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优秀作品简介
- 格式:docx
- 大小:40.03 KB
- 文档页数:5
《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的一部散文集,其中包含了许多耳熟能详的经典作品。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会对《朝花夕拾》中的十篇作品进行概括并进行相关人物的介绍,以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部经典之作。
1. 《故乡》- 这篇散文是鲁迅先生回忆故乡的回忆录,其中对于故乡的深情描述以及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令人感动。
鲁迅先生在文中回忆起故乡的一草一木,一丘一壑,以及家乡人民的悲苦命途。
他的笔下散发出浓浓的乡愁和热切的怀念之情。
2.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这篇散文记述了鲁迅先生在上海青年美术报编辑时的一段经历。
文章中,鲁迅先生用幽默的语言描述了自己在美术报社里的所见所闻,以及和一些同事的交往经历。
通过这篇作品,我们可以看到鲁迅先生对于生活的热爱和对于文学艺术的执着追求。
3. 《孔乙己》- 这是鲁迅先生的代表作之一,通过对“孔乙己”这一社会边缘人物的生活遭遇的描述,揭示了封建社会中人们的冷漠和残酷。
这篇作品以其深刻的内涵和独特的艺术手法,成为了我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4. 《风波》- 这是鲁迅先生对于北京风俗民情的记述。
文章中用了大量的细节来描绘了清末民初北京城中繁华的市井生活,以及一些社会底层人民的生存状况。
通过这篇作品,我们能够感受到鲁迅先生对于社会现实的敏锐观察和批判精神。
5. 《阿宝的梦》- 这是一篇鲁迅先生以童心描写生活的作品,充满了对生活的美好向往和对理想的追求。
文章中的“阿宝”是一个富有梦想的小孩,他的梦想和追求代表着鲁迅先生对于美好未来的向往和期盼。
6. 《自序》- 鲁迅先生在这篇自序中,对于自己的创作理念和文学追求进行了深入的阐述。
他认为作为文学家应当有对社会的责任感和对时代的审视力,艺术创作应该是为了更好地表现社会生活和人民生活的真实面貌。
7. 《纪念刘和珍君》- 这是鲁迅先生对于自己青年时代的一段真情告白和怀念。
文章中,鲁迅先生回忆了自己与刘和珍的相识相知,以及对于刘和珍逝世后的思念和悲痛之情。
8. 《坟》- 这是一篇鲁迅先生对于逝去和生命的思考之作。
鲁迅作品赏析欣赏他的独特创作风格鲁迅,原名周树人,是中国现代文学的重要作家之一。
他以其独特的创作风格和思想深度深受人们的喜爱和推崇。
本文将对鲁迅的作品进行赏析,欣赏他的独特创作风格。
一、《狂人日记》《狂人日记》是鲁迅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开山之作。
这篇以第一人称叙事的短篇小说展现了一个疯子的内心世界,通过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和讽刺,揭示了封建社会底层人民的苦难和无力。
鲁迅通过疯子的视角,以日记的形式表达了对社会的无奈和愤怒,独特的叙述方式展示了他对社会现象的敏锐洞察力和深刻思考。
二、《阿Q正传》《阿Q正传》是鲁迅的又一经典之作。
通过对阿Q这个衰落农民的描写,鲁迅笔下的阿Q代表了社会的弱势群体,以及他们所面对的无力和羞辱。
鲁迅通过对阿Q的描述,巧妙地展示了社会阶级之间的冲突和不平等。
同时,他揭示了人性中的善恶矛盾,对现实社会进行了深刻的思考和批判。
三、《呐喊》《呐喊》是鲁迅的短篇小说集,其中的《狗》、《故乡》等作品也被广泛传诵。
这本小说集以对人的悲惨命运和社会不公的揭示为主题,描绘了普通人在困境中的挣扎和抗争。
鲁迅的散文叙述简洁明了,语言犀利而富有震撼力,通过生动的形象描写和深入的思考,引发了人们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思考。
四、《热风》《热风》是鲁迅的一篇散文,以作者亲身经历的一件小事为起点展开故事。
全文透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入的分析,揭示了封建社会底层人民的苦难和无助。
