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肥料学 7酸碱性及缓冲性09-10(1)
- 格式:ppt
- 大小:1.93 MB
- 文档页数:61
第一章测试1【单选题】(2分)土壤是一个()系统。
A.半封闭B.半开放C.封闭D.开放2【单选题】(2分)土壤肥力可以分为()肥力和()肥力。
A.自然、人工B.人工、潜在C.潜在、有效D.自然、有效3【单选题】(2分)土壤是地球陆地表面能生长植物的()表层A.蓬松B.紧密C.松散D.疏松4【多选题】(2分)农业生产环节包括()环节。
A.施肥管理B.水分管理C.土壤管理D.植物生产E.动物生产5【多选题】(2分)肥料分类通常包括()。
A.缓释肥料B.无机肥料C.微生物肥料D.叶面肥料E.有机肥料6【判断题】(2分)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A.错B.对7【判断题】(2分)潜在肥力是当季生产中表现出来的,产生经济效果的那部分肥力。
A.错B.对8【判断题】(2分)土壤不仅是植物生产的基地,也是动物生产的基地。
A.错B.对9【判断题】(2分)农谚“有收无收在于水,收多收少在于肥”是否正确?A.对B.错10【判断题】(2分)肥力是土壤的本质。
A.错B.对第二章测试1【单选题】(2分)()是形成土壤的物质基础,也是植物营养元素的最初来源。
A.矿物B.岩石C.母质2【单选题】(2分)土壤形成过程中最主要、最活跃的因素是()。
A.地形B.生物C.气候D.母质E.时间3【单选题】(2分)红壤的形成主要是()过程。
A.脱硅富铝化B.粘化C.灰化D.熟化4【多选题】(2分)农业(旱地)土壤剖面包括()。
A.耕作层B.底土层C.心土层D.犁底层E.熟化层5【多选题】(2分)岩石风化的类型为()。
A.溶解风化B.氧化还原风化C.物理风化D.生物风化E.化学风化6【判断题】(2分)发育程度高的水稻土具有潴育层。
A.对B.错7【判断题】(2分)同晶替代的结果使土壤产生可变电荷。
A.错B.对8【判断题】(2分)土壤胶体一般其净电荷为阴性。
A.对B.错9【判断题】(2分)粘土发小苗,不发老苗。
A.错B.对10【判断题】(2分)研究土壤性质、区分土壤类型的重要方法是土壤剖面。
最全土壤酸碱度介绍土壤酸碱性常用pH值来表示,它是指土壤的酸碱程度。
土壤酸碱性共分为7级,分级指标、pH值反映强度如下:4.5酸性极强;4.5-5.5强酸性;5.5-6.5酸性;6.5-7.5中性;7.5-8.5碱性;8.5-9.5强碱性;9.5碱性极强。
南方红壤、黄壤等多表现为酸性反应,pH值在5.0-6.5之间,个别的土壤甚至pH值为4。
而北方土壤一般为中性或碱性反应,pH值在7.0-8.5之间。
中性土壤,肥料利用率最高1、通过土源判断酸性土壤和碱性土壤山林中的土壤,沟壑的腐殖土,一般是黑色或者褐色的土壤,比较疏松,肥沃,通透性好,是非常好的酸性腐殖土。
如:松针腐殖土,草炭腐殖土等。
2、通过地表植物判断酸性土壤和碱性土壤在采集土样时,可以观察一下地表生长的植物,一般生长松树、杉类植物、杜鹃的土壤多为酸性土;而生长谷子、高梁、卤蓬等地段的土多为碱性土壤。
3、通过土壤颜色判断酸性土壤和碱性土壤酸性土壤一般颜色较深,多为黑褐色,而碱性土壤颜色多呈白、黄等浅色。
有些盐碱地区,土表经常有一层白色的盐碱。
