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定浙贝母中贝母素甲含量
- 格式:pdf
- 大小:112.63 KB
- 文档页数:1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浙贝母配方颗粒中贝母素甲和贝母素乙的含量何敏;郭田;杜昕;姚建标;沈利君【摘要】目的建立测定浙贝母配方颗粒中贝母素甲、贝母素乙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方法采用DIKMA,Diamand-C18(4.6 mm×150 mm,5μm)色谱柱,以乙腈-水-二乙胺(70∶30∶0.03)为流动相;以蒸发光散射检测器为检测器.理论板数按贝母素甲峰计算应不低于2 000.流动相流速为1 mL· min1,柱温为30℃.结果贝母素甲进样量在1.141 7~6.850 2 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贝母素乙进样量在0.856 3~3.681 8 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8).平均回收率分别为贝母素甲103.7%、贝母素乙100.0%,RSD分别为1.8%,2.4%.结论该方法准确度、重复性好,能较准确地评价浙贝母配方颗粒的质量.【期刊名称】《医药导报》【年(卷),期】2018(037)004【总页数】3页(P477-479)【关键词】浙贝母;贝母素甲;贝母素乙;配方颗粒;色谱法,高效液相【作者】何敏;郭田;杜昕;姚建标;沈利君【作者单位】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第一人民医院药剂科,杭州311200;浙江康恩贝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杭州310052;浙江康恩贝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杭州310052;浙江康恩贝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杭州310052;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第一人民医院药剂科,杭州3112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86;R927.2浙贝母是道地药材“浙八味”之一,为百合科植物浙贝母的干燥鳞茎,以金华磐安、宁波鄞州等为主产地。
味苦性寒,归肺心经,有清热化痰止咳、解毒散结消肿之功效,用于风热咳嗽等症状[1]。
浙贝母与川贝相比,强于通泄,适用于外感风热、痰火郁结引起的咳嗽,多适用于表邪之实证;川贝则强于清火润肺,药性缓和,最适用于虚证[2]。
浙贝母中贝母素甲含量测定方法:
测定法取本品粉末(过四号筛)约2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加浓氨试液4ml,浸润1小时,加三氯甲烷-甲醇(4:1)混合溶液40ml,置80℃水浴加热回流2小时,放冷,滤过,残渣加适量三氯甲烷-甲醇(4:1)混合溶液洗涤3次,洗液合并滤液,蒸干。
残渣加三氯甲烷使溶解,转移至50ml量瓶中,加三氯甲烷至刻度,摇匀。
取3ml至50ml量瓶中,加三氯甲烷至刻度,摇匀。
精密量取15ml,置分液漏斗中,照标准曲线的制备项下的方法,自“精密加入邻苯二甲酸氢钾缓冲溶液(PH5.0)2.0ml”起,依法测定吸光度,从标准曲线上读出供试品溶液中贝母素甲的重量(mg),计算,即得。
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生物碱以贝母素甲(C27H45O3)计,不得少于0.50%。
贝母甲素含量测定方法研究进展作者:张玲来源:《今日财富》2015年第10期摘要:综述了贝母甲素含量测定方法的研究进展,包括紫外一可见分光光度法、薄层扫描法、高效液相色谱法、超高效液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一差热联用技术等,为贝母甲素的含量测定提供参考。
关键词:贝母甲素;含量测定;研究进展O引言贝母甲素来源于百合科植物川贝母和浙贝母的干燥鳞茎。
贝母甲素是一种生物碱,白色针状晶体,可溶于有机溶剂,不溶于水、石油乙醚。
贝母甲素有清热润肺、止咳化痰功效,用于治疗痰热咳嗽,心肺郁积,咳嗽及气管炎。
目前贝母甲素含量测定方法很多,如分光光度法、薄层扫描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等。