鲁迅以独特的观察力和洞悉力,勾勒出一个丑陋而残酷的现实社会图景,使读者深刻意识到社会问题的严重性和复杂性。
五、《阿里郎》《阿里郎》是鲁迅的一篇短篇小说,通过描写一个自卑而懦弱的男主人公的故事,反映了封建社会中人们心灵的扭曲和虚伪。
鲁迅通过对人物内心的刻画,深刻揭示了社会环境对个体的影响,以及弱者在社会中所受到的伤害和排挤。
鲁迅的作品独特的创作风格,突出的思想深度和对社会现实的关注,使他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作家。
通过对他的作品的赏析,不仅可以欣赏他的文学风采,还能引起对社会问题的深思和思考。
鲁迅的作品有哪些鲁迅(原名周树人)是中国现代作家、文化评论家、思想家,著有大量重要的文学作品和论文。
他通过其作品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黑暗面和人民的痛苦,对中国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以下是一些鲁迅的重要作品。
《狂人日记》《狂人日记》是鲁迅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中国现代小说的开山之作。
这本作品以第一人称的形式展示了主人公(狂人)对于社会腐败和人性扭曲的深刻洞察力。
通过狂人的视角,鲁迅揭示了封建社会对人的压迫和剥削,批判了社会道德观念的虚伪和荒谬,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色彩。
《阿Q正传》《阿Q正传》是鲁迅的另一部重要作品,也是中国文学史上影响深远的作品之一。
这本小说以众所周知的阿Q为主角,通过他的遭遇和思想的转变,深刻地揭示了中国封建社会的虚伪、冷酷和社会边缘人的无尽痛苦。
这本小说是对中国传统道德观念和社会现象的冷静观察和批判,对中国人民的觉醒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药》《药》是鲁迅的一篇短篇小说,揭示了中国社会道德的扭曲和个体在社会中的无力感。
这个故事讲述了一个人因为长期受到社会压力和生活困境的折磨而产生精神疾病,并最终走向绝望。
通过这个故事,鲁迅以其独特的文笔和深入的洞察力揭示了中国社会的冷漠、苦难和无奈,在人们心中引发了共鸣。
《呐喊》《呐喊》是鲁迅的短篇小说集,收录了一些鲁迅早期的作品。
这本书主要揭示了当时政治、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的问题,以及人民的痛苦和无助。
通过多个故事,鲁迅展现了他对中国社会现象的敏锐观察和对人性的深刻思考,具有极高的文学和思想价值。
其他作品除了以上提到的作品,鲁迅还写了许多其他重要的文章和论文,包括《自序》、《且介亭杂文》、《伪自由书》等等。
这些作品涵盖了多个领域,从文学到社会学、政治学等,反映了鲁迅广泛的学识和对社会的全面观察。
总结起来,鲁迅的作品以其深刻的洞察力、犀利的批判和对社会底层人民的关怀而闻名。
他的作品不仅对当时的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启发了后来的一代作家,并对中国文学发展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鲁迅经典文学作品都说学生有三怕:一怕周树人,二怕文言文,三怕写作文,这确实是语文学习道路上的“三座大山”。
尤其是鲁迅先生的文章,虽然能读懂文章的表面意思,却始终没有办法理解语文老师所说的“内涵深刻,寓意深远”究竟是什么。
1.《呐喊》内容简介:《呐喊》是鲁迅1918-1922年所作的短篇小说的结集,收有《狂人日记》、《孔乙己》、《药》、《明天》、《一件小事》、《头发的故事》等14篇作品。
当时正值五四革命精神高扬时期。
作者创作小说意在描写“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并为新文化运动“呐喊”。
作品真实地描绘了从辛亥革命到五四时期的社会生活,揭示了种种深层次的社会矛盾,对封建制度及陈腐的传统观念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和彻底的否定,表现出对民族生存的浓重的忧患意识和对社会变革的强烈渴望。
2.《彷徨》《彷徨》鲁迅先生写作于“五·四”运动后新文化阵营分化的时期。
原来参加过新文化运动的人,“有的退隐,有的高升,有的前进”,鲁迅当时象布不成阵的游勇那样“孤独”和“彷徨”。
《彷徨》表现了他在这一时期在革命征途上探索的心情。