4、通过手感判断酸性土壤和碱性土壤酸性土壤握在手中一般是软软的,松开后土壤容易散开,不易结块;碱性土壤握在手中感觉挺硬实,松手以后容易结块而不散开。
5、通过浇水后的状态判断酸性土壤和碱性土壤酸性土壤浇水以后下渗较快,不冒白泡,水面较浑;碱性土壤浇水后,下渗较慢,水面冒白泡,起白沫,有时表面还有一层白色的碱性物质。
6、通过质地判断酸性土壤和碱性土壤酸性土壤质地疏松,透气透水性强;碱性土壤质地坚硬,容易板结成块,土壤容易板结。
7、通过pH试纸判断酸性土壤和碱性土壤将土样少许放入蒸馏水中,溶解一会,将pH试纸条放入其中静置2秒,然后取出与比色卡对照。
pH>7,则为碱性土壤, pH<7,则为酸性土壤。
1、大多数植物在pH>9.0或<2.5的情况下都难以生长。
植物可在很宽的范围内正常生长,但各种植物有自己适宜的pH。
第七章土壤酸碱性和缓冲性主要教学目标:主要掌握土壤溶液的酸反应。
它是土壤学最基本的内容,在生产和科研中应用十分广泛。
从内容来看与第六章结合非常紧密。
主要内容第一节土壤酸碱性第二节土壤酸碱性调节第三节土壤缓冲性第一节土壤酸碱性一、土壤酸度类型及来源1、活性酸土壤中的水分不是纯净的,含有各种可溶的有机、无机成分,有离子态、分子态,还有胶体态的,因此土壤中的水实际上是一种极为稀薄的溶液。
盐碱土中土壤溶液的浓度比较高。
由土壤溶液中游离的H+引起的,常用pH值表示,即溶液中氢离子浓度的负对数。
土壤酸碱性主要根据活性酸划分:pH在6.6~7.4之间为中性。
我国土壤pH一般在4—9之间,在地理分布上由南向北pH逐渐减小,大致以长江为界。
长江以南的土壤为酸性和强酸性,长江以北的土壤多为中性或碱性,少数为强碱性。
2、潜性酸土壤胶体上吸附的氢离子或铝离子,进入溶液后才会显示出酸性,称之为潜性酸,常用1000克烘干土中氢离子的厘摩尔数表示潜性酸可分为两类:(1)代换性酸:用过量中性盐(氯化钾、氯化钠等)溶液,与土壤胶体发生交换作用,土壤胶体表面的氢离子或铝离子被侵提剂的阳离子所交换,使溶液的酸性增加。
测定溶液中氢离子的浓度即得交换性酸的数量。
(2)水解性酸:用过量强碱弱酸盐(CH3COONa)浸提土壤,胶体上的氢离子或铝离子释放到溶液中所表现出来的酸性。
CH3COONa水解产生NaOH,pH值可达8.5,Na+可以把绝大部分的代换性的氢离子和铝离子代换下来,从而形成醋酸,滴定溶液中醋酸的总量即得水解性酸度。
交换性酸是水解性酸的一部分,水解能置换出更多的氢离子。
要改变土壤的酸性程度,就必须中和溶液中和胶体上的全部交换性氢离子和铝离子。
在酸性土壤改良时,可根据水解性酸来计算所要施用的石灰的量。
3、土壤酸的来源(1)土壤中H+的来源。
由CO2引起(土壤空气、有机质分解、植物根系和微生物呼吸);土壤有机体的分解产生有机酸,硫化细菌和硝化细菌还可产生硫酸和硝酸;生理酸性肥料(硫酸铵、硫酸钾等)。
土壤酸碱性及缓冲性第九章土壤酸碱性及缓冲性第九章土壤酸碱性及缓冲性第一节土壤酸碱反应土壤的酸碱性虽然通常是由土壤溶液反映出来,但它是土壤固相、液相和气相之间相互+-作用,在动态平衡过程中所表现的性质。
当土壤溶液中H浓度大于OH浓度时,土壤呈酸性反应;反之则呈碱性反应;而当二者浓度相等时,则呈中性反应。
1.土壤酸性形成的原因+1. 1土壤中H的来源:在湿润、半湿润地区,降雨量大大超过了蒸发量,土壤及其母质的淋溶作用非常强烈,土壤中盐基离子随水淋失,使土壤中易溶性盐分减少。
