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竞赛与编排教学大纲
- 格式:doc
- 大小:74.00 KB
- 文档页数:5
42体育竞赛组织编排大纲《体育赛事运作》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体育赛事运作Sports event operation课程类别:专业教育必修课程开课单位:体育系课程编码:总学时数:32 学分:2适用专业:休闲体育先修课程:田径、运动训练学考核方式:闭卷一、课程内容理论部分:(一)体育竞赛概论1.体育竞赛的定义、构成因素及特征2.体育竞赛的价值3.体育竞赛与体育竞赛项目的分类4.体育竞赛的奖励制度(二)体育竞赛的组织与管理1.体育竞赛组织管理的定义2.体育竞赛组织管理的目标3.体育竞赛项目的设立与选择4.体育竞赛的组织与实施5.大型综合性体育竞赛的计划与组织6.趣味性体育竞赛的创编与方法(三)体育竞赛方法1.体育竞赛方法的分类和原则2.循环赛制3.淘汰赛制4.佩奇赛制5.混合赛制6扩展赛制7.顺序赛制8.轮换赛制(四)球类运动竞赛组织编排1.篮球体制、运动竞赛计划、运动竞赛规程、运动竞赛方法以及常见的各种运动竞赛项目的组织与管理等,提高学生的运动竞赛意识,培养学生学习运动竞赛学的兴趣。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通过体育竞赛与编排相关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从事运动竞赛设计、组织管理工作所具备的能力,提高学生从事运动竞赛工作所必备的素质。
1.掌握各项体育竞赛项目的比赛活动种类、特征及组织与编排的程序与方法。
2.掌握体育竞赛赛制的组织与编排方法,如循环赛、淘汰赛、混合赛等的组织与编排。
(三)课程内容各层次的教学重点、难点、教学环节及教学方法的建议1.体育竞赛概论重点是体育竞赛的定义、构成因素及特征难点体育竞赛与体育竞赛项目的分类2.体育竞赛的组织与管理重点体育竞赛的组织与实施难点是大型综合性体育竞赛的计划与组织3.体育竞赛方法重点是体育竞赛方法的分类和原则难点是各种赛制的方法4.球类运动竞赛组织编排重点是球类项目的组织和编排难点是球类项目的组织和编排5.田径运动竞赛组织编排重点是田径运动的分类和项目难点是田径竞赛的编排工作6.游泳运动竞赛组织编排重点是游泳运动的分类和项目难点是游泳竞赛的编排工作7.表现难美类运动项目竞赛组织编排重点是表现难美类运动项目的分类和评分要求难点是表现难美类运动项目竞赛组织编排8.重竞技运动竞赛组织编排重点是武术、举重、摔跤、跆拳道评分方法难点是武术、举重、摔跤、跆拳道竞赛组织编排9.群众、体闲体育运动竞赛组织编排重点是掌握攀岩运动、轮滑运动和定向越野组织和评分方法难点是攀岩运动、轮滑运动和定向越野组织编排方法在教学过程中,以讲授法为主,演绎法和表演法结合运用,讲解项目要形象生动、环环相扣,以唯物辩证法为根本,客观的、辩证的看待问题;重难点要突出,教学方法要灵活多样。
排球教学大纲大纲排球教学大纲导言:排球是一项广受欢迎的体育运动,它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还可以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和竞技精神。
为了更好地组织和指导排球教学,制定一份全面的排球教学大纲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排球教学大纲的内容和结构,以及如何有效地实施。
一、教学目标排球教学大纲的首要任务是明确教学目标。
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年龄、能力和兴趣,制定符合实际的目标。
例如,对于初学者,教学目标可以是掌握基本的传接发球技术;对于进阶学生,目标可以是提高战术意识和比赛技巧。
同时,教学目标也应包括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二、教学内容排球教学大纲应包括全面的教学内容,从基础技术到高级技术,从个人技能到团队战术。
以下是一些可能的教学内容:1. 基本技术:传球、接球、发球、扣球、拦网等。
学生应该逐步掌握这些基本技术,并能够在比赛中熟练运用。
2. 运动能力:包括爆发力、速度、灵敏度和耐力等。
学生应通过训练来提高这些运动能力,以便在比赛中有更好的表现。
3. 战术意识:学生应该学会如何在比赛中制定战术,如何与队友配合,如何分析对手并做出应对。
4. 比赛规则:学生应该了解排球比赛的规则,并能够正确地判断比赛中的犯规行为。
三、教学方法为了达到教学目标,教师应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
以下是一些可能的教学方法:1. 示范教学:教师可以通过示范来展示正确的技术动作,让学生模仿并练习。
2. 分组训练: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训练,让他们在小组内相互配合,提高团队合作能力。
3. 视频分析:通过观看比赛录像或教学视频,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技术动作和战术应用。
4. 实战演练:让学生在实际比赛中应用所学技术和战术,提高他们的竞技能力和应变能力。
四、教学评估教学大纲还应包括评估方法,以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和教学效果。
评估可以包括技术测试、比赛表现评估、小组讨论等多种形式。
通过评估,教师可以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和不足,并针对性地进行辅导和指导。
五、实施建议为了有效地实施排球教学大纲,以下是一些建议:1. 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包括每堂课的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估方式。
