啤酒的发展史
- 格式:ppt
- 大小:1.16 MB
- 文档页数:29
中国啤酒发展历史一、啤酒的定义啤酒的定义是:“啤酒是以麦芽为主要原料,加酒花,经酵母发酵酿制而成的,含有二氧化碳气、起泡的低酒精度饮料”.二、啤酒的起源和传入公元前3000年,啤酒发祥于古埃及和美索布达米亚,六世纪初,传入德国,至十一世纪,在德国加入酒花的啤酒面世.17、18世纪传播世界各地。
人类文明的发展有相似之处,约在公元4000—5000年前,中国也曾有古代啤酒的兴起,甲骨文中有醴字,古以来是以蘖(niè)造醴、以曲造酒的。
其中“蘖”就是麦芽,“醴"就是中国古代原始的啤酒.根据文献记载:醴是利用蘖(麦芽)糖化黍米淀粉,经过短时间酿造,带有酒味而不分出渣滓的甜味蘖酒.醴可能是原始的啤酒,其酒味较用曲制造的发酵酒要薄,而甜味较浓。
以后由于曲酒的出现,人们逐渐喜欢酒精含量较高的曲酒,醴就没有得到发展,而为曲酒所代替,以致这一工艺失传。
中国近代的啤酒业是从西方传入的,据史料记载,1900年由俄国人在哈尔滨建立的乌卢列夫斯基啤酒厂, 1903年,英德商人合资在青岛建立了英德酿酒有限公司(青岛啤酒厂的前身),啤酒生产能力约300吨,这是在中国土地上出现的最早的啤酒厂。
百年后的今天,中国拥有啤酒企业几百家,连续七年蝉联世界第一啤酒大国的称号。
三、中国啤酒业的初期发展中国近代啤酒行业是随着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从西方传入的,多建立在租界或者沿海地区。
我国最早建立的啤酒厂是1900年俄国人在哈尔滨市首先建立了乌卢布列希夫斯基啤酒厂,随后,外国商人纷纷在中国建立啤酒厂,如1901年俄国人和德国人联合建立了哈盖迈耶尔-柳切尔曼啤酒厂、1903年德国人和英国人合营在青岛建立了英德啤酒公司(青岛啤酒厂前身)、1905年德国人在哈尔滨建立了梭忌怒啤酒厂等等,这些啤酒厂都是由外国商人自主经营。
中国人最早自建的啤酒厂是1904年在哈尔滨建立的东北三省啤酒厂﹐其次是1914年建立的五洲啤酒汽水厂(哈尔滨)﹐1915年建立的北京双合盛啤酒厂﹐1920年建立的山东烟台醴泉啤酒厂(烟台啤酒厂前身)﹐1935年建立的广州五羊啤酒厂(广州啤酒厂前身).1949年以前﹐是啤酒行业的萌芽阶段。
啤酒的发展历程所有的事物都不是无缘无故就出现的,它们都是有条件的出现,然后会经过一系列的发展,啤酒亦是如此,下面店铺就为大家介绍一下啤酒的发展历程吧!述说啤酒的发展历程世界发展啤酒的起源与谷物的起源密切相关,人类使用谷物制造酒类饮料已有8000多年的历史。
已知最古老的酒类文献,是公元前6000年左右巴比伦人用黏土板雕刻的献祭用啤酒制作法。
公元前4000年美索不达米亚地区已有用大麦、小麦、蜂蜜制作的16种啤酒。
公元前3000年起开始使用苦味剂。
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国王汉穆拉比(Hammurapi?~公元前1750)颁布的法典中,已有关于啤酒的详细记载。
公元前1300年左右,埃及的啤酒作为国家管理下的优秀产业得到高度发展。
