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三级评审信息化的软件列表
- 格式:docx
- 大小:17.85 KB
- 文档页数:4
医院三级评审信息化的软件列表1. 背景和介绍近年来,医疗信息化得到了快速发展,并作为促进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
其中,医院三级评审信息化成为医院管理的一项重要功能,其目的在于对医院的医疗服务能力、管理水平以及诊疗质量等进行综合评估,从而为医院改善医疗服务提供依据和方向。
为了实现医院三级评审信息化的管理,需要依靠相应的软件支持和技术维护。
本文将对医院三级评审信息化中常见的软件进行介绍。
2. 软件列表2.1 HISHIS(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医院信息系统),是指为医院内部的行政、业务、医疗等多方面管理需求,设计制造的医疗信息化管理系统。
在医院三级评审信息化中,HIS系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医院内部支撑了多个业务领域的管理,例如门诊管理、住院管理、药房管理等等。
HIS系统的常见厂商有东软集团、汉鼎宇佳、用友医疗等,在实际使用中,不同厂商的HIS系统的功能和操作方式也有所区别。
2.2 PACSPACS(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影像存储和传输系统),是指为医疗机构内部医疗影像采集、储存、传输和管理等功能所开发的一种系统。
医院三级评审信息化中,PACS系统作为重要的医疗设备之一,其使用状况直接关系到医院的影像采集、储存和传输是否规范和高效。
PACS系统的常见厂商有GE医疗、韩派克斯、西门子医疗等。
2.3 LISLIS(Laboratory Information System,实验室信息系统)是指为实验室提供深度集成,协作更高效的信息化管理平台,解决实验室工作流程标准化和信息化管理的统一问题。
在医院三级评审信息化中,LIS系统可以对医院实验室在样本收集、分析过程中的管理进行跟踪和展示。
常见的LIS系统厂商有博安达、胜卫瑞海、鑫和优诊等。
2.4 ERP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企业资源规划)是以信息技术为基础,以企业为中心,以业务流程为主线,集成企业管理所涉及到的人员、设备、物料、财务和信息等资源的企业智能化信息系统,为企业的生产、管理、运作提供决策支持。
医院软件发展:
1, 以财务管理为中心(医院的HIS管理系统)
2, 以信息存储为中心(HIS系统-PACS系统-Lis系统,电子病例,医嘱处理,)
3, 以实时信息服务为中心(无线移动,数字集成,便捷技术(便捷医疗RFID))金仕达:拥有HIS, LIS,RIS/PACS, EMR PEMIS RCMIS及CHSS等自主知识产权。
天方达:拥有HIS,EMR LIS,RIS/PACS, PEMIS等自主知识产权。
中联:拥有HIS, LIS , RIS/PACS, EMR PEMIS 0A等自主知识产权。
创业:拥有HIS , EMR LIS ,
RIS/PACS, PEMIS, 0A等自主知识产权。
天健:拥有HIS, EMR LIS , RIS/PACS, PEMIS等自主知识产权,众邦:拥有HIS, EMR LIS,全成本核算等自主知识产权。
东软:拥有HIS , EMR LIS , RIS/PACS, PEMIS , 0A等自主知识产权。
银星:拥有HIS , EMR LIS , RIS/PACS, PEMIS等自主知识产权。
三级医院等级评审对信息化的要求根据《四川省三级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21年版)》,第一部分前置要求、第二部分医疗服务能力与质量安全监测数据、第三部分现场检查。
包括公共卫生职责(发热门诊规范建设和核酸检测能力)、不良执业行为记分、县级医院服务能力评估结果、二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电子病历评级、资源配置与运行、医疗服务能力与医院质量安全指标、单病种(术种)质量控制指标等方面。
第一部分:前置条要求(1)参加评审前连续两年国家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国家监测指标等级未达到B级。
(2)电子病历系统应用水平分级评价三级医院未达到4级以上,二级医院未达到3级以上。
第二部分:医疗服务能力与质量安全监测数据第二部分医疗服务能力与质量安全监测数据。
共设置5章55节377条,第一章资源配置与运行6节27条,第二章医疗服务能力与医院质量安全指标3节46条,第三章重点专业质量控制指标13节132条,第四章单病种(术种)质量控制指标51节255条,由医院自行选填31个单病种(术种),各监测5条指标(病例上报率、平均住院日、次均费用、病死率、手术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合计31节155条)。