一、教案基本信息1. 教案名称:技术学院体育课运动竞赛的组织与编排教案2. 适用课程:体育课3. 课时安排:每章2课时,共10课时4. 教学目标:a. 让学生了解运动竞赛的组织与编排的基本概念和原则b. 培养学生掌握运动竞赛的组织与编排的方法和技巧c. 提高学生对体育竞赛的兴趣和参与度二、教学内容1. 运动竞赛的基本概念a. 竞赛的定义b. 竞赛的目的c. 竞赛的类型2. 运动竞赛的组织与编排的原则a. 公平竞争原则b. 安全性原则c. 趣味性原则d. 参与性原则3. 运动竞赛的组织与编排的方法和技巧a. 竞赛规则的制定与解读b. 竞赛场地和器材的准备与布置c. 竞赛程序的安排与执行d. 裁判员的选拔与培训4. 运动竞赛的裁判方法与技巧a. 裁判员的职责与要求b. 裁判员的手势与信号c. 裁判员的评分与统计5. 运动竞赛的组织与管理a. 竞赛领导小组的组建与职责b. 竞赛工作人员的分工与协作c. 竞赛的安全保障与应急预案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运动竞赛的基本概念、原则、方法和技巧2. 演示法:展示运动竞赛的组织与编排的实际操作过程3. 实践法:让学生参与运动竞赛的组织与编排的实际工作4.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运动竞赛的组织与编排中的问题和方法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学生参与运动竞赛的组织与编排的实际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2. 知识掌握度:学生对运动竞赛的基本概念、原则、方法和技巧的掌握程度3. 技能运用度:学生运用运动竞赛的组织与编排的方法和技巧解决问题的能力4. 团队协作能力:学生在运动竞赛的组织与编排工作中与他人合作的有效性五、教学资源1. 教材:运动竞赛的组织与编排教材2. 场地器材:运动场地、器材和设施3. 计算机设备:用于展示和处理运动竞赛的相关数据4. 裁判员培训资料:裁判员的职责、手势和信号等培训资料六、运动竞赛的规则与解读1. 竞赛规则的重要性a. 维护竞赛公平性b. 确保竞赛顺利进行c. 培养运动员的纪律性2. 常见运动竞赛规则解读a. 比赛时间与休息时间b. 比赛人数与阵容调整c. 犯规与罚则d. 比赛成绩的计算与判定3. 规则变更与更新a. 国际体育组织规则变更b. 国内体育规则的更新c. 校园体育竞赛规则的调整七、运动竞赛场地的准备与布置1. 场地准备的要素a. 场地面积与形状b. 场地设施与器材c. 场地安全与卫生2. 场地布置的方法与技巧a. 比赛区域与观众区域的划分b. 裁判员与记录员的岗位设置c. 安全通道与应急出口的设置3. 场地准备的实操案例a. 足球场地准备与布置b. 篮球场地准备与布置c. 田径场地准备与布置八、运动竞赛程序的安排与执行1. 竞赛程序的作用与内容a. 确保竞赛有序进行b. 安排比赛时间与顺序c. 协调各参赛队伍与裁判员2. 竞赛程序的安排方法a. 制定竞赛日程表b. 安排比赛场次与时间c. 编制竞赛秩序册3. 竞赛程序的执行与调整a. 竞赛过程中的问题处理b. 竞赛进度的控制与调整c. 突发事件的应对与处理九、裁判员的选拔与培训1. 裁判员的角色与要求a. 裁判员的职责与权力b. 裁判员的专业素养与道德要求c. 裁判员的身体与心理素质2. 裁判员的选拔标准与程序a. 选拔依据与评价指标b. 选拔流程与选拔方法c. 选拔结果的公示与反馈3. 裁判员的培训与考核a. 培训内容与培训方式b. 考核标准与考核方法c. 裁判员晋升与等级评定十、运动竞赛的安全保障与应急预案1. 安全保障的重要性a. 预防运动损伤与意外事故b. 保障运动员与观众的安全c. 维护竞赛的正常进行2. 安全保障的措施与实施a. 安全检查与风险评估b. 救护设施与医疗团队的准备c. 安全员的设置与职责3. 应急预案的制定与执行a. 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制定b. 应急预案的演练与培训c. 突发事件的发生与处理案例分析十一、运动竞赛的成绩统计与公布1. 成绩统计的方法与技巧a. 得分与排名的计算b. 成绩的记录与整理c. 电子表格软件的使用2. 成绩公布的途径与方式a. 现场公告与显示屏b. 网络平台与社交媒体c. 成绩单与证书的制作与发放3. 成绩更正与申诉的处理a. 成绩错误的识别与更正b. 运动员申诉的接收与审理c. 成绩争议的解决与调解十二、运动竞赛的奖励与颁奖仪式1. 奖励设置与评选标准a. 奖励种类与奖品设置b. 评选指标与评选流程c. 获奖者的表彰与奖励发放2. 颁奖仪式的组织与实施a. 颁奖仪式的流程与环节b. 颁奖嘉宾的邀请与接待c. 颁奖现场的布置与音响效果3. 获奖感言与颁奖演讲a. 获奖者的感言准备与表达b. 颁奖嘉宾的演讲主题与技巧c. 颁奖仪式的媒体报道与传播十三、运动竞赛的总结与反馈1. 竞赛过程的回顾与分析a. 竞赛目标的达成情况b. 竞赛过程中的亮点与不足c. 竞赛组织的经验与教训2. 参赛者的反馈与评价a. 运动员的满意度与建议b. 教练员的评价与意见c. 家长与观众的反馈与期望a. 竞赛总结报告的内容与结构c. 竞赛总结报告的发布与传播十四、运动竞赛的营销与推广1. 竞赛营销的意义与策略a. 提升竞赛的品牌影响力b. 吸引更多的参赛者和观众c. 创造竞赛的商业价值2. 竞赛推广的手段与方法a. 传统媒体的宣传与报道b. 社交媒体的营销与推广c. 合作伙伴与赞助商的支持3. 竞赛营销活动的策划与实施a. 竞赛主题与活动的创意b. 活动的时间、地点与日程安排c. 营销活动的效果评估与反馈十五、运动竞赛的组织与管理案例分析1. 国内外知名运动竞赛案例a. 国际大赛的组织与管理经验b. 国内重要赛事的组织与编排c. 校园体育竞赛的成功案例2. 案例分析的方法与步骤a. 确定分析的目标与问题b. 收集与案例相关的信息c. 分析案例中的成功因素与不足3. 案例研究的启示与借鉴a. 从案例中学到的经验教训b. 如何在实际工作中应用案例经验c. 创新与改进自己组织的竞赛活动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主要介绍了技术学院体育课运动竞赛的组织与编排教案,共包括十五个章节。