拿破仑的埃及远征军在埃及发现的罗塞塔石碑上的象形文字表明,在公元前196年左右当地已盛行啤酒酒宴。
啤酒的酿造技术是由埃及通过希腊传到西欧的。
1881年,E.汉森发明了酵母纯粹培养法,使啤酒酿造科学得到飞跃的进步,由神秘化、经验主义走向科学化。
蒸汽机的应用,1874年林德冷冻机的发明,使啤酒的工业化大生产成为现实。
全世界啤酒年产量已居各种酒类之首,已突破100000Ml,1986年全世界生产啤酒101588.7Ml。
产量位于前10名的国家见表1 1986年啤酒产量居前10名的国家。
中国发展19世纪末,啤酒输入中国。
当时中国的啤酒业发展缓慢,分布不广,产量不大。
1949年后,中国啤酒工业发展较快,并逐步摆脱了原料依赖进口的落后状态。
1979年产量达到510l,1986年产量达到4000l。
中国的啤酒于1954年开始进入国际市场,当时出口仅0.3l,到1980年已猛增到26l。
在全国范围内的知名度还较低由于严重的供过于求矛盾长期存在,目前我国的啤酒行业是国内饮料市场竞争最激烈的行业之一。
大多数的品牌都还是处于地域性品牌阶段,品牌知名度和市场影响力较力低,而且产品主要是低档产品,市场竞争也主要集中于低档产品的之上,而中高档以上的啤酒市场则大部分被洋啤酒所瓜分。
青岛啤酒厂始建于1903年(清光绪二十九年)。
当时青岛被德国占领,英德商人为适应占领军和侨民的需要开办了啤酒厂。
企业名称为“日尔曼啤酒公司青岛股份公司”(Germania Brauerei Akt.-Ges.Tsingtau.)2008 汶川大地震后,青岛啤酒合计捐款1357万元,并启动爱心家园计划和开展心理援助。
4月22日,青岛啤酒向全球发起了“全球奥运激情征集活动”,通过中英文双语网站Cheers-China与全世界一起分享激情、见证奥运。
2007 4月15日,与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美国国家地理频道共同举办“青岛啤酒?CCTV?倾国倾城——最值得向世界介绍的中国名城”大型电视活动,让奥运激情在城市间传递,让世界更多的了解中国。
同时用“三位一体”的营销方式让品牌和城市互动共赢。
3年28日,在距2008北京奥运会倒计时500天之际,青岛啤酒成功推出了奥运新产品——欢动啤酒,欢动啤酒是“为奥运而生”的运动型啤酒,其“低热量,高能量”的特点迎合了大众热衷运动,提倡健康生活的潮流。
来自地方品牌网2月27日,青啤公司《啤酒高效低耗酿造技术的开发与应用》科研项目再次荣获2006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这是迄今为止中国啤酒行业唯一一个两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的企业。
2006 6月起,青啤公司与中国奥委会新闻委员会等共同组织“青岛啤酒-我是冠军”活动,点燃了全民的奥运激情,将每个观演者转变为充满激情的参与者,让每个人都一起来分享奥运的激情与梦想。
