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学基础》第一章 绪论
- 格式:ppt
- 大小:28.81 MB
- 文档页数:48
《生理学》各章知识点总结生理学是研究生物体生命活动的科学,是医学专业和生物学专业中的重要学科之一、生理学主要研究生物体的器官、组织和细胞等机能活动,以及这些活动的调节和控制机制。
第一章:绪论这一章主要介绍了生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包括生理学的定义、历史发展和分类等内容。
同时还介绍了生物体内部环境的概念和稳态调节原理。
第二章:细胞生理学这一章主要介绍了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包括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等内容。
同时还介绍了细胞内信号转导的机制和细胞运动的原理。
第三章:神经生理学这一章主要介绍了神经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包括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神经传递的机制、神经递质的种类和作用等内容。
同时还介绍了感觉器官的基本原理和神经系统对外界刺激的处理过程。
第四章:心血管生理学这一章主要介绍了心血管系统的结构、功能和调节机制。
包括心脏的结构和功能、血管的结构和功能、血液循环的原理和调节机制等内容。
同时还介绍了血压的调节和心血管疾病的生理学基础。
第五章:呼吸生理学这一章主要介绍了呼吸系统的结构、功能和调节机制。
包括呼吸器官的结构和功能、呼吸过程的物理原理、呼吸的神经调节和化学调节等内容。
同时还介绍了呼吸系统的疾病和调节异常的生理学基础。
第六章:血液生理学这一章主要介绍了血液的组成、功能和调节机制。
包括血液成分的组成和功能、血液凝固的生理机制、免疫系统的功能和调节等内容。
同时还介绍了血液相关疾病的生理学基础。
第七章:消化生理学这一章主要介绍了消化系统的结构、功能和调节机制。
包括消化器官的结构和功能、消化酶的分类和作用等内容。
同时还介绍了消化系统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过程,以及胃酸的分泌和胃肠动力的调节机制。
第八章:生殖生理学这一章主要介绍了生殖系统的结构、功能和调节机制。
包括生殖器官的结构和功能、生殖细胞的形成和发育过程等内容。
同时还介绍了雄性和雌性激素的合成和作用,以及生殖周期和孕育过程的生理学基础。
第九章:内分泌学这一章主要介绍了内分泌系统的结构、功能和调节机制。
生理学基础生理学第一章绪论第一节生理学的任务和研究方法一生理学的任务研究机体生命活动的科学。
二生理学的研究方法(一)实验方法 1、整体:急性、慢性实验;2、离体(二)研究水平整体—系统与组织—细胞—分子(三)学习方法第二节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有:新陈代谢、兴奋性、生殖一新陈代谢包括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二兴奋性兴奋:机体或细胞受刺激后发生的反应兴奋性:机体或细胞受刺激后发生反应的能力(一)刺激与反应1、刺激:机体或细胞发生反应的环境变化。
①物理②化学③生物④社会心理2、反应:机体或细胞受刺激后发生的变化。
(二)兴奋性的指标1、构成刺激的条件:①刺激强度②持续时间③强度变率2、阈值(阈强度):机体或细胞发生反应的最小刺激强度。
3、兴奋性与阈值的关系:呈反比。
第三节机体与环境一外环境1、概念:机体生存的环境。
2、分类: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
二内环境1、概念: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即细胞外液。
2、种类:血浆、组织液、淋巴液、脑脊液、房水、关节腔液。
三稳态:1、概念:内环境中各种理化因素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
2、生理意义: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第四节机体功能活动的调节一调节方式调节方式有:神经调节、体液调节、自身调节(一)神经调节1、概念:在神经系统的参与下对机体功能活动的调节。
2、基本方式:反射。
①概念: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机体对刺激作出的反应。