体育竞赛方式与编排课程的教案English Answer:Sports Competition Format.Sports competitions typically follow a structured format to ensure fairness and organization. Common formats include:Single Elimination: Participants compete in head-to-head matches, with the winner advancing to the next round until a final champion is determined.Double Elimination: Participants are eliminated after two losses. They play in a "winners' bracket" and a "losers' bracket," with the winner of the losers' bracket facing the winner of the winners' bracket in the final.Round-Robin: All participants play against each other, with the player or team with the highest number of winsdeclared the winner.Group Stage and Knockout Stage: Teams are divided into groups, with the top teams advancing to a knockout stage played in a single elimination format.Cumulative Scoring: Participants accumulate points or scores over multiple events or performances, with the highest total score determining the winner.Lesson Plan Formats.Lesson plans provide a road map for teachers in delivering instruction. They outline the learning objectives, materials, activities, and assessment methods for a particular lesson. Several common plan formats include:Sequential Learning Plan: Focuses on teaching one concept or skill at a time, following a logical sequence.Inductive Learning Plan: Presents students with real-life situations or examples and guides them through the process of discovering the concepts or skills.Deductive Learning Plan: Begins with a presentation of the concepts or skills and then provides examples or applications.Integrated Learning Plan: Combines multiple subject areas or disciplines to teach a particular topic or skill.Inquiry-Based Learning Plan: Encourages students toask questions, explore, and make discoveries while learning.中文回答:体育竞赛方式。
1. 让学生了解运动竞赛的组织与编排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运动竞赛组织与编排能力。
3. 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提高学生的组织管理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运动竞赛的组织形式及特点2. 运动竞赛的编排原则与方法3. 运动竞赛的场地与器材准备4. 运动竞赛的规则与裁判方法5. 运动竞赛的组织与管理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运动竞赛的组织形式、编排方法、规则与裁判方法。
2. 教学难点:运动竞赛的编排原则、裁判方法在实际操作中的应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解运动竞赛的重要性,引起学生的兴趣,导入新课。
2. 理论讲解:讲解运动竞赛的组织形式、编排原则、规则与裁判方法。
3.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运动竞赛的编排实例,让学生了解实际操作过程。
4.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运动竞赛的编排与组织实践。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能熟练掌握运动竞赛的组织形式、编排原则、规则与裁判方法。
2. 学生能在实际操作中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运动竞赛的组织与编排。
3. 学生具备一定的团队协作能力,能有效地参与运动竞赛的组织与管理。
1. 讲授法:讲解运动竞赛的组织形式、编排原则、规则与裁判方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运动竞赛的编排实例,让学生了解实际操作过程。
3. 实践操作法:学生分组,进行运动竞赛的编排与组织实践。
4. 小组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心得体会,互相学习。
七、教学资源1. 教材:运动竞赛的组织与编排教材。
2. 课件:运动竞赛的组织与编排相关课件。
3. 视频:播放有关运动竞赛组织与编排的实例视频。
4. 器材:运动场地、器材等。
八、教学步骤1. 第一步:讲解运动竞赛的组织形式、特点及重要性。
2. 第二步:讲解运动竞赛的编排原则与方法。
3. 第三步:分析具体运动竞赛的编排实例。