3.《故事新编》《故事新编》是鲁迅的一部短篇小说集,收录了鲁迅在1922年~1935年间创作的短篇小说八篇。
这八篇小说分别是:《补天》、《奔月》、《理水》、《采薇》、《铸剑》、《出关》、《非攻》、《起死》。
外加一篇《序言》。
此书主要以神话为题材,多数是在“博考文献”的基础上,“取一点因由,随意点染。
”4.《朝花夕拾》《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是现代文学家鲁迅的散文集,收录鲁迅于1926年创作的10篇回忆性散文。
此文集作为“回忆的记事”,多侧面地反映了作者鲁迅青少年时期的生活,形象地反映了他的性格和志趣的形成经过。
前七篇反映他童年时代在绍兴的家庭和私塾中的生活情景,后三篇叙述他从家乡到南京,又到日本留学,然后回国教书的经历;揭露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种种丑恶的不合理现象,同时反映了有抱负的青年知识分子在旧中国茫茫黑夜中,不畏艰险,寻找光明的困难历程,以及抒发了作者对往日亲友、师长的怀念之情。
鲁迅短篇小说集引言鲁迅(1881年-1936年),原名周樟寿,字豫山,后改名为周树人,号鲁迅。
他是中国现代作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对于中国文学和思想影响深远。
鲁迅以其犀利的批判精神和深邃的思索而著称,他的短篇小说作品尤其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
本文将介绍一些鲁迅的著名短篇小说,带您领略其中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之美。
1. 《狂人日记》《狂人日记》是鲁迅创作于1918年的一篇短篇小说,全文以一位名叫«僧·正红»的疯子所写的日记形式呈现。
通过疯子的视角,鲁迅揭示了中国封建社会的黑暗和堕落,对人性和社会现象进行了深刻的思考和揭示。
这篇小说以嘲讽和讽刺的手法揭露了封建社会的虚伪和腐败,通过疯子的言行,将社会现实与疯狂的边缘紧密结合,让人唏嘘不已。
《狂人日记》以其诙谐而犀利的文字,深入人心地展现了鲁迅对旧文化与旧社会的批判,被誉为中国现代文学的经典之作。
2. 《阿里郎》《阿里郎》是鲁迅创作于1921年的一篇短篇小说,它是鲁迅对民族问题的思考和呼唤。
故事围绕着一个身患绝症的小伙子阿里郎展开,通过他的成长和遭遇,表达了对于个体命运和国家命运的关切。
鲁迅在《阿里郎》中抒发了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纠结和思考,通过对人物形象的塑造和情节的安排,将个体命运与国家命运紧密关联,并以此来引发对于民族问题的关注和思考。
3. 《药》《药》是鲁迅创作于1919年的一篇短篇小说,揭示了封建社会中的伪医和药害问题。
故事讲述了一个小村庄中毒而亡的孩子,以及他母亲和村民们的无能和苦闷。
通过对于村民们的描写和对于伪医的批判,鲁迅呼吁人们对于医疗问题应当保持警惕,并对现实中存在的伪医现象进行警醒。
这篇小说揭示了封建社会中的丑恶和伪善,让人深思。
结语鲁迅的短篇小说作品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邃的思考打动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
通过对于封建社会的揭露和对于民族问题的思考,他以犀利的笔触勾勒出了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让人们对于社会现实和人性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鲁迅作品全部篇目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树人,字豫才,后改名瑞珂,字豫山,别号鲁迅,是中国现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革命者。
他以犀利的笔触和深刻的思想揭示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人性的扭曲,对中国文学和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他的一生中,鲁迅留下了众多著名的作品,包括小说、散文、杂文、翻译等,每一部作品都在不同程度上反映了他的思想和对社会的关注。