本文对其含量测定方法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1 紫外一一可见分光光度法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是根据物质分子对波长为200~760nm这一范围的电磁波的吸收特性所建立起来的一种定性、定量和结构分析方法。
操作简单、准确度高、重现性好。
邝翠仪等人发现贝母甲素在2368~11.84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贝母甲素平均回收率测定为97.7%,RSD=4.2%。
尹尚军等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法分离浙贝母生物碱,并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其含量。
结果表明,吸光度值与贝母素甲质量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不同产地对浙贝母生物碱含量的影响较大,而且不同组织部位的含量不尽相同。
2 薄层扫描法(TLC)薄层扫描法检测的灵敏度、结果的精密度与准确度均良好。
与高效液相色谱法相比,具有多通道效应,可同时平行分离分析多个样品;流动相用量少且选择范围宽、更换方便;固定相为一次性使用,对样品的预处理要求不高等优点。
在中药制剂检验中,已成为重要的常用分析方法之一。
《中国药典》中有33个中成药品种采用该法进行含量测定。
薄层扫描法的薄层板多采用硅胶G,展开剂多采用氯仿一甲醇一水(65:35:10),显色剂一般为10%硫酸乙醇。
宋红湘等用薄层扫描仪对妇康消肿丸中贝母素甲进行了含量测定。
其中做层析分析时,贝母素甲在502 nm处有最大吸收;扫描结果表明在0.41-2.05μg之间;积分值与点样量间线性关系良好。
浙贝母拼音名:Zhebeimu英文名:BULBUS FRITILLARIAE THUNBERGII本品为百合科植物浙贝母 Fritillaria thunbergii Miq.的干燥鳞茎。
初夏植株枯萎时采挖,洗净。
大小分开,大者除去芯芽,习称“大贝”;小者不去芯芽,习称“珠贝”。
分别撞擦,除去外皮,拌以煅过的贝壳粉,吸去擦出的浆汁,干燥;或取鳞茎,大小分开,洗净,除去芯芽,趁鲜切成厚片,洗净,干燥,习称“浙贝片”。
【性状】大贝为鳞茎外层的单瓣鳞叶,略呈新月形,高1~2cm,直径2~3.5cm。
外表面类白色至淡黄色,内表面白色或淡棕色,被有白色粉末。
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白色至黄白色,富粉性。
气微,味微苦。
珠贝为完整的鳞茎,呈扁圆形,高1~1.5cm,直径1~2.5cm。
表面类白色,外层鳞叶2 瓣,肥厚,略似肾形,互相抱合,内有小鳞叶2~3枚及干缩的残茎。
浙贝片为鳞茎外层的单瓣鳞叶切成的片。
椭圆形或类圆形,直径1~2cm,边缘表面淡黄色,切面平坦,粉白色。
质脆,易折断,断面粉白色,富粉性。
【鉴别】 (1) 本品粉末淡黄白色。
淀粉粒甚多,单粒卵形、广卵形或椭圆形,直径6~56μm,脐点点状、裂缝状、人字状或马蹄状,位于较小端,层纹大多明显;偶见半复粒及复粒,复粒由2 分粒组成。
表皮细胞类多角形或长方形,垂周壁连珠状增厚;有时可见气孔,副卫细胞4~5个,草酸钙结晶细小,多呈颗粒状,有的呈棱形、方形或细杆状。
导管多为螺纹,直径至18μm。
(2) 取本品粉末5g,加浓氨试液2ml 与苯20ml,放置过夜,滤过,取滤液8ml ,蒸干,残渣加氯仿1ml 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
另取贝母素甲与贝母素乙对照品,加氯仿制成每1ml 各含2mg 的混合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
照薄层色谱法试验,吸取上述供试品溶液10~20μl、对照品溶液10μl,分别点于同一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为黏合剂的硅胶G薄层板上,以醋酸乙酯-甲醇-浓氨试液(17:2: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稀碘化铋钾试液。
蒸发光散射测定浙贝母中贝母素甲、贝母素乙的含量探究黄长煌【摘要】Objective To explore a feasibility method for determination of peimine A and peimine B.Methods HPLC were carried out with conditions:column:agilent hypersil BDS-C18(4.0 mm×250 mm,5μm),mobile phase:acetonitrile-water-diethylamine(65:35:0.03), ELSD to determinate of peimine,peiminine.Results The average percentages of peimine A from three batches of Jinhua were (0.124 ± 0.07)% and peiminine B were(0.061 ± 0.004)%.Conclusion ELSD for determinatio n of peimine,peiminine is a accurate and reliable and rapid method.%目的:探究蒸发光散射(ELSD)测定浙贝母中贝母素甲、贝母素乙含量的可行性。