4. 第四步:讲解运动竞赛的规则与裁判方法。
5. 第五步:学生分组,进行运动竞赛的编排与组织实践。
九、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是否符合学生的实际需求,是否能够达到教学目标。
体育竞赛学教学大纲
《体育竞赛学》教学大纲
一、课号:01101911
二、总学时:32学时
三、适用专业:高等工程专科三年制运动休闲服务与管理专业
四、选用教材:运动竞赛学
五、本课程的作用和任务
使学生了解运动竞赛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掌握必需的运动竞赛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以适应将来工作的需要。
六、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内容:绪论
第一章运动竞赛概论
第一节运动竞赛学的学科定义与研究任务
第二节运动竞赛学研究的基本内容
第三节运动竞赛的发展简史
第四节现代运动竞赛学研究的方向与发展趋势
建议学时: 4学时
第二章运动竞赛的筹划与组织
第一节运动竞赛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节体育运动竞赛的种类和特征
第三节制定运动竞赛规程、规则的原则与依据
第四节体育运动竞赛活动的组织与管理
建议学时: 8学时
第三章体育运动竞赛的方法与编排
第一节循环赛的方法与编排方法
第二节淘汰赛的方法与编排
第三节混合、顺序、轮换等竞赛方法与编排
第四节第四节体育运动竞赛成绩与名次的评定
建议学时: 8学时
第四章运动竞赛裁判员的培养与管理8课时
第一节运动竞赛裁判员的修养、守则与作用
第二节运动竞赛裁判员的管理
第三节第三节运动竞赛裁判员的工作特点与心理特点
建议学时: 8学时
重点:运动竞赛项目设置和运动竞赛体制;运动竞赛与运动训练;运动竞赛方法
难点:熟练掌握并运用运动竞赛的方法
七、参考书目
《运动竞赛学》国家体委竞赛司审编,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8年。
《运动训练学》体育学院通用教材,人民体育出版社,2005年。
完整初中体育排球教学大纲
序言
本大纲旨在规范初中体育排球的教学内容、教学质量、教学流程,并为教师们提供教学指导,以便更好地指导学生研究和掌握排球技术。
教学目标
1. 了解排球的基本规则和技术;
2. 掌握基本的传球、发球、扣球和防守技术;
3. 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协作能力;
4. 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和毅力。
教学内容
1. 排球基本规则;
2. 排球技术训练;
3. 排球战术训练;
4. 排球比赛训练。
教学流程
1. 学生分组;
2. 安排训练时间;
3. 进行技术训练;
4. 进行战术训练;
5. 进行比赛模拟;
6. 进行比赛评估。
教学评估
1. 采用定期练的形式,培养学生兴趣,提高排球技能水平;
2. 及时了解学生的教学进度和研究情况,根据不同学生的情况进行个别指导,并给予及时反馈;
3. 定期进行小组对抗,加强技能训练,提高比赛水平。
教学要求
1. 师生互动,实现开放式的课堂教学;
2. 体现个体差异,注意分层分组进行教学;
3. 研究和掌握基本技术要点;
4. 加强球技、战术训练,提高比赛水平;
5. 坚持长期教学,达到完善的教学效果。
结语
本文档提供了初中体育排球教学的基本内容、教学流程和教学要求,对于开展排球教学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同时需要根据不同地区、不同年级、不同学生特点进行个性化调整。
最新精品排球教学大纲最新精品排球教学大纲排球是一项集体性和技术性都非常强的运动项目,它在全球范围内受到广泛的关注和喜爱。
为了提高排球运动的教学质量和水平,制定一份最新的精品排球教学大纲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探讨这份大纲的内容和重要性。
一、大纲的内容1. 基本技术训练大纲中的第一部分将重点讲解排球的基本技术,包括发球、传球、扣球、拦网和防守等。
这些技术是掌握排球运动的基础,通过系统的训练和指导,学生们可以逐渐掌握和提高这些技术的水平。
2. 战术应用除了基本技术的训练,大纲还将介绍一些排球战术的应用。
这包括进攻战术、防守战术、组织战术等等。
通过学习这些战术,学生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排球比赛的战术要求,并能够在实际比赛中灵活运用。
3. 球队合作和沟通排球是一项团队运动,球队合作和沟通是非常重要的。
大纲中将加强对球队合作和沟通的培养,包括如何在比赛中与队友配合、如何进行有效的沟通等等。
这些内容将帮助学生们更好地融入球队,提高球队的整体实力。
4. 体能训练在大纲中,还将包括一些体能训练的内容。
排球比赛对运动员的身体素质有较高的要求,因此通过适当的体能训练,可以提高学生们的爆发力、耐力和灵活性等方面的能力,从而更好地适应比赛的要求。
二、大纲的重要性1. 提高教学质量制定最新的精品排球教学大纲可以提高教学质量。
通过系统的教学内容和有针对性的训练方法,可以帮助教练更好地指导学生,提高学生们的技术水平和整体素质。
2.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大纲中不仅包括技术训练,还注重学生的战术应用、球队合作和沟通以及体能训练等方面的培养。
这样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他们在排球运动中的综合能力。
3. 增加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通过制定最新的精品排球教学大纲,可以提供更有趣、更具挑战性的教学内容,从而增加学生们对排球运动的兴趣和参与度。
这对于培养更多的排球人才和推动排球运动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4. 促进教练员的专业化发展大纲的制定也将促进教练员的专业化发展。
