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民俗:山西的高粱种植
- 格式:doc
- 大小:12.50 KB
- 文档页数:1
嗜好面食,兼喜汤饭山西人嗜好吃面的饮食习惯,夸张地说,每饭几致无面不足、无馍不饱,相沿成习,由来已久。
这是在自然条件、历史源流、相袭力量等背景下形成的。
山西粮食作物应有尽有,品种多达数十种。
北中部盛产高粱、糜黍(太原以北地区呼粘者为黍子)、梁谷、莜麦、荞麦、稻子、豆类(有豌豆、黑豆、绿豆、大豆、黄豆、小豆、豇豆、茶豆、扁豆、蚕豆等十多种)、玉米、沙米等等。
南部盛产小麦、玉米、谷子、稻子等。
这些品种繁多的粮食,提供了丰富的食料。
通过农家妇女的慧心巧手,可以制作出数以千计的面食来。
各种造型的面食,既可口,又诱人。
许多农家,一日三餐皆以面食为主,或稠或稀,或干或汤,粗细搭配,粗粮细作,细粮精制,烹制技艺十分丰富。
就是谷子盛产区的农家,以米为粥或捞饭,也要搭配拌汤、汤面之类的面食。
汤面中炝入油,或放葱花,或加香椿嫩芽。
这种粗茶淡饭,既能满足人们的口腹,又有浓郁的黄土高原农家气息,使人得到一种精神上的享受。
晋中平川地区,农家的午餐几乎都以面条、面片等面食为主,或剔或揪,或擀或压,或拨或擦,造型各有特色。
面条有长有短,有宽有窄,有粗有细;揪片有厚有薄,有大有小,有软有硬,看了真使人眼花缭乱,仿佛到了面食的王国。
各种各样的面食,加上具有地方特色的浇头、佐料,闻一闻浓香四溢,吃一吃风味别具,使人感到吃山西面食真是一种美的享受。
生活条件好的人家,吃面食讲究一个月内不重样;普通农家吃杂面(高粱面掺和白面、豆面、玉米面,或高粱面掺和榆皮面都称“杂面”)每天也要变个花样。
北部地区的黄米面糕和莜面栲栳,南部地区的白面馍,无论造型、口感都各有特色。
当然,山西面食为人所赏识的还得数剔尖、拉面、刀拨面、刀削面,号称“山西四大名面”。
其中,剔尖的普及率最高,特别是在晋中平川,几乎每个农家妇女都可以剔一手相当讲究的剔尖。
杂面剔尖可以剔得粗细如一,长短一致;白面剔尖可长可短,可粗可细。
粗者空心柔软,细者心实滑利。
拉面,农家妇女以“小把拉面”见长,可拉成宽和窄、圆和扁、粗与细乃至三棱等多种造型。
山西临汾适合种植什么
山西临汾地处中国华北地区,具有典型的黄土高原地貌特征,气候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热同期,气候适宜,土地肥沃,是农业发达地区之一。
在山西临汾适宜种植的农作物有:
1. 小麦:山西临汾的气候特点适宜小麦的生长,小麦是中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
临汾地区有较多平原地带,土壤肥沃,适合种植小麦。
2. 玉米:玉米是临汾地区的主要经济作物之一。
临汾的气候适宜玉米生长,且临汾有较多的平原地带,土壤肥沃,为玉米的生长提供了有利条件。
3. 大豆:大豆是主要的油料作物,临汾地区适宜大豆的种植。
大豆有良好的适应性,且临汾地区土壤肥沃,为大豆的生长提供了优越的土壤条件。
4. 高粱:高粱是一种耐旱性强的作物,山西临汾的气候特点适宜高粱的栽培。
高粱是临汾地区的传统作物之一,对于保护土壤、防治旱涝灾害、制作食品有重要作用。
5. 红枣:山西临汾是中国重要的红枣产区之一,红枣栽培历史悠久,土地肥沃,适应临汾气候,红枣的品质非常优越。
6. 葡萄:临汾的气候条件适宜葡萄的栽培,临汾具有较好的土质和适中的气温,
为葡萄提供了适宜的生长环境。
临汾地区的葡萄产量较高,品质也较好。
除了上述作物之外,山西临汾还适宜种植香菇、花椒、花生、辣椒、苹果等作物。
但需要注意的是,虽然临汾气候适宜农作物的生长,但由于地下水丰富,土壤及水质中存在一定的污染问题,因此在种植过程中需要注意环境保护和农产品质量安全。
