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鉴赏之语言【精选】
- 格式:ppt
- 大小:462.51 KB
- 文档页数:24
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鉴赏诗歌语言,可从语言内容、语言风格、表达效果三个方面入手。
依照诗词鉴赏家的观点,就是要注意“表情达意之美,语言特色之美、表达效果之美”。
一、语言内容(一)从内容的角度分析,诗歌语言可分为:意象语言、情感语言、象征语言、典故语言。
1、意象语言(词语):诸如松、竹、梅、菊一类事物被人们赋予特定的象征意义,象征人高洁的品格,诗人常借助它们表达一定的思想感情。
如陆游的《卜算子·咏梅》,以梅自喻,表现自己不与争宠邀媚、阿庾奉承之徒为伍的品格和不畏谗毁、坚贞自守的铮铮傲骨。
其他常见意象如桃花象征美人、鸟象征自由等。
2、情感语言(词语):“悲”“孤”等词语能直接表露感情,如“万里悲秋常作客”(杜甫《登高》);还有间接表露的,如“不堪身外悲前事,强向杯中觅旧春”(李益《答许五端公马上口号》),“不堪”“强”写出了诗人不堪回首青春年少时之佳境,只能从酒杯中去回想旧日的事了,传达出内心的凄凉、意绪的消沉。
3、象征语言(诗句):有些是某些诗句本身有一定的象征意义,有些是全诗常通过具体事物来说理,即说理诗。
如“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虞世南《蝉》),作者是在强调立身高洁的人,并不需要某种外在的凭借,自能声名远播。
“江山如有待,花柳自无私”(杜甫《后游》),写江山花柳像在等待人们去欣赏,用来说明大自然了无私心的道理。
4、典故语言(词语或诗句):如“秋水”指眼睛,“盗泉”旧时常喻不义之财[见《尸子》卷下:“(孔子)过于盗泉,渴矣而不饮,恶其名也。
”],“鸿雁”指书信(见《汉书》载苏武归汉之事)等。
它们大多源于历史典故,这方面需要学生平时加强课外阅读,积累历史知识,提高文化修养。
如《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化用了霍去病“封狼居胥山,禅于姑衍”的故事;《长亭送别》中的“淋漓襟袖啼红泪,比司马青衫更湿”明显化用了白居易的诗句。
(二)从语法角度分析,要关注数量词、名词、动词、形容词和副词。
古诗词鉴赏赏析句子(2)古诗词鉴赏赏析句子一、鉴赏诗歌的形象鉴赏诗歌的形象就是通过分析诗歌意象的个性特征,感悟其中所包含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诗歌的社会意义。
a、注意意象的色彩(字面和暗示)。
色彩传递着诗人不同的情感体验。
暖色—热烈活泼、积极向上、意气风发;冷色—冷漠低沉、消极颓唐、孤寂凄凉。
如:“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绝句》),诗中“黄、翠、白、青”四种鲜明的色彩,织成一幅绚丽的图景,传达出无比欢欣的心情。
b、通过动静结合,相互映衬的手法开拓诗境,传达情感。
如:“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王维《鸟鸣涧》),诗中“花落、月出、鸟鸣”这些动态的景物,既使诗显得富有生机,又突出显示了“春涧” 的幽静。
c、诗歌的形象有时与民族历史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生活方式、心理特点等各方面发生联系,被赋予某种特殊意义。
我们在鉴赏时要优先考虑这些具有象征意义的特殊意象。
特殊意象:“望月怀远” 、“伤春悲秋”、“见流水则思年华易逝,梧桐细雨则凄楚悲凉”。
鸿雁——思乡,信使;杜鹃——薄命佳人,忧国志士,哀惋,至诚;鹧鸪——思乡,凄情;东篱——山尘脱俗之境;菊花——高洁品质;杨柳——依依离别;岁寒三友(松、竹、梅)——傲骨桃花——美人;鸟——自由。
分析诗歌形象应注意景和情、物与情;景和人,物与人之间的关系。
a.借景抒情“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王维《山居秋瞑》)b.托物言志“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陆游《卜算子?咏梅》)“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于谦《咏石灰》)c.感物伤怀“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杜甫《孤雁》)d.情景交融“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 (杜甫《绝句》)二、鉴赏诗歌的语言1、熟记常用术语,如:准确、生动、形象、传神、凝练、精辟、简洁、明快、清新、隽永、新奇、优美、绚丽、工丽、含蓄、质朴、自然、奔放等。