初中体育运动会编排教案课时:2课时年级:初中教材:《体育与健康》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运动会的基本知识和规则,提高学生的组织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2. 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和爱好,增强学生的体质。
3. 培养学生的公平竞争意识,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
教学内容:1. 运动会的基本知识和规则2. 运动会的编排方法和技巧3. 运动会的组织和管理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向学生介绍运动会的基本知识和规则,让学生了解运动会的历史和发展。
2. 学生分享自己对运动会的认识和感受。
二、学习运动会编排方法和技巧(15分钟)1. 教师讲解运动会的编排方法和技巧,让学生了解如何合理分配比赛时间和场地。
2.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探讨编排方法和技巧的实际应用。
三、实践操作(20分钟)1. 教师给出一个简单的运动会编排案例,学生分组进行编排实践。
2. 学生展示自己的编排成果,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第二课时:一、复习上节课的内容(5分钟)1. 教师提问学生关于运动会编排方法和技巧的问题,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体会。
二、学习运动会的组织和管理(15分钟)1. 教师讲解运动会的组织和管理方法,让学生了解如何协调各个部门和人员的工作。
2.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探讨运动会组织和管理的方法的实际应用。
三、实践操作(20分钟)1. 教师给出一个简单的运动会组织和管理案例,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
2. 学生展示自己的组织和管理成果,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教学评价:1. 学生对运动会的基本知识和规则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对运动会编排方法和技巧的掌握程度。
3. 学生对运动会组织和管理方法的掌握程度。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运动会的基本知识和规则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对运动会的编排方法和技巧也有了实际的操作经验。
同时,学生对运动会的组织和管理方法也有了初步的认识。
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加强对学生的指导,确保学生能够真正理解和掌握所学内容。
体育赛事策划与编排课程标准目录一、课程说明 (2)二、课程时数分配 (2)三、课程性质和作用 (2)四、课程设计思路 (3)五、课程总体目标 (3)(-)知识目标 (3)(二)能力目标 (3)(三)素质目标 (3)六、课程内容和基本要求 (4)七、教学实施建议 (6)(-)教学实训条件要求 (6)1、校内实验实训基地要求 (6)2、校外实习基地要求(详见表4) (6)(-)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 (7)(H)课程考核与评价方法 (7)1、课程考核方法 (7)2、课程评价方法 (8)(四)教材及参考书选用 (8)1、推荐教材 (8)2、主要参考书目 (8)(五)课程资源建设要求 (9)1、教材与图书建设要求 (9)2、网络与网络课程建设要求 (9)3、多媒体教室与教学建设要求 (9)4、专业师资条件建设要求 (9)《体育赛事策划与编排》课程标准一、课程说明课程代码:4103005所属院部:适用专业:体育运营与管理专业课程类别:专业核心课课程性质:必修课学分:3学时:48二、课程时数分配本课程在第三学期开设,包括3个大任务,共有48学时,其中理论教学22学时,实践教学26学时,具体各项目学时分配见表1。
三、课程性质和作用《体育赛事运作与管理》是体育运营与管理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
体育运营与管理专业培养思想政治坚定、德技并修、全面发展,适应当前社会对体育产业相关行业运营管理人才的需要,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身心素质和人文素养,掌握体育场馆管理、体育赛事策划与实施、市场营销、公共关系、客户服务等知识和技术技能,面向体育企事业单位、各类体育场馆、体育中介公司、赛事组织机构、体育用品销售行业、体育俱乐部等相关领域,能从事体育赛事组织策划、体育场馆运营管理、体育用品营销管理、体育俱乐部业务推广和客户管理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其核心职业能力之一是赛事的组织与策划。
《体育赛事策划与编排》课程是学生进入体育产业工作领域的必修课程,通过该门课程的学习,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使其具备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体育赛事运作管理的基本方法,为今后学习其它体育产业相关知识,从事体育活动或体育赛事管理工作奠定基础。
《排球教学大纲》一、课程概述排球运动是一项具有竞技性、娱乐性和健身性的体育运动项目。
在高中阶段开展排球教学,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还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竞争意识和意志品质。
