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十几减几的口算练习

十几减几的口算练习

十几减几的口算练习
十几减几的口算练习

十几减几的口算练习

班级:姓名:

12-4=9 +7=15-9=11-6=16-7=13-6=14-4=17-8=13-4=11-7=11-3=15-8=

14-6=16-9=12-9=18-9=12-5=13-8=14-5=11-2=

12-7=15-6=11-4=17-9=( )+8=11 5+( )=14 7+( )=16 ( ) +6=12 8+( )=16 2+( )=11

6+( ) =13 9+( )=15 5+( )=13 ( ) +7=12 4+( )=12 8+( )=17

7+7-6=5+8-6=13-5+6=12-9+7=5+8-9=17-9+6=10+5-6=11-5+9=14-5-6=7+5-6=13-9-2=6+9-7=16-7-9=

十几减几 解决问题(一)教学设计

解决问题(一)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进一步复习巩固所学十几减几的内容。 2.过程与方法:通过选择有用信息解决问题,提高学生主动获取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用数学解决问题的乐趣。 教学重点:学会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并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的能力。 教学难点:根据图意提出合理的数学问题。 教学方法:自学、合作、探究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一、寻疑质疑——激发兴趣(15分钟)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春天来了,小朋友在体育老师的带领下在足球场踢足球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出示主题图)能根据已知条件解决“还有几人没来?”这个问题吗?怎样列式计算? (二)自学教材,交流收获 1、出示学习目标(教师把课标中的教学目标解读成通俗易懂的学习目标) (1)根据图片提出合理的数学问题。 (2)能用我们学过的方法解决提出的问题。 (3)学会和同学交流自己的方法。 2、通览文本、汇报收获 (预设:要求还有几个没来用减法) 知道总数一共是16人,其中一部分已经来了9人,要求另一部分还有几人没来,用减法。 16-9= 怎样计算这个算式? 同学们汇报的学习知识点都很好(真好),大多都是我们本节应该学习的知识,还能够总结出一定的规律。 (三)提出疑惑,梳理问题

同学们提出问题很有价值,我们将大家提出的问题归纳、整理、补充为下面的自探提示,希望能为大家本节的学习提供帮助。请看: 1.为什么“我们队踢进了4个”这个条件没用上? 2.怎样验证答案是否正确? 二、合作探究—解疑破疑 小组合作,提出合作要求:(5分钟)教师深入小组,参与学生讨论。 三、展示交流——深化理解 1.在组内交流的基础之上,各组派代表并讲解疑惑和难点。 2.教师点拨,理清基础知识体系 3.教师点拨或精讲。 预设:“踢进了4个”这个信息与人数无关,所以是多余信息。 强调应用题得数后面都要写上单位名称,并加上括号。 强调应用题要答。师板书“答:还有7人没来” 四、实践提升——形成能力( 15 分钟) 1.感悟升华 现在,我们已经解决了自探问题。下面我们再回看一下,开始我们提出的问题还有那些没有解决? 2.本节的知识已经学完,对于本节的学习,谁还有什么问题或不明白的地方?请提出来,大家一起来解决. 3.用所学知识解释说明生活中的现象或事物 1)根据本节学习内容,学生自编习题,交流解答。 请你来当小老师,编一道题,考考大家(同桌)! 2)根据学生自编习题的练习情况,教师有选择的出示下面习题供学生练习。 为了巩固本节知识,加强知识的运用拓展,老师也给大家设计了一些习题,检测一下大家对本节知识的掌握与运用情况。请看: 课件出示p20“做一做” 问:你得到了哪些信息?把你得到的信息说给同学听。 已知条件是什么?求什么?怎么求? 你们有根据这些信息列出算式吗?

第3课时十几减9解决问题

第3课时十几减9解决问题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通过观察和操作进一步经历十几减9的计算过程,比较熟练地掌握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鼓励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探究出多种计算方法,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计算十几减9的算式,渗透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3、引导学生能用“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解决现实问题,使学生初步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从而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 4、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往能力。 二、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计算十几减9的方法解决现实问题。 三、教学难点: 经历探究计算十几减9的思维过程。 四、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口算题卡、小棒 五、教学过程: (一)热身赛 8+9= 15-9= 17-9= 6+7= 13-9= 7+9= 18-9= 9+5= 14-9= 11-9= (1)集体订正 (2)评讲:请你说说17-9你是怎样计算的 (3)指名学生说自己的算法,还有不同的想法吗 (4)师:刚才我们一起复习了前面大家共同探究的十几减九的几种方法,那么老师希望大家在后面学习过程中,能用你自己喜欢的方法来做题。好,下面就进入我们今天的十几减九的练习课。 (二)导入: 师:同学们喜欢喜羊羊吗 生:喜欢 师:老师也很喜欢,今天喜洋洋他们来到我们的课堂了,大家和他们打个招呼吧!生:你们好 师:今天一大早懒羊羊村长把大家召集了起来,交给他们一个重要的任务。原来灰太狼趁大家没注意,把羊村的宝藏偷走了,现在任务就是要小羊们找回宝藏。当然这一路上困难重重,大家有信心帮他们夺回宝藏吗 生:有! 师:好,下面就进入我们的闯关活动。 1、速度大作战 师:我们来和喜羊羊比一比谁的速度快吧 12-9 = 16-9 = 14-9 = 18-9 = 17-9 = 11-9 = 16-9 = 13-9 = 用你最喜欢的算法算算18-9= () 2.看图写算式 师:跑那么快,大家一定都渴了,看,同学们,我们来到了草莓地。