方法色谱柱:Agilent Hypersil BDS-C18(4.0 mm×250 mm,5μm);流动相:乙腈-水-二乙胺(65:35:0.03),ELSD检测器对浙贝母中贝母素甲、贝母素乙含量进行测定。
结果来自金华磐安三批次样品贝母素甲平均百分含量为(0.124±0.07)%、贝母素乙平均百分含量为(0.061±0.004)%。
结论 ELSD测定浙贝母中贝母素甲和贝母素乙,方法准确可靠,测定较为快捷。
生物碱类成分含量测定分析方法研究进展摘要:生物碱类成分是一类重要的具有多种多样的生物活性的天然含氮有机化合物,其含量测定方法多种多样,关于其定性、定量的方法得到了广泛深入的研究。
本文就近年来有关生物碱类成分含量的测定分析方法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以期为生物碱类成分含量测定方法的进一步研究提供文献依据和分析思路。
关键词:总生物碱;单体生物碱;含量测定生物碱类成分是一类重要的天然含氮有机化合物,也具有多种多样的生物活性。
生物碱类成分是中草药中主要的化学和生物活性成分之一,因此,常常把生物碱类成分作为中药研究的一指标成分,关于其定性、定量的方法得到了广泛深入的研究。
绝大多数生物碱因为其分子中氮原子上的孤电子对能接受质子而显碱性。
溶解性方面,绝大多数仲胺和叔胺生物碱具有脂溶性,而水溶性生物碱主要包括季铵碱类和某些含N- 氧化物的生物碱。
这些生物碱的理化性质为其提取和含量测定提供了理论依据。
生物碱类成分含量测定方法分为总生物碱和单体生物碱含量测定两大类,目前有关总生物碱以及单体生物碱的含量分析测定方法有很多:化学分析法、酸碱滴定法、直接分光光度法、离子对萃取比色法薄层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和高效毛细管电泳法。
但各有其优点和不足,本文分别对近年来总生物碱和单体碱类成分的含量测定分析方法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1 总生物碱含量测定方法1.1 化学分析法化学分析法包括重量分析法和酸碱滴定法,酸碱滴定法较为常用,此法灵敏度较低,但因操作简便、成本低廉、准确性和稳定性较好,而仍被用于某些生物碱的含量测定。
酸碱滴定法又根据所用溶剂性质不同,分为水溶液酸碱滴定法和非水溶液滴定法,根据生物碱成分碱性强弱的不同采用不同溶剂的酸碱滴定法。
如对于某些碱性较弱的生物碱类成分,因在水溶液中进行滴定时没有明显的滴定突跃,故选择非水滴定法,并用质子性溶液冰醋酸等增强其碱性。
王安行等[1]采用酸性染料两相滴定法测定浙贝母总生物碱的含量。
也有研究者用非水滴定法分别测定咳喘平胶囊[2]和黄杨宁片[3]的总生物碱含量Krisztina 等[4]通过研究比较非水滴定法测定13种生物碱类,发现当生物碱的pKa值大于7 时,此法具有良好的准确度和精密度。
1 引用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2 标准3检验操作规程3.1 取样3.1.1 按“药材取样法”的原则取样。
3.1.2 取样标记清楚、明白,以供检验。
3.2 检测3.2.1 性状按药材和饮片检定通则(《中国药典》2010年版附录II B)中性状项检查形状、大小、色泽、表面特征、质地及气味等对样品进行检查,与其质量标准对照,是否相符。
3.2.2 鉴别照(《中国药典》2010年版附录II C)显微鉴别法检测。
取本品粉末过4号筛,挑取少许置载玻片上,滴加甘油醋酸试液、水合氯醛试液,盖上盖玻片置显微镜下观察和测量。
与其质量标准对照,其显微特征是相符。
照水分检测法(《中国药典》2010年版附录IX H 第一法)检测。
照总灰分检测法(《中国药典》2010年版附录IX K)检测。
用甲醇作溶剂,照醇溶性浸出物测定法(中国药典2010版附录X A)项下的热浸法测定。
照《高效液相色谱法检验标准操作程序》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乙腈水一二乙胺(70:30:0.03)为流动相;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检测。