此时土壤溶液中的++部分H被土壤胶体吸附而取代盐基离子,使盐基饱和度(BSP)下降,H饱和度增加,导致+土壤酸化。
在交换过程中土壤溶液中H可以由以下方式补给。
+水的解离:水分子虽是弱电解质,解离常数很小,但由于H被土壤胶体吸附而使其解离平衡+受到破坏,此时将有新的H解离出来。
碳酸(carbonic acid)的解离:生物呼吸作用以及有机质分解时会产生CO,而CO溶于HO222形成HCO23+—HCO H+HCO 233有机酸(organic acid)的解离:土壤中各种有机质分解的中间产物有草酸、柠檬酸等各种低分子有机酸,特别在通气不良情况下,有机酸可能积累过多。
无机酸(inorganic acid):由于氧化等作用的发生,使土壤中产生各种各样的无机酸。
例如:硝化作用可产生硝酸、硫化作用可产生硫酸。
另外(NH)SO、KC1和NHC1等生理酸性肥4244+++料施入到土壤中,因为阳离子NH、K被植物吸收而留下酸根,导致溶液中H 增多,使溶液4呈酸性。
酸雨(acid precipitation):大气化学物质(PH<5.6)通过两种重要途径降落到地面:一是通过气体扩散,将固体物降落到达地面称之为干沉降;另一种是随降水,夹带大气酸性物质到达地面称之为湿沉降,习惯上称为酸雨1(2土壤中铝的活化:胶体上交换性铝离子被交换进入溶液后使土壤呈酸性。
一、名词解释1.土壤阳离子交换量2.土壤肥力3.同晶替代4.土壤质地5.团料结构6.盐基饱和度7.土壤8.土壤地带性9.复混肥料10.土壤水平分布规律11、土壤垂直分布规律.12、必需营养元素13、植物营养期14、有机肥料二、填空1.土壤物理性黏粒与物理性砂粒的分界点是毫米。
2.有机质含量越高的土壤,其各种孔隙的数量也。
3.我国土壤酸碱性从南向北的变化规律是。
4.蒙脱石的阳离子交换量高岭石。
5.岩石风化的最终产物是、黏土矿物和6.土壤颗粒分为石砾、、粉粒和 4个不同级别。
7.高岭石是类型的黏土矿物,蒙脱石是类型的黏土矿物。
8.土壤永久电荷主要来源于和。
9.土壤分布的水平地带性分为和。
10.岩石的风化作用包括物理风化、和。
11.土壤4大肥力因素是、、和。
12.土壤有机物质的转化包括和两个完全对立的过程。
13.土壤中的次生矿物主要包括、含水氧化物类和3大类。
14.土壤酸有和两种。
15.土壤中的电荷分为和2种。
16.、根据其结构,黏土矿物分为、和2:2。
17.如果有机物质的C/N 25或30,分解时就会从土壤中吸收氮素。
18.土壤阳离子交换量的大小主要取决于_____、_____、______。
19.按土壤中孔隙孔径的大小和性质的不同,传统地可将土壤孔隙分为____和_____。
其中___孔隙可以通气透水,而____孔隙可以保水。
20.土壤的松紧状况可用土壤的____和_____来表示。
21.土壤有机质的转化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它可以向______和______两个方向转化。
其中____过程为植物和微生物提供了养分和能量。
22.土壤胶体按其组成可分为____、____、_______三种类型,土壤胶体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的特性。
23.矿质土粒是由各种__矿物和__矿物组成的。
24.土壤缓冲性能产生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