本教学大纲旨在为高中排球教学提供一个系统、全面的指导框架,使学生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掌握排球的基本知识、技术和战术,提高学生对排球运动的兴趣和热爱。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学生能够了解排球运动的发展历程、比赛规则和基本战术。
2.掌握排球的基本技术,如发球、垫球、传球、扣球和拦网。
3.能够在比赛中运用所学的技术和战术,进行简单的团队配合。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课堂教学、实践练习和比赛,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提高学生的身体协调性、灵活性和反应速度。
3.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排球运动的兴趣和热爱,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
2.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3.培养学生勇敢顽强、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三、教学内容1.排球运动基础知识1.排球运动的起源与发展。
2.排球比赛的场地、器材和规则。
3.排球运动的特点和价值。
2.排球基本技术1.发球:上手发球、下手发球。
2.垫球:正面双手垫球、侧面垫球、背垫球。
3.传球:正面双手传球、背传球。
4.扣球:4 号位扣球、2 号位扣球。
5.拦网:单人拦网、双人拦网。
3.排球基本战术1.阵容配备:“四二”配备、“五一”配备。
2.进攻战术:强攻、快攻、后排进攻。
3.防守战术:单人拦网防守、双人拦网防守、集体防守。
4.排球专项体能训练1.力量训练:上肢力量、下肢力量、核心力量。
2.速度训练:反应速度、移动速度。
3.耐力训练:有氧耐力、无氧耐力。
4.柔韧性训练:关节活动度、肌肉拉伸。
四、教学方法1.讲解示范法1.教师通过讲解和示范,向学生传授排球的基本知识、技术和战术。
《竞赛组织与管理》教学大纲课程编号:课程名称:体育竞赛组织与管理英文名称:SPORTS ORGANIZATION AND MANAGEMENT总学时:32学分:2适用对象:体育产业、社会体育专业一、课程性质、目的、任务与要求《体育竞赛组织与管理》是体育产业专业四年制本科学生必修课程,体育运动随着社会的发展已成为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就体育运动的内部结构而言,主要包括运动竞赛和运动训练两大部分,其中运动竞赛已成为推动体育运动不断完善、提高与发展的重要手段。
本课程使体产专业学生了解体育竞赛组织与管理的基本原理,掌握体育竞赛组织与管理的发展规律和一般原理,掌握体育竞赛组织与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我国现代主要的体育竞赛组织与管理的基本精神和内容,培养大学生的体育组织与管理意识,增强体育组织与管理观念,提高利用科学的手段管理体育的基本能力。
《体育竞赛组织与管理》还属于正在发展与完善过程中的管理学中的新学科,完成本大纲需要注意坚持管理学的基本观念为指导,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使大学生掌握一套科学的管理体育的方法,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注重国内外最新的体育管理学研究成果与新信息,并及时引入该大纲,注重培养学生正确运用科学有效的管理方法提高从事体育管理学的研究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及其要求:绪论(2课时)第一章运动竞赛概述(2课时)第一节运动竞赛的起第二节外国运动竞赛概况第三节我国运动竞赛概况第二章体育竞赛概论(2课时)第一节体育竞赛的名称第二节体育竞赛的构成与特征第三节体育竞赛的价值与功能第四节体育竞赛项目及分类第五节体育竞赛原则第三章体育竞赛组织(2课时)第一节体育竞赛体制第二节国际体育组织与竞赛管理制度第三节我国体育竞赛体制第四节大型体育竞赛的组织机构与职能第五节大型体育竞赛活动筹备工作网络图的研制第四章体育竞赛计划(2课时)第一节体育竞赛计划的作用第二节制订体育竞赛计划的原则第三节体育竞赛计划编制程序与方法第四节体育竞赛计划的指导与监控第五章体育竞赛规则(2课时)第一节竞赛规则的沿革第二节竞赛规则的基本功能第三节竞赛规则的基本内容第四节制订竞赛规则的基本原则第五节竞赛规则发展的趋势第六章体育竞赛规程(2课时)第一节体育竞赛规程概述第二节竞赛规程的作用第三节制订竞赛规程的依据和原则第四节体育竞赛规程的内容第七章体育竞赛方法(2课时)第一节体育竞赛方法概述第二节体育竞赛的基本方法第三节体育竞赛的编排第八章体育竞赛管理(2课时)第一节体育竞赛管理方法第二节对体育竞赛中有关人员的管理第三节对体育竞赛中物的管理第四节对体育竞赛资金的管理第九章体育竞赛后勤保障(2课时)第一节体育赛事的接待服务第二节体育赛事的安全保卫第三节体育赛事的其他保障工作第十章群众性体育竞赛的管理(2课时)第一节群众性体育竞赛的意义第二节群众性体育竞赛的目的第三节群众性体育竞赛组织管理的原则第十一章综合性体育竞赛的管理(1课时)第十二章信息技术在体育竞赛管理中的应用(1课时)第十三章体育竞赛效益与评价(1课时)第十四章体育竞赛与教育(1课时)三、考核方式与要求本课程的考核方式以教学大纲的内容为依据确定,按照学校考试与考查的规定,本课程的考核分平时考核与期末考试,平时考核包括课堂小测验、课堂提问、专题专业、学习态度与出勤情况等,平时考核的成绩占总成绩的20%;期末考试采用开卷或闭卷的形式进行,期末考试的成绩占总成绩的80%.四、实验(调查与参观)网上资料查阅,体育法学案例分析,课堂辩论,校外观摩学习。
《学校体育活动的组织编排与实践》课程教学大纲一、说明(一)课程定义:《学校体育活动组织编排与实践》课程是一门以学校体育活动的组织为基本内容,以学校体育活动编排、管理为基本形式,以培养学生组织能力、专业能力、协调能力为目的的综合性课程。
(二)编写依据:根据我院2008版《成都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本科培养方案》的培养目标,结合体育教育专业的特点和教学的具体情况,以及新形势的需要制订而成的。