年初,青岛啤酒为配合奥运营销战略,独创并实施了集“品牌传播、产品销售、消费者体验”于一体的“三位一体”营销战略。
在整合积聚力量之后,公司战略由“整合”向“整合与扩张并举”转变。
2005 8月11日,青岛啤酒与北京奥组委签约,成为北京2008国内啤酒赞助商。
7月,青岛啤酒在台湾高雄建立生产规模10万吨啤酒生产工厂,是青岛啤酒在中国大陆以外实现生产的重要标志。
小麦啤酒的发源与发展历史以及参考文献
小麦啤酒是一种以麦芽、麦片、小麦和啤酒花为原料酿制而成的啤酒,是一种具有特殊风味和口感的啤酒。
它的发源与发展历史可追溯到德国,早在中世纪时期,人们就开始使用小麦来酿制啤酒。
一、小麦啤酒的发源和发展历史
1.中世纪时期:小麦成为啤酒主要原料之一
德国在中世纪时期,人们就开始使用小麦来制作啤酒。
那时的德国,
小麦比大麦更为常见,因此,很多酿酒师们开始用小麦来代替部分大麦,从而酿制出独特的小麦啤酒。
2. 16世纪:小麦啤酒成为社会上流品尝的啤酒
16世纪时,小麦啤酒已成为德国社会上流人士的必选饮品。
同时,随
着德国啤酒行业的发展,小麦啤酒也逐渐成为了德国重要的啤酒类型
之一。
3. 现代时期:小麦啤酒成为国际知名的啤酒品种
20世纪之后,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对啤酒美食的追求,小麦啤
酒开始进入国际市场,越来越受到欢迎。
德国一些知名的小麦啤酒品牌,如Schneider Weisse、Paulaner以及波兰的Zywiec等,已经成为世
界各地啤酒爱好者的心头好。
二、参考文献
1. Michael Jackson, The New World Guide to Beer (Philadelphia: Running Press, 1988), 419.
2. 《啤酒百科全书》(The Oxford Companion to Beer),汤姆·阿科姆,吉拉斯·麦基莱恩(Tom Acitelli,Garrett Oliver),中国工信出版集团,2014年。
世界啤酒发展的历史及啤酒酿造知识啤酒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0000年左右,距今约12000年。
最早的啤酒可能起源于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他们在青铜器时代便已掌握了啤酒酿造技术。
啤酒的原料主要是大麦、小麦、米等谷物,经过自然发酵,产生了含有一定酒精度的酒液。
在古埃及时期,啤酒成为了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考古发掘中,专家们发现了许多古埃及墓葬中的啤酒遗迹,证明当时的埃及人已经掌握了相当成熟的啤酒酿造技术。
当时的啤酒酿造过程包括研磨谷物、加水发酵等步骤,酿出的啤酒口感浓郁,营养价值高。
啤酒在古埃及社会具有重要的社会地位,作为礼品赠送给官员,也用于祭祀活动。
在古罗马时期,啤酒逐渐传播至欧洲各地。
尤其在北欧地区,由于葡萄种植条件受限,啤酒成为了主要的酒精饮品。
在罗马时期,啤酒酿造技术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开始尝试使用不同的谷物、酵母和调味料,创造出多种风味的啤酒。
中世纪欧洲的啤酒酿造已经成为一门重要的工艺。
修道院是当时啤酒酿造的主要场所,僧侣们研究并改进啤酒的酿造技术,创造出许多经典的啤酒风格。
此外,啤酒在当时的欧洲社会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因为它相对清洁,可以避免饮用污染水源所导致的疾病。
工业革命时期,啤酒酿造业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蒸汽机的发明使得啤酒生产从手工业向工业化生产转变,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此外,科学家们在酵母研究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使得啤酒的酿造更加精确和可控。
进入20世纪,随着全球贸易的发展,各种啤酒风格在世界各地传播和交融。
工艺啤酒的兴起,使得啤酒市场呈现出丰富多样的特点。
许多小型酿酒厂以创新为核心,结合各地的传统技艺和当地风味,打造出独具特色的啤酒产品。
在原料方面,啤酒以大麦芽、酒花、水为主要原料,经酵母发酵作用酿制而成,饱含二氧化碳的低酒精度酒。
其因独特的苦味和香味,丰富的营养成分,含有各种人体所需的氨基酸(含有17种氨基酸)、维生素(维生素B、H)、矿物质等,而深受人们喜爱,素有“液体面包”之称。