《十几减几》教学设计 (3)

《十几减几》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独立探究和合作学习,使学生主动获取十几减几的计算方法。 2.初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意识,开拓学生的思维空间。 3.初步渗透“数学来源于生活”的思想,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数学的实际意义,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5页。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小朋友们听过小猫钓鱼的故事吗?(课件出示)星期天花猫cat和猫咪菲菲从美丽的五彩池里钓回了好多金鱼,并把它们的金鱼放在了一个鱼缸里。看着美丽的金鱼在鱼缸里快乐的玩耍,它们高兴极了。cat说:“瞧,我钓的鱼多!”菲菲抢着说:“不!是我钓的鱼多!”它俩越争越厉害,cat哥哥说:“这里共有13条金鱼,我钓的是8条花金鱼,你钓了几条黑金鱼?看看吧!”可是金鱼游得太快,菲菲眼都数花了,也没有数出来。它无奈的说:“小朋友们,用你们的知识帮帮我吧!” 教学过程说明 创设生动的童话情境,使数学问题在富有童趣的两只小猫的争论中自然提出,有效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调动了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探索算法 1.独立算法,合作探索。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算式13-8=5(条)。 你是怎么计算出13-8的?能给菲菲讲一讲吗? 每个人的想法可能不同,小组内讨论讨论,比一比,哪一组帮菲菲想的方法最多。 教学过程说明 联系情境问题的尝试计算,使学生体会到计算是源于问题的解决而不是孤立存在的,这也是课程标准中“人人学习有价值的数学”新理念的体现。 2.交流汇报算法。 学生汇报的算法可能有: a.10-8=2,3+2=5。 b.8+5=13,13-8=5。 c.13-3=10,10-5=5。 d.13分成10和3,3-8差5个不够减,10-5=5。 …… 教学过程说明 独立探究和合作学习的方式相结合,使算法更丰富,更自由,更灵活,大大

《用十几减9、8、7、6解决问题》教案

《用十几减9、8、7、6解决问题》教案 金沙湖实验学校苏宏明 教学内容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第二单元《十几减9、8、7、6练习课》(第15-16页)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要求学生能够掌握十几减9、8、7、6的计算方法,并能够熟练地运用方法进行正确熟练地计算并能够解决问题。 2、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及数感。 3、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方式。 教学重点 掌握多种计算的方法,选择最优或最适合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正确熟练地计算,提高计算的正确率,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教学准备 课件、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师:小朋友们,前面的几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谁来说一说? 生:我们学习了十几减9、十几减8、十几减7、6。 师:同学们,下面我们通过几个计算题来复习一下我们已经掌握的计算方法?

【设计意图】让学生归纳总结上三节课所学内容,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以复习旧知引入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充分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 出示17-9= (学生自主思考,并举手回答问题。教师相机板书。) 二、基础练习 1、圈一圈,算一算。 师:请同学仔细观察,独立思考,看哪一小组完成得又快又对! 小组派代表分享成果。 2、第一组植树8棵,第二组植树9棵,两个小组一共植树多少棵? 问题:(1)你能完整地说说这幅图的意思吗,我们知道了什么? (2)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3)要求“两个小组一共植树多少棵”,你会解答吗? 【设计意图】把孩子们熟悉的情境带入课堂,孩子们以一种轻松、愉快的心情进入课堂练习,练习不再枯燥,大家兴致特别高。让学生说说计算方法,帮助学生沟通与以往所学知识的联系,梳理建构。 3、明确算理,解决问题。 (1)我们一共收了16个胡萝卜,分给你9个,你还剩几个? (2)今天我一共要编14个,已经编好了9个,还要编几个? 4、我们一共有10个男生,老师让相邻两个男生之间站一个女生,一共可以站多少个女生。 生:可以采用画图法,男生用圆圈表示,女生用三角形表示,发现可以站9个女生。 三、拓展练习

十几加几十几减几学案教案

十几加几、十几减几 (不进位不退位)的加减法 导与学目标: 1、结合具体实例,能正确口算十几加几(不进位),十几减几(不退位) 的加减法,知道加减法各部分的名称。 2、在交流多种算法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养成初步的合作意识。 3、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导与学重点: 正确口算十几加几,十几减几的加减法,知道各部分的名称。 导与学难点: 口算十几加几,十几减几的加减法的算理。 教学准备: 幻灯片 导与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交代研讨任务 同学们,你们去过海边吗?在沙滩上玩过吗?今天老师就带你们到海边去看看。 出示情境图 师:同学们请仔细观察情境图,你知道哪些信息?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样的问题? 问题预设: (1)天空中有多少只海鸥? (2)还剩下多少筒饲料? 二、自主尝试,合作探索: 1、解决红点问题(1): 小组合作,通过操作学具探索算法,然后让学生充分的交流,体会算法的多样化。