此外,农民在种植农作物时应根据市场需求、气候条件和自身经济实力等多方面因素进行合理选择和规划,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山西农作物生长地区及简介
山西省位于中国北部,地处黄土高原东部,气候属于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山西省的农作物主要有小麦、玉米、高粱、大豆、马铃薯等。
1. 小麦:山西省是中国的主要小麦生产区之一,主要分布在山西中部和南部的盆地和平原地区,如太原盆地、临汾盆地、运城盆地等。
2. 玉米:山西省的玉米种植面积广泛,主要集中在山西中部和南部的盆地和平原地区,如太原盆地、临汾盆地、运城盆地等。
3. 高粱:山西省的高粱种植主要集中在山西西部和北部的山区和丘陵地带,如忻州地区、吕梁地区等。
4. 大豆:山西省的大豆种植主要集中在山西中部和南部的盆地和平原地区,如太原盆地、临汾盆地、运城盆地等。
5. 马铃薯:山西省的马铃薯种植主要集中在山西西部和北部的山区和丘陵地带,如忻州地区、吕梁地区等。
山西省的农业发展历史悠久,农作物种类丰富,是中国的重要粮食生产基地之一。
同时,山西省还是中国的苹果主产区之一,特别是运城地区的苹果品质优良,享有很高的声誉。
平遥牛肉:平遥牛肉久负盛名,起源年代无考,清代时已誉满三晋。
清嘉庆年间,邑人雷金宁及其子孙三代,在城内文庙街设有兴盛雷牛肉店,长达百余年。
山西老陈醋:山西老陈醋是山西省的地方传统名产,属于中国四大名醋之一,它的生产至今已有3000余年的历史,素有“天下第一醋”的盛誉。
汾阳酿酒高粱:汾阳是中华名酒——汾酒的诞生地。
汾阳酿酒,始于商周,承于秦汉,兴于唐宋,盛于明清。
在汾阳几百年的酿酒历史中,汾阳酿酒高粱一直是作为传统的酿酒原料,用它酿成的白酒酒液莹澈透明,清香馥郁,入口香绵、甜润、醇厚、爽冽,用汾阳酿酒高粱酿造的杏花村汾酒多次荣获国际国内大奖。
沁州黄小米:“沁州黄”是清朝康熙年间大学士吴_在朝任保和殿大学士兼刑部尚书时,将檀山产的“糙谷米”献给康熙帝品尝,帝悦,问:“此米产自何地?”吴答:“沁州。
”皇帝便赐封为“沁州黄”,并封为贡米。
从此“沁州黄贡米”沿袭各代,名扬天下。
交城骏枣:是中国十大名枣之一,素有“八个一尺,十个一斤”之称,该枣果大肉厚、质脆味甜、品质优良,干鲜皆宜,既能鲜食,又能制干、加工。
该产品营养丰富,用途广泛,具有较高的滋补、药用价值和保健功能。
太谷壶瓶枣:壶瓶枣是中国最好的枣品种之一,主产晋中市的太谷县,其枣实个大、皮簿、肉厚,风味甘美,享有盛誉,在全中国和山西省屡屡获奖。
太谷县位于黄土高原,独特的日照、水肥、温差条件适合壶瓶枣和其它枣树的生长、结实。
柳林红枣:柳林红枣是产于中国山西吕梁地区柳林县的一种红枣品牌。
主要由产于柳林的木枣加工而成,其中也包括未进行加工与开发的鲜枣。
柳林红枣为柳林三大特产之一,三交红枣最为有名,盛产木枣,三交镇被国家农业部誉为:"中国红枣第一镇"!汾州核桃:山西汾州核桃历史悠久,其核仁味道甘美,富脂肪和蛋白质,不论生食或制成糕点糖果,均清香可口。
还是一种益智健脑食品,能补气益血,润燥化痰,治肺润肠,且味甘平,对于“温补肾肺,定喘化痰”有一定的疗效。
汾30高粱品种
汾30高粱是一种优质的高粱品种,广泛种植于中国北方地区。
它的特点是生长快、抗逆性强、产量高,并且味道香甜可口。
汾30高粱的生长周期较短,一般在100天左右就可以收获。
它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强,即使在干旱、寒冷的条件下,仍能保持良好的生长状态。
这使得汾30高粱成为北方地区农民的首选作物之一。
除了适应能力强,汾30高粱的产量也非常可观。
