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封件基础知识.
- 格式:ppt
- 大小:2.78 MB
- 文档页数:81
密封的分类密封可分为静密封和动密封两大类。
静密封主要有垫密封、密封胶密封和直接接触密封三大类。
根据工作压力,静密封又可分为中低压静密封和高压静密封。
中低压静密封常用材质较软宽度较宽的垫密封,高压静密封则用材质较硬接触宽度很窄的金属垫片。
动密封可以分为旋转密封和往复密封两种基本类型。
按密封件与其作相对运动的零部件是否接触,可分为接触式密封和非接触式密封;按密封件和接触位置又可分为圆周密封和端面密封,端面密封又称为机械密封。
动密封中的离心密封和螺旋密封,是借助机器运转时给介质以动力得到密封,故有时称为动力密封。
根据密封结构的类型、密封机理、密封件形状和材料等,密封可按表29.2-1分类。
表29.2-1 密封的分类密封的造型对密封的基本要求是密封性好、安全可靠、寿命长,燕应力求结构紧凑,系统简单,制造维修方便,成本低廉,大多数密封件易损件,应保证互换性,实现标准化、系列化。
各种型式的密封,都有其特点和使用范围,设计密封时应先进行分析比较。
表密封类型使用条件耐压性耐高速性耐热性耐寒性耐久性用途备注往复运动转动填料密封良良良良良可可泵、水轮机、阀、高压釜可用缠绕填料、纺织填料或成型填料O形圈密封良可良可-良可-良可可活塞密封可广泛用作静密封,此时耐久性良好Y形圈密封优×优良良-可可可活塞密封有时作静密封密封设计中的几个问题3.密封设计中的几个问题3.1 密封用材料密封材料应满足密封功能的要求。
由于被密封的介质不同,以及设备的工作条件不同,要求密封材料具有不同的适用性。
对密封材料的要求是:①材料致密性好,不易泄漏介质;②有适当的机械强度和硬度;③压缩性和回弹性好,永久性变形小;④高温下不软化、不分解,低温下不硬化、不脆裂;⑤抗腐蚀性能好,在酸、碱、油等介质中能长期工作,其体积一硬度变化小,且不粘附在金属表面上;⑥摩擦系数小,耐磨性好;⑦具有与密封面贴全的柔软性;⑧耐老化性好,经久耐用;⑨加工制造方便,价格便宜,取材容易。
密封基础知识介绍分解目录一、密封技术概述 (2)1. 密封定义及作用 (3)2. 密封技术发展历程 (3)3. 密封技术应用领域 (5)二、密封基本原理及分类 (6)1. 密封基本原理 (7)2. 密封类型及特点 (9)(1)按密封结构分类 (10)(2)按密封材料分类 (12)(3)按密封作用分类 (13)三、密封基础知识介绍 (14)1. 密封件基本知识 (15)(1)密封件定义及功能 (17)(2)密封件种类与选用 (18)(3)密封件的材料选择 (18)2. 密封介质及选择 (19)(1)液体介质 (21)(2)气体介质 (21)(3)其他介质及选择要点 (22)3. 密封技术参数与要求 (23)(1)压力范围及允许泄漏量 (25)(2)温度范围及影响 (26)(3)转速与摩擦性能要求 (27)四、密封安装与维护知识 (28)1. 密封安装注意事项 (29)(1)安装前的准备事项 (30)(2)安装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31)(3)安装后的检查与验收 (32)2. 密封维护与管理 (32)(1)日常检查与维护 (34)(2)定期维护与保养 (35)(3)密封件的更换与报废标准 (35)五、密封故障分析及解决方法 (36)1. 密封故障类型及原因分析 (37)(1)常见密封故障类型 (39)(2)故障原因分析及排查方法 (40)2. 密封故障解决方法与预防措施 (41)一、密封技术概述密封技术作为一种重要的工程技术,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包括机械、化工、汽车、航空航天等。
密封技术的主要目的是防止介质(如液体、气体、固体颗粒)在特定空间或设备内发生泄漏,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提高工作效率,并保障人员安全。
密封技术涉及的领域广泛,涵盖材料科学、流体力学、热力学、摩擦学等多个学科。
密封技术按照不同的分类方式可以划分为多种类型,按照密封件的结构形式,可以分为静态密封和动态密封两大类。
静态密封主要用于固定位置的密封,如法兰连接处的密封垫、螺纹连接的密封剂等。
常用密封知识一、密封的分类、结构及工作原理(一)密封的基本类型:密封可分为静密封和动密封两大类。