2、注意“诗眼”(“炼字”)如:“红杏枝头春意闹”;“春风又绿江南岸”;“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和表达技巧[考纲点击]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E级。
鉴赏诗歌语言一、鉴赏诗歌语言可着重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 理解关键词语。
要抓住诗中的关键动词、形容词、名词。
动词,往往能够使全诗的语言生动形象,它往往是一首诗歌的诗眼。
如“红杏枝头春意闹”中的“闹”。
形容词不仅可以从形、声、色、光等方面点出形象的特点,还能传达出作者的感情。
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中的“直”和“圆”字,名词在古代诗歌中主要表现为一些典型的意象。
在抓名词的时候,尤其要注意那些具有特定意义的意象及多个意象叠加的现象,如“楼船夜雪瓜洲渡,铁了秋风大散关”一句用六个意象描绘了两幅气势磅礴的抗金斗争图。
此外,有些诗歌还应注意数词和副词的使用。
数词不仅可以写出事物的数量,而且它在诗歌中的巧妙使用常能收到出人意料的表达效果,如齐己的《早梅》“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中的“一”字就显示出此梅先于众梅,不同寻常。
而“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中的副词“尽”字,写出了戌边将士无一例外的思乡之情。
2. 鉴赏语言风格。
语言风格,是指诗人在长期的创作实践中逐渐形成的独特的语言艺术个性,是诗人的个性气质、诗歌美学观念在作品中的凝结,是具有恒定性的区别于其他诗人的艺术特色。
它对于我们鉴赏诗歌有着不小的帮助。
风格就大处而言,有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之分。
从诗、词、曲的总体风格讲,有诗庄、词媚、曲谐之说,而词又有豪放和婉约之别。
(相关链接)古代诗歌鉴赏常用词语清新平淡绚丽明快含蓄自然工丽直率清幽雄奇奔放悲慨质朴简洁洗炼沉郁(1)许多作家有自己的独特风格豪放:苏轼、辛弃疾婉约:柳永、李清照、姜夔隽永:李煜、刘禹锡自然:谢眺、谢灵运清新飘逸:李白沉郁顿挫:杜甫雄浑悲壮:屈原雄健高峻:王安石、王昌龄淡远闲静:陶渊明恬淡优美:王维(2)不同类的诗的风格不同宫廷诗:缠绵婉转田园诗:恬淡宁谧山水诗:清新优美边塞诗:悲凉慷慨讽喻诗:沉郁激愤咏史诗:雄浑壮阔值得注意的是,某一风格的诗人的特例又往往是命题点。
古诗鉴赏常用语(一)诗歌内容1、送别诗:依依不舍或别后思念;表达的是依依不舍之情还有分别后的思念或是对远行友人的劝勉。
2、咏史诗:感叹昔盛今衰或借古讽今;一般是凭吊古代的人和事,对人,表达缅怀之情;对事,表达昔盛今衰的感叹。
3、边塞诗:建功立业或厌战思乡;大多表现对战争的厌恶对安定生活的向往或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也有表现诗人杀敌报国的豪情。
4、咏物诗:借景抒情或托物言志;表现作者与众不同、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品质,或表达报国无门,怀才不遇的伤感。
5、闺怨诗:对远人怀念或对战争的不满……(二)诗歌形象1、豪放洒脱的形象如李白的“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将进酒》),表现了他淡于富贵、傲视圣贤的思想,也反映了李白傲岸不羁、豪放自负的性格。
2、忧国忧民、青衫泪沾的形象如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土俱欢颜。
……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诗人并不仅停留在个人的哀怨中,却能推己及人,其忧国忧民的精神可见一斑;自居易的“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琵琶行》),着一“泣”字与“湿”字,大大拓宽了诗的意境。
3、归隐田园、钟情山水的形象如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饮酒》),写的是悠游自在的隐居生活,说明诗人安贫乐道的思想。
4、爱惜人才的形象如龚自珍的“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己亥杂诗》),其对人才的渴求,毫无遮拦地表现在字里行间。
5、儿女情长的形象如李商隐的“相见时难别亦难,东凤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无题》),诗歌写了暮春时节与所爱女子离别时的无限忧伤和别后相思的绵绵情意,表达的是对忠贞不渝的爱情的歌颂。