根据统计数据,每亩种植汾30高粱可以收获300多斤的粮食,比其他高粱品种要高出很多。
这使得种植汾30高粱成为北方农民增加收入的重要途径之一。
汾30高粱的味道也是其受欢迎的原因之一。
它的颗粒饱满,口感细腻,香甜可口。
无论是煮粥还是炒菜,都能给人带来丰富的口感享受。
而且,汾30高粱中富含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对人体健康非常有益。
种植汾30高粱不仅给农民带来了丰收,也对环境有着积极的影响。
汾30高粱生长期短,可以快速吸收土壤中的养分,减少了化肥的使用量。
此外,它的根系发达,可以有效防止土壤侵蚀,改善土壤质量。
总的来说,汾30高粱是一种优质的高粱品种,具有生长快、抗逆性强、产量高和味道香甜可口的特点。
种植汾30高粱不仅可以增
加农民的收入,还可以改善环境质量。
相信随着对汾30高粱的深入研究,它在北方地区的种植规模会进一步扩大,为人们带来更多的福利。
高粱杂交种晋杂42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梁 笃 柳青山 周福平 郭 琦 张一中 张晓娟(山西省农业科学院高粱研究所,晋中030600)摘要:晋杂42号(11494A2×1383-2·157粉)是以自选不育系11494A2为母本,以自选恢复系1383-2·157粉为父本杂交组配而成的高粱杂交种。
该品种高产、稳产,抗叶病、抗蚜虫、抗丝黑穗病,抗旱、抗倒伏,耐涝,适应性广。
适宜山西中部、南部及有效积温在2550℃以上的地区种植。
关键词:高粱;晋杂42号;选育;栽培技术高粱是山西省主要杂粮作物之一,常年种植面积在3.4万hm2,年产量10万t左右。
山西省著名的汾酒和老陈醋均以高粱为主要原料,因此,对酿造专用高粱的需求量极大,且高粱在抗旱、耐瘠薄等方面的特殊优势也极其适宜山西省的种植环境。
酿造高粱的主要种植区域集中在山西省汾阳、清徐、文水、祁县、小店、太谷等酿造业较发达的县区。
一直以来,高粱育种都以培育高产品种为主要目标,但目前无论是品种数量还是产量水平都不能适应生产发展的需要,尤其是近年来,随着酿造业的发展,对高粱专用品种的选育有了更高的要求。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高粱研究所为了满足生产和市场对高粱品种的需求,积极开展了酿造专用高粱品种的选育,育成了多抗、高产酿造专用种晋杂42号。
1 品种来源与选育经过1.1 亲本来源及性状 母本11494A2与父本1383-2·157粉均为本研究所自选不育系和恢复系。
母本11494A2来源于lgBR5M874B和45B有性杂交后代的选系,经多代选系,稳定后由A2细胞质转育而成。
株高134cm,白粒、褐壳,中散穗、穗丰,该不育系育性稳定,一般配合力高,抗2号、3号丝黑穗病生理小种,抗叶病,抗倒伏,自身产量高。
父本恢复系1383-2·157粉来源于1383-2和157粉杂交后代选系。
株高162cm,红粒、红壳。
该恢复系花粉量大,恢复性良好,一般配合力高,抗叶病、抗旱、耐涝。
高粱种植技术1.播种深度高粱播种的深度普通为3~5厘米。
播种过深,幼苗出土时所受的阻力大,出苗时光延伸。
播种过浅,表土跑墒多,种子易落干,对出苗同样不利。
确定播种深度还应考虑土质、墒情、品种和温度等条件。
黏土地紧密,简单板结,不易出苗,应浅播;沙土地保墒差,简单出苗,可适当深播;墒情好的可浅播,墒情差的应深播;土温高的宜深播,土温低的则应浅播;一般红粒品种普通顶土力强,播深可达3~5厘米。
2.播种量高粱播种量应按照种子发芽率、种粒大小、整地质量、土壤墒情等条件来确定。
普通发芽率在95%以上的种子,每亩播量以1.5公斤左右为宜。
对于不间苗的地块,可采取精量播种。