啤酒的起源与发展啤酒是一种古老而普遍的饮品,其源远流长,与人类文明的发展紧密相连。
本文将探讨啤酒的起源及其发展历程,介绍啤酒的制作工艺以及世界各地的啤酒文化。
一、啤酒的起源啤酒的起源可追溯至公元前6000年左右的美索不达米亚地区(现今的伊拉克)。
那个时期的人们将谷物发酵,制成了一种原始的啤酒,成为人类历史上最早的酿酒记录。
随着粮食农业的发展,啤酒逐渐从单纯的饮料转化为一种重要的社交活动。
古埃及和古巴比伦等文明古国也都有丰富的啤酒酿制和饮用历史。
二、啤酒的发展历程1. 古代在古代,啤酒通常由仆人、奴隶或专门的酿酒师负责酿制和供应。
在古埃及,人们认为啤酒是神圣的,因此酿酒师在食物供应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
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啤酒逐渐成为社交和宗教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欧洲中世纪时期,修道院成为了啤酒的主要生产中心,他们将啤酒酿制制成了一种精致的品饮。
2. 现代到了工业革命时期,啤酒的酿造开始工业化生产,并随之出现了许多大型啤酒厂。
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科技的进步为啤酒的制作带来了革命性的改变。
发酵和储存技术的提升增强了啤酒的稳定性和持久度。
现代工业化啤酒的生产使得大规模饮用成为可能,也推动了啤酒的商业化进程。
三、啤酒的制作工艺啤酒的制作工艺包括原料的筛选、磨碎、糖化、煮沸、冷却、发酵、熟化和包装等步骤。
首先,选择优质的大麦、酵母、水和啤酒花等原料,经过糖化反应将淀粉转化为麦汁,然后进行煮沸并加入啤酒花,以提取苦味和芳香。
接下来,冷却麦汁并加入酵母,进行发酵过程,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
最后,将发酵后的啤酒进行熟化陈化,并装瓶或灌装。
四、世界各地的啤酒文化1. 欧洲欧洲被视为啤酒的发源地之一,拥有丰富的啤酒文化。
德国、比利时和捷克等国家在啤酒的生产和饮用方面相当有名。
德国的传统啤酒节(如慕尼黑啤酒节)吸引了全球的游客,人们可以在那里品尝各种风味独特的啤酒。
2. 美洲美洲的啤酒文化则受到欧洲移民的影响而形成。
啤酒小知识大全一、啤酒的发展历史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人类学家卡兹曾在一篇论文中写道:“已经发现的新石器时期的狭颈陶制容器,就是为酿造啤酒而制成的。
”卡兹认为原始啤酒的诞生,应该在距今8000年左右的新石器时代。
他还提出了原始啤酒诞生过程的猜想:某些游牧部落的原始人偶然发现,将野生的大麦或者小麦浸泡在水里,会变成黏糊状,如果置于外部空气中,它不会腐烂,空气中的酵母菌使它自然发酵,颜色逐渐变深,从而酿出了一种带泡沫的饮料。
原始人发现这种饮料富含丰富的营养还能调剂精神,于是广为传播,使它成为仅次于动物肉制品的自然食物。
古代的啤酒由于添加了药草、枯茗、香桃木和枣椰子等香料,品尝起来和现代的啤酒相比显得有些怪异,尽管古代酿造啤酒的过程和现代十分相似。
真正的现代啤酒是以啤酒花的引用作为标志的。
正是啤酒花所赋予啤酒这种特有的苦味才使得啤酒变得爽口、解渴,这也正是掺啤酒花酿造的啤酒在整个中世纪十分流行的原因。
在啤酒中使用啤酒花的最早记录是斯洛伐克人。
据公元448年的文献记载,当时的斯洛伐克人用来款待拜占庭皇帝使节的啤酒,就是加啤酒花酿造出来的啤酒,带有一种清香的苦味。
啤酒于19世纪末传入中国,属外来酒种。
啤酒是根据英语Beer 译成中文“啤”,称其为“啤酒”,沿用至今。
我国的工业化生产啤酒起步较晚,1900年俄国人在哈尔滨市首先建立了乌卢布列希夫司基啤酒厂;1903年德国人和英国人合营在青岛建立了英德啤酒公司(青岛啤酒厂前身)。
中国人最早自建的啤酒厂是1904年在哈尔滨建立的东北三省啤酒厂,1915年建立的北京双合盛啤酒厂,1920年建立的山东烟台醴泉啤酒厂(烟台啤酒厂前身),酒厂前身)。
中国人最早自建的啤酒厂是1904年在哈尔滨建立的东北三省啤酒厂,1915年建1935年建立的广州五羊啤酒厂(广州啤酒厂前身)。
1949年后,中国啤酒工业发展较快,并逐步摆脱了原料依赖进口的落后状态。
我国啤酒业大力发展真正发生在1979年后十年,我国的啤酒工业每年以30%以上的高速度持续增长。
中国啤酒发展史啤酒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酿造酒之一,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4000年左右。
