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电视专题节目赏析
- 格式:ppt
- 大小:267.00 KB
- 文档页数:53
从“把关人”理论看电视新闻栏目电视新闻节目播出的目的是满足受众对新闻以及信息的需要,一档电视新闻节目的好坏完全取决于是否能够吸引受众,那么,在受众欣赏水平不断提高的今天,如何能最大程度上吸引受众,就成了新闻工作者的首要任务。
近几年,中国电视新闻节目有了长足的发展,涌现出了《焦点访谈》、《新闻调查》等一系列优秀的电视新闻节目,在节目的发展初期,拥有大量的受众,在全国范围内赢得了巨大的影响,但是,和国外知名电视新闻节目的经久不衰不同的是,我国的电视新闻节目在发展到一定的程度之后就进入了误区,迷失了发展的方向,造成了收视率的直线下降,拿《新闻调查》为例子,收视率甚至下跌到了后几名,和美国的《60分钟》这样老牌的电视新闻节目相比,我国的的一些电视新闻节目就显得稚嫩的许多,不可否认,外国的电视新闻节目发展的时间长,我国电视新闻起步晚,必然导致了电视新闻的相对落后,但是,除此之外,还存在着一些我们自身的因素。
每天,世界各地,无时无刻都发生着新闻,以现在的传播技术,将这些新闻传递到观众并不是很难,但是,你无法保证这些新闻是受众真正需要的,因此,关键在于新闻工作者对于信息的选择,新闻工作者作为新闻的把关人,如何选择受众真正需要的新闻就成了电视新闻栏目成败的关键。
“把关人”理论是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传播学四大先驱之一的卢因率先提出的。
他指出:“信息总是沿着含有门区的某些渠道流动,在那里,或是根据公正无私的规定,或是根据‘守门人’的个人意见,对信息或商品是否被允许进入渠道或继续在渠道里流动做出决定。
”“信息传播网络中布满了把关人。
”他认为在群体传播过程式中,存在着一些把关人,只有符合群体规范或把关人价值标准的信息内容才能进入传播的渠道。
1950年,传播学者怀特将社会学中的这个概念引入新闻传播,发现在大众传播的新闻报道中,传媒组织成为实际中的"把关人",由他们对新闻信息进行取舍,决定哪些内容最后与受众见面。
电视栏目评析电视栏目评析改版(ɡǎi bǎn)节目(jiémù)评析从8月15日起,我台广播电视节目全新(quán xīn)推出。
改版(ɡǎi bǎn)后的广播电视节目(jiémù)定位更准确、节目形态和整体包装也有了进一步的创新,给人感觉耳目一新。
为进一步改进完善节目改版后存在的问题,总编室召集组织开展改版节目评析会,并发放节目评析表,大家对节目改版以来需要改进和完善的地方,纷纷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评析认真,建议诚恳,现将节目评析汇总、梳理、归纳如下:《网罗天下》是由于网络的出现,让人们面对资讯的海洋,很多时候更是真真假假不知如何适从。
《网罗天下》利用主持人和幕后人员的专业知识以及敏锐眼光,为观众进行资讯的挑选和梳理。
让观众通过一个节目,知晓当天天下大事,掌握最流行的网罗词汇和话题。
《网罗天下》是一档网罗最新网络新闻和话题的栏目,周一到周五播出,每期时长10分钟。
这档节目主要是以主持人姜亮担任主要的播报和点评,由于整个节目播出的信息量很大,点评很考验主持人的现场把握和评论功底。
总体感觉《网罗天下》是一档有生命力的电视栏目。
由于追踪每日新闻热点,取材广泛,形式多样,一推出就受到观众的喜爱,成长空间,潜力等都很大。
栏目后期包装与本台其他栏目相比,有很大的提高,预留了广告位,栏目的整体舆论导向健康向上,弘扬人间正气,鞭挞社会丑恶现象。
缺点:主持人出镜(chū jìnɡ)时旁边的电视背景太单调,一味的滚动播放栏目logo,令人乏味。
主持人出镜不太自然,由于所取素材庞杂。
栏目画面让人感觉太杂。
建议:主持人应该再放开一些(yīxiē),串词应该更口语化,可以更情绪化,突出主持人的个性魅力。
外地台的视频新闻上所带的LOGO应该加遮罩。
《爱尚生活(shēnghuó)》的栏目定位是时尚互动外景生活节目,主要是给本地观众带去武义及周边县市的衣食住行、养生、旅游,全方位跟生活有关的资讯(zī xùn)。