采纳精量播种机播种时,要仔细做好种子处理,播量以每亩0.75公斤为宜。
3.播种办法高粱播种有平播、垄播和穴播等。
山西省高粱产区“十年九旱”,有浇灌条件的田块最好浇足底墒水。
如无浇灌条件、土壤缺墒严峻时,可实行以下抗旱播种办法:①深沟浅种。
这是一种借墒播种的办法,在干土层6~8厘米时采纳。
做法是前耧冲沟,分开干土,后耧下种。
用犁开沟时,沟深10厘米左右,浅覆土3~4厘米。
②深种浅出。
用单腿耧或犁深开沟,将种子播在湿土上,待种子发芽后,在适时推去过厚的土层,以利于出苗。
③抢墒早播。
是春播高粱区一项有效的抗旱保苗播种措施。
当旱象刚浮现、还不到相宜播种期前,为了解决出苗缺水问题,应提前抢墒播种,从而保证种子发芽出苗所需的水分。
④提墒播种。
在干土层不超过5厘米、底墒比较好时,于播前镇压1~3遍,压碎坷垃,制造紧实土层提墒。
镇压后干土层可削减2~3厘米,播层水分可提升2%~3%。
镇压和播种要延续举行。
播后如延续干旱,可继续镇压2~3次。
4.播后镇压播种后要准时镇压,使种子与土壤紧密接触,增大种子吸水范围,增进种子发芽。
镇压后还能削减土壤孔隙,防止透风跑墒,并有提墒作用。
丘陵山地、沙土地土壤水分简单蒸发,播后要早压、多压,对提升出苗率效果非常显然。
涝洼、盐碱地或播种时土壤水分多的地块,播后要适当晾墒,当地表发白干燥时再举行镇压,以免土壤板结,影响种子发芽出苗。
山西阳高县高粱种植技术要点韩瑷梅(山西省阳高县现代农业发展中心,山西 阳高 038100)摘要: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不断加大,阳高县高粱种植面积逐渐扩大,该文阐述了播前准备、科学播种、苗期管理、废水管理等种植要点,并介绍了高粱丝黑穗病、高粱螟虫、高粱蚜虫等当地常见病虫害的防治方法,以期确保高粱实现高产稳产,推动当地农业经济发展。
关键词:高粱;种植;技术要点;病虫害防治;阳高县韩瑷梅. 山西阳高县高粱种植技术要点[J]. 农业工程技术,2023,43(13):59+61.阳高县是典型农业大县,是农业农村部粮改饲的试点县,全县耕地面积6.13万公顷,旱地面积超过59%。
从2017年开始,阳高县高粱播种面积逐渐增加,产量和种植面积位于全区第一。
当地为大陆性半干旱气候,日照充足,昼夜温差相对较大,生产的高粱品质优良、口味纯正,污染与病虫害相对较少,生产中几乎不用农药,具有发展天然无公害绿色有机产品的优势。
一、高粱种植技术1、播前准备(1)品种选择土壤和水分条件良好时可选择快速、早熟品种;机耕程度高的区域,可选用植株高度低于1.6 m、顶土力强、耐密植、茎伸度适中、籽粒不易脱粒的品种;雨水较多地区可选用宽叶型品种,较少地区可选用中等耐密植品种。
当前,在阳高县推广应用较好的品种主要有敖杂1号、晋早5564、晋早5577、晋杂28号、晋杂41号和晋杂22号等品种。
(2)种植地选择与准备高粱具有耐干旱、耐贫瘠、耐盐碱、适应能力较强、种植范围较广泛的特点,要求种植地地势相对较平坦,光照充足,土壤肥沃,土壤疏松多孔。
高梁不能连作,通常可与大豆、玉米进行2~3年轮作种植。
播种前清除上茬残枝败叶,每亩施入完全腐熟的有机肥1500~2000 kg,均匀撒施到地表,随深翻与土壤充分混合,整地深度20~25 cm,起垄时要间距55~60 cm。
春天土壤化冻后春耕,确保土地平整,以便播种。
为获得高产,需将土壤的pH值控制在6.2~8.0,低于6.2的酸性土壤可结合整地每亩施入生石灰30~50 kg。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高粱的种植技术-高粱的功效与作用导语:高粱有很多品种,有早熟品种、中熟品种、晚熟品种,又分常规品种、杂交品种;口感有常规的、甜的、黏的;株型有高杆的,中高杆的,多穗的等高粱有很多品种,有早熟品种、中熟品种、晚熟品种,又分常规品种、杂交品种;口感有常规的、甜的、黏的;株型有高杆的,中高杆的,多穗的等;高粱杆还有甜的与不甜的之分。