②结构基础:反射弧。
反射弧中任何一结构受到破坏,反射将不能进行。
③分类:a 非条件反射:先天形成、数量有限、中枢位较低、反射弧固定。
b条件反射:后天形成、数量无限、中枢位较高、反射弧不固定。
3特点:速度快、范围准、持续时间短。
(二)体液调节1、概念:体液因子参与机体功能活动的调节。
2、特点:速度慢,范围广,持续时间长。
(三)自身调节见书。
二反馈(一)概念:受控部分通过反馈信息作用于或影响控制部分。
(二)负反馈1、概念:反馈信息的作用与控制信息的作用相反。
生理学第一章绪论生理学研究方法的三个水平:整体、器官和系统水平一、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新陈代谢(物质转化&能量转换)、兴奋性(刺激强度、作用时间及变化率)、适应性(行为&生理)和生殖二、内环境:1、体液量(60%体重)细胞内液40%;细胞外液20%(组织液、血浆、淋巴液)2、内环境: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即细胞外液3、稳态:内环境的理化因素相对恒定或处在动态平衡中三、生理功能的调节1、神经调节基本方式:反射(结构基础:反射弧(感受器、传入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特点:快速、短暂、精确种类:非条件反射vs. 条件反射)2、体液调节概念:激素等化学物质通过体液的运输,对机体某些组织或器官的活动进行调节特点:缓慢、持久、广泛分类:运距分泌、旁分泌、神经分泌3、自身调节概念:组织器官不依赖于神经和体液调节,而是由其自身特性对内外环境变化产生的适应性反应的过程特点:范围局限、调节幅度小、灵敏度低四、反馈调节系统:受控部分发出的信息返回作用于控制部分的过程1、正反馈:加速体内某一生理过程完成2、负反馈:维持体内环境稳态第二章细胞一、细胞膜的基本结构与功能(一)细胞膜的基本结构1、分子组成:脂类(磷脂、胆固醇、糖脂分子)、蛋白质(镶嵌蛋白、外周蛋白)、糖类2、结构:液态镶嵌模型,即流动的液态脂类双分子层为基价,其中镶嵌着不同生理功能的蛋白质,少量的多糖分别与类脂和蛋白质结合成糖脂和糖蛋白(二)细胞膜的物质转运功能1、单纯扩散:脂溶性小分子物质由膜的高浓度向低浓度一侧移动,如氧、二氧化碳等影响因素:a.膜两侧物质的浓度差;b.膜对该物质的通透性2非脂溶性物质在膜蛋白的帮助下,顺浓度差或电位差跨膜扩散(1):通过载体蛋白的构型改变完成物质转运,如葡萄糖(G)、氨基酸(aa)等营养物质。
特点:a.高特异性,即某种载体只选择性的与某种物质特异性结合b.有饱和现象,载体数量有限,转运的物质增加到一定限度时,转运量不再增加c.(2):在通道蛋白(化学门控通道、电压门控通道、机械门控通道)的帮助下完成,如离子特点:通道蛋白的开放和关闭控制着物质的转运a.特异性不高; b.无饱和现象;3、主动转运:非脂溶性物质分子等从低浓度一侧移向高浓度一侧(谁主动谁耗能),消耗ATP。
《生理学基础》教案编号:1注:实验课的教学设计包括:实验原理介绍、基本操作(仪器介绍)、实验重要步骤、实验中应注意事项。
见习、社会调查、专题讨论、病例分析等的教案内容可参照理论课教案内容编写。
《生理学基础》教案编号:2《生理学基础》教案编号:3一.播放视频,引出新课内容二.再与临床病例结合,提出血液对生命存在的重要性三.图示血液的组成,血液的理化性质,结合图片和视频讲解血浆渗透压的组成及其生理意义。
四.结合临床病理,讲解血细胞的特性。
例如贫血等五.教学小结与检测1、复习血液组成和理化特性2、何为血浆渗透压?其生理意义是什么?3、重点复习检测1)红细胞的数量和功能2)红细胞生理特性(例如渗透脆性)3)红细胞生成与调节4、白细胞和血小板的功能和生理特性生理性止血:什么是止血时间?生理性止血的基本过程?六.安排下节课的学习内容,要求预习教学后记:1、本次课内容与检验、卫检专业关联很大,学生十分重视,学习较为认真。
2、学生对内容感兴趣.课堂气氛活跃。
3、教学互动活跃而效果好.《生理学基础》教案编号:4《生理学基础》教案编号:5正常心电图的波形及其生理意义五、心肌生理特性有哪些生理特性?六、教学小结与检测:1、试述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的分期、特点和各期产生的机理。
2、什么是心肌电生理学特性?影响心肌电生理特性的因素有哪些?3、什么是心肌自律性?心脏自律性特点及其影响因素.4、简述心电图各波、各时段和各时期所代表的生理意义。
5、试述心动周期中心室内压、心室容积、瓣膜开闭及血流方向的变化。
七、安排下节课的学习内容,要求预习教学后记:1、本次课内容与检验、卫检专业关联很大,学生十分重视,学习较为认真。
