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税收法律制度概述
- 格式:ppt
- 大小:353.00 KB
- 文档页数:7
税收制度概述税收制度概述一、税收制度的内容一个国家的税收制度,是指国家以法律形式规定的各种税收法律、法规的总称,或者说是国家以法律形式确定的各种课税制度的总和。
税收制度是取得收入的载体,主要包括国家的税收法律和税收管理体制等。
从法律角度看,一个国家的税收制度是指在既定的管理体制下设置的税种以及与这些税种的征收、管理有关的,具有法律效力的各级成文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等。
从税收制度的形式来看,一个国家的税收制度,可按照构成方法和形式分为简单型税制及复合型税制。
结构简单的税制主要是指税种单一、结构简单的税收制度;而结构复杂的税制主要是指由多个税种构成的税收制度。
在现代社会中,世界各国一般都采用多种税并存的复税制税收制度。
一个国家为了取得财政收入或调节社会经济活动,必须设置一定数量的税种,并规定每种税的征收和缴纳办法,包括对什么征税、向谁征税、征多少税以及何时纳税、何地纳税、按什么手续纳税、不纳税如何处理等。
因此,税收制度的内容主要有两个层次:一是不同的要素构成税种;二是不同的税种构成税收制度。
构成税种的要素主要包括:纳税人、征税对象、税目、税率、纳税环节、纳税期限、减税免税、违章处理等;构成税收制度的税种主要包括:所得税(法人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增值税、消费税、销售税、遗产和赠与税、社会保障税等。
税种的设置及每种税的征税办法,一般是以法律形式确定的。
这些法律就是税法。
一个国家的税法一般包括税法通则、各税税法(条例)、实施细则、具体规定四个层次。
其中,“税法通则”规定一个国家的税种设置和每个税种的立法精神;各个税种的“税法(条例)”分别规定每种税的征税办法;“实施细则”是对各税税法(条例)的详细说明和解释;“具体规定”则是根据不同地区、不同时期的具体情况制定的补充性法规。
目前,世界上只有少数国家单独制定税法通则,大多数国家都把税法通则的有关内容包含在各税税法(条例)之中,我国的税法就属于这种情况。
车船税第一节概述车船税是对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车辆、船舶(以下简称车船)的所有人或者管理人所征收的一种税。
车船征税具有涉及面广、税源流动性强、纳税人多为个人等特点。
车船税条例的出台,对于统一税制、公平税负、拓宽税基,增加地方财政收入,加强地方税收征管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主要表现在:1、统一了各类企业的车般税制。
2、由财产与行为税改为财产税。
条例将过去在保有与使用环节征收的财产与行为税,改为在保有环节征收财产税,将纳税人由“拥有并使用车船的单位和个人”改为“车辆、船舶的所有人或者管理人”。
3、适当提高了税额。
4、调整了减免税范围。
5、与有关法律法规相衔接,强化了税源控管的力度。
第二节征税范围、纳税人和税额一、征税对像及范围车船税的征税范围是指依法应当在车船管理部门登记的车船。
车船管理部门是指公安、交通、农业、渔业、军事等依法具有车船管理职能的部门。
在机场、港口以及其他企业内部场所行驶或作业,并在车船管理部门登记的车船,应当缴纳车船税。
二、纳税义务人车船税的纳税义务人,是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车辆、船舶(以下简称车船)的所有人或者管理人为车船税的纳税人。
包括在我国境内拥有车船的单位和个人。
单位是指行政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以及中外各类企业。
个人是指我国境内的居民和外籍个人。
【解释】所称“管理人”是指对车船具有管理使用权,不具有所有权的单位和个人。
从事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业务的保险机构为机动车车船税的扣缴义务人,应当依法代收代缴车船税。
车船的所有人或者管理人未缴纳车船税的,使用人应当代为缴纳车船税。
上述机动车车船税的扣缴义务人依法代收代缴车船税时,纳税人不得拒绝。
三、适用税额车船税采用分类、分级(项)幅度差别定额税率。
车船税税目税额表船舶税额船舶按照净吨位区间确定具体适用税额。
其中:①船舶净吨位小于或者等于200吨的,每吨3元;②净吨位201吨至2000吨的,每吨4元;③净吨位2001吨至10000吨的,每吨5元;④净吨位10001吨及其以上的,每吨6元。
第1页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第三章税收法律制度第一节税收概述考点一、税收的特征与分类特征一是强制性。
二是无偿性---三性核心三是固定性---征税范围与征收比例征税对象(1)流转税。
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关税。
(2)所得税。
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
(3)财产税。
房产税、车船税、城镇土地使用税。
(三有新人)(4)资源税。
资源税。
(5)行为税。
印花税、车辆购置税、城市维护建设税、耕地占用税。
税收征收权限和收入支配权限中央税关税、消费税。
地方税营业税、财产行为税。
中央地方共享税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资源税。
计税标准从价税、从量税、复合税。
纳税义务人、征税对象、税率是构成税法的三个最基本的要素。
征税人税务机关、海关。
纳税义务人法人或自然人。
征税对象一个税种区别于另一种税种的主要标志。
不同的征税对象构成不同的税种。
税目征税对象的具体项目。
计税依据计税依据可以分为从价计征、从量计征、复合计征三种类型。
与课税对象的区别。
(1)从价计征---课税对象的自然数量与单位价格的乘积为计税依据。
计税金额=征税对象的数量×计税价格应纳税额=计税金额×适用税率(2)从量计征---课税对象的自然实物量为计税依据。
应纳税额=计税数量×单位适用税额(3)复合计征。
征税对象的价格和数量均为其计税依据。
(卷烟、白酒)应纳税额=计税数量×单位适用税额+计税金额×适用税率税率(1)比例税率。
不论数额大小,都按同一比例征税。
(2)定额税率(3)累进税率。
包括全额累进税率、超额累进税率和超率累进税率。
数额越大税率越高。
全额累进税率:全部数额达到哪一级,就按哪一级的税率征税。
第2页超额累进税率:同时适用几个税率分别计算,将计算结果相加后得出应纳税款超率累进税率:征税对象数额的相对率划分若干级距,采用这种税率的是土地增值税纳税环节生产、流通环节、分配环节。
纳税期限按期纳税;按次纳税。
纳税地点纳税人申报缴纳税款的地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