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生预设1:我用小棒摆的,先摆12根再摆3根,合起来就是15根 生预设2:2+3=5 10+5=15 生预设3:1个十和2个一加3个一合起来是1个十和5个一就是15 小组长汇报结果,其它小组补充,教师板书: 12+3= 3+12= 师:同学们的想法真好,大家真聪明,继续加油,好吗? 2、解决红点问题(2): 学生利用学具自主探索算法,进行交流,学生汇报,老师板书: 17-4= 充分让学生说出计算方法(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3、教学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师:你们知道这些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吗?(学生讨论后回答) 教师板书: 12 + 3 = 15 17 - 4 = 13 加数加数和被减数减数差 教师向学生讲解,使学生明白算式中各个位置的数叫什么: 出示: 17-4= 19-8= 14+3= 17+2= 说出上面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师生之间互动,练习。 三、自主练习,强化提高: 1、分组练习。引导学生4人一组 (一名学生出算式,其他学生指出各部分的名称) 5+4= 6-3= 7+2= 15+4= 16-3= 17+2= 上下两组进行比较。

《十几减几》教学设计

十几减几 教学内容:P15页。 教学目标: 1.通过独立探究和合作学习,使学生主动获取十几减几的计算方法。 2.初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意识,开拓学生的思维空间。 3.初步渗透“数学来源于生活”的思想,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数学的实际意义,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学会“十几减几”的口算方法,能正确进行“十几减几”的口算。 教学难点:掌理解“十几减几”的算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突破方法:运用知识的迁移类推,让学生在独立探究和合作交流中来突破。 采用讨论交流和比较的方法来明白“十几减几”的算理。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口算(出示) 11-9=()+7=15 ()+6=11 14-9= 8+()=13 ()+4=11 16-9=7+()=14 3+()=12 刚才大家都算的很熟练,老师想请同学们以14-9为例说说你是怎样算的?还有不同的算法吗? 2.创设情境,谈话导入新课 师:我们已经学习了十几减9的知识,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十几减几的退位减法。(揭题) 小朋友们听过小猫钓鱼的故事吗?在一个阳光灿烂的星期天猫哥哥小花和猫弟弟小白从美丽的五彩池里钓回了好多金鱼,并把它们的金鱼放有了一个鱼缸里。看着美丽的金鱼在印鱼缸里快乐的玩耍,它们高兴极了。那我们大家也一起来看看吧!你发现了什么呢?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来考考大家吗?哦原来小花也提出了一个问题要来考大家?你会解决吗?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2,出示例二的问题: 我们来看看小花的问题:13条金鱼,我钓的是8条花金鱼,你钓了几条黑金鱼? 谁能帮助小花解决问题?应该怎样列式呢?为什么这样列式?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算式13-8=。 (1)思考:你是怎样计算13-8的,怎样想的。(可拿出学具摆一摆,看谁想出来的办法最多)。 四人小组合作,把你的想法说给同学听听。 (2)交流汇报算法。(指名汇报) A、破十法:10-8=2 3+2=5 B、想加算减:8+5=13 13-8=5 C、连续减:13-3=10 10-5=5 D、13-10=3 3+2=5 (3)尝试运用,优化算法。 a、教师:这些方法都可以,你最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 学生交流。如:学生一:我喜欢想加算减法,因为我对加

十几加几十几减几教学设计

十几加几(不进位)、十几减几(不退位)的加减法 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自主探索 同学们喜欢海鸥吗?青岛市政府发起了挽留海鸥的行动,号召市民们到海边投放饲料,爱鸟护鸟,保护生态环境,吸引更多的海鸥喜欢到咱青岛来做客啦!瞧,星期天,小明跟着妈妈到海边来喂海鸥。(出示情境图) 仔细观察画面上都有什么? 谁来说一说你找到的数学信息?(注意引导:天空中左边有几只?右边有几只?海里左边有几只?右边有几只?)评价:你说的真完整。 谁能根据这些数学信息提个数学问题? (天空中一共有多少只海鸥?)(海里一共有多少只海鸥?)(还剩多少桶鸟食?)评价:同学们真了不起,提出了这么多有价值的数学问题。 二、算法交流,分析比较 我们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齐读数学问题。要解决这个数学问题需要用到哪些数学信息?(天空中有12只海鸥,又飞来3只),那么一共有多少只海鸥?追问:你是怎么知道的?(数一数、列算式) 预设:可能有学生数出15只。一起数一数。 引导:刚才这位同学用的是数数的方法。谁能列个算式来表示? ( 板书 12+3= ?) 为什么要用加法计算?(引导:求天空中一共有多少只海鸥就是要把天空中左边和右边的海鸥合起来,要用加法计算) 12+3等于几呢?想一想,可以用什么办法来算。把你的想法和同位讨论一下。 谁想把你的方法说给全班同学听?(评价:你真聪明)还有谁想说你是怎么算的? 其实,我们还可以借助小棒来摆一摆,谁想上台摆小棒? 适当引导:我们要先摆出12,12是由,1个十和2个一组成的。先摆1个十和2个一,再摆出3,用3根小棒表示,就是3个一,2个一和3个一合起来是5个一, 1个十和5个一合起来是15。课件再次演示过程。

《十几减几》数学教案

《十几减几》数学教案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熟练地进行十几减几的计算。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练习,学生能熟练地进行十几减几的计算,明白十几减几的算理; (2)初步经历在具体情境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观察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在交流、讨论中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学习兴趣,使学生想学、乐学、会学。 1l-2=8+6=16-8= 9+7=13-7=11-6= 14-8=15-5=12-5=