粮食(面粉做出的食品)颜色有红的、白的,白脸红面的,不红也不白的等多种。
高粱的种植技术-高粱的功效与作用高粱的简介高粱,禾本科、高粱属一年生草本植物。
秆较粗壮,直立,基部节上具支撑根。
叶鞘无毛或稍有白粉;叶舌硬膜质,先端圆,边缘有纤毛。
性喜温暖,抗旱、耐涝。
按性状及用途可分为食用高粱、糖用高粱、帚用高粱等类。
中国栽培较广,以东北各地为最多。
食用高粱谷粒供食用、酿酒。
糖用高粱的秆可制糖浆或生食;帚用高粱的穗可制笤帚或炊帚;嫩叶阴干青贮,或晒干后可作饲料;颖果能入药,能燥湿祛痰,宁心安神。
属于经济作物。
高粱起源问题目前尚未定论,但是许多研究者认为高粱原产于非洲,以后传入印度,再到远东。
高粱分布广,形态变异多。
非洲是高粱变种最多的地区。
斯诺顿(1935)收集到17种野生种高粱,其中有16种来自非洲。
他所确定的31个栽培种里,非洲占28种;158个变种里,只有4个种在非洲以外的地方。
在莫桑比克的一个溶洞中,考古学家发现了距今10.5万年前的各种石器,有刮削器和研磨器,而且石器上面粘着许多当地的一种高粱的颗粒。
由于洞穴中很黑暗,不适合作物生存,这些高粱颗粒肯定不是生活中的小知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山西省高粱区划及优良品种介绍一,■粱区朝根据山西省的自然气候,土壤类型,耕作制度,栽培方式和生产条件,高粱可划分为两个区域.1.春播早熟区春播早熟区包括山西省的大同盆地,晋北,晋西北地区,太原市的阳曲县,娄烦县,古交市,晋中市的寿阳县,和顺县,左权县,吕梁市的石楼县,交口县等.该区海拔1000~3000m,年平均气温2.5℃~7℃,夏季平均气温20~C~23℃,年活动积温2O00~C~3000%,无霜期120~150d,年降水量:100~700lnln.该区的气候特点是积温少,易受低温冷害的影响.生产用种以早熟和中熟种为主,生育期100125d,应适期早播,促进早熟,后期注意防霜.2.春播晚熟区春播晚熟区指山西省的中部和南部,包括太原,晋中,晋南,晋东南.该区海拔300~2000m,年平均气温8℃~14.2℃,活动积温3O00~C~4O00~C,无霜期150~250d,年降水量100~800mm.多数地区在高粱生长期内雨量较多,温度适宜,日照充足,适宜高粱的生长发育.但冬季降水量少,春季蒸发量大,容易出现春旱,秋季雨量较大,低洼下湿地后期要注意防涝.该区热量资源较好,大部分地区为一年一熟制,春播宜用中晚熟种,生育期135d左右.近年来,随着耕作改制及早熟品种的推广,在无霜期较长的地区,采用间,套,复种和育苗移栽,可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夏播高粱多采用生育期为90—100d的早熟品种.J7『山西省农业种子总站姚先玲1.晋杂25号审定编号:晋审粱(认)2009001.适宜区域:山西省高粱中晚熟区.主要性状:幼苗顶土力强,出苗整齐,苗体绿色,株高适中,长势中等,成株株高190cm.散粉好,自交结实率高,穗长27cm,穗圆筒型,松紧度中等. 粒大粒饱,抗早衰,千粒质量31g,黑壳红粒.后期灌浆快,成熟期较晋杂12 号略晚.产量表现:2007年一20o8年参加山西省高梁中晚熟区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产量666.2kg/O.067hm,比对照晋杂12号平均增产15.0%,试验点12 个,11点增产,增产点率91.7%.