1. 《狂人日记》:这是鲁迅的第一部杰作,也是中国现代散文的开山之作。
通过主人公白求恩的自述,描绘了一个被社会压迫和道德束缚的疯狂者的内心世界,对中国旧传统的痛苦和自由个性的追求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2. 《阿Q正传》:这部小说讲述了一个懦弱但又略带狡黠的农民阿Q的故事。
通过描写阿Q在自卑与嘲笑中的挣扎,鲁迅对中国农民阶级的苦难和落后进行了强烈的讽刺和批评。
3. 《孔乙己》:这个故事讲述了一个善良但被社会边缘化的酒保孔乙己的生活遭遇。
鲁迅通过孔乙己的形象,讽刺了中国封建社会的庸俗和伪善,并对社会弱势群体的处境充满了同情和关怀。
4. 《呐喊》:这是一部充满悲愤和煽动力的短篇小说集。
其中包括了《药》、《明天》、《祝福》等多个作品,通过对社会底层人民的真实生活的揭示,表达了作者对社会不正义和人性扭曲的愤慨和不满。
5. 《故乡》:这是鲁迅的一篇散文作品,以犀利的语言和细腻的描写,直击了旧中国农村社会的痛苦和荒谬。
通过对自己故乡的回忆,鲁迅展现了对家乡的深情和对社会现实的无奈。
6. 《朝花夕拾》:这是鲁迅的一部自传体散文集,通过回忆童年的故事和观察社会的点滴,反映了作者的成长经历和对时代的思考。
其中的《宋定伯父》、《故事新编》、《自序与序跋》等作品,对人性和现实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7. 《墓碑文》:这是鲁迅的一篇政治性文章,用犀利的笔锋揭示了当时中国政治的黑暗和社会的腐败。
通过对一位无辜遭杀的革命烈士的墓碑文的讽刺,表达了作者对政治不公和人性扭曲的愤怒和谴责。
鲁迅经典作品大概内容鲁迅,原名周树人,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之一。
他以深刻的思想、犀利的笔触和对社会现实的揭示而著称。
鲁迅的作品涵盖了小说、散文、杂文、翻译等多个领域,其中几部作品更是被公认为中国文学的经典之作。
本文将对鲁迅的几部经典作品的大概内容进行介绍。
《狂人日记》是鲁迅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中国现代小说的开山之作。
该作以第一人称的形式,通过主人公“我”的叙述,揭示了一个疯狂的人对于社会和人性的痛苦观察。
小说中的主人公被认为是一个精神病患者,但是他对于社会的批判和对人性的怀疑却引发了人们的共鸣。
通过主人公的狂言疯语,鲁迅深刻地揭示了封建社会的种种弊病和人性的扭曲,对于社会的恶习、虚伪和残酷进行了无情的讽刺和抨击。
《阿Q正传》是鲁迅的又一部经典之作,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杰作。
该小说通过描写主人公阿Q的一生,展现了他的懦弱、卑鄙、自卑和虚荣等特点,同时也表现了他对于社会的愤怒和对于自己境遇的无奈。
阿Q是一个懦弱的小人物,他在不断的挫折和打击下,通过自我安慰和自欺欺人的方式来维护自己的尊严。
小说以幽默的笔调和讽刺的手法,揭示了小人物在封建社会的无力和人性的丑陋。
《药》是鲁迅的一篇散文,也是对于封建医学的批判。
这篇散文通过描写主人公患病的过程和封建医生的治疗,表达了对于封建医学的质疑和对于人性的关注。
小说中的主人公因为得了一种奇怪的病,经过了许多封建医生的治疗却没有得到好转,最后只能去找西医。
通过这个故事,鲁迅揭示了封建医学的无能和愚昧,以及人性对于疾病的恐惧和对于生死的思考。
以上仅是对鲁迅几部经典作品的简要介绍,这些作品虽然在不同的文体中,但都共同揭示了社会的黑暗和人性的丑陋。
鲁迅以其独特的笔触和深刻的思想,对封建社会的陈腐和封闭进行了无情的抨击,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人物。
他的作品不仅在当时引起了轰动,而且至今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于人们对于社会现实的反思和对于人性的思考仍然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鲁迅的文学传世之作解读他的艺术成就鲁迅(1881年-1936年),原名周树人,字豫山,浙江绍兴人,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作家和文化思想家。
他以鲜明的个性、深刻的观察力和对社会现实的批判揭示,创作了一系列震撼人心的文学作品,被誉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