理论板数按贝母素甲峰计算应不低于2000。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取贝母素甲对照品、贝母素乙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甲醇制成每1ml含贝母素甲0.2mg、贝母素乙0.15mg的混合溶液,即得。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本品粉末(过四号筛)约2g,精密称定,置烧瓶中,加浓氨试液4ml浸润1小时,精密加入三氯甲烷一甲醇(4:1)的混合溶液40ml,称定重量,混匀,置80℃水浴中加热回流2小时,放冷,再称定重量,加上述混合溶液补足减失的重量,滤过。
精密量取续滤液10ml,置蒸发皿中蒸干,残渣加甲醇使溶解并转移至2ml量瓶中,加甲醇至刻度,摇匀,即得。
测定法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10μl、20μl,供试品溶液5~15μl,注人液相色谱仪,测定,用外标两点法对数方程分别计算贝母素甲、贝母素乙的含量,即得。
HPLC—ELSD测定乌贝益胃胶囊中贝母素甲和贝母素乙含量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法(HPLC-ELSD)同时测定乌贝益胃胶囊中贝母素甲和贝母素乙含量的方法,并对10批样品进行考察,制定含量限度。
方法采用HPLC-ELSD,色谱柱为Eclipse XDB C18(150 mm×4.6 mm,5 ?m),流动相为乙腈-水-二乙胺(65∶35∶0.05),柱温为30 ℃,流速为1.0 mL/min。
ELSD参数:漂移管温度为80 ℃,载气流速为2.5 L/min。
结果贝母素甲和贝母素乙进样量分别在0.294~2.944 ?g、0.424~4.240 ?g范围内与各自峰面积的对数值呈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8.13%(RSD=1.02%,n=6)、98.38%(RSD=0.92%,n=6)。
结论本方法准确可靠,重复性好,为乌贝益胃胶囊质量标准的制定提供了依据。
标签: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器;乌贝益胃胶囊;贝母素甲;贝母素乙;含量测定乌贝益胃胶囊是本院在乌贝散的基础上创制而成的医院制剂,由海螵蛸、浙贝母、白及、酒大黄、黄连、三七、吴茱萸7味中药组成,具有抑酸止痛、养胃止血的功效,临床上主要用于胃酸过多、胃及十二指肠溃疡伴出血、糜烂性胃炎以及各种原因所致的胃出血等症。
浙贝母作为君药,其主要活性成分贝母素甲和贝母素乙具有镇痛抗炎、促进溃疡愈合的作用[1-2],与乌贝益胃胶囊的主要药理作用相吻合,所以,有必要对其中的主要生物碱贝母素甲和贝母素乙进行含量控制,从而控制药品质量,保证疗效。
由于贝母素甲和贝母素乙为异甾体生物碱,缺少发色团,用紫外吸收检测器无法检测到,所以,一般采用薄层扫描法[3]、柱前衍生化法[4]、气相色谱法[5]。
也有文献报道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法(HPLC-ELSD)测定贝母素甲和贝母素乙的含量[6-7]。
为确保产品质量,本试验采用HPLC-ELSD测定乌贝益胃胶囊中这两种生物碱的含量。
XXXXXX药业有限公司成品质量标准及检验操作规程1 品名:1.1 中文名:浙贝母1.2 汉语拼音:Zhebeimu2 代码:C3 取样文件编号:4 检验方法文件编号:5 依据:《中国药典》(2015年版一部)。
6 质量标准:7 检验操作规程:7.1 试药与试剂:浓氨试液、三氯甲烷、贝母素甲对照品、贝母素乙对照品、乙酸乙酯、甲醇、稀碘化铋钾试液、乙腈、水、二乙胺、氢氧化钠滴定液、甲基红乙醇溶液指示剂。
7.2 仪器与用具:显微镜、电子天平、水浴锅、紫外光灯、烘箱、超声波清洗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高效液相色谱仪、中药二氧化硫测定仪。
7.3 性状:取本品适量,自然光下目测色泽,嗅闻气味。
7.4 鉴别:7.4.1取本品制片置(10×10)显微镜下做显微观察。
7.4.2取本品粉末5g,加浓氨试液2ml与三氯甲烷20ml,放置过夜,滤过,取滤液8ml,蒸干,残渣加三氯甲烷l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
另取贝母素甲对照品、贝母素乙对照品,加三氯甲烷制成每1ml各含2mg的混合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
照照薄层色谱法(附录7)试验,吸取供试品溶液10~20μl、对照品溶液10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乙酸乙酯甲醇一浓氨试液(17:2: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稀碘化铋钾试液。