2、学生对内容感兴趣。
课堂气氛活跃.3、教学互动活跃而效果好.《生理学基础》教案编号:6课题第四章血液循环(第三、四、五节)课时6节任课教师授课日期2011 年12月12-16日授课方式理论教学方法启发式讲授知识点血压、心血管活动的调节、器官循环重点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难点微循环的调节教学目的、要求:教学设计:(包括教学环境、教具、教学参考资料、教学活动过程、实践能力培养方法、板书设计)教学环境:多媒体课室教具:教材、多媒体课件教学参考资料:人卫版《生理学》本科(第6版)教材教学过程:一、检查人数、观察教学秩序、复习提问二、新课教授1、由逐年上涨的高血压人数及高血压的危害,引起学生对血压的兴趣和重视2、重点讲解动脉、静脉不同的血管生理特性及动脉压和静脉压的差异(形成和影响因素)血压的不同测量法3、微循环、组织液生成和淋巴回流4、重点讲解心血管的体液调节由图示详解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对心血管的调节,详解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对心血管的调节三.教学小结和检测1、什么是动脉血压?其形成机制和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有哪些?各因素对收缩压、舒张压和脉压的影响效果?2、试述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对心血管的调节作用。
1.新陈代谢:机体和外界环境之间不断地进行物质交换和能量转换,以实现自我更新的过程。
是生命最基本的特征。
2.新陈代谢包括:物质代谢(合成代谢、分解代谢)和能量代谢。
3.新陈代谢的意义:是机体环境之间最基本的联系,也是生命最基本的特征;新陈代谢一旦停止,生命也就终结了。
4.刺激:能引起机体或组织发生反应的内、外环境变化。
5.反应:由刺激引起的机体活动变化。
6.兴奋性:机体或组织对刺激发生反应的能力或特性。
7.可兴奋组织:神经、肌肉和腺体组织。
8.机体或组织受到刺激发生反应必须具备3个条件:①足够的刺激强度;②足够的刺激持续时间;③一定的强度-时间变率。
9.阈强度(阈值):引起组织发生反应的最小刺激强度。
10.阈刺激:刺激强度=阈值的刺激。
阈下刺激:刺激强度<阈值的刺激。
阈上刺激:刺激强度>阈值的刺激。
11.组织的兴奋性与阈值呈反变关系。
阈值越小,组织的兴奋性越高,反之越低。
12.衡量兴奋性高低的指标:阈强度/阈值。
13.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细胞。
14.体液:占成人体重的60%,分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组织液、血浆、淋巴液和脑脊液等)。
15.内环境:即细胞外液,是细胞直接生活的体内环境。
16.稳态:内环境中各种离子浓度、温度、酸碱度、渗透压等理化因素只在一个狭小的范围内波动,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
17.稳态的特点:内环境相对稳定但不固定。
18.稳态的生理意义:如果内环境稳态遭到破坏,新陈代谢将不能正常进行,机体就会发生疾病,甚至危及生命。
19.神经调节:通过神经系统的活动对机体功能进行的调节。
机体最主要的调节方式。
20.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
21.反射: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机体对内、外环境的变化作出的规律性应答。
22.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反射弧。
23.反射活动的种类:①非条件反射:与生俱来(吸吮反射、食物反射、防御反射)。
①条件反射:后天学习获得(望梅止渴、谈虎色变)。
24.神经调节的特点:迅速、准确、时间短暂、局限。
《生理学基础》教案编号:1
注:实验课的教学设计包括:实验原理介绍、基本操作(仪器介绍)、实验重要步骤、实验中应注意事项。
见习、社会调查、专题讨论、病例分析等的教案内容可参照理论课教案内容编写。
《生理学基础》教案编号:2
《生理学基础》教案编号:3
《生理学基础》教案编号:4
《生理学基础》教案编号:5
《生理学基础》教案编号:6
、什么是动脉血压?其形成机制和影响动脉血压的因
素有哪些?各因素对收缩压、舒张压和脉压的影响效果?
