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美术课外班《毛绒玩具小熊》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4.42 MB
- 文档页数:19
美术《小熊》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美版小学美术教材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小熊”,详细内容为第一课“画出我的小熊”。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小熊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掌握绘画小熊的基本方法。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小熊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培养观察生活的能力。
2. 通过绘画小熊,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审美观念。
3. 增进学生对美术学科的兴趣,提高创作欲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小熊的外形特征和绘画技巧。
教学重点:观察小熊的生活习性,运用绘画技巧表现小熊。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小熊玩具、绘画教材、画纸、画笔、颜料等。
学生准备:画纸、画笔、颜料、调色盘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小熊玩具,引导学生说出对小熊的印象,进而引出本课主题。
2. 新课内容:(1)观察小熊:引导学生从整体到局部观察小熊的外形特征,如:头部、身体、四肢等。
(2)讲解绘画技巧:示范如何用线条和色彩表现小熊,强调线条流畅、色彩搭配和谐。
(3)实践操作:学生跟随老师一起绘画小熊,教师巡回指导。
3. 随堂练习:(1)学生独立完成一幅小熊绘画作品。
(2)教师挑选部分作品进行展示,组织学生互相评价,给予鼓励性建议。
六、板书设计1. 课题:《小熊》2. 小熊的外形特征:头部、身体、四肢3. 绘画技巧:线条流畅、色彩搭配和谐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我心爱的小熊2. 答案:学生完成的作品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观察其他动物,尝试用绘画表现它们的特点,提高创作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
2.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
3.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操作和随堂练习。
4. 板书设计。
5. 作业设计。
6.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重点在于小熊的外形特征和绘画技巧,难点也在于此。
小熊的外形特征包括头部、身体、四肢等部位的形状和比例,这些是绘画的基础。
绘画技巧涉及线条的流畅性和色彩的和谐搭配,这是提高画作质量的关键。
美术《小熊》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美版小学美术教材二年级上册第七课《小熊》。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了解小熊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学习运用简单的线条和图形表现小熊的形象;培养观察力和想象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小熊的外形特征,掌握运用线条和图形表现小熊形象的基本方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实践,培养学生观察力、表现力和想象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美术创作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爱动物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运用线条和图形表现小熊的形象。
难点:如何抓住小熊的特征,使画面生动有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小熊玩具、图片、多媒体课件、示范作品。
学具:素描纸、铅笔、橡皮、彩色笔、水粉颜料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1)展示小熊玩具和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小熊的特点。
(2)讨论:小熊的外形特征有哪些?它生活在哪里?吃什么食物?2. 讲解与示范(10分钟)(1)讲解:如何运用线条和图形表现小熊的形象。
(2)示范:现场演示如何画小熊,并讲解绘画步骤。
3. 实践(15分钟)(1)学生按照示范步骤,自行创作一幅小熊作品。
(2)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绘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 展示与评价(5分钟)(1)学生展示作品,分享创作心得。
(2)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鼓励创新和表现力。
(1)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小熊的特点和绘画方法。
(2)布置课后作业,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观察动物,进行创作。
六、板书设计1. 小熊的外形特征2. 绘画步骤:a. 用线条勾勒出小熊的轮廓b. 添加图形,表现小熊的毛发、眼睛等细节c. 上色,使画面更加生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一幅你最喜欢的小动物。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小熊的形象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但在绘画过程中,部分学生对线条和图形的运用还不够熟练,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练习。
美术《小熊》教案美术《小熊》教案美术《小熊》教案1教材分析:小班孩子的美术技巧还不是很熟练,但是对于各种各样的颜色很感兴趣,尤其是当自己的手沾染上好看的颜料时他们会特别兴奋。
学情分析:本次拓印活动,不仅让孩子们在拓印玩色的游戏中进一步了解了蚕宝宝的外形特征,也让孩子们感受到自己身体的神奇性,从而更加喜欢自己的身体,同时还进一步激发了孩子们参与美术创造活动的积极性。
教学目标:1、能用树叶蘸上颜料并进行拓印。
2、能用超轻黏土进行制作蚕宝宝。
3、感受绘画的趣味性,体会创作的快乐。
4、激发幼儿感受不同的.艺术美,体验作画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重点:能用树叶蘸上颜料并进行拓印。
难点:能用超轻黏土进行制作蚕宝宝。
教学准备:教具准备:PPT课件、教师范画、黑色卡纸、绿色、黄色颜料、白色彩泥、黑色记号笔。
学具准备:树叶、黑色卡纸、绿色、黄色颜料、白色彩泥、黑色记号笔。
教学过程:一、调动对蚕宝宝已有的生活经验。
1、教师PPT出示蚕宝宝图片,提问:今天老师带来可爱的蚕宝宝来班级做客,谁来说说蚕宝宝长什么样?2、教师小结:蚕宝宝白白的、长长的、身体有环节像小火车,有许多小脚。
二、通过图片重点观察蚕宝宝。
1、欣赏蚕宝宝吃桑叶的图片(出示PPT图片),提问:蚕宝宝在桑叶上经常发生一些有趣的事,你们猜猜它们都在干嘛?2、教师小结:有的蚕宝宝抬起头来寻找哪里的桑叶更好吃,有的在睡觉,有的埋着头吃桑叶,还有的和好朋友在玩耍。
3、学习揉搓的技能,表现蚕宝宝的不同造型。
三、激发幼儿主动创作的兴趣。
1、引导语:蚕宝宝们可真可爱!我们先用叶子印画的方法给蚕宝宝准备了好桑叶,你们想不想请这些蚕宝宝客人过来玩?小班美术教案《可爱的蚕宝宝》含PPT课件五、作品欣赏1、谁来分享一下,你的蚕宝宝们在桑叶上发生什么有趣的事情?2、今天每位小朋友表现都很棒,蚕宝宝们玩得非常开心!让我们也来学学蚕宝宝的爬行动作,一起到外面吃树叶吧!教学反思:孩子们学习积极性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