其中,2007年平均产量725.51,g/o.067hm, 比对照晋杂12号增产7.7%;2008年平均产量606.9kg/o.067hm,比对照晋杂l2号增产22.4%.栽培要点:适合在无霜期135d以上区域的中高水肥地种植,留苗密度以7000株/hmz为宜.在蚜虫发生的年份要注意防治蚜虫.生产中注意防杂保纯.48削生拗器窟2.晋杂22号审定编号:晋审粱(认)2008001适宜区域:山西省高梁中晚熟区.特征特性:田间生长较整齐,植株茎秆坚硬,抗倒伏能力强,株高179.1cm,穗长28.8em,穗纺缍形,穗码松紧度中等,穗粒质量84.2g,千粒质量27.4g,红壳红粒,籽粒扁圆形,粒质半玻璃质,生育期129.7d,抗病性较强.产量表现:2006年—20o7年参加山西省高粱中晚熟区试验,2006年平均产量508.8kg/O.067hm2,比对照晋杂l2号增产8.5%,居参试品种第4位,7个试点中有6个点增产,增产点2010.O9总第197期3.晋杂24号审定编号:晋审粱(认)2008003适宜区域:山西省晋中盆地以南.特征特性:分蘖能力强,生长较整齐,株高174-3cm,穗长29.4em,穗纺缍形,穗码松紧度中等,穗粒质量96.5g,千粒质量30g,红壳红粒,籽粒扁圆形,粒质半玻璃质.生育期134-3d,比对照晋杂12号晚熟约5d.茎秆粗壮,根系发达,抗倒伏能力强.产量表现:2006年一2007年参加山西省高粱中晚熟区试验,其中2006年平均产量509.4kg/O.067hm,比对照晋杂12号增产8.6%,居参试品种第3位,7个试点中有6个点增产,增产点率85.7%;2007年平均产量729.2kg/O.067hm,比对照晋杂12号增产8.2%,6个试点全部增产.两年平均产量619-3kg/O.067hm,比对照晋杂l2号增产8.4%,两年13个试点中有l2个点增产,增产点率92%.栽培要点:一般在4月下旬一5月上旬地温稳定在IO~C以上时播种,播种量1.5~2.0kg/O.067hm..种植密度6500~7000株/0.067hm.播种前每0.067hm施农家肥3000kg作基肥,磷酸二氨10kg作种肥,拔节期每0.067hm追施尿素20kg.生产中注意防杂保纯.4.晋杂21号审定编号:晋审粱(认)2005001适宜地区:适宜山西省无霜期130d以上的地区春播种植.特征特性:株高209cm左右,穗长28cm左右,穗呈纺锤形,红粒.千粒质量31g左右,穗粒质量91g左右.植株持绿性好,根系发达.生育期136d左右,耐蚜虫,高抗丝黑穗病,抗倒伏,抗旱,耐瘠薄性好.产量表现:2002年—2004年参加山西省高梁中晚熟区区域性生产试验,平均产量653.5kg/O.067hm,比对照晋杂12号增产14.1%. 栽培要点:在4月下旬一5月上甸播种,播种量2kg/O.067hm.;留苗:水肥地7000株/0.067hm,山旱地6500株/0.067hm;灌足底墒水,浇好花前水;施足底HE(复合肥50kg/O.067hm),追施孕穗肥(尿素15kg/O.067hm).3叶期—4叶期间苗,5叶期一6叶期定苗,及时中耕锄草.5.晋杂20号审定编号:晋审粱(认)2004001适宜地区:适宜山西省太原,晋中及其以南地区种植.特征特性:幼苗绿色,芽鞘绿色,株高176.0cnl,茎粗1.9em,穗柄长32.7em,穗长32.3em,穗中紧,纺缍形,颖壳枣红色,籽粒黄色,穗粒质量106.2g,千粒质量28.4g.生育期135d左右,茎秆粗壮,抗倒伏,高抗丝黑穗病.产量表现:2002年—2003年参加山西省高粱中晚熟区区域性生产试验,平均产量661.1kg/O.067hm,比对照晋杂12号增产20.3%. 栽培要点:适期早播,太原地区4月下旬播种为宜.留苗密度为7000~7500株/0.067hmz,苗期,灌浆期注意防治蚜虫危害.