设计1.1系统结构本设计是基于单片机对数字信号的高敏感和可控性、温湿度传感器可以产生模拟信号,和A/D 模拟数字转换芯片的性能,以单片机为核心的一套检测系统,其中包括A/D 转换、单片机、温度检测、湿度检测、显示、系统软件等部分的设计。
图1-1 系统总体框图本设计由信号采集、信号分析和信号处理三个部分组成的。
(1)信号采集 由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及多路开关组成; (2)信号分析 由A/D 转换器、单片机基本系统组成; (3)信号处理 由串行口LED 显示器和报警系统等组成。
1.2 系统结构原理图该系统由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8031嵌入式系统、加热设备、加湿设备几部分组成。
结构原理框图如图2-2所示。
]8[通过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测量温室内的温湿度经过AD 转换送入8031进行处理,测量结果通过显示电路进行显示。
多路开关 A/D 转换多路开关 湿度检测 显示电路报警电路单片机温度检测图1-2系统结构原理图A L E P 00P 01P 02P 03P 04P 05P 06P 07W RP 20R DI N T 1X T A L 1X T A L 2E A V S SR E S E T V C CT X DR X D P 10P 11P 12P 13P 14A T 89S 52QQDC K 74L S 7420p F 20p F6M H z+5+22u F 1k 200复位按键+5+5D 0D 1D 2D 3D 4D 5D 6D 7S T A R T A L EO E E O C C L KA B CR E F (+)V C CR E F (-)G N DI N 0A D C 08093265741u A 741001u F22K+1247K68K 15K+547KA D 59020K 001u F -12-5温度传感器M O C 3011330+5330100001u F 电炉2201K W10A /500V74L S 16474L S 16474L S 164a b c d e f g ha b c d e f g ha b c d e f g h47K *3+574L S 04I N 4004*23D G 12B蜂鸣器+12图1-3电路图处理器室温测量电路触摸屏A/D 转换器放大滤波电路温度传感电路烤箱双向可控硅控制电路上位机软件2.硬件设计2.1 AD590AD590温度传感器是电流型温度传感器,通过对温度的测量可得到所需要的电流值。
1、微机化测控系统分拿几类?
微机化检测系统、微机化控制系统、微机化测控系统
2、模拟量输入通道由那几部分组成?以及各部分的作用?
传感器:将非电量转换为电量
调理电路:放大、滤波
采集电路: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
3、模拟量输出通道以及各部分的作用?
数模转换、调理电路、模拟显示、记录、执行机构
4、前置放大器:判断信号大小准则?所放位置前后的判断?
5、采集电路的四种方案?PGA S\H的作用?
采集电路的设计(实现模拟信号到数字信号的电路、AD芯片的选择是核心)
6、前置与主放大器的区别以及适用情况?
7、D\A+保持器(数据保持器及模拟保持器的机构与优缺点)?
数据保持器:
数据完好、成本高数据误差、成本低
8、开关量输入输出通道。
技术指标:抗干扰、可靠性
输入
微机总线
输入缓冲
器输入调理电路
地址译码器生产过程
片选
开关量输出通道结构
9、单元电路级联设计:电器匹配方案(3种)、信号耦合方式?步进电机的正反转控制
电器匹配方案:电气性能的相互匹配、信号耦合与时序逻辑、电平转换接口
信号耦合方式:1、直接耦合方式――前后级电路间直接或通过电阻连接。
特点:前级的直流成分和交变信号都传到后级。
不处理。
2、阻容耦合方式――前后级电路间通过电容连接,特点:前级的直流成分被隔断,仅交变信号传到后级。
“隔直传变”
10、主机电路组合方式:
内插式
外接式
组合式
11、CPU的读取方式:定时、中断、查询
12、接口电路:3-2-1:3-2-2
13、A\D计算(P20)
14、D\A接口
15、单缓冲、双缓冲方式适用情况?分析(片地址、模块功能、工作方式)
16、人机接口程序(4例题)
17、测量数据处理包括哪些?
零位和灵敏度的误差校正;量程自动切换;超限自动报警;标度变换;非线性校正算法;数字滤波
18、灵敏度误差、零位误差?
“零位误差”x0――输入y 为零时的输出;“灵敏度误差”指实际灵敏度k 与标称灵敏度k0的偏差
19、软件校正方法?
20、量程自动切换(为什么、实现)
原因1、使测量过程自动迅速地选择在最佳量程上;2、既能防止数据溢出和系统过载,又能保证一定的测量精度。
实现:
21、标度变换(为什么);软件实现方法计算题
原因:为能从显示器上直接读取带有被测量量纲的数值所进行必要的变换
计算题:某微机化温度测量仪表的量程为100~900℃,利用单片机803l 和ADC0809进行A /D 转换。
在某一时刻计算机采样并经过数字滤波后的数字量为0CDH ,求此时对应的温度值是多少?(设仪表的量程是线性的)
22、数字滤波类型(3种)?以及原理?
1、数字滤波:比较本次采样值和上一次采样值,如果它们的差值未超过允许的最大偏差值,则认为本次采样值有效而保留。
如果它们的差值超过允许的最大偏差值,则认为本次采样值无效而用上一次采样值替代
2、中位值滤波:对某一被测参数连续采样n 次(一般n 取奇数),然后把n 次采样值按大小排列,取中间值为本次采样值。
3、平均滤波(去极值平均滤波):连续采样N 次,去掉一个最大值,去掉一个最小值,再求余下N-2个采样值的平均值
23、什么叫PID ?
比例积分微分调节
24、位置式与增量式公式以及优缺点?计算题
位置式:[])1()()()()(0--++=∑=k e k e K j e K k e K k u d
k
j i p 增量式:⎭
⎬⎫⎩⎨⎧
-+--++--=∆)]2()1(2)([)()]1()([)(k e k e k e T T k e T T k e k e K k u d i p 优缺点:
位置式
1、积分项∑=k
j j e 1)((计算繁琐,占内存太多。
) 2、其输出与阀位一一对应,故称:位置式(能准确定位,但误动作危害大)
3、每次输出需要计算阀的绝对位置
增量式
1、 每次都在上一阀位计算增量,故称:增量式。
2、 数据存储所需空间少(保存3个采样值)
)(1.7430
255100900205100)(C D D N N D D N N L H L H L i L i =--⨯+=---+=
3、误动作危害少。
不易引起积分饱和。
手/自动切换方便。
25、不完全PID改进(不完全微分法、抗饱和积分法)计算题
26、无扰动切换?如何对位平衡操作?
27、自检方式?自检算法?
自检方式:开机自检、周期性自检、键盘自检
自检算法:ROM或EPROM自检、RAM自检、总线的自检、显示器与键盘的自检
28、噪声形成要素以及抑制?
噪声源、敏感接受电路、耦合通道
降低噪声源的强度、使接收电路对噪声不敏感、抑制或切断噪声源与接收电路间的耦合通道29、噪声耦合方式?
静电耦合、电磁耦合、漏电流耦合、公共阻抗耦合
30、噪声的干扰模式原因及抑制?
31、硬件抗干扰:接地方式
串联单点接地、并联单点接地(低频);并联多点接地(高频)
32、屏蔽技术类型?
静电屏蔽、电磁屏蔽、磁屏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