中国经典电视节目评析(共六篇)第三章专题节目第三章专题节目电视专题片是电视节目的重要形式之一,节目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具有多种独特的表现形式。
它既可以表现社会问题,也可以写人物传记;既可以表现风土民俗,也可以写名胜古迹。
对于什么是专题节目,目前学术界的看法并不十分统一,但大家基本认定专题节目要具有以下三个基本特点:纪实性、参与性和艺术性。
纪实性是就其内容而言的,要求专题节目的内容应是真人、真事,不可虚构、杜撰;参与性是就作者的主观认识而言的,要求专题节目在叙说真人、真事的同时,还常表现出纪实者,即创作者的参与性,这种参与性可以表现为直接表达作者的感受和思考,也可以表现出作者对某一个内容的认识和理解,这种参与性是作者与观众之间真实而亲切的交流,与客观的写实性报道有很大的不同,也与通过人物性格来表现作者思想的电视剧不同;艺术性是指专题节目为了实现节目的纪实性、参与性而使用多种电视艺术表现手段。
罗伯特?赫利尔德认为“不以硬新闻、采访或讨论的方式来处理主题的纪实报道通常被称为专题节目或纪录片”。
他在《电视广播和新媒体写作》一书中指出:“把那些与争论的问题无关或对主题不采取某种观点的影片称作专题节目,与之相反则定义为纪录片”。
“专题节目正如这里所定义的,是关于事件、情况、人物或观念的客观的报道,譬如对社区某个人的生活报道。
如果那个人碰巧是无家可归,而且作品认为社区有义务多做些事情来帮助无家可归的人,那么,这部作品就由专题节目变为纪录片。
专题节目和纪录片都可以是高度艺术性的,区别仅在于内容的目的不同。
”而“谈话类节目不包括诸如新闻、纪录片、戏剧、音乐、特别报道、游戏教育和职业培训或者广告等主要的节目形式,它存在于采访、讨论和演讲节目中。
采访的主要形式有三种:意见型采访、信息性采访、个性化访谈”。
中央电视台CCTV一3的《艺术人生》栏目是一档电视访谈形式的经典专题节目,突出了人物传记的特点,充分体现了电视专题片的特点。
如何评析影视专题片专题节目是指主题相对统一,能对主题全面、详尽、深入的反映,与综合节目相对应的一种电视节目。
在电视三大支柱——新闻节目、专题节目、文艺节目中,专题节目兼有新闻节目的真实性和文艺节目的艺术性:内容上包罗万象,涵盖大千世界;形式上广收博取,集电视各种表现手法、技法之大成:功能齐全,被称作“信息窗、知识库、百花园、服务台”。
那么,要评价一个专题片的好坏优劣,首先要对专题片的基本知识做一了解。
(一)专题片的基本知识1.创作观念专题的创作是以人为主题的。
每个人都是一本书,电视专题节目担当着翻面、发掘这本书道德责任。
专题片《远在北京的家》写农村姑娘进城当保姆,既有对外面世界的向往,又有艰辛与不安。
《龙脊》写贫困偏远山区人民对知识的强烈渴望。
《藏北人家》以油画般画面介绍了藏民安静、安详的生活……人在专题片里是主体,是直接的主角。
专题节目在创作中要世俗化。
回归世俗、本真成为时代潮流,世俗是一种真实之美。
专题节目的世俗化表现为平民化、生活化、普通化。
情感是专题节目的创作核心,创作者必须身入、心入、情入,深刻体验和发掘情感。
情感的表达方式,主要有细节、空镜头、特写、慢动作、定格等。
专题节目成为高品位电视文化代表,知识构成其文化意识基础.发掘深意文化则揭示文化意识本质,而节目中文化意识的显示首要的是关注入。
思辨意识使专题节目有重量,而观众也需要思辨。
思辨,哲理的表现在专题片里必须形象化,应与情感相结合。
2.纪实风格由于人们对真实性的渴求,纪实风格成为当今主流。
以巴赞“影像本体诊”为理诊依据.纪实风格表现出记录过程、纪录真实时空、纪录细节等叙事特征。
而长镜头、向期声人物述说则成为其主主要手段。
审美真实具有较强的主观性,本质事实难以企及。
因此,现实其实最真。
但电视屏幕上的纪实作品,并非“零度真实”而是多重假定之后的真实。
真实是基础,而非目的,专题节目立足于真实,而超越真实。
(二)评析专题片基本方法评析专题片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来进行:(1)题材:任何一部专题片都是由人或事件构成的。