血管紧张素系统对心血管的调节作用。
、本次课内容与检验、卫检专业关联很大,学生十分重视,学习较为认真。
《生理学基础》教案编号:7
《生理学基础》教案编号:8
《生理学基础》教案编号:9
、水、葡萄糖的重吸收的主要部位和特点
《生理学基础》教案编号:10
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和心房钠尿肽(ANP )总结本章已学知识,将尿生成过程三个环节喻为尿生成的“三部曲”:
《生理学基础》教案编号:11
《生理学基础》教案编号:12
《生理学基础》教案编号:13
《生理学基础》教案编号:14
《生理学基础》教案编号:15
、从视频甲亢病症的描述引出甲状腺和甲状腺素
对比个子矮小的人其智力可能不同谈到生长激素和甲状腺激素对生长发育的影响,特别提到对
《生理学基础》教案编号:16
《生理学基础》教案编号:17。
生理学基础(209题题库)第一章绪论一、填空题5. 新陈代谢包括()和()两个方面。
[填空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同化作用异化作用)6. 机体的功能调节方式主要有三种,即()调节、()调节和()调节,其中最重要的是()调节。
[填空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神经体液自身神经)7.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其结构基础是()。
[填空题]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反射反射弧) 8. 反射弧的组成包括()、()、()、()和()等五部分。
[填空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感受器传入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9. 神经调节的特点是(),体液调节的特点是()。
[填空题]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反应迅速、准确、作用局势反应速度较慢、运用广泛而持久)三、选择题A 型题10. 下列哪项不是生命的基本特征[单选题] *A 兴奋性B 生殖C 新陈代谢D 感觉 (正确答案)11. 机体或组织对刺激发生反应的能力或特性,称[单选题] *A 兴奋B 兴奋性(正确答案)C 反射D 反馈12.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单选题] *A 反应B反馈C 反射 (正确答案)D 放射13. 机体的内环境是指[单选题] *A细胞内液B细胞外液(正确答案)C 体液D 内脏的环境14. 引起组织发生反应时的最小强度刺激,称为[单选题] *A 阈上刺激B 阈下刺激C 阈刺激(正确答案)D 电刺激15. 下列哪种属于生物刺激[单选题] *A 高温烫伤B 硫酸烧伤C 细菌感染 (正确答案)D 刀割伤16.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单选题] *A 反应B 反射 (正确答案)C 反馈D 兴奋17. 下列哪种属于负反馈活动[单选题] *A 排尿反射 (正确答案)B 排便反射C 维持血压稳定D 分娩过程18. 衡量组织兴奋性高低的指标是[单选题] *A 动作电位B 阈电位C 阈强度(正确答案)D 局部电位19. 最能反应内环境状况的体液部分是[单选题] *A 组织液B 血浆 (正确答案)C 细胞内液D 淋巴液20. 内环境稳定是指其中的[单选题] *A 化学成分恒定不变B化学成分相对稳定(正确答案)C 理化性质恒定不变D理化性质相对稳定21. 维持内环境稳态的重要调节方式是[单选题] *A 神经调节B 体液调节C 正反馈调节D 负反馈调节(正确答案)B 型题A、生物性刺激B、物理性刺激C、化学性刺激D、心理刺激(22~23 题)22. 紫外线照射 [填空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B)23. 病毒感染 [填空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A)A、刺激B、反应C、兴奋D、抑制(24~26)24. 能被机体或组织感受到的各种环境变化 [填空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B)25. 机体或组织接受刺激后所发生的的一切变化 [填空题]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A)26. 机体或组织接受刺激后,活动由弱变强 [填空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C)四、判断题27. 神经调节是机体最主要的调节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