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长宁二模作文讲评

  • 格式:docx
  • 大小:37.26 KB
  • 文档页数:13

下载文档原格式

  / 1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年长宁二模作文讲评

1.自由的征程(66.0)

鲁迅先生曾说:“贪安稳就没有自由,要自由就要历些危险。只有这两条路。”的确,现实的摆锤始终在安逸与危难之间摆动着,一面是封锁,一面是自由。既然我们永远难以让其平衡静止,那么,我愿向后者停靠——荆棘之中,追随自由。

为什么自由总生于荆棘,为什么人们总要历经危险才见光明?时常是由于人与所处的自然的,群体的既定秩序有不可避免的冲突。纵观人类的文明历程,奴隶时代的终结就是个体向既定的封建权威伸索呐喊,疾呼人权,呐喊自由;再如中世纪末的西方文艺复兴,是由个体蔓延至群体的自由意识之觉醒,人们冒着被教会迫害的危险,才换来了葱茏的自由;近至美国的独立运动,人们流血、牺牲,以誓死捍卫名族的自由,“因为自由故”,他们抛弃了一切。因此人类个体为自由之呐喊,群体为自由之搏斗,都是一种“征程”,人们始终历经劫难,换取自由。

由是,我们不禁疑惑,自由之魅力何在,自由之价值何在?要人们甘愿置身险境,乃至死亡。从表面来看,这首先是一种躯体解放,正如人们从奴隶制的挣脱,是换取行为自由、生产自由、社会公共自由的过程,这也是最古老的自由。但更重要的,是对精神自由的追求。在封建残余根深蒂固,战火动乱频繁的年代,新文化的传播者冒着枪火如雷,高呼民主,他们捍卫的,是自由之话语权;又如鲁迅本人奋笔疾书,逆行主流,以身历险只为唤醒民族,为自由而奋起,这些自由的思想与精神是冲破不公桎梏,解放社会的力量所在,也是社会和谐,天下共生的福祉所在。

自由之于人类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但敢与身陷危难,追求自由的人,却往往是少数,更多时候,人们无意地选择了安逸,哪怕以自由为代价。这种无意识来自于人自身不可见的懦弱与惰性之劣根,不过更重要的,归根结底,是人的价值取向。是否争取自由,取决于我们精神之信奉,内心之所向,安逸与荆棘这两条路并无对错之分,只是前者更平坦,后者所见的光明更为耀眼。

化用尼采之语,谁欲发呐喊,必先深自缄默,谁终将点燃闪电,必先如云漂泊。欲自由,则必先承受压抑之苦,漂泊之难,方能途行于自由之征途,在荆棘中走向自由之光明。

2.安稳之外的自由(66.0分)

鲁迅先生说:“贪安稳就没有自由,要自由,就要历些危险。”而且,“只有这两条路”。

诚然,安稳与自由,自由与历些危险似乎存在于我们人生的每一次抉择中,而这种选择,无是非对错,只存在每个人的内心中理想的差距。但,于我而言,我选择自由。

其实我们在做决定时,必须明确选择是什么。所以,安稳是什么呢?而为何它又无法与自由并存?

安稳的状态,实际上是活在标准之下。一个人存在于世,循着既定的规则,不打破,不质疑,对规则有一定程度的认可,并乐于在这些规范中守好自己,也不侵犯他人。像公务员等一系列工作,有条例标准地生活。或许有人会说,这种安稳亦是“自由下的安稳”,不过是在可控的安全范围内的游移。其实,且不说循规蹈矩地学习一种标准久了,会禁锢规范外的想法,这种安稳也早已成为最后一次选择自由后的沉没。因为这是我们选择“放弃自由”。

但也正因为安稳的稳定性,自由相对而言倒是一种冒险。什么是自由?是遵从内心,是突破常规与限制,更可能是在走一条前人从未走过的路。如此而言,自由的确是一场冒险,因为抛弃了标准,亦是对可能经验的放弃,对固有规则裨益的放弃。又为什么说自由难与安稳共存?因为自由的依据是自己,自由是在选择自我后获得的褒奖。史上著名的新文化运动,为追求自由的思想,甚至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他们,那些自由的宣扬者,不愿固守安稳却愿为自由而死,这又是为什么呢?