在中国,啤酒的历史也非常悠久,但相较于其他国家,中国的啤酒酿造始于较晚的时代。
最早的啤酒是由中国少数民族制作的,他们使用的原料是青稞、玉米、黄米等谷物,加上水、酵母等发酵剂,经过长时间的发酵后,酿制出了一种叫做“糯米酒”的酒。
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西方文化的不断渗透进入中国,啤酒也开始进入中国市场。
当时的啤酒主要是外国品牌,如德国的“青岛啤酒”、“哈尔滨啤酒”等。
这些外国啤酒都受到了中国人的欢迎,成为了当时中国酒类市场的主流。
20世纪20年代,中国开始了自己的啤酒酿造工业化进程。
1920年,上海的“皇冠啤酒”应运而生,成为中国第一家自主生产啤酒的企业。
接着,各地也陆续建立了啤酒厂,如天津的“金麦岛啤酒”、北京的“燕京啤酒”等。
随着国内啤酒市场逐渐发展壮大,中国的啤酒酿造技术也得到了不断的提高和改进。
20世纪50年代,中国开始大力推广“高粱啤酒”,成为当时的主要啤酒品类之一。
70年代末80年代初,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国外啤酒品牌开始进入中国市场,如“百威啤酒”、“可口可乐啤酒”等,这些品牌的进入给中国啤酒市场带来了更多的选择。
到了90年代,中国的啤酒市场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这一时期以“健康、天然、绿色”为标志,各大啤酒厂开始研制新的产品,如“雪花啤酒”、“青岛啤酒”等。
同时,各大啤酒企业也开始采用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模式,提高了啤酒的品质和口感。
21世纪以来,中国啤酒市场呈现出多元化、个性化的趋势,各大啤酒厂开始推出更多的品牌和系列,如“纯生啤酒”、“淡啤酒”、“果味啤酒”等,以迎合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同时,啤酒厂也开始注重环保、健康、社会责任等方面的建设,提高了企业形象和社会贡献。
总的来说,中国啤酒的发展史可以分为多个阶段,从最初的少数民族自酿,到引进外国品牌,再到自主生产,再到现在的多元化和个性化发展,历经了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
啤酒的起源与发展啤酒是一种世界上广泛流行的饮品,它源远流长,承载着浓厚的文化和历史。
在此文章中,我们将探讨啤酒的起源以及它在人类社会中的发展。
起源啤酒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史前时代。
最早的啤酒制作可以追溯到公元前7000年的美索不达米亚地区(现今的伊拉克和伊朗)。
当时人们利用野生酵母发酵小麦或大麦,制作出一种粗糙的啤酒。
这种酿酒方法很简单,只需将谷物加水放置一段时间,然后用过滤器过滤掉固体颗粒即可。
在古代埃及,啤酒被认为是一种神圣的饮品,与神灵有着紧密的联系。
埃及人使用了更复杂的工艺来制作啤酒,其中包括烤制麦芽、加入香料和草药以及使用不同的河水。
这种更精细的制作工艺使得他们能够制作出更多样化的啤酒口味。
发展随着时间的推移,啤酒在不同的地方和文化中发展出了各种各样的风味和酿造技术。
在中世纪欧洲,修道院的僧侣们开始将啤酒酿造技术传播给周围的村民。
啤酒成为了当时最可靠的饮用水替代品,因为酿酒过程中水会被煮沸消毒,从而避免了许多疾病的传播。
到了18世纪,工业革命的到来为啤酒产业带来了巨大的变革。
蒸汽机的发明使得啤酒酿造过程更加高效和规模化。
随着技术的进步,喷雾式冷却器、过滤器和锅炉等设备的引入使得啤酒的质量和稳定性得到了极大提高。
这一时期的发展也标志着啤酒成为了大规模生产和商业化运作的商品。
进入20世纪,啤酒行业进一步扩张和多元化。
不同类型的啤酒如淡啤、黑啤、小麦啤酒等不断涌现,并受到人们的喜爱。
大型酿酒厂在全球范围内开始兴起,并通过创新包装、广告和营销手段来推广它们的产品。
与此同时,小型精酿啤酒厂也逐渐崛起,满足了消费者对于更加个性化和品质精致的啤酒的需求。
结语啤酒的起源与发展充满了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从古代美索不达米亚到现代的大规模生产,啤酒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不仅仅是一种饮品,更象征着人类智慧和创造力的结晶。
通过对啤酒的起源与发展的了解,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探讨人类社会的发展与演变。