12-9=14-6=17-9= 教师出示口算卡片,以开火车的形式让学生进行回答。 1.夺小能手。(练习三的第1、3题) 师:今天,我们先来进行一个闯关游戏,小朋友们愿意接受挑战吗? 生:愿意。 师:现在老师先宣布一下闯关规则:必须在老师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所有的题目。每做对一道题,就能获得一面红旗,最后看看哪位小朋友获得的红旗数目最多,大家听明白了吗? 师:请小朋友翻开课本11页,找到第1题和第3题,准备开始!看看谁是夺小能手。 (学生独立做题,后反馈。) 2.小象摘椰子。(练习三第2题)

师:大家刚才的表现让老师很满意,为了奖励大家,我们一起去看看小象摘椰子比赛,好吗? 生:好。 师:现在我们看到了有4只小象正在比赛摘椰子,看看哪只小象摘得又快又多。大家从这幅图中看到了什么呢? 生:我看到了这里有4只小象,并且每只身上都有一个数字和减号。 生:我还看到了每个椰子上都有一个数字。 师:小朋友们观察得很仔细。只有当小象正确算出身上的数字减去椰子上的数字时,它才能将这个椰子摘走,大家愿意帮帮小象的忙吗? 生:愿意。 师:那就请小朋友动手帮小象列式计算吧!

十几减几的算法

2014-2015学年上学期数学学科备课 设计人:任教年级班级: 备课组长签字:时间: 第 20 周第 1 课时总第 74 课时 课题名称:十几减几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理解十几减几的算理,学会十几减几的口算方法,正确计算十几减几的题目。 2、让学生经历探究知识形成的过程,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 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乐趣。 二、教学重难点 1.掌握十几减几的计算方法。 2.体会十几减几的计算过程,探索简捷算法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情境图。 四、预习设计: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结合学生们喜闻乐见的喜羊羊和灰太狼的故事设计了这样一段课前谈话:“小朋友,今天老村长带着小羊们来看望大家了,但是他们都带了很多的问题,想考考同学们长大了一岁,是不是变得更聪明了。同学们有信心解决他们的问题吗?今天我们就在小羊的问题里来一起学习十几减几的知识。(课件展示) 二、复习铺垫,沟通联系。 借助喜羊羊的问题引入一组复习,包括十几减九的计算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 8+5 7+8 7+66+8 5+75+9 13-9 16-9 18-915-917-914-9 (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通过回顾对新课做一个好的铺垫。 二、游海洋馆,提出问题。

老村长觉得我们的小朋友表现都很好,要带着我们去海洋馆参观一下呢,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情境图,你看到了哪些数学信息,又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么? (多媒体出示情境图,学生观察) 提出问题:小亮还剩几条鱼?小新还剩几条鱼?(板书问题) 三、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小朋友们很厉害啊,已经发现并提出了两个问题,接下来我们一起来解决问题,请同学们自己开动小脑筋想一想,应该怎样列算式呢?并把算是写下来。 (学生思考,列算式,并板书) 14-6= 12-3= 聪明的孩子都写出来算式,那该怎么计算呢?请同学们想一想我们之前学过的十几减9、8、7的知识,我们是用的什么办法呢?请把你的办法告诉你的同桌,并把得数写下来。例14-6=8 方法1:分两次减6, 14-4=10, 10-2=8; 方法2:从10里减6再加4, 10-6=4, 4+4=8; 方法3:想加法算减法, 6+(8)=14, 14-6=8。 原来同学们有这么多办法啊,真是厉害呢,自己就学会了十几减几的算法。 四、当堂达标 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办法来解决自主练习第1题和第2题。 课堂小结: 把今天的收获记下来,回家告诉爸爸妈妈,可以考考他们哦! 六、板书设计: 十几减几 小亮还剩几条鱼?小新还剩几条鱼? 14-6= 12-3= 七、限时作业: 自主练习第3题、第4题。 八、课堂反思

十几加几(不进位)、十几减几(不退位)的加减法

《十几加几(不进位)、十几减几(不退位)的加减法》 教学设计 新湖中心小学袁淑敏 【教学内容】小学数学第一册(青岛版),20以内十几加几不进位加法与十几减几不退位减法 80—81页。 【教材分析】十几加几(不进位)和十几减几(不退位)的加减法是在熟练口算10以内加减法和认识11——20各数的基础上进行的,是后面学习2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基础。因此,指导学生主动探索,掌握算法算理,从而能熟练进行口算,就非常重要。在计算教学方面,要充分尊重学生,提供多种策略,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倡导算法多样化。通过分析比较,沟通优化,促使学生计算能力的提高。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能正确口算十几加几(不进位)、十几减几(不退位)的加减法,知道加减法各部分的名称。 2.让学生经历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与他人合作交流、自主构建知识的过程。 3.培养学生认真倾听他人发言,善于发表不同意见的内在的学习品质。 【教学重点】能正确口算十几加几(不进位)、十几减几(不退位)的加减法。【教具准备】课件 【学具准备】小棒、计数器 【教学过程】 一、预习展示提出问题 课前老师让同学们观察情境图收集数学信息,你想说给大家听吗?(出示情境图)

预设: 生1:天空中左边有12只海鸥,右边有3只海鸥。 生2:海里左边有15只海鸥,右边有4只海鸥。 生3:箱子里有17桶食物,已经喂了4桶。 …… 同学们观察的真仔细,叙述很完整。你能根据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吗? 学生汇报预设: 生1:天空中一共有多少只海鸥? 生2:还剩下多少桶海鸥食? 生3:海里有多少只海鸥? …… 老师把大家提出的问题整理了一下,课件展示提出的问题。 【设计意图:用喂海鸥的事例创设问题情境,既贴近学生,有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训练学生能用数学的眼光看图,并能提出数学问题,训练学生会提数学问题。】