第五章重点医疗技术临床应用质量控制指标2节17条,其中国家15项限制类医疗技术设置设为可选项,根据评审医院实际开展此类技术情况,纳入评审范围;从人体器官捐献、获取与移植技术中选取向人体器官获取组织报送的潜在器官捐献者人数与院内死亡人数比、实现器官捐献的人数与院内死亡人数之比2项指标作为考核指标。
四川省三级医院等级评审第二部分医疗服务能力与质量安全监测数据多达700多项指标,由于数据分散在各个系统(如:HIS、重症、手麻、急诊、临床、医技等)中,没有进行有效整合;同时各个系统统计口径、数据标准等都不尽相同,获取这些数据,需要花大量时间、精力,效率低,准确率差,因此医院需要建设三级医院等级评审指标系统,实现指标自动采集,可视化展示。
第三部分:现场检查四川省三级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21年版)第三部分的第三章医院管理的信息管理部分要求:条款:一百五十四【标准概述】医院信息系统应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电子病历应用水平分级评价是对医院信息系统全面、客观的测评,三级医院应达到并通过4级测评。
医院质量控制、安全管理数据库,应该为统一整体,数据库要求能满足医学统计与质量管理需要,能自动根据质量管理相关指标要求生成质量统计报表。
1、电子病历质量管理系统:包括门诊电子病历和住院电子病历,要求为结构化病历,电子病历级别达到5—6级。
2、合理用药管理系统(合理使用抗生素和其他药品);3、合理用血管理系统(合理使用血液和血制品);4、手术管理系统(围手术期管理与手术分级管理、各类手术与介入操作与并发症、麻醉操作);5、急危重症管理系统:质量管理部门能在电脑中实时监控到全院急危重症患者的情况,系统设置相应指标对管理高危因素予以提示,能每天、每月、每年生成统计报表。
6、危急值报告系统:检验、放射、病理、超声等,要求危急值报告结果能直接反馈到医生、护士工作站,能够随患者转科转到相应科室;报告结果能发送至医生的手机;7、临床路径管理系统或实时监测平台:对临床路径患者进行平均住院日、住院费用、药品费用、非预期再手术率、并发症与合并症、死亡率等指标的统计分析。
8、麻醉质量安全数据库系统:包括:(1)麻醉工作量:各种麻醉例数。
心肺复苏例数、麻醉复苏室例数等。
(2)严重麻醉并发症:麻醉意外死亡、误咽、误吸引发梗阻、出麻醉复苏室全身麻醉患者Steward 评分≥4 分的例数等。
(3)各类术后患者自控镇痛(PCA)。
9、手术质量管理系统,包括:(1)住院重点手术总例数、死亡例数、术后非计划重返再次手术例数。
(2)手术后并发症例数。
(3)手术后感染例数(按“手术风险评估表”的要求分类)。
(4)围术期预防性抗菌药的使用。
(5)单病种过程(核心)质量管理的病种。
10、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系统:用于院内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的数据提取汇总、上报等功能。
包括医疗、护理、医技、药事、院感、纠纷、保障等各部门,系统分类明确,统一口径上报,包括处理结果等均可录入。
每月自动汇总。
11、标识(医保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卡编号、身份证号码、病历号等)管理系统:(1)规范的门诊就诊、住院患者的统一身份标识管理系统;(2)对就诊患者住院病历施行唯一标识管理(如使用医保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卡编号或身份证号码等);(3)在重点部门(急诊、新生儿、ICU、产房、手术室)使用条码管理。
三级医院评审信息系统功能要求⼀览表临床路径管理系统
单病种管理系统
药库管理系统
预约挂号管理系统⽹上挂号
住院医⽣站系统
门诊医⽣站系统
门诊挂号管理系统
⼀卡通系统(⾃助挂号、缴费)
急诊管理系统
HIS系统
CIS系统CIS系统⽆线
门诊分诊与排队叫号系统
门诊、住院、检验系统都涉及识别条码“腕带”识别⾝份的技术已实现检验危急值管理系统合理⽤药管理系统合理⽤药防⽕墙
LIS系统
CIS系统(质控)
抗菌药物管理系统
病历质控管理系统
PACS系统
⼿术⿇醉管理系统
院感系统
传染病直报系统
药房药库系统
药品管理系统
处⽅点评管理系统
统计分析系统
检验报告超时报警管理系统
室内质控管理系统
实验室运营系统
输⾎科信息系统
病理系统
⾎库管理系统
抗菌药物指标监控系统
供应室追溯管理系统
电⼦病历系统
病案管理系统
HRP
省、市、居民、农合医疗保险系统
电⼦数据上报、医疗机构间的临床数据共享IT系统运维管理
固定资产管理系统
⾼植耗材管理系统
卫⽣材料管理系统
⼤屏显⽰管理、多媒体
⼀⽇费⽤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