在鲁迅的文学传世之作中,他以犀利的笔触、独特的表现手法和深邃的思想内涵,为读者们留下了无法磨灭的艺术足迹。
一、《狂人日记》《狂人日记》是鲁迅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中国现代短篇小说的开山之作。
整篇小说以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通过狂人的视角展现了一个疯狂世界的细节,反映了社会现实中的无理与荒诞。
鲁迅通过幽默的笔调,诙谐的语言,讽刺了封建社会的道德束缚、知识分子的自卑与劣根性,揭示了当时中国社会的丑陋和腐朽。
二、《阿Q正传》《阿Q正传》是鲁迅的另一部代表作品,该作品以小说形式展现了一个底层农民阿Q的悲剧命运。
阿Q所经历的劣根性、自卑与挫折让人深思不已。
鲁迅以揭示阶级矛盾、农民地位的低下以及封建社会的虚伪为主线,对人性的批判与思考贯穿整个作品。
在小说中,鲁迅通过对阿Q性格的塑造和事件的展开,展示了中国社会无奈、扭曲和畸形的一面。
三、《草地》《草地》是鲁迅的中篇小说,被誉为中国现代文学的经典之作。
小说通过虚构的故事情节,展示了中国青年学生在旧中国农村的现实生活。
鲁迅以鲜明的细节描摹,深刻地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深刻触动和对青年一代的期望。
通过对人物形象的塑造和生动的场景描写,鲁迅传递了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对改变命运的渴望。
四、《呐喊》《呐喊》是鲁迅的短篇小说集,以其强烈的批判意识和对社会现实的透彻观察而闻名。
这部作品以艺术的手法揭示了中国封建社会的腐败、冷酷和无耻行为,以及知识分子在这种社会中的迷茫和无力感。
鲁迅通过多个独立的短篇小说,揭示了中国社会各个方面的负面影响,并通过对社会现象的深入剖析,提出了追求自由、民主和人道主义的呼唤。
五、《孔乙己》《孔乙己》是鲁迅的一部短篇小说,通过对一个出身卑微的酒保孔乙己的描写,深刻地表达了对社会底层人群的同情和对社会不公的批判。
关于鲁迅先生写的书的故事
鲁迅先生是中国现代著名的作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他的作品揭示了中国社会的黑暗和封建制度的弊端,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以下是一些与鲁迅先生写的书相关的故事:
1. 《狂人日记》:这是鲁迅先生的第一篇白话小说,讲述了主人公贴近精神崩溃的内心世界,并探索了国民性格的扭曲和社会的困境。
2. 《阿Q正传》:这部小说以阿Q为主角,描绘了一个平庸而虚伪的农民,通过自我欺骗来保护自尊心。
这个角色成为了中国文学中经典的形象,代表着懦弱和无力的个体。
3. 《草地》:这是鲁迅先生的一本小说集,包含了多篇短篇小说和随笔。
这些作品关注社会不公和个人的挣扎,反映了那个时期的社会动荡和人们的苦难经历。
4. 《呐喊》:这是鲁迅先生最著名的散文集之一,包括了一系列批判封建制度、揭示社会矛盾的散文和小说。
这本书对中国现代文学产生了重要影响,启发了后来的作家和知
识分子。
鲁迅先生的作品以其深刻的思想和对社会问题的关注而闻名。
他的文字直接,触及人心,引起了广泛的共鸣。
这些作品至今仍被广泛阅读和研究,对中国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鲁迅的作品简介一、引言鲁迅,原名周樟寿,是现代中国最著名的作家、文化评论家和思想家之一。
他的作品深刻揭示了中国社会的黑暗面,对中国文学和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鲁迅的主要作品,包括小说、散文和文化评论。
二、小说作品1. 《狂人日记》这是鲁迅的第一部小说作品,也是他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
小说以第一人称的形式讲述了主人公牛仔的内心世界,揭示了他对社会风气和人性的批判。
通过牛仔的疯狂言行,鲁迅揭示了旧中国封建社会的无能和腐败。
2. 《阿Q正传》这部小说讲述了一个懦弱却自以为是的小人物阿Q的故事。
通过阿Q的悲剧遭遇,鲁迅揭示了中国社会中无数人的愚昧和软弱。
这部小说对广大群众产生了巨大的触动,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成为鲁迅最具影响力的作品之一。