《焦点访谈》影视节目鉴赏《焦点访谈》属于一个新闻深度评论的电视栏目,其选择“政府重视、群众关心、普遍存在”的选题,坚持“用事实说话”的方针,反映和推动解决了大量社会进步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关注和广大群众的支持。
总体而言,《焦点访谈》与其他短小精悍的消息类新闻相比,其容量大,而且更注重电视新闻的深度。
对广大群众普遍关注的重大事件和重要的社会问题进行连续性的追踪报道,对其发生、发展的来龙去脉进行挖掘拓展。
通过深入采访得到详实的材料向观众阐明事物的起因与发展变化的轨迹,由浅入深、层层递进地做深度报道。
《焦点访谈》主要采用的是演播室主持和现场采访相结合的结构方式。
对于在演播室主持的部分,采用的是平角度正面和斜侧面的拍摄角度间隔转换,采用正面的角度拍摄能产生庄严、稳重的感觉,再配以接近人眼观察事物高度,符合人眼正常心理特征和习惯的平角度,加强了主持人与屏前观众面对面的交流,使观众产生参与感,亲和力强。
而配以间隔的斜侧面角度拍摄,能避免长期使用正面角度而造成画面显得呆板且缺乏活跃性,正面角度与斜侧面角度的配合使用,既能使主持形象显得庄严而稳重,增强了主持人报道和评论时的说服力,又不会使节目主持部分过于呆板,缺乏美感。
而编排方面主要是采用由主持人引出该期话题,最后由主持总结话题,有时也在现场采访部分插入主持人的评论,使整个节目显得更自然流畅。
达到报道有着落、评论有依据,述与评相互支持、相得益彰的效果。
现场部分通常采用采访当年曾参与过与主题有关活动的老人和中间插播当年拍摄的旧画面的方法。
其剪辑手法主要是采用增强情节化叙事戏剧性的平行式,其剪辑点主要是在被采访的老人谈及的内容与老影片中相关的片段,营造了一种当年今日的感觉,使被采访者谈及的内容更有说服力,而且插播片段又让整个采访部分不会过于单调呆板,而其编排方式则主要是将围绕着主题的谈话内容分为几大部分,这几部分既可以是平行的,也可以是由浅入深的。
一、电视节目的分析范文跨越十一世纪一、表现手法的多样性本片所有的素材都是为了表现人类文明的进步这一主题,为了使观众理解的更加清晰明白,全片重点采用了解说词加画面的表现手法。
全片要表现的是十一世纪一个世纪的文明,时间跨度大,于是又细分为分为:文明、宗教、科学、经济四个方面来分别阐述,每一个素材的指向性都很强,如经济方面的中国的四大发明,欧洲基督教的兴起等。
同时为了增加叙事的真实性,本片采用了多种手法:1、人物扮演:找一个人来扮演孔子,给观众更直观的感受。
为了更好的表现对外战争的残酷性也是采用了扮演的手法,增强视觉的震撼力。
2、图配乐:在介绍《清明上河图》的时候,单纯的介绍一副作品容易使观众产生疲劳感,为此给它配上舒缓的乐曲,琴声悠悠把观众带入那个国泰民安的世界。
3、权威人士说明:为了更好介绍北宋的文化,请了王渝生研究院等来介绍这方面的文化,增强了认同感、权威性。
4、脸谱化:选取有标志性的道具去表现,如为了表现北宋的繁华选用开凿大运河这样一个标志性的建筑物来表现。
5、动画制作:为了使画面更形象生动,在介绍伊斯兰教、基督教等这些相对比较抽象的文化的时候还采用了动画制作来表现。
所有这一切都是为了表现人类文明进步这一主题,以上这些叙事手法使相对来说比较枯燥的文化历史类专题片也变得丰富好看,富于变化,这不得不说是《千年沧桑》这个专题片最为成功的部分。
二、镜头语言生动丰富。
本片在表现手法的成功之外,还充分发挥调动了多种镜头语言,视觉听觉效果丰富。
全片以全、远景居多,使内涵更丰富,同时注意光效的变化,选取了一天中的不同时间的光影效果来表现不用的内容。
拍摄角度也非常丰富,如拍摄大运河时的空中拍摄,让人们更直观的看到了大运河的全貌,理解起来更容易。
色彩上根据地域来变化,如北宋的黄、伊斯兰的篮。
声音上以模拟为主,解说词在其中起着推动全片发展的作用,担纲全片。
通过编导的以上努力使这个文化历史类专题片变得生动好看,不枯燥,似流水般涓涓而来,让我们在不知不觉中跨越十一世纪,领略到古老文明的魅力。
江西卫视《传奇故事》节目赏析“每天我们的视野半径只在周围延展,每天我们都和不同的世界擦肩而过,人生的起起落落,生活的悲喜无常,更多人的命运正在历经传奇。
”这是江西卫视《传奇故事》的经典广告语。