究其实质,因为选择自由而放弃安稳,是坚持本心,而不受役使的,而这些,是值得抛下安稳而历险达成的。我们选择自由,或许并非安稳的环境有任何过错,而是生而为人,需要完完全全地,每一次都能让自己为自己做主。反观之安稳,则是怠惰的人以可能不自主的条件,以自己失去自由的条件,交换一个安稳的未来。但这种安稳不是永久的。我相信,当一个安稳的体系中,冒出一两个要寻求完全自我的芽苗,这种安稳会逐渐解体,因为自由是个体的,它比群体的安稳更坚固。

不过,群体守则下的安稳亦并非一无是处,至少,人们愿意以一定的限制交换一场群体的平静,而这种平静,亦是牺牲,亦有价值。它给了我们相对稳定的环境。

总之,安稳无错,自由亦可。但作为个体,总要尝试过追求安稳意外的自由,让自己更加闪闪发光,与众不同!

3.安稳与自由并重的第三条路(63.0分)

鲁迅先生曾说:“贪安稳就没有自由,要自由就要历些危险,只有这两条路。”考虑到鲁迅先生,身处动荡时代,这两条路不免受历史局限。“安稳”与“自由”,真的就只有这两条截然不同的路吗?

在我看来,这两条路都太过绝对,太过狭隘。图安稳并不意味着没有自由,追求自由也不一定要摒弃安稳。犹如同孔子一如既往盛赞的颜回“一箪食,一豆羹,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我们要走的,恰恰是颜回安稳与自由并重的第三条路。

安稳与自由,看似对立的两者,实则并不矛盾。图安稳的人,贪得是内心平静,生活自适。而追求自由的人,做图谋一时洒脱与旷达。两者的实质都是人们内心对于“真善美”的无限渴望与追求,并不存在绝对的高下之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隐世求乐的行为与高远思想正是安稳与自由相辅相成,浑然一体的最好例证。

然而,为何鲁迅先生会如此重视自由的价值呢?我们就必须知人论事,不可隔裂时代的大背景而单独讨论。身处半殖民,半封见的中国,人们一味求安稳,一己私利而洁身遗国。正如同当下的我们,思维的大众化,行为的程序化,情感的扁平化都是过度安稳而没有适当突破创造的体现。由此观之,自由,并非只有通过历些危险才能达到,相反,它可通过历练,突破,创新等多种途径实现。如此为之,也就没有摒弃他对安稳的必要了。

事实上,追求安稳往往能使人在追求自由的过程中,沉心静气。秉承一份“工匠精神”,一步一脚印,踏实落实每一步。要明白,社会生活是逃脱出白底黑字的更为复杂复元的空间,不沉迷于外表名利,只因精神思想上的安逸旷达亦是一种超脱,一种人格上的升华。社会丰祭,不要被迷了心,而胡乱历险。

事实上,走这第三条路,即达到了安稳与自由的高度密合,相辅相成,实际上是个人价值观的体现。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脱离内心自适与真善美的过度自由是不恰当的。而毫无创新,毫无突破的社会也是不会进步发展的。做到不困于心,不限于行,即身心合一,情恋合一,形体合一,那就是个人价值的体现。或自由或安稳,无非就是比例与权重的大小分配而非论对不等。

诚然,纵观当下,浮躁志刚盛行于世。一味追求创新与自由,过大的竞争意识让人们忽略了内心安稳的重要性。事实上,自由中的安稳自适已成了社会的呼声。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让我们安稳与自由并重,历练中平心静气,追求中不忘初心,走出体现每一个个体价值的第三条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