德国啤酒的发展史
德国啤酒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公元前8世纪,当时凯尔特人开始在德国地区酿造啤酒。
然而,德国啤酒的真正发展始于公元
16世纪。
在16世纪,德国大量引进了来自佛兰德地区(现在属于比利时)的酿酒技术和配方。
这些技术包括使用酵母和糖和苦味的使用,有助于改善啤酒质量。
同时,德国政府也实行了一系列政策来支持啤酒行业的发展,例如制定了啤酒酿造法等。
到了17世纪,德国的啤酒业蓬勃发展。
在巴伐利亚地区,啤
酒成为主要的饮品之一,许多城市和乡村都建立了自己的啤酒厂。
同时,啤酒的质量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德国啤酒开始在国际市场上获得声誉。
到了19世纪,工业化对德国啤酒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蒸汽
发动机的发明使得生产规模大幅增加,传统的木制发酵桶也被金属罐取而代之。
这导致了啤酒的生产成本和数量的大幅降低,使得啤酒成为大众化的饮品。
在20世纪初,德国啤酒业再次经历了一次重要的转折。
以比
尔森啤酒和贝克斯啤酒为代表的工业化酿酒厂开始垄断市场,这使得许多传统啤酒厂无法生存下去。
然而,在20世纪后期,随着对传统啤酒的回归和对小型酿酒厂的支持,德国的精酿啤酒行业开始复苏。
如今,德国是全球最受欢迎的啤酒生产国之一,在全球范围内
享有盛誉。
无论是传统风味的德国重型啤酒,还是创新的精酿啤酒,德国啤酒一直保持着高品质和严格的酿造标准。
啤酒发展历史与现状
啤酒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000年左右的古埃及。
在那个时候,啤酒是一种重要的饮品,被用作日常生活和宗教仪式中的必备品。
古埃及人制作啤酒的方法相对简单,他们使用大麦、水和酵母将原料混合在一起发酵。
这种发酵过程类似于现代酿造啤酒的方法,尽管技术上存在差异。
从古埃及开始,啤酒的制作和消费方式逐渐传播到其他地区。
在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啤酒也变得非常流行。
当时的人们认为啤酒富含营养,并且对健康有益。
随着时间的推移,啤酒的制作方法不断改进和创新。
中世纪欧洲时期,修道院成为啤酒酿造的中心,他们将啤酒酿造视为一项重要的经济活动。
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对酵母和发酵过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啤酒的品质也得到了提高。
现代啤酒工业的兴起可以追溯到18世纪。
工业革命的推动下,大规模的啤酒生产开始出现,机械化和新技术的引入使得啤酒的制作变得更加高效和可控。
如今,全球范围内有着各种类型和风味的啤酒。
不同地区和文化拥有自己独特的酿造传统和口味偏好。
从传统的手工酿酒坊到大型工业酿酒厂,啤酒行业已经成为一个庞大的产业。
除了传统的大众啤酒,近年来,精酿啤酒也越来越受欢迎。
这种啤酒通常由小型酿酒坊或个人酿造,注重品质、创新和独特的口味。
精酿啤酒市场的兴起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选择,并带来了对品质和口味的更高要求。
总体而言,啤酒作为一种古老而多样化的饮品,不断演变和发展,满足了人们的口腹之欲和社交需求,成为了全球饮品市场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1。
中国啤酒龙头企业发展史中国啤酒行业的发展史可以追溯到清朝末年,但真正起步是在20世纪50年代。
以下是简述中国啤酒龙头企业发展史的几个阶段:起步阶段(1950年代):1950年代,随着新中国成立,中国的啤酒工业开始逐步建立起来。
在这一阶段,国有企业开始建设啤酒厂,如青岛啤酒厂等,这些企业在当时起到了示范和引领作用。
发展阶段(1960年代至1980年代):1960年代至1980年代,中国啤酒行业进入了快速发展期。
许多地方纷纷建立啤酒厂,啤酒的生产量和品种都有了显著的增长。
这一时期,中国啤酒行业开始引进国外先进的酿造技术和设备,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改革开放与市场竞争(1990年代):199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中国啤酒市场迎来了更加激烈的竞争。