十几减几解决问题(一)

十几减几《解决问题(一) [教学内容]《解决问题(一)》教科书第20页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学会看图理解图意,编简单的加减法应用题。 2.初步学会分析解答简单求总数的加法应用题和求剩余的减法应用题。 3.培养学生认真观察、认真分析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初步学会分析解答简单求总数的加法应用题和求剩余的减法应用题。 [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讲授法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计算铺垫,导入新知 1.口算。 课件出示。能说说你是怎么计算的吗? 2.★★★★★★★★ ●●●●● ★和●一共有多少个? 3、△△△△△△△△△△△ 还剩多少个△? 二、学习新知,自主探究 1.出示教科书P20页的图。(让学生观察画面内容,用自己的语言讲—讲画面的内容。让学生自由结合,互述画面内容。) (1)看到这个热闹而激动的场面,你知道了什么? (2)谁能完整地说说这道题的意思? (3)要求“还有几人没来”,你们会解决吗?(可以画一画,也可以算一算,把你的想法表示出来。)老师出示课件 追问:这幅图表示什么意思? 1). 你为什么用减法计算? 2). 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小结:要想解决一个问题就要找到和它有关系的两条信息,根据这两条和它有关系的信息,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了。 (4)板书:有16人来踢球,现在来了9人,我们队踢进了4个。 问:同学们看到这些话,想一想问题是什么? 有16人来踢球,现在来了9人,还有几人没来? 问:这道题的己知条件和问题分别是什么? (5)大家想一想该怎样列式? 教师提醒学生凡是应用题,得数后面都应该写上它的单位名称,并加上括号。 2.介绍多余条件。有一个信息“我们队踢进了4个。”这个条件有用吗? 3.怎样检验答案是否正确。 小结:今天我们学的是图文应用题,今后我们在做应用题的时候看清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和问题,比如:第(1)题是知道男生和女生各多少人,求总数用加法。 (2)、(3)两题是知道两个数的总数和其一个部分数,求另一个数是多少用减法。(可让学生自行讨论教师再进行总结)

10几加几和10几减几练习题

10+1= 18+1= 11+2= 13+3= 15+3= 11+4= 13+5= 12+2= 15=1= 13+6= 10+5= 14+3= 16+2= 13+2= 10+2= 12+7= 15+2= 12+4= 16+3= 12+5= 11+6= 15-5= 13-2= 15-4= 18-5= 17-3= 14-2= 16-3= 12-2= 19-3= 17-2= 16-5= 14-3= 15-2= 18-6= 19-5= 11-10= 18-3= 19-6= 17-4= 19-9= 16-1= 10+1= 18+1= 11+2= 13+3= 15+3= 11+4= 13+5= 12+2= 15=1= 13+6= 10+5= 14+3= 16+2= 13+2= 10+2= 12+7= 15+2= 12+4= 16+3= 12+5= 11+6= 15-5= 13-2= 15-4= 18-5= 17-3= 14-2= 16-3= 12-2= 19-3= 17-2= 16-5= 14-3= 15-2= 18-6= 19-5= 11-10= 18-3= 19-6= 17-4= 19-9= 16-1= 10+1= 18+1= 11+2= 13+3= 15+3= 11+4= 13+5= 12+2= 15=1= 13+6= 10+5= 14+3= 16+2= 13+2= 10+2= 12+7= 15+2= 12+4= 16+3= 12+5= 11+6= 15-5= 13-2= 15-4= 18-5= 17-3= 14-2= 16-3= 12-2= 19-3= 17-2= 16-5= 14-3= 15-2= 18-6= 19-5= 11-10= 18-3= 19-6= 17-4= 19-9= 16-1= 10+1= 18+1= 11+2= 13+3= 15+3= 11+4= 13+5= 12+2= 15=1= 13+6= 10+5= 14+3= 16+2= 13+2= 10+2= 12+7= 15+2= 12+4= 16+3= 12+5= 11+6= 15-5= 13-2= 15-4= 18-5= 17-3= 14-2= 16-3= 12-2= 19-3= 17-2= 16-5= 14-3= 15-2= 18-6= 19-5= 11-10= 18-3= 19-6= 17-4= 19-9= 16-1=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十几减几》教案