(三)目的任务:1)使学生了解举办体育竞赛活动的意义,竞赛活动的筹备,组织管理,竞赛过程的一般规律。
2)了解学校体育的基本特点和基本组织形式,掌握体育竞赛活动中常见或主要的比赛项目编排组织方法,提高学生的组织竞赛工作的能力,3)锻炼和培养学生组织各种比赛的技能,使学生能胜任比赛的组织者和管理者。
4)完成大纲中规定的教学内容及考核要求。
(四)课程代码:(五)教学时数与分配:本课程 36学时,学分。
二、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教学内容、形式和学时分配表教学形式与学时分配学时教学内容讲授实践录像作业合计1 学校体育活动基本概述2 22 学校体育活动的组织形式与特点 4 43 体育竞赛活动的运做与策划4 44 主要竞赛项目组织与编排方法8 8 165 学校趣味体育活动组织与管理 4 2 66 体育竞赛活动组织与管理实例剖析 2 2 4学时合计24 10 2 36 三、教学内容与知识点1,学校体育活动基本概述知识点:1)体育活动的起源与发展2)学校体育活动的意义3)学校体育活动的价值4)学校体育活动特点及主要竞赛项目的分类2,学校体育活动的组织形式与特点知识点1)学校体育活动组织形式2)一般性单项体育活动组织形式3)主题性综合体育活动组织形式4)学校体育活动组织机构与职能3,体育竞赛活动的运做与策划知识点1)体育竞赛活动计划2)体育竞赛活动竞赛规程3)体育竞赛活动管理方法4)体育竞赛活动组织形式过程管理5)综合性运动会的竞赛管理4,主要竞赛项目组织与编排方法知识点1)运动竞赛方法概论(淘汰制、败者复活制、循环制、混合制)2)田径比赛的编排法3)球类运动编排法(蓝、排、足球)4)球类运动编排(网球、乒乓球、羽毛球)5)其它体育项目编排法(体操、棋类项目、跆拳道、击剑等)6)主题性体育竞赛活动编排法(体育考试、体能比赛等)5,学校趣味体育活动组织与管理知识点:1)趣味体育活动的基本特点2)学校趣味体育活动概述3)学校趣味体育活动的基本特点4)学校趣味体育活动组织与编排5)学校趣味体育活动管理6,体育竞赛活动组织与管理实例剖析知识点1)综合性体育竞赛活动市场化运作实例剖析2)单项性体育竞赛活动市场化运作实例剖析四实验课:(一)实验名称:主要体育竞赛项目组织方案制订(实验课时:2学时10分)1)实验目的:使学生通过实际组织方案的实际策划和制订,领会和掌握主要体育竞赛项目组织方案的制订方法,培养学生实际的操作能力。
排球课程教学大纲一、学时与学分总学时: 34 总学分: 2 周学时:2二、授课对象:学校体育教育专业本科生三、课程性质性质:拓展课,主体实践课程四、教学目的和任务目的任务:1.全面提高学生身体素质,有效增强体质,增进健康,促进身心全面发展。
2.掌握排球运动的基本理论知识、基本技术、基本战术、了解部分规则与裁判法,做到学有所长,终身受益。
3.培养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思想、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团结协作的精神,树立正确的体育观念,为健康教育服务。
五、教学基本要求:1.在教学中教师要以身则作,以身代教,做到既教学又育人。
严格要求学生,完成教学中的各项要求。
培养学生的优良品质,达到身心全面发展。
2.根据排球运动的规律,学生运动水平的具体情况,选用学生容易掌握的技战术,对难度较大的技、战术,采用循序渐进、区别对待的方式教学,使学生在教师传授和练习中,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收获。
3.在技术、战术教学中,采用各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使学生既掌握技术,又发展身体素质,促进身心全面发展。
六、教学内容:第一章:基本技术:1.准备姿势及移动、垫球、传球、发球。
2.拦网、扣球。
第二章:基本战术:1.“一三二”接发球形式,“中一二”进攻,“边一二”进攻,“反边一二”换“中一二”进攻,进攻的保护。
2.单人拦网下的防守阵形,双人拦网下的防守阵形。
1、学习排球裁判2、排球教学比赛(比赛、裁判)八、考试方法及成绩评定:(一)考核内容及比例组成1、平时成绩:30%(包括表现、出勤、作业);2、理论闭卷:70%。
(二)考核方法:平时成绩根据学生出勤、课堂表现和课堂作业完成情况打分,三者各占10%;考试成绩在完成教学任务后,统一组织闭卷考试。
2013年体育赛事活动与编排第一篇:2013年体育赛事活动与编排赛事编排1、体育赛事:是一种提供竞赛产品和相关服务产品的特殊事件,其规模和形式受竞赛规则、传统习俗和多种因素的制约,具有项目管理特征、组织文化背景和市场潜力,能够迎合不同参与体分享经历的需求,达到多种目的与目标,对社会和文化、自然和环境、政治和经济、旅游等多个领域产生冲击和影响,能够产生显著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综合效益。
2、按比赛项目的数量分类:⑴综合性运动会:是一系列单项比赛集中在一次运动会进行的综合竞赛形式⑵单项竞赛:这是一种专门项目的竞赛形式综合性运动会一般至少设四个以上运动项目的比赛3、综合性运动会大约有一下十种:(1)全国运动会(2)全国城市运动会(3)全国体育大会(4)全国工人运动会(5)全国农民运动会(6)全军运动会(7)全国少数名族运动会(8)全国大学生运动会(9)全国中学生运动会(10)全国残疾人运动会4、单项竞赛一般分为两大类,即正式比赛和辅助性比赛正式比赛主要包括:锦标赛、冠军赛、联赛5、学校体育活动的价值:(1)教育价值(2)健身价值(3)娱乐价值(4)文化价值(5)辐射价值(6)经济价值6、个级别正规的学校体育赛事活动一般都是采用组织委员会制组织委员会是竞赛活动组织工作的最高领导机构;(相对完善的组织机构一般应设:组委会、集资委员会、办公室、竞赛部、宣传部、行政接待部、医疗卫生部、大型活动部、场馆部、志愿者服务部、人事部)7、涉及学校体育赛事活动的文件包括竞赛计划、竞赛规程、秩序册、成绩册和竞赛总结等8、体育竞赛活动计划的概念:体育竞赛活动计划是指为了实现某一特定时期的竞赛活动目标,预先对竞赛活动的具体内容、方法、步骤等所作的策划与安排。