率85.7%;2007年平均产量721.7kg/hm,比对照晋杂12号增产7.1%,6个试点中有5个点增产,增产点率83.3%.2年平均产量615.2kg/hm,比对照晋杂12号增产7.7%,2年13个点中有11个点增产,增产点率84.6%.栽培要点:4月下旬_5月上旬地温稳定在10cc以上时播种.留苗数量为水肥地7000株/hm,山旱地6000株/hm.施足底肥,每0.067hm施复合肥7O左右.拔节至抽穗期,追好孕穗肥,每0.067hm追施尿素20.6.晋杂(草)19号审定编号:晋审粱(认)2002001适应地区:活动积温2300℃以上地区均可种植.特征特性-幼苗叶片紫色,叶鞘浅紫色,株高280em,全株叶片19~20片,根系发达,茎秆粗壮,蜡质叶脉.生育期130d左右.分蘖力强,抗紫斑病,抗旱,抗倒伏,生长势强,刈割后植株再生力强,生长速度快,在山西省中南部种植,一年可刈割3次.茎秆含糖量20.(Bx)左右,适口性好,是饲养牛,羊,鱼的优质饲草.产量表现:2000年一2001年连续两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鲜草10052.8kg /0.067hm,比对照皖草2号增产10.8%.栽培要点:适时早播.留苗密度3万~4万株/0.067hmz.挑旗期刈割,留茬高度1O一20em.保证水肥供应,及时中耕除草,刈割后增施氮肥.注意防治蚜虫.。
中国高粱种植地址在哪里中国高粱种植的地址分布在全国各个省区。
根据气候条件、土壤类型和种植技术的差异,中国的高粱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豫皖苏区和云贵川地区等地。
东北地区是中国高粱种植最主要的地区之一。
辽宁、吉林和黑龙江三省都有高粱的种植。
这些地区气候寒冷,夏季短暂,适合高粱的生长。
在东北地区,高粱种植的主要面积集中在吉林省的长春、吉林和通化等地。
这些地方有着较高的海拔和适宜的土壤条件,广大的农民在此地开展高粱种植业务。
豫皖苏区也是中国高粱种植的重要地区之一。
主要指的是河南、安徽和江苏这三个省份。
这些地区气候温暖湿润,夏季炎热,高粱喜欢这样的气候条件。
在莎车县,河南台前县、新野县以及江苏邳州市等地都有高粱的种植。
豫皖苏区的高粱种植面积大,产量丰富,是中国高粱种植业的重要支撑点之一。
云贵川地区是中国高粱种植的另一个重要地区。
主要指的是云南、贵州和四川这三个省份。
这些地区气候多样,海拔较高,适合高粱的生长。
在云南昆明市、贵州安龙县和四川达州市等地都有高粱的种植。
这些地方的高粱种植业在当地经济发展中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除了以上提到的三个地区,中国其他地方也有高粱的种植。
比如河北、山西和山东等省份,都有农民开展高粱种植业务。
这些地方的气候条件和土壤类型也适合高粱的生长。
总体来说,中国高粱种植的地理分布较为广泛。
根据气候条件、土壤类型和农业发展的需求,高粱种植在不同的地区有所差异。
各个地方根据自身的特点选择适合的高粱品种和种植技术来进行种植。
这样不仅有利于提高高粱的产量和品质,也促进了当地农业的发展。
高粱种植时间高粱什么时候种植最合适高粱具有丰富的营养成份,既是粮食作物,又是牲畜的好饲料和酿酒的主要原料。
下面我们了解一下高粱种植时间是什么时候。
一、高粱种植时间
高粱的种植可分为春作与秋作两种。
春作播种期约在农历三月底至四月中旬,时间不宜过早,因早期播种气温低,生长缓慢,遇到寒流易枯死,秋作则选在农历五月下旬至六月下旬之间播种,时间不宜太迟,以免生育中后期遇低温,影响生育而延迟成熟期。
二、高粱种植的条件
高粱对土壤无选择,但若要高产,以疏松、排水良好的壤土或砂壤土最好。
播种高粱的土地,要在上年前作收获后进行夏耕或秋耕深翻1~2次,灭除田间杂草,反复耙耱,粉碎土块,整平地面。