《十几减几》教案 教学目标: 1、理解“十几减几”的算理,学会“十几减几”的口算方法,正确计算“十几减几”的题目。 2、能根据自己的情况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较熟练地计算“十几减几”的题目。 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和探索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掌握“十几减几”的算法。 教学准备:根据例2制作的“小猫观鱼”动画课件;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一、游戏引入 同学们,你们都喜欢玩游戏吗?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玩“抢椅子”的游戏,谁愿意参加?选13个同学到前面来做游戏。(先站成一排,让大家看看有几个小朋友参加了?)围成一圈,站好!现在准备好了,听音乐,开始!加油!(拍手) 游戏规则:音乐开始,开始游戏。大家绕着椅子走。音乐结束,每人抢到一个座位。一把椅子只能坐一个同学。 请没有抢到座位的同学站到前面来。 同学们,请你们仔细观察,通过刚才我们抢椅子的游戏,你发现了什么数学问题? 生:有13个同学抢椅子,有8个同学抢到椅子。还有几个没有抢到椅子? 生:有13个同学抢椅子,有5个同学没有抢到椅子。抢到椅子有几个? 二、自主探索,学习新知识。 1、出示“鱼缸内金鱼游动、鱼缸外两只小猫走动观看金鱼”的画面。首先请学生说明看到了什么,让学生描述这一生动景象,调动学生的兴趣。 2、多媒体发出声音,同时在左边小猫嘴边出现“13条金鱼,花的8条,黑的有几条“的文字。然后,多媒体再次发出声音,同时在右边小猫的嘴边出现“有13条金鱼,黑的5条,花的有几条?”的文字。 3、引导学生讲述两只小猫对话的意思,明确要解决的问题。 4、启发学生根据图意和要解决的问题,想象自己准备用什么方法解决。 5、组织小组讨论,广泛发表自己意见。小组内可能出现如下意见。 (1)两只小猫的对话中,已说出了花金鱼8条,黑金鱼5条。 (2)求黑金鱼的条数,10-8=2,2+3=5,5条黑金鱼。 求花金鱼的条数,10-5=5,5+3=8,8条花金鱼。 (3)我一条一条仔细数的,花金鱼8条,黑金鱼5条。 (4)这样算得快,8+5=13,13-8=5,13-5=8,5条黑金鱼,8条花金鱼。 6、组织全班同学交流,对各种方法进行评议。 在各组讨论的基础上,广泛反映出各种方法。教师要表扬同学想的方法多,能独立发表自己的意见。然后,请同学们说出自己在解决问题时喜欢那种方法,并说明理由。 7、教师有导向性的小结。 教师以参与者的语言,表明自己根据大家的发言很受启发,乐意运用“想加算减”的方法,但也要肯定“破十减”等方法的合理性。 三、巩固计算方法。 1、先在书上完成“做一做”第1题,先请同学讲一讲上下两题有什么关系,并举几个例子口头考考其它同学。一方面扩大练习量,另一方面提高兴趣。 2、为变化方式,课把“做一做”第2题做成卡片,以二人“找朋友”的方式,先说加法题

十几减几练习题

十几减几练习 一填空题 1. 15-9=( ) 想: 9加( )等于15, 15减9等于( )。 2. 12-8=( ) 想: 8加( )等于12, 12减8等于( ) 。3.8+( )=12 6+( )=14 8+( )=15 9+( )=16 二计算题 11-9= 15-7 = 12-8 = 14-6= 18-9= 14-10= 11-6= 13-8= 15-9= 18-7= 16-9= 12-9= ) 14-7= 18-8= 13-9= 14-9= 17-7= 17-8= 三算一算,比一比,在○里填上“<”、“>”或“=”。 11-8 ○ 4 13-8 ○ 6-2 15-7 ○ 9+1 14-9 ○ 5 12-7 ○ 4+2 5+3 ○ 13-7 16-7 ○ 5+4 12-9 ○ 4-2 5+9 ○ 18-6 四解决问题。 1.圈一圈,算一算。 。 2.

十几减几练习答案 一填空题 1. 15-9=( 6 ) 想: 9加( 6 )等于15, 15减9等于( 6 ) 2. 12-8=( 4 ) 想: 8加( 4 )等于12, 12减8等于( 4 ) ) 3.8+( 4 )=12 6+( 8 )=14 8+( 7 )=15 9+( 7 )=16 二计算题 11-9=2 15-7=8 12-8=4 14-6=8 18-9=9 14-10=4 11-6=5 13-8=5 15-9=6 18-7=11 16-9=7 12-9=3 14-7=7 18-8=10 13-9=4 14-9=5 17-7=10 17-8=9 三算一算,比一比,在○里填上“<”、“>”或“=”。 11-8<4 13-8>6-2 15-7<9+1 14-9=5 12-7<4+2 5+3>13-7 16-7=5+4 12-9>4-2 5+9>18-6 — 四解决问题。 1.圈一圈,算一算。 2.

十几减几--用数学解决问题教案[1]2

《学数学用数学》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学(人教版)一年级下册19页例3。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观察和获取有用数学信息的能力,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2、进一步巩固十几减几的口算方法,并能使计算更加熟 练。 3、培养学生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进一步体验加法 和减法的运算意义。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观察和获取有用数学信息的能力,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进一步体验加法和减法的运算意义。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游戏热身。 1.考考你 13-8= 12-7= 18-9= 15-6= 11-4= 16-8= 2.游戏找朋友 二、情境创设,导入新课。 师:小朋友们,在不知不觉中春天已经来到了我们身边,你们喜欢春天吗?为什么? 生:……

师:看来春天真是一个很受大家欢迎的季节!一年级一班的小朋友在老师的带领下在公园里春游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都在做什么吧! 三、引导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1、课件出示主题图。 2、引导学生观察主题图。 师:小朋友们,请看这副图,在图中你都看到了些什么呢?生:…… 师:小朋友们都注意到了他们在一起开心地玩着有趣的游戏,那么从画面上,你还能知道些和数学有关的东西吗? 生:…… 师:小朋友们观察得非常仔细,发现了不少跟数学有关的信息。非常棒! 3、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1)出示捉迷藏图。 a、生1:我发现了一个数学问题——13人玩捉迷藏,外面有6人,藏起来的有几人? 师:刚才这位小朋友发现的这个问题,谁能帮他解答呢?请大家列出算式自己试一试。 (学生列算式,教师巡视) b、师:谁来说一说,你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 生:这里有两个条件,条件1:13人玩捉迷藏;条件2:外面有6