竞赛规程:是组织实施某一项(届)运动竞赛的主要政策和规定,对该项竞赛活动的组织管理具有高度的权威性和指导性,是竞赛组织者和参加者都必须遵循的法规,是运动会基本文件和运动竞赛工作的依据9、秩序册内容:⑴封面⑵目录⑶竞赛活动规程和补充规定⑷竞赛活动组织委员分成员名单和组织机构成员名单;各单项竞赛委员会、仲裁委员会成员名单和裁判长、裁判员名单⑸各代表队名单⑹大会活动日程⑺竞赛活动日程⑻各项竞赛活动分组⑼比赛成绩表⑽参加人员统计表⑾最高纪录和最好成绩⑿比赛场地平面图10、赛事的编排工作:是竞赛工作流程中的重要环节,根据赛事编排的一般进程,编排工作分为赛前、赛中和赛后三个工作阶段* 编排顺序和号码按报名先后顺序编号。
《体育竞赛与编排》教学大纲及进度计划
课程名称:体育竞赛与编排
英语名称:Sports competition and layout
课程代码:2FB4A0200
学分:2.0
总学时:36学时
适用专业:体育教育
考核方式:考查
一、课程目的和任务
《体育竞赛与编排》是一门崭新的体育学科,它是体育运动中最直接最生动的表现形式,是体育运动训练的直接目的。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运动竞赛学的基本知识、运动竞赛体制、运动竞赛计划、运动竞赛规程、运动竞赛方法以及常见的各种运动竞赛项目的组织与管理等,提高学生的运动竞赛意识,培养学生学习运动竞赛学的兴趣。
二、教学的目标与任务
通过体育竞赛与编排相关知识的学习,让学生掌握各项体育竞赛项目的比赛活动种类、特征及组织与编排的程序与方法。
培养学生从事运动竞赛设计、组织管理工作所具备的能力,提高学生从事运动竞赛工作所必备的素质。
三、教学的要求
让学生学会体育竞赛赛制的组织与编排方法,如循环赛、淘汰赛、混合赛等的组织与编排。
按时、认真完成作业,不缺席、迟到、缺课,缺课1/3者,不能参加本科目的考试。
四、教学时间安排
(一)教学时数及学分的说明
总教学时数为28学时,其中理论讲授为26学时,考试占2学时,进度按每周2学时进行。
五、教学内容及要点
第一章体育竞赛裁判简述
学习目的和要求:
了解体育竞赛的涵义、特征及竞赛种类;熟悉体育竞赛组织与管理的程序,了解体育竞赛规程的基本内容;掌握体育竞赛的淘汰制、循环制等编排方法。
主要教学内容:
第一节体育竞赛及其内涵
一、体育竞赛的涵义
二、体育竞赛的种类
第二节体育竞赛的组织与管理
一、体育竞赛组织工作流程
二、体育竞赛活动组织机构设置及工作职能
三、体育竞赛规程
第三节体育竞赛的赛制
一、淘汰比赛法
二、循环比赛法
三、混合比赛法
作业:
1. 体育竞赛的种类及其图片收集,用电脑制作完成
2. 结合本校新生篮球比赛编写一份体育竞赛规程。
3. 有18支队伍参加足球比赛,采用单淘汰比赛法,请计算出比赛轮次和场次,并对其比赛顺序进行编排,设有2个种子选手,标出种子选手位置和抢号位置。
第二章球类运动竞赛编排、裁判组织及执裁要素
学习目的和要求:
学习球类运动竞赛的编排方法,介绍各项球类运动的常用裁判法知识。
掌握各项球类运动竞赛的编排方法。
主要教学内容:
第一节篮球
一、篮球竞赛编排
二、篮球裁判的执裁要素
第二节排球
一、排球竞赛编排
二、排球裁判规则
第三节足球
一、足球竞赛编排
二、足球裁判的执裁要素
第四节乒乓球
一、乒乓球竞赛编排
二、乒乓球裁判的执裁要素
第五节羽毛球
一、羽毛球竞赛编排
二、羽毛球裁判的执裁要素
第六节网球
一、网球竞赛编排
二、网球裁判的执裁要素
作业:
1.12个队参加比赛,要求7天打完,最后决出前8名,请问如何编排?
2.试述单循环比赛决定比赛名次的方法。
3.有20个队参加比赛,应如何编排比赛,才能较合理地决定比赛名次。
4. 有34名队员参加比赛,设有4个种子选手,采用单淘汰比赛法,请计算出比赛轮次和场次,并对其比赛顺序进行编排。
第三章田径运动竞赛编排、裁判组织及执裁要素
学习目的和要求:
介绍田径运动竞赛项目设置,学习田径运动竞赛编排及执裁要素。
掌握田径运动竞赛编排方法和各项目的基本执裁要素。
主要教学内容:
一、田径运动竞赛项目设置
二、田径运动竞赛编排
三、田径运动执裁要素
作业:
1.田径运动竞赛日常的编排原则。
2.阐述投掷项目比赛中,如出现多名运动员成绩相等时如何判断比赛名称。
第四章表现类项目竞赛编排、裁判组织及执裁要素
学习目的和要求:
介绍表现类运动竞赛的裁判组织方法及主要裁判法知识。
熟悉表现类运动竞赛的裁判组织方法,了解表现类运动的主要裁判法知识。
主要教学内容:
第一节健美操
一、健美操比赛方法及裁判组织
二、健美操执裁要素
第二节武术套路
一、武术套路运动概述
二、武术套路的竞赛编排
三、武术套路的评分标准与方法
作业:阐述竞技健美操艺术裁判、完成裁判和难度裁判执裁要素。
第五章重竞技项目竞赛编排、裁判组织及执裁要素
学习目的和要求:
学习重竞技运动竞赛的裁判组织方法,介绍重竞技运动的主要裁判法知识。
熟悉重竞技运动竞赛的裁判组织方法,了解重竞技运动的主要裁判法知识。
主要教学内容:
一、跆拳道运动竞赛概述
二、跆拳道竞赛编排
三、跆拳道裁判组织及执裁要素
作业:跆拳道比赛中,那些行为将被判罚“扣分”。
第六章水上项目竞赛编排、裁判组织及执裁要素
学习目的和要求:
学习游泳项目的竞赛编排、裁判组织方法,介绍游泳项目的主要裁判法知识。
熟悉游泳项目的竞赛编排、裁判组织方法,了解游泳项目的主要裁判法知识。
主要教学内容:
一、游泳竞赛编排
二、游泳裁判组织及执裁要素
作业:游泳项目竞赛编排原则。
第七章民间体育竞赛编排、裁判组织及执裁要素
学习目的和要求:
学习定向运动的竞赛编排,介绍定向运动的主要裁判法知识。
熟悉定向运动的竞赛编排,了解定向运动的主要裁判法知识。
主要教学内容:
第一节舞龙舞狮
一、舞龙舞狮竞赛编排
二、舞龙舞狮裁判组织及执裁要素
第二节定向运动
一、定向运动竞赛编排
二、定向运动执裁要素
作业:查阅舞龙舞狮、定向运动等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相关知识。
六、成绩考核方式
1.成绩评定总则:考试采用平时分与课堂考试分相加,平时占30%;期末考试占70%。
2.平时成绩评定:作业完成情况、出勤率。
3.期末考核评定:考试占70%。
4.考核方式:开卷考试
七、教材与主要参考书目
指定教材:刘锡梅等主编,《体育竞赛裁判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年2月出版。
主要参考书目:
1.袁合等,《实用运动竞赛学》,人民体育出版社,1996年
2.张百振,《体育竞赛裁判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
3.汪纬琳,《运动竞赛学》,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