该节目于2005 年元旦在江西卫视开播,节目以讲故事为主,每晚21:30为观众讲述一个涉及“真善美、德义理”的故事。
“每天一个故事,纵览天下传奇”是《传奇故事》的口号,虽然每个故事都极具“传奇”色彩但却都是真人真事。
节目选材严格,使得《传奇故事》在开播不久就受到了全国观众的青睐,仅仅开播一年就跻身尼尔森全国卫视晚间收视前10 名。
在众多的节目类型中,可以说民生新闻类节目是属于相对正式严肃的,但它却能从众多的节目形态中脱颖而出,这一点不由得引人深思,。
由此,我们可以归纳一下该类节目的一些特点及其深受广大观众喜爱的原因:1、平民化。
该类节目大多讲述的是百姓身边刚刚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事,具有强烈的平民意识,故事的主人公大多是平民百姓,讲述的也都是普通百姓参与的故事,这样能让受众有自然而然的亲近感。
如:《“最美保安”徒手接轻生女手臂抱起一吨重量》,讲述的就是一位保安为了营救一个从7楼跳下来的女子,而造成了浑身骨裂及随之带来的高位截瘫的故事。
故事就发生在我们平时生活的社区,十分贴近百姓生活。
2、典型性。
《传奇故事》的题材都是经过严格取材、深度挖掘的同类主题中最具典型性的素材,均为极具传奇色彩但却能让观众们信服的题材。
如《母亲生下女儿后自尽是产后抑郁还是另有原因? 》讲述了丈夫因为妻子生了个女孩,居然逼妻子给宝宝喝农药,结果母亲为了保护宝宝一气之下自己把农药喝了,抢救不及时离开人世。
像重男轻女的社会现象在我们身边也存在不少,可是采取这么偏激的行为来解决问题就不禁令人瞠目结舌了,事件的发生不由得发人深省。
3、综合性。
《传奇故事》所选的题材不是单一的、专业性的而是多样的,这种多样不仅体现在同一主题的不同角度,还体现在不同类型的题材之中,除了百姓生活素材外还有科学探索、民间传说、疑难杂症、奇特的自然现象等各类令人唏嘘的素材。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电视节目赏析篇一:电视节目评析范文关注生活中发生的真人奇事————《王刚讲故事》解析【节目名称】:《王刚讲故事》【主持人】:王刚【播出频道及时间】:首播时间:辽宁卫视周一至周四 22:10【重播时间】:辽宁卫视周一至周日 12:52【节目定位】:法制节目【宣传语】:一样的故事,不一样的讲述【节目时长】:30分钟【开播时间】:【栏目特色】:《王刚讲故事》是辽宁电视台首个以个人名字叫响的栏目。
首播时间为周一至周五晚间22点10分的黄金时、段,重播时间为次日中午12:37。
《王刚讲故事》力求在全国上星频道中以“一样的故事,不一样的讲述”为标签,冲出千人一面的重围,让观众在习以为常的收视中捕获到新的感觉、感动、感悟,在崭新地视觉冲击中享受收看一档好节目的快乐。
【节目宗旨】:一张面孔,穿越古今,一双眼,洞穿世事。
更关注生活中发生的真人真事,一张嘴,不同凡响。
因为真实,才会震撼人心!王刚讲故事,带您读懂中国社会浮世绘。
“全新感知,超越体验。
王刚讲故事,不一样的故事!”旨在说明《王刚讲故事》栏目通过主持人王刚独具个性魅力的讲述,结合现代电视技术手段,使其与传统故事讲述相比更为直观、形象、生动、饱满,更能使观众在崭新的视觉冲击中找到全新的感觉、感动和感悟。
“王刚讲故事,不一样的故事!”充分利用汉语的歧义特征,主要向观众传达了三方面的信息:首先,王刚讲故事,讲述风格与其它人的讲述不同。
其次,王刚讲故事,现代化的讲述手段与传统手段不同。
第三,王刚讲故事,故事内容与其它的不同。
由于语义的不确定性,还会令人产生若干不同理解,给观众留下更多的想象空间,使主题内容得到进一步的拓展,反复宣传节目的独创性,从而达到较好的宣传效果。
1)带你经历不同凡响的人生王刚讲故事比亲历更震撼比想象更完美2)包罗万象不舍其精王刚讲故事辽宁电视台实力巨献3)智者可鉴仁者可典王刚讲故事可以典藏的影像4)不恃锋芒永无止境王刚讲故事永远在路上5)盛世百味王刚讲故事打开另一个你未曾经历的世界牢记社会责任弘扬向上力量《王刚讲故事》栏目始终牢记社会责任,尊重科学,倡导文明和谐,传递社会核心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