十几减几计算方法的指导

十几减几计算方法的指导 三斗坪中心小学蔡玉梅 在教学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20以内的退位减法》时,教材向我们呈现了两种口算的方法,“破十法”和“想加算减”法,比较而言,“想加算减”不仅显得快捷,而且有助于学生进一步体会加、减法之间的关系,也有助于学生体会数学学习的连续性特点。教参中认为:要求方法多样,不管是哪一种方法,只要学生能正确计算,不必做统一的要求。但在教学中发现: 1、想加算减这种方法学生掌握起来有困难,因为他们对20以内的加减法掌握得也不是特别熟练。 2、在练习册、考试卷上常出现17-9=( ),先想10-()=1,再想()+7=(),或者是17-()=10,再想10-()=()这样的题,实际出现了破十法和分解法两种方法。 看似简单几个填空,有百分之八十的同学做不到,我在几年的教学中觉得要取得好成绩,这三种方法都应该掌握,要突破后两种方法还是有难度的,因此,我在教学中是这样做的: 1、在学十几减9时,开始渗透三种计算方法,想加算减、破十法、分解法。 2、要求弄清破十法,仅仅靠课堂几个人发言是不能达到目的的。如计算13-9时,先算10-9,再算1+3,必须用小棒摆一摆,说出思考过程,四人小组人人摆、人人说、力争人人会,培养思考过程,总结计算方法。 3、会摆了不一定会写出来,要求每个人把你的思考方法写在抄练本上,这时4号组员有很多不会写。组织四人小组进行交流,因为小组人员多一些见识就多一些,一般1号可以带动其他三人,然后再举一反三,变换题目,再次练习,最后在两人小组比赛练习,比一比看谁会用这样的思考过程计算了,再根据学生提供的信息有哪些人还不会做,和老师对学生平时的了解,让他们在白板上进行板演,根据我的经验,很多问题要突破难点,板演很有成效,经过反复的练习,达到人人掌握破十法。 4、在进行分解法练习,如计算13-9时把后面的9分成5和4,15减5等于10,10减4等于6。这种方法叫“分解法”。同样四人小组练习、二人小组练、再板演,以达到过关为目的。 这样教学十几减9花的时间比较多一些,再来学习十几减8、7、6……学生很快就会用这几种方法来思考了,达到迎刃而解的目的。

一年级数学十几减几

---------------------------------------------------------------最新资料推荐------------------------------------------------------ 一年级数学十几减几 (人教新课标)一年级数学教案十几减几一、学习目标 1、 理解十几减几的算理,掌握十几减几的口算方法,正确计算十几 减几的题目; 2、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 3、初 步渗透数学来源于生活的思想。 二、学习重点、难点重点: 掌握十几减几的口算方法,正确地计算十几减几的题目。 难点: 能够运用多种方法进行口算并且正确率高三、教学活动活动 内容活动的组织与实施(含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时 间分配一、复习旧知,沟通联系(出示口算题) 8+5 7+8 7+6 6+8 5+7 5+9 13-9 16-9 18-9 15-9 17-9 14-9 (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 进入新课的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分钟二、自主探索,学习新知 1、观察主题图,提出 问题(电脑出示主题图) 1)仔细观察,说出图中有什么?(观 察后指名回答) 2)(出示问题) 13 条金鱼,花的 8条,黑 的有几条?也就是求什么?谁能解决这个问题?(四人小组内 交流后汇报)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13-8=2、探讨算法 1)组织学生独立思考: 13-8=? 2)在四人小组内说说13-8 的计算过程。 1 / 3

3)小组派代表汇报计算方法。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学生可能出现的方法有: a. 数数的方法 b. 8+5=13, 13-8=5 c. 10-8=2, 2+3=5 独立探究和合作学习的方式相结合,使算法更丰富,更自由,大大拓宽了学生的思路,同时使学生充分体会合作意义之所在。 20分钟 4) 评价以上的算法,重点掌握第二、第三种方法。 3、小结三、巩固练习1、做一做第一、二题(第 15页)要求: 独立完成,指名上台进行订正;并说说上下两题有什么关系。 2、看图列式(第 16 页第一、二题)注意引导学生观察数字信息和符号信息,鼓励学生完整的叙述图意。 计算后,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 2、抽卡片,做计算要求: 两人合作,抽 2 张卡片,做减法计算。 练习成次分明,不仅巩固了算法,同时使学生有意识地选择合适自己的算法。 15分钟小结谈谈这节课有什么收获? 3 分钟四、教学效果评价 1、看图写算式。 (1)(2)()-() =()()-() =()()-() =()()-() =() 2、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12