3. 《孔乙己》这是一部短篇小说,讲述了一个出身低微的酒肉朋友孔乙己的故事。
通过孔乙己的命运和悲惨经历,鲁迅揭示了封建社会底层人民的困境和无奈。
这部作品以其鲜明的写实主义风格和深刻的社会洞察力,成为中国现代文学的经典之作。
三、散文作品1. 《狗的天空》这是鲁迅的一篇散文作品,描述了一个反映市民生活的故事。
通过这个故事,鲁迅揭示了社会不公和人性的黑暗面。
这篇散文以其真实的描写和深刻的洞察力,成为鲁迅散文风格的代表之一。
2. 《悼念我的朋友》这是鲁迅为了纪念朋友胡适而写的一篇散文。
在这篇散文中,鲁迅回忆了和胡适的友谊,并表达了对胡适的敬佩和怀念之情。
这篇散文以其真挚的情感和朴实的语言风格,打动了众多读者,并成为鲁迅散文创作的佳作之一。
四、文化评论作品1. 《狂人日记·王维·四十年的风雨》这是鲁迅在《狂人日记》一书中的一篇文化评论作品。
他以王维的长生不老和四十年混沌无功为例,讽刺了中国封建社会的腐朽和无能。
这篇文化评论作品以其犀利的批判性和对封建社会的深刻剖析,成为中国现代文化批评的典范之一。
2. 《中国人味十足》这是鲁迅对中国文化的一篇评论作品。
鲁迅优秀作品简介
鲁迅在1918年5月,首次以“鲁迅”作笔名,发表了中国文学第
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他的著作以小说、杂文为主,代表作有:
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阿Q正传》
等皆收于《呐喊》中)
散文集:《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
散文诗集、杂文集:《野草》、《坟》、《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华盖集续编的续编》、《南腔北调集》、《三闲集》、《二心集》、《而已集》、《花边文学》《伪自由书》、《附集》、《准风月谈》、《集外集》、《且介亭杂文集》《且介亭杂文
二集》、《且介亭杂文末编》等18部。
人物名言
诗句
1、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鲁迅·自嘲)
2、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鲁迅·自题小像)
3、心事浩茫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
(鲁迅·无题)
4、血沃中原肥劲草,寒凝大地发春华。
(鲁迅·无题)
5、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
(鲁迅.《为了忘却的纪念》)
6、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
(鲁迅)
7、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
(鲁迅题三义塔)
8、岂有豪情似旧时,花开花落两由之。
(鲁迅·悼杨铨)
9、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鲁迅评《史记》)
言论
1、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
2、倘只看书,便变成书橱。
3、我好像是一只牛,吃的是草,挤出的是奶、血。
(鲁迅说,许广平载于《欣慰的纪念》)
4、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
(《故乡》)
5、哪里有天才,我是只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了工作上了。
6、唯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唯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
7、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私。
8、愈艰难,就愈要做。
改革,是向来没有一帆风顺的。
9、我们目下的当务之急是:一要生存,二要温饱,三要发展。
10、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做、敢当。
11、以前阔气的要复古,正在阔气的要保持现状,未曾阔气的要革新,大抵如此,大抵!