结合面静止的密封称为静密封,结合面产生相对运动的密封称为动密封;静密封主要有垫密封、胶(或带)密封和接触密封三大类;动密封可分为旋转密封和往复密封两种基本类型。
按密封件与其作相对运动的零部件是否接触,可分为接触式密封和非接触式密封;一般来说,接触式密封的密封性好,但受密封面摩擦磨损限制,仅适用于密封面线速度较低的场合,非接触式密封的密封性较差,适用于线速度较高的场合,在接触式密封中,按密封件的接触位置又可分为圆周(径向)密封和端面(轴向)密封。
非接触动密封有迷宫密封和动力密封等。
前者是利用流体在间隙内的节流效应限制泄漏,泄漏量较大,通常用在级间密封等密封性要求不高的场合。
动力密封有离心密封、浮环密封、螺旋密封等,是靠动力元件产生压力抵消密封部位两侧压力差以克服泄漏,它有很高的密封性,但能耗大,且难以获得高压力。
非接触式密封由于密封面不直接接触,起动功率小,寿命长,如果设计得合理,泄漏量也不会太大,但这类密封是利用流体力学的平衡状态而工作的,如果运转条件发生变化,就会引起泄漏量很大的波动;而且市场上不能直接购到这类密封件,基本上都由用户自行设计。
(二)密封的分类:按密封的安装或工作状态,密封可分为以下几种:1.挤压密封:“O”型密封圈、“D”型密封圈、“X”型密封圈、矩形密封圈、其他截面形状。
2.旋转轴唇形密封:内包骨架型、外露骨架型、装配型、组合型。
3.往复运动密封圈:Y型密封圈、U型密封圈、V型密封圈、J型密封圈、L型密封圈、蕾形密封圈、鼓形密封圈、山形密封圈、活塞环密封、组合密封圈(V形组合圈、格莱圈、多件组合结构密封)。
4.密封胶:粘着型、可剥型。
5.填料密封:垫片、填料函。
(三)密封的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1.静密封主要是广泛应用于端面密封,如管道、泵、阀等法兰连接处各种壳体接合面的各种截面形状的挤压型垫片密封,以及带、胶等填隙型密封。
密封基础知识密封是指在两个相对运动的部件之间的接合处,通过其中一种方式形成的一种静止液态或固态的物质层,用于防止介质泄漏或外部环境的杂质进入。
密封系统广泛应用于机械设备、汽车、飞机、船舶等领域中。
基本结构密封的基本结构包括密封件和密封座。
密封件是指用于保持密封效果的零件,包括密封圈、密封垫片、密封条等。
密封座是指安装在设备上的表面,用于接受密封件的压力,保证密封件与设备的接触平面良好。
常见的密封件有以下几种形式:1.密封圈:密封圈是一种环形零件,通常用于密封液体或气体的介质。
密封圈的材料一般为橡胶、金属、聚四氟乙烯等,根据密封圈的用途和工作条件选择不同的材料。
常见的密封圈有O型圈、U型圈、Y型圈等。
2.密封垫片:密封垫片是一种用于填补接合面间隙的密封件,通常用于静态密封。
密封垫片的材料一般为金属、柔性石墨、鸭子木等。
常见的密封垫片有平垫片、波纹垫片、渐进垫片等。
3.密封条:密封条是一种条状密封件,通常用于防止液体或气体在设备连接处的泄漏。
密封条的材料一般为橡胶、塑料等。
常见的密封条有胶质密封条、塑料密封条等。
密封座可以根据不同应用场景的需要选择不同的材料和结构形式。
常见的密封座有以下几种:1.平面密封座:平面密封座用于两个平行的表面之间的密封,通常使用金属或塑料材料制成。
2.凸缘密封座:凸缘密封座用于连接两个法兰之间的密封,通常使用金属制成。
凸缘间的密封则通过紧固螺栓来实现。
3.圆锥密封座:圆锥密封座用于两个圆锥表面之间的密封,通常使用硬质合金等材料制成。
4.滑动密封座:滑动密封座用于两个相对移动的零件之间的密封,通常使用特殊润滑材料制成。
密封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密封件与密封座之间的接触面形成一个闭合的密封介质层,阻止介质泄漏或外界杂质的进入。
密封的效果取决于密封件和密封座之间的接触压力、密封件的弹性、材料的选择以及接触面的处理等因素。
在实际应用中,密封件和密封座的选择要根据工作条件和介质的性质来确定。
密封知识点总结一、密封的基本原理1.密封的定义密封是指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密封面按一定的方式和一定的力量加压在一起,以阻止液体、气体或固体的泄漏。
密封可以分为静密封和动密封两种,静密封指的是在不移动的情况下完成密封,而动密封指的是在运动状态下完成密封。