十几加几十几减几学案教案完整版

十几加几十几减几学案 教案 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

十几加几、十几减几 (不进位不退位)的加减法 导与学目标: 1、结合具体实例,能正确口算十几加几(不进位),十几减几(不退 位)的加减法,知道加减法各部分的名称。 2、在交流多种算法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养成初步的合作意识。 3、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导与学重点: 正确口算十几加几,十几减几的加减法,知道各部分的名称。 导与学难点: 口算十几加几,十几减几的加减法的算理。 教学准备: 幻灯片 导与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交代研讨任务 同学们,你们去过海边吗在沙滩上玩过吗今天老师就带你们到海边去看看。 出示情境图 师:同学们请仔细观察情境图,你知道哪些信息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样的问题 问题预设: (1)天空中有多少只海鸥 (2)还剩下多少筒饲料 二、自主尝试,合作探索: 1、解决红点问题(1):

小组合作,通过操作学具探索算法,然后让学生充分的交流,体会算法的多样化。 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生预设1:我用小棒摆的,先摆12根再摆3根,合起来就是15根 生预设2:2+3=5 10+5=15 生预设3:1个十和2个一加3个一合起来是1个十和5个一就是15 小组长汇报结果,其它小组补充,教师板书: 12+3= 3+12= 师:同学们的想法真好,大家真聪明,继续加油,好吗 2、解决红点问题(2): 学生利用学具自主探索算法,进行交流,学生汇报,老师板书: 17-4= 充分让学生说出计算方法(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3、教学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师:你们知道这些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吗(学生讨论后回答) 教师板书: 12 + 3 = 15 17 - 4= 13 加数加数和被减数减数差 教师向学生讲解,使学生明白算式中各个位置的数叫什么: 出示: 17-4= 19-8= 14+3= 17+2= 说出上面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师生之间互动,练习。 三、自主练习,强化提高: 1、分组练习。引导学生4人一组 (一名学生出算式,其他学生指出各部分的名称)

一年级数学十几减几

教学目标 (一)通过复习十几减9、十几减8,找出计算规律,提高计算速度,初步培养学生分析综合能力. (二)初步学会解答用图画形式出现的求另一个加数的应用题.认识应用题的结构,理解数量关系,为学习文字应用题做准备.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让学生自己通过观察被减数和差,找出计算规律,提高计算能力. 难点:学会求另一个加数的用图画表示的应用题.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十几减9和十几减8,在复习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找规律 (1)教师在黑板上竖着依次书写:11,12,13,…,18,出示可以移动的练习卡片,依次从上到下移动,让学生说出每个数减去9的得数,并写出来. 112 123 134 145 15-9=6 167 178 189

师:观察被减数和差,说出十几减9在计算上有什么规律?(十几减9的差都比被减数个位上的数多1) 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规律呢?(因为个位上的数不够减,先用10减9剩1,1再加被减数个位上的数,所以十几减9的差比被减数个位上的数多1) 师:计算十几减9的题目怎样想比较快?(给被减数个位上的数加1.) 教师出示十几减9的式题卡片(打乱顺序),让学生口算. (2)教师在黑板上竖着依次书写:11,12,13,…,17,出示可以移动的练习卡片,依次从上到下移动,让学生说出每个数减去8的得数,并写出来. 113 124 135 14-8=6 157 168 179 师:观察被减数和差,说出十几减8在计算上有什么规律?(十几减8的差都比被减数个位上的数多2) 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规律呢?(因为个位上的数不够减,先用10减8剩2,2再加被减数个位上的数,所以十几减8的差比被减数个位上的数多2) 师:计算十几减8的题目怎样想比较快?(用被减数个位上的数加2)

5.2十几加几不进位、十几减几加减法练习题及答案.docx

5 1.能正确口算十几加几 ( 不位 ) 、十几减几 ( 不退位 ) 的加减法。 2.出加减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3.运用加减法的意解决咨。 夯基,才能有所突破?? 1.小物找座位。 ( 一。 )

2.比大小。 13+ 719 14 -104 19- 413+ 31510+4 13+ 318 10+ 818-8 3.看图列式。 (1) ==== (2) =( 个 ) (3) =( 枝 ) 4.想一想,填一填。

是一座由内通向外的梁?? 5.星光。 ( 找律填数。 ) w W w . 6.算一算,填一填。 () 原有10 盆 棵 3 盆11 棵 7 盆() 4 棵 又种了 6 棵 盆 () 19 棵() 一共有 盆 16 盆 棵7.生活妙妙屋。

(1) 一共有多少只蜗牛? =( 只 ) (2) 还有几个花苞没有开? =( 个 ) (3) =( 个 ) (4) =( 人 ) ( 5)有 8 个皮球,如果男生每人发一个,就多 2 个,如果女生每人发一个,就少 2 个, 男生有多少人,女生有多少人?

( 6)日落西山晚霞红,我把小鸡赶进笼。一半小鸡进了笼,还有 5 只在捉虫,另外13只围着我,叽叽喳喳闹哄哄。小朋友们算一算,多少小鸡进了笼? 关注奥运w W w . ( 7) 2012 年伦敦奥运会体操项目一共产生18 枚金牌,其中蹦床和艺术体操产生 4枚,体操产生多少枚金牌? 跃过去,你确实是尖子生! 8.2011 年第十六届亚洲女排锦标赛在中华台北圆满终止。差不多连续两届亚锦赛丢冠的 中国女排时隔六年后重登亚锦赛冠军宝座,技术统计方面,中国女排在发扣拦以及失误送分上 都占据优势,专门是拦网环节,中国女排斩获 15 分充分发挥了网上优势,而身高 受限的日本队仅仅收成 4 分,中国队在这一环节比对手多得多少分?你有什么感想?11 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