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7.5 检查:7.5.1水分:不得过18.0%(附录15第二法)。
7.5.2总灰分:不得过6.0%(附录17)。
7.5.3二氧化硫残留量:照二氧化硫残留量测定法(附录58)测定,不得过150mg/kg。
7.6 浸出物:照醇溶性浸出物测定法(附录19)项下的热浸法测定,用稀乙醇作溶剂,不得少于8.0%。
7.7 含量测定:照高效液相色谱法(附录8)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乙腈水-二乙胺(70:30:0.03)为流动相;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检测。
浙贝母不同炮制品质量的实验研究摘要】目的考察不同炮制品浙贝母的质量。
方法分别采用薄层谱法和薄层扫描对浙贝母不同炮制品进行定性和定量测定。
结果各炮制品其贝母素甲、贝母素乙的含量在0.0410%~0.0641%、0.0641%~0.0582%之间。
结论本法可以为今后研究和制定浙贝母炮制方法提供参考。
【关键词】浙贝母炮制品薄层扫描浙贝母收载于现行中国药典之中,其来源于百合科植物,浙贝母的干燥鳞茎;味苦,性寒;归肺、心经,具有清热散结、化痰止咳之功效,用于风热犯肺、痰火咳嗽、肺痈,乳痈、瘰疬、疮毒等症[1]。
据记载,其历代炮制方法繁多[2],本文就其不同炮制方法作定性定量的研究,报告如下:1 仪器与试药1.1仪器CS-9000薄层扫描仪,点样定量毛细管,PBQ-I型薄层自动铺板。
1.2 试药浙贝母;经鉴定为百合科浙贝母的干燥鳞茎。
化学对照品贝母素甲、贝母素乙;硅胶G,其余试剂均为分析纯。
2 实验方法与结果2.1炮制品制备2.1.1 生品取浙贝母原药材,除杂质,洗净,切厚片,干燥。
2.1.2 炒制品取蜜水,拌麦麸,用火烘干,加入浙贝母净药材炒至黄色,筛去麦麸即成。
2.1.3 酒炙品取浙贝母净药材,加酒拌匀,闷透,置锅内,用文火炒至黄色,取出,放凉。
每1kg净药材,用黄酒0.1kg。
2.1.4 炭制品取浙贝母净药材,置热锅内,用武火炒至表面焦黑色,内部焦黄色时,喷淋清水少许,熄灭火星,取出,晾干。
2.1.5 姜汁炙品取浙贝母净药材,加姜汁拌匀,置锅内,用文火炒至姜汁被吸尽,取出,晾干。
2.2 定性鉴别2.2.1 不同炮制品供试品液制备分别取上述浙贝母不同炮制品,研成粉末,称取约6g,加14%氨水湿润,密封30min,加入提取液[乙醚-氯仿-95%乙醇]25ml,冷浸24h,取出15ml于蒸发皿中,水浴蒸干,加氯仿1ml溶解备用。
2.2.2 贝母素甲、贝母素乙对照液制备分别取贝母素甲、贝母素乙对照品适量,加氯仿溶解,分别制成1mg/ml溶液作为对照液。
ASE-CAD结合柱后补偿液相色谱法测定浙贝母中贝母素甲和贝母素乙廖强; 陈勇【期刊名称】《《中国民族民间医药》》【年(卷),期】2019(028)003【总页数】4页(P43-45,69)【关键词】快速溶剂萃取; CAD; 柱后补偿; 贝母素甲; 贝母素乙【作者】廖强; 陈勇【作者单位】广西中医药大学广西南宁 530000; 广西-东盟食品药品安全检验检测中心广西南宁 530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84.1浙贝母为百合科植物浙贝母 Fritillaria thunbergii Miq.的干燥鳞茎,具有清热化痰止咳,解毒散结消痈的作用[1]。
其有效成分主要为生物碱,其中又以贝母素甲和贝母素乙为主[2]。
文献显示其含量测定主要是采用含有毒性大的三氯甲烷溶液提取,然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法测定[1-3],此类方法较成熟但前处理普遍耗时较长。
前处理使用的ASE是一种在高温高压条件下萃取样品中有机组分的新方法,其通过维持体系内的高压状态使得溶剂在高温条件下不汽化,具有自动化,提取效率高等特点。
电雾式检测器(Charged Aerosol Detector,CAD)是在2004年才推出的一种较为新型的通用型检测器,其响应值不依赖于被测物质的光学性质和离子化效率能检测非挥发或很多半挥发性的物质。
研究表明,与ELSD比较,CAD 具有更高的检测灵敏度[4-5]和更加均匀一致的响应因子[6],在中药或天然药物中的皂苷或胆酸等缺少紫外发色团的成分分析中应用较多[7-8] 。
柱后补偿(反梯度)即在色谱柱后进入检测器前加入另一分析溶剂,通过增加有机相比例,可以提高雾化效率,增加响应值,降低检出限,提高检测效果[9]。
本研究采用快速溶剂萃取法提取浙贝母中贝母素甲和贝母素乙,并结合HPLC-CAD法进行分离测定。
在实验中采用梯度洗脱与柱后补偿进行分析,进一步提高了贝母素甲和贝母素乙响应因子的一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