高粱需肥量较多,播种前结合深翻,每亩施腐熟厩肥2 000~3 000千克,播种时施种肥每亩硝酸铵8~10千克,或磷二铵每亩5~8千克。
三、高粱的播种方法
为保全苗壮高产,播种用种子须选用成熟好、粒大、饱满,上年收获的纯净新鲜种子。
种子在经过严格的清选和品质检验后,晒种1~2天再播种,播种量以利用目的、品种和播种方法而异。
普通草高粱单播每亩7~10千克,播种方法有条播和撒播,条播行距15~20厘米。
播种深度一般3~5厘米,土干宜深,土湿宜浅,播后耱地镇压,土壤墒情较差时,要用镇压器镇压,使土壤与种子紧密接触,以利出苗。
四、高粱利用技术
高粱产量高,每亩籽实产量一般250~500千克,每亩青草产量1 500~2 300千克,茎叶嫩绿多汁,味甜香,适口性好,各类家畜均喜食。
除作家畜精料外,高粱也是食用杂粮之一,并可制取淀粉,同时是酿酒和酒精业不能取代的原料。
秸秆和脱粒后的花穗是做笤帚、供编织的优质材料。
山西民俗:山西的高粱种植
山西的高粱种植高粱在中国古代称为蜀黍、乌禾,明代以后统称高粱。
直到现在各地也有称为秫秫、芦穄,山西民间也有称为茭子的。
有学者认为,高粱原产于热带非洲,史前最先传入埃及,以后传入印度,由印度传入中国。
中国最早记载高粱的文献是西晋的《博物志》,由此推测,传入时间在公元3世纪至4世纪。
但令人不解的是,在对中国史前新石器时代的考古中至少有两处发现有高粱的存在,一是1935年在山西省万荣县荆村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发现有碳化的高粱籽粒;二是1960年在江苏省新沂县三里墩发现有新石器时代的高粱籽粒和叶片的碳化物。
由此疑似高粱的起源是多元化的,中国也可能是高粱的起源地之一。
高粱主要种植在中国北方各省,品种资源极其丰富,《中国高粱品种资源目录》中的品种记录共10414份。
按高粱的不同用途,分为四种类型。
一是粒用高粱:籽粒以食用和酿造为主的类型,其中糯性高粱品种多为优质曲酒的原料;二是糖用高粱:以茎秆用为主,茎秆的含糖量达8%至19%,作为榨糖用;三是工艺用高粱:穗和茎用于工艺加工的类型,穗分枝长达40cm 至90cm,主要用作扎扫帚、编席等,籽粒产量不高;四是饲用高粱:茎秆纤细,易咀嚼,茎秆汁液多,含糖量较高,宜青贮或青饲。
山西是我国高粱的主产区,种植年代比较久远,公元5世纪的《广雅》里记载:“乌禾,塞北最多,农家种之,以备它谷下熟为粮耳。
”明崇祯年间的《山阴县志》记载,当时高粱品种有大老汉,小老汉,蓬头高粱,红、黑、白、黄高粱等。
上世纪50年代,山西北部种植的品种主要有二娥黄、猪抬头、棒槌红、铜锤茭、白软高粱等;中部有离石黄、一把抓、娥儿黄、大红袍、大狼尾等。
此外,从农家品种中系选出的大牛心、二牛心以及耐盐碱的铁秆跳等品种,在忻定和原平一带种植很广。
到了上世纪60年代初期,杂交高粱开始出现,由山西农科院培育的晋杂号系列高粱品种在山西北部、中部大面积推广,其中晋杂5号杂交高粱在山西推广面积达170万亩左右。
到上世纪70年代后期,山西又完成了农作物品种资源的收集工作,编入《山西农作物品种资源目录》的品种就有1647份。
在这些众多的高粱品种资源中又发现了一些各地优异的特殊性状的名优特品种,如山西翼城的千粒重达35克以上的特大粒高粱品种牛尾巴,蛋白质含量15%以上、赖氨酸含量4%以上的优质高粱品种忻粱80,高度抗旱的榆次二牛心、长治上亭穗,耐冷冻的高平红皮高粱,穗分枝长达40cm至90cm,高度耐瘠的孝义木鸽窝,耐盐的岚县白高粱,高抗虫的孝义小高粱、昔阳红壳高粱,高抗黑穗病的汾阳汾九,丰产的汾阳关东红和阳高的大黄壳等,这些品种至今仍然在山西高粱生产和育种中发挥着重大的作用。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