(三)诗歌情感惜别之情、黍离之情(表达的是对物是人非的无限惋惜及悲痛之情)、思乡之情、怀古之情、讽喻之情、报国之情、咏景之情、恋友之情。
(四)诗歌语言1、平实质朴:其特点是选用确切的字眼直接陈述,或用白描,不加修饰,显得真切深刻,平易近人。
古代诗歌鉴赏——鉴赏诗歌语言嗨,各位朋友!今天咱们来聊一聊古代诗歌的语言艺术,这可是个大热门话题呢!想象一下,那些诗人大咖们,他们用词多巧妙啊,每一个字都像是经过精心打磨的宝石,闪闪发光。
咱们今天就来好好欣赏一下这些“宝石”,感受一下古人的智慧和才情!咱们得说说“意境”这个词。
这可不是随便说说的,古人写诗讲究的是“言有尽而意无穷”。
比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四句诗,看似简单,却让人回味无穷。
你看,“依山尽”、“入海流”,这不就是描绘了一幅壮美的山河画面嘛!而“欲穷千里目”,更是让人不禁想要攀登更高的楼台,去追寻更广阔的视野。
这就是古人通过简洁的语言,传达出深远的意境。
再来说说“修辞手法”。
古人在写诗时,可是会运用各种修辞手法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
比如说“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这句诗,用了“对偶”和“夸张”的修辞手法,既形象生动又富有诗意。
还有“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这句诗,则是运用了设问和反问的修辞手法,让人不禁想问:“明月何时才能出现?”这种修辞手法让诗句更加耐人寻味。
当然啦,咱们也不能忘了那些经典的成语俗语。
它们就像是古人智慧的结晶,用来形容事物、表达情感都恰到好处。
比如“画龙点睛”这个成语,用来形容文章或画作中的关键一笔,使整幅作品顿时生动起来。
再比如“杯弓蛇影”这个成语,用来形容因为误会而产生不必要的恐慌或忧虑。
这些成语俗语不仅丰富了我们的表达方式,也让我们更容易理解和记住古人的智慧。
咱们来说说“押韵”。
古人写诗时,常常会注重押韵,这是为了增加诗歌的音乐性和节奏感。
就像我们小时候学的那些儿歌,虽然内容简单,但旋律优美,让人听了心情愉悦。
在古代诗歌中,押韵也是一种常见的技巧,它能让诗歌更加悦耳动听。
古代诗歌的语言艺术真是丰富多彩,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通过欣赏这些“宝石”,我们可以感受到古人的智慧和才情,也可以提升自己的审美能力和文学素养。
古典诗歌鉴赏之鉴赏诗歌的语言嗨,朋友们!今天咱们来聊聊那个老生常谈但永远让人津津乐道的话题——古典诗歌的语言艺术。
想象一下,你手中捧着一本厚厚的《唐诗三百首》,字里行间流淌着古人的智慧和情感,那感觉,是不是有点像打开了一扇通往古代世界的大门?首先得提提那些诗人们的“金句”。
比如李白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这一句,简直能把月光拍到地上,美得让人想打呼噜。
还有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句不仅描绘了壮丽的景色,还告诉我们要勇于挑战自我,看世界的美好。
这些诗句,就像是生活中的调味料,给咱们的日子增添了几分诗意和趣味。
再来说说那些押韵的“神曲”。
像王维的《相思》、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这些诗不单单是文字的游戏,它们就像儿时唱的歌谣,简单却能触动心灵。
特别是那句“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多美的意境啊!咱们也不能忘了那些充满哲理的诗句。
王勃的《滕王阁序》中说:“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这画面美得让人窒息,仿佛能听见江水的潺潺声,感受到那份超脱尘世的宁静。
说到这儿,你是不是已经感受到了古典诗歌的魅力?没错,它不仅仅是文字的组合,更是情感和智慧的结晶。
每当我们读起这些诗句,就好像跟古人面对面交流,那种穿越时空的感觉,真是让人心潮澎湃。
不过呢,咱们在欣赏的也得有点自己的思考。
比如读到“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时候,是不是也能想到远方的亲人和朋友?读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的时候,是不是也会感慨那份深厚的友谊?古典诗歌的语言就像是一把钥匙,它能打开我们的心灵之门,让我们在繁忙的生活中找到一片宁静和美好。
下次当你再次吟诵这些诗句时,不妨闭上眼睛,用心去感受那份来自千年前的智慧和温暖。
怎么样,是不是觉得这次的鉴赏之旅既轻松又有趣?咱们下次再见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