12、人类总不会寂寞,以为生命是进步的,是天生的。
13、只要从来如此,便是宝贝。
14、事实是毫无情面的东西,它能将空言打得粉碎。
15、墨写的谎说,决掩不住血写的事实。
16、其实先驱者本是容易变成绊脚石的。
17、贪安稳就没有自由,要自由就要历些危险。
只有这两条路。
18、假使做事要面面顾到,那就什么事都不能做了。
19、时间就是性命。
无端的空耗别人的时间,其实是无异于谋财害命的。
20、做一件事,无论大小,倘无恒心,是很不好的。
21、死者倘不埋在活人心中,那就真真死掉了。
22、改造自己,总比禁止别人来的难。
23、只要能培一朵花,就不妨做做会朽的腐草。
24、当我沉默的时候,我觉得充实;我将开口,同时感到空虚。
25、过去的生命已经死亡。
我对于这死亡有大欢喜,因为我借此知道它以前存活。
26、死亡的生命已经朽腐。
我对于这朽腐有大欢喜,因为我借此知道它还非空虚。
27、但我坦然,欣然。
我将大笑,我将歌唱。
28、我自爱我的野草,但我憎恶这以野草作装饰的地面。
29、待我成尘时,你将见我的微笑!
30、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记念刘和珍君》)
31、怀疑并不是缺点。
总是疑,而并不下断语,这才是缺点。
32、纠缠如毒蛇,执著如冤鬼。
激烈得快的,也平和的快,甚至于也颓废的快。
33、巨大的建筑,总是一木一石叠起来,我们何尝做做这个木一石呢?我时常做些零碎事,就是为此。
34、宁可与敌人明打,不欲受同人暗算。
35、明言着轻蔑什么人,并不是十足的轻蔑。
惟沉默是的轻蔑------的轻蔑是无言,而且连眼珠也不转过去。
36、唯独革命家,无论他生或死,都能给大家以幸福。
37、凡事总需研究,才会明白。
38、生活太安逸了,工作就会被生活所累。
39、使一个人的有限的生命,更加有效,也即等于延长了人的生命。
40、我的确时时解剖别人,不过更多的是无情地解剖我自己。
41、走上人生的路途吧。
前途很远,也很暗。
不过不要怕,不怕的人面前才有路。
42、人生最苦痛的是梦醒了无路可走。
43、谦以待人,虚以接物。
44、自由固不是钱所买到的,但能够为钱而卖掉。
45、希望是附丽于存有的,有存有,便有希望,有希望,便是光明。
46、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47、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喜剧将那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
48、伟大的心胸,应该表现出这样的气概——用笑脸来迎接悲惨的厄运,用百倍的勇气来应付一切的不幸。
49、在运动会上,优胜者固然可敬,但那虽然落后而仍非跑到终点不止的竞技者和见了这样竞技者而肃然不笑的看客,乃正是中国将来的脊梁。
50、不满足是向上的车轮。
51、只看一个人的著作,结果是不大好的:你就得不到多方面的优点。
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很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
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
(《致颜黎民》)
52、中国虽发明火药,却只会用来放烟花炮竹;发明罗盘,也是用来看风水。
53、我一向不相信昭君出塞会安汉,木兰从军就能够保隋;也不信妲己亡殷,西施沼吴,杨妃乱唐的那些古老话。
我以为在男权社会里,女人是决不会有这种大力量的,兴亡的责任,都应该男的负。
但向来的男性的作者,大抵将败亡的大罪,推在女性身上,这真是一钱不值的没有出息的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