外资企业进入中国市场,带来了新的产品、技术和营销理念。
国内啤酒企业也开始进行改革,引入市场机制,提高竞争力。
如青岛啤酒、燕京啤酒等企业在这一时期都进行了重要的改革和发展。
整合与品牌建设(2000年代):2000年代,中国啤酒行业开始进入整合期。
大型啤酒企业通过收购、兼并等方式,扩大市场份额,形成了几个主要的啤酒集团,如青岛啤酒、雪花啤酒等。
同时,企业开始注重品牌建设和市场营销,通过广告、赞助等手段提高品牌知名度。
国际化发展(21世纪初至今):21世纪初,中国啤酒企业开始走向国际市场,进行海外并购和扩张。
如青岛啤酒、雪花啤酒等企业在国外建立了生产基地,使中国啤酒走向世界。
同时,国际啤酒品牌也进入中国市场,与中国本土品牌展开竞争,推动了中国啤酒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总的来说,中国啤酒行业的发展史是一个从起步到逐步发展、改革开放、市场竞争、行业、行业整合再到国际化发展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啤酒企业不断学习、创新、提高,终于在国内外市场占有一席之地。
啤酒发展历史世界啤酒业的发展啤酒的起源与谷物的起源密切相关。
人类使用谷物制造酒类饮料已有8000多年的历史。
已知最古老的酒类文献﹐是公元前6000年左右巴比伦人用黏土板雕刻的献祭用啤酒制作法。
公元前4000年美索不达米亚地区已有用大麦﹑小麦﹑蜂蜜制作的16种啤酒。
公元前3000年起开始使用苦味剂。
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国王汉穆拉比(Hammurapi﹖~公元前1750)颁布的法典中﹐已有关于啤酒的详细记载。
公元前1300年左右﹐埃及的啤酒作为国家管理下的优秀产业得到高度发展。
拿破仑的埃及远征军在埃及发现的罗塞塔石碑上的象形文字表明﹐在公元前196年左右当地已盛行啤酒酒宴。
苦味剂虽早已使用﹐但首次明确使用酒花作为苦味剂是在公元768年。
啤酒的酿造技术是由埃及通过希腊传到西欧的。
公元1~2世纪﹐古罗马政治家普利尼(公元62~113)曾提到过啤酒的生产方法﹐其中包括酒花的使用。
中世纪以前﹐啤酒多由妇女在家庭酿制。
到中世纪﹐啤酒的酿造已由家庭生产转向修道院﹑乡村的作坊生产﹐并成为修道院生活的一个重要内容。
修道院的主要饮食是面包和啤酒。
中世纪的修道院﹐改进了啤酒酿造技术﹐与此同时啤酒的贸易关系也建立并掌握在牧师手中。
中世纪﹐在欧洲可用啤酒来向教会交纳什一税﹑进行交易和向政府缴税。
在中世纪的德国﹐啤酒的酿造业主结成了坚犟的同业公会。
使用啤酒花作苦味剂的德国啤酒也已输往国外﹐不来梅﹑汉堡等城市均因此而繁荣起来。
17~18世纪﹐德国啤酒盛行﹐一度使葡萄酒不景气。
19世纪初﹐英国的啤酒生产大规模工业化﹐年产量达20Ml。
19世纪中叶﹐德国巴伐利亚洲开始出现下面发酵法﹐酿出的啤酒由于风味好﹐逐渐在全国流行。
目前在德国﹐92%的啤酒是下面发酵法生产的。
德国在19世纪颁布法令﹐严格规定碑酒的原料以保持啤酒的纯度﹐而且由于实行下面发酵法和进行有规律的酵母纯粹培养﹐从而提高了啤酒的质量﹐成为近代慕尼黑啤酒享有盛誉的基础。
1903年8月,英德商人合资创建日耳曼啤酒公司青岛股份公司,采用德国传统酿造工艺,年产啤酒2000吨,青岛啤酒开始在中国落地生根。
1906年,诞生仅三年的青岛啤酒,以其浑然天成的独特口味获得了德国慕尼黑国际博览会金奖,是中国啤酒行业获得的第一项国际大奖。
1948年,青岛啤酒开始大批量出口东南亚地区,被誉为“国货精品”,新加坡《星洲日报》称该啤酒质量远驾于其他啤酒之上,当地侨商争求其代理资格。
1954年,青岛啤酒销往香港,成为新中国首个登陆香港的啤酒品牌,并开始远销欧洲市场,出口创汇额占全国同行业的98%。
1964年,国家轻工部组织总结编写《青岛啤酒操作法》,在全国啤酒行业推广,并成为啤酒行业标准。
1972年,青岛啤酒打入美国市场,并先后三次在美国国际评酒会上荣登榜首,被誉为“啤酒皇后”,成为美国市场上销量最高的亚洲啤酒。
1993年,青岛啤酒股票先后在香港、上海上市,成为国内首家在两地同时上市的公司。
2003年,青岛啤酒迎来百年华诞,品牌价值超越百亿,行销世界40多个国家和地区,提出“百岁归零”的新起点。
2005年,青岛啤酒发布“激情成就梦想”品牌主张,成为北京奥运会官方赞助商。
2013年,青岛啤酒远销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占全国啤酒出口总量50%以上,品牌价值805.85亿元,继续蝉联中国啤酒第一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