2.密封的基本原理密封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密封件在一定的压力下对密封面施加一定的接触压力,使其在接触面上形成一定的压力和形变,以阻止液体、气体或固体的泄漏。
密封的基本原理包括接触压力原理、形变原理和表面状态原理。
3.密封的要求密封的要求主要包括静密封的要求和动密封的要求。
静密封的要求包括密封性、耐压性、耐温性、耐腐蚀性和耐磨性等,动密封的要求包括密封性、内泄漏和外泄漏等。
二、密封的分类1.按压力情况分类按压力情况可以分为低压密封、中压密封和高压密封三种。
低压密封一般指的是在1MPa以下的压力下工作的密封,中压密封指的是在1-10MPa的压力下工作的密封,高压密封指的是在10MPa以上的压力下工作的密封。
2.按工作状态分类按工作状态可以分为静密封和动密封两种。
静密封指的是在不移动的情况下完成密封,动密封指的是在运动状态下完成密封。
3.按密封方式分类按密封方式可以分为机械密封和软密封两种。
机械密封指的是利用机械紧固件和密封件的相互作用来实现密封,软密封指的是利用弹性变形的材料来实现密封。
4.按密封件形状分类按密封件形状可以分为平面密封、接触密封和封割密封三种。
平面密封指的是利用平坦的密封面来实现密封,接触密封指的是利用弹性变形的密封件来实现密封,封割密封指的是利用切割作用来实现密封。
5.按密封材料分类按密封材料可以分为金属密封、非金属密封和半金属密封三种。
金属密封指的是利用金属材料来实现密封,非金属密封指的是利用非金属材料来实现密封,半金属密封指的是利用金属和非金属结合的材料来实现密封。
三、密封材料1.橡胶密封件橡胶密封件是一种适用于低压密封和静密封的密封件,具有优良的弹性和变形性能。
常用密封知识一、密封的分类、结构及工作原理(一)密封的基本类型:密封可分为静密封和动密封两大类。
结合面静止的密封称为静密封,结合面产生相对运动的密封称为动密封;静密封主要有垫密封、胶(或带)密封和接触密封三大类;动密封可分为旋转密封和往复密封两种基本类型。
按密封件与其作相对运动的零部件是否接触,可分为接触式密封和非接触式密封;一般来说,接触式密封的密封性好,但受密封面摩擦磨损限制,仅适用于密封面线速度较低的场合,非接触式密封的密封性较差,适用于线速度较高的场合,在接触式密封中,按密封件的接触位置又可分为圆周(径向)密封和端面(轴向)密封。
非接触动密封有迷宫密封和动力密封等。
前者是利用流体在间隙内的节流效应限制泄漏,泄漏量较大,通常用在级间密封等密封性要求不高的场合。
动力密封有离心密封、浮环密封、螺旋密封等,是靠动力元件产生压力抵消密封部位两侧压力差以克服泄漏,它有很高的密封性,但能耗大,且难以获得高压力。
非接触式密封由于密封面不直接接触,起动功率小,寿命长,如果设计得合理,泄漏量也不会太大,但这类密封是利用流体力学的平衡状态而工作的,如果运转条件发生变化,就会引起泄漏量很大的波动;而且市场上不能直接购到这类密封件,基本上都由用户自行设计。
(二)密封的分类:按密封的安装或工作状态,密封可分为以下几种:1.挤压密封:“O”型密封圈、“D”型密封圈、“X”型密封圈、矩形密封圈、其他截面形状。
2.旋转轴唇形密封:内包骨架型、外露骨架型、装配型、组合型。
3.往复运动密封圈:Y型密封圈、U型密封圈、V型密封圈、J型密封圈、L型密封圈、蕾形密封圈、鼓形密封圈、山形密封圈、活塞环密封、组合密封圈(V形组合圈、格莱圈、多件组合结构密封)。
4.密封胶:粘着型、可剥型。
5.填料密封:垫片、填料函。
(三)密封的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1.静密封主要是广泛应用于端面密封,如管道、泵、阀等法兰连接处各种壳体接合面的各种截面形状的挤压型垫片密封,以及带、胶等填隙型密封。
常用密封知识一、密封的分类、结构及工作原理(一)密封的基本类型:密封可分为静密封和动密封两大类。
结合面静止的密封称为静密封,结合面产生相对运动的密封称为动密封;静密封主要有垫密封、胶(或带)密封和接触密封三大类;动密封可分为旋转密封和往复密封两种基本类型。
按密封件与其作相对运动的零部件是否接触,可分为接触式密封和非接触式密封;一般来说,接触式密封的密封性好,但受密封面摩擦磨损限制,仅适用于密封面线速度较低的场合,非接触式密封的密封性较差,适用于线速度较高的场合,在接触式密封中,按密封件的接触位置又可分为圆周(径向)密封和端面(轴向)密封。
非接触动密封有迷宫密封和动力密封等。
前者是利用流体在间隙内的节流效应限制泄漏,泄漏量较大,通常用在级间密封等密封性要求不高的场合。
动力密封有离心密封、浮环密封、螺旋密封等,是靠动力元件产生压力抵消密封部位两侧压力差以克服泄漏,它有很高的密封性,但能耗大,且难以获得高压力。
非接触式密封由于密封面不直接接触,起动功率小,寿命长,如果设计得合理,泄漏量也不会太大,但这类密封是利用流体力学的平衡状态而工作的,如果运转条件发生变化,就会引起泄漏量很大的波动;而且市场上不能直接购到这类密封件,基本上都由用户自行设计。
(二)密封的分类:按密封的安装或工作状态,密封可分为以下几种:1.挤压密封:“O”型密封圈、“D”型密封圈、“X”型密封圈、矩形密封圈、其他截面形状。
2.旋转轴唇形密封:内包骨架型、外露骨架型、装配型、组合型。
3.往复运动密封圈:Y型密封圈、U型密封圈、V型密封圈、J型密封圈、L型密封圈、蕾形密封圈、鼓形密封圈、山形密封圈、活塞环密封、组合密封圈(V形组合圈、格莱圈、多件组合结构密封)。
4.密封胶:粘着型、可剥型。
5.填料密封:垫片、填料函。
(三)密封的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1.静密封主要是广泛应用于端面密封,如管道、泵、阀等法兰连接处各种壳体接合面的各种截面形状的挤压型垫片密封,以及带、胶等填隙型密封。
紧固件与密封件基础知识一:紧固件的定义紧固件也称为标准件,是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零件紧固连接成为一个整体时所采用的一类机械零件的总称螺丝是紧固件的通用说法一一日常口语(一).紧固件的种类:1,螺栓:由头部和螺杆(带有外螺纹的圆柱体)两部分组成的一类紧固件,需与螺母配合,用于紧固连接两个带有通孔的零件,这种连接形式称为螺栓连接。
如果把螺母从螺栓上旋下,就可以使两个零件分开,属于可拆卸连接。
按头部形状区分有六角头、梅花头、外六花、圆头(内六角、内六花)、方头等标注尺寸为有效长度,不包括头部位置2.螺柱:没有头部,两端均为外螺纹的一类紧固件。
连接时一端须旋入带内螺纹的零件中,可以起到定位作用,另一端穿过带通孔的零件再旋上螺母即可使两个零件连接成一体。
3.螺钉:也是由头部和螺杆两部分构成,按用途分为三类:a.连接用(有六角头,圆头(内六角、内六花)、平头、半圆头、沉头、头部形态有十字型、一字型、内六角(花)型等;b.定位用(紧定螺钉);c.特殊螺钉(如吊环)4.螺母:内孔带螺纹,有六角形、圆形,方形等5.自攻螺钉6.木螺丝7.垫圈:平垫圈、弹簧垫圈8.卡环:用在轴槽或孔槽中,阻止轴或孔上零件轴向移动(二).使用标准:1.中国国家标准(国标):GB2.德国国家标准:DlN3.国际标准:lSO4.日本国家标准:JlS以上均为公制(毫米单位)5.美国国家标准(美制,单位英寸)ANSI6.英国国家标准(英制,单位英寸):BS(三).螺纹简述1.螺纹一一在圆柱或圆锥母体表面上制出螺旋线形、具有特定截面的连续凸起部分2.螺纹的种类:a.按表面形状分圆柱螺纹、圆锥螺纹b.按位置分内螺纹、外螺纹c.按牙型分三角形螺纹(用于连接);矩形螺纹、梯形螺纹、锯齿形螺纹(用于传动)d.按螺旋线方向分左旋右旋(正反牙)e.按螺旋线数量分单线螺纹、双线及多线螺纹,连接多用单线螺纹,其他用于传动f.按牙的大小分粗牙和细牙螺纹3.螺纹五要素:内外螺纹连接时,螺纹的要素必须一致才能顺利连接,螺纹的结构要素具体包含a.牙形(螺纹的表面形状)b.直径(公称尺寸)c.线数(同一圆柱或圆锥表面上螺纹的条数)d.螺距(相邻两牙的轴向距离)e.旋向(左旋、右旋)(四).紧固件的强度(机械性能)等级a.性能等级标记:公制螺拴由两部分数字组成,第一个数字表示公称抗拉强度韵百分之一;第二个数字表示公称屈服点的十倍;这两个数字的乘积为公称屈服点的十分之一常用性能等级4.8级、8.8级、10.9级、12.9级英制螺栓的强度等级一般用对称放射分布的太阳线表示,线条数六条及以上的为高强度螺栓(相当于10.9级)b.螺栓性能等级标识的含义:例如4.8级的普通螺栓的含义是:1.螺栓材质的抗拉强度为400Mpa;2.螺栓材质的屈强比值为0.8;3.螺栓材质的公称屈服强度为400x0.8=320Mpa级c.高强度螺栓的区分及含义:8.8级及以上等级的螺栓称为高强度螺栓,可用在比较重要的位置上,有些部位的螺栓有特殊